南山律在家備覽{舊版}手抄稿第五冊.33A-40BB

南山律在家備覽--弘一大師著
上日下常老和尚開示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6
文章: 33369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南山律在家備覽{舊版}手抄稿第五冊.33A-40BB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33A 33B 34A 34B 35A 35B
36A 36B 37A 37B 38A 38B

南山律在家備覽{舊版}手抄稿第五冊.33A-40B
🔅南山律在家備覽舊版備覽33A{光明版}4K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
舊版第三十三卷.A面
  那麼這個是《成實》,根據《成實》、《四分律》所判的作戒體。前面說明它自己的
觀點,後面最後一節說明它所以另立這個,而不接受前面實法宗這個觀點的理由。其次
第二支 無作戒體(註)
《事鈔》云:「言無作戒者。以非色非心為體。」
  這是總舉,說現在說無作戒體,無作戒體是什麼?非色非心。記住噢!作戒體是色
法―不是,前面已經告訴我們了,這個色法是這個《成實論》,哦,不,這個《薩婆
多論》的。那麼現在它這個地方的作戒體是什麼?身口業思,這樣,身口業思是心法,不
是色法。那麼現在作戒體呢?(編者按:揣師意指「無作戒體」。)就又不是色、又不是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
心。下面解釋:
《資持》釋云:「非色非心者此即《成論》第三聚名,亦號不相應聚,此聚有十七
法,無作即其一也。良由無作體是非二,故入此收。即以聚名用目其體。」

  這個《成實論》當中,立這個色法跟心法,還有呢叫「第三聚」,第三聚叫「不相應
聚」,這個不相應聚裡邊一共有十七,包含十七種,那麼這個無作就是這個裡邊的一種。
為什麼用這個呢?因為既不是色法又不是心法,所以只有歸入這一類裡邊,用那個篇聚的
名字說明這個戒體。下面繼續解釋:
《業疏》云:「言非色者。既為心起,豈塵大成,故言非色。
  說什麼叫這個非色呢?因為它是心所起的,而並不是五根、五塵、四大所成的,那怎
麼說是這個色呢,所以叫非色。下面用五點來證明他的說法。下面看,下面的文:
五義來證。一色有形相方所,二色有十四二十種異,三色可惱壞,四色是質礙,五
色為五識心所得。無作俱無此義,故不名色。」

  我們看下面的解釋,就是把這個五點一一來說明它。
舊版.第三十三卷 A
《濟緣》釋云:「釋非色中二,
  這個兩方面,
初約能造對簡。塵即五塵,大即四大,
  這個無作戒體,什麼是「能造」?能造就是看看它是什麼造起來的,原來這個作戒本
來就是心法,也不是這個四大、五塵所造成功。
二並是色。非彼所成,明非色法。
  四大跟五塵是色,現在既不是四大也不是五塵,說「非彼所成,明非色法」。再下面,
五下
  就是前面《業疏》裡邊的,說「五義來證」,這個五項,一項一項看去。
次約色義反證。
  色應該具有下面五種,現在這個無作戒體跟五種都不相應,所以說明它不是色。我們
看下面: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
即上塵大具此五義。無作不爾,
  這個無作不具有這個五個,第一個呢,
一非形方,
  既沒有形相,也沒有方所。
二無差異,
  這個第二個,說十四種、二十種當中,有這樣的差別;這個沒有。
三不可惱壞,
  因為這個色的話,比如說這個顏色,你可以把它破壞;這個不能。
四非礙,
  第四呢,色義是有質礙的,這個我們大家了解;這個無作戒體沒有質礙。
五非對。
  第五呢,非對。色法一定是我們所對,顏色是眼睛所對;聲音是耳朵所對;現在那個
舊版.第三十三卷 A
無作戒體,眼睛也看不見,這個耳朵也聽不見,是不對。
十四種如前。二十種即顯色十二 青黃赤白光影明暗煙
雲塵霧。此局無記。
形色有八。長短高下方圓斜
正。此通三性。

  這個我們看一看文就曉得。
惱壞者論云是色若壞即生憂惱,(所以這個叫惱壞)又云有情有惱無情有壞。五識心
即眼耳等五識。所得即五塵也。」

  這個都是名相的解釋。那麼繼續下去:
《業疏》續云:「言非心者。體非緣知。
  前面說它是非色,用這個五點來證明。現在下面又說它:那麼非色就是心啦?欸,對
不起,它又不是心。為什麼呀?心一定能夠有緣慮的能力,它有能夠覺知的能力;現在這
個無作戒體,既不能緣慮、也沒有覺知,所以這不是心。
五義來證。
  同樣地用五義,從這個心的五種狀態來看,這個無作沒有這樣的條件,所以它不是
心。我們看那個文: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
一心是慮知,二心有明暗,三心通三性,四心有廣略,五心是報法。」
  這個無作戒體都沒有這個五種條件;心一定有這五種條件,你現在沒有這五種條件,
所以這個無作戒體不是心。下面《濟緣》解釋,就看看,這個解釋上面的。上面的了解
了,下面就很容易,或者說經過下面的仔細的解釋,那我們就更清楚。看那個解釋的文:
《濟緣》釋云:「釋非心中二,
  又分兩部分。
初句對簡。謂無作業,體非覺知,不能緣慮,與心體異,故號非心。
  初句就是「言非心者。體非緣知。」上面,說這個無作這個業體,它這個本體,它既
不能有這種緣慮的、也不能有感覺的;這個心一定是又能緣慮、又能感覺。所以這很明白
的,兩樣東西不一樣呀!所以說它不是心。
  那麼下面呢,「五下」,就是「五義來證」,把它反過來,說如果是心應該具有這
個;現在你沒有,反過來,所以說它不是心。看:
心具五義。無作反之。初非慮知,即是上義。
舊版.第三十三卷 A
  那麼即第一個,已經說過了。
二謂頑善,無有愚智迷悟之異,故無明暗。
  第二個,「心有明暗」的,明暗就是,明―智慧,暗就是愚癡;而現在那個無作
戒體,單單,這個「頑」字,就是不動的,就是個善,它善就是明,絕對沒有「愚智、迷
悟」的,所以這個跟那個心的明暗不一樣。
三唯是善,非惡無記。
  第三個呢,「心通三性」,這個心也可以做善、也可以做惡、也可以無記;現在這個
無作戒體只有善,只有善法,絕對不會是又是惡法,不是無記,所以它又不是。
四唯一定,故無廣略。
  四呢,第四點「心有廣略」;而現在無作唯是一定,沒有廣略,為什麼呀?
謂意根為略,四心六識乃至心數則為廣也。
  說「意根為略」,其他的「四心六識乃至心數」非常地廣,這個無作戒體就是意根當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0
中的這一種功效,而心本身有各式各樣的,或者大乘說八識,現在實際上小乘是六識,還
要心數、還要心王;這個無作戒體沒有這些。
五是三業造起,故非報法。」
  第五個呢,三業所造,「故非報法」。現在我們這個心法這是個報得的東西,而現
在的無作戒體這不是報得的,經過了你前面的身口意三業所造的感得的業體,這兩個不一
樣。那麼這個是說明它非心。我們繼續下去,說:
《業疏》云:「故《成實》云:如經中說,
  舉個比喻,
精進感壽長,福多受天樂。 若但善心,何能感多福。何以故?不能常有善心故。」
  下面看那個解釋的文。
《濟緣》釋云:「引《成論》文二,初證非心又二,
  說它非心,那麼證那個文,
11 舊版.第三十三卷 A
初引初段。經文論家自引。
  那個就是上面的「精進感長壽……」。
精進是作,壽長是現報。福多謂無作增長,天樂是生報。
  那就是這個。「若下」,那麼這個是,這兩句話引經論上面。
若下論家顯示經意。
  「若下」,就是「論家」,就是《成實論》那個論主來說明,說:
人心不定,豈能常善。此顯無作一發已後,任運增多,不假心作,即非心義。」
  他為什麼說這個「精進」一個善心能夠感得這麼多呢?就是說,因為這是個非心。如
果是心的話,有的時候善、有的時候不善,那不是不行了嗎?這個道理。同樣地,我們這
個無作也是一樣,一旦你得到了這個無作戒體以後,然後呢平常你睡覺了,睡覺是個無記
心,乃至有的時候你這個惡心所會生起來,心裡今天不高興、有煩惱,那沒關係,它那個
無作戒體只要沒有破壞,它那個無作戒體的功德繼續地增長,就這樣。所以說,持了這個
戒乃至於一個不殺戒,像薄俱羅尊者一樣,毘婆尸佛以來九十一劫,他一直在人天當中感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2
到這樣的健康長壽的果報。
  所以我常常經常一點點小小的事情,我就想一想看。啊!當你痛苦的時候、當你快
樂的時候、當你想到利害的時候,你一想到戒的話,你就會……想到這種利益的話,你就
會至誠懇切地求戒、持戒。天下哪有一樣東西,說能夠像這個無作戒體那樣感得這樣的果
報!就因為它有這樣的一個效應。那麼現在《成實論》上是不是就告訴我們:喏,那個無
作它不是個心,心的話要變的,現在你高興,然後幫助別人,到一個不高興,不行,前面那
個就斷掉了,所以這是這個地方的證明它。其實我後面最後那個話主要的不是證明,只是說
順便提到,讓我們隨時體會一下這個戒的無比的功德,戒的無比的威力。那麼繼續我們看:
《業疏》續云:「又復意,無戒律儀。
  他這個地方是處處地方說明這個非心。這個「意」是心,現在說這個意當中它並沒有
這個戒體,為什麼呀?
所以者何?若人在三性心時,亦名持戒。故知爾時無有作也。
  如果說這個意是戒體的話,那麼這個戒體應該是變的,因為意有的時候善、有的是
惡、有的時候無記,實際上這個戒體變不變?不變的!所以說這個意不是,而意當中沒有
13 舊版.第三十三卷 A
律儀,這個意思。這個「三性心時」,就是說善、惡、無記。就是善,其他的善,對不
起,不是這個無作,所以從這個地方你可以了解這個不是意業,不是心。下面再看文:
以無作由作生。今行不善心,何得兼起作又發無作也。
  這個無作由前面的作而生起的,所以如果你前面那個行,「行」就是前面那個行為
―不善心,那你怎麼可以生起這個無作呢?所以這個地方「何得兼起作又發無作也」,
這個不對,作跟無作這個都是善法。
由此業體是非色心。故雖行惡,本所作業無有漏失。」
  所以從這個地方觀察,所以這個業就是說這個無作戒的業體,它既不是色、又不是心。
因為識的話,有的時候這個識造了惡了,造了惡了以後豈不是就沒有了嗎?斷掉了嗎?實際
上不是,有的時候我們偶然犯一點小小的過失,這個戒還在,戒還在,乃至於心裡忘失掉
了,它戒還在,所以說這個不是;「故雖行惡」,本來所作的業它並沒有消失掉。
《濟緣》釋云(就解釋上面這個):「二引後段中二,
  其次引後面這個。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4
初引論。謂意思中無有戒體,顯是非心。
  它特別的前面一段,這個意根,意根的作用在思心所當中,它並沒有戒體的,沒有戒
體,說「顯是非心」,既然意根當中並沒有戒體的話,當然它不是心。所以都是證成這個
本宗所立,無作戒體是非色非心的這個論點。
三性心者謂餘善心及惡無記。爾時無有作者謂意入餘性無有造作卻名持戒,(那麼
從這個地方)即知無作任運常存故名持戒。
  這個無作戒體一旦得到了以後任運,任運是不管你在任何情況之下,它自然而然地
永遠自己存在。所以這個戒是這樣,得到了這個無作戒體以後,你只要不破壞它,它一直
在,然後這個功德一直增長,這也一直叫作持戒。
以下疏家委釋又二,初釋爾時無有作義。 由下次釋三性名持戒義。」
  這個上面你一看就了解。那麼這裡順便地說一下,這個《業疏》,這個換句話說六
大部,《業疏》用《濟緣》來解釋。這個凡是我們現在祖師的著作,都是怕它前面弄不清
楚,他是這樣地註解的時候,我們只要細心地、耐心地多看幾次的話,你們就很清楚明
15 舊版.第三十三卷 A
白。所以我第一遍這麼講過去,容或大家有不清楚的地方,這個一定有的。到這個時候
呢,你們仔細聽完了以後,休息一下,回頭再仔細看一下;或者即使一下弄不清楚,那你
停在這裡,以後正式認真去學的時候,你再就是照著我剛才告訴你,了解了你慢慢地仔細
地去揣摩,那就可以整個地把握得到。繼續下去:
《業疏》續云:「故彼問曰:若無作是色相有何咎?
  那麼他這個上面又問了:假如說這個無作判為色,那這有什麼毛病呢?
答:色等五塵非罪福性,不以色性為無作也。又如佛說色是惱壞相,無作非惱壞
相,不可得故,不可名色。」

  因為前面就說這是非心,那麼這不是心的,斷論就說把它看成色囉,色那有什麼錯
呢?說不對!色不外乎這個五塵,這個五塵沒有罪福性,而現在這個無作一定是有罪福
性,所以不可能以色作為無作。再說「佛說色是惱壞相」,這個前面已經說過了,這個色
壞的時候,你會懊惱,或者是有懊惱會破壞這個色;現在這個無作並沒有這樣,這個無作
根本也得不到、看不見、無所對,所以它絕不可以成為色。那麼下面呢,這個了解了以
後,《濟緣》那個解釋就很容易了。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6
《濟緣》釋云:「二證非色中又二,初引前問答。 答中。若立為色有二種過,一
非罪福性,二是可惱壞。如五塵四大具有惱害損壞之義。」

  繼續:
《業疏》續云:「問:無作為身口業,身口業性即是色也?
  他又問了:這個無作不是身口業嗎?身口業性,它不是色嗎?就是這樣。對呀!下面
看那解答。
答:言無作者,但名身口業,實非身口所作。
  欸!這裡來了,說「言」,說無作是身口業是沒錯,但是並不是身口所作。是什麼?
以因身口意業生故,說為身口業性。
  這個不是身口―身口是造業之具,而是什麼?身口的意業所生的,因為它是身口
的意業所生,所以說起來這個叫身口業,就這樣。比如說我們說到哪裡去,然後我們說:
「這部車開我來的。」實際上是你駕了這個車,真正開那個車是這個人在裡邊開呀,人借
重這個車來開你,所以你說你搭車來的,這樣,就是同樣的意思。有的人只看見車,有的
17 舊版.第三十三卷 A
人曉得這部車是人造的,那麼一步一步地深入,最後曉得原來,對不起,這個也可以說
人,也可以說車,這個是緣起之法,是一層一層慢慢地深入。
  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必定要進深入,否則的話你碰到哪裡,前面的教好像解釋得
通,後面又會糊裡糊塗。這個問題並不是教我們弄這些問題,弄得個好像玩迷魂陣一樣,
不是!而是我們將來真正要拿深遠地辨別這個法相的話,它每一個地方,它有很嚴密的建
立,它為什麼前面是色法,後面非色非心,再後面的話用唯識。處處地方說明前面初機剛才
進來,他只要達到這樣的功效就可以,可是他也要一個完整的理論啊,那麼就他所認識的這
個範圍之內要給他說得:「啊!對了、對了,就是這樣!」所以幼稚園也好、小學生也好,
也說出一套道理來,對他來說可以了,再深的話他反而迷糊,那麼再進去的話就不夠了!
  前面這個矛盾的現象他必須指出來,所以這個就是《成實》。所以比如說心法,心法
應該有這樣的,那為什麼這個沒有這樣的條件呢?說心法有緣慮的、心法有明暗的,現在
你說它是心法,它這個無作戒體在這個地方它也不能動腦筋啊!那不是有了矛盾了嗎?就
這樣,就是這樣一步一步地推敲、深入,大家了解不了解這個意思?所以當我們步步深入
的時候,你自然會發現這個問題所在,這樣我們才不會卡在那裡,覺得它為什麼要這個樣
呢,弄得我們越弄越糊塗。那麼現在我們繼續看它,說: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8
又無作亦從意生,如何說為色性?
  還是剛才《業疏》的,下面說,說無作還是從意生。因為這地方他不是前面說嗎?你
判色相有什麼關係呢?他說:無作還是從意生哪,那你怎麼可以說色性呢?
如無色界亦有無作,可名色耶?」
  所以這些都是―如是說你判為色也不對、判為心也不對,所以他說這個原因。
《濟緣》釋云:「二引後問答,問中。身口是色,業性亦應是色。
  它是個問題。
答中二,初正名義。
  說正式地說明。
實非身口作者以三性時無有作故。因身口意生者謂從本作得名故。
  前面這個了解了,這個地方就很清楚了。
又下次彰非色有二:
19 舊版.第三十三卷 A
  其次說非色,那麼哪呢?
初約能造詰其所發,
  這個說一下,「能造」是身口。那麼下面呢,
如下二約空報質其因業。」
  再下面說「如下」,「如」什麼?「如無色界亦有無作」,這個無色界根本沒有這個
色呀,那怎麼有無作呢?那是由於他這個地方說「質其」,正說明它由於業來的,這樣,
所以這並不是色法,那麼這一部分簡單地說明,簡單地說明。
  到這裡為止,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你不妨停一下,仔細再聽一聽、觀察一下,然後
再看下面。那三部分只要前後不斷地多去揣摩,一定到最後會弄清楚。實際上這個是南山
一宗最精要部分,最精要部分,實際上我們要持戒要想真正地研習這個戒的話,這個是最
重要、最重要的部分。所以講的時候我只是這個順著次第一步一步講過去,學的時候那慢
慢、慢慢地要仔細地看。再下面我講的時候那就比較主要的、認真的,因為前面不管是實
法宗、不管是假名宗,那個都是一步一步上來還不究竟,還不究竟。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20
  現在我們翻過來翻到五十頁,翻到五十頁,頭上面有一個小小的表,這個小小的表,
它你自己細細地看一看,因為上面這一段文不大容易弄得清楚,所以弘一大師特別說:
上引《成論》四段連續,科文未易分辨。
  他以《成實論》上面的這一段文不大容易辨別得很清楚,就特別作一個科表,那麼相
對地來一看,容易了。引《成實論》,第一個證成―這個無作之體不是心,第二個證成
―無作之體非色,所以非色非心。那麼非心當中也兩段,然後非色當中也兩段,把這個
表再對準著前面的這個問,文仔細一看那就很清楚了。
  所以諸位回頭自己去重新溫習的時候,你不妨抄下來,抄一個表。通常比如說我在這
地方,我想這個地方有很多表,很多這種表格,就是我自己看的時候,重要的地方我一定
把它摘下來。然後我看你們桌上也有這個紙片嘛,有這種紙片,這個紙片非常好用,這個
紙片非常好用,你哪裡弄不清楚了,你馬上寫,寫了以後重新對下來,前面去看。以前的
人比較苦,不像我們,現在的我們比較有福。所以你看我這書本上面這樣畫得紅的一道、
綠的一道,這有它的原因。有的時候這個表還不能幫助,那我想,欸,前面這個比如說我
看這句話是綠的,那對準著後面這個綠的那一段,這個黃的對準著那個黃的那一段,所以
21 舊版.第三十三卷 A
你對看的時候就非常清楚。
  可是我如果在這兒講的話,這個一則限於時間,其次假定說,今天比如說以後真正地
我們開始學律了,那我這個講法就完全不一樣;我就不會坐在那裡,然後這個黑板在那裡
就是上面寫得一大堆的表格,一下跑到這裡、一下跑到這裡,這樣。像這樣的一個內涵,
我們互相要講好幾個鐘頭,才能夠把它推敲弄清楚。這個地方我特別跟大家想用功的人,
因為在座我也的確曉得有一部分人,這樣了解一個大概是夠了,可是有一部分人這個大概
不夠。有一部分確確實實他能夠很認真深入,那麼關於那個能夠深入那一部分人,就是我
剛才告訴他這個方法。你照著這個方法去做,到後來你自然會發現了解了,到最後美味無
窮,那實在美不可言!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6
文章: 33369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南山律在家備覽{舊版}手抄稿第五冊.33B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南山律在家備覽舊版備覽33B{光明版}|🌻日常法師
  

你別看他現在這個地方,一下嘛就講它的色法、一下講它心法、一下講它非色非心,好像弄得暈頭腦脹。你將來分清楚了以後,你跑到任何情況之下一看:噢!曉得它為什麼分成色法的原因,為什麼分成非色非心的原因,為什麼到後來唯識在哪裡。深淺你都能夠很明白地看得清楚,所以這個時候你這個法相非常清楚了。了解這個法相的真正的目標何在呢?就是說你起心動念,不管自己、不管別人,來龍去脈這因果關係你都知道;既知道了,那這個時候才是我們真正修學佛法的真正重要的概念。否則的話,的的確確你一片模糊,就這樣,「哎呀!歸依三寶好。」好在哪裡?為什麼好?「這個我就不知道了!」這個作為我們真正想深入的人,這個是一個不圓滿的、不圓滿的,所以在這裡我隨便一說。再下面,1:06

第四項 顯立正義
  對!這個就來勁了!現在看,那麼這一部分也就是─注意!戒體門,這個「戒體相狀」當中第四門,這個地方是第四項。第一項是「辨體多少」,我們先看看這個體,那麼這個辨體是多少?兩個:作、無作。為什麼要立兩個名?這個前面都辨過了,少了是不行,是多了不可以,只有這樣的話才把這個兩樣東西弄清楚了,好,沒問題。再下面是「依論出體」,這個講那個體,它有它的根據哦!然後從實法宗、假名宗一步一步上來;哪!前面這換句話說,這個「上來」相當於說─到那裡,我們不妨說吧,小學說到哪裡,中學接到哪裡,現在最後再上面去,它真實的內涵何在,所以第四項「顯立正義」。顯示為什麼這個地方確立我們南山一宗,這個才是真正我們佛陀他給我們的這個戒的真正的內涵。02:27

  弘一大師在這裡邊加了幾個小字,「是項最為精要,學者宜致力窮研。」這個是最最精要的地方,弘一大師就因為看了這個,所以他本來看那個新律家,新律家著作之完整、內涵之豐富,真美不可言。但他最後因為看見那個戒體部分才發現:啊,這真正的最深奧的地方都在南山一宗!所以他放棄了儘管表相上面多美,回過頭來學,不但學,他也發願盡未來際、生生世世弘南山一宗,因為這個才是徹底地開權顯實,佛的真正的中心思想全部在裡頭了,可想而知。所以這幾句話我也特別地自己策勵,也策勵諸位同道。看下面:03:31

《資持》云:「上且依論而示,克論體相未甚精詳。至於《業疏》方陳正義乃有三宗。」

顯立正義中分為三支:
一實法宗
二假名宗
三圓教宗


  那麼《資持》上面說,上面是權且地依照著《成論》,然後實際上還是把《多論》也一步一步地來告訴我們,就是究實、克實而論,講的這個體相都並不精密,也並不周到。一直到什麼地方呢?一直到我們南山道宣律祖寫的這個,《業疏》是道宣律祖後面、比《行事鈔》後,就是這個《業疏》─《刪繁補闕隨機羯磨疏》,那個時候才把戒體的正義全部地說明。這個時候又加了一宗了,哪一宗呢?就是立的實法宗、假名宗、圓教宗,實法、假名那個就是前面一再說的,圓教─真正的當宗是圓教。繼續看文:04:59
《業疏》云:「夫戒體者何耶?所謂納聖法於心胸,即法是所納之戒體。然後依體起用,防遏緣非。今論此法,三宗分別。」
  他首先特別把那個體貌、綱要提出來─戒體是什麼呢?就是所納的聖法。不是一開頭的時候說,要講戒的話要講法、體、行、相嗎?這個法是十方三世一切聖人所告訴我們的,它也是真正地解決一切問題所證得的。可是這個是聖人所說的,現在透過了了解,你能夠如理如量地領納於我們的相續當中,就是身心當中,那麼這個所領納在身心當中的這個法叫作戒體。然後得到了這個,「依體起用」,這個有什麼好處呢?能夠「防遏緣非」,能夠防止種種外面不好的事情。現在來研論這個法,從實法、假名……三宗一一來說明它。06:20

《濟緣》釋云:「初略示體貌。
  那麼就是說戒體是什麼呢? 06:27
納是能受心,聖法即所受戒。能所相冥,心法和合,而成於業。
  依能受的心,然後去受所受的體,兩樣東西相應,這個說「心法和合」,那麼「成於業」。06:47
攬法為業,為道基本,故名戒體。
  然後攬這個法,這個法是佛說的,經過了心法相應了,變成我們的業體,這個業體是什麼?就是道基。這個道是什麼道?四諦當中苦、集、滅、道,這個「滅」是我們證的目標,能夠解決一切問題,要達到這樣的狀態是什麼,所以滅諦是要修道。所以這個修道的根本、這個修道的基礎從這個地方開始,這個叫作戒體。07:28
體充正報,心為總主,故云心胸。
  因為它這個戒體,整個地領納在我們的這個「正報」身心當中。然後呢這個身心,心是它的最主要的,所以說「心胸」。在這個《廣論》上面通常我們叫「相續」,這個是《唯識》法相的名字,這個「相續」這個名字建立得非常嚴密,可是對一般普通人我們往往弄它不清楚,「心胸」平常我們容易了解。下面再解釋,08:00
初受則心為能納法為所納,
  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心是容納這個聖法,這個聖法是所納的。 08:10
受已則法為能依心是所依。
  受完了以後,這個法是依在我們的心上,所以心是被這個法所依的。08:20
依體起用即隨行也。
  「依體起用」就是隨行,隨行就是我們後面的「隨」;照著這個叫「受」,受是一個願,「隨」是得到這個戒體以後的話,跟隨來的種種行持。所謂的持犯、戒相、行相,那都是指的什麼?叫隨行。08:45
今下次標宗別釋。」
  上面說「今論此法」,就是把這個三宗分別一一解釋。
  說到這個地方,這個經上面有一段話,尤其是《阿含》常常說,說這個佛教誡諸弟子:「自依止,法依止,莫餘依止。」通常我們也這樣說,這三皈依也是道理,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為什麼叫「自依止,法依止,莫餘依止」呢?就是我們真正三皈要了解,換句話這個依呀要靠你自己,然後呢以自己的正確的認識,然後一心一意依止在法。為什麼依止在法呢?經過我們理智思惟、抉擇以後,辨別了,這才是我要的。為什麼你要?因為你要離苦得樂嘛!所以說「自依止,法依止,莫餘依止」,除此以外沒有其他的任何一樣東西再是可以做為我們正依止了。現在這個「自依止、法依止、莫餘依止」所依的是什麼?戒體,就是這個!所以你只要真正地得了戒體,不要破壞它,安住在這個上頭的話,任運能夠得到種種的功德,這個下面就是詳細地說明這件事情。看那個解釋:10:17
第一支 實法宗
《業疏》云:「如薩婆多二戒同色者。」
  這我們也了解了,《薩婆多論》說:作戒、無作戒這兩個戒體都是色聚。10:30
《濟緣》釋云:「薩婆多者以計標宗,《雜心》《俱舍》《毗曇》並同此見。」
  那個《雜心》、《俱舍》、《毗曇》這個都是論,這個都是《薩婆多論》共同的,觀點相似,也都是這個實法宗所根據的論典。10:49
《業疏》續云:「彼宗明法各有繫用。戒體所起依身口成,隨具辦業,通判為色。業即戒體能持能損。既是善法分成記用,感生集業其行在隨。論斯戒體願訖形俱,相從說為善性記業,以能起隨生後行故。」
  這個文要仔細地、仔細地要解釋一下,雖然這是實法宗,雖然是實法宗。現在我們看那個解釋,前面這個文先不去管它,這個地方就要把後面這個《濟緣記》的解釋,每一個對照著來看《業疏》說的上面這個四段。11:51
《濟緣》釋云:「初依宗示體中四,
  下面就是依著不同的宗派─第一個《薩婆多論》,來不同的宗派說明它們的戒體有不同的。現在的《薩婆多論》所告訴我們指示的這個戒體,分四部分來說明它。哪四部分?看下面的:12:17
初至為色敘彼所計。各有繫用即三界繫。
  那我們要回過頭去看了,這是什麼呢?這個就是「彼宗明法各有繫用。戒體所起依身口成,隨具辦業,通判為色。」這一段,這個是第一個。說第一個呢,「各有繫用」,「彼宗明法」,也就是說這個實法宗它說「法」,每一個法在《薩婆多論》什麼等等,它每一個法各有它的繫屬,以及它的功用。這個所謂通常講都是說,比如說你們看過論的話,一定說「這個是三界繫、三界不繫」,如果是有為、有漏的話,一定是「三界所繫」;然後哪一個無漏的話,那麼這個是「非三界繫」,這個就是「繫用」。所以,13:23
欲界粗段四大,色界清淨四大,所造之業所感之果皆是色法。
  這個是這一宗實法宗所算的、所計的、認以為的,說欲界,那就是我們那個四大─地水火風;色界呢?就是色界天,那是清淨四大。造的業也是色,感的果也是色。13:56
無色界天非四大造則無有色,
  這個無色界天,對不起,它不是─無色,所以說不是四大所造,沒有色。那怎麼辦呢?14:10
但無四大造色,不妨彼天亦有果色。
  這個很有意思!說不妨他,說他雖然沒有四大造的色,可是他是什麼?他前面在欲界或者色界造了這個業因以後,現在感得這個無色之果。所以感得的無色之果,他不妨現在沒有四大造的色,但是他有感得果報的這個色。這個感果還是以前造的這個時候造出來的,所以說這個也說得通,換句話說他至少言之成理。清楚不清楚?14:54
  但是這一點我們沒有經過這個《婆沙》,你真正去看的話,你還是會非常佩服它,它每一個地方建立得非常嚴密,非常嚴密!這個《婆沙》,我們現在聽起來覺得:哎呀,這個好像是小乘的……。很不簡單喔!當年這個印度這種大祖師、大論師,比如像《阿底峽尊者傳》,裡邊告訴我們,阿底峽尊者學了這個《大毗婆沙》二十年。因為他學通了,所以十八部沒有一部例外的都可以通,在他那個地方都是他最了不起。乃至於到宗喀巴大師,他也是後來學《俱舍》,《俱舍》實際上也就是總括所有的小乘的,它也是非常深細,每一部為什麼這麼判;不是像我們現在了解一點文字,它這個完全是心,到什麼情況、為什麼這樣。我這地方隨便一提,否則的話,我們看見這種言之成理,好像在那兒他在那兒強辯一樣。不!他在這個齊限─到這裡為止,說明這個彼此有它的必然的相關部分。16:04
  我這裡舉一個例子,我想大家就了解了。比如說我們現在平常這隨便講:「啊!我看見……」我經常講的:「我看見那個窗子。」深細地看的話,看見那個窗子,一個是亦色亦心、非色非心,是不是這樣呀?我們大家了解了。可是剛開始來的人,你告訴他:「這個非色非心。」他弄得個暈頭腦脹─「窗子嘛就是窗子,你給它囉嗦什麼呀!」是不是有這種?千真萬確,這是事實啊!就是這樣。你心,你就是你的心,外面東西就是外面東西,他絕對不會管你「外面的東西因為你看見了,才會產生的這種功效」,他絕對不可能,你跟他說也有理說不清。而後面之所以了解,還必須經過這個:嗯,窗子,這個叫窗子,這個叫門,這個分得清清楚楚。否則你連窗、門、房都分不清楚,你就跟他說非色非心,那不是更糊塗上面加上糊塗了嗎?17:00
  所以我們通常,尤其是我們現在學,覺得這個大乘的,它這個小乘的不要它。所以連它最基本的東西一片糊塗,然後你越學到後來,於是很容易就弄到後來就張冠李戴、牽扯不清。所以這個道宣律祖在他的著作當中這個地方說得很清楚,所以他儘管到後來引的時候,它每一宗所計的到哪裡為止,他還是立得清清楚楚。不過到最後深入的時候告訴他:它為什麼原因,還有什麼地方不透,然後在總是不透的地方,再引導你一步一步深入。那麼這個是第一段,下面呢前面說,這個就是「各有繫用。戒體所起依身口成」,這個是說明。再下面講,17:52
隨具辦業具即身口。
  這個話怎麼講呢?就是我們要「辦業」的時候,不是前面說,身嘛,禮拜呀;口嘛,陳詞啊!說 18:10
能造是色,所起亦色,
  這個就是這一宗為什麼說它是色呢?「隨具辦業」,因為你「具」就是身口,造作的時候種種一切都要根據這個呀!所以說: 18:31
教與無教二法同聚,
  教嘛,這個教就是作,在前面已經說過了,在前面已經說過了,《薩婆多論》上面有的地方叫教跟無教,或者作跟無作。教與無教都是色法,所以「同聚」。 18:53
故云通判為色。
  這就是前面四段當中的第一段。我們不妨到這地方再回過頭去看,第四行《業疏》續云:「彼宗明法各有繫用」,說任何一個法都有繫用;那麼現在我們這裡都是有漏之法,在這地方不外三界所繫,就是三界呢欲界固然是色,色界也是色,無色界呢,它不妨有果色呀!這個果色還是因當中這樣去造了呀!然後說這個「戒體所起依身口成」,是依身口來,「隨具」造,隨著身口而完成這個業體,所以這個不管是教也好、無教也好,或者作、無作,這個兩個統統判在色聚當中,第一段。那麼現在我們仍舊看那個《濟緣》的解釋,《濟緣》的解釋,第八行的下面,繼續看下去。 20:04
業即下二句次示色義。
  這個「業即下二句」,就是剛才《業疏》當中「業即戒體,能持能損」這兩句,這兩句是四段當中的第二段。那麼為什麼說它是色呢?這個色的意義?所以第二說為什麼說它是色,它的有什麼的意義。 20:31
由無教體持則肥充,犯則羸損,有增損義,故立為色。
  說這個由於先作,然後留下無作,這個無作戒體「依體起用」,所以由於這個無作教體然後依體起用,你照著這個體去持戒,那麼越來「肥充」,換句話說增長了,這個善法增長了,所以叫肥而充。如果說你犯了呢?「羸損」,就虧了!而這個有增或者是有損,這個是色法,只有色法才是有損減的。現在你持是增,然後犯是減,喏!不是色嗎?所以它是第二點,為什麼判它是色的道理。再下面第三, 21:45
既下三明業性。
  那就是前面的,「既是善法,分成記用,感生集業,其行在隨。」看: 21:56
本報無記,
  這個曉得,這個沒有什麼記別可說的。是 22:01
從善惡緣方便轉現,
  都是看外緣是善的、惡的,然後跟著去做,才顯出是善法、是惡法。戒是什麼? 22:12
戒是善法,教無教體二並善色。既不推心造,故云分成記用。力用既弱,不能感果,故推隨行能生集業。謂招生之業,體是集因,故云集業。
  那麼現在這個地方不是判色嗎?這個色本身,比如說我們這個身體,這個身體本身是色,這個色本身是無記性。心呢?他下面也說:也不是心、也不是識,而這個戒體本身它是這樣的一個色法。那麼這個色法本身為什麼會產生這個善惡的功效呢?這一段是解釋這個。說「戒是善法,教無教體二並善色」,它並不是心,那麼怎麼樣產生的呢?他就說,心本身不可能是善法,一定是善、惡、無記,就這樣。那麼現在這個戒法的善是什麼呢?這個當初受的這個受的願,願體本身這個力量本身並不強,這個願體本身並不能感得果報。這個果報是什麼?是靠後面這個隨行。就是得到了這個願體─所以這個願體我們後面稱它為虛願、虛願─要到後面根據我們的持犯,來決定你到底達到什麼樣的程度;所以由於後面的持犯─依體起行,那個時候才能生集業。這個集叫作業,為什麼?因為這個造集了以後,會感得將來的果報的,所以能生以後感得果報之業,說「謂招生之業,體是集因,故云集業」,這個意思。 24:35
  那麼最後一段話,「論下」就是剛才「論斯戒體願訖形俱,相從說為善性記業,以能起隨生後行故。」這一段話,這第四。24:57
論下四結示體相。願訖即作謝。
  那最後來告訴我們這個。這個「論斯戒體願訖形俱」,從發願開始,這個發願就是受。比如說我們現在五戒,「弟子某某,從今日盡形壽」,這個就是願。那麼然後呢,從願一結束,所謂三法竟,一直到你這一生命終,所以說「願訖」。願訖是什麼?「作謝」。就是作戒的時候,這個作戒通常我們說三歸、三法竟,這個願訖就是作謝。 25:42
形俱謂無作至於終身。
  我這不是所謂盡形壽嗎?盡這一生,到最後。 25:52
望後隨行得名善記故曰相從。
  那這個當時得到的這個無作戒體,他為什麼說它是善的呢?他因為當初的願是虛願,而是一直要看後面那個隨行,隨行造的種種的善惡業,那麼那個時候才是。所以說「相從說為」─前面這個「論斯戒體願訖形俱,相從說為善性記業」,為什麼呢?「以能起隨」,這個隨就是隨行。26:37
是則由教生無教,無教起隨行,隨行能生集業,集行招來報。」
  這個整個的過程,教就是前面的作戒,作戒了以後生這個無作,無作戒體以後依體起行,那麼依體起行呢,就是我們的持戒。由於這個「隨行」將來能夠集了種種的業,這個業會感果,這樣,所以說這個叫「集業」。由於這個集業,這個集業另外一個名字叫「集行」,換句話說就是我們的行業、果報,由於這個行業招得將來的果報。那麼為什麼這個行業又稱「集」呢?這個就是集諦,你造了這個的將來一定感果報的。所以古人這文字啊!他用一個字,包含的意義很廣,非常廣、非常廣,「集業」那這個一定是指什麼,平常我們說業、業,這樣。 27:37
  在這裡,平常我們如果說一向對這個法相有習慣研讀的話,那麼讀到這種文字覺得很美,因為這種文字它非常嚴密,你不能說又做這樣的解釋、又做那樣的解釋。另外一類,假定平常不習慣的話,那看了這個文字是非常彆扭,不曉得他說些什麼!所以前面你們如果從《廣論》上面一個一個下來的,讀到現在就不會太苦,不會太苦。前面剛才唸的時候,一個一個字─「感生集業其行在隨」,它一個字就代表有很特別的意義在裡頭,有沒有發現?那我們平常說了一大堆,一句話─前面那些都是廢話!就是這樣。所以這古人的文章,它一開頭弘一大師說:「南山之文古拙」,古代的方式說很樸拙,這個原因就是這樣。然後它那個「意義賾隱」,它那個內涵比較深奧,比較深奧,所以一個字包括了這麼多的意義。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6
文章: 33369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南山律在家備覽{舊版}手抄稿第五冊.34A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南山律在家備覽{舊版}手抄稿第五冊.34A


