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早產 寶寶更健康
媽咪寶貝雜誌
記者:文/康寧醫院婦產科主任尹長生醫師
22歲的小貞護校畢業後,曾在醫院的產科病房工作,但婚後就沒有再上班了。現在有孕近6個月,由於最近家中長輩生病,已連續1、2週又忙又不易入眠。
這天清晨小貞突然感覺下腹不適,肚子硬硬的又似乎有些疼痛。起先還不以為意,只覺得可能因為最近較忙所以應屬正常現象,但1、2個小時後情況並未減緩,她想到過去在產科病房時,有不少產期前2、3個月的孕婦,因不了解早產的可能性與嚴重性,而延遲到院,有些甚至入院沒多久就生下早產兒,幸好部分及時入院治療者多能安全渡過危險。
一想到自己有可能是「早產」,小貞立刻到醫院檢查。幸好子宮頸口尚未打開,但子宮每10分鐘就收縮一次,在超音波檢查下胎兒為27週大小,而子宮頸長度有4公分,她才放心。入院治療兩週後,醫師叮嚀她多補充深海魚油並注意宮縮,她便安全地返家待產。
早產兒健康問題多
早產究竟有多常見呢?依據2007年8月份出刊的世界文獻報導指出,早產兒(在妊娠37週前出生的寶寶)並沒有因為產檢增加及營養進步而減少。美國近20年來,早產反而上升了近3成之多,在台灣地區的統計也是相同的,並沒有下降的趨勢。早產兒容易發生的問題包括:
(1) 腦力智力退化。約有1/5的智力退化及發育不足的孩子都是早產兒。
(2) 視力不足。有1/3視力不足者是早產兒。
(3) 腦性麻痺。此症約1/2為早產兒。
(4) 早產兒成年後,罹患心血管疾病、腦中風及糖尿病的機會都較高,同時也較易罹患癌症。
除了以上問題之外,早產兒更是導致新生兒死亡的頭號殺手,甚至比先天異常的孩子更容易死亡,所以不得不小心。同時,曾產下早產兒的媽咪,下一胎早產的機率也是較高的,所以更要注意。俗話說:「有一就有二」,正是早產的寫照。
凡是準備懷孕生產的女性,都必須特別小心早產的可能性,較易早產的媽咪,以懷多胎(指第一胎是早產兒,而後懷孕又是雙胞及多胞胎)的比例最高,當然雙胎以上(指懷雙胞胎及多胞胎)的準媽咪必須特別小心,因為早產是必然的,但這些媽咪因為已被貼上標籤,反而會更注意到安全,身心較能適應。
預防早產 寶寶更健康
版主: MissC
版面規則
有關西醫婦兒科,皆在此發表。
有關西醫婦兒科,皆在此發表。
Re: 預防早產 寶寶更健康
預防早產之道
一般的媽咪應該如何預防早產呢?
(1) 戒菸。
(2) 防止感染,如:尿道炎、腎臟炎及披衣菌感染。
(3) 避免過度及激烈的活動,包括搬重物或過勞,都應該避免。
(4) 曾有早產經驗的女性更要加倍小心。
(5) 兩胎間距太近,或是產後體重下降太多又太快也須留意。
以下是準媽咪都需要知道的預防早產之道:
(1) 在飲食上應多攝取含葉酸及深海魚油的食物。
(2) 妊娠期經常感覺到子宮收縮及出血、出水者,應及早就醫。
(3) 妊娠16~24週時,可以做子宮頸長度的超音波檢查(以超音波測量子宮頸的長度)。
(4) 任何時刻若有不適,應立刻與主治醫師聯絡並配合治療。
(END)
一般的媽咪應該如何預防早產呢?
(1) 戒菸。
(2) 防止感染,如:尿道炎、腎臟炎及披衣菌感染。
(3) 避免過度及激烈的活動,包括搬重物或過勞,都應該避免。
(4) 曾有早產經驗的女性更要加倍小心。
(5) 兩胎間距太近,或是產後體重下降太多又太快也須留意。
以下是準媽咪都需要知道的預防早產之道:
(1) 在飲食上應多攝取含葉酸及深海魚油的食物。
(2) 妊娠期經常感覺到子宮收縮及出血、出水者,應及早就醫。
(3) 妊娠16~24週時,可以做子宮頸長度的超音波檢查(以超音波測量子宮頸的長度)。
(4) 任何時刻若有不適,應立刻與主治醫師聯絡並配合治療。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