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介紹
版主: MissC
糖尿病介紹
糖尿病介紹
文/嘉義基督教醫院糖尿病中心
‧什麼是糖尿病?
正常情況下,身體會將吃進去的食物分解及轉變成葡萄糖,做為身體的能源。而胰島素是由胰臟所製造出的一種荷爾蒙,它可以幫助分解後的葡萄糖進入細胞內,提供身體熱能。當胰藏沒有辦法產生足夠的胰島素,或是身體的細胞對胰島素沒有反應,葡萄糖就無法進到細胞內,而留在血液裡,血液裡的葡萄糖濃度就會升高,若血糖濃度高過180mg/dL,腎臟無法回收,便會由尿液排出,糖尿病之名就是由此而來。
‧糖尿病的症狀
大多數的糖尿病初期並不會出現特殊的症狀,患者常常無法自覺健康已經受到危害,常以下列症狀被察覺時,高血糖已經存在有一段時間了,並且對身體也已經造成了傷害。定期的健康檢查可以更確實的為健康把關,在疾病的傷害足以產生症狀之前,及時發現問題。
1.疲倦
2.三多:尿多、喝多、吃多
3.體重下降
4.視覺模糊
5.手腳發麻
6.傷口不易癒合
7.陰部搔癢
‧如何診斷糖尿病?
糖尿病的診斷主要是以血糖濃度做為檢測標準,根據美國糖尿病協會所公佈的診斷依據包括:
1、患者出現多吃、多喝、多尿及無法解釋的體重減少,三多一少的症狀,加上隨機檢測血漿葡萄糖值高於或等於200mg/dL。
2、空腹八小時以上之血漿葡萄糖值高於或等於126mg/dL。
3、口服葡萄糖耐受試驗,兩小時血漿葡萄糖值高於或等於200mg/dL。
‧血糖控制的監測
大多數的糖尿病患者可能會一個月回診一次,如果每個月才在門診測量一次血糖、尿液,病患對於病情控制常會出現僥倖的心態,若數值偏高,也許只在下一餐時心虛的少吃一些,並沒有直的確實執行健康管理。為了落實治療計劃,評估你的治療成效,在家自行監測血糖及尿液是有必要的。
●血糖自我監測:
檢測血液中的糖份濃度是最為準確的監測方式,市面可供選擇的設備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方便好用。採血時應確認皮膚上的消毒酒精已經乾燥,,以免血液受到稀釋,不要使用過期試紙,並且避免試紙受潮及高溫日曬,儀器需定期校正,不同廠牌的設備,在操作上會有些微的差異,可以依照指示使用或向護理人員及衛教師詢問。
●何時該監測血糖?
理想的監測時間在三餐飯前、飯後兩小時及睡前。但依個人病況不同而有所差異,一般而言,血糖控制不佳者需每天測量數次;控制穩定後則每兩、三天測量一次,若病況保持良好則維持每周至少測一次血糖。遇到特殊狀況,如生病、突然感到不適或外出旅遊則視狀況隨持予以額外測量。
●尿液自我檢測:
當身體缺乏胰島素時,糖份無法進入細胞提供熱能,身體會轉而分解脂肪做為能量來源,脂肪在分解的過程中,會釋放酮體至血液,再經由尿中排出。尿酮呈「陽性」時,表示糖尿病制不佳。
●何時該檢測尿酮?
1、有發燒、噁心、嘔吐等症狀時。
2、遇有外傷、感染症或大手術時。
3、早上空腹血糖濃度超過240mg/dL時。
4、懷孕時。
文/嘉義基督教醫院糖尿病中心
‧什麼是糖尿病?
正常情況下,身體會將吃進去的食物分解及轉變成葡萄糖,做為身體的能源。而胰島素是由胰臟所製造出的一種荷爾蒙,它可以幫助分解後的葡萄糖進入細胞內,提供身體熱能。當胰藏沒有辦法產生足夠的胰島素,或是身體的細胞對胰島素沒有反應,葡萄糖就無法進到細胞內,而留在血液裡,血液裡的葡萄糖濃度就會升高,若血糖濃度高過180mg/dL,腎臟無法回收,便會由尿液排出,糖尿病之名就是由此而來。
‧糖尿病的症狀
大多數的糖尿病初期並不會出現特殊的症狀,患者常常無法自覺健康已經受到危害,常以下列症狀被察覺時,高血糖已經存在有一段時間了,並且對身體也已經造成了傷害。定期的健康檢查可以更確實的為健康把關,在疾病的傷害足以產生症狀之前,及時發現問題。
1.疲倦
2.三多:尿多、喝多、吃多
3.體重下降
4.視覺模糊
5.手腳發麻
6.傷口不易癒合
7.陰部搔癢
‧如何診斷糖尿病?