  那麼這一段就是實法宗所算的,一共總共四段文,然後經過下面這樣的解釋,這個部分我建議你們回過頭去還是可以值得看一看。至少這個《濟緣》釋的四段,跟上面的這個四段一部、一部分對一下。這種編排的方式非常好,它前面每一個地方一個段落、每一個地方一個段落,一個小段中間一個空,有了這個,然後我們去看,就看得很清楚。那麼繼續下去:
《業疏》續云:「如律明業,天眼所見善色惡色善趣惡趣,隨所造行如實知之。以斯文證,正明業體是色法也。」
  它這個《業疏》繼續地說,那個前面的實法宗說它是色,它有一證明,說律上面講業的時候,這個業我們看不見,說天眼可以看得見的─那善法、惡法,然後將來去的時候是善趣、惡趣,隨他所造的都能夠如實曉得它,善的就是善的,惡的就是惡的,這樣。所以現在還有這種,有一種特別的照相機,可以拍出來,有的人的身上的光線是紫的、有的人紅的、有的人金黃色、白的、黑的,不曉得你們聽說過沒有?那個就可以看得見來這個宿生的業,像這一類天眼都可以看得清楚,看得清清楚楚,我們還透過這個,這樣。「以斯文證」,從這個上面,說律上面說得很清楚,「正明業體」,這個業體就是無作戒體,那是色法。那麼
《濟緣》釋云:「二引律顯正中二,初引文。
  他引律上面來說明,說實法宗,喏,我這個所以說它是色法的原因分兩段。
以下次取證。
  就是上面「以斯文證」等等。
若此明色,乃佛本懷。諸論爭分,未窮斯意。況弘論者,罔測可知。」
  下面這句話很有意思!說他是「取證」,這樣像這樣地說明這個色,就是前面「如律明業,天眼所見」的色法,這是佛的本懷,佛的本懷;但是佛的本懷在這個地方,大家是不是真的了解呢?欸,不一定!所以「諸論爭分」,由於個人的程度的深淺不同,所以他觀察,然後使討論的時候程度上面顯出差別來,於是產生諍論,實際上原因是「未窮斯意」,並沒有了解佛的本懷。加上弘論的人「罔測可知」,並不是正確地了解,而是自己不清楚地推度,產生了種種諍論。
  在這個佛的本懷,如果說諸位認真研閱過《華嚴》、《法華》,那就很清楚了。這個《華嚴》、《法華》上面,特別是《法華》,它雖然不很深細地說明整個成佛的內涵,可是直截了當地交代清楚:佛為了達到他的目標─接引眾生,可是眾生根性不一樣,他必須這樣地從不同的角度來漸次接引,這個就是佛的本懷。然後他說「色」,那個是什麼?「天眼所見」,實際上我們現在判的色,是用我們的俗眼所對,差別就來了!你們看,下面就可以看得出來。
《業疏》續云:「如上引色,或約諸塵,此從緣說。或約無對,此從對說。
  這個兩個我先說一下,下面還有解釋的。平常我們或者是講「塵」、或者講「對」,這個都是講色,色一定有這種。那麼什麼叫緣呢?就是說,什麼叫作塵?是我們用我們的六識、六根去緣境的時候,然後六識所緣─眼識所緣的是色塵,耳識所緣的是聲塵,是不是這樣?然後意識所緣的是法塵。然後根呢?或者是眼根所對的,那麼這是對的什麼?對的是色法當中的色,耳根所對的是聲,是不是這樣啊?然後色法是可見是有對,然後聲的話是不可見有對。這個是或者是從這個什麼緣,或者約對,這都有它的特別的相關的這種心、法相應的時候的這個狀態,說明這件事情。那麼這個所以「緣、對」彼此簡單的關係說一下,免得等一下翻過去了以後,這樣再回過頭來麻煩。
雖多引明用顯業色。然此色體與中陰同,微細難知。唯天眼見,見有相貌善惡歷然。豈約塵對用通色性。
  好有意思!他就說明了,說前面引了說,啊!說明這個是業,這個業是色、是色法;實際上,這個律上面佛告訴我們的這個色是什麼?這個色的本體像中陰一樣的,這非常地細微,這不是我們了解的,這是天眼所見的。天眼是看見有它的相貌,不但有相貌,「善惡歷然」,一點都不差,哪裡是像我們的欲界「塵」或者「對」,這個兩個概念當中來判別它,說這個色法不一樣。清楚不清楚?所以這個地方最後就說明它,哦,原來這個實法宗,實法宗的一個,它是不夠清楚,不夠清楚的原因。所以他下面又說:
諸師橫判分別所由,考其業量意言如此。」
  以前那個諸位這個或者律師、法師、論師,他來判決這個事情的時候是這樣的─這「橫判」,這個就是判別得不夠清楚,就是到這地方為止,沒有把那個整個的縱橫之間的關係都弄清楚。如果你真正地細細地考校他所說的這個業體的內涵的話,那就是這樣。那麼下面的解釋,前面這個了解了,這個解釋就是解釋前面的名相,那就比較容易了。那我們這個名相也把它看一下。
《濟緣》釋云:「三斥前諸說中三,
  那麼他最後這個解釋就是上面這段,「《業疏》續云:『如上引色,或約諸塵,此從緣說』」等等,就是引這一段話。就換句話說,現在最後剛才前面說那個,就是斥破,就是斥破。
初牒前所立。或約諸塵謂無作假色判歸法入,即是法塵。此對作戒色聲二塵,故云此從緣說,緣即作戒。或約無對謂無作體是不可見無對。即翻作戒二種有對,故云此從對說。 雖下次斥其不達。仍舉中陰例顯業色,無色天報類亦同之。如來由此說業為色,諸師不曉立義強分,故云豈約塵對等。 諸下三結其妄判。即上六位分別。」
  好,那麼這個解釋到這地方為止。我想這個我還是要簡單地從兩個方向去說一下,那麼大家清楚了。現在我們這地方不是顯立這個正義嗎?「顯立正義」不是第一個是實法宗嗎?這個實法宗前面在四十六頁的時候,從「依論出體」一開頭的時候他就說:本宗四分一宗,那個是依《成實論》,把薩婆多的很多都略掉了,為了後面弄得清楚,所以《薩婆多論》當中怎麼說的,分六位來大概地說明一下,一路上面這麼過來。
  過來以後,在這個地方所以講實法宗的時候,第一個在五十一頁上面,第一支實法宗,這個是什麼?先敘說,先重新把實法宗所立為色的原因,以及它的理由,它的原因、它的理由,一一地把它說明,這是第一個。其次,說明了以後,他所引的證據,這樣。這引的證據就是剛才前面說的,「如律明業,天眼所見善色惡色善趣惡趣,隨所造行如實知之。」喏,這樣。這就是引它的證明。然後證明下面那時候就開始了,隱約地就說明說,這個色是佛的本懷,在什麼狀態,為什麼說它色。最後就是說明,說明說那些前面所以這樣判別的原因,沒有真正地窮研聖義─「窮」就是深深地到這個裡邊,研習佛的根本的意思,只是從表相上面看了,然後粗粗地把它說明,這樣。就它的真正的深厚內涵來說,並不是這個樣子。
  由於這個說明,所以進一步,那麼進一步是怎麼說的呢?進一步就到這個假名宗,那麼假名宗怎麼講法,於是就更進一步,就不是色法,這樣。那不是色法怎麼辦呢?他下面又是說,說心以及非色非心的這個理由出來了。
  那麼關於這一部分我想今天就講到這裡,今天就講到這裡。在這裡大家回過去看的時候會滿辛苦的,會滿辛苦的。所以我建議你們,今天下午你們不妨回頭好好地再看一下,如果文字上面不了解的,最好的大家再,第一個你先這個文字再對讀。當然這裡我特別說明,諸位年紀大的或者有很多,可以不必深細地去研閱它;有志於學的,最好在這裡馬上看一下,否則講過了以後,你看的時候會糊裡糊塗,這樣。休息幾分鐘,不要立刻看,休息幾分鐘,你再認認真真地把前面,至少這個文的對讀,前後我剛才告訴你這個辦法,你這個前後的這個文的對讀,或者列出來,於是你曉得這一句的文字怎麼解釋,這樣。到這地方就停在這裡,然後繼續地再下去,把這個三宗每一個放在這地方。最後你一連貫,哦,就很清楚地:這個實法宗所以判這樣,是到什麼為止;然後,假名宗強名二非,是到什麼情況之下已經破了前面,換句話說,把前面引導你再走上來,但是後面還沒究竟的地方,何處到哪裡為止;最後圓教宗之所以之引下來,這個它主要的理由。
  還有這個幾張表,你們不曉得有沒有?你們都有是吧?那麼這個表,平常你們讀的時候,把它對一下,這個對一下,這個下面是我自己當初弄的註的註解。你們自己如果說需要的話,我建議你們,你們盡可能地在這個上面都寫下去,都寫下去。如果單單看那個,那個是別人的,對你來說是別人的,你寫下來以後,你才能真的消化。有很多人也許根本不需要,或者是更簡鍊,有很多人這個還不夠,那是完全隨個人、個人的。所以你能夠先把它廣博,然後了解了以後,再回過頭來「約」─提綱挈領地隨便講到哪裡,或者一個字,或者一個句,你就很清楚明白了解它主要的內涵。由於這個了解了,然後你再去看書也好、研閱也好,一看,曉得它這個說的什麼。今天就到這裡。
  有幾個問題,本來我們這次講的這個戒體,這是整個的南山一宗的精華。等到你們真正了解了南山一宗的精華以後,下面會緊跟著令我們自己感覺到非常幸運,可以說無比幸運跟驚訝的─整個的佛法最殊勝的精華部分,就是開始發心立行這個戒,戒的真正的最重要的精華中心在這裡!
  所以本來最早開始講這個《南山律在家備覽》是在南普陀,那麼那個時候這個因為主力是放在《廣論》,《廣論》沒有學好,這個戒,真正的話表相可以,內涵很難學得好,我想在座的大家慢慢多多少少有體會了。那麼為什麼他們學得好呢?他們比如說學戒的時候,實法宗、薩婆多,這個《大毗婆沙》,前面弄清楚了是專門論戒的那一部分,它那個論,一論幾百卷,啊!那我們現在簡直沒辦法這麼去摸。我們摸了半天本身還是最前面那一部分,四分《成實論》,《成實論》多少卷我記不住,好像三十卷不曉得多少卷,記不住了。那麼因為我也沒有真正研究看過《成實論》,只是隨便翻過,一翻,哦,迷迷糊糊。所以它並不是沒有論,這種論我們在國內根本沒有傳過,所以這也沒有真正地學好。
  那乃至於你仔細看,道宣律祖,以及當初傳到中國來,那是祖師們,那都是有多少的心血貫注在這個裡邊哪!正因為如此,所以這個我們的道宣律祖有一個感慨,他一開頭時在那個《行事鈔》上面他就說了,這是說我們「震嶺傳教」,就是說「震嶺」就是指我們漢地,漢地通常我們就說震旦、震旦。那麼經過多少時候呢?經過九代,經過九代,他說「所以震嶺傳教,九代聞之。拔萃出類,」換句話說,哇!那都是很了不起的人,但「智術而已」。喔!這個看看他的知見很深,可是正規的內涵還並沒有把握得準。那原因何在呢?就是那個時候經、論等等都不完整。
  以這個戒法傳到我們中國來,最早漢朝就來了,可是那個時候剃一個頭,如此而已。那麼最早傳戒是到什麼時候呢?到三國的曹魏的時候才有,這個年代我已經記不住了。那個時候來的第一個叫……這個名字記不住,寧願不去說它。那個時候第一個來傳,那時候傳的呢,他傳這個宗是用的四分一宗,傳來了以後,那個廣律沒有來,廣律沒有來。那廣律到什麼時候來呀?廣律一直到這個東晉的末年,南北朝姚秦鳩摩羅什大師來了以後,這個年代我還有印象,弘始二年開始翻譯《十誦律》,翻了三年,《十誦》翻完了,沒有幾年就翻《四分律》,這個廣律那個時候才開始有。所以中國最開始、最開始真正的這個傳戒,換句話說,這個戒體真正傳進來,那個是曹魏時代,那是公元二百二十年前後大概是,記不住了。那麼等到姚秦那個時候的多少?又過了大概是……這個仔細的年代都記不住,總有一百多年、一百多年。
  可是道宣律祖怎麼講?它這個「宗骨多差」,換句話說,這個骨架嘛是什麼?是四分的骨架,肉嘛《十誦律》,《十誦律》是有部的,這個兩個東西配不起來,兩個東西配不起來,這個東西是一個很糟糕的事情、很糟糕的事情,就這樣。那麼這是一個無可奈何的事情。雖然《四分律》很快就來,一直到後來什麼時候呢?一直到後來南北朝的北魏,這個北魏就相當於南朝的北齊,我們中國正統的北齊,那個時候他有一個這個法聰律師,然後呢考那個受體,發現這個四分一宗之勝,於是才開始初初傳那個《四分律》。那麼又經過了好幾代,到初唐、隋末唐初,那時候這個經過道宣律祖經過了抉擇,這樣。那個道宣律祖出來的時候已經公元六百年了,你看經過多少年!整整經過了近四百年、三百多年的時間,這樣啊!
  所以他說前面這些東西,都沒辦法真正地把它中心把它抉擇出來。實際上,是不是到了道宣律祖抉擇出來了就行了?不!當初南方本身還是極大部分都盛傳的這個《十誦律》,一直到中唐以後,慢慢地慢慢《四分律》才遍傳。所以這個到了宋,到了宋朝,那麼全國才真正把握住那個全部的中心。可是不幸,把握住中心,好了,宋朝很快地就這個戒法,換句話說湮沒掉了。那南宋以後,乃至於這個整個的律的最重要的精華─這個六大部也失傳了,六大部整個失傳,一直到民國初年才是從日本請回來的,所以我們要感覺到何等地幸運哪!
  當初儘管我以這個特別的因緣接觸,但是始終也沒摸懂,這我以前曾經跟大家說過了。那麼以後一直等到對於這個《菩提道次第廣論》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才回過頭去,那才了解它的精要何在,那真正地細辨還辨白不清楚。所以這個後來我在這個南普陀,想照著次第一步一步地來,可是這個因為在我們國內始終沒有認真好好地學過,那麼自己事情也很忙,這個《在家備覽》部分始終沒辦法講。以後就是因為北部的很多倒是在家居士很熱心地一再地請,我就到佛陀教育基金委員會的華藏講堂去講,所以前面那個三十卷就是在那邊講。那個時候心裡一面覺得有一點遺憾,因為真正地最重要的部分,這個像普通的在家人你跟他講,你沒辦法真正的……他們就是有耐心地聽,這個我講起來總覺得很遺憾。欸,後來有個因緣,想不到最後到這裡─悟光精舍講,啊!我是感到得無比地歡喜、無比地讚歎,而且真的要講的部分,就是這個什麼?這個最重要的這個宗體部分,這是整個的律藏的精華,整個律藏的精華。
  平常我們通常說:啊!佛的五分法身,是以戒這第一個,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那麼為什麼戒是五分法身的基礎呢?如果說你不了解南山祖師對這個戒體的真正的抉擇的話,你只是說:「哎!反正佛講的。」就這樣。你真正學完了以後,那時你就曉得為什麼原因,它這個源源本本、完全說得清清楚楚。了解了以後,你起心動念,你就很清楚,那我這一念是什麼?是生死輪迴的根本,還是佛陀的五分法身的基礎,這樣。你認得清清楚楚,有了這個正確的認識,才說這樣錯了,要修改,這個修行從這個地方建立起來的,就這樣啊!所以平常的時候,我們最可惜、最遺憾的─修行人人要,修行的根據呢,大家不知道。這個是它比較對我們來說,前面是一個缺陷,現在也可以說非常慶幸之處。
  那麼本來我想這個也前面簡單地交代一下,交代的原因,因為在這裡啊,這個大部分的在座的同道們,對這個論本身並不清楚。前面已經由於大家的好樂跟宿生的善根,欸!發現了這個,說本來我們是簡單地學一下,現在要認真地學。那麼所以回過頭來,重新再把那個《菩提道次第廣論》認真地去研討,時間不夠,時間總覺得不夠,所以我也想前面的簡單扼要地講一講。講完了,有幾個人提出問題來,我一聽那個問題,我覺得還是要稍微仔細一點講,仔細一點講。不過這裡我要特別說明一下,特別說明。就是說這個眼前這樣講的話,為了真正想深入的人;那麼其次,大部分人的話,你們心裡面應該有這樣的念頭:這一生我由於障礙未除,由於善根資糧未聚,所以不懂,於是自己應該感到得慚愧、懺悔,所以對於現在認真地修學,要隨喜、要讚歎、懺悔。那麼這樣一來的話,就算你不懂,有最佳的正因種進去了,對你有絕對的好處!這一世不行,下一世一定行;娑婆世界不行,到了極樂世界你很快地,因為這個就是自己的業習氣,你覺得最歡喜的那個心就來了。所以這個地方我先點醒一下。
  昨天有人問,說:以前這個他們沒來聽的是不是可以?絕對可以!那麼就是不懂,我特別的心情,怎麼告訴你們,你們以這個讚歎、隨喜的心情去聽,就算不懂,將來這個力量會非常強。又一旦障礙消除了,你很快地就懂了,很快地順著次序就步步上去。
  因此呢,關於前面昨天我要略講的那一部分,今天重新再把綱要提一下。你有了這個前面的─說實法宗它為什麼這樣說的一個簡單的概念,那麼下面講那個假名宗的話,那我們就要很認真地講。這個假名宗真正了解了,那個圓教宗的意義,你才能夠完全地顯發出來,顯發出來。所以才懂得南山道宣律祖為什麼以《法華》、《涅槃》,乃至於根據唯識義,開權顯實,抉擇得這麼地精到。像後代所有的一代一代的大師,乃至於弘一大師,一旦看見了以後,他把以前前面的整個改過來,而且發願生生世世專門學、專門弘,那這個意義就在這裡!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6
文章: 33369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南山律在家備覽{舊版}手抄稿第五冊.34B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南山律在家備覽{舊版}手抄稿第五冊.34B
  那麼我們重新翻到這個四十六頁「依論出體」那一部分。那麼三宗,三宗當中第一宗,第一宗呢,因為昨天已經講過了,我只是說把它那個第一宗分三部分再來這個地方說一下。這個第一宗,那麼前面那一部分說依論出體,那就是簡單地把這個實法宗,它作為、判為色法的這個大概的內涵告訴我們。下面說,我看看在哪地方,下面呢,實法宗,依論出體的話就是實法宗、假名宗,那麼這個大概說明,大概說明你們了解一個大概就可以。

  然後呢,這個再下面就昨天我們講的最主要的五十頁上面「顯立正義」,那麼這個顯立正義,這個就是真正最精要部分,真正最精要部分。就是說第一支先說這個實法宗,這個實法宗從三部分去說它,從三部分,第一個,「依宗」─依這個實法宗,「示體」─說明實法宗所講的戒體,它的內涵、它的特質、行相、功效等等,那就是都是色法。這個戒分成作戒、無作戒,它這個戒體都是色法,他為什麼判為色法,那麼這個理由昨天已經簡單地說一下。

  那麼判完了以後,第二個說「引律顯正」,他為什麼判為色法的道理說完了以後,他而且引律上面佛說的話來證成它─我判為色法的根據,前面是說的理論,現在是我的這個根據以及引證。那麼這個根據引證的話就是,因為律上面有這麼一段公案,說「天眼所見」什麼等等,那麼這個律這個出在哪一個地方呢?是出在那個「持戒犍度」,換句話說,這個說明戒的這個意趣當中,佛出世整個經過,然後怎麼樣制戒的,他是引證那個。實際上這個上面引證的,所看見的善色、惡色等等,這個是什麼?佛的天眼所見,佛的天眼所見。而真正我們講律,那不能用天眼的。
  
  所以這個律當中曾經有一段公案,有一次到了這個布薩的時候要說戒,那麼說戒呢,通常說戒之前要出來懺悔清淨,才可以說戒的,不懺悔清淨不可以。這麼就有兩個人犯了戒,沒有出來說戒,那麼佛曉得沒有懺悔乾淨,他不說戒。這個到了初夜,到了中夜,到了後夜他還不說。欸,大家都奇怪了,那麼今天到了布薩日怎麼佛陀不說戒呀?這個目連尊者就用天眼一看,啊!原來有兩個破戒比丘,他用神通把那兩個破戒比丘就把他遞出去了。佛就呵斥他:「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就這樣。我想這段公案很多出家的同修都曉得,佛就呵斥他。所以真正的這個律,都是用我們的世間的眼光來去看的,就這樣,所以從這個裡邊來說明。

  最後五十一頁上面說這個「斥破」,就是說那實法宗以為這根據是如此,實際上它這個真正的內涵並不是啊,並不是。所以最後在五十二頁上面,道宣律祖上面「諸師橫判,分別所由」;所以那個實法宗,以及除了那個祖師以及弘那一宗的那一些歷代的大德們,他這個判斷這樣判斷的,這樣判斷的,這樣。所以這個「橫」,也可以說截取其中的一部分,實際上就不順整個的道理,不順它的理路,所以,也可以說他判錯了,這樣,那麼真正的內涵是如此。所以我們最主要的把這個實法一宗,它所成立的這個戒體的內涵,這個地方把握住。那麼這個文字方面,容或有一點這個不大清楚,你們可以慢慢、慢慢地同道當中仔細地問一下,仔細地問一下。萬一不懂了,然後跑到這個地方來提出這個問題來,那我可以省下更多的時間,來專門把精要部分這個上面說一說。

第二支 假名宗
  那麼前面有了這個大概的認識,今天我們看五十二頁,第二支假名宗。這個假名宗下面的,以及它那圓教宗,我都有這個寫好的這個表,科判表(註1)。那麼我們現在看本子,《南山在家備覽》的本子,到哪一個部分我會一步一步地仔細地點出來。然後根據這個科判,我們就可以很精確地把握得準祖師告訴我們的內涵是什麼。先看文,《南山在家備覽》五十二頁第七行。

《業疏》云:「二依《成實》當宗,分作與無作位體別者。」 《濟緣》釋云:「言當宗者對前非正學宗故。位體別者對前二種體同故。」
  那麼現在第二個,實法宗是第一個,那麼第二個呢依《成實論》,這個就是我們四分當宗。那麼這個《四分律》把作戒體跟無作戒體,這個兩個體位不同,這兩個體位不同。所以他下面《濟緣》解釋:「言當宗者,對前非正學宗故。位體別者」,體位別是什麼意思呢?對前面,前面這個實法宗《薩婆多論》,作戒體跟無作戒體兩者當中,它都是一樣的─色法,這樣;現在當宗不是,這樣,這是第一句話。那麼這個在這個標題上面叫作「標示」,看,假名一宗分兩部分:一個標示、標宗,指出來那我這一宗特點,那麼這個這一宗就是四分當宗,這個裡邊有一個說明,就是跟前面的實法宗不一樣之處。第二個,下面是「正釋」,那麼這個正確地、如理如量地來解釋,自己四分一宗所依的論據是《成實論》。看文:

《業疏》續云:「由此宗中分通大乘,業由心起,故勝前計。

  這個為了仔細講,所以我臨到文字的都先解釋一下。說由於這個一宗當中,它是「分通大乘」,就它的本分來說這是小乘的,這樣,但是它的內涵來說,是通達到大乘。所以叫「分」是部分,不是正說,所以它叫過分小乘教,對小乘來說已經過了小乘之分的,至於對大乘來說是分通的大乘。那麼這一宗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怎麼呢?講這個業,佛法整個的就是講的業。前面說這個業都是色法,現在已經注意到,對不起,這個業不僅僅是色法,業主要的是由心所引發的,這樣。所以說「故勝前計」,這比前面這一宗所計的、所了解的要超勝。再看下去,文:

分心成色,色是依報,心是正因,故明作戒色心為體。是則兼緣顯正相從明體。

  那麼因為「業由心起」,而且下面說這個樣樣都是心。「分心成色」,其實這個色本身哪裡來的?還是從這個上面出來的,這個「分心成色」,已經漸漸地進入大乘的唯識的意趣裡邊去了。所以我們以大乘的唯識教,說到什麼?色是什麼,唯識裡邊說這個是我們八識的相分,就是這樣。實際上呢,唯識裡邊還是有問題,這個我們現在暫且不說它,至少南山道宣律祖完全以唯識的概念來解釋。

  那麼在這裡我稍微要加幾句話進去,真正進入大乘當中又有唯識、中觀之辯,這個辯論是辯論也歷很長的時候,從印度到中國、西藏、日本、韓國都牽涉在這個裡頭。你從文字的義理上面去看的話,那不曉得牽扯多少,可是就它內涵來說的話,實際上真正深細的宗要部分,不會差得太遠太遠,這個以後有機會再說。其實真正通中觀的,這唯識決定通,如果說你走唯識認真去走的話,將來走到那個中觀部分,也差不了太多。要不然我們彌勒菩薩怎麼可能成佛?就是這樣,這個是很典型的例子。而且佛懸記的,將來真正弘傳大乘教法的有兩個大祖師,一個是龍樹菩薩,龍樹的弟子提婆;一個是無著菩薩,無著的弟子世親。兩個一個是性宗,一個相宗,說明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先把唯識的意義把握得準,諸位當中容或對中觀有特別好感,暫時我們不要提,你們真正有興趣,我可以告訴你會通之處何在。這個你了解了這個,會通一點都不難,而且不會有什麼矛盾,這個我是簡單地說一下。

  所以他說這個「分心成色」,那麼這個「色是依報」,然後「心是正因」,這個色本身跟心之間,還有互相依賴的這個依正的必然關係,依正的必然關係。而戒本身也就在那個依正的互相交涉當中,所以這個東西是不一不異,分不開的,就是這樣。那麼所以說「故明作戒」,這個作戒是什麼?「色心為體」。在這種情況之下,前面說作戒是色,這個前面就是實法一宗;現在呢,這個作戒戒體「色心為體」。

  而這個體當中他又說「兼緣顯正相從明體」,這個體包括了兩樣東西,就是依、正。我們不是前面說嗎?戒,什麼叫戒?當我們的根識對境的時候,根識是正,所對的境是依,然後在這個上面談戒,戒體也從這個地方面說,是不是離不開這兩樣東西?那這個時候比前面所計的,就來得深遠而正確。說看見這個東西好的你去貪,看見這個不好的你去瞋,所以現在曉得不可以,然後攝心為戒,不要為貪所使,不要為瞋所使,把正念提起來,那是不癡,這個是戒的中心,就這樣!那麼在開始受戒的時候也是一樣,遍緣十方法界,這一定是「色心為體」,這個裡邊要把這個依的緣跟正的心兩個,所謂「相從明體」,這兩樣東西互相配合,來說明這個作戒戒體。那麼這個文字大家了解了,再看下去:

由作初起,必假色心。無作後發,異於前緣,故強目之非色心耳。」

  那麼由於前面的作戒起來了以後,那個作戒一定要「假色心」,就是前面說的。然後「作」留下來這個「無作」,留下來這個無作。那麼這前面說過了,作戒先起來;然後作戒起來的時候,有一個「作俱無作」跟著起來;然後跟著起來那個「形俱無作」後面又跟著起來。當最後作戒在結束的時候,那麼這個作俱無作也跟著結束;作俱無作跟著結束的時候,這個形俱無作就現起來,而且盡形壽,就是這樣。現在這個地方的「無作後發」,那個就是形俱無作,那個就是我們現在所受的戒體,所以這個戒體叫無作戒體。它永遠在這個地方,然後一緣這個境的時候,這個無作戒體就有一個防非止惡的功能。

  那麼這個無作戒體是作戒生起以後才發的,所以「無作後發」。這個它形成的條件跟那個作戒不一樣,所以「異於前緣」。這個跟前面不一樣,你不能說它是色心,但是你也不能說它不是色心,那個弄不清楚,所以叫「強號二非」─非色非心。實際上那個強立,這個勉強立這個名字,這個立是個大學問,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大學問!在這個南山祖師這個《行事鈔》跟《羯磨疏》裡邊有很長的說明,啊!我看了這個是無比地感動。以後諸位真正有機會深入,這一部分要好好地深學。那麼這個是《業疏》先把中心點示出來,下面的《濟緣記》,《濟緣記》就把這個內涵再仔細地一一說明。那麼下面說:

《濟緣》釋云:「初由宗通示中二,初敘宗勝。

  換句話說,這個最前面的是什麼呢?說科判上面叫「依宗通示」,依著本宗來整體地說明它。這個裡邊分兩部分,哪兩部分呢?甲─「初敘宗勝」,次─乙是「次示體相」。第一部分先敘說本宗殊勝之處,那麼這個哪個呢?就是我前面說過了,「此宗分通大乘」等等。現在看那個文,「分下示體相」。「初敘宗勝」就是前面的「分通大乘」;分下示體相……「敘宗勝」在科判上面只有一句話,文字就是前面我們唸過的:「由此宗中,分通大乘,業由心起,故勝前計。」這個四句話,就是說明本宗超勝前面實法一宗之處。下面「次示體相」,「示體相」當中,也就是說「分下」,說「分心成色」等,現在我們看這個。那麼「示體相」當中又說明兩樣東西,一個「作體」,就是作戒之體,看這個;第二個「辨無作」戒體,這個科判了解了,我們現在回過頭來看我們的文,《南山律在家備覽》五十二頁這個文。

分下示體相二,初明作體。分心成色

  就是明作戒體,這就是「分心成色」這個一部分。

若論成法則內外色報率由心造,若約成業則身口動作皆但是心。

  那麼這個到這裡先停一下,我解釋一下。「若論成法」,就是這個法本身就是整個萬法,整個萬法,那麼現在整個萬法在我們戒當中就是講我們的戒法,就是這樣。若論整個的萬法,什麼?都是心所成的。那麼這個心所成的,不過有不同的,說內外之報,內外之報,外是什麼、內是什麼,這兩個不一樣,這個這地方我們不談;說「外」的話─山河大地,「內」就是我們這個身體。那麼如果論「成業」的話,那個就是到我們自己身心上頭了,那麼身心上頭,就是身口動作等等都是心。「色」是什麼?「色是依報」,下面講:

色是依報等者,若內外相望則國土為依四生為正,若因果相望則色報為依心識為正。

  那就是前面這兩句話,「分心成色,色是依報,心是正因。」那麼下面看:

兼緣即依報之色,

  就是前面說「故明作戒色心為體。是則兼緣顯正,相從明體」,就是說依報之色是緣,然後「顯正即正因之心」,這是正。而「此明二法不相捨離故曰相從」,說明這個兩法並不離開,所以叫「相從」。這個文字唸完了以後,我們解釋一下,現在不要依這個文字,依這個文字去唸,好像很彆扭這個樣子。現在我們把剛才的文字來消化一下。

  說,就是法,就是法是包括所有的萬法。那麼這個萬法譬如說依報,山、河、大地等等,這樣;正報的話,那就是我們的身心,這樣,這個方面是用法來講。如果講業來說的話,那就是完全是從我們的身心相續上面來說。那麼這個依報來說,雖然有正依之分,這個正依不能離開的,不能離開的。固然在我們的感覺當中,說你這個正報必須依那個依報,那個依報跟你的正報有什麼關係啊?如果用世間的眼光去看:是,沒錯,你死掉了這個依報還在呀,好像沒有關係。實際上我們佛法來說,了解並不是,這個依正兩個互相安立的,互相安立的。如果說你消失掉了,不在這個地方,對不起,這個對你來說,無所謂依、無所謂正。這個所謂依的話,因為你的正報所安立的依,正報所依之處;當你到別的地方,你所對的是另外一個法,這個法跟你了不相干,這清楚不清楚?所以這個依正二者是對立的,它這樣地「不相捨離」。

  然後「若業」,就是對你的心法來說的話,那麼這個是同樣的是,那就是你的正報緣那個依報,彼此之間所顯出來的。那麼然後顯出來這個業當中,有一個為主的是心,有一個是次的,助成功這個業的是次要的,是這個緣,所以它「兼緣顯正」。對不對?你談任何一個業的話,必定少不了這個,造任何一個業─我幫你、我害你,是不是要必須要這兩個條件哪?就是這樣的情況。然後怎麼個幫法?怎麼個害法?我把錢送給你,就是這樣,就是如此而已;我把你的東西拿過來,這個裡邊一定是所謂有這樣的一個關係,那麼這個文字上面叫「兼緣顯正」。做壞事如此,現在好事,好事亦復如是啊!所以任何一個業,它必定這樣的,必定這樣的。所以現在因為本宗,他把這個內涵看得很清楚,然後在這個地方,哦!所以超勝於前,超勝於前。那麼這個了解了,再看,我們再看那個文:

由下次辨無作。反作為名,

  前面就是作戒,作戒是這樣來的。那「由下」,就是前面「由作初起,必假色心」,然後假了色心,作起來了,這個「無作後發」。就是看這個文:「由下次辨無作。反作為名」,第一個,為什麼叫「無作」呢?「作」這個要動身口等等,要種種造作的,造作完了以後,它留下來這個影響力量;或者說造作是一種業,這個留下來這個熏習的業習氣或者業體,這個叫作無作,所以跟這個作恰恰相反,但是它由它而來,所以叫無作。這個是

不由色心造作,故異前緣。

  你作完了以後,只要這個相續還在,它繼續地還在,不要經過造作,所以說異於前面這種條件,跟前緣不相一樣,前面的種種因緣跟這個的形成的因緣不一樣。

法體雖有而非色心,無由名狀,且用二非以目其體,故云強也。」

  那麼這個無作戒的戒體,這一法的法體是有的,但是卻是不是啊─非色非心。「無由名狀」,你沒辦法說明它呀!「且用二非以目其體,故云強也」,好了!權且我們用這個二非叫非色非心,來給它一個名目吧!所以叫強號二非,強號二非。這個就是我們南山道宣律祖他一個說明,那麼這個是第一個。

  下面呢,其次,再看下去這個叫「約義考體」,這個我們先看黑板上面科判,「正釋」第二個,「約義考體」。先把這個作戒體、無作戒體,它的這個來由、名目,以及為什麼安立的,已經大致說明,所以叫「通示」;然後進一步從那個內涵上面來真正地細究、來考察它這個戒體,所以叫「約義考體」。

(註1):
假名宗
 甲一 標示 依成實當宗,分作與無作位體別者。
 甲二 正釋
  乙一 依宗通示
   丙一 敘宗勝 由此宗中分通大乘,業由心起,故勝前計。
   丙二 示體相
    丁一 明作體 分心成色,色是依報,心是正因,故明作戒色心為體。是則兼緣顯正相從明體。
    丁二 辨無作 由作初起,必假色心。無作後發,異於前緣,故強目之非色心耳。
  乙二 約義考體
   丙一 正示體相
    丁一 正示業體
     戊一 推發生之始考其業體,本由心生。
     戊二 示生已之功還熏本心,有能有用。
    丁二 推本所立 心道冥昧,止可名通,故約色心窮出體性。各以五義求之不得,不知何目,強號非二。
   丙二 問答釋疑
    丁一 問:
     戊一 牒後圓教文 如正義論,熏本識藏,此是種子,能為後習。
     戊二 正難 何得說為,形終戒謝?
    丁二 答
    戊一 :總標 種由思生。要期是願。
     戊二 別釋
      己一 釋下句(要期是願)願約盡形,形終戒謝。
      己二 釋上句(種由思生)行隨願起,功用超前,功由心生,隨心無絕。
     戊三 雙結
      己一 結上種存故偏就行,能起後習。
      己二 結上願謝不約虛願,來招樂果。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6
文章: 33369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南山律在家備覽{舊版}手抄稿第五冊.35A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南山律在家備覽舊版備覽35A{光明版}4K|🌻日常法師|音檔128K音質


我們看文,五十二頁倒數第二行。

《業疏》續云:「考其業體,本由心生。 還熏本心,有能有用。 心道冥昧,止可名通,故約色心窮出體性。各以五義求之不得,不知何目,強號非二。」

  這個先文字解釋一下,文字解釋了,下面《濟緣》解釋的,再仔細地說明這個內涵。說現在我們來考察一下,深細地抉擇一下它這個內涵,說這個深細地抉擇這個「業體」啊,換句話說這個戒體,「本由心生」,這個它本來就是由心而生,一切萬法都是心。還有呢,造完了以後,妙啦!「還熏本心,有能有用。」那麼這個情況,我們可以用眼前的隨便的一個事實來說明它,隨便一個事實來說明它。當眼前我們或者用唯識義,或者就是很平常的一種情況之下,隨便你看見一個東西。喔,說看見我們牆上面掛了這種,這個應該是都是羅漢對吧!這個都是大阿羅漢,喔!一看。當你看見了這個畫了,我們剛開始的時候,普通一般看見了:這個在牆上的畫;現在我們了解了,我們看見什麼?我們心去緣這個,是不是?所以當我們覺得這是羅漢也好、這是佛也好;或者世間這不相干的這些,我們現在覺不好,是不是由於我們內心當中所策發的最主要的力量,是不是這個?可是這個雖然內心所發,是也藉外緣,可是主要的是心。

  看完了以後,下面什麼叫「還熏本心」啊?是!你心裡面看,看完了以後你就想:「欸,這個畫得很莊嚴!」也許你只是從這個世間藝術的觀點去看,批判它的好壞,或者你看了以後:「羅漢,啊!這個世間的聖人哪,大阿羅漢!」你是讚歎不已。是不是同樣地由於第一個由心生,然後你緊跟著這個情況之下,你下面這個種種的這個意念就出來了,是不是這樣啊?這個意念出來是什麼?「還熏本心」!於是你這樣想的話,啊!覺得:「這張畫真好!到哪裡來的,我也想辦法去找一張。」是不是「還熏本心」哪?你就想辦法去,有種種的後面緊跟著留在這裡;雖然看完了,過一下你想到那裡,「欸,對呀!我什麼時候看見有這麼一張畫。」大家是不是有這樣的一個了解?喏!任何人都有。

  或者你站在佛法上面的立場去看,一看那大阿羅漢,「啊,這是聖者,真了不起啊!」然後就啟發你的好樂心。假如你看上面畫的是,譬如說善財童子或者是龍女以後,你覺得:「哎呀!這兩位真了不起,我要跟他學,也要發這個心。」是!前面你看見了是由心生,然後還熏本心,策發你的一步一步的深入,是不是這個樣啊?熏你本心的力量,是由前面作─看了一下而來的。可是內在這種力量放在那裡,也許你過去了,過去了以後不在眼前,可是一旦你碰見那個境界,你就想起來了。不在眼前這個影響力量這是什麼?叫業體,如果是戒的話,這個就是無作戒體。

  這個現在我們看了這張圖這個影響力量,不在眼前就是這個業種子,或者是個隨眠。然後這個業種子將來遇見別的緣,看見了以後,「啊!對、對、對!我那裡看見的,我一直想要,現在對了就是這個了,我也買它一張!」這個時候這個留下來這個影響力量,就會策發我們照著當初留下的影響力去做。現在我們受戒呢,由於這樣地發了這個願心以後,留下來這個影響力量,這個影響力量看不出,所以叫無作,不再作了,可是一遇到緣,它就有防惡止非的這個力量。那從這個上面,我們就了解了說「還熏本心」。所以「有能有用」啊,他後面會詳細解釋。

  下面看,「心道冥昧,止可名通,故約色心窮出體性。各以五義求之不得,不知何目,強號非二。」這個心這個行相,說心所行的這個道,就是心所走的這條道路,也就是說這個心的行相,這個很深微,我們不大容易看得見,所以說「冥昧」,看不清楚。那怎麼辦呢?「止可名通」。這個「名」也可以說是名字,也可以名相。這個名字是什麼?就是我們依心意所緣的,我們只可以去以理會它,這個理會的觀念的話,就是一種說名相,在這兒立上。所以這個識,名就是這個,名就是說心所緣的這些概念,只可以用我們的概念去辨別它。「故約色心」,所以從色、從心兩方面,「窮」─從根究體把它的這個體性去找。找了半天「各以五義求之不得」,你前面已經說過了,如果是色,色應該具足這幾個條件,對不起,它沒有;應該是心,心應該具足這個條件,它也沒有,所以「各以五義求之不得」。對不起,也不能說是色、也不能說是心,那怎麼辦呢?不曉得怎麼辦了,說「不知何目,強號二非」,叫非色非心。這個我只是先把這段文解釋一下,真正的內涵要看下面噢!