糖尿病的診斷主要是以血糖濃度做為檢測標準,根據美國糖尿病協會所公佈的診斷依據包括:
1、患者出現多吃、多喝、多尿及無法解釋的體重減少,三多一少的症狀,加上隨機檢測血漿葡萄糖值高於或等於200mg/dL。
2、空腹八小時以上之血漿葡萄糖值高於或等於126mg/dL。
3、口服葡萄糖耐受試驗,兩小時血漿葡萄糖值高於或等於200mg/dL。
‧血糖控制的監測
大多數的糖尿病患者可能會一個月回診一次,如果每個月才在門診測量一次血糖、尿液,病患對於病情控制常會出現僥倖的心態,若數值偏高,也許只在下一餐時心虛的少吃一些,並沒有直的確實執行健康管理。為了落實治療計劃,評估你的治療成效,在家自行監測血糖及尿液是有必要的。
●血糖自我監測:
檢測血液中的糖份濃度是最為準確的監測方式,市面可供選擇的設備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方便好用。採血時應確認皮膚上的消毒酒精已經乾燥,,以免血液受到稀釋,不要使用過期試紙,並且避免試紙受潮及高溫日曬,儀器需定期校正,不同廠牌的設備,在操作上會有些微的差異,可以依照指示使用或向護理人員及衛教師詢問。
●何時該監測血糖?
理想的監測時間在三餐飯前、飯後兩小時及睡前。但依個人病況不同而有所差異,一般而言,血糖控制不佳者需每天測量數次;控制穩定後則每兩、三天測量一次,若病況保持良好則維持每周至少測一次血糖。遇到特殊狀況,如生病、突然感到不適或外出旅遊則視狀況隨持予以額外測量。
●尿液自我檢測:
當身體缺乏胰島素時,糖份無法進入細胞提供熱能,身體會轉而分解脂肪做為能量來源,脂肪在分解的過程中,會釋放酮體至血液,再經由尿中排出。尿酮呈「陽性」時,表示糖尿病制不佳。
●何時該檢測尿酮?
1、有發燒、噁心、嘔吐等症狀時。
2、遇有外傷、感染症或大手術時。
3、早上空腹血糖濃度超過240mg/dL時。
4、懷孕時。
Re: 糖尿病介紹
糖尿病前趨症
作者﹕王元甫 內科專科醫師
糖尿病前趨症(pre-diabetes)是一個新的醫學名詞,用它來包含以前就已存在的兩種臨床病症:(1)空腹葡萄糖障礙(impaired fasting glucose, IFG)、(2)葡萄糖耐量異常(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IGT)。舊的名詞雖然能確切表達病症的病理特性,但是一般人不容易瞭解;而“糖尿病前趨症”則能夠明確表示它是糖尿病發病之前的臨床狀態。
根據美國糖尿病學會的統計,在美國有2080萬的糖尿病患者(人口的7%),而糖尿病前趨症的患者更多有5400萬,是糖尿病患者的2.5倍。研究顯示,大部分糖尿病前趨症的患者在10年內會轉變成第2型糖尿病;令人欣慰的是,如果糖尿病前趨症經過治療,就有可能避免或延緩轉變成第2型糖尿病。
診斷標準
血漿的葡萄糖濃度沒有達到糖尿病的診斷標準,但又比正常血糖值為高,就稱為糖尿病前趨症。糖尿病前趨症又可依檢驗方法分成兩種:
(1)空腹葡萄糖障礙:空腹八小時以上,血漿葡萄糖濃度大於100mg/dl但小於125mg/dl。
(2)葡萄糖耐量異常:空腹八小時以上,服用75公克葡萄糖二小時後的血漿葡萄糖濃度大於14Omg/dl但小於199mg/dl。
臨床意義
為什麼糖尿病前趨症在臨床上會受到相當的重視呢?有下列三項理由:
(1)糖尿病前趨症極有可能發展成第2型糖尿病。
糖尿病前趨症是一個臨床上的警訊,表示得到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增高。根據研究顯示,每年大約有11% 糖尿病前趨症的患者變成第2型糖尿病,並且大部分糖尿病前趨症的患者在10年內都會轉變為第2型糖尿病。
(2)糖尿病前趨症會增加心血管疾病與腦血管疾病的危險性。
事實上,在糖尿病前趨症的階段就已存在心血管疾病的危險,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是正常人的1.5倍(相較於糖尿病階段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是正常人的2-4倍)。同樣地,糖尿病前趨症也會增加腦血管疾病的危險性。
(3)生活型態的改善(lifestyle modifications)有可能避免或延緩糖尿病前趨症變成第2型糖尿病。
生活型態的改善(包括減輕5–10%的體重與每週有150分鐘的適度運動)就有可能使糖尿病前趨症的患者血糖恢復正常,如此就可以避免或延緩第2型糖尿病的發生。
病理
根據針對美國人的調查統計,大約有1/3(620萬)第2型糖尿病的患者沒有被診斷出來。主要是因為在第2型糖尿病的初期幾乎沒有明顯的症狀,如果有可能只是容易疲倦,糖尿病前趨症也有相同的情形。
為什麼會沒有症狀呢?糖尿病前趨症與第2型糖尿病初期的主要病理缺陷是因為肥胖所引起的胰島素抗拒性,這時胰臟的β細胞會有代償現象,分泌更多的胰島素,使血糖仍維持正常,所以一般並沒有高血糖的症狀。
當有高血糖症狀(多尿、多渴、無法解釋的體重減輕)時,通常已到了第2型糖尿病的中期,此時胰臟的β細胞已發生變性,分泌胰島素的功能降低,導致血糖升高,這時病人的體重開始減輕,並不如以往的肥胖。
在只有胰島素抗拒性的階段,疾病狀態是可逆的,亦即經過治療,可恢復到正常;然而如果胰臟的β細胞已經發生變性(分泌胰島素的功能降低),疾病狀態是不可逆的,亦即雖然經過治療,也不能恢復到正常狀態,所以必須把握“可逆階段” 的治療黃金時機。
很多糖尿病前趨症與第2型糖尿病初期的患者都沒有症狀,所以必須靠血糖篩檢才能診斷出來。糖尿病前趨症與第2型糖尿病都有相同的發病危險因子:
(1)體重過重,尤其是腹部肥胖,
(2)缺少活動,
(3)年紀(大於45歲必須接受血糖篩檢),
(4)一等親有第2型糖尿病史(父母或兄弟姊妹),
(5)高危險種族(非洲、拉丁美洲、亞洲裔、太平洋島民),
(6)有妊娠糖尿病史或曾經生產過大於9英磅的嬰兒,
(7)多囊卵巢症候群,
(8)先前檢驗出空腹葡萄糖障礙或葡萄糖耐量異常,
(9)高血壓(140/90 mmHg或正在接受高血壓的治療),
(10)血脂異常(高密度膽固醇濃度≦35 mg/dl或三酸甘油脂≧250 mg/dl),
(11)有心血管疾病的病史。
治療
(一)生活型態的改善:治療的最好方法是生活型態的改善,除了戒菸之外,還包括下列兩種方法。
(1)減重:運動與飲食控制(低熱量、低脂肪)是首選的方法。
(2)運動:美國Diabetes Prevention Program建議持續地中度運動,例如每天30分鐘快走,每週至少5天,達到每週有150分鐘的運動量。
有兩項臨床研究(Diabetes Prevention Program和Finnish Diabetes Prevention Study)均證實生活型態的改善在4年內可使第2型糖尿病的發生率降低58%。
(二)藥物治療
(1)臨床研究發現有預防或延緩糖尿病發生的藥物:metformin、acarbose、 orlistat、rosiglitazone。
(2)2007年美國糖尿病學會在一次會議中做出結論,metformin (Glucophage) 是目前唯一被建議用來預防第2型糖尿病發生的藥物,並且應用在非常高危險的病人(同時有空腹葡萄糖障礙和葡萄糖耐量異常,還有最少其他一項糖尿病危險因子)
結語
糖尿病前趨症通常沒有症狀,必須靠血糖篩檢來診斷;臨床上最值得我們重視的有兩點:(1)它極有可能會演變成第2型糖尿病;(2)它是一種可逆性的狀態,亦即經過治療(生活型態的改善、藥物)有可能避免或延緩發展成第2型糖尿病。@*
作者﹕王元甫 內科專科醫師
糖尿病前趨症(pre-diabetes)是一個新的醫學名詞,用它來包含以前就已存在的兩種臨床病症:(1)空腹葡萄糖障礙(impaired fasting glucose, IFG)、(2)葡萄糖耐量異常(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IGT)。舊的名詞雖然能確切表達病症的病理特性,但是一般人不容易瞭解;而“糖尿病前趨症”則能夠明確表示它是糖尿病發病之前的臨床狀態。
根據美國糖尿病學會的統計,在美國有2080萬的糖尿病患者(人口的7%),而糖尿病前趨症的患者更多有5400萬,是糖尿病患者的2.5倍。研究顯示,大部分糖尿病前趨症的患者在10年內會轉變成第2型糖尿病;令人欣慰的是,如果糖尿病前趨症經過治療,就有可能避免或延緩轉變成第2型糖尿病。
診斷標準