  《濟緣》解釋,說現在這個解釋裡邊「約義」來「考體」,前面已經把那個體性簡單說明,現在我們從它的內涵意義,來考察抉擇「作、無作」之體。這個裡邊分二,這個分二,第一個呢,我們看那個黑板上面:甲「正示體相」,乙是「問答釋疑」。第一個,正式地來說明這個戒體的內涵相狀,這裡又分兩部分:第一個叫「正示業體」,就告訴我們這個業體是什麼;第二個叫「推本所立」,因為一步一步真正地深究,推求他立這個根本從哪裡。

  那麼現在我們看這個文,看這個文是五十二頁的最後一行,「約義考體」當中說「正示體相」,正示體相當中第一個「正示業體」。這個正示業體說,「上二句推發生之始」,哪上二句呢?「考其業體,本由心生」這兩句話;「言由心者即第六識意思所造」,那這個是意思所造的。「下二句示生已之功」,下二句,「還熏本心,有能有用」,這個由心所造第六意識生完了以後,它這有什麼樣的一個作用、有什麼樣的一個功效呢?下面說「六復熏六故云還熏」,剛才我們這個比喻當中說過;「發體之心故云本心」,這個就是發那個作、無作之體,這是「本心」。

  那麼平常我們看見任何東西就是緣著無明,現在呢,這個我們重新回想一下:受戒的時候是什麼心?三皈依的時候是什麼心?所以前面這一部分,這個《廣論》上面這個業是絕端重要,假定這個業的部分你不了解,你去受戒的話,宿生有善根,這一 世含含糊糊,你還是可以得得到的,還是有它的功效,可是要想真正非常明確的話,你就不靈光了,就這樣。

  現在我們在這裡從頭再溫習一下。我們無始以來在什麼狀態當中?無明當中!而且這個無明是由不得你自己的,這個無明的最深細部分產生的種種的叫「隨眠」,一對境它自然就生起來了。所以無明、行、識,然後這個識的種子就形成功我們的隨眠,然後再對境的時候,「愛、取、有」,就根本就是增長起來了,永遠在這個生死輪迴當中。因此由於造了這個生死輪迴之業的有漏業,你就沒辦法跳出來,感到無比地痛苦。現在我要修學佛法,那麼這第一步進去的話─戒,戒必須要正知見,正確認得這個情況,認得說你這個痛苦的原因在哪裡。哪!只要你對境跟著它轉,對不起,那這個痛苦你就根本沒辦法把它解決,所以我們現在那個五蘊的身心就這麼來的,就這樣!

  所以認識了這個以後,一定從因地上面下手把它淨化,徹底地消除。以前不了解,隨順著無明走;現在了解了,隨著正知見走,那個叫作「法」。這個法哪來的?佛告訴我們的,就這樣。所以這個佛是法的淵,是源、根;然後佛告訴我們的法;可是這個法我們怎麼得到的?是跟眼前的僧,將來修持也靠他。所以皈依三寶,是正皈依的是皈依法。也可以正皈依皈依法、是正皈依皈依佛、也可以正皈依皈依僧,三個,三者是一而三、是三而一。

  那麼現在了解了這一點以後,說那、那、那現在不可以再做了,所以一心一意地去說從尋求開始,古人說萬里尋師等等,現在我們開始從哪一步啊?從請師開始,根本的原因就在這裡,然後這個獻花那就是嚴供。然後皈依說:「弟子某某,從今日盡形壽皈依佛二足聖尊,皈依法離欲聖尊,皈依僧眾中聖尊。」就是這樣。這個實際上就是這個狀態,那個時候是「推其始發」,這是我們心,當緣境的時候一定是心緣境,以前緣這個,現在是緣這個。所以面對著這個佛,然後這僧,心裡面的緣念所了解的這個法,從此以後再改過來,「如來至真等正覺是我世尊」,就是我一心一意地依靠著他,照著去做,就這樣,那這個就是發生之根本。

  那麼這個大僧現在授?不是!因為佛在世的時候師、資─師就是老師是佛陀,資就是那弟子,那兩者的緣都非常殊勝,所以說,佛說:「善來比丘」,當下鬚髮自落,就成功了。再不然的話,三皈也可以;到後來兩個條件都不行。而這個僧寶本身是住持這個佛法的中心,所以非要強緣不能建立起來,所以一定要一個僧團之體,白四羯磨。那個白四羯磨它也是這樣,下面一白,然後下面的羯磨,大家……。這個部分我不細講,但是內涵我也告訴你們,換句話說,這個真正授戒這個大僧,他要內容具足夠量的一個大僧,他每一個具這個條件,就這樣。然後說:「現在大家同意不同意?」這樣。所以每一個人,他是用他的這個自己的清淨的戒體,然後集中地授權給他。那個時候才能夠把諸佛的真正的戒法,說大家三番沒問題,三番羯磨的最後一剎那,沒問題了,那麼受戒的得戒。這麼莊重法!這樣啊!它這個真正的內涵,這是我們要了解的。

  這個前面就是由心而生的真正的過程,這個是「發生之始」。每一個人運用的都是運用的他那個意識,所以它是個心識,而且非常強盛的。這個是所以為什麼假定我們受戒的時候,不管兩方面腦筋裡面是一片模糊,那你可能不可能得到這個戒?根本不相應!所以「緣成而已」啊!它也有功效喔!前面說過了,你至少種了一個善根種子也不壞呀!所以不要笑它,這佛法就有不可思議的威力。但是對我們真正重要的,我們曉得得體之時,就是他前面告訴我們三法竟,「知」,曉得你得體的時候,這個是無比珍貴的,這是它的真正的內涵。

  那麼生起了以後,說「示生已之功」,你一旦內心當中生起了這個以後,說「六復熏六」。這個我前面曾經說過,怕這裡的很多人不太清楚,那麼我重新提一遍。這個戒體究竟如何?雖然有很多同道得了,可是我想可能有一些沒有得,又在家居士更談不到。那麼這裡這個戒體是業體,這個戒的業是我們容或沒得到,可是業體是人人都有,否則我們不是凡夫。不但是凡夫,就任何一個人─十法界沒有一個沒有的;只是聖法界他是不可思議業,我們凡夫的是有漏業,所以這個業體一定有。那麼我們從這個上面來說一個事實比喻,大家很清楚明白了。

  有很多業不感果的,很弱;有很多業感果的,比較強。什麼是不感果的?比如說剛才馬路上走過來,前面看見一個人走過去了,「你有沒有看見?」「看見了!」看見了以後有人問你:「那你有沒有看見一個人哪?」「對、對、對、對!我看見了!」一點印象都沒有,是不是這樣啊?這個就是不感果的業,不感果的業。還有一種情況的話,因為為什麼,跟你這個人沒什麼相關,換句話說,對這個人境界現起的時候,你沒有強盛的什麼?好惡之欲,好惡的這種情況─壞的貪瞋,好的善法欲等等,這樣,勤精進這個力量。假定現在曾經發生過這一件事情,有一個人跟你吵一架、打一架,然後變成生死怨家在這地方。如何啊?碰見了這個事情雖然過去了,人家勸或者什麼等等,拉開了以後,然後你心心念念記在這個地方。隨時有一個影子,一看見,哎!你就覺得:「這個傢伙!這個傢伙!」你就你或者是你又去找他、或者你要防他。我想這個大家都有這個認識,都有這個經驗,是與不是?

  這個說明什麼?這個說明什麼?「六復熏六」!然後在這個內心當中,就會生起得這樣的一個非常深刻的印象,在任何情況之下,你不提起來,也許忙別的事情根本忘得乾乾淨淨,但這個影響力量永遠潛在這裡,只要相應的緣一現起,這個概念就馬上現起來了。你們隨便每一個人都有這個經驗的,所以這個叫作業體,就留下在這個地方,這樣,這個是它的特點。

  那麼戒體呢?為什麼你說別的業體要緣現起才可以,戒體呢?戒體有一個根本不一樣的地方,所以這個得戒的時候一定遍緣法界,沒有一個例外。雖然我緣不到法界的一切境相,可是內心當中就這麼說:「我對一切都是這個樣!」所以當那個發體的時候,發那個戒體的時候,你內心當中就不管任何境界來,我遍緣法界。或者說你當時就能夠緣到法界─在任何情況之下,我一定不再照以前隨順著無明這種業習氣來走,無明的業習氣來走,一定要照著佛告訴我們的正法,把它矯正過來。所以留下來了以後,向後你心要嘛不去緣;緣,請問這個心離得開法界嗎?離不開!所以這個戒體本身,絕對不能說:啊!哪一個那個不殺,這個蚊蟲可以不殺,蟑螂不行;這個人可以,那個人不行!如果有一點遺漏,對不起,這個不是戒!戒的特徵在這裡。

  因此當你得到了這個戒體以後,這個戒體它同樣地潛伏在裡頭,可是當你的根對任何境的時候,請問這個境能不能離得開這個法界?就離不開!離不開法界的話,它那個功效就在這裡,他一定在任何一個境界現起的時候,他一定是說:以前的不相應的這種作風,不相應的這個作風到此為止!一定正確的現起來。所以這個戒體的真正功效在這裡呀!所以平常的時候,如果證得戒體了以後,平常也許是你沒有強盛的心情,可以,還是照以前,在無記當中;否則境界來的時候你一定察覺到:「欸,不行!」這個警覺心會來。有的時候這個煩惱非常熾盛,儘管還是會跟著煩惱去,後來你覺得不可以,去懺悔,這個都是得到了這個真正無作戒體的一個特殊的境相。那麼這個概念,這個概念我們應該清楚地明白。重說一遍,就是說得到了這個無作戒體以後,必然的,緣一切境應該有這種狀態。

  所以在這裡為什麼我們前面要去懺悔,懺悔的真正意趣就是把那個心力就提起來,心力就提起來。我緣一切境,是以前怎麼錯的─沒有正確了解這佛法,不照著佛法去做。所以說: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沒有一點例外的都懺悔。那麼懺悔完了以後,夠不夠啊?不夠!懺悔完了以後,從現在開始我是正確的,從現在開始盡形壽,如果菩薩戒的,盡未來際皈依佛、法、僧,這兩個是連在一塊兒的。對不對?哪,這個是它真正的重心噢!大僧這個力量還不夠,所以一定要在那個壇上面,這個有十師在上面,非常莊嚴的,你就是一心地緣念:啊!這個諸佛菩薩……。然後這個三寶整個地現起,所以三寶現起,然後有這樣的十個大僧,如果比丘尼的還不止,然後把這樣的這樣一個內涵,來傳到我們身心上頭。

  乃至於我們為什麼觀想說法界一切之法都動了,現在這裡可以了解了。所以你遍緣法界,以前都是無明的,現在把它整個地反過來,動不動啊?這個翻天覆地地這樣動呀!這個動是這樣動,現在清楚不清楚?不是說,「啊!我遍緣法界這個戒法動了。」戒法到底什麼樣子啊?大家誰都看不見哪!可是當你的心法了解了,說以前都是在無明當中,現在是依照著佛法,就是這個動嘛!這個動什麼?一定心緣著這個法在這個地方動,對不對?所以他前面說「兼緣顯正」,就在這個上面說的。

  所以前幾天為什麼講論的時候,我把那個窗子一再說、一再說,現在大家了解不了解?就是你每一個地方都有它的特別的意義說,否則我們看了窗說:「窗子嘛就窗子,你這個還談它幹什麼!」欸,這個裡邊還有問題喔!窗子是外頭的色,然後你這個窗子,看的這是個心,心看了以後產生的這個,這真正地重要在這裡,大家清楚不清楚?對不對?以前講叫作業,現在講的話就是什麼?叫戒呀!

  那我們清楚了,所以說第一番羯磨的時候動了。動了以後,然後第二番羯磨的雲集,換句話說,現在這個時候,那個十方三世諸佛為主的這個三寶,集在這個地方,把這個正確的方法,從你身心上面把那個種子種下來。「啊!我現在不再作那個,這樣的作法了!」所以集起來這個正法,到最後你的身心上面。外面還是外面,可是你內心當中你不再跟以前一樣了,是由無明的這個業種在那裡輾轉地走;而是什麼?三寶的無上的這個戒法的種子。這樣啊!於是在這個上面,你把這個戒法的種子,滿這個願,到究竟滿願─佛。所以這個五分法身的根本的種子基礎從哪裡開始?戒!對不對?現在大家了解不了解?請問如果這個不懂的話,五分法身,戒為基礎,戒在哪裡呀?這個才是真正的中心!

  所以我跟大家說這個戒相容易懂,你看看,再難你可以看得懂;這一部分,說實在的,沒有人講就是不了解!因此在這個情況之下,容或你戒相做得不圓滿,可是對這個境的時候你覺得:「欸!今天我已經是皈依了三寶了,今天我受了戒了,這個不可以!」整個地改過來,這樣。因此這個持戒一定不是說:你不對、我不對,這個這樣的就算你戒相做得再好,你這個戒是有垢的。這個持戒一定是看自己內心當中是不是做得好、不好!然後那個正知見做好了以後,這個威儀完全弄得非常好,那個時候這個戒相是這樣弄的。不是我們現在學了戒相─你這個不可以、那個不可以,然後一天到晚聽見了就:「對!哪一個傢伙不靈光,我現在曉得這個對,要告訴他!」請問這個是戒嗎?這個不是佛制本戒的真正的原意。現在我們清楚了,了解不了解?然後下面,你這個根本把握住了,一步一步繞下去。現在這個地方,對不起,這還是假名宗喔!我講那個道理是圓教宗當中的,圓教宗當中。所以這樣說,我要說明一個「強號二非」,這個祖師為什麼要這樣說,他後面會告訴我們。

  現在我們看五十三頁第一行,說「六復熏六故云還熏,發體之心故云本心」,那個是根本的。「若論始起」,從它的開始起,「則心為能生」,剛才已經說過了,就是我們的從心開始生的。

體是所生。

  就是我們的心體對了這個境,然後於是了解了正確的概念,這樣,所以心是能生;然後生起這個戒體、這個法體,這個法體就是心的正確的認識,這正知見。不管正知見也好,或強烈的業體也好,這個都是什麼?都是一個業種子。這個業種子在戒上面叫作戒體,就是這樣。如果是就講「我要成佛」,那這換句話說,這個就是菩提心的種子!可是這個菩提心的種子,如果不經過戒如果一步一步地改善的話,它永遠不能增長。所以這個菩提心的種子,跟那個戒本身都有這樣的交互的關係在:我要成佛─你沒有行持不成佛;你要持戒─持了半天戒為什麼要持戒?你要解脫這個無明,這個無明的究竟解脫就是成佛。所以不管你從什麼角度去看,角度不同,立的名詞也不同,行相是不同,可是內涵就是這個樣!所以說:「若論始起,心是能生,體是所生。」

若約熏習,

  那麼生起來了以後下面的熏習呢?

則體為能薰,心為所熏。

  實際上,這個後面能生跟所熏之間後面還有一個,能生的是生起來是戒體,後面那個「約熏習」後面叫隨行,這個以後再講。這兩個當中還是有差別的哦,所以這每一個部分我們這地方先把它弄清楚。

  如果這個不懂的話,淨明法師會幫你們忙,那在這個地方一步一步。有人很羨慕,說:「哎呀!為什麼這個淨明法師知道這麼多。」我可以不妨告訴你,他是淨律寺的第一屆的高材生,弄到現在多少年了在這個地方。他最早的時候,就他們第一班,就能夠受這個我們的道海長老、果清法師那兩位,那是我最佩服的兩位,持戒持得很精嚴。他這個戒相等等,都那個時候已經學得很清楚、很明白。然後他那時候在那個淨律寺最早的時候也是一樣,條件夠,向來什麼事情都不做的,看不慣!「我覺這個事情不是戒!」因為他條件夠啊,那只好莫奈何讓他去說說,有道理呀!這是他的善根。

  以後我第一次講那個《菩提道次第廣論》那個夏天,就是圓通寺跟那個淨律寺各半,他也是最早相應的,啊!一聽到歡喜得不得了。我還記得,他平常的時候,這個班上面有幾個腦筋比較好的,然後提這個問題,這個問題都是非常尖銳。我當初去講的時候,那比現在要比較叫尖銳一點─就是問題中心,這個錯在哪裡!所以他們聽的人也是覺得:喔唷,這個法師好像怎麼一開口的這樣的,跟平常不太一樣的啊!有很多人聽了就模模糊糊,有很多人聽了以後覺得馬上反彈、反感。可是他們幾個有幾個人提出來的問題,我一看覺得這非常尖銳,他也就是其中之一;正因為很尖銳,所以他張大耳朵去聽。那有一天忽然之間哪,他非常感動,跑得來,啊!就下了課跑來頂禮。他說:「我學了佛第一次真正地打動我的心,原來這個是這個樣的!」從那個時候開始,以後經過多少時候一直在摸索。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6
文章: 33369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南山律在家備覽{舊版}手抄稿第五冊.35B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南山律在家備覽舊版備覽35B{光明版}|🌻日常法師

  實際上真正的,不要說深入的了解,不要說他如何我不知道,我都談不到,可是至少淺近的地方,一個輪廓把握住了。這還是什麼?後來我們又把《華嚴》從頭至尾念一遍,《法華》又好好地念了好幾遍,最近我們又重念了一遍。那時候才感覺到:啊!這個南山道宣律祖說依《法華》、《涅槃》開權顯實的真正意趣在哪裡,才真正能夠建立得起來。回過頭來看看《廣論》,啊!曉得它的宗旨何在;看看戒,曉得它的宗旨何在!

  所以他我說能夠幫助你們,就是說都是我們自己以前錯誤跌筋斗的經驗,至少這個指出來。的確他說一說,勝讀十年書,這個我可以肯定。自己你摸索,唉!是摸得苦不堪言。以前我共同研閱的同學也好、教過的學生當中也好,不乏這樣腦筋很好的人,他當初聽完了半天以後覺得,嗯,聽得迷迷糊糊:「沒關係,我回頭自己去看書,好在有錄音帶!」只要這樣的情況,走到最後都走不通,就是走不通!這個像《廣論》上面也告訴我們很清楚:就算你有善根,你要把它摸透的話要經過非常長的時間;如果你沒有善根,對不起,長時間也沒有用。佛法就是這樣!所以為什麼長時間摸得通,因為你已經有了善根種子。這句話我不妨說姑妄言之,你們姑妄聽之,但願你們好好地去揣摩。

  所以這個話我不多說,重點是說,在這一部分如果不了解的話,那麼下午淨明法師來這跟你們研討的時候,你們就在這個上面好好地想辦法把它摸清楚。沒關係!這個一下摸不清楚的話,下面還有一個月慢慢地去摸。這一部分摸清楚了,後面的事情就好辦,我保證你這個樣!這個戒相部分你別看現在是難學喔,這個戒相部分比起那個戒體來的話,那太容易了!現在我們繼續看那文。

  這個是說熏習,這體是能薰,心是所熏。那麼這一部分,剛才說在後面隨行當中去講,不過我們在這裡,已經以剛才這個公案,互相說─能所之間,心與業體是互為能所的,就是這樣兩樣。這個互為能所當中,實際上增長,就是增長自己的福德、增長自己的智慧。智慧─這個知見是越來越正確;然後以這個知見去行種種的事情,這個事情本身就是我們的功德是增長了。然後這個叫作什麼?佛二足尊,一個是智慧尊圓滿,一個是福德圓滿,就從這個時候開始的,一直在互熏當中。所以後面我們整個的行持─戒、定、慧,都離不開這個,所以叫「互為能所。有能有用」啊!才有它的功效。這個有它的功能、有它的作用,哪個呢?

能謂發起後行,用即防遏緣非。

  是這個作而發起無作,這個無作就發起後面的隨行。然後這個幹什麼呢?就是能夠防止,能夠遮遏種種不如理的這種事情,這個就是戒的功效。所以前面,怎麼生;生了以後它的功效。這一部分是了解了,這個是「正示業體」、「示生已之功」。

心道下推本所立。

  下面,「推本所立」。就是看那個科判,「正示體相」當中第二個「推本所立」。那我們這個科,看五十三頁第三行中間,「心道下」,「心道下」就是前面說,「心道冥昧,止可名通,故約色心窮出體性」那一段話。說「推本所立」然後追本窮源,從哪裡建立起來的?說

心無形貌故曰冥昧。但有名字故曰止可名通。

  就是這樣。所以在唯識上面講,我們那個業,這個種子有兩種,有一種叫名言種子,一個叫業種子。也許在座的諸位沒有學過,那沒關係,我這說明一下。什麼叫名言種子?就是我們一個概念,這個概念拿不出來、看不見,但是它可以用名字來表達它。所以這個「名言」換句話說,名、句等等是表達一個意思、表達一個概念,所以這個地方的所謂的名字、名言等等,那麼就是這個概念,這可以你思惟去體會它。這個是它「本唯心造」,這個是都是我們心所造的。

心冥色顯所以兼之。

  心本身看不見的,然後呢這個色那是明顯的,而造業的時候,這兩樣東西同時具足的,所以這兩樣是「兼」。

欲彰業體是彼所造故云窮出體性。

  而這個業體本身是兼兩樣東西,主是心,助緣是體、是外面的這個色。我們先不必以唯識來說這個心、色都是心法,至少眼前我們看得見的,心法是裡邊的,色法是外面的。但是這兩樣東西最主要的是自己的心,所以這個地方說明了欲「窮出」,真正的追根究柢它這個「體性」。

即此乃是示體之處。

  就是那個地方就告訴我們,說現在這個地方告訴我們這個戒體,從哪裡?從這地方。實際上,這個地方指出來什麼?原來從心。那麼為什麼他不直截了當地說心呢?下面說:

恐亂宗旨,不欲指破。學者思之。

  這個很有意思!什麼話呢?要曉得《成實論》假名一宗它都是小乘教,小乘教真正講的話,都是就眼前的境界來說,所以這個假名宗叫「過分小乘教」,已經過了分了。這個真正論心的話,這是大乘裡邊的事情,這樣。所以說,如果在小乘當宗就說大乘的東西的話,你這一宗不對呀!就像你是小學,今天跑得來講中學裡的東西的話,對不起,把那個小學的東西亂掉了,所以叫「恐亂宗」,每一宗有它的中心的旨趣。所以他雖然點醒了,這個點醒叫作「分通大乘」,但是不能指破,清楚不清楚?因為不能指破,他告訴你「學者思之」─好了,你們自己去動腦筋吧!今天我把它指破掉了,是罪過、罪過!但是實際上的情況,清楚不清楚?他下面也在這個地方告訴我們:

如前色心各有五義,無作並無,故號非二。

  因為這個祖師不想指破它,但是的的確確說你前面這個是不對,所以他一定要用色、用心兩個:如果你說色,色也不對;說心,心也不對。明明不對怎麼辦呢?所以前面那個不對。因此超過了這個小乘,然後暗暗指出來怎麼向上,就是「分通大乘」,這個是祖師的苦心哪!真了不起呀!所以他說「故號非二」,這個地方再特別說二非。

此明小教不可直示,

  就是這個告訴我們:這個小乘教,還不能直截了當告訴他。

且附權意別彰異名,故云強目。

  所以附它那個「權意」,這個權是開權顯實的意思。另外不再用以前原始的這個名字,所以「別彰異名」,另外一個名字,叫作「強目」。

  那麼下面還有一個問答,其實這個問答本來在《業疏》上面是安在下一段的,那麼現在弘一大師把它擺在這一段當中,這有個道理。如果安在下一段,那麼後面你們這些人就不能聽,同時這本也不叫《南山在家備覽》,專門出家人學的。可是實際上他安到這一段是絕對沒問題,絕對沒問題,因為不管在家、出家那個戒體根本都完全是一個。如果說大家只想受了個戒得到人天果報,那不要說這個五戒、八戒,說實在的,出家戒弄得不好的話照樣得人天果報;如果要真正地認真地深細的話,不要說出家可以成佛,五戒一樣地直通佛道。所以這個戒體本身深細的抉擇,主要原因在此。那麼既然弘一大師把它列在這裡,我們在這地方也說一下。

問:兩云強目,是何教意?

  說,前面說「強號二非」,又說「強目二非」,那什麼原因哪?「是何教意」?

答:若據本教,翻作為名。今取通意,識達體貌,即知二非附權而立,故云強耳。」

  「若據本教」就是本宗,那麼這個無作就是翻過來。「今取通意」,那麼就是分通大乘,那這個時候我們要「識達體貌」,要真正認識它本體的根本面貌。這個時候我們就了解,說它色不對、說它心不對,而是偏偏小教你沒辦法直截了當地告訴他,所以「附權而立」,這個是權且之計,所以叫非色非心。在這個權宜,如果大家能夠記得《法華經.方便品》這段話,那大家就很清楚了。〈方便品〉,然後下面比如〈藥草喻品〉、〈化城喻品〉等等,那個都是從這個地方開出來的。佛陀要引導我們,那不得已怎麼辦呢?或者是立個化城哪,或者用種種其他的方便哪!是這樣,這個意趣在此。

  說到這「不可直示」,說到這個「不可直示」,我就想起一件事情來。這個玄奘大師《西域記》上面還曾經記出來,這個印度當年,說這個大小之分實在是非常嚴重,實在是非常嚴重。說是有很多地方盛弘小乘之處,往往這個地方大乘的寺院沒有。如果這個地方大小二乘共有的話,尤其是那個小乘教的那些地方,如果看見那個年紀大的人,所謂大乘的行者,說不定跑得去命都送掉;小僧捉得去,或者強迫你跟著他,這個這麼來的,至少我們現在這個地方沒有這種情況。所以當初我就總覺得:唉呀!那個大家為什麼你是我非、我是你非?想到我們,反過來說,還算是好得很欸!好得很。那個人的這個固執就是這樣。你說在這種狀態當中,祖師如果了解了這一點,如果說他把那個大乘直接指出來的話,馬上引起軒然大波,吵得天翻地覆。所以我們從這地方了解,那小乘「不可直示」根本意趣。

  如果現在你們有機會到泰國去看看,你多多少少還看得見。泰國現在是個小國喔!如果泰國是個大國的話,對不起,我們去了照樣被他捉起來。這個他學了佛法的人就不會傷害你,但是一定會對你有一個不太有利的行為,我想可以肯定的。所以當年最開始的時候,據我以前聽說,他根本不接受你們說;啊!你們這個北傳的,你們是佛說,他根本不接受。以後呢,現在這個世界這個趨勢,就是西方的這個物質文化來得鼎盛的時候,我們大家一起到西方去。泰國人也到了美國,我們中國人也到了美國,大家在那個地方就拉拉手,說起來「啊,大家都是!」我們當然完全接受他,我們到他的寺院裡去,情況就不太一樣。

  就我的經驗,我也不妨告訴你們。最早去是他們比我們去得早,可是真正的影響力量,那個的確是華僑的影響力量那的確真了不起!現在當然我們是,喔,一個台灣的經濟發展非常快,那三十年、四十年以前談不到,可是這個老的華僑在那力量非常強。所以他們那個南傳的那個寺院去了以後,是很難真正地弄得很好,他們都是國家支持的。以華盛頓來說,華盛頓我去的時候有一個這個廟,是緬甸的吧?哦,錫蘭的,錫蘭的。錫蘭這個寺院裡面,錫蘭人不多,就算來的話力量不強,他們這個政府給他們有津貼。然後緬甸、泰國,那個泰國更是,泰國最主要的那個泰國大使館全力支持他們,反正他們用的錢、吃的東西、法會什麼等等,那個大使一定出席,所有的大大小小的官員,他們是這樣的方式在那邊去。那麼中國去不是一樣,那個老的人哪,十之八九都是信佛,儘管不一定懂得佛法是什麼,儘管他們這個等一下:土地也是菩薩、城隍也是菩薩,可是你正規的廟去的話,他一定來拜拜,所以這個力量也比較盛。

  因此我們剛去的時候,如果他們來,來了以後他們沒地方,那沒關係,我們很歡喜。不管是你泰國的、緬甸的,哪個來了以後,都是住在我們那裡。所以他來,他們在華盛頓,我們在紐約,是他來我們就接待他。以後我們去了以後,他們也覺得禮尚往來呀!雖然我們覺得這個出家人嘛當然住到寺院裡面去呀!去的時候,他們也誠心誠意地接待你,可是這個習慣上面,他不知不覺當中,他就把你看成在家人這麼看待就來了,就這樣。

  有一次他們哪,說這個泰國這個泰僑,就是在美國的這個泰僑,僑民慢慢就多起來了,可是最多的還是在紐約,所以他後來在紐約也成立了一個泰國的寺院。那一年是一個好像衞塞節,衞塞節就是佛陀的這個四月十五。啊!這很熱鬧,很熱鬧。他們沒地方啊!怎麼辦呢?就借美國佛教會的大覺寺,我們當然無條件的,你們只要嘛活動,我們不分彼此。啊,很高興!他們位置安好了以後,大家請法師坐上去,一坐發現,對不起,這個主人沒地方坐,所以他們臨時就安排一個。以後我們曉得了,你們要坐,沒關係,你們坐,我們今天有事情出去,請假,一個人看看廟。以後弄得久了,他也不好意思了,他就說:好好、來來,坐。坐的時候後面最後坐一個位置,我們也很識相,沒關係,你們為主。主、客雖然我們是主人,當然今天你們來了以後,這樣,大家相安無事。

  所以說到這個,我很輕鬆地告訴你們「小教不可直示」,這個自然形勢。不過現在我們真的有機會了解了這個大乘佛法以後,大家注意噢!這個心胸千萬注意,千萬注意!經上面告訴我們,對這個佛的真正的意趣我們不可能了解,我們只有說自己以很自己慚愧的心情:「啊!佛的深遠的意趣非我所了,因此我只能現在從這個方面努力。」這樣你步步上去的話,至少這個障礙不會生起。

  在《廣論》上面一開頭有兩句話,大家記得不記得?我們現在所以不能深學的原因何在?障重未除!第一個。對不對?第二個,善根資糧未具,還沒積。現在我們已經障礙未除,然後你再加深你的障礙的話,你學到哪一年哪?所以這個祖師們常常說,這樣你弄下去的話,學到驢年也沒你的份!這樣。當時我覺得那個「驢年」我老不懂,怎麼會有驢年呢?那個十二生肖當中有沒有驢年哪?有沒有驢年哪?沒有驢年哪!我那背一下,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怎麼沒個驢年呢?後來我才曉得,原來根本沒你的份,意思是說。雖然是一個笑話,但是對我們笑中有痛。我們就算沒辦法積聚資糧、沒辦法懺除業障,至少這個障不要再加深。所以《廣論》真正好的地方就告訴我們,我們不要停在這裡喔!我們慚愧,現在要發願,「我好好地懺除業障,我一定要學!」你能夠以這個心,然後自己精進推我們上去了,然後淨除罪障;罪障淨除了還要積聚資糧,到這個時候你慢慢、慢慢地,遇緣你就行。那麼這個到這地方為止。

  同時還有你們將來比如說你們願意互相研討,然後互相這個,那個時候都是研討、複習等等最好的。你隨時隨地可以,比如說每個人他學的、他所念的、互相他所見的。經論上面固然可以用,你日常生活當中沒有一個地方例外的,你處處地方可以用得上,業的概念、戒的概念,就這樣。然後這個三藏都用活了!我們的生活當中沒有一個不是,這個才是真正的正知見,這個真正才是三無漏學的戒開始。

  那麼這個說到這地方,也就是「正示體相」當中「推本所立」,這個說清楚了。這一部分是「約義考體」的甲;下面「約義考體」的乙,第二個「問答釋疑」。我黑板上面寫那個甲、乙等等,這個可以隨便列的,隨便列的,科判當中一二三四等等隨便你們自己寫沒關係。如果有因緣,我想諸位同學哪一個發發心寫一個表,寫了一個表以後印一下,以後大家可以對讀。下面重要的地方,我都會列出這個表來,次要的那就不要了。看文,《南山在家備覽》五十三頁第七行,這個「問答釋疑」那個。

《業疏》續云:「問:如正義論,熏本識藏,此是種子,能為後習。何得說為,形終戒謝?