血漿的葡萄糖濃度沒有達到糖尿病的診斷標準,但又比正常血糖值為高,就稱為糖尿病前趨症。糖尿病前趨症又可依檢驗方法分成兩種:
(1)空腹葡萄糖障礙:空腹八小時以上,血漿葡萄糖濃度大於100mg/dl但小於125mg/dl。
(2)葡萄糖耐量異常:空腹八小時以上,服用75公克葡萄糖二小時後的血漿葡萄糖濃度大於14Omg/dl但小於199mg/dl。
臨床意義
為什麼糖尿病前趨症在臨床上會受到相當的重視呢?有下列三項理由:
(1)糖尿病前趨症極有可能發展成第2型糖尿病。
糖尿病前趨症是一個臨床上的警訊,表示得到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增高。根據研究顯示,每年大約有11% 糖尿病前趨症的患者變成第2型糖尿病,並且大部分糖尿病前趨症的患者在10年內都會轉變為第2型糖尿病。
(2)糖尿病前趨症會增加心血管疾病與腦血管疾病的危險性。
事實上,在糖尿病前趨症的階段就已存在心血管疾病的危險,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是正常人的1.5倍(相較於糖尿病階段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是正常人的2-4倍)。同樣地,糖尿病前趨症也會增加腦血管疾病的危險性。
(3)生活型態的改善(lifestyle modifications)有可能避免或延緩糖尿病前趨症變成第2型糖尿病。
生活型態的改善(包括減輕5–10%的體重與每週有150分鐘的適度運動)就有可能使糖尿病前趨症的患者血糖恢復正常,如此就可以避免或延緩第2型糖尿病的發生。
病理
根據針對美國人的調查統計,大約有1/3(620萬)第2型糖尿病的患者沒有被診斷出來。主要是因為在第2型糖尿病的初期幾乎沒有明顯的症狀,如果有可能只是容易疲倦,糖尿病前趨症也有相同的情形。
為什麼會沒有症狀呢?糖尿病前趨症與第2型糖尿病初期的主要病理缺陷是因為肥胖所引起的胰島素抗拒性,這時胰臟的β細胞會有代償現象,分泌更多的胰島素,使血糖仍維持正常,所以一般並沒有高血糖的症狀。
當有高血糖症狀(多尿、多渴、無法解釋的體重減輕)時,通常已到了第2型糖尿病的中期,此時胰臟的β細胞已發生變性,分泌胰島素的功能降低,導致血糖升高,這時病人的體重開始減輕,並不如以往的肥胖。
在只有胰島素抗拒性的階段,疾病狀態是可逆的,亦即經過治療,可恢復到正常;然而如果胰臟的β細胞已經發生變性(分泌胰島素的功能降低),疾病狀態是不可逆的,亦即雖然經過治療,也不能恢復到正常狀態,所以必須把握“可逆階段” 的治療黃金時機。
很多糖尿病前趨症與第2型糖尿病初期的患者都沒有症狀,所以必須靠血糖篩檢才能診斷出來。糖尿病前趨症與第2型糖尿病都有相同的發病危險因子:
(1)體重過重,尤其是腹部肥胖,
(2)缺少活動,
(3)年紀(大於45歲必須接受血糖篩檢),
(4)一等親有第2型糖尿病史(父母或兄弟姊妹),
(5)高危險種族(非洲、拉丁美洲、亞洲裔、太平洋島民),
(6)有妊娠糖尿病史或曾經生產過大於9英磅的嬰兒,
(7)多囊卵巢症候群,
(8)先前檢驗出空腹葡萄糖障礙或葡萄糖耐量異常,
(9)高血壓(140/90 mmHg或正在接受高血壓的治療),
(10)血脂異常(高密度膽固醇濃度≦35 mg/dl或三酸甘油脂≧250 mg/dl),
(11)有心血管疾病的病史。
治療
(一)生活型態的改善:治療的最好方法是生活型態的改善,除了戒菸之外,還包括下列兩種方法。
(1)減重:運動與飲食控制(低熱量、低脂肪)是首選的方法。
(2)運動:美國Diabetes Prevention Program建議持續地中度運動,例如每天30分鐘快走,每週至少5天,達到每週有150分鐘的運動量。
有兩項臨床研究(Diabetes Prevention Program和Finnish Diabetes Prevention Study)均證實生活型態的改善在4年內可使第2型糖尿病的發生率降低58%。
(二)藥物治療
(1)臨床研究發現有預防或延緩糖尿病發生的藥物:metformin、acarbose、 orlistat、rosiglitazone。
(2)2007年美國糖尿病學會在一次會議中做出結論,metformin (Glucophage) 是目前唯一被建議用來預防第2型糖尿病發生的藥物,並且應用在非常高危險的病人(同時有空腹葡萄糖障礙和葡萄糖耐量異常,還有最少其他一項糖尿病危險因子)
結語
糖尿病前趨症通常沒有症狀,必須靠血糖篩檢來診斷;臨床上最值得我們重視的有兩點:(1)它極有可能會演變成第2型糖尿病;(2)它是一種可逆性的狀態,亦即經過治療(生活型態的改善、藥物)有可能避免或延緩發展成第2型糖尿病。@*
Re: 糖尿病介紹
蕎麥對糖尿病有食療作用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糖尿病的發病率亦在逐年增加,現在全世界有1.9億糖尿病患者,我國此病患病率為3.6%,約有糖尿病人及糖耐量低減者 5000萬人,是繼腫瘤、心血管病之後又一危害人群健康的主要慢性病。蕎麥作為一種常見雜糧作物,在北方地區旱地已普遍種植和食用。
蕎麥源於中國,因其富含多種藥用成分,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和重視。哈爾濱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一項調查表明:主食蕎麥地區的人群,其血糖水平和糖尿病患病率明顯低於不食用蕎麥地區的人群。其中,主食蕎麥的居民高血糖水平(即高於正常值的血糖水平)檢出率為1.6%,非主食蕎麥的人高血糖檢出率為 7.33%,後者高於前者近4倍;主食蕎麥和不食用蕎麥地區的糖尿病患病率也相差約一倍,前者為1.88%,後者為3.84%。這一結論提示:蕎麥作為有效降低糖尿病發生的雜糧作物,應該更多地出現在老百姓的餐桌上。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糖尿病的發病率亦在逐年增加,現在全世界有1.9億糖尿病患者,我國此病患病率為3.6%,約有糖尿病人及糖耐量低減者5000萬人,是繼腫瘤、心血管病之後又一危害人群健康的主要慢性病。蕎麥作為一種常見雜糧作物,在北方地區旱地已普遍種植和食用。蕎麥籽粒中富含蛋白質、纖維素、澱粉、糖類,特別是蛋白質近似豆科植物的蛋白質,其籽粒中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E和微量元素。蕎麥的脂肪含量為2%~3%,有9種脂肪酸,且多為油酸和亞油酸,可降低血脂。蕎麥中尼克酸含量比白面多3~4倍,尚含有其他食物所不具有的芸香苷(蘆丁)。尼克酸和芸香苷也具有降低高血脂的作用,常吃蕎麥可防治糖尿病及高脂血症。蕎麥中鉻、礬等元素明顯高於非蕎麥食物,推測它們對降低血糖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最近,蕎麥、麩皮對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的食療效果已得到醫學界和營養學界的公認。特別是蕎麥中的苦蕎,中醫認為其性寒、味苦,為寒涼藥物。因苦能清洩,間接存陰,從而止渴、清熱洩火而對糖尿病起治療作用。日本學者在研究中也發現,苦蕎在預防糖尿病、高血壓症等生活習慣病的效果上約為甜蕎的100倍。因此,日本人稱苦蕎為「長生不老苦蕎」。實踐結果表明,蕎麥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的「三降」效果均很明顯。目前,我國已有蕎麥製作的掛面、涼粉、糕點、酒類、飲料等普遍上市。
來源:39健康網社區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糖尿病的發病率亦在逐年增加,現在全世界有1.9億糖尿病患者,我國此病患病率為3.6%,約有糖尿病人及糖耐量低減者 5000萬人,是繼腫瘤、心血管病之後又一危害人群健康的主要慢性病。蕎麥作為一種常見雜糧作物,在北方地區旱地已普遍種植和食用。