  那麼這是個問答,這個問答很有意思、很有意思!我們仔細看一下。前面解釋了以後,說依「正義」來說,那麼現在我們曉得,原來一切都是我們的心識作用,這樣。以前無明,現在以三寶正知見熏的這個「本識藏」,因為以前無明所以輪迴生死,現在正知見熏這個戒體,同樣的都是一種業性、業種。這個「種子能為後習」,它有一種功能影響後面的這個力量,影響後面這個習氣。「何得說為,形終戒謝」,怎麼說到形終了這個戒就謝了呢?如果說,你說依照唯識,那麼這個唯識的種子是盡未來際的,你怎麼受了這個戒以後,盡形壽到這一次就完了呢?對呀!其實這個問答應該在後頭的,這個問答應該在後頭的,他提到這裡,他有個原因,我們現在先看那個答以後再來說它。

答:種由思生。要期是願。 願約盡形,形終戒謝。行隨願起,功用超前,功由心生,隨心無絕。

  那麼他這個回答,說「種」,這個種子是由心識當中的這個特別的「思」所生起的。這個心識本身是王、心王,然後這個心王當中有種種的心所的作用,心所作用當中最強盛的三樣東西,哪個呢?受、想、思。所以我們偏約作用來說,叫受、想、行─心所,配合這個心王的「識」,這個是心法,加上最後一個「色」,那麼開出五蘊來。現在那個種子本身,是由這個心的思所生。不過這個生的時候怎麼呢?剛開始你就立個願,是「要期是願」,這個願也就是你的願心,換句話說也就是思,這個業體,說我是盡形壽。而這個願本身,本來你是說盡形的,所以既然這個願本身是盡形的,那麼這個形體終結的時候,這個戒也到此為止,所以「形終戒謝」。

  不過這裡「行」哪,這個行就是隨行,這個隨行就是後面持戒的戒行。這個戒行怎麼辦呢?戒行是由於發了這個願,這個願我們叫作無作戒體,通常又稱它為虛願。發了這個願以後為什麼虛願呢?它要經過後面的隨行才能夠滿所發的願;所以後面這個隨行就是行,這個行是跟著願而起來的。雖然跟著願而起來的,可是它所產生的功效「功用超前」,超過前面的願。前面的願是虛的,由於後面的隨行,才能夠把前面的願能夠滿足,所以叫功用超前。

  這個功一旦建立起了以後,於是叫「隨心無絕」,這個功也是由心生起的,這是後面的相續永遠地生滅、生滅。以前的生滅永遠在無明、行、識當中,然後愛、取、有當中,現在這個生滅根據什麼?根據那個戒體,換句話說正知見、要持戒,還是不斷地生滅、生滅,都是由心生。而這個只要心在,它永遠隨心無絕,這個隨心無絕就是它的個種子。換句話,這個說明那是種子是永遠不絕,可是這個戒會謝的。實際上,下面還要說明,這個都是前面勉強說明的理由之一。再看,

故偏就行,能起後習。不約虛願,來招樂果。」

  所以真正對這個願的圓滿,發了願以後這個願體的圓滿,要從後面行持來說的,所以叫「偏」,偏重了這個行持。同時由於這個行持繼續下去,所以習氣輾轉增上,而不是單單看開始在壇場上面的這個虛願。單單壇場上面的虛願沒有後來的這個行持的話,它不能感得將來的樂果,所以「不約虛願,來招樂果」。這後面的真正一切的好好樂果,要靠後面的隨行而來的。這個裡邊沒有說明一個事實,只是為了解釋他的問答,實際上這個事實是什麼呢?就是請問那個行哪來的?這個行一定是根據願來的,這樣。所以這個由願而起行,這個行感果,你分開來看是願、行、果,合起來看這三樣東西分得開、分不開啊?分不開!
  
  或者我說一個很簡單的比喻吧!這個因果,所有的因果沒有一個例外的,這因果一定有它的「前後相」,否則不叫因果;還有這個因果一定有它的「同時相」,否則不叫因果;還有這個因果一定有它的「矛盾相」,否則不叫因果。這個矛盾相這裡暫且不說它,前後相跟同時相我在這裡說一說。現在大家看看我這件衣服,然後這個叫作布,先講布吧!這個布不是先有個經線,後有緯線,對不對?是不是經線最先放?經線放,經線那一條一條紗放在這地方。然後這個在前面,這個緯線把它加上去,是不是後來加上去的?加了緯線是不是成就布?布成功了!然後呢,經在前、緯在後,當這個緯在後的這個布就是它的果,是這樣!

  這個裡邊有它的前後相,而且還有它的必然,這個必然有它的同時相。經線安在這裡,緯線後頭加上去的,是不是前後相?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6
文章: 33369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南山律在家備覽{舊版}手抄稿第五冊.36A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南山律在家備覽舊版備覽36A{光明版}4K|🌻日常法師


還有它的同時相,請問:這個布在這個地方的經線跟緯線是不是同時的?經線是因為緯線而顯出來的,緯線是因為經線而顯出來的,是不是這樣?你把那個緯線拿掉了,請問這個成不成布?把經線拿掉了成不成布?我們不要以為緯線加上去、這個經線沒有了,你緯線加了、經線拿掉了以後,這個是布還是紗?這個緯線加上去啦,經線拿掉啦,對不起,從這面去看是還是這樣的紗,對不對?是不是還有它的、因果必然有它的同時相?

  欸,但是它那個同時相有它的前後相啊!對不對?經先放、緯後放,所以它這個經在前,緯在後。可是當布現起的時候,經緯之間有沒有前後?有沒有前後啊?同時在那地方,隨便少掉一個,對不起,這個就不行,是不是這樣?這個前後就不能同時,同時就不能前後,但是它偏偏有同時還必定要有前後,有前後還必定要同時,這個矛盾就說不通了,這個緣起之相是法爾如是。

  我現在說,好像這個地方變花樣這樣,不是!你們慢慢地希望能夠深學,如果真正要了解後面的這個緣起法相,中觀的意義,從這個地方、很多地方這樣去觀察。否則的話,經論上面說不一不異,啊!總是反正不一不異,我們弄到後來的話變成功詭辯。不是喔!它那個不一不異沒有一個地方例外的,你真實去看的話你就很清楚明白的,就是這個樣。什麼叫隨緣不變,什麼叫不變隨緣,你弄不清楚,總是說:啊,圓融無礙!弄到後來的話大混沌一團,不曉得弄成什麼樣!實際上,佛法當中的圓融無礙有它非常嚴密的建立的次第,所以這「圓融不礙行布,行布不礙圓融」(編者按:請參看第五卷B卷末註),這個叫無礙。現在我們這個大雜燴,醬油、鹽、糖放在一塊兒不分是非,這個叫作圓融,這是所以我們現在的教法混亂、一無是處的根本原因,這個就要大家很理智去抉擇。

  那麼我現在在這地方隨便說「偏就行」,於是我們這地方往往會說好像這個願不要了;我是從這點上面,這個願絕對重要!實際上,當後面有行的時候,這個願也在裡頭;同時這個願如果不損害的話,這個正因為它不損害,一定有行。換句話,這個行就是說明它不損害一直在,所以不要損害它,一直在,這個行一定有。就像剛才我說那個布一樣,只要這個布在、不損害,對不起!這個經緯線永遠在,然後那個前後相、同時相永遠在。

  至於說這個裡邊的深厚的意趣,那麼等到後面講毗缽舍那的時候,這個是《廣論》上的東西,然後我們就會分辨得非常清楚。分辨了這個清楚以後,你回過頭再去看業的話,那才真正究竟圓滿的時候。現在我們用十二因緣去看業,已經比前面共下士部分去看業,清楚得太多了。有了這個業的概念回過頭來看戒,戒就很清楚了;有了這個戒以後,然後有機會學、深細地學定慧,那個時候毗缽舍那就用上了。先是聞思、後來修證,都從這個上面,這個東西彼此有它這樣的輾轉相關、必不可少的原因在,我這裡隨分隨力地多多少少說一說。

  那麼這個文清楚了,下面那個《濟緣》的解釋就比較容易了。還有這個《濟緣》的解釋,在這裡已經省略了一大堆,這個《業疏》上面有一大部分這地方都沒有,都沒有,因為要真正要細說的話,那牽涉到的又要很廣。所以像這個道宣律祖也好、元照律師也好,那這種都是大……。這都是,一個,是大成就者,還有當時的學的人,都是深細的心,認真地學。所以將來如果你們諸位在這裡學的話,藏經這個真正要派上用場了,還有要很多的這種,比如說戒方面的話,至少這個六大部是必備,到那時候好好地自己看。這個是後話,現在我們看文。

《濟緣》釋云:「二問答釋疑中。此問所來,由後圓教決此二非以為識種,

  為什麼要問這個問題呢?由於後面的圓教來抉擇二非,為什麼圓教要抉擇二非?因為前面這裡說得不痛不癢的,說前面這個不對,說「各以五義求之不得」,說不對!就立一個「二非」,到底什麼樣呢?還是不清楚,這樣。所以要認真深細去找,那麼要得到後面的─這個教法、圓滿的教法當中就告訴我了,說這個原來「二非」是那些大祖師、大菩薩引導小乘,小乘剛開始進來,成熟,他一步一步上來的時候教他:你不要停在這裡喔!所以從小乘超過叫「過分」,引導他到大乘叫作「分通」,就這樣。那麼那個時候強立的是二非,現在從這個向上進一步,進到的原來的這個圓滿的教法當中告訴我們,這是我們心裡邊的一個種子。

  那麼這個種子,唯識上面叫作「識種」,中觀當中叫作業習氣。順便我把中觀的概念也放在這個裡頭,以後真的有因緣的話,你不會為這個唯識、中觀兩個又搞得暈頭腦脹。所以一談到識種,你用中觀的時候,原來這個叫業習氣,這個名字完全內涵就是這個!再下面,看:

識既常存,

  那麼這個我們講到,這段把它講完。現在這個識體既然常存,

種則無滅,

  這個種永遠不會滅呀!

即違今宗命終失義。

  識既然滅的話,這個身體可以死掉,這個識永遠不滅的話,這個戒應該不失啊!所以這一宗當中說「命終戒謝」,這不是不對了嗎?所以

故探取後文為難,以彰前後無違。

  特別地說明:喏,並不相違背。這個違背不違背,我前面簡單已經說過,願是這個樣的,但是真正滿願是在後面的行,就這樣。實際上這個裡邊,除了這個以外,到後面還有一個解釋,後面這個解釋,因為這個《在家備覽》上面沒有摘出來,所以我先說一下。就是這個種子本身哪,本身是不失去的,可是這個種子要生起現行還要有個條件,這個種子生現行一定還要對這個境。我們平常說對那個境,實際上不但要對這個境,種子生起這個現行還要依根,對不對?所以種子生現行,一定要這個種子依所依之根,然後依了這個根,對所緣之境。那麼所緣的境的話,說眼睛還要空、明什麼等等,這個就是《八識規矩頌》當中的內涵,這裡我們不細談。現在我受這個戒的時候,是不是這個心種子要依一個根?這個身根,就這樣。所以這一生的這個身根消失掉了,到下一世依的這個身根還是不是前一世的了?不是!既然不是,這個種子所依的根不是,對不起,這個效果就生不起來。這個了解不了解?

  所以所謂任何一個,那我先簡單地說一下:我們現在的心識的種子,依眼根看見的是顏色部分,依耳根聽見的是聲音部分,這個對不對?依身根是得到的是感覺部分。比如說我現在搖一個鈴,一搖,欸!然後你看見了。你看見的那部分是什麼?看見的不是聲音喔!看見的是有柄的一個東西,是不是啊?所以這個種子是依著眼根產生的功效,只能如此;它那個搖的聲音,對不起,沒有耳根聽得見聽不見哪?聽不見的。然後這個鈴本身是軟的、硬的、甜的、還是鹹的?對不起,這個東西要兩樣東西,一個要手來摸摸看,還要一個舌頭嚐嚐看。至於說這個鈴是香的、臭的,你還要靠那個鼻子去聞聞看,是不是這樣啊?

  現在我這個戒的種子依這個根,現在換了一個根,對不起,能不能生起前一生這樣的?能不能生?生不起來!這個有它的理由在的喔!所以儘管圓教,都有它的內涵。何況你這一生就是說盡形壽,本來你要在這個地方,這個清楚不清楚?這以前我所以說,以前雖然講了,以前這一部分都沒講,反正剛開始隨便講,是這一次我把真正的中心都說出來了,這個《在家備覽》上面沒有說。

  所以凡是別解脫戒,這個戒一定是這一生,儘管識種子留於未來。不過這裡有不同,如果你前生持過戒的話,這一生又碰到了,欸!你這個心很容易就發起來,很容易就受戒,這個清楚不清楚?所以你有了這個種子了,哪怕到後代,這一個戒師本來本身不一定清淨,但是如果你識種非常強的話,一遇緣你馬上就現起來了,這個對我們有絕大的價值噢!尤其是末法的時候,這個概念絕端重要。現在我們要想求這個真正圓滿的這個戒師,是可能有一點問題;再說比如說像蕅益大師、弘一大師都這麼說:哎呀,說這個南宋以後這個戒法都斷掉啦!當初我一聽了以後就覺得很失望,後來看看那個四分宗,以後又去看見能海大師,啊!所以我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能海大師就不主張,說這個不對!

  我當時想:欸,他憑什麼能夠提出來說不對呀?說蕅益大師、弘一大師的不對。後來我曉得了,每一位四依大士所看見的面,都有他看見的面。蕅益大師對不對?當然對!弘一大師對不對?當然對!能海大師對不對?也當然對!為什麼?就他們那些人來說,戒法是不圓滿;從那個種子你從那一面來說,這個千真萬確,只要現在這個行相還在,只要現在這個行相還在。如果說你能夠了解了這個,能夠認真去修,請問如果宿生沒有善根種子,你可能不可能?這個很清楚,對不對?就不可能!

  所以在這個地方有太多各式各樣的人,有太多的人,比如說有很多人,想盡辦法勸他就沒有用;那有的人一碰到,他就種種辦法擋不住,這我想我們大家很清楚。比如說在這裡悟光法師,他以他的條件怎麼可能出家?根本也沒有人勸他,他就跑得去看那個《地藏菩薩經》,一看這樣,啊!整天地就哭,這什麼因緣?這說明這是宿生。所以你了解這個業以後你很清楚,有很多人就一碰到就相應了,這個宿生的緣非常深哪!清楚不清楚?我在這裡真正要說明的就是這個,這樣。

  所以到那個時候,你不要說:「唉呀,現在不行!」現在不行,如果你不知道,這是糊塗!知道了你怎麼辦呢?正因為不行,我不救誰救?然後宿生如果說你夠了,你跑到這地方把他看成佛,你一定證得戒體;如果說你不夠,認真去努力的話,這一個佛釋迦世尊容或沒希望,你趕快到極樂世界,下一次來的時候,你很快你就有成就。下一次不要等到彌勒下生喔!到極樂世界你再來的時候,你這個願力就可以又把那個教法帶起來,大家清楚不清楚?

  所以平常我們為什麼在這個地方,你了解這開權顯實的意趣。所以平常說實在講戒,你問我能不能講戒?我坦白告訴你不能講,我這個戒相我不清楚啊!所以我隨時隨地碰見有問題的話,「欸,對不起!淨明法師麻煩你,給我去找找看。」我跑到哪裡就把那個東西搬到哪裡,我不太清楚,這是事實,這樣的話我怎麼能說戒呢?但是這個中心問題在這裡。現在你們了解不了解?這個是它的一個絕端重要的問題。所以像《海龍王經》上面等等,都告訴我們說,後面你這個容或很多地方行持不夠圓滿,但是這個正見本身絕對需要!乃至於現在後代先是參禪、禪宗,後來是淨土,它好像表面上面就完全不大講究,那麼中心課題都在這個上面。那麼現在我們每一位真正想出家好好學的,說是從這地方─正知見,從這個戒體,然後好好地把準懺悔,一步一步,最後把這個戒相能夠學圓滿。行持的真正圓滿,那還要一段時候,可是戒相的理路弄清楚,這是我們絕對可以做得到的!

  那麼這個就是他前面告訴我們命終捨、不捨的意義。當然實際上那個捨是有四捨噢,就四捨,這個要說,既然要說得圓滿的話。就是說命終是一捨,還有三個捨戒的原因,大家記一記:第一個,就是破了根本戒,戒體壞掉了;或者是生邪見、斷善根,這個兩個都是這個戒體根本破掉了,這樣。還有一個呢,捨戒。說:「唉呀,這個不行!」你只要對任何一個出家眾,或者乃至於說一個在家的人的話,對說:「我捨戒。」這是第二類。第三類,二形生。二形是什麼?本來男是男、女是女,這個一個人身上有兩個,叫作黃門,二形生。這個三者當中任何一種,加上死,這個四個,捨戒。這個四個起來,這個戒自然就消失掉了。那麼這個就是我詳細地,把這個問難當中的真正的宗要,這個文沒有說,可是在這裡我就把它的真正的中心說出來。下面把這個文把它唸一下:

初四句牒後圓教文也。此是者指上二非也。下二句正難。且舉命終,義通四捨。

  那這個就是前面說,「問:如正義論,熏本識藏,此是種子能為後習。何得說為形終戒謝?」這個四句,就這樣,這個是問。

答中三,初二句總標。

  初哪兩句呢?「答:種由思生。要期是願。」他下面解釋,

思即緣境之心。願謂剋期之誓。願約下

  那麼再下,「願約盡形,形終戒謝」等等。

二別釋,

  這個個別的解釋。

初釋下句。願有始終,故有要期謝。行下次釋上句。思無限齊,故種子不亡。行即思心。行起願後故曰超前。

  前面這個解釋得很清楚的話,你這個一對呀,就很清楚了。

故下三雙結。

  「故」就是最後一段,前面那個括弧裡的,《業疏》裡邊的:「故偏就行,能起後習。不約虛願,來招樂果。」這四句,這個「故」,這個是「雙結」,結什麼呢?

上二句結上種存,

  這個種子永遠存在的。

下二句結上願謝。

  下二句呢,結上面這個願謝,就是這個戒本身是會謝掉的。現在我把我剛才告訴你們的這個,戒謝而這個種子存,更深遠的涵義,都在這個地方說得很清楚。最後一句話,

問:此中後習,與前實法集業何異?

  實法宗也講到的這個集業,現在的後習也是將來的業習氣,那麼有什麼差別呢?

答:彼明業為集因,此示種能熏習。委如下說。」

  這個是這個律上面,也就是說實法宗所講的這個集業,就是苦集滅道當中的這個集諦所攝的業,就是說你造了這個業一定會感果的,就是這樣,所以這個叫集業。現在我們這裡講的是什麼?是現在那個種子能夠熏後面的業習氣的,這兩個不一樣。所以前面的計,所計的色法,我們現在這裡是根據圓滿的教法,這是一個心種,包含了前面所有的。今天就到這裡。

  這一部分如果不太清楚的話,那麼好好地大家再辨別一下。如果說後面有一些這個同道還沒有來,那麼這些都要聽,這是這一次的精華所在。如果這一次聽不到,後面來聽呢,隨喜隨喜可以,這個精華就完全失去了!至於說前面那個準備,這個一個月的準備,也可以說沒有這一個月的準備,今天我不會講,講了也沒有用;我也浪費,大家也聽得莫名其妙。不曉得你們知道不知道?這個是實在的根本。

  所以我說第一次我來,那大家結結緣是下限,那今天這個不講;上限就是你真正地《廣論》了解了以後,了解了《廣論》,那個時候我就要說上限,那麼就是今天的宗要,下面還有,圓教還在下頭哦,圓教的還在下頭。到這個地方已經夠我們覺得、感受得美!所以你真正了解了這個戒以後,哪有不學戒的事情!這樣。然後你了解了這個以後,你真正那個學戒,哪有不往生的理由!這個才是我覺得我們末法的時候,哎喲,可惜,真正感覺得真可惜啊!真正可惜啊!叫冤枉。好,現在我們也不叫冤枉,叫自己讚歎隨喜,讚歎隨喜歡喜。請大家合掌回向。

■ 回答問題
  那麼第一個,他說前面這個四十八頁(倒數第五行)「五心是報法」這句話。不必翻。其實我們的心,我們的心哪來的啊?就是我們宿生造了這個業的果,報得的,就是這麼簡單。任何一個,佛法當中叫「法」,這個身體也是報得的,這個心也是報得的;我們造了這個人的這個善因,報得這樣的人的身、報得人的心,這樣。所以同樣的心,這個畜生的心跟人的心不一樣,對不對?了解了這個就曉得它。
  另外一個問題:說《南山在家備覽》三十一頁(中間小字),「今多蔬菜,不節晚食。此雖非齋,猶勝葷血。又有飲水周時為清齋者,此乃邪術。一切眾生,仰食而住。但勿過中,是佛正教。」哦!這個是八關齋戒,是八關齋戒當中的,是吧?我看看,他說三十一頁,哪裡的?八戒還是什麼裡邊的?哦,不是、不是,那個是註解當中。三十一頁看文哦,第八行,「持齋者或受八戒」,它下面有一個小註,你們可以不必看文。小註當中,說現在真正的八關齋戒的話,對不起,晚上一定要節制的。說現在有很多晚上還要吃,不過吃雖然吃,吃蔬菜,比起這個葷腥還是比較好一點。

  這個要嘛不持八關齋戒,所以持八關齋戒我那一次說了,不要說:「啊!持了八關齋戒,下午這個冰糖也可以吃,那個……。」有很多鼓勵他,這是一個巧方便,這倒不錯,但是我們要嘛不立這個戒法,要立戒法要說得很清楚。說你們結結緣,那麼然後怕肚子餓、怕營養不夠,好囉,你晚上就吃一下吧!這樣。有勉強的開緣,在什麼情況,說明了這個,我覺得這樣比較好。當然,有的時候這也是老法師們慈悲,這是好,立意不錯,可是我們往往現在的人又不善學,總覺得:「欸,這個某人這個立的,這個老法師……。」大家跟著去做了,教法由此紊亂,這一點我在這個地方要說明。但是這個我們不做為外面,外面往往出去的時候,大家跟你會諍,這不大好。以我來說,比如說到現在大家都沒有話說;剛開始的時候一定說,欸,他這裡聽見那樣的、你那裡聽見那樣的,大家先引起諍論,對吧!你們清楚不清楚?這個真正的佛法,這個都不可以。

  那麼它再下面另外一種,「周時飲水」─整天到晚不吃飯,叫「清齋」,這個是邪門,佛法當中沒有這件事情。「一切眾生皆依食住」,佛說得很清楚,所以欲界眾生一定摶食(註①),只要有節制地飲食。所以一定正確地規定,戒法上面,如果說你自己覺得行頭陀行,那麼一天,那個好;可是真正的出家,正規的狀態來說,是兩餐。我們是很讚歎頭陀行,但是我絕不主張一餐,這個有它的原因。如果說你一餐,像迦葉尊者這樣,一摶,好囉!餓得瘦瘦的也沒關係,這樣。現在我們雖然吃了兩餐,然後把以前三餐之量都把它吃進去了,這個、這個都不一定好,清楚不清楚啊?這是我只隨便談起來,我們曉得我們的,現在尤其是了解了以後,了解了我們真正將來的做法的範圍從哪裡開始─正知見開始。好,那麼今天到這個地方為止,已經回向了。

第三支 圓教宗
  請翻開《南山律在家備覽》,翻到五十三頁,今天繼續下去講圓教宗,第三支。就是戒體門當中,這個戒體相狀,所發業體裡邊,第四「顯立正義」所立的三支當中的最後,也最究竟圓滿的那一支,現在我們看文。黑板上頭有一個科表(註①),實際上這個科表就是在《南山在家備覽》五十八頁到五十九頁,是怕大家翻來翻去看不清楚,所以我請某居士在黑板上再寫一下,那麼講過去看那個表就很容易。或者自己看那個書本上面,主要的是五十八、五十九頁那個小字,就是弘一大師所列出來的是一樣。好,我們現在看文:第三支圓教宗,

《業疏》云:「後約圓教明戒體者。」

  前面已經把實法宗、假名宗都說過了,現在最後,「圓教」就是以圓滿教,根據《法華》、《涅槃》開權顯實,究竟圓滿的這個教法,以這個教法來說明所受的戒體。下面解釋:

《濟緣》釋云:「三圓教中。前並小教,此是大乘,以大決小,不待受大,即圓頓義也。前二偏計空有不均,今悟教權,名殊體一,色與非色莫不皆然,即圓融義也。前既從權一期赴物,今此克實究竟顯示,即圓滿義也。具此諸意,故名為圓。

  那麼這個裡邊也可以說這個分三部分(編者按:請參照(註2)科判),第一個說指出現在本宗,本這個是什麼。這個地方不說宗而說教,這個是祖師,也可以說比起前面來,我們南山祖師他自己,基於像我們中國一般的祖師,他很少說論,叫疏、註什麼等等,這個有他的原因在。就它的內涵來說,跟前面的各宗是內涵一樣,一步一步地深入,所以前面的講宗,那麼這地方的─教。

  第一面,指出這個圓教宗它所宗的什麼;第二個呢,說為什麼要立,說「出」,說明它的「立意」(甲一乙四);第三個說明它的根據(甲一乙五)。那麼現在的《濟緣》先說這個所謂圓教,那麼圓教的內涵是什麼?現在我們看《濟緣》的解釋。他這個,現在我們這兒所談的問題是什麼呢?

(註①):摶食,四種世間食之一,又名段食,即欲界眾生以香、味、觸等色法為體之飲食,資益諸根。
(註②):略 (請參考備覽及手抄第五冊128頁)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6
文章: 33369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南山律在家備覽{舊版}手抄稿第五冊.36B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南山律在家備覽舊版備覽36B{光明版}|🌻日常法師


先引,前面兩宗都是小乘之教,那麼我們要了解,這個小乘之教,不是跟大相對的小乘,而是從小次第上升的這個叫作小乘。像我們學校,小學、中學、大學,這不是遙遙對立的,說你是你的小學,我是我的大學。我所以辦小學,是因為要經過中學到大學去,反過來說,我這個大學還必須經過這個小學、中學是步步上升,但是就它的程度來說,確實有它的差別,這我們要了解的。所以這個小,那從小乘來看好像對立,從大乘來看不對立。這個大乘教,尤其是《法華》、《涅槃》都說得很清楚,這是化城,一步一步引上來的。所以說,那麼前面那個都是引上來的,現在到這裡是究竟的、決了的大乘。因此「以大決小,不待受大」,用這個大的觀點來去看、來抉擇這個小乘,也不必說你還要受大的什麼,這個「小」本來就是為了這個大而作的事先準備。《法華》上面是說得非常清楚,所以說不待受大,這個就是它的「圓頓義」,而且十方三世諸佛莫不如此。那麼這個第一個什麼?是圓頓的意思。

  二呢,「前二偏計空有不均」,前面這兩個,因為它是剛剛入門,作的不同程度的是基礎,所以或者剛開始計有,有完了以後又偏到空,各人所執計的各有所偏,沒有能夠真正地得到的中道。現在了悟了他前面所說的這個教法,這是世尊一期的權宜之計,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說的內涵雖然不一樣,重要的它的重心都是一個。所以說「今悟教」,這個教義由於權方便是不同,所以用種種名,但是它的內涵是一,「名殊體一」。所以不管它最前面論到戒體,那麼實法宗計算它是色法,那麼後來這個假名宗說第一個作戒是色心,無作戒是非色非心,這兩者到最後都是一樣的,匯歸,到最後匯歸這個圓滿的大乘都是一樣的,所以這個叫「圓融義」。

  下面,「前既」,前面是從權宜之計,那個是我們世尊出世所謂「一期赴物」,他世尊出世整個地應化世間,自然有種種不同的方便。到了最後「克實」─完全就它的實際究竟來決了,那這個時候就是圓滿了。所以這個圓有三個,是圓頓、圓融跟圓滿,所以叫圓。這個第一部分,就是指出那個所謂圓教,是「圓」是什麼。

  第二呢,下面看,這個第二部分,就是指出為什麼要立這個圓教的,所謂出示立圓教之意,所以這一科如果……這個黑板上沒有哦!如果說,另外的話,這個黑板上是要到下面這個五十四頁的第二行才有的。這我這個科判,我本來要想寫一份,後來看啦,那簡單一點。如果你們將來要的話,可以把我那個科判,列出來那個科判,重新好好地寫一份,寫了一份,請他們到外面做一個拷貝,這個就是正規地要好好地學的話,那都需要(編者按:請參照第三十六卷A卷末註)。這個科判就是根據南山《羯磨疏》上面作出來的,其他再摻雜一些《行事鈔》等等。我們現在看第二個「出立意」,那就是五十四頁第二行。

問:二宗談體自足,何須別立圓教?

  他這個假立一個問答,實際上呢說明我為什麼要別立,再立一個圓教。所以說前面這個兩宗這麼經過的前後多番地討論、詳談戒體,已經夠了,你為什麼還需要另外立一個圓教呢?借重這個問答說明立圓教之意。

答:兩宗出體,教限各殊。若唯依彼則辨體不明,若復不依則宗途紊亂。故準二經別立一教,窮理盡性,究竟決了。使夫學者修持有託,發趣知歸。為諸有福田,紹眾聖因種。興隆佛法,超越生死。萬劫未聞,此生獲遇。除茲一道,更無餘途。若非究我祖乘,須信投心無地,一生虛度,豈不誤哉。嗚呼。

  啊!這個話,那個內涵實在是可以說,這我們看見了要感到無比地慶幸,也無比地難得!喏,他這個祖師這個立教,有他無比的,以及無上的深遠內涵。他回答說:這個兩宗,沒錯,都詳細地說明戒體內涵,可是它那兩宗都限於它所見的這個範圍。這個小教當中有一個當分小乘教,一個過分是分通,各人的這個齊限不一樣,因此小教當中分出兩個來。假定你現在「若唯依彼」,你照了它,「辨體不明」,它那個體相 本身,始終是若隱若現,就這樣。因為它是一個接引化城的,並沒有究竟決了,所以它那個辨體,那個戒體的體性辨別得不夠清楚、不夠圓滿,這是所以要別立的。

  那麼反過來,「若復不依」呢?也許你說:那麼就是你把這個說明了就可以了。他說:不行!「若復不依」是「宗途紊亂」,你不依照著來的話那又亂掉了,說你這個是哪一碼子?所以我所說的很清楚,那從怎麼一步一步上來,《成實論》這是中間的,《薩婆多論》這是最前面的,現在我們是接中間一步一步地推上去。像學校一樣,我現在這個別立一個大學是正接中學,中學從哪裡來─小學,所以這個彼此間不會弄亂。所以說「故準二經」,所以準那個二經就是後面會講的《涅槃》、《法華》,開權顯實,究竟決了。那麼這個立出來有它的一個特別的原因─「窮理盡性,究竟決了」,把世尊說的教法的理趣是能夠究竟即圓,達到了最終窮之處,所以這個才是要別立的。

  這有什麼好處呢?「使夫學者修持有託」,這樣一來,使後面修的人哪,喏,有了依託了。喔!說:「這個原來我們現在要學的是五分法身,是以戒為基。」了解了,千真萬確就是如此,這樣。所以雖然還沒有正式行持,但是一開始發心的時候,就了解了,這才是我們歸投、歸向,以及究竟要去之處。

  有了這個照著去做,然後一步一步上去,所以變成功什麼?「諸有福田」,對下面來說,能夠接引眾生;對上面來說,「紹眾聖因種」。下弘、上學,因為去學,所以把佛的這個聖種繼續下來。由此佛法興隆,使得自他所有一切有情是「超越生死」,而究竟地超越,所以自他來說,否則自己一個人。這個都是「萬劫未聞」的究竟圓滿之處,現在我們這一生遇見啦,要了解啊,這是非常難遇、非常難遇啊!說「除茲一道,是更無餘途」,這個話都是在《法華》上面,《法華》上面,那麼到《涅槃》又究竟地來證成這件事情。

  所以在這地方,大家再停一下,大家記得我前曾經不斷地跟大家說:「《法華》、《法華》!」而《法華》的意趣,你真正對《廣論》有的了解,回過頭去看那非常清楚;反之亦然,有了《法華》了解了看《廣論》,《廣論》就非常清楚;這兩個學好了,然後回過頭來你學戒的話,同樣無往不利!因此對我來說,我也是這樣,我這麼民國五十四年就遇見這本《南山在家備覽》,看了就歡喜!摸了十年就是一竅不通,儘管歡喜常常去摸摸它,摸摸就是莫可奈何!啊!我就是對那個弘一大師景仰無比。拿出來看看,這本書線裝書,印得很漂亮,只是如此而已。啊,就是很歡喜,就是不懂它!一直等到我自己,跟大家說過了,對於這個《廣論》乃至於《法華》有了一點認識了,回過頭來,那個內涵整個地都出來了。

  所以這裡他告訴我們,「除茲一道」是「更無餘途」,要曉得這不但是我們釋迦世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是這樣喔!它後面很多地方都有詳細的說明,都有詳細的說明。《法華.方便品》上面曾經說過這麼一個偈子,說「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如果你們念過《法華經》的時候,我想大概還記得,這〈方便品〉當中,這十方三世所有的佛陀當中,都是說只有一乘法,沒有二、沒有三;但是如果有的話,有一個例外─除佛方便說,它是權開的方面。下面再加兩句,「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那個都是一個假名來引導眾生,所以另外一個名字叫化城。這個原因就在這個地方,這是為什麼我們祖師別立一教的根本原因。清楚不清楚?

  下面又說,「若非究我祖乘,須信投心無地」,除非你真正地能夠深深地研習,而能夠了解祖師所開的那一乘法門,否則的話,你根本無門可入,就是無門可入!這樣的話「一生虛度」啊,一生就白過了;一生白過了,「豈不誤哉」!這個在這地方特別說。那麼本來這幾句話以詳細講的話,還有很深厚的內容在,可是後面整個的這個圓教宗的戒體當中,到時候會一一說明。

  那麼我順便說一說,為什麼說這個除了這個圓教以外,其他的一生虛度呢?那難道其他的不是嗎?這個從兩個角度去看,下面馬上就會告訴我們。所以我們再看繼續下去,下面這個問,這個下面也借重這個問答,特別說明前面立圓教的根據。我們看那個文,

問:依何教義,立此教耶?

  你根據什麼?什麼教說來立這個圓教呢?

答:下引《法華》《涅槃》二經為證。《法華》開聲聞而作佛,《涅槃》扶小律以談常。舍此二經,餘無此義。《華嚴》隔出,方等彈訶。是以《梵網》斥二乘為邪見學則有違,《善戒》指小法為方便不學成犯。二部之異,於此自明。」

  我們看,那麼這個第三個就是指出根據。說別立圓教這個內涵了解了,你的根據呢?嗯,現在在這裡!這個是「引《法華》、《涅槃》二經為證」,這個都是開權顯實、究竟這個決談。所以《法華》上面,佛自己說:這是經中之王,這是經中之王,再沒有比這更好的了。那麼《法華經》上什麼?就是剛才說的,這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沒有一個例外,為了引導眾生不同根性,因此說種種乘,究竟目標無非是一佛乘,這樣。不但是聲聞等等固然成佛,乃至於一合掌、小低頭,到最後都成佛。所以我們通常談這個問題都從兩個角度,有的時候我說上下限,祖師通常說「一折一攝」,折,就是從另外一個角度,從嚴的這個角度去看;攝,就是從寬的角度去看。你自己很放縱,他就折,就是這樣,從嚴的地方;然後你自己被從嚴了以後很害怕,他就寬的角度吸引你上來。說來說去只有一個目標,怎麼樣使得你能夠一步一步地不要停,走上去,而剛開始的時候只對你相應的那一部分引你進來,如此!

  所以他下面,看哦!那麼《法華》說開聲聞究竟要作佛,《涅槃》呢?平常我們總說這個律本身的好像小乘教,小乘教的是說苦、空、無常,後來到《涅槃》說這個四個也是個顛倒,那要怎麼辦呢?講得恰恰相反─常、樂、我、淨,這個是佛的最後究竟圓滿;儘管講這樣的常、樂、我、淨,可是行持方面還是從律的基本的地方說起,所以他特別說叫「扶律談常」,換句話說,目標是要達到究竟的佛乘,行持卻是要腳踏實地地最基本做起。因此有了這個,我們才了解了前面祖師說的,「以大決小」是「不待受大」,用大的這個眼光抉擇這個小乘的話,欸,不必另外,那就是你這一步一步上去就對了嘛!這個根據是非常明白,也很清楚!

  下面說「舍此二經」,除了這個兩經,其他地方沒有這個意義。儘管《華嚴》也是最究竟大乘經典,通常我們還說王中之王,這樣,好像比《法華》還要好,那是因為它把那個究竟決談的真實內涵,徹底地說明。《法華》只是說大家皆要成佛,怎麼樣地成,內涵它卻沒有一一地詳細說明。那麼《華嚴》就是從這個下腳,到究竟圓滿都說到─所謂信、解、行、證,乃至於最後,善財童子登場,他親自在這個地方說明:哪!說這個道理不是個空話喲!現在你看某人,他自己就從十信滿心,一直到究竟圓滿,所以這個內涵表示千真萬確。

  雖然這《華嚴》上面說了這樣的究竟道理,可是叫「隔出」,很有意思!這個華嚴會上,佛與十方諸大菩薩作這個究竟決談的時候,那個時候會上面,同樣有很多的各式各樣的人在,龍天八部、聲聞、緣覺、菩薩樣樣都在,可是大智如舍利弗,下面不談了,雖然同樣坐在這個會上,佛的境界完全看不見,就是如聾如啞。那麼這一段話在什麼?在《華嚴.入法界品》最開頭一起頭,這個有因緣你們可以看一看。有因緣─這當然我的意思是說,大家時間並不忙,否則的話大家會感覺得忙得透不過氣來,那就不必,以後你們真的有因緣慢慢地看上去,這個要看一下。

  它也下面說明,那為什麼同樣地在那兒看不見呢?也就是說,我們因地當中,本來並沒有發這個心,本來沒有種這個善根,本來沒有修這個行。通常這一點,剛剛開始的人對這種話不容易了解,我剛開始也是這樣。我剛開始並不是看經,聽人家說,聽人家說了以後,我想:真的是這樣嗎?我自己要想去看看那個經。最後自己花了好大的勁,就翻開來看,果然沒有錯!《華嚴》上面就是這樣說的,就這麼說的。

  以後我還不但翻《八十華嚴》,還翻《四十華嚴》,《六十華嚴》我倒沒有認真地印證,它上面說得清清楚楚。當時翻了以後我就不大懂:欸,這個佛不是有無比的神力嗎?那既然佛有無比的神力,那些人坐在這上面為什麼看不見?這個又好像說它不通啊!你們說想得通、想不通啊?我想很可能在座的很多人跟我有同樣的概念。又何況然後佛現的這個境界是究竟的境界,他為什麼看不見?我告訴你,就是看不見!將來你慢慢地深入,從哪裡開始呢?就是還是從我們現在的業上看起。

  所以你這個道理不了解的話,你佛法沒辦法真正地深入,就是沒辦法真正深入。其實這個道理啊,雖然我們並沒有達到像舍利弗尊者,更談不到佛的境界,可是眼前我們也可以體會得到。所以這個佛法就是這麼妙,「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我們這個心本身跟佛的心敵體相同,只是我們是緣的無明的那一面,佛就反過來把它弄乾淨而已。它本身的功能確有這種功能,只是因為無明,完全看不見就罷了!

  那麼我們現在說說看,比如說我們大家坐在這個地方,是!大家我們感覺得共同看見一樣,在這個教室裡邊。可是你不妨問問不同的人,他的感受呢?不太一樣!我們不必說小孩子坐在這地方不太一樣,比如說大家在那兒好歡喜學戒的人,或者是學這個法相應的人,啊!是越聽越有勁、越聽越美。然後那個小朋友在這裡,哈,是越坐越苦!是不是這樣啊?他實在是坐立不安之感,如果是有的話,他這坐立不安之感,這樣。別人在那兒聽了一堂課的時候:啊!我是聞所未聞,聽見那個講戒體高興得不得了!你問那個小朋友回去的時候,他看見什麼?啊!說有一個老頭子坐在上面,教他弄攤在那兒,簡直是苦不堪言!是不是這樣?你們說呢,是不是這樣呢?對不對?所以大智舍利弗、那些大聲聞坐在那裡,就看見個丈六老比丘相,他不曉得他們在那兒做些什麼。

  你們如果深細地認真去看的話,在我們周圍所有的情況都是如此,你只有一個跟你相應的,就是你有興趣的你會相應,除了你沒有興趣的。在任何情況之下,小孩子、大人固然如此;同樣兩個大人,說一個陪的,陪著一個人另外跑到地方去,這個陪的人坐在那裡,總是心裡面覺得:反正我今天陪客,不管怎麼樣,想盡辦法打扮起一個笑的面孔來。可是心裡面實在是啊,不一定說忍無可忍,實在是覺得很難受。是不是這個樣呢?是不是人人都有這個感覺的?但是你陪他去的另外一個人,說不定在那地方越是,越是另外那個人在這地方就說得非常高興的時候,陪的人越是苦不堪言。為什麼?你了解了業─好清楚!好清楚!所以我們一開頭的時候,如果是你不了解這個業的話,這個佛法怎麼講起呢?你了解了業以後,然後不管是念佛也好、人天也好,整個的內涵就清楚了。

  現在我在那兒講的時候,我就講很多,告訴人家:不要以為到了極樂世界樣樣都解決了,還是要靠你的發心。大家總覺得不接受,其實我當時也是不接受啊!喏,現在這地方的最好的證明。請問: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跟這個《華嚴》、《法華》會上的這個我們的釋迦世尊也好,然後毗盧遮那佛也好,是一、是二?從化身來說是二,從法身來說是一,對不對?從報身來說,說的究竟的意義來說,也是一。假定說在這個地方,佛沒有辦法使得那些聲聞看見的話,到了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就能使聲聞看得見嗎?你們說呢?如果看得見,佛佛不道同;如果看得見,佛打了妄語,你們還信不信?你們怎麼講?是不是?這個理論是不是很清楚?我說的,是我講的還是經上講的?

  所以我跟大家說,這不是我講的,只是我所體會到的。我但願諸位大家討論,我就怕我自己了解得不清楚。尤其一說說出去,那害人不淺,否則的話,我自己也白跑一趟,還要下地獄,你們說對不對?這個是個問題,就在這個地方啊!所以我們往往都是閉上了眼睛自己:「啊,就這個樣!」你弄對了,那對不起,你就走得慢慢地、慢慢地、慢慢地,就到那個地方慢慢地來吧!這是我說這個話是有它的道理,是不是這樣呢!所以寧願事先先把它弄清楚了,然後你走下去絕對好!因為你一開始時,你的心所期的是什麼,這是有它絕對有它的道理在。我說的這個概念。

  所以最早一開始,說到這個地方,我也想起、想起一個很小的小事情來,譬如現在在這個地方的某居士,大家覺得:喔唷,很讚歎他,啊,他在那裡這樣。他自己現在也感覺得很受用。說起來這個很有意思,這最早的時候,最早的時候,他就是高雄這個研討班鼻祖的一個很得力份子,他跟後面的好幾個人。高雄那個鼻祖最早的是那個什麼,一個某居士、某居士、某居士他們幾個人。然後他剛去了沒多久,他覺得,欸,討論這個問題好像不配他的胃口,他自己覺得不去了。我就告訴他:要去、要去!先我只能說,後來去了幾堂,對我有了信心,我就告訴他:「如果你現在要配你的胃口去走的話,第一個你佛法就走不上去;更深一層說,大乘的佛法絕對無分!」那麼當時我就告訴他一些道理。

  就這個道理在這裡以前跟大家說過的,大家還記得不記得?「你從業的觀點去看,你要討論,討論的題目都是配你胃口的,天下有沒有這樣的事情啊?對不起!別人的上出來的問題就是不配你胃口,你提出來的問題就是不配別人胃口!我們沒有一個人例外的,都曉得這個執著我、我,佛法就要破掉這個我,可是我們很不幸的,我們往往透過我的觀點去看。然後哪怕學了佛法了,還是以我的觀點去看那個佛經,把那個佛經就看扁掉了;看到一點最好的是,還看到一點喔,說不定你還看錯。所以經上面叫『未會先會』,我在這裡一直告訴大家我痛苦的經驗,我是學了我!所以你要想真正脫開來的話,要靠著經,還要靠著這個人跟法,然後在互相增上當中,你慢慢地了解。」

  欸,他想想有道理!我在這裡跟大家說的,你能夠在這個團體當中,不配你胃口,可是因為你坐下來了以後,那些人成就的話,這你的功德在這裡。然後如果你能夠仔細地觀察的話,實際上到這個時候你才發現,原來是「我」這個東西多可怕!現在我們說是:啊!大乘、大乘,我是要學大乘。結果實際上起心動念處處除了我以外,兩個人都容不了,你這個大在哪裡呀?到底是學我、還是學佛呀?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6
文章: 33369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南山律在家備覽{舊版}手抄稿第五冊.37A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南山律在家備覽舊版備覽37A


  所以經論上面,不學論我們根本不可能了解佛法的精義,論上面怎麼告訴我們?你如果這樣說的,口邊上面浮的─虛話,所以你的佛法就是浮在嘴邊上面的。所以我說個笑話,這種佛法學到後頭的話,變成功個麻雀吱吱喳喳很好聽,如此而已。所以這個經上面常常告訴我們說鸚鵡學語、鸚鵡學語,他這個祖師有他的內涵。現在難道我們要學的學這個嗎?對不對?

  所以說到這裡,欸,在這地方看看它這個根本意趣,這樣。所以「《華嚴》隔出」的根本原因不是說《華嚴》不能容納他,不是!正因為《華嚴》完全是大乘行者的境界,這樣。而《華嚴》上面說的時候佛都是報身、法身在這個地方說。有的是說報身說,有的說法身,法身不能說,報身就是究竟地決了的意趣,這個我們現在不去深談它。真正到了法身就無說、無不說。究竟,既然這樣談最究竟的意趣的話,對不起,那個聲聞當然不懂,也聽也聽不懂、看也看不見,是就是這樣的一個狀態。你說他看不見嗎?欸,這個佛在這個地方,他說他看見那個丈六相,他究竟的相就是看不見,所以並不是說《華嚴》要隔他出來。
那麼《法華》為什麼又看得見呢?要曉得所謂《法華》現的是化身相,這兩個不一樣。儘管說現的化身相,可是那些二乘的行者,多多少少還有一個大乘的種子在那裡,哪怕很少一點點緣;否則的話,就算你到了那個會上也難免不像五千退席的,對不起,就是你沒份!那麼這個問題在哪裡呢?《法華》上面曾經說過了─慢!說一個慢,說一個慢。現在我們仔細觀察觀察這個「慢」字的行相啊,那一定要用論上面。內心當中自己衡量的話,我們沒有一個人例外的都陷在這個裡邊。我愛、我見、我慢、我癡,這個癡是根本,因為這個癡、不了解,所以執著這個我的見,一有這個見的,愛、慢都起來。所以儘管是個凡夫,可是有這樣的因緣,佛還是會點醒我們;到了《華嚴》就沒有這個因緣,這個是它根本重要!

  那麼「方等」為什麼要彈訶他呢?方等這樣,方等本身的的確確那個還是化身佛在這個地方說的,是把那些小乘已經教導他上來了以後,然後到那時候告訴他:「你這個不行啊!」這樣。所以這個時候叫「彈訶」,這兩個次第是不同。那麼下面呢《梵網》,《梵網》我想大家都是念的。《梵網經》看看有三條戒,《梵網》的第八、第十五、二十四,它說告訴我們:如果學二乘邪見等等,欸,這個二乘列在邪見當中。實際上,豈但是《梵網》啊,你們看《楞嚴》,這個《楞嚴》出的這個五十種陰魔的最後兩種是什麼啊?妙咧!最後兩種是聲聞跟緣覺,聲聞、緣覺也「陰魔」,也你走錯了!這個這種都是什麼?都是所謂「執」!執!

  所以從這個地方我們看得見,《華嚴》之所以隔出,因為你因根本沒有,所以它這個究竟顯出來佛的圓滿果相的時候,既然你因地當中沒有,你談什麼呢?說到這裡,不管我們用什麼心情去做,至少我發這個心:「好,我要求無上佛果,我要救一切眾生,我是為了這個而求這個戒!」你哪怕起一念這個心,這個一念的心將來就會受用。不要說:「哎喲,我自己的問題解決了,算了、算了!我是將來解決了自己來再救你們。」這樣也可以,你自己救完了以後,到那時候要救人家的時候,那好了,那時候你才遇見,像《法華》那種。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它注定了非走慢路不可的原因,就是什麼因、什麼果嘛!佛法真正說起來就一個字─空、緣起,因、果,就這樣,就這個樣!所以說起來雖然是好像只有一個字,可是一個字的話攝無量義,世間的所有的萬變不離宗,都從這地方出來的。現在我們真正要認識、討論、研究、學習就這個,越早認識、越早起步,將來的結果越好!

  那麼這個是《華嚴》;到了《方等》等等,那就是說慢慢地引上來了,引上來以後,所以他已經開始進入佛門。那時用什麼?先把他引進來,引進來告訴他:「你這個不行啊!」剛開始的時候,像幼稚園哄他,到了幼稚園就那兒,他到了學校有了味道了,然後呢就再把他策勵他;說來說去,使他一步一步上去。這個不是我們重心,因為談到這個幾個經,所以順便一說。

  那麼「善戒」呢?「善戒」就是《善戒經》,《善戒經》,《善戒經》就是對一般在家居士來學的,一步步上去。說「指小法為方便,不學成犯」,儘管他到後來是開了這個,在家的菩薩戒就從這地方出來的,那他要學前面小法,說這個前面基礎噢!你沒基礎的,上面不行噢!我們凡夫之所以為凡夫,是妙咧!偏偏自己心是非常小,可是呢,大家就都覺得─最大的!你如果說它這個小的話,他又「這個小的我不學,這要學大的!」實際上發的心,小得不能再小,稍微大一點點他就受不了!就這樣的一個狀態,這樣。所以他趁這個,說:「那好、好!學大的,你就學大吧!可是你還從這上面一步步上來。」這個都是諸佛的方便,就像一個父母哄那個小孩子,想盡辦法怎麼把他騙到學校,想盡辦法使他一步步上去。在了解了這些,那我們就自然很清楚,所以上面說「二部之異,於此自明」,喏,現在到這地方就了解啦!那麼再下面,

《芝苑》云:
  那麼這另外立出一個也來辨明,這更加以仔細地辨明。

「問:此與天台圓教為同為異?
  同樣地,天台也講圓教,既然現在用《法華》、《涅槃》,那麼真正的《法華》、《涅槃》說得最究竟透徹的就是天台,那麼說你現在這個,跟天台所說的圓教,相同還是不相同?

答:理同說異。何名理同?以下疏中引《法華》文用《法華》意,立此圓體。
  那麼說這個理論上面,所引的教理是同的,但是內涵說法,所說的內涵稍有差別。什麼是這個教理它這個理字相同的呢?下面是引,這個疏就是《羯磨疏》,都是引《法華》的文字,也用《法華》的意義,這個是建立這個戒體是圓滿的,是圓教之體,是這樣。再下面,

但彼教統攝,此局一事。將此入彼,即彼妙行之中戒聖行也。
  那麼這個我一段一段地說,說但是「彼教」─那就是天台所講的「圓」;它天台所講的圓哪,「統攝」,是整個地把佛世尊一代時教列歸起來,而最後攝成功所謂「藏、通、別、圓」,像我們現在來說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這樣,這個這麼樣地一步一步的上來。而現在這裡呢,這裡開的這個圓教宗是只局限於一件事情,哪一件事情哪?只講整個佛法當中的戒,所以「將此入彼」,把我們現在這裡的所說的道理,如果納入那個《法華》天台這個圓教裡邊,那就是「即彼妙行」當中的「戒聖行」,就是這個天台圓教當中講戒那一部分。這個戒是究竟決了,所以講的戒的聖行,這樣。

  所以這個彼此間有它的一個是統攝的,一個是局部的,你不能說它是同、也不能說它的異。我舉一個簡單的比喻:譬如說我們現在講堂,也可以說這是悟光精舍的講堂,所以把這個講堂納入悟光精舍來說,是!沒錯,一個。可是如果這個講堂就是悟光精舍,那這個佛殿不是啊?那個齋堂不是啊?豈不是有這樣的一個差別嗎?所以了解了這一點,那就懂得這個意思。再下去,

何名說異?今此為明戒體,直取佛意融前二宗。自得此談,非謂取彼。但名相濫。是故異也。」
  什麼叫「異」呢?說現在這個地方講的戒體,是直下地、直截地從這個《法華》、《涅槃》當中來截取佛的意趣、究竟意趣,而把前面的兩宗融貫起來,必然地自然會得到現在這個所說的內涵;而不是說從這個《法華》的圓教當中,把那個「圓教」拿過來,把那個名字拿過來,不是!自然而然就有這樣。所以從這一點來說,彼此間是有差別的,這樣這個內涵就很清楚。

  那麼到這裡為止,這個也就是這個「標示」圓教一宗,第一個標示圓教一宗。第二個呢,他為什麼要立圓教一宗的意趣;以及他所根據的經論是什麼。那麼在這裡只說經,實際上這個論也就是《成唯識論》,是依唯識的意義。現在我們已經了解了,這個真正的大小乘的經典都要論典來抉擇,然後非常嚴密的,才能夠運用無差。

  再下面繼續下去,繼續下去那個五十四頁的第二段,那個才是「正釋」。那個正釋部分的那一個科判,也就是黑板上頭的,也就是在我們《南山在家備覽》五十八到五十九頁那一部分。那麼這個正釋又分三部分:初、二、三,我們可以看看那個黑板上面,初是「立教本致」,二是「根器差殊」,三「所受之體」。那麼這裡邊哪,我們現在一段一段看下去,在五十四頁上面第二段,那就是這個「立教本致」,立教本致。看文:

《業疏》續云:「戒是警意之緣也。以凡夫無始隨妄興業,動與妄會,無思返本。是以大聖樹戒警心。不得隨妄,還淪生死。」
  那麼這個是《羯磨疏》上的這文,把這個文簡單地說明一下,實際上這個內涵非常重要、非常重要。欸,說戒是什麼?這地方有一個特別的說明哪!「警意之緣」,這個緣就是普通的因緣,就是普通的因緣。然後呢,這個因緣我們現在的認識,是成就一切事情都必須假借的這些條件;換句話說,世間萬事萬物都是因緣所成,所以說空、緣起,一切的有為法沒有一個例外,都是假借的因緣而生起的。那麼現在這個戒是什麼?那就是使得我們任何一個人警策自己意念的一個緣,這個就是戒。這個文字就是這樣,內涵也是如此,可是這個裡邊有它的特別的內涵在裡頭。那為什麼要用這個呢?下面就出理由。我先解釋,真正的解釋啊,等一下《濟緣》的解釋就是解釋這個。

  「以凡夫無始」,我們凡夫從無始以來─這個「無始」,我們要了解有它深淺不同的幾個內涵。平常我們說無始、無始,那個就講那個時間,那是非常長遠、非常長遠,從時間來看。實際上這個無始還有另外一個意思,還有一個另外意思。無始,它本來就沒開始啊!就這樣,這個是它的真正的究竟意義。所以你們如果看看大乘經典很有意思,尤其是《楞嚴》上面就說,《楞嚴》上面怎麼?說這個富樓那就問囉:「欸,那現在你覺悟了,那什麼時候又迷了呢?現在覺悟了,什麼時候又會迷了呢?」那個時候世尊就告訴他,世尊就告訴他:「這個迷這個東西不從外來的;就是本來就是好端端的,因為你迷了所以才有迷悟,醒了嘛,醒了嘛就行了!」這樣。實際上從醒的眼光去看的話,你本來就沒迷耶!

  他又舉了一個比喻,實際上那個比喻我們都用得上。譬如說我們現在講的東西南北什麼等,在我們想的東西南北,好像固定的有一個,啊!這個嘛(這裡哪一邊東啊?這邊東是吧?)這邊叫東,這邊叫南,這邊叫西,這邊叫北,在我們想起來,這東西南北是確定有一這樣東西的。你說東西南北有沒有真的確定這個東西啊?有沒有?這還不是你自己人來安立的!什麼叫東啊?什麼叫東啊?那是因為你自己在那兒想出來那一套,是不?對不對?是不是那個東這個東西本來就沒有開始,是你自己想出來的啊!所以我從這個地方看,這個窗在我的東邊;這個窗外的人看,那個窗在他的西邊耶!是不是這樣啊?就這樣啊!然後你睡在這裡,什麼叫東西南北啊?跟你了不相干;那個窗子來說,它那個東西南北跟它了不相干,是不是這樣?

  如果你仔細去看的話,欸!你別看這個「無始」兩個字好像說起來很玄奧噢!假定我們一步一步真正深入的話,很多深妙的事情,就是眼前我們就是這個樣,可是我們偏偏就會陷在這裡。所以這個都是「假名」,是名言,就是我們名言所計,我們一天到晚就困死在這個裡頭。對不起!既然有了以後,你不用東南西北還不可以,因為我們已經有了一個名言種子,你要指示方向的話你一定說:「在你東邊。」那我曉得:喔!在這裡。這樣,這個現在先不去談它。

  我們再回過頭來講那個「無始」,換句話說,自從跟那個妄一會以後,那永遠在這個地方!永遠在這個地方!實際上那個妄本身是虛假的,它本來就沒有,你真正認識了就本來就沒有,所以這個叫「無始」;可是在這個裡邊的話,永遠無窮無盡的。這個是如果說從這個地方去看那個時間,那個長得你永遠找不到頭的!就這樣。所以這個數學上面有一個名詞叫「無窮大」,我覺得這個字很美!到了佛法當中,你照樣地給它有一個很好的一個詮釋,哪!就是這個。你想得再大,想大到不能再大了,這個「無限大」比起你想得不能再大的,還是一樣的。在任何情況之下,你小得不能再小,它這個所代表的也是比你這個大上無限大倍;你能夠想到最大,它仍舊比你還是大得無限大倍。

  現在我們這個無明就這個樣,它這個無始也就這個樣,這樣,所以這個時間永遠沒辦法真正去推測。一直到什麼時候呢?覺醒了!回過頭來看,哈哈一笑─啊!就這個樣。所以世尊最後成了佛以後,他說:「哎呀!一切眾生皆有什麼?如來智慧德性,跟我一模一樣,皆因妄想執著是不能證得。」那就這麼幾句話,我們現在就是這個狀態。

  然後這個是什麼?「隨妄興業。」現在如果我們定一下心,想一下我們看以前學過的「業」,想一下我們學過的「十二因緣」,很清楚!是不是這樣?隨妄興業!然後這個妄有兩種:第一個,十二因緣當中說「無明」,這是第一個妄,無明的「行」,然後呢「識」這是又一個;由於這個識,然後呢慢慢地對境的時候「愛」、「取」,又繼續地更強的這個業,於是對不起,就「有」等等,是輾轉增上。平常我們說隨妄興業、隨妄興業一句話,大家都懂,現在我們很正確地了解,從自己的沒有一時一刻,每一個人身上起心動念當中,曉得隨妄興業是怎麼樣。而且「動與妄會」,對不起,你除了跟它走,是一點辦法都沒有!「無思」,不是不想耶,想也沒有用啊!反過來說,不管你怎麼想,我們所有的行為都在這個裡頭,所以它叫無明,這是我們現在實際狀態。

  那怎麼辦呢?欸,來了!所以說「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了」,這個佛陀偉大的地方。所以啊「大聖」,這個大聖不是普通一般的聖人,這個只有佛。所以別的東西,通菩薩等等、化人等等可以說;戒,只有佛制!「大聖樹戒警心」,建立這個戒,來警策我們自己。有了這個,是「不得隨妄,還淪生死」,你不隨,就能夠從生死當中跳出來。這個文平舖直白地說一下,實際上還有它的內涵,我們看《濟緣》解釋:

《濟緣》釋云:「初敘立教本致中二,初句標示。
  那麼這個就是立圓教的它根本意趣,分兩部分:先「標示」說明,下面是「正釋」。標示什麼?就是「警意緣」,就是標這個戒─欸,戒是什麼?

警意緣者。此明一切諸戒皆我心業,世尊如業制法而警悟之,無別有戒。眾生業無量故戒亦無量,業無盡故戒亦無盡。當知二百五十,三千,八萬,無量律儀非他法也。
  這段文解一下,說一說。戒就是前面說的「警意」,警策我們的這個緣。那麼這個說明什麼?所有的「諸戒」,實際上還是我們的心裡這種業,這個業有一種功能,這個功能返回來警策我們。那麼為什麼需要這個戒呢?是因為我們輪轉在生死當中,無始以來造無邊痛苦,世尊要救我們。單單世尊救我們,救得起來救不起來?救不起來!如果說我們自己不覺得苦,不求世尊,世尊沒辦法救我們,這一點我們一定要了解的啊!這個概念是絕端重要、絕端重要!這樣。這個時候我們才真正能修學佛法。如果世尊真的救得我們的話,那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他們做了些什麼?我們還在那兒受苦啊!如果一個佛,他也許還忙不過來─當然我們說笑話,佛哪有忙不過來的事情,佛是法界相應的─那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在那地方的,偏偏我們有眾生這麼多,那不是說不通嗎?

  這個雖然是個笑話,我在這地方,所以要以很輕鬆的姿態,要不斷地策勵我們。我們要兩種概念:見解一定要靠佛;得到了這個見解,行持非靠自己不可!否則的話,你說完全要我,來自己,你又錯了;完全靠佛,是又錯了!佛法都是緣起之法,認識是靠佛,知見,行持在自己,兩個配合。行持呢,就照著佛世尊告訴我們;見解,就要告訴我們去照著去做,這兩個當中有這樣的個關係在。

  那麼因此呀,我們自己感受到苦,要想脫苦找到佛法,那麼佛就告訴我們:「好!我一定有方法,你只要不違我教─這個前面說過了,不出我這個圈子─那一定能夠解決!」怎麼辦呢?就告訴我們哪,這個佛告訴我們的教,界限,以前說過了─四念處。為什麼要講四念處?就是這個業嘛!就是你現在不要念世間的念法,念世間的念法沒有用,所以現在照著這樣子,以前你造的是業,現在把這個業轉過來。還是這個業上面講的,所以世尊「如業制法」,就是這個業─以前你不了解,隨著無明造了這個業是輪轉生死;現在了解了正知見還是造這個業,這個業叫善淨之業,把以前的惡業是抵銷,然後從現在開始增長你,所以「如業制法」警悟我們,不是另外有什麼戒。所以這個戒本身哪,還是在我們以前這個面對的一切現象事情當中,不過以前無知相應、無明相應,現在正知見相應。

  那麼請問:這個無明、無知跟正知見差別何在?我們不妨重新溫習一下論上面告訴我們的,論上告訴我們的:這個痛苦的根本是什麼?痛苦的根本是業,業的主要的原因是惑,就是迷惑。所以這個迷惑就是我們「識」有一個能力,對境自然有一種見解,然後妄加分別。所以這個妄是錯誤的,這個本身它有這個能力,前面是這樣說。後面這唯識怎麼講,一步一步深入,我們現在不去談它,回頭再說。所以這個時候就辨別,哦,然後這樣,隨著這個煩惱轉,這個見,或者正確的叫作正慧,否則的話叫惡慧、邪慧。這個慧本身就是我們一個觀照的能力,如果到唯識當中的話,它本來你的意識所現,就是你弄錯了!所以弄錯了嘛就產生這個,現在弄對了就反過來呀!所以世尊真正告訴我們就這個。

  因此我們面對的現實這個問題的時候,有各式各樣的變化,由於各式各樣的變化,所以產生無量無邊的業,這樣。那麼既然是業是無量無邊,戒也是無量無邊。那麼這個內涵,所以說這個地方告訴我們,說業是無量無邊的,那麼現在你要轉過這個業來的話,戒也同樣是無量無邊,沒有別的就是前面這個。不同的呢?以前隨順著無明,現在是正知見。

  從這個地方一而再、再而三了解了,離開了正知見還有沒有戒啦?沒有!這樣。所以根據以前自己的這個無明相應的這個愛、見什麼等等的話,啊,這個也要、這個也要、這個要、這個又歡喜;跟你不相應的,這個討厭、這個我要排斥、這個要怎麼樣;否則的話,癡癡呆呆,無非是貪、瞋、癡三個都生起來!還說得種種道理一大堆,人人都有他的道理噢!結果人家還莫奈何你咧!對不起!結果真正地講還是自己傷害了自己。現在有了正知見了,就從這個地方轉過來,不是別的就是這個。所以他說業是無量,是戒也無量,沒有別的就是這些!

  所以從這個大的、主要的, 以及世尊從緣所制的一步一步來說, 不管是「二百五十條」,那個是大僧當中比丘的,或者是比丘尼的,這個包含在裡頭。說或者是─因為這個比丘是七眾之首,所以說那世間立的這個真正的戒,都是這個─再不然細說,「三千」威儀、「八萬」細行,乃至於無量無邊,沒有別的就是這個!這個是「標」,說出來戒就是這個。

  下面「正釋」。「以下」,那麼戒既然是這樣的話,為什麼要立的呢?就是前面「以凡夫無始」等等,我們看文:

以下正釋。心為境轉故隨妄,心境相合故興業。習妄既久動便隨塵故與妄會,會即合也。淪歷長劫愈忘其本,本即自心,若非佛教何由思返。此敘眾生妄業無窮。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6
文章: 33369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南山律在家備覽{舊版}手抄稿第五冊.37B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南山律在家備覽舊版備覽37B{光明版}|🌻日常法師


第三十七卷.B面
以下正釋。心為境轉故隨妄,心境相合故興業。習妄既久動便隨塵故與妄會,會即合也。淪歷長劫愈忘其本,本即自心,若非佛教何由思返。此敘眾生妄業無窮。

  第二段正式說明的第一部分。說,現在就解釋,那就是我們的世尊哪,因戒而說明這個為什麼要立戒,欸,不是,因為我們的業所以要立這個戒,立戒的原因解釋。說「心為境所轉」,這是我們的任何一個人都無法避免,現在開始了解了,這樣。實際上這個時候「隨妄」,所以《廣論》上面說什麼叫修?在說修的時候,說我們無始以來它隨心而自在,心又被煩惱所轉,我們自己沒辦法作主,現在了解了要想辦法作主,這個叫作修;實際上這地方叫戒,「哎,不可以!不要再跟著它去轉!」那麼這個文字很容易懂。

  「心境相合」,好像解釋起來,這個上面兩個文字,以前一向解釋,現在我想大家很清楚。平常我們說的,還是記得看那個玻璃窗的,實際上你看見了心境就相合,這不用解釋,任何情況之下自然而然。我們是腦筋當中所呈現的一切都是什麼?心境相合的這個結果,是不是這樣?現在了解了吧!而這個時候並不是說我先讓那個境──欸,這個窗子,讓我那個心跟它兜在一塊兒,然後跟著去轉,不是這樣!當你起心動念的時候,早已經是不但已合而且已轉,不曉得轉到十萬八千里以外去了。這個是個事實,不過我們根本不了解!現在呢,幸好世尊、諸大菩薩,實際上還有一樣東西──諸位自己的善根,否則的話就是不懂。那現在了解了:「噢,這個狀態是這樣的啊!」那麼那個時候造了業了,造了這個業了。

  還有下面呢,不幸的是「習妄既久」,這個就是一個習性,然後這個習性已經久得不曉得多少時候了。說便於,「動便隨塵」,要嘛不動,一動,永遠跟著它!實際上就是這樣的一個狀態,不動也不行,它本來永遠在這個無窮無盡的這個動的狀態當中。所以這個情況是「淪歷長劫愈忘其本」,這種都是文字上面的說明,這個內心我們了解了這個文字很容易懂;「本」就是「自心」。現在說如果不是佛來告訴我們說這個教法,我們怎麼才能夠了解呢?不了解的話,永遠不能「思返」哪!

  說到這地方,這個文很容易懂,所以這說明「眾生妄業無窮」,實際上我們在這個地方可以自己反省一下。我們應該感覺到很幸運,但是同樣我們在這地方要努力地追悔。尤其是我自己深深地感覺到,以前覺得學佛,學了佛以後,偏偏這個也不要去學它,現在才發現,啊!那真正最大的、最冤枉的事情是莫過於此!修行而不要認真去學,那實在是,真是不修行那也罷了,本來就沒講修行;修行而不要這個東西,那修些什麼呢!

  所以現在如果說正式的從這個角度去看,我現在發現很有趣的,眼前所有的問題都在這兩句話上面。如果說你能夠從佛的話,那個沒有一個問題例外,都徹底解決;反過來,沒有一個問題例外都不能解決,而且越纏越緊、越纏越死!哪怕你去修行,修行還是一團糟,是越修越糟。不修行還有個希望啊,欸,覺得修行可辦;結果修行你弄錯了,那完啦!你唯一的機會你也斷掉了!這樣。所以佛告訴我們說最可怕的相似法,因為不說,這個還法在那裡,還能救人,這樣;現在偏偏你弄了一個一味假藥,你以為這個藥是對的,你不再去找了,把那個真正的治病的機會都切斷掉了!這個是真正的對我們來說最大損失,根本原因在此。

  那麼說明了我們凡夫的狀態以後,所以下面:

是下次敘如來因業立戒令息妄業。妄業已息苦果亦傾不淪生死,故能返本還悟自心也。」

  由於這個原因,所以世尊由於大悲大智的成就,「大悲」要救我們,「大智」曉得如何救我們,還有一個「大力」才能救我們。那麼解救我的還是從我們的根本上面,我們是因為這樣的原因,所以他要從根拔起,所以「因業立」這個「戒」。這個戒沒別的,是你有這樣的業,他就把你這個業扭轉過來,這個叫作戒。所以真正行持為什麼從戒開始?如果不持戒,請問:你這個業怎麼解決?所以佛說三無漏學是一定從戒開始。那麼現在我們就是因為把這個戒的真正內涵不清楚,所以產生種種誤解,因為產生了誤解,所以很多修行人是不要戒的。現在我們都很清楚了,至少根本的意趣了解了。

  下面繼續下去,說如來立制這個戒以後,那麼我們就能夠息滅這個妄業;妄業是苦果的因,既然這個苦果的因息掉了,那麼果自然也整個地「傾」,「傾」是把它掃除掉了,那自然就不再淪落生死了。那這個就是才能夠「返本」,究竟說起來,還是了悟我們自己本來如此。那個弄乾淨了以後,看看,「啊,本來就是這樣的!」所以佛沒有別的,就是覺悟我們自己本來如此的,這樣的一個內涵,那麼這個是「立教本致」。

  下面第二個「根器差殊」,立教的本來意趣是如此,但是由於眾生根性不同,所以教有差別,以及弘宗演教的祖師等等說法差別。下面看五十五頁,「《業疏》續云」那一段文:

《業疏》續云:「愚人謂異,就之起著。或依色心及非色心。 智知境緣本是心作。 不妄緣境但唯一識,隨緣轉變有彼有此。」

  這個文也簡單地說一下,說由於根性不同,比較差一點的人,覺得這個說佛說了各式各樣的道理,於是不同的話起不同的執著,因此呢或者有的人執著這個「色心」,有的人執著「非色心」,這個就是前面兩部分。有智慧利根的人,曉得這個一切的「境緣」,本來就是我們內心所作,既然內心所作的話,就不去妄緣外境,而只是心識當下,這樣。說「隨緣轉變」,由於不了解,然後「隨緣」,所以產生這樣、產生那樣。這個文字,下面看解釋:

根器差殊
一敘鈍者妄計
二敘利根易悟
    一明因教悟解
   二明思惟觀察
《濟緣》釋云:「二根器差殊中二,初敘鈍者妄計。竊詳此文,正決當今所受之體。前明細色已破有宗,今此唯決四分作無作耳。

  那麼說看,第一個,敘說鈍的人這個計執有一點點的偏差。那麼下面「竊詳此文」,那個是元照律師說:我私議覺得這個內涵,是正式說明抉擇我們所受,我們所受的就是這個四分一宗。前面在三宗一宗一宗上來的時候,已經說明了有宗計色,他根據,實際上說原來這個有宗所根據的是細色,所以有宗立的這個色是有錯誤,那前面已經說過,這個地方說「前明細色已破有宗」,就是指前面這段文。「今此唯決四分作無作耳」,所以現在前面說「或依色心或非色心」,就是四分當宗所判的──作戒體是依色心,非色心就是無作戒體。說

作戒心造,彼兼色故。

  這是作戒是由心造,兼色。

無作心種,

  由於作以後留下來這個心裡的這個種子。

彼謂非色心故。

  那個時候是分通大乘,強號二非,這個前面也說過。

此由佛世機悟有殊,致使滅後分宗各計。

  那麼為什麼要有這樣的差別呢?那是由於「佛世」的時候,那些隨佛修學的弟子們根機不同,所以佛在世的時候大家沒話說,各修各的,有問題跑到佛陀他老人家前面,三言兩句解決了,反正你們修!等到佛涅槃滅度以後呢,那就不一樣了,所以叫「分宗各計」,各人的見解、各人體驗是不一樣,所以各有各的計執,這樣。實際上這件事情佛陀早就知道,所以在好幾個經論上面都說明,那麼這兒特別說明說:

故《涅槃》云:我於經中或說為色諸比丘便說為色,或說非色諸比丘便云非色,皆由不解我意。謂不知佛方便說故

  喏,《涅槃經》上面早就說明:我說色,那大家以為就色;我說非色,大家以為非色,並不真正了解佛所說的內涵,這樣。那個是什麼──鈍根!那就是前面這個《業疏》第一段文當中:「就之起著。或依色心及非色心。」

  那麼「智」下面,「智下,敘利根易悟」,利根易悟。那個就是我們前面根器差殊當中第一個,甲「鈍者妄計」,乙是利根,利根是容易明白。那麼現在看「利根易悟」是什麼呢?看文,文是五十五頁第五行。

智下次敘利根易悟二,初明因教悟解。

  第一個呢,由於這個佛所說的教誡,那麼了悟了、理解了佛說的內涵。

境即情與非情二諦等境,緣即隨境所制塵沙等法,二皆心作則一切唯心。

  那麼前面就是說「智知境緣本是心作」,那個就是說,「境」──就是我們心識所對的這個,這個對的內涵哪,這個上面說「情與非情二諦等境」,包含了世間所有的萬法,都不外乎這個,二諦就是這個真諦跟俗諦,或者叫第一義諦、叫世俗諦;那麼「緣」就是「隨境所制塵沙等法」。換句話說,這個兩樣東西都是「心作」的,所以不像前面或計色心或非色心等等。

不下次明思惟觀察。

  因為了解了以後,是「不妄緣境」,這一段話,「次明思惟觀察」,那麼我們看看。在沒有看文之前,我們不妨先把那一段「利根易悟」當中立出兩個來,分兩部分:先因為佛教的了,所以我們領悟了解;了解了以後下面教「思惟、觀察」。這兩科它有很重要的內涵哦!了解了以後進一步怎麼辦哪?思惟、觀察!這個停一下。前面我們曾經說過業,造業的工具是身口,可是真正造業的這個主宰是什麼?是不是意業、是不是思心所?對!所以說離思無業,離開了思惟,這個對不起,這個就不是業。現在你用錯了,造妄業;用對了呢,善淨之業。妄業是輪迴生死,善淨之業呢,反過來跳出生死輪迴,都是靠它!這個概念大家現在清楚了,所以說修行、修行就從這個地方談起。因此在這裡,假定我們修行而第一個不求了解,第二個不思惟、觀察,至少到現在為止,理路上面了解行得通行不通?行不通!

  那麼其次呢,講思惟、觀察,思惟些什麼事情?如何去觀察?前面佛告訴我們這個內涵,我們是領悟、了解了。我想我們不要一定說佛,因為好像我們的感覺當中我們沒有見到佛。實際上我們見不到,佛是可是見到我們的,現在所有的這個經教就是佛等於親口告訴我們一樣。說實在呢,雖然從我嘴巴裡說出來,我曉得說對的部分都是佛的,絕不是我的,我的部分都是錯的,那我跟你們學也是這個樣,這樣。然後呢經過了這個或者是由於僧寶也可以,或者說你的師長、善知識,不管用什麼,就是這樣──說明了解了。了解是了解了,真實說起來,這個還是他們的、還是人家的,還是佛的、還是祖師的、還是這個僧寶的、還是這個師父的,不是我的噢!

  要什麼樣才變成功我的呀?下面──思惟!你不經過思惟,就是不是你的;但是呢如果你思惟不去觀察,你是思也思不起來。你思惟些什麼?思惟是不是不離開你所了悟的這個內涵,這個內涵,請問:離開了這個境有沒有內涵?沒有內涵!既然沒有內涵的話,你所思惟的是不是一定有它個特別的東西?這個把我的心去看那個境,看那件事情就觀察,所以這個思惟的觀察實際上是運用,你不經過運用,不可能正規地了解。

  所以在這裡我們不要「喔,我們現在很高興,我們是了解了。宿生有善根,又是利根!」欸,實際上這個利根還有很多內涵在噢!實際真正說起來不怕利鈍,你只要真正走上去,沒有一個人例外的,從最起碼的凡夫,達到最究竟圓滿的佛法。所以我們現在不一定真正的自己因為不行而覺得鈍,不一定自己覺得行而傲,那個沒關係;真正重要的,認識這個路了,一步一步走上去!

  所以在這個地方我特別說明,「因教悟解」,這個是佛告訴我們的,這是前面的障礙除、資糧積了,他容易了解,這樣;然後下面了解了以後還是要去思惟、觀察。因此我們目前真正重要的,這個思惟、觀察對我們非常重要,這個是我在這裡所以多說一下。那麼平常我在這裡常常經常也是策勵、勸勉,乃至於強調:大家討論、討論!這個是幫助我們思惟、觀察的一個絕佳辦法,只是如此而已。

  現在我們思惟些什麼?觀察些什麼?就是

既達唯心,則隨所動用不緣外境。

  了解了原來這個心,啊!這個隨什麼動用,不管在任何情況之下,不隨著外面境來轉了。這個文字是這樣,在以前我們溫習《廣論》的時候已經說過了,對吧?任何遇到一個境,現在我們了解了:啊!是以前真顛倒,明明是這個最好的境界,你把它看成壞的;反過來你了解了,境界再壞,碰到你一定是好的。實際上這個什麼?都是是不是在我們內心當中去轉哪?喔!碰見一個不如意的事情來了,「欸,這個好!成就我的忍辱,還我的宿業!」就是這樣。或者你看到空緣起,是不是都在我們的內心當中在動啊?這個境不管它怎麼樣,我內心當中緣著這個正法,那再一步一步地改善。

  那我為什麼現在這樣動,腦筋當中這樣想?這還是我宿生集下來的這個業習氣,所謂「妄業」,這個業種子在腦筋當中,所以,以這個法一步一步地淨化淘汰。那麼這個淨化淘汰的內涵說起來就是這樣嘛──思惟、觀察。這個思惟、觀察的能力,能思惟、能觀察還是我們本身的識,不同的是,以前「與妄會」,錯誤的無明、邪知邪見;現在佛告訴我們的正知正見,拿這個正知見,所謂修行就修改這個。現在我們的心裡的行為,了解了把它改正了修行,就是一個這個。這麼一來就「攝心反照」,對!「攝心為戒」就是這個:喔!那個心不要弄錯了,不要跟著去!回過頭來看看,「但見一識」,弄來弄去原來我們的心裡自己在那兒鬧鬼!

  所以祖師們說一個故事,說修行是怎麼一回事情呢?有很多人到了晚上在牆上面亂畫,畫這個鬼來,就對著害怕;有很多人畫出來,畫了一個官,他自己覺得高興。弄來弄去還是你自己畫啊!然後畫壞了你自己害怕,然後畫對了你自己高興,其實你自己在那兒空忙!就這個。這你了解了,不管他怎麼說,說來說去就這個!所以但見一識,「識即心體」。由於「不守自性,隨染淨緣造黑白業」,對了!就這個。然後造了黑白業就「成善惡報」,於是就有「故有生佛依正十界差別」,由於這個業的不同,所以最後就成了差別,最壞的到阿鼻地獄,最好的圓成無上佛道,不出這個十法界。所以說這個一識,前面隨緣不同而轉變,於是「有彼此也」,或者這樣、或者那樣,這個是真實狀態。再看下面,說:

無始不了,徧法界境造虛妄業,出沒生死。

  這以前一向,我們從無始以來根本不了解,於是遍緣法界一切的境界,都是在這個無明當中,所以造的這種錯誤的虛妄之業,於是出沒生死。

  現在呢,「是故如來如法界境,制無邊戒。」就是對任何一個境,於是制各個戒。實際上那個戒是從境界的緣上面來制,真正制的還是從正知見上面,說能緣去看,當下的心;所緣境去看,無邊的法界。「戒無別體」啊!這個戒沒有別的,就是還是這個「虛妄業」,不過以前是這個虛妄業的業體,現在呢,跟正知見相應的這個叫作無作戒體,如此!就是這樣像「婬盜等」,作錯了就是婬盜等,反過來的話,就不婬不盜。所以我們造種種惡業的根本──貪瞋癡,反過來善根叫無貪、無瞋、無癡三善根,「豈別有戒」!

縱妄成業,禁業名戒。

  沒有別的!你放縱了,隨著妄去,就是輪迴生死之業;然後呢你認識了,禁戒去做,就是我們所知的聖法、戒法。

故《事鈔》云:未受已前惡徧法界,今欲進受翻前惡境並起善心,故戒發所因還徧法界。

  這樣,那麼,所以《事鈔》上面,這是《行事鈔》上面說,你沒有受戒以前哪,遍法界都是造的惡;現在呢要想翻回來受戒,那麼就把前面的造惡的境界整個翻回來,毫無例外地「並起善心」。所以我們這個羯磨的時候要遍緣法界,而且從惡改為善。所以說第一番羯磨的時候,這個法界戒善在動了,就翻回來、翻過來,翻過來的意思就是作的動。所以這個戒子啟發之處還在什麼?還由這個以前造業之境。

又《善生》中,眾生無邊,大地無邊,草木無量,海水無邊,虛空無際,戒亦同等。並此意也。」

  那個《善生經》當中說,這個無量無邊的這些有情、無情等等,乃至虛空,遍緣這個,哪,戒也是!以前是以無明之心去緣,現在以正知見去緣,只是如此。這個無明之心去緣,拿十二因緣當中,覺得愛、取;現在呢我們正知見、善法欲去緣,就是變成功戒、定、慧。

  那麼這個是說由於根器不同,利鈍所計。由於這個根機不同所計,所以說明了以後究竟決了了,那麼最後就說明現在圓教一宗所出的戒體,這個「所受之體」還分三部分來說明它。我們繼續看下面,這個是五十五頁的第二段文。

《業疏》續云:「欲了妄情。 須知妄業。 故作法受,還熏妄心。 於本藏識,成善種子。此戒體也。

  那文仍舊解釋一下。現在說我們要想了脫這個「妄情」,因為一切都是這個虛妄的、錯誤的認識;那麼應該怎麼辦呢?要曉得這個,必須應該了解「妄業」。這兩句話我們不妨回想一下《廣論》上面告訴我們:如果我們要想解脫這個生死,那麼一定要曉得生死的原因,生死的原因是業,業就追根到惑,惑就是煩惱;所以你要想解決煩惱,那麼你要知道煩惱的體性、煩惱是什麼原因、生起次第、過患等等。同樣的道理,你要想解決它,那麼你要對這個所解決的內涵有一個正確的了解呀!這樣。所以了解了以後,那麼如法地去把它改變過來,以前造業,現在受戒,這樣,所以這個是改變過來如法受戒。

  受了戒,「還熏妄心」,沒有別的,還是我們的心,以前是妄來熏,現在呢真來熏。這個時候,「於本藏識」,熏了這個內心以後它一定有個種子,以前識種是無明相應的,輪迴生死,現在的識種是逆輪迴的──還滅,所謂「善種子」,這個就是個「戒體」,正出戒體。沒有別的,戒體就這個。

《濟緣》釋云:「三所受體中三,

  現在這個地方就所受的戒體,那麼第一個,

初約圓義以示體相。

  現在來告訴我們戒體的這個體相。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6
文章: 33369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南山律在家備覽{舊版}手抄稿第五冊.38A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科判 | 宗體篇 戒體門 戒體相狀章 所發業體
・備覽段落 | P55-LL5 ~ P56-L6 前明利根……然種子名通,
南山律在家備覽略編手抄稿 一九九一年版

第三十八卷.A面

不過不同以前,現在所根據的是圓教圓滿的意思來說明的,這兩句話。「前明利根」,看文喔:

前明利根未受之前已發大解,此明修證先須稟戒。

  這樣,上面這段話已經說囉,這個利根之士還沒有受之前,已經有了正確的了解了,而且這個了解是究竟圓滿的,所謂「發大解」。發了大解下面開始要起行;雖然沒有說,我們也不妨說,這個時候雖然同樣的戒,好像四分是小乘的,可是這個行是大行。那這個行要怎麼辦呢?欸,要說明「修證」的時候,還必須稟受這個根本的行持基礎──戒,這個就是五分法身之基。

約圓義以示體相
一希求脫離
二反觀往業
三如緣納法 一示作業
      二正明無作
文中有三,初句希求脫離。了猶盡也。妄情之言通含見思無明等惑。

  那麼上面這個,這段文一共分三部分。第一句就是「欲了妄情」等等,初句要求解脫,解釋一下這個。次句「反觀往業」,就是「須知妄業」,你要想解決這問題,你回過頭來這問題根本在哪裡呀!所以「次句」,看文喔!

次句反觀往業。無始慣習,積惡時深。雖達唯心,卒難調制。若非戒法,靜業無由。

  這段話先說一說,說了解是了解了,回過頭來呢自己一檢查,啊!對不起,無始以來所習慣的這個,久已習慣的這個習氣,啊!積重難返,積重難返。雖然了解是了解是「唯心」,但是一下要想調伏真做不到。若不是這個戒法的話,你要想真正淨除,要想解決這個,根本沒有辦法!

  這個文上面這麼說,現在呢我們仔細不妨回頭想一想,我想這一個諸位跟我一樣,大家都有共同的經驗,是了解了:「喔!對、對、對,不要貪、不要瞋、不要癡!」遇見了境,偏偏除了貪瞋癡沒別的。欸!說要不這樣,做的時候是偏偏這樣。對!佛早就看清楚了,告訴我們:是,就這樣。所以他一定要假重一種方便,本來這個方便是這樣的,所以《法華》上面叫〈方便品〉嘛!不要說我們凡夫喔,佛還要假借這個方便,把我們這樣的一個一個解決出來,現在我們凡夫不假那個方便,可能嗎?那麼這個方便的第一步,這正確的方便就是這個戒;而除了這個戒沒有第二條路好走,這個真正重要的!這樣。然後這個戒有它的非常重要的內涵在,非常重要的內涵在。我們凡是很多地方啊,不要粗粗地把這個文字看過,就算了解了文字,還要深細地思惟、觀察,那時候才有希望。要不然的話,那真是一點希望都沒有。

  這個事實我想我在這裡所以停下來說一說的話,我特別願意把我這個失敗的經驗,跟諸位同道啊,在這個地方好好地自己檢點一下。你越認真檢點,你這個希望就越大,然後成功的機會就越多。平常我們總是覺得:唉呀!懂得了道理做不到。為什麼?就是這個!現在告訴我們只有一條路,的確沒有第二條路好走,你可以走得慢一點,這個是事實,但是必須要走對、走正確。下面繼續看下去:

故云:佛所制戒如猿著鎖,如馬轡勒,如捉盜賊。截生死流,發定慧力。菩提基本,涅槃初門。所以三乘聖人並由斯跡。捨此修道,枉費時功。卻步求前,終無所至矣。

  所以說,佛之所以「制戒」幹什麼?他有個原因,舉了下面種種比喻。說這個猴子啊,這個猴子跳來跳去一天到晚不得停的,唯一停的時候是睡的時候。那說明我們凡夫,一天到晚在這個心識散亂當中,啊!貪瞋癡,唯一停的時候叫作重癡,除了重癡以外,重癡就是睡覺,睡覺還要作夢、亂夢顛倒,一醒過來乒乒乓乓又做這個事情。唯一的方法,把它鎖住,現在鎖這個心猿意馬的唯一的方法──戒。還有呢,馬,還有呢,賊,這個都是比喻。為什麼說賊呢?因為這個是家賊哦!這個最難防的是這個家賊,而你把他看成家裡的這個最好的人,說不定是偏偏他家裡的東西,真正的禍害都是他偷去的。這個家賊說起來容易防,那個心賊是最難防,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我、我、我」,實際上真正害我的就是這個東西,現在我們真正要了解的就這個東西。你了解了,截生死之流,發定慧之力,所以這個菩提的基本,涅槃的初門。

  下面說「三乘聖人」哦!欸,你要想跳出生死輪迴,唯此一門,再沒有分支機構了。我們說這裡有分店,對不起,這個沒有的,而且三乘聖人都這樣。所以「捨此修道」,拿開了這個修道,是「枉費時功」。「卻步求前」,你停了步,向後退,還要向前,那是不可能!我們了解了這一個地方那就對。平常的時候,因為我們戒的內涵不清楚,所以有的時候好像說不通,現在了解了戒的內涵,才曉得不管你參禪、念佛,不管你學哪一個,這個戒是必不可少的。換句話說,說來說去第一件事情,怎麼樣用正知見來攝心,制伏我們的內心。

  那也許有人說:「欸!那制伏內心,你就自己制伏嘛就好囉!你為什麼還去受戒?」剛才說過的,大家說的「啊,我不要!」做得到嗎?嘿,就是做不到!我們也不妨這樣說一下,這是一個實際上很明白的例子。我們有的時候做很多事情,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往往都肆無忌憚非常放肆,在大眾當中的話,覺得不好意思,是不是人人都有這個啊?對!戒就是這個意思,一定要假借著這外面的緣,來防制我們自己的內涵,它的真正的意趣就在這裡,就是假借著強緣。

  也許說:有人為什麼做得到?或者,有的人就是做得到!那個前面一再說過了,就是這個他宿生都已經多生多劫積累的習慣,就算已經做到的人,他做到的那一部分,那一部分仍舊做不到。所以如果仔細檢查,那這個概念自然就很清楚。

  這個概念所以在這裡一而再、再而三地反覆地提醒的話,就是如果說我們對這個概念不清楚,往往一下覺得:有一個漏洞、有一個例外,於是這個小小的例外,這個漏洞就從根地方出來了。所以不講修行則已,要講修行這個理論一定要清楚;也許你不認真去做,暫時停在這裡,可是理論不能歪曲,所以我很多地方就講明這個。然後用的時候,那就完全看你自己了,你能夠用多少,只要這個理論不錯,就產生多少效果。否則的話,儘管你拼命去用,這個理論不正確,用也白用!那個都是卻步求前,那都是枉費心機。所以這個修道必須要的原因:第一個正知見,第二個持戒的如理行,是戒定慧。所以佛法說起來是三無漏學,或者我們說三學、三慧,就是這樣!

  「故下」,「故」就是前面的知了妄業以後,「作法受,還熏妄心。」

故下三如緣納法

  它一層一層地:好,現在了解囉,先要想了脫;然後呢於是為什麼綁住我們的──反觀往業;這兩樣了解了,第三個如緣──如法地去領納這個聖法。

又二,

  分成兩部分。

初二句示作業。

  哪兩句呢?就是「故作法受,還熏妄心。」

作法之言通收始終方便正受。熏妄心者假前勝境發動勝心,此心反妄即是真心,以真熏妄令妄不起。即如鈔云:以己要期,施造方便,善淨心器必不為惡,測思明慧,冥會前法。此即能熏,妄為所熏。此即作熏,猶如燒香熏諸穢氣也。

  那麼這段話解釋一下。那麼先兩句「示作業」,說「故作法受,還熏妄心」,就是我們受戒的時候作些什麼?「作法」,這個「通收始終」,這個始終就是從我們到壇上請師,到最後,到最後這個羯磨結束,這是從眼前看;廣義地看,從我們發心開始,這個發心說不定還從前世噢!就這樣。然後「終」呢,狹義地來說,就是這個四羯磨結束,或者是受戒的三皈竟。如果說廣義地來說,終到什麼時候啊?受了戒以後還要隨行,要隨行滿,最究竟的受隨滿,一直到成佛,這樣。這個實際上這個地方的「通收始終」,就是壇上那一段時候,或者說三皈或者是五戒、八戒,這樣,乃至於大僧這個四羯磨,這個始終。所有的過程,「方便正受」。

  以這個來熏,還是我們的妄心。下面有一句話,「假前勝境發動勝心」,來了!他為什麼前面說,除了戒法你沒辦法制伏它呢?根本的意趣就在這兩句話當中,這樣。就是這個無始以來這個強盛的惡業非常厲害,如果沒有一個憑藉的話,沒辦法。現在這個憑藉是一個非常殊勝的憑藉,平常我們心所對的這個境是一般的妄境,現在所對的境哪,是一個殊勝的境界,非常強有力。由於這個憑藉,那這個時候啊,能夠啟發我們最強有力、殊勝的心力,拿這個心力然後去對治以前的煩惱,你就有希望了!

  在這裡我也不妨舉一個很簡單的比喻,比如我們前面說過的,喔!一個小孩子跑到馬路上面,只是啊看見什麼,還沒看見他就要哭了,就是這樣;可是一跑到家裡的話,喔!他這個頭就挺起來了,這樣。我們是不是?我們人人都是如此!比如說你看見前面一條毒蛇,喔!你很害怕;可是如果說你手上面有一把很利的刀,這個柄很長的話,你就不怕了,對不對?再不然的話呢,有一隻老虎老遠的,如果你關在屋裡你就不怕,曉得這個房子鋼筋混凝土造;如果你還有一枝槍的話,你更不怕,根本跑得去,你可以打了個縫,對牠一槍!不是我有力量把牠制伏,這是什麼?喏,這個「勝緣」,是不是這樣啊?實際上我們真正要調伏煩惱需要這個。

  了解了這一點,說佛的勝緣是永遠在,但這個時候,對不起,如果你不信佛有沒有用啊?沒有用喔!所以佛經上面告訴我們:「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對不起,你不信他這個力量還是不顯,顯不出來,你信得過他,然後呢,前面皈依了以後,第一件事情告訴我們怎麼辦哪?要念佛的功德。為什麼要念佛的功德啊?現在這裡有它的理由在,這樣。你看見條毒蛇,他曉得;一看這隻老虎牠要來咬你,你要假借一樣東西──那把刀。也許你用過了,當然你完全不怕,那是因為你已經了解了。如果你完全沒有用過、完全沒有了解,人家拿一個東西給你,我說「我已經怕得要命,你還給我幹什麼?」就告訴你,哪!這個東西有什麼功效,他做給你看。然後呢解釋通了以後,你心裡面就膽子就壯起來了;如果做給你一看的話,你就不怕了。是不是這樣啊?但是做給你一看,你自己去拿還是不行呀!如果你練習得得心應手的話,那個時候不要說開一個縫,你可打開門來撞過去,對著這個老虎、對著這個毒蛇,或者給牠一刀,或者給牠一槍,是與不是?

  這是說明什麼啊?說明修行這件事情就是這個樣。佛儘管有無邊的這個威力,可是一定要你自己透過這樣熏習的結果,把你自己的妄業轉過來,產生你內心的力量。最前面告訴的這個,這個是個「勝境」,可是這個勝境真正啟發它的勝用,還要靠什麼?靠兩樣東西:第一個是信,第二個呢,解,這個了解,這樣。大家想想看,對不對?你平常為什麼相信它,告訴你這個好的,至少你對這好壞兩個字──啊,好的呀!我要求好的。如果進一步說得更清楚,你理解得越清楚,照著去做,你越能夠得到,那你這個信心就強。

  所以現在我們信佛的人有兩種典型的,不過這兩種不是截然的啊,大概。有一種呢,比較理智比較強的人,然後你告訴他這個理論,他越說越有道理,欸!他這個信心強起來了,這個理智強的人感情不是沒有。還有一種呢,情緒比較強的,你跟他說這個道理不一定行,然後呢這個情緒來了,欸,求求觀世音菩薩,就求靈光了,這一下他非信你不可!是不是這樣呢?就這樣。

  不過這個裡邊哪,這兩樣東西一定要互相配合的,偏重一定出毛病,偏離一定出毛病。這個理智太偏重,我們這個理智本身就是無始以來隨著妄轉,稍微一個不小心不曉得岔到哪裡去了,就是這樣。所以現在有很多講教理的人,本來這個教理是最好的,他弄、弄、弄、弄、弄,變得什麼呢?往往是說對這個佛的不可思議的神力,他怎麼說啊?「欸,這個不合理,這個都是那些人一廂情願的想法!」他說起來很有道理,他拿人的眼光去看,說這個神通說不通,乃至於說這個是一個神秘經驗。然後呢這是個宗教經驗,他把它看成功宗教當中,催眠的好像是夢當中迷糊境界。這個是理智過分的錯誤。

  還有呢,情緒型的,就是他就要講感應,感應半天了以後,那一定走上土地也是菩薩、城隍也是菩薩。很靈噢!那個世間的鬼神一定有這個能力的。比如說這個北部這個淡水附近有一個叫十八王公廟,人家說這個地方很靈。有一次偶然因緣不曉得什麼從金山那個走過來,結果走到那個地方,這路就塞住了,靠近那個十八王公廟。欸!這個鄉下怎麼會塞住呀?結果車子在那兒整整堵了將近半小時有餘,哎,走不過去!就是跑到那地方,附近一個小土地廟,人家說那個就是十八王公。就會有各式各樣的人求他,原因是什麼?靈耶!這樣。

  所以我們如果說沒有這個正確的了解的話,這些東西你都會走錯。所以我們本來想假借那個勝境是佛菩薩的,可是這個時候,對不起,錯了!你也多多少少得到了一點的力量,得到一點的力量。所以這個地方「假前勝境發動勝心」,這個要小心喔!差的是這個樣,好的呢,他弄弄弄弄有一點功夫、有一點樣子現起來了,這個時候這個狀態是什麼?就是前面的二乘。這二乘從實的那一方面來看,化城一步一步引上你;從執的一方面來看,那就告訴你,你這個還是邪見,現在清楚不清楚?所以我們前面要想真正走上去的時候,認識了,然後去走。走還是一樣,你念小學,我也念小學,不過沒有了解的人,拿這個小學以為我就是這個了,了解的人,曉得這個小學這是要到大學的必然通過的途徑,這是兩個根本意趣。這個裡邊,實在是有它非常深遠的內涵,其他的部分這裡暫且不談。

  「此心反妄」,把這個心反過來,那就是「真心」,沒有別的呀!「以真熏妄」,能夠把這個真熏這個妄的話,那這個「令妄不起」。這個心這個東西很有意思,不緣這個,就緣那個。其實世間一切的事情都是這樣,當我們正緣這個的時候,對不起,就是它。所以現在當你一定在這個「真熏」,這個緣著這個正知見走的時候,這個妄自然而然沒有、不在,何況這個真、妄兩個,有敵體相反的一個力量在,就是這個樣!所以如果你能夠繼續不斷地增長,那第一個,它現在沒有;第二個呢,這個真的力量自然就把那個妄的力量就把它消掉。所以我們現在真是冤枉,同樣具有佛性就偏偏隨著妄轉,然後自己害自己在痛苦當中!我們也未嘗不想解決痛苦,因此要找快樂,結果是知見錯誤,是越找越苦。

  「即如鈔云」,那麼這個就作法那個部分哪,就是前面已經說過了,前面我們已經念過了,「以己要期,施造方便,善淨心器必不為惡,測思明慧,冥會前法。」這一段文以前已經說過了,就在《南山在家備覽》,所以不解釋。這個是能熏,那麼妄是所熏。「此即作熏」,下面這個說明,就像什麼?燒香一樣,燒、燒、燒、燒,欸!這個地方這個臭氣就沒有了,香氣來了,這樣。我看下面這個,下面還是把它解釋,這一段把它解釋完了。

正明無作
    一示所依處
    二顯能依體
    三結示正義所立唯此
下三句正明無作。

  由於前面作了以後,那麼最後就是這個無作留下來了。就是五十五頁,「於本藏識,成善種子,此戒體也。」就這個三句,真正圓教的戒體的中心就在這裡!那麼由於前面的作,所以還熏自己的妄心。作的時候要注意喔,「假前面的勝境」,最主要的假憑藉前面的勝境啊,還是發動自己的「勝心」。那麼這個我們要說一說,一定對著佛菩薩,我說:「哎呀,阿彌陀佛」,或者「釋迦世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我一定要學你!」這個阿彌陀佛也好、釋迦世尊也好等等──前面的勝境;然後呢由於這個勝境,你有了正確的了解,「我要學你」,這個就是發勝心,這樣。然後這個還是什麼?再來熏自己的藏識,留下一個善種子。就是因為發了這個願,所以以後我心心念念:「欸!我要學他啊,那一切的行為要作呀!」於是這個種子就生起了現行。那個種子在戒上面就叫戒體,然後呢後面起的這個隨行的話,叫「依體起用」,就是戒行。下面看文:

下三句正明無作。由熏成業,

  換句話說,這個「熏」用唯識上面叫熏,平常呢,就是不管你做什麼事情認真做完了,就留下了一個心裡面的影響力量。這個影響力量你叫它種子也好,叫它業習氣也好,叫它業也好,名字沒關係,內涵了解最重要。那麼,

業圓成種。

  這個當這個業圓滿的時候,那個正確的種子就成就了。

種有力用,

  這個種子一旦下去了,它自然作種子的力量就生起來了。

不假施造任運恆熏,妄種冥伏,妄念不起。

  這個種子有它的這個作用、有它的力量,而現在這個力量啊,不要再去造作,它自然而然會有一種力量──「恆熏」,永遠會產生,這個熏就是熏我們的藏識。這樣呢,這個力量使得「妄種冥伏」,這個種子把其他的種子都壓伏,使得「妄念不起」。

  在這地方停一下,我們想一下十二因緣當中說的,任何一個業種子感果,快則兩世、慢則三世。那麼在這裡呀,怎麼樣使它快、怎麼樣慢呢?說這個業種子,如果你拿「愛、取」不斷地去滋潤它──現在這裡不叫滋潤,叫什麼?熏習!不斷去熏它。然後不斷去熏的話,那個種子不斷地增長,當這個種子增長的時候,其他的種子動不動啊?完全不動了!喏,就是前面說,現在你用這個無作的種子恆熏,就永遠地拿這個力量把它增長、增長;說「妄種」──其他的所有的種子啊,都停在那裡,於是這個妄念不起了。清楚不清楚?就是完全同一個道理。

  所以說論上面這些你清楚了,念過去就很清楚。以前我們也念清楚這個文,現在了解的是我起心動念:「噢!曉得這個念頭為什麼這樣起來,原來就是如此!」所以你對境的時候,一切情況你就很容易檢查:「欸!我現在這裡,以這個善種子來熏,使得這個妄種冥伏?還是我還是隨順著妄種,把這個善種擱在那邊不用啊?」你就很清楚了。然後那個清楚叫「知」,然後呢,維持這個正知不要讓它動叫「念」,這個叫正知、正念。只要這個正知、正念現起,它任運自然的就這樣,對境自然不會做錯,防非止惡的功能就這麼現起來!所以

此無作熏,猶如香盡餘氣常存也。

  這個就像香雖然燒乾淨了,這個氣還在。

初句示所依處,亦是所熏也。

  這個「所依」就是我們的藏識,這個種子所依,依在那個藏識裡邊,也是「所熏」。這個道理在唯識上面講,這裡不細講。

次句顯能依體,

  什麼是能依的體呢?就是前面的善種子。這個所依就是這個藏識。那我們不妨舉個比喻吧!我現在這裡依靠在這張椅子上面,坐在椅子上面;誰坐啊?我坐。現在呢,誰來坐?這個善種子,換句話說這個戒體。坐在什麼?坐在這個藏識裡邊。這個藏識是什麼?就是我們的八識田,換句話說就是我,你來說就是你。以前因為所熏下來的種子都是忙這些事情,所以起心動念,這個相應;現在熏下去的種子是個戒──欸!要這樣、要那樣。只要它生起來的時候,既然這個生起來了,你自然要照著佛告訴我們的做,就是這個道理。那麼

亦即能熏也。善即簡惡。種子是喻。

  現在這個地方不是以前的惡種子,是善種子。「種子是喻」,是個比喻,所以了解了,這個比喻就說明這個心有這樣的功效。看下面的文:

如世穀果皆有種子,

  為什麼叫它種子呢?就像世間那個穀子,這是用一個容易了解的,讓我們去體會難了解的。那下面說這個種子有十個意義,

略說十義:一從眾緣生,二體性各異,三生性常存,四任運滋長,五含畜根條華葉等物,六雖復含畜相不可得,七遇時開綻,八子果不差,九展轉相續,十出生倍多,無作具此故以比焉。然種子名通,

  喔唷,這段話好像很長啊!我想還是明天講吧!如果草草了了話呢,這個有很多的意思沒辦法說得清楚。那麼明天哪,就把那個「種子十義」,在這裡重新開始就把它再說一下。好,那麼今天就到這地方。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6
文章: 33369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南山律在家備覽{舊版}手抄稿第五冊.38B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科判 | 宗體篇 戒體門 戒體相狀章 所發業體
備覽段落 | P56-L4 ~ P56-LL4 略說十義:一從……修持有託。」
南山律在家備覽略編手抄稿 一九九一年版
第三十八卷.B面

  今天請翻到五十六頁,《南山律在家備覽》五十六頁,昨天我們講種子,說這個戒體,戒體呀,這無作戒體是什麼呢?就是經過這個作法以後,在我們心識當中留下來的這個習氣種子、善法種子,這樣。那麼這個名字有的時候叫它習氣、業習氣,就是作了這個業以後留下來的一種習慣性的力量;還有一個呢,稱它為種子,唯識上面給它一個專門名詞叫種子。那麼為什麼稱它為種子呢?這個是個比喻,現在我們看一看五十六頁第四行,看那個「種子十義」。

  說「如世穀果皆有種子」,那麼就像世間穀子、果子都有種子,它這個種子含有十種意義、這種內涵。第一個「從眾緣生」,它這個種子本身還需要很多的條件。不過這個種子就是最主要的,是通常我們說親因緣,這個種子具足了,這樣;但是它成長過程還需要其他的條件,單單那個種子不夠,還要水、土等等,這個第一個從眾緣生。「體性各異」,雖然從眾緣生,但是各是各的,這個種子就是這個、那個種子就是這個,蘋果不能長出橘子來,然後呢這個水果它不是穀子,這樣,這個各是各的。第三「生性常存」,它只要那個種子不壞,那麼它那個生長的這個特徵、特性它永遠在,壞掉了那就算!第四呢,它能夠任運,說自然地能夠滋長。五呢,這個長的時候就含有根、條、華、葉等等,這樣,慢慢地長出來。第六「雖復含畜相不可得」,在事先那沒長出來之前,你完全看不見。那麼七呢,「遇時開綻」,到了時候,這個換句話說,這個也是緣當中的一種,它就會得開。「子果不差」,這個種子它將來會結果,這個果是展轉相生,從它那個增長來說就叫子果。「展轉相續」,永遠繼續下去,而「出生多倍」,這個就是種子。現在我們所受的這個無作戒這個戒體,也具有這樣的力量,所以用種子來說明它。

  那麼這個無作戒體怎麼樣的十種狀態呢?就是說受了這個無作戒體以後,它這個戒的真正的功效還要「待眾緣」,待眾緣。所以前面受的叫願體、叫虛願,待眾緣通常後面就是隨行。受了這個戒以後,然後對境遇緣的時候,那個就是受戒這個種子遇緣的時候。沒有得這個戒體之前,遇見外境隨著以前的惡種子轉,展轉地造惡業;現在得了這個善種以後,只要這個善種存在,它自然而然一遇眾緣,增長那個善的功能,這樣。然後長出來的跟前面不一樣,「體性各異」,以前壞的,現在善的,而且這個善跟普通的餘善不同,也只有這個戒有,這樣,這個它的一個特徵。而且呢,只要這個戒體並沒有損害,它永遠生長。這個生長的方式是「任運」的,所以得了這個戒體,通常這個無作的這個功德倍倍地增勝,所以這個功德無量無邊的。

  然後呢「含畜」,還有長出來的所謂根、條、華、果等等。由於這個,下面一步一步地再長出來──華、葉,還有果沒有說,果是到後面。這個果這樣小的,如果受得不對,小的是人天果,可是實際上這個是並不是真正的我們戒所要的果。這個人天的果報,這個戒來說,只能說什麼?華、葉等等,這樣。真正的這個具戒的真正的果,那是得到解脫之果,尤其是現在圓教當中這個果是佛果,這個在後面。那麼所以前面的所謂根、條、華、葉等等,那就是我們世間種種的好處,增上生那一部分。第六「雖復含畜相不可得」,看、看不見的。「遇時」,這個時,實際上就是遇緣的一種,不過「緣」是拿空間來講,「時」是時間來講。「子果不差」。它「展轉」,永遠在展轉,展轉的道理,後面會啊,下面講作的時候,持犯的時候,我會詳細說明。「出生多倍」,亦復如是。

  那麼我們了解了,喔!現在這個戒體它的特徵是這樣,所以給它一個名字叫作善種子。不過雖然是用這個名字,可是說,這個地方說,

然種子名通,義須細簡。

  這個名字是共同的,有這樣的十種功能,這個內涵哪,要仔細地簡別一下。那麼,

初約十界,四趣為惡,餘六是善。

  我們整個的這個法界不外乎這個十界,從最高的佛到最下面的地獄,反之亦然。那麼這個裡邊要曉得,「四趣」那是地獄、餓鬼、畜生、修羅,這樣,這個是惡的;人、天加上四聖法界,這個六是善的。

次就善中,人天有漏,四聖無漏。

  其次就善當中,人天是有漏,四聖才是無漏。

三就聖中,

  那麼進一步,這個無漏的聖道當中,

三乘是偏是權,

  因為他所證得是偏空的涅槃,並不是圓滿的,是權宜的。

唯佛是圓是實。

  那麼現在,下面說:

今此戒種,文唯簡惡,若望人天是無漏種,若望偏權是圓實種。行者當知本所受體,即是一體三佛之種。

  喔!那麼現在我們講的這個無作戒的戒體,或者就這個無作戒的善種子,從文字表面看,那只是說從它的最基本的、最淺的地方去看,那只是說去惡從善。但是進一步去看的話,這個是啊,善是人天來算是指「無漏種」;乃至於更進一步去看的話,並不是二乘而是「圓實種」。這個是我們所有修行的人應該知道,這個才是真正重要的。所以我們從根本所受的這個戒體,所受的、所納的聖法,所成就的這個戒體,就是所謂「一體三佛之種」。這個三佛,體是一個,將來成就呢,法、報、化三身佛,這樣。那這個事情,看看是何等地重要、何等地莊嚴!

  那麼這裡說這個「一體三佛」,說這個是約圓教來開,這裡稍微要說一說。約圓教來開,就是不管你了解不了解,一旦這個種子種下去了,結果一定結出佛果的這個種子。但是你了解的程度不一樣,以及這個將來行持內涵的差別,感佛果的時間卻有不同,卻有不同。最快的像善財、龍女,然後呢,這慢的那不曉得到什麼時候,無量阿僧祇劫,這個是它非常大的一個差別。

  就因為有這個差別在,所以我們在這裡非常認真、仔細地研閱考校。誰願意得到了這個好東西,還要長劫生死當中沉淪?誰都不願意!尤其是今天在座的前面主要的諸位同道們,出了家目標就是這樣去,而且已經把世俗之慮捨掉了,如果弄得不對,還走冤枉路,這個是人人都不願意。所以說,我們真正的出家的同道們,最重要的就是這個。不是說「它這個總歸反正是圓的」,不行!種是圓的,可是你將來的成就,那個裡邊哪,那差得絕對不是說三生、兩生乃至於三大阿僧祇劫,不是!這是一個無量阿僧祇劫的差別在裡頭,這是我們應該了解的。那麼整個地從前到後,都是來說明、研討,以及我們自己去抉擇、行持,都在這個上頭說的。繼續看文:

故《薩遮尼犍》云:如來功德莊嚴之身,以受戒為本,持戒為始。

  喏,這個《薩遮尼犍》,這個這部分是什麼,我弄不清楚,反正總是引這個,或者是經或者是三藏當中,或者是什麼。說「如來功德莊嚴之身」這個是什麼?從受戒開始!受了戒以後下面照著去行持,這個是起步的地方,所以從體起行,這樣的。

又《法華》云:佛種從緣起。即斯義也。

  同樣地,《法華經》上也告訴我們,《法華經》上那四個偈是我們常念的,「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那就是這個。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證了最後的無上果以後所見到的,原來一切法──空緣起,這樣。所以這個都是無非是從因緣所生,所以就說一乘之道,讓你們把那個佛種留下來,以後一步一步上來。那雖然這個種子種下來了,成就與否要看個人的認識跟行持。認識就是知見,行持從這個地方說──戒為開始。戒當中先得受體是根本,然後呢依體起行,隨行、行持,行持到什麼程度,就得到什麼程度。

下句結示正義所立唯此。

  那麼這個「下句」就是最後一句,「於本藏識,成善種子」,喏,這個,這個就是我們的戒體。所謂結出這個最後這個結論,告訴我們真正圓教一宗所立的這個戒體!

  那麼,下面有一個問答,這個問答也是來解釋我們一些疑難或者不清楚的地方,由於這個問答抉擇以後,使得我們對這個所學的更徹底、更明白。

問:既發此體,後用受菩薩戒否?

  說,他又問:說現在既然你依照圓教開權顯實,發了這個體,這個體就是三佛種,換句話說,這豈不是,「佛種」一定是菩提心,然後呢菩提心受菩薩戒,請問:那你發了這個體以後,豈不等於就是發得菩薩戒的戒體呢?那你以後要不要受菩薩戒呢?這第一個,這樣,說這個。當然實際上呢,菩薩戒跟我們現在的比丘戒是兩回事情。所以說,

若不須受,

  有一部分他沒受,那麼

即應約大判持犯耶?

  假定說你不要再受的話,我們現在這個具戒,具戒這個戒體就是菩薩戒的話,那麼犯了罪,你豈不是要根據這個大的菩薩戒來判罪嗎?那麼菩薩戒跟前面那個別解脫戒有什麼不同呢?別解脫戒重點是放在身口的方便上面,這樣,那麼成實當宗的話,它叫「重緣思犯」;至於說實法宗的話,那根本心不算,一定要身口動了才算犯;而菩薩戒是「瞥爾起念」就犯了,這個就有很大的差別哦!所以他說:那你如果不要再受,你這個就是菩薩戒的話,那判持犯的時候,豈不是應該照著這個大乘的菩薩律來判呢?反過來,

若云須受,

  那麼假定說你還要受,那麼

則無作業為重發否?

  還要受,那麼你現在又說它就是一個究竟的,這又什麼話呢?就算是要去受,那麼將來這個無作業還要不要重發呢?如果要重發,那前面有一句話沒有說:那這一次的豈不是來得虛受了嗎?就這樣。下面:

並須細求,不可相濫。」

  他並沒有直截了當地告訴我們,就像前面所說的,這個地方要藉「學者思之」,讓我們後面學的人哪,好好去思惟,不要相氾濫。

  像上一次那個地方啊,他說那個「學者思之」,我說、我當下把它指破。實際上這個指破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這個讓我們自己的思惟這個才真正重要的。那麼為什麼說這個指破不是很好的呢?這個有它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很重要的理由在。就是說,你真正肯學的人,他到了這個階段,他的的確確會很認真努力地想去學習,他學到了──沒有學的時候,非常努力地求,學會了以後是戰戰兢兢地持,這樣。所以對他來說,不說破,對他反而有策勵他,自己努力去思惟、觀察,然後呢,思惟到了以後他戰兢惕勵地不敢放鬆地來。而另外一類呢,你告訴他了以後,省是省力了,這樣他不經過思惟、觀察,他不曉得珍惜。再說,不經過思惟、觀察,這個思惟、觀察是我們很重要的,這個思惟、觀察還要訓練。這個是對我們不一定有太多好處,有好處也有它局限的一面;另外呢,說不定還有它的副作用、害處。就有很多人聽見了以後,他會找種種的藉口,這樣,實際上呢內涵是沒有做到,找了這個藉口,這個就不好了,這個就不好了!這樣。

  所以很多地方這個祖師們就把那個,嗯!蓄而待發。就像四分當宗,這個這裡並沒有說,這個《羯磨疏》上面曾經說,那些祖師們都是四依大士,他哪有不知道的。可是到那個時候,因為學的人條件不夠,所以他說:欸!只是先強立這個名,暗暗地把你引上來,條件夠了以後你自然會透脫出去。要曉得這一點,所以凡是遇見「並須細求,不可相濫」的這種情況的話,我們學的人自己要了解。不要說:「唉呀!那這個弄不清楚就算了、算了!」就這樣。尤其是年輕、真正的有條件的,到那個時候就要認真細心地鑽研。再下面「《芝苑》云」,他還是用那個不同的方式來,

《芝苑》云:「天台疏云:不起而已,起則性無作假色。

  那麼這個「天台」呢就是智者大師,這個「疏」就是《菩薩疏》。這個天台智者大師疏這個《梵網經》,有一個叫《菩薩義疏》。他這個裡邊一開頭,就是講戒體的時候,就是講那個體呀──通常天台說五重玄義,第一個是名,第二個是體──講那個「體」的一開始就說「不起則已」,要嘛這個戒體生不起來,一生起來的話,它那個就是什麼啊?它是個「性」,換句話說,這個本性就是佛性,這樣。就是這個從這個上面起的「無作假色」,這樣,無作假色。他判的內涵有一點不一樣,可是從性質上來本身說是同樣的。

南山云:熏本藏識,成善種子,此為戒體。

  那麼南山祖師又說:這個起來了以後,熏我們的這個自己的「本藏識」,因為從這地方起來還熏它,所以叫「熏本藏識,成善種子」,這個是戒體。那麼,下面看:

天台性之一字即能起因,無作假色即所發體

  換句話說,這個「能起因」是什麼?就是他本來的心,還是還從心起,從心而起是還熏本心,這樣。所以從心而起叫「性」,還熏本心這個叫「無作假色」。那麼南山呢,「熏本」這個本呢,就是說從性而起,然後熏,熏本識藏,還熏到這裡成功善種子,這是同樣的內涵。所以,「天台性之一字即能起因,無作假色即所發體。」下面我們看完了這個文,這個地方我仔細地解釋一下。

南山藏識即所依處,善種子即能依體。

  因此這麼一來呢,說:

能起所依是本有之性,所發能依即今受之體。若此出體,文據極明。

  這個先把它解釋一下,現在這個能、所兩個就說一下。那麼,看哦!一個是叫「能起所依是本有之性」。現在呢,我們先這麼說哦,我看一樣東西,這個大家停一下,說我看這個金子,我是能看,是不是啊?能看見這個金子,這個金子是我看見的,被我所看見的,這個能所關係是這樣的,對吧?現在呢我發這個無作的戒體,是不是也有一個地方起發出來的?那麼這個地方是說「能起」,就是從這個地方生起的,這樣。換句話說,我是能看的,引起這個看的這個動作的這個起發點。那麼然後看完了以後,欸,我看見了!看見這個窗子,然後看見那個窗子,這個窗子是不是有個影響力來,留在我們的心裡邊哪?這樣。所以留下來的心裡邊,就是把這個看見的認識作用留在那裡,這個就是所依之處。因此這個「能起」,以及看完了以後這個心識種子「所依」,這個都是「本有之性」。現在懂不懂這句話?所以啊,「能起所依是本有之性」。

  那麼現在這個地方能起的起些什麼?這樣。能起的,就是無作善種子。這個無作的善種子還從心起,從心起了以後呢,就是換句話說,照著前面這個說,心起了以後,這個生起來了以後,留在什麼地方呢?還留在我們的心裡邊,這樣。所以能起是這個心,生起的一個無作戒體的善種子,那麼這個無作戒體的善種子留在哪裡呢?依在哪裡呢?依在這個心裡邊,所以所依之處還是我們的本性。這個時候要注意噢!這個能起跟所依是我們的本性,但是生起的東西跟所依的這個東西卻不是這個本性噢!這是什麼?這個是無作戒的戒體。這個無作戒的戒體,天台判它為無作假色,南山判它為善種子,名字不同,內涵一個。

  再下面,「所發能依即今受之體」,所發的是什麼啊?就是這個戒體。從哪裡發的?是從我們能起的這個心當中發的,但是它跟我們能起心是不一不異。這個能起的心還要經過幾樣東西,前面的教誡種種等等,然後才能夠引發這個業體。發了這個業體以後,這個業體依在哪裡呢?依在我們這個本性上頭,所以這個業體本身哪,就所依來說它是個能依。所以「所發」前面以及「能依」,這個都是就是受的戒體,這個就是善種子。經過這樣的,「若此出體,文據極明」,經過這樣的仔細地說明,來指出我們所受的戒體的話,那就完全正確了,不管是它文字以及我們的依據,都是非常清楚、非常明白!

  那麼這裡有一點說一說,我們南山祖師判它為善種子,可是天台智者大師是說無作假色,他為什麼要用這段來引進來呢?最主要的因為啊,他是用天台的圓教之理,這樣,所以同樣地用天台祖師的話,可是兩個祖師所判的這個內涵稍有差別。

  本來在這個地方我不需要把這個差別指出來,可是實際上呢,現在我這兒指出來還有一個特別的原因。在藏傳一系當中,他,現在的能海大師有一個《律海心要攝頌》,這個是戒律最重要的一個,最重要的一部著作,是宗喀巴大師寫的,非常短,一共沒有幾個偈子。我現在記不住了,以前我背起來了,沒有幾個偈子。那幾個偈子當中啊,就判這個無作戒體的時候,跟我們現在的判法也稍有不同。這裡我避免大家混淆起見暫時不談,將來你們願意深入的時候,那我會告訴你每一宗、每一派他判的依據是什麼,然後呢將來跟他的修持,這個有絕對關係哦!我們不要說:那我們了解嘛就好囉!實際上呢,整個的修持,將來一定都是用這種概念,這個說正知見,照著去遇境的時候,你了解得清清楚楚。那麼經告訴我們什麼、這個經所指的我們心理的行相是什麼,什麼是惡、什麼是善,善當中什麼是淨,淨當中什麼是偏、什麼是圓,所以這個教法是非常嚴密,那麼這個以後再說。最後說:

能所歷然,體性不濫。則受納無疑,修持有託。」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6
文章: 33369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南山律在家備覽{舊版}手抄稿第五冊.39A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科判 | 宗體篇 戒體門 戒體相狀章 所發業體
・備覽段落 | P56-LL5 ~ P57-L7 能所歷然……通熏心識。」
南山律在家備覽略編手抄稿 一九九一年版
第三十九卷.A面

能所歷然,體性不濫。則受納無疑,修持有託。」

  這麼一來這個就很清楚──能所歷然。這兩個字平常我們常常說:「啊!這個東西是不一不異。」這個不一不異,就是為什麼說它的不一不異呢?就是能所之間的關係。比如說我們用眼睛看見這樣東西,然後這個所看見的東西,就是個能所的關係;我的眼睛是能看的,這個東西是被我所看的,所以你不能說看見的這個結果,不能說是異、不能說是一。

  還是這個例子不妨再說一遍,我看見那個窗子,你說這個窗子到底是外在的還是裡邊的?說外在的話,這樣這種情況,以前我們覺得是好像外在的,現在了解不是;說不是外在的,那說內在的,又不是。原因是因為我的眼睛看見判斷的結果,我眼睛是能看的,所以這個認識這個窗子,必定有這樣的一個因緣,才能夠呈現出來,所以我看見那個窗子,跟我能看者之間,不一也不異。這樣一來,討論任何一個問題的時候,我們就不會含混。否則的話,隨緣不變、不變隨緣,弄了半天,說文字好像在那個地方像這個詭辯者一樣,意義不一定懂,那麼以後碰到這種情況就很清楚。

  最後又有一段話,「《芝苑》又云」,這一段話是把前面這個體性,萬一還弄不清楚,後面又有兩句話把它分辨得很清楚。看那個文:

《芝苑》又云:「經論所說菩薩戒自分二體:一當體體,即是戒體,與今善種不殊。二所依體,心性是也。然則心性但是戒體所依,實非戒體。」

  這經論上面告訴我們,菩薩戒它這個分成功兩部分:一個「當體體」,就是它自己本身的這個體,那就是現在這個戒體。這個戒體,天台說是菩薩戒的戒體,就是說上面說的「無作假色」,那麼南山所判的就是善種子,這個完全一樣。第二「所依體」,然後這個東西依在哪裡啊?是我們的心性,這樣。這個一來的話,所以我們的心性是戒體所依,並不是戒體。

  假定說我們的心就是個戒體的話,那這個又麻煩,假定我們的心就是戒體的話,那麼心有的時候緣著一樣東西,由於煩惱生,豈不是生起惡法來?這個戒體會生惡法,有這個道理嗎?不應該,這樣。這個戒體一定是,無作戒體一定是善的,現在你生起惡法,那這個說不通。這個地方就告訴我們,原來這個是心裡邊所領納的這個善種子,「能、所」不一樣,這樣。說能依跟所依不一樣,能依是善種子,所依是這個心性,所以這個地方的說所依體跟那個當體體,兩者之間的差別。

  那麼這一段文簡單地已經消完了,消了一下文。我們回過頭來再看五十五頁,就把這個《業疏》,倒數第六行,《業疏》這個幾句話重唸一遍,重新再說一說,不要依著這個消文一個字一個字,就它的內涵來講一下,因為這個非常重要。

  「《業疏》續云:『欲了妄情。須知妄業。故作法受,還熏妄心。於本藏識,成善種子。此戒體也。』」這個地方說「我們要想了脫妄情」,那麼為什麼要了脫這個妄情啊?這個好端端的為什麼要了脫妄情啊?這個有它的原因,這樣。我們為什麼要找這個原因啊?假定說找出來這個原因跟我們不相干,那我們就不必去學它,也不應該學它;假定找出來這個原因相干,然後相干到什麼程度,這樣,這個相關的程度對我們要去學、不學,這個有絕對的價值。

  現在這地方這一句話當中告訴我們,喏,你在人世間忙的是幹什麼?這個答案我想我們大家共同的──要求離苦,要求得樂。直截了當地說,這個世間太痛苦了。所有我們的一切的行為在忙些什麼啊?所有的行為沒有一個例外的,都忙這些事情。對呀!欸,對了!你要想解決這個問題,你要怎麼解決法呢?所有世間的沒有一個例外的,都在這個上頭。可是為什麼要多你一個佛法呢?佛法告訴我們,你要想解決問題,你必須把問題的來龍去脈找到,就這樣,然後把這個因果的必然關係能夠找到了去解決,這樣才能夠把你的問題解決。這個是佛法的最重要的地方,也就是佛法不共世間的地方,最後來說,佛法之所以稱為寶的就這個!世間人人要找這個問題都不能解決,只有佛法能解決,因為它把這個真正的本末的因由找對了,而且圓滿無缺;世間不要說圓滿無缺不可能,連它對錯都不知道。這個說明什麼?說明說了解了這一點,欸,正是我們人人要學的根本原因,如果真實地了解的,那世間沒有一個人例外了,除了佛法,再不走別的路。現在我們不必去忙說叫他們過來,至少我們進來的人,我們幸運而來,還願意忙世間的不相干的事情嗎?這是對我們非常重要的一個策勵。

  那麼說,好!你現在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怎麼辦呢?所以這個同樣的一句話,也就是說四諦當中的,這個是苦,你要了解認識,要了脫它嗎?要了脫它,要找它的苦因啊!不過在大乘當中,我們不單單是苦,叫「眾生無邊誓願度」,對了!是要解決一切的苦難問題。這個眾生也可以說是法界一切眾生,也可以說跟我相關,從我來說,我跟法界一切眾生離不開,究竟圓滿的解決非走這個不可。所以這個時候,不管你從哪一個角度去看,只有一條路,這個才是這裡本文「欲了妄情,須知妄業」兩句話的終極意思,這個才談得到跟圓教相應。

  你要想解決,那麼要把那因找到呀!所以第二個「須知妄業」,這個苦的根本原因在哪裡啊?在因上面。所以第二句這個,原來啊!這個「集」另外一個名字叫知苦因啊,你應該知道啊!那麼上面同樣的,知道了苦欲求了脫的時候,還有一個東西也在裡頭了,什麼?慕滅。我們不是離苦求樂嗎?求樂就是慕滅。要想真正地解脫這個苦還要什麼?得到這個苦解決,這個就是滅諦,這個滅諦在四弘誓願說「佛道無上誓願成」,就這樣。要想達到佛的果,那要達到佛的果怎麼辦呢?「法門無量誓願學」。這個是最後,現在我要。那麼這個法門無量就是說道諦,那要透過了這個佛指出來這個法門,行、修行這個佛道,你自然能夠解決一切痛苦,圓成無上佛果。由此照著這個方法一步一步進來,說「故作法受」,對了!這樣。

  那麼前面這個解釋「作法受」,這個作的時候是依心而起,作起來了以後呢,是「還熏妄心」,這個是作的過程當中。那作的什麼?那作的就是這個「善種子」。於是以這個善種子,還是在自己的根本的藏識當中,留下來這樣的一個影響力量,這個影響力量,以後隨境遇緣叫任運增長,這個增長一直到究竟成佛,這個就是我們的戒體。看看!豈不是我們人人唯一的一條路,不僅僅是我們出家,在家也是這個,這個道理就很清楚、很明白!所以我們弘一大師說《在家備覽》,你必須要準備的喲,那好好看哦!你的問題才能夠解決哦!由於這個弄好了,出家,出家還是把它只把它那加深加廣,不是別的呀!這是根本所在。

  於是受了這個戒體怎麼辦呢?那我們看五十六頁第二段,也就是倒數第二行。這個五十六頁第二段倒數第二行,現在這個是在黑板上面,我們看哦!「所受之體」,下面哦!第一個「約圓義以示體相」,這個說完了。剛才那個就是約那個圓教圓滿、圓頓、圓融的意義,說出這個戒體的體相。下面這得到了這個體相,那麼我們講「隨行」,這個隨行當中就要說明到持犯。你所以去求,要想解決這個問題,現在被你求到了,得到了這個圓滿的這個戒體的體相。那告訴你這個圓滿的體相──因,講那個種子是有了,但是這個種子是不是結出圓滿的果來,還要靠這個隨行。照著它去持,那麼開花結果,這個果就是佛,開的枝葉等等就是我們的增上生。所以得到了這個戒體以後,一路一直向上越來越好、越來越好,哪怕你受一個不殺戒,像薄俱羅尊者一樣,九十一劫身體都非常地健康,永遠在人天當中,那這個它是枝葉噢,果是什麼?佛!這樣。但是並不是說受了就行噢,如果你那個隨行弄不清楚,犯了,那非常可怕!下面就說這個,看文,倒數第二行:

《業疏》續云:「由有本種熏心。 故力有常。能牽後習。起功用故,於諸過境能憶能持能防,隨心動用還熏本識,如是展轉能靜妄源。

  這樣,做對的就是這樣。反過來,

若不勤察,微縱妄心。還熏本妄,更增深重。」

  如果做得不對,後面這個!這樣。那麼,這個文我也簡單地說一下。由於前面,由於有了這個本所受的受體,那麼還熏我們的識藏,那這個種子任運地就會起來,所以說「故力有常,能牽後習」。前面那個「本熏心」就是受體,得到了這個戒、無作戒的戒體,或者叫願體、或者叫受體。下面「故力有常」,它有一種力量,這個力量恆常相續;這個恆常相續的力量「能牽後習」,牽引後面你的習氣就繼續不斷地增長,換句話說,這個就是種子的意義。

  這個種子引發後面有「起功用故」,這樣,它會有這種作用,那個作用是什麼呢?「於諸過境能憶能持能防」,遇見這個境界,平常這種境界,或者說以前這種境界,對了它要造罪犯過的,現在呢,欸,不了!「啊,我受了這個戒了!」那個時候憶念。所以它這個功能,能夠提醒我們記得受了戒了,於是馬上就戰戰兢兢地操持不犯。所以對這個護持來說叫「持」,對這個過失來說叫「防」,這是一件事情,你能夠持戒就能夠防非,防非就是持戒。那個是什麼?靠你記得,說憶持著所受的體,所受的這個體,這叫「隨心動用還熏本識」。下面兩句非常有意思,我只簡單說一下,下面還詳細說明。說這個隨明你的心,它這個得到了戒體以後,心一動,它就跟著起來了,隨時隨地「隨心動用」。當一起來了以後,就會能夠產生這個功效,那個功效是什麼?「能憶、能持、能防。」以前造罪犯過的這種境界一一都改過來,這個是修行。而這個隨心動用,能憶、能持、能防的還熏本識,後面做的時候,它這個作用又會熏習,使我們的這個心體又再受一次熏習,就這樣。

  「如是展轉能靜妄源」,就這樣地展轉增上,就這樣地展轉增上,因為經過後面的熏,熏了以後這力量又強,強了以後,下面對境的時候那個又現,現了以後又熏,這樣,展轉增上。最後呢,「能靜妄源」,那個虛妄的根本的淵源統統解決,這樣,統統解決!所以這個「靜」,這個「靜」不用那個「淨」除的淨,用那個清「靜」的靜,它有個道理噢!什麼道理呢?這裡說一說。

  苦諦呀,說十六行相,這個十六行相──「苦」是苦、空、無常、無我;「集」是因、集、緣、生;「滅」是滅、靜、妙、離;「道」是道、行、如、出,或者道、如、行、出。這個滅諦是什麼啊?叫滅、靜、妙、離。欸!證得這個滅諦的時候,換句話達到這個佛果的時候,什麼個狀態呢?「滅、靜」,所有的都徹底地消除掉了,那個時候一切煩惱什麼根本等等,他完全沒有。這個煩惱是不寂靜相,現在那些不寂靜相徹底淨除了,剩下來什麼?寂靜之相,這是妄的淵源都徹底解除了,這個時候「靜」,對!所以這個是以這樣的一個意義在裡頭。

  那麼反過來呢,「若不勤察」。前面這件事情──修行要勤,要精勤地努力去做的噢!做的時候怎麼辦呢?要精勤努力思惟觀察,這樣才可以。否則的話,你如果不努力這樣去做的話,有的時候它並不是故意噢,它無始以來的這個惡習氣在這裡,你稍微放鬆一點它就來了。所以「微縱」,放縱一點,這個「妄心」來還熏本心,它同樣的這個熏習的力量在。如果是你不精進的話,這個虛妄的習氣又來了,虛妄的習氣還是仍舊熏你,這個時候更糟糕,「更增深重」。你不受戒你不會犯戒,受了戒以後罪加一等。固然戒有無量無邊的功德是事實,可是你犯了戒的話,這同樣地非常可怕!所以平常我們說一個比喻,說走路走得非常慢,但是萬一跌筋斗不怕;騎腳踏車,麻煩;坐車就要出紕漏;飛機這個不能停,一停非死不可,沒有第二條路好走的。你不能說這個飛機出了毛病了,我天空停一下,飛機跌個筋斗的話,那還有命在嗎?這個所以我們要知道,你越向上,那麼這個情況越是嚴重,這是我們必須要了解的它的特徵。

  所以說,平常我們一定不從它那個持犯的可怕的行相來說,從持犯的可怕的行相來說,天下沒有一個人敢走的。那時我們從哪裡去看?我們看它那個勝利、過患。如果把那個勝利、過患你看清楚了,天下沒有一個人例外的,誰都願意。因為那個腳不要說你根本走不到,就算你走到的話,那不曉得走到哪一年,這樣。然後你要如果坐這個飛機──這個戒的話,那個快,那個快的程度完全不能比。是!你要快是要付出努力,可是這個付出來的努力,比之於得到的回報的話,那你會發現這樣付出來的努力太小了,小得是不能再小!那個時候你會打起勇氣來、打起勁來,「就算做不到,我將來一定要做的,將來一定要做的!」沒有一個人例外的,說現時即便不能做,了解了這個,他一定會自己告訴自己:「我將來一定要做!」對了!現在我們能做到的就是這一點,就這樣。然後把這個心種也放下去,不斷地去努力,到什麼時候力量夠了,去!

  現在看解釋那個文,下面這個文是值得我們很認真努力的,將來我們一生的修持就在這裡。得到了戒體了固然要戰戰兢兢,得不到戒體,現在了解了從這個地方做,正好!

約隨行以明持犯
一明謹奉  一躡前受體
      二正敘隨行
二明慢犯  一反上三用
      二反上戒熏
《濟緣》釋云:「二約隨行以明持犯中二,

  那麼第二個,就是現在約隨行來說明持或者犯。受了這個願體以後,真正的這個種子是不是能夠感果,都在靠這個地方。分兩部分,第一個:

初明謹奉二,

  很謹慎,戰戰兢兢地奉持,這樣;另外一部分,這個黑板上面「明慢犯」,如果你不謹謹慎慎、戰戰兢兢,然後很輕慢、隨意不管它的話那就犯,這個兩個分別來說。那麼現在第一個先說明「謹奉」,這個謹奉我們也可以用恭敬,然後用謹慎,最重要的就是精進,這樣去奉持佛留下來的無上、無比的聖法,現在已經納為我們的戒體。

初句躡前受體。

  第一句,「由有本種熏心」,就是前面再把引前面所受的受體,前面所受的就是受到這個本種,熏習了這個善種子。

  「故下」,就是「故力有常」那一段話,我們看,「正敘隨行」,正式說明這個隨行。這個隨行平常我們叫持犯,那個專門名詞前面這個叫「受體」,這個受體在前,跟隨著後面要照著去如理行持,所以叫「隨行」。那麼前面這個受體,我們有的時候稱為虛願,這願已經發了,但是它感果還要靠後面的行持,沒有後面的行持,這個願體還不能發生作用,所以有的時候又稱它為虛願、願體、受體。那麼下面我們稱它為隨行、行持,那麼在這裡叫戒行,換句話說,依體起行的戒行。說「故力有常」這個分三部分,「初句明力」,第一句就是「故力有常」。那麼這個我們現在要認真地、仔細地來研習一下,我先把這個文整個地唸一遍,然後很仔細地說。

故下正敘隨行三,初句明力。言有常者運運不息,生生常住故。次句明能。言後習者有其二別:一者習因徹至未來。二者習果即後三佛。今明起後且據因論。起下諸句明用。能憶謂時中不忘,能持謂執守不失,能防謂塵緣不侵。由憶故持,由持故防,一心三用,無前無後。隨心動用語該始終。熏本識者此隨行中熏,通作無作。展轉有四:一對境差別,二起心前後,三來報相續,四入位階差。靜妄源者語通因果,準下修顯圓證三身,則究竟永盡故云靜也。 若下次明慢犯二,上二句反上三用。微縱即瞥爾念。下二句反上戒熏。 問:熏有幾種?答:初受作戒熏,熏成無作。次則無作熏,熏起隨行。三則隨中作無作熏,還資本體。若論所熏,通熏心識。」

  那麼這個文唸了一遍,仔細地看,仔細地看。整個的修行,我們修行的內涵全部就在這裡了!我們一步一步地來說。

正敘隨行
一明力
二明能
三明用

  看第一行,這個「故下正敘隨行三」,第一句也就是前面文說「故力有常」,怎麼個常法呢?說「運運不息,生生常住。」也就是你得了受體以後,這個善種子有一種力量,它這個力量前面叫作任運滋長的,這樣,任運滋長的。這個任運滋長所以叫「運運不息」,它永不停息,你睡覺了也是如此,你作、不作,記得、不記得,它永遠在這一方面存在而且增長。

  我在這裡舉一個比喻,讓大家來體會這件事情。這個平常的種子,我們看先看種在地下,種了地下,你只要種下去,你不去管它,緣對了,這個種子本身正確地種在那地方,你明天去看看,看不見,到時候就長出來了,是不是這樣呢?至少這個是根據我們觀察,所以直截,你要想了當地直截地觀察,觀察不到,可是我們用比量可以推比出來的,可是這個畢竟是外側的東西。那我們心裡怎麼樣呢?同樣的,這個也許有的同道不一定能夠得到,在家居士當然更是沒有,那沒關係,但是我們那個心理的現象本身,我絕對體會得到。

  隨便做一件任何事情,如果做這件事情的,是一個非常強盛的強緣,非常強盛的強緣,比如說,我們現在一直想求哪一件事情。以現在的來說吧!大家要求去念書,你想盡辦法去念書,就這樣。然後前面的,你要準備得非常充分,到那時候準備好了以後,說到那個時候,欸,報了名了,要考試了,往往在考試這個前夕會通宵睡不著。然後考的時候,你考得滿得意,但是不敢肯定,然後呢你一直盼望它那個放榜。等到放榜那一天的話,你就坐在那兒坐立不安。也許有的時候趕到那個放榜的地方去看,也許當那個報紙來的時候,儘管你那個時候,也許你在吃飯,可是你心裡面在哪裡啊?是不是老緣著這個,對不對?乃至於你忘記掉了,等下過去的了,但是你作夢的時候你還作這個。你不一定是這件事情,我們可以想我們自己遇見的得意、不得意。如果這件事情的緣,換句話說,這個非常強的話,這種力量是不是非常強啊?這是什麼?那就是心裡邊前面經過前面的這一段。

  那麼這個地方現在我們受的,就是了解了一心去追求,現在我們了解追求的不是世間的這種功名,所以不是這個。但是佛法當中的就這樣,佛法當中同樣的,要經過這樣的很嚴密的學習,因此我們能夠體會得到,對不對,清楚不清楚?所以這個地方就告訴我們是「力有常」,就是這個!

  然後這個力量能夠起功用,能夠對我們後面生起來了。那麼,剛才我們這個比如說去考試,想起來了以後,下面準備去念書了,然後準備這個,是不是也同樣地由於前面這個影響種子而引發的呢?那麼現在這個戒體亦復如是,你真的一旦得到了以後,它有一個強盛的力量。這是為什麼平常我們皈依的時候,如果說你沒有正確的認識的話,我們常常說去皈依:「啊,皈依了以後,這個會保佑你啦!皈依了這好啦!」好、好、好!跑得去給師父「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乃至於盡未來際皈依佛。皈依完了以後,腦筋裡面一片模糊,能防些什麼啊?能持些什麼啊?大家感覺到好像沒有耶!那是因為我們不了解。

  所以《廣論》上面特別告訴我們:皈依,一定要找到皈依之因,大家記得不記得?喏!你有了這個皈依的真正的原因,然後你一旦找到了,你會忘記嗎?絕不會忘記了。比如說現在來說,一個身體不好,你生著那個病痛苦不堪,而且是必死無疑,不但必死無疑,死的時候是絕端地痛苦,然後到處去遍找名醫,現在找到了,你會放在這兒忘記啊?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6
文章: 33369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南山律在家備覽{舊版}手抄稿第五冊.39B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科判 | 宗體篇 戒體門 戒體相狀章 所發業體
・備覽段落 | P57-L1 ~ P57-L7 故下正敘……通熏心識。」
南山律在家備覽略編手抄稿 一九九一年版
第三十九卷.B面

別人在那裡來吃飯,你心裡想:「趕快吃過了飯,我不要吃沒關係!」「可是你不要吃,別人要吃。」「那好!你趕快吃。」是不是這樣去想這個問題啊?對嘛!這個都是。我們可以用任何一個角度觀察。

因此在這裡要特別說明,大家說修行而不要聽聞,這個怎麼修呢?你真正了解了,把這個皈依的二心真正把握住了以後,一定會產生的必然結果─世界除了這個,不要再走第二條路。然後在這個地方你吃飯會不一定有味道,修行你會忘不掉的。現在我們所以得不到這個真正的量的原因在哪裡?就是前面這個正確的知見,知見也不認識,認識了以後,並沒有經過了熏習把它增長,而是還是隨著染污轉,現在我們現行還是這個強盛的染污的現行當中。所以這個我們也可以用業來衡量,也可以用十二因緣衡量我們現在的心行,那就非常清楚。

所以目前看到了這裡,至少有一點哪,我想我們大家共同歡喜的,雖然我們做不到,可是已經理路很清楚了。這個理路對我們有一個絕端重要的哦!就是平常的時候,為什麼大家很多人這樣,一番好心出家,出了家以後,弄弄、弄弄慢慢地,唉,失望!到最後的話往往是悔不當初。你了解了以後,你會自己感覺到:啊!這個真唯一的希望就在這裡。就算一時走不進去的話,你自己絕對不會退堂鼓,這是對我們太重要、太重要了!所以這個佛法對自己的行持也好,對整個的教法的弘傳也好,根本因都在這裡。

那麼現在我們繼續地看,說「次句明能」,第二句,它這個力量能引起後習起功用。這個「後習」有兩種哦:「一者習因徹至未來,二者習果即後三佛。」這兩句怎麼講?這兩句怎麼講,這地方說一說,這地方每一句話……。現在我們得了這個善法的種子,換句話說這種習氣,這個習氣有一種力量,能夠展轉引發後面的,那麼這個對後面的引發有兩個:一個習因,這個習因叫作「徹至未來」,欸,有意思;一個習果,「習果即後三佛」。先說佛果比較容易,就是這個力量你不斷地讓它滋長、滋長,到最後呢?成佛!為什麼叫三佛呢?羅漢只感得一個,成佛的是一定法、報、化三身,這樣。所以這個地方的習果啊,這個地方的習果─成佛的話,一定是,換句話這個是圓滿種子感得的這個佛,一定是法、報、化三身圓滿的,這個是習果。那麼習因呢?妙咧!就「徹至未來」,盡未來際永遠在這個地方。這個有很重要的一個關鍵性的問題,我從不同的角度跟大家說一說。

佛有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大家聽說過的,對吧?這個是佛根本不一樣的地方。然後,這個十八不共法,平常如果我們是多多少少學過的話,記得有十八樣東西;通常一般情況,大家只曉得這個佛有十八不共法,這裡我們也不細談。那麼這個最主要的,前面這個身、口、意三業無失,這樣。這個裡邊有幾項,從第六開始,第七,它有一個叫欲無減、精進無減,大家有沒有印象?無滅還是無減這個我記不住,如果說你們要想仔細去了解的話,查一下這個佛學字典,查一下佛學字典,叫無減或者叫無滅。它那個欲啊,這個欲就是好樂之心─善法欲。這個佛的十八不共法當中,有幾樣東西叫作欲無減(無滅)、精進無滅、念無滅,慧,然後解脫、解脫知見,它永遠不會滅,永遠存在,在任運當中,這樣。所以我們平常覺得,啊!這一點好樂心,過去了以後這個好樂心就沒有了,這樣。然後呢,不要說這個好樂心,貪,其實它那個貪心就是作惡法,那個貪欲之心也不會永遠存在的。現在我們要把貪的這個好樂之心轉成善,第一個;然後這個善的善法欲一直增長、增長、增長,增長到什麼呢?增長到無滅,永遠不消失,那就是佛。

欲,然後說有了欲,「信為欲依,欲為勤依」,對不對?有了這個認識、信仰了,然後又引起好樂心,有了好樂心就是起精進,有了精進那又感得種種的善法的果報,所以說欲無滅下面是精進無滅。精進我們下面是念無滅,念無滅後面是智、智慧,然後解脫、解脫知見等等,就這樣,這個佛是達到這樣的。換句話說,他一直努力向上、向上、向上、向上,到後來是越來越快、越來越快,達到最後無限大,到了無限大,永遠以無限大的速度永遠維持下去,這個是佛。就這樣,這個才是佛!

我這次來的時候,大家說要《隨念三寶經》,我也帶來了,還留下一本,今天又放在這地方,你們如果說沒有的話可以請去。不過如果說請的人很多,那原則上面,總是先敬前面的這個出家的同道們哦!

這個《隨念三寶經》隨念佛寶的時候,第一句話,「諸如來者,是福等流,善根無盡」,我天天念這個。第一句話,是福德的等流大河,永遠無窮無盡的。然後,這個等流有兩個,一個是等流因,一個等流果。這《隨念三寶經》上面告訴我們這個等流是說的什麼?假等流。實際上真等流是造作等流,造作等流就是我們現在這個「習因」哪!所以你有了這個,展轉、展轉、增上、增上,一直增上,增上到後來的話,這個習性一直到成佛。成了佛是不是到此為止啊?「徹至未來」,所以變成佛的十八不共法,而且它永遠以無限大的速度向前。既然以無限大的速度向前的話,還會不會可能產生任何一點點細微的產生惡法的因緣,有沒有?沒有了嘛!這個就是佛耶!就這樣。因為他有這樣的一個特徵在,所以遇見任何緣的話─眾生是感得佛的福德果報的等流的眾─一切展轉的在這兒。我們世間也造好事、做好事,做的好事會感得異熟,感得異熟就完了。世尊不!感得的異熟這個果報永遠不盡的─等流,這個都是從這個地方開出來的。

所以這一句話你不要隨便看噢,「一者習因徹至未來」,什麼?這個就是我們。所以如果你回想前面,說業當中有一個叫等流因果,在這裡看見了沒有?這樣。然後到十二因緣當中,說前面是無明、行、識,後面被愛、取來滋潤,現在從這個地方開始的話,不再是無明,正知見,拿什麼?拿善法欲、勤精進來滋潤,這個「習因」。「習果」呢?慢慢地生生增上;生生增上,剛開始還在人天當中修行,也許是娑婆世界,也許極樂世界,將來進入大地菩薩,地地增上,到最後佛果,就這個。這個靠什麼?靠現在把這個東西提在心念上面,使它展轉增上,就這麼兩句話!

現在再看文哦!「今明起後且據因論」,那就是講這個。實際上這個因只要做到了,果就得。《法華經》上面也告訴我們,欸!真正的妙就妙在什麼?因就在果中,果就在因中,即因即果,本來這個東西就這樣。

「起下諸句明用」,然後這個它的功用是什麼呢?「能憶、能持、能防。」由於這個力量比較強,強的話這個念在,在的話憶念在,因為記得了,所以說「時中」憶念,實際上這個時中憶念還是要靠我們精進努力哦!所以它就隨行要靠我們的持,不能犯哦!然後因為你記得所以能護持,「能持」謂「執守」而不使它失去。「能防」,那個時候就能夠防止這個「塵緣不侵」。所以這個三樣事情,「由憶故持,由持故防,一心三用,無前無後」,無前無後,這是我們現在要了解的。

從一般現在沒有深刻了解的這個眼光去看,說持戒是一件很苦的事情。在我們的習性來說,也的確是。可是你了解了正知見然後去看的時候,這個持戒不是一件苦事情,不是一件苦事情。喏,還是用世間的眼光去看,我常舉的比喻,現在賺錢是快樂的、是痛苦的啊?賺錢不是件快樂事情耶,對吧!上班也好、做老闆也好,現在夏天弄得個滿頭是汗,哪一個都是這樣耶!但是人人是樂此不疲,為什麼啊?因為這個是樂因,你賺很多錢進來啊!所以雖然這個錢本身,錢本身也並不快樂,錢哪裡是快樂的?錢放在那裡,看看你的快樂何在?錢不快樂耶,是用錢的時候才快樂,是不是這樣啊?所以這些都是快樂之因,我們就已經樂此不疲了,那麼為什麼呢?因為我認識、了解這個樣!所以說,真正修行要得正知見,你了解了這樣去做有這樣的無窮無盡的快樂的話,這個持戒雖然苦,你會嫌它苦啊?就像我們現在賺錢,叫你說:「唉!這個賺錢苦事,你少賺一點。」「欸,對不起!沒關係,禮拜六我不上班,去加班。」為什麼?看在錢面上,這是快樂的呀!對與不對?

所以真正的最重要的,往往我們現在忙著修行,我以前也忙這個事情,現在覺得這個錯到極點!真正要忙修行,要忙知見;等到你這個知見真正忙起來了以後,無有不修行者!否則的話,你去修行的話,說實在,宿生有大善根例外,所以例外的原因,因為他那個知見本來已經建立了,還是靠那個知見跟那個知見建立的習性,要不然的話,很難、很難!尤其是很多已經有了經驗,你們可以體會一下。不要說像我,從剛開始接觸佛法已經三十年出頭,出家以來也二十幾年不談,在座的三年五年的人多得很,你們看,剛開始一番好心,有心而來,學到後來什麼?苦不堪言!

大家是忙著要去修,修了半天苦不堪言,原因何在?至少現在我所了解的,找到了:你對這個修行沒有把握住重點,所以忙著去修,這個是真正的原因。所以佛告訴我們,你真正地要修一定要透過什麼。所以在學本論之前,再仔細地把弘一大師告訴我們的─這個正知見第一啊,現在這裡就指出這個來。反過來說,我們今天得到了這個了以後,你這個正知見越堅固,真正的修行是越保險、越安全。欸,你看得很清楚,你要的東西都在這個裡邊,你還捨得不忙這個嗎?所以不管是你從上中下哪一方面來看,這個是最重要的一點!

所以這一段話本身就告訴我們哪,你有了這個,那「隨心動用語該始終」,起心動念。這個話,隨心動用是什麼?隨心動用是「還熏本識」這句話。是,前面之所以能作,是因為你得到了戒體認真去做,這隨行。可是你隨行過程當中它又會熏習,因為由於熏習,於是使得你本受之體又來增長;增長的話呢,它這個生起的力量又強,又強於是你隨行越強;隨行越強呢熏下去,使你原來受的受體越增長。所以這個這樣地還熏本心,這樣地展轉增上。換句話說,我們從修行下腳第一步,到增上生,到最後成佛為止,永遠在這個展轉當中。一直到什麼程度呢?到了佛最高程度,無窮無盡地永遠繼續下去。這個話,整個的修行都在這裡,那麼這個要靠什麼?要靠精進,要靠精進!

不過在這個地方提一件事情,剛才說,理論上面說修行不是苦事,實際上修行的確是個苦事。但是你進一步來說,假定你修出味道來的話,修行不是苦事,這也是事實。比如說,我們現在說做事情,做事情也許的確,除了這種已經做到這個所謂事業狂的人,他全部精神除了這個以外就沒有別的了。但世間其他的確有很多這種,說像比如說發明家愛迪生,你叫他做別的事,實在沒興趣,他一天到晚鑽在這個裡邊。比如運動的人,他是個運動迷,這樣,每一個人有他好樂的地方。說起這個運動,對了,我就想起來了,不管是現在打棒球也好、打橄欖球也好、這個網球也好,那個是不是很辛苦的事情啊?可是這運動迷他絕對不覺得辛苦,你今天有了這個叫他不上場的話,他實在是手腳都在那兒發癢,他痛苦無比,是不是這樣啊?他上去的話,他覺得很痛快,我但願諸位有這個經驗。那我們不一定是打籃球啦!我們有我們的經驗。欸,的的確確地,前面你覺得是苦的,到那時候覺得快樂。

所以我常舉的比喻,像辣椒,哎喲,剛開始一嚐到,哎喲!辣得要命。等到你嗜好了辣椒,今天一餐沒有辣椒吃的話,你覺得今天,哎,這個實在是沒有味道,是不是這樣啊?所以《入菩薩行論》上面告訴我們,有一句話非常重要、非常重要!它說「困難不應退,皆由修力成」,你遇見困難千萬不要退,那應該怎麼辦呢?應該觀察這個困難是你必須的,還是不必要的;不必要的,何必,必須的,不要退,去努力修習。等到你修力的結果出來了以後,不要怕─下面兩句:「先聞名生畏,後無彼不樂。」以前你一聽見你就害怕了,到後來,哈!一聽見,不要說碰到,沒有它不歡喜。這個都是經過你修習,就像辣椒一樣,以前一聽見這個辣椒,喔唷,你就害怕有辣椒,等到後來,對不起,沒有辣椒,那今天這一餐飯吃下去一點味道都沒有。這個都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所以這個精進上面,說到這裡,《廣論》上面告訴我們這個精進哪,成辦精進的順緣─四力,記得不記得?我在這裡簡單說一下。如果說你們要看的話,好在大家都帶著《廣論》,這個加強印象,在《廣論》的三百一十三頁。這個發精進有四個力量,我們剛才不是說「困難不應退,皆由修力成」嗎?不要忙著修,你先要認識為什麼要修;曉得了為什麼要修,要曉得如何修法。修的過程當中告訴我們精進,它精進要積聚精進的順緣,這個順緣辦起來,然後你去修的話,保證不退,就是這個四個方法。他說第一個發勝解力,第二個發堅固力,第三個發歡喜力,第四個暫止息力。這個簡單地說一下。

什麼是「勝解」?看那個文哦!就是三百一十三頁堅固,說「第二積集順緣」的第一行文的最後,「我從昔至今,於法離勝解,感如此困乏,故誰棄法解,佛說一切善,根本為勝解。」這個就是勝解力。勝解需要靠什麼?還要啊,下面就說,這個根本─「恆修異熟果」。換句話說,你對這個業果的道理有了一個正確的認識,不要停,這個正確的認識不斷地加強、不斷地加強,思惟、觀察,最後產生決定的勝解。勝解有個特徵,這個法相上面有,就是說當這個見解現起的時候,絕對沒有其他的外力能夠轉動你,你看得很清楚,眼前的一切快樂都在這個地方出來的,這個叫勝解。因為你了解了一切的好事情都從這個地方來的,於是你認真的好樂心就生起來了。

所以前面剛才唸的句子當中就是這樣,我們所以修行得不得力的話,原因是什麼啊?就是對這個得到勝解這個佛法放棄、捨棄掉了。所以感到如此困乏是為什麼啊?由於棄捨了對佛法的了解,這個佛法的了解在建立正知見。所以佛告訴我們清清楚楚啊!一切善的根本什麼?勝解。而這個勝解的根本,前面說業,對了嘛!而這個勝解的根本是異熟果,異熟果就是業果的道理,你了解了這個以後,然後加強得到了勝解。任何眼前,啊!你覺得很疲倦,你覺得這個是痛苦,痛苦的根本為什麼啊?這個,噢!你馬上要去掉它。要去掉它,你這個精進心就生起來了。你要求快樂,你這要快樂的因果在哪裡?在這裡,啊!你這個精進心就生起來了,這樣,所以這些都是修行。

真正要想修行得精進,不是忙著「喔唷!我趕快去造一個關房,趕快去閉關,我趕快去拜個師父,趕快出家,趕快剃頭」,不是這個。怎麼樣找到一個善知識,引發我們正確的認識,怎麼樣把這個正確的認識變成功勝解,這個才是真正最重要的!說到這地方,最重要的就是一個如法如理的僧團,它這個僧團的真正美的地方,就從根本上面建立這個。

那麼下面呢,「發堅固力」。欸,不是馬上去做喔!有了這個正確的認識,要去做了,告訴你:「你要嘛不做;做,千萬不要中途退怯,不要改變。」這是我們現在最缺乏的兩樣東西,第一個沒有正確的認識,所以,哎呀,一番熱心來了,喔唷,趕快去修行,乃至於趕快去出家,趕快閉關;等到真正進來了以後,大家是覺得:哎呀,苦不堪言!就這樣。這個情況都是在這個裡邊產生的,所以第二個要發堅固力。

發了堅固力,第三個「發歡喜力」,然後你照著去做的話,你的歡喜就來了。欸,它自己本身就是個修行哦,就到那時候就是欲罷不能。剛才我們說打籃球的人有,對我們修行就沒有;如果你照著去做的話,對不起,你這個修行才有。啊!修行的這種歡喜的話,沒有東西可以比擬的。

所以我們現在說捨,哎呀,這個捨講講容易,真正捨的話,不要說頭目腦髓捨不掉,叫我捨十塊錢,真正要莫名其妙要我捨的話,這我還不大願意。「噢,這個有很大功德!」那是,我十萬塊錢也得捨;今天如果忘記掉,這個乞丐來的話,「哎,這個人真是討厭!」是不是這樣啊?大家想想看呢?自己真正的內心並不是在捨上面,看見功德上面,看見功德還在勝解上頭耶!就這樣。而菩薩他捨頭目腦髓,他那個快樂的心情,你們看,這個《大丈夫論》上面,跟這個《入中論》上面都說,這個菩薩捨頭目腦髓,有一個是捨者,一個是受者,如果得到這個東西應該很快樂,但是他說這個捨的人比起得到的人,這個快樂不曉得超過多少萬倍。這個「此因能比不能見」,這個情況除非你現證,你絕對沒辦法了解,這樣。但是呢,你可以從理智去推斷曉得,喏,我們現在這樣學下去,儘管我們沒得到,我的的確確可以了解。換句話說,他克服了自己的煩惱以後得到的,這個是歡喜力,這個要經過前面的。

這我們現在學習得修行就苦事啊,原因何在?沒有得到正知見,因此也沒有等到真正的發了解。了解了以後,還要繼續地思惟、觀察,產生勝解;勝解了以後,真正行法的時候還要得到善巧方便,有了這個善巧方便,在這個行持的時候才堅固;你堅固了去做的時候,克服了自己的煩惱,歡喜生起來了!歡喜生起來下面有一句話很妙─「暫止息」,得到了歡喜以後,千萬不要一口氣繼續下去哦,停一下!這個對我們是有絕對的價值。所以真正的修行啊,它法寶,這是法寶!

說到這裡,我自己也有個經驗,以前哪,我說我剛出家沒有多久,我記得那個我第一次看見這本書的時候,民國五十五年,在台北,什麼?報恩小築。那時候跟印導師,印順老法師,印導師,他就說:「欸,某人哪!這本書滿好的,你看一看。」我曾經在《廣論》當中,這個講《廣論》的時候說過。然後看了以後,那個時候不懂、不懂啊,這本天書就是不懂,但是局部的有一點點地方看懂,啊!看了很歡喜,放掉了。以後我覺得:人家告訴我這個看書不要隨隨便便翻,尤其是這個上面多多看懂一點哪!所以我第一次什麼時候,我已經忘記掉了,我第一次看的時候,就是從頭至尾咬緊牙關,六百多卷一一看下來,到後面不是看哪,就像螞蟻這個在紙上面一行一行爬。我自己覺得:哎!我總算爬到底了,覺得精疲力盡。這個感覺,沒有一點點勝解,也沒有一點點快樂,完全談不到,可是裡邊有一些看懂了,嗯!很歡喜。以後我不時地去翻開,欸!覺得這個對,很有意思!

那個時候忙著什麼呢?忙著去修,先去修的是念佛,念出一點光景來了,後來覺得這個並不那麼難嘛!然後呢,再說除了這個念佛不太難─我以後真的有因緣,再告訴你們這個境界,這樣─然後覺得這個一心不亂,也不是個難事情啊!然後但是你念得到了這個一點點境界以後,要嘛你不生活,如果到了極樂世界那好,偏偏我暫時還沒有去;我念到的時候,佛也沒接我去,還留在這個地方。我這個不是真的一心不亂哦,但是相似的這個前方便。將來你們人人都可以得到的,除非有障礙,有障礙那是沒辦法可想,這樣。然後下來的時候,遇見事情的話,遇見緣還打失,當時我也不管啦!後來仔細看了一下,他覺得不行,到這個情況之下,你如果遇緣打失的話,說不定你還墮落。我這想想不靈光,怎麼辦?

那麼,幸好有個老師的關係,也教我學一點教,我也學一點禪,於是下面這本書就派上用場了,不時去翻到它。於是我就去開始學一點坐,這個也不是禪哦,反正學到哪裡,都有一點點味道出來了。那時候的毛病在哪裡呢?沒有味道的時候,啊!是苦不堪言,要嘛咬緊牙關,像螞蟻這樣一個一個字爬下來。要嘛摸到一點味道的時候,平常到了九點鐘睡了,那時候在蘭若,那個仁法師要求很嚴格,到了九點鐘不准不睡,可是我總是偷偷摸摸地把那個光弄得很小,要弄得晚一點,第二天我只要起得來就好了。於是到了換一個地方去的時候,那往往是一弄弄到個半夜,結果第二天哪,哎呀,是弄得精疲力盡就爬不起來了,尤其這個打坐。

以後因為我始終抱著這本書,以後看見這本書上,欸!前面說得清清楚楚,不曉得你們有沒有注意這個「修」那個地方,就告訴:修,你前面不要急急忙忙地進來,你應該把你修的內涵有個正確的認識,認識了以後還要安排,安排好了以後,要照著不要增、不要減,好的時候不要減,多的時候不要增。但是看是看過了,印象就是不深,等到自己去做的時候,好的時候就是增,壞的時候就是減。

有一次我翻到這個地方,欸!那不是說得清楚嗎?啊,咬緊牙關這樣去做!開始的時候能做到不減,咬緊牙關地不減,不減,慢慢、慢慢地味道來了。味道來了以後,我也記起來:欸,這個大師告訴我們,好的時候不要增哪!所以我到那時候放下來,實在捨不得,哎!無論如何把它放掉它。結果一放放掉了以後,我這一下美味出來了!放掉了以後,我心裡面就記掛著,要趕快要回去,下面所有做的事情你都沒有味道,要回去,那時候我才曉得:噢,道理在此!

所以那個時候我才信得過,儘管你自己可以摸得出來,你要經過極大劬勞。我一算,我從開始碰到這本書開始,就是五十五年開始,到看懂這句話,這只是一句哦,前後花了多少年哪?十一年!我告訴你,只看了一句話。所以以後曉得:哦!以後遇見了老師以後,老師開口告訴我們修行幾個重要的關鍵,一開口就告訴我了,那個時候我才信得過。你真正地說,遇不見那個教法,根本沒有可能,你摸過無量阿僧祇劫還在門外轉,這樣。如果是你有了善根可以摸得出來,可是摸得出來,跟有一個善知識告訴你的話,這個差別絕對還不是說三十年、五十年。這個是我自己,也許我是個鈍根噢,諸位例外,不過我自己的錯誤的經驗,可以告訴你們。所以說到這裡,我們現在講修行,說修行而不要真正的教授,要找教授而不要善知識,那就是我們真正佛法末法的根本的原因,這樣。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6
文章: 33369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南山律在家備覽{舊版}手抄稿第五冊.40A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科判 | 宗體篇 戒體門 戒體相狀章 所發業體
・備覽段落 | P57-L1 ~ P57-L7 故下正敘隨行……通熏心識。」
南山律在家備覽略編手抄稿 一九九一年版
第四十卷.A面

末法是對外頭的,對我們自己最大的損害還是我們自己。

那麼這裡我們現在回過頭來去看,也扯得太遠了!說這個講這個展轉熏是這樣精進上頭,當我們由於這樣地認識了以後,這個修行不是件苦事情。所以它沒有一個地方例外的:怎麼樣得到正確的認識;有了這個正確的認識,然後照著去行持,於是這樣一步一步地來。這個前面都是什麼─法!然後你去做的時候──體!得到了體以後,然後你依體起行,現在這個地方講的就是這個,這樣地展轉。所以這個話很容易懂,這個內容還有這麼一些在。再看文:

「此隨行中熏,通作無作。」那是無作薰作,作再薰無作,無作再薰作,這樣地展轉,就這樣。那麼這個作跟無作後面,到後面受的時候有作、無作,隨的時候還有作、無作,這個到以後再來解釋。那麼這個「展轉有四」,第一個呢,「對境差別」,二呢「起心前後,三來報相續,四入位階差」。什麼是對境的差別呢?這個各種境界,就是這樣,熏,這麼展轉。境,這個對外境來說、起心來說、感的報、入位;善、惡這是兩個差別,然後善當中也有差別,惡當中,惡這裡不談了。起心,每一個地方,這個細講這個地方不必去細講。

「靜妄源者語通因果」,因是漸漸地靜,最後的究竟靜。「準下修顯圓證三身,則究竟永盡故云靜也」,哪!現在出來了,從下面這地方說「圓證三身」來看,就是「究竟永盡」。所謂究竟永盡就是證得究竟的滅諦,所以叫這個滅諦,滅諦應該具足的行相是叫「滅、靜、妙、離」,所以他用那個「靜」的意義在這裡。

前面是「持」,下面呢?「犯」,犯是怎麼個犯法?現在我們同樣看:「若下次明慢犯」。持啊,要謹慎、要恭敬、戰戰兢兢;如果你不謹慎,如果不恭敬、馬馬虎虎,對不起,那就來了!所以這個地方啊,我們要仔細地觀察一下。說實在的,有心犯的人不多,但是無心犯的人是在在難免,原因在哪裡呢?就是不了解恭敬,不了解謹慎,還有不了解要努力地去學,說:「哦,我要急著去修行!」這個是我們最重要的致命傷。

所以犯戒四因當中,大家還記得不記得?有一個說不恭敬,有一個說慢,只是兩個的開合不一樣,開合不一樣。在《廣論》上面犯戒的四因:無知、放逸、不恭敬、煩惱盛;在《瑜伽師地論》上面說四個稍微不一樣,無知是一樣的,放逸是一樣的,第三個呢,是煩惱盛,第四個它不叫不恭敬,叫作輕慢!其實輕慢也就是不恭敬了。

所以平常我們真正戒,絕對要恭敬!在這裡一開始我們講的時候,就特別講那個「敬」字的重要;敬、信兩個字不能離開的,恭敬所以你就戰戰兢兢地謹慎。現在我們慢:「哎,沒關係啦!」然後自己很大意、很隨便的,這個都是我們造成功這個犯罪的根本原因。我們無始以來的習氣已經極大部分狀態,它這個習性就是這樣,不是故意要去慢,不是故意要的,就是從無始以來的這個惡習氣。這是種無明相應的、癡相應的,就是這樣,就是這種狀態,也並沒有特別為了這樣。所以這個時候如果不努力提持的話,這個很難上得去,這裡我特別說一說。

那麼這個「慢犯」分兩部分,「上二句」,上二句就是「若不勤察,微縱妄心」。那這個上面「三用」是什麼呢?「能憶、能持、能防」,這樣。「微縱即瞥爾念」,說假定你不精勤思惟、觀察,你稍微放縱一點的話,那個就是說,這瞥爾一念一起來,對不起,馬上就出來了,這樣,這個是我們要了解的。「下二句反上戒熏」,上面呢,它這個「隨心動用還熏本識」是好的,現在呢「微縱妄心」,它也一樣地「還熏本妄」;前面這個熏是熏善,現在呢熏妄。熏妄結果呢?「更增深重」,受了戒以後不但得不到好處,反而罪加一等,這個罪非常可怕噢!

所以前面一再地說,白衣你很少說能夠墮落到下地獄去的,可是出家人弄得不好的話,要想避開這個很難、很難!這個原因就在這裡。所以大家只看見了這個出家的功德,不看見到它過患。因此在這個律當中很多地方,在一般普通人,它就想盡辦法說出家功德、出家功德,等到你要臨出家的時候,它就告訴你:「喔唷,這件事情不簡單喏!」要警惕你一下。前面是引你進來,真正引你進來做的時候,要警策你,這是我們要知道的,這個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一個原因。那麼關於這裡呢,因為這個問題對我們非常重要,所以我們在這裡也停下來,仔細還要檢測一下。

這個戒啊,這個是我們南山律祖,南山律祖在這個《戒疏》上面,《戒疏》、《羯磨疏》上面哪,一開頭就告訴我們,就告訴我們幾句話。說所以佛制戒,他前面一句話,佛制定這個戒律有幾件事情,我把它那個唸一遍給你們聽聽。諸位這個出家的這個同道們如果要的話,其實這個在家居士有心也可以看一下。在《業疏》卷一第五頁的上頭。在「憶念輪」當中:「謂毗尼立法」,毗尼就是戒,立那個法,「殷勤囑累」,囑是叮囑,不斷地叮囑叫作累,還要殷勤地囑累,這是第二句話。「制令記憶,不使遺忘」,這個佛制的戒當中,特別地告訴我們:哦!你一定要牢牢記住不要忘記。

那麼他下面怎麼說?「所以常爾一心」,這個學戒要常爾一心;「違皆制犯」,你這個心一念忘失掉了,對不起,你那一念忘失的時候你就犯了,這樣。所以這個《遺教經》當中特別告訴我們,原因在這裡。所以他最後兩句話「故知常勤觀察,始號奉持」,所以曉得,要「常」是恆常,恆常要怎麼辦呢?「勤」是精進地,勤精進地去思惟觀察,那個才算是真正的如教奉持。他下面這個律祖又說了幾句話,這個幾句話這裡暫時不提它。那麼,同樣地,所以真正說起來的,修行哪個地方都是需要這個,這是一個重要的條件,重要的條件。

那麼也許我們聽見了這兩句話,又心裡說:哦!那怎麼、那怎麼、那怎麼行啊?不要怕,這個不要怕,它每一個地方都有它的方便善巧在。所以說這個真正的僧團之好是好在哪裡?這個如理的如法的僧團哪,就算是你這個念頭沒提起來,它外面引發你的這個所謂的緣也在這裡。最重要的是你得到了戒體以後,除非破壞它,否則它任運增長;那麼就算是增長得稍微慢一點,這個緣本身也永遠在扶持著你。所以現在我們像前面大家學論、學律、學經,然後呢去思惟、討論、觀察,一切時處沒有別的就是增長這個,就增長這個!所以我們前面說十二因緣當中,二世、三世圓滿,或者宿生已經種了善根,或者這個宿生的這個善種子沒有種,這一生種,只要我們了解了這個道理,現在以正知見、勤精進,繼續不斷地引發它,這個就是二世圓滿的典型的例子啊!這樣。然後呢要想圓滿的話,這個不是靠我們一個人,所以這個僧團絕端重要,下一世再來!或者到極樂世界還是那一堆人,或者在娑婆世界也是那些人,就這樣,這個整個的概念都在這裡。

因此我們往往我們的修行,說:「那我想一個人去修。」沒錯!你一心一意只想念佛,其實只想念佛的──印光大師,我始終覺得是很讚歎他──也不必出家,這樣;否則的話呢,了解了以後以戒為基礎,何況在團體當中去念呀!這個有一個絕大的好處:念去了再來,救人也方便;萬一念不去,在這個地方也絕對保險,這是有它很特別的。何況你認真持戒的話,一天的這個八關齋戒都可以保證中品生,何況是我們具戒呀!這是它的很多意趣。那麼尤其是我們現在了解了,他真正爬不上去的就是得不到正知見;現在這個團體當中整個地在培植這個東西,把你的錯誤的知見消除、正知見是增上,豈不是呢?這個是我們應該了解的正反兩個方向。所以現在這個地方的犯,我們並不是故意犯,但是由於不了解然後這種情況,這是我們正常狀態,正常狀態,這樣。

因此在我出了家以後,常常遇見這種事情。有一次在這裡還是,人家說:「唉呀!這個……。」好像到這個前面,大概在家人不曉得要做些什麼事情,「啊,你們出家人這個不慈悲!」以前我也有這個概念,人家要說這一個出家人不慈悲,我就沒辦法回答。我現在完全不一樣了,正因為我出了家,曉得這個真正的內涵,所以我真正的慈悲還做不到啦,至少我講起慈悲,我就告訴你,你就該怎麼做。為什麼原因?就因為我了解了,我要學慈悲,你這樣做的話,非害你不可,我明看你下地獄,我能不警告你嗎?現在你們懂不懂?關於這些事情,你正確地了解了以後,就不會為世間一般的這種莫名其妙的這個束縛,否則的話,他說就是要讓你跟著他做非法行為這個叫作慈悲,這個慈悲這樣講的嗎?這個是完全世間無知的溺愛,這不是佛法裡面的慈悲。這是我們要順便一提,這個跟這個雖然無關緊要,但是實際上呢,卻是我們常見的錯誤之一。

那麼下面呢,持、犯兩者當中,了解了以後,又一個「問」,這個都是裡邊的自設的一個問答,使我們更清楚、更明白。「熏有幾種?」看文哦!說那麼這個熏有幾種呢?「答:初受作戒熏,熏成無作。」說,他的回答:我們在剛剛開始受的時候怎麼辦呢?先前面那個作戒,換句話說,從請師啊、迎聖啦、懺悔啊等等這個都是造作,這個叫作作戒;這個作戒來熏,熏成功無作,這個就是現在我們留下來的這個善種子,或者就是無作戒體。然後有這個無作戒體以後,他就說「故力有常,能牽後習,起功用故」,是不是?這個是什麼呢?就是「次則無作熏」,就是這個無作戒體留在這裡邊,它有一種力量──「熏起隨行」,由於這個力量,能夠生起我們後面的隨行。可是這個熏要什麼?要很強盛的力量才行噢!這樣。

「三則隨中作無作熏」,下面呢,這個「隨」就是後面的隨行,現在我們這裡換一個名詞就是依體起行的戒行。這個戒行部分哪,就是後面我們的〈持犯篇〉當中所討論的。為什麼叫它持犯呢?因為你做對了,是持;萬一做錯了,這個犯喔!這是把它的勝利──殊勝的利益,跟它的過患說清楚了,那麼然後我們曉得怎麼辦。在後面隨行當中,作、無作這樣互相展轉熏,「還資本體」,這個熏的力量回過頭來,還滋長、增長所本受之體,這樣。本受的也就是我們的無作,然後受了這個無作,這個無作嘛再熏作,作嘛再熏無作,這樣。最後一句話,「若論所熏,通熏心識」,這些東西啊,真正的都是什麼?都是熏那個心識。實際上也就是說,這個心識受熏生起的功用,這個功用當中我們稱它為,啊!這個展轉的,這樣。那麼這個文字是這樣,這個內涵我們在這裡再簡單地說明一說,說一說;說一說,那麼對這個整個持犯了解了。

是,剛才我們前面舉的例子,戒也好,世間的任何一法也好,我們平常或者有一個習慣,或者有一個認識,這樣。那麼習慣,比如通常說修行來說,這個人有善根,欸!一碰到,他自己覺得很歡喜,來了!世間亦復如是,說不上來,到那時候就做了;知見呢,由於了解了好壞去做。然後真正去做的時候,做了任何一件事情,我們內心當中有個影響力量留下來,這個戒上面來說,這個叫作無作戒體。然後呢由於留下了這個影響力量,如果這個力量非常強盛的話,它就有,這個力量就會繼續地引發你,不斷地去牽引後面的行為,牽引後習!當你開始去做的時候,它後面又展轉滋長。所以說一切的事情沒有一個例外的──修、修、修,都是不斷地修,修習、修習、修習!

比如我們剛才舉的很多例子,說這個人打籃球,說這個人做什麼、說那人幹什麼。我們每一個人想我們自己所習慣的、所喜好的,不外兩種:有一種呢,碰到了比較容易喜好,這個都是宿生已經有了;還有一種呢,這一生積累起來的,積累起來的前面這段時候說不上來,然後慢慢地養成功習慣。還有一些習慣很有意思,無所謂好不好,比如說早晨起來了,天天早晨就這個樣;然後養成功習慣,有一天忽然之間沒有的話,你會感覺到若有所失之感。在這個東西現起的時候,你沒有覺得什麼,一旦失去的時候,你就覺得若有所失,你們有沒有這個感覺啊?仔細想想看是不是這樣啊?人人都是如此,換句話這個就是習性的力量,這個習性的力量就會這麼重!

說到這裡我就想起來,以前在家的時候,早晨第一件起來幹什麼?看報紙!在看報紙時並不覺得,並不覺得,欸!偶然有一次什麼因緣,也許這個送報的人出了問題,也許什麼其他的因緣報紙沒有,到那時候去看,「怎麼今天報紙還沒來?」然後你老去望。有的時候報紙不來了,還去買一份。不曉得你們有沒有這個經驗哪?就會這樣!可是當這個報紙在的時候,你不覺得什麼。或者乃至於飲食,你不妨自己去想。我們往往到新的地方去,新做一件事情,大家講:「啊,隨便啦!這沒什麼關係啦!」然後你就隨便一做了。一做,第二天就這樣,第三天慢慢地就變成功這樣的,你們有沒有這個經驗?你要好好地去觀察,如果你仔細去觀察的話,你會發現極大部分的事情就這樣來,這樣。

所以像這種世間的事情本來無關緊要,反正隨便一放嘛也就算了。現在那個修行事情對我們這麼絕端地重要,我們居然碰巧,隨便碰到哪裡就算哪裡,你說能夠修得出什麼結果來啊?這就是我們的致命傷啊!這樣。而且養成功這個惡習你自己不曉得的,完全不知道,就陷在這個裡邊,這樣。

所以比如說以我自己來說,由於自己多多少少學得了一點,這個都是自己的師門,以及三寶的無比的威力、恩德,使得我得到了一點,所以我就是把那個痛苦的經驗告訴人家。就發現哪,太多人跟我有共同的這種錯誤的認識,所以他很,啊!一心仰望,好像跑得來求我,我自己曉得我哪談得到是真正的什麼善知識,乃至於一個普通的師都不夠。不過在這裡邊哪,我自己有一個最大的感受,這個感受非常深、非常深!跟我比較靠近的很多同道們常常就說,說:「某人哪」,或者說「師父呀」,或者說「某人哪!我有錯請你告訴我啊!」但是我就是開不了口,我不妨告訴你們這個話。我倒不是我不願意說,自己的習性就這麼嚴重,真正開口對人家不一定有幫忙。

我當年,我就想起了我當年一出家的時候也是,啊!看見歡喜,我自己就希望找到自己的錯。後來呢,弄到後來人家總是說:「某人,你很好、你很好!」人家就很少說我錯。我直想:為什麼人家不願意告訴我?我當時總覺得人家不願意告訴我。等到我自己慢慢地、慢慢地深入了,經過了二十年的經驗以後,發現不是人家不告訴我,都被我拒絕掉了,都被我拒絕掉了!你們仔細去觀察,下面我沒辦法再細說下去,你們好好地自己細細地去觀察這件事情,你們觀察,會了,你們會一生受用不盡,一生會受用不盡。

所以,以後我常常念一首詩,這個在《常憶念頌》當中摘出來的幾句話,我不妨把它念一遍:「己過如山積不見,師過秋毫亦明察,法不相應實由此,勤加懺悔常憶念。」我有一段時候天天念,我每念到這個時候自己就禁不住痛哭流涕,所以現在這個惡習還在,念到那個時候我就禁不住自己……。唉!自己覺得:我們人哪,自己的過錯積得像山一樣,看不見!然後呢,最好的幫忙我們解決的是師長,不幸的是自己的看不見,「師過秋毫亦明察」,哪怕這個秋毫是最細微的地方,你也看得清清楚楚!「法不相應實由此」,你所以跟法不相應的就在這裡。唯一的一個辦法──勤加懺悔、常憶念!這個剛開始我看見好歡喜啊,我就天天念,就痛哭流涕,到後來哭儘管哭,實際上並沒有懺悔。唉!不行!這樣地念也沒有用,我們毛病就是這個!

以後我就記得,這個二十多年以前,那時候我剛出家沒多久,自己很用功,本來是念佛,因為仁法師的關係我就偶然也看一點經教。看了一點經教以後,我就看見那個好的話,我就把它摘下來,先摘在這個上面;覺得這個摘在上面沒有用,我就把它寫;寫了覺得沒有用,貼在牆上面,那個屋裡面貼了很多。那麼平常也各忙各的,有一次偶然仁法師跑進來,看見那牆上,他瞪大了眼睛望一望。他瞪大眼睛望一望,他是有意思的,來告訴我一下。我也覺得,我覺得:也許他覺得好像……。心裡面還覺得很得意,大概仁法師在讚歎吧!其實不是。過了一次,有一次他就告訴我了:「你寫得個滿牆,有什麼用啊?要貼嘛貼在你心裡的,你貼得滿牆都是!」唉!我想:難道這個把這個法寫在上面警策自己還沒用嗎?他就告訴我要貼在心裡面。我慢慢地懂,你要自己警策自己,有用;否則的話,對不起,真的貼得個一牆都是,貼完了以後,事情交給它了,這個修行是牆的事情,不是我的事情!這個習慣就不知不覺會這樣。

我那個時候記下來的最深刻的一個印象,到現在還沒真正用上,什麼呢?就是《大智度論》上面告訴我們的「精進五相」。不曉得你們有沒有人看過《大智度論》?如果看過曉得!我那時候也是這樣,把一百卷的《大智度論》也是螞蟻爬到底,不過至少看見了幾句比較美的話。精進哪,《大智度論》告訴我們:別的東西修行可以暫時偏重,精進一度是貫徹始終。剛才我們念過,實際上你真正要修行,不管是哪一個法,離開了精進根本不可能,這樣。

那麼它說「精進五相」,這個精進有五種行相,這個五相我把它念一下。第一個「啟發無難」,啟就是啟動的啟,啟動的啟,就是我們平常「敬啟者」那個啟,發是發動的發,發心的發,啟發無難,第一個叫啟發無難,第一個。然後這個第二個叫「於事必能」,發了以後你要去做這件事情,做這件事情的話,你一定對你要做的事情,一定要能夠貫徹始終。換句話說,有「能」,這個「能」有很多的內涵噢!以後才知道我並不了解,所以雖然記得這幾句話,沒派上用場。這個真實的了解,一直學到了論、戒以後,才真正地懂得這句話的意思。下面呢,「心無怯弱」,心並沒有怯、弱這兩個,怯跟弱有它不太一樣的內涵。下面「意志堅強」,這個堅強跟怯弱彼此間稍有不同。最後,「所作究竟」,做事情一定做圓滿,大、大究竟,小、小究竟。這個跟《廣論》上面有頗有相似之處。

那麼凡是這些事情啊,那都是閒話,可是這個閒話,對我們告訴我們怎麼樣去修學佛法,很重要!尤其是現在,我們幸運了得到了這樣最完整的圓滿的教法,乃至於證得了這個戒體以後,我們該如何地尊重,如何地去照著這樣去做。那麼今天所講的部分,也就是說「第二約隨行以名持犯」。

這個再下面明天要講的,「所受之體」當中「舉因果以細勸」。這個上面,這個五十八頁上面哪,這個黑板上面那個表是根據五十八頁上面所寫的,實際上這個《在家備覽》上面也有。不過這個到了明天哪,等一下我抄給你,你重寫一下,上面部分拿掉,這個去掉。那一個部分,這個應該……「舉因果以細勸」部分,分成三個項目,哪三個項目呢?這樣,第一個先「總說」,總說;第二個再分「三聚」來說明它,這個分這三聚就是我們現在黑板上,也就是說這個《南山在家備覽》的「攝律儀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那個部分不動;最後一個是「問答釋疑」,分成功這樣的三部分。如果你記得,明天就寫在上頭,然後呢照著這個三段,明天把這個文一段一段消下去,那可以更清楚,更清楚。好,今天我們就到這個地方。
圖檔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南山律在家備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