蕎麥源於中國,因其富含多種藥用成分,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和重視。哈爾濱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一項調查表明:主食蕎麥地區的人群,其血糖水平和糖尿病患病率明顯低於不食用蕎麥地區的人群。其中,主食蕎麥的居民高血糖水平(即高於正常值的血糖水平)檢出率為1.6%,非主食蕎麥的人高血糖檢出率為 7.33%,後者高於前者近4倍;主食蕎麥和不食用蕎麥地區的糖尿病患病率也相差約一倍,前者為1.88%,後者為3.84%。這一結論提示:蕎麥作為有效降低糖尿病發生的雜糧作物,應該更多地出現在老百姓的餐桌上。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糖尿病的發病率亦在逐年增加,現在全世界有1.9億糖尿病患者,我國此病患病率為3.6%,約有糖尿病人及糖耐量低減者5000萬人,是繼腫瘤、心血管病之後又一危害人群健康的主要慢性病。蕎麥作為一種常見雜糧作物,在北方地區旱地已普遍種植和食用。蕎麥籽粒中富含蛋白質、纖維素、澱粉、糖類,特別是蛋白質近似豆科植物的蛋白質,其籽粒中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E和微量元素。蕎麥的脂肪含量為2%~3%,有9種脂肪酸,且多為油酸和亞油酸,可降低血脂。蕎麥中尼克酸含量比白面多3~4倍,尚含有其他食物所不具有的芸香苷(蘆丁)。尼克酸和芸香苷也具有降低高血脂的作用,常吃蕎麥可防治糖尿病及高脂血症。蕎麥中鉻、礬等元素明顯高於非蕎麥食物,推測它們對降低血糖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最近,蕎麥、麩皮對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的食療效果已得到醫學界和營養學界的公認。特別是蕎麥中的苦蕎,中醫認為其性寒、味苦,為寒涼藥物。因苦能清洩,間接存陰,從而止渴、清熱洩火而對糖尿病起治療作用。日本學者在研究中也發現,苦蕎在預防糖尿病、高血壓症等生活習慣病的效果上約為甜蕎的100倍。因此,日本人稱苦蕎為「長生不老苦蕎」。實踐結果表明,蕎麥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的「三降」效果均很明顯。目前,我國已有蕎麥製作的掛面、涼粉、糕點、酒類、飲料等普遍上市。
來源:39健康網社區
Re: 糖尿病介紹
最新調查 糖尿病患 7成未達控制目標
蘋果日報
報導╱楊琇雯
內約有100多萬位糖尿病患,又分成胰島素依賴的第一型和非胰島素依賴第二型,後者佔大多數。根據國內一項最新調查顯示,平均約7成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未達標準;而近3成服用傳統藥物的病患,曾出現低血糖症狀,生活品質受到嚴重影響。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許惠?提醒,現在已有許多新藥物,可降低傳統藥物帶來的體重增加、低血糖副作用,患者可與醫師討論用藥選擇。另外,合併各種類別的口服藥物也是目前用藥新趨勢,但配合藥物治療外也不要忘了飲食、運動,提高控制率。
常誤解
定期回診考慮換藥
許惠恒醫師分析,糖尿病患者不願意服藥的原因之一是對藥物有錯誤認知,像是口服藥物服用一段時間後,會因為疾病惡化可能會讓體內β細胞慢慢變壞而失去功能,影響胰島素的分泌,所以在用藥過程中應在一段時間後與醫師討論是否有換藥的必要。不過大多數患者都誤以為是正在服用的藥物沒效了,所以就自動放棄,不知道其實換藥仍有機會提高控制效果。
只半數施打胰島素
常有許多糖尿病患誤以為打胰島素打久了,會使器官受損,所以不肯施打。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中約3成需施打胰島素,但目前統計看來,真正有在使用的只有1到2成,換句話說,在需要使用胰島素針的患者中,只有半數使用。
可考慮胰島素增敏劑
在應使用胰島素針卻未使用的情況下,也可能是因現在有胰島素增敏劑藥物,但仍應由醫師判定是否需使用。目前胰島素增敏劑有兩種產品,分別是梵帝雅和愛妥糖,使用前者要注意可能會增加心臟病急性發作的危險性。
要注意
抽血驗糖化血色素
許惠恒醫師表示,糖尿病患者的控制目標是糖化血色素百分比控制在7%以下,但經過調查後發現,國內約只有1/3達到,剩下的7成都未達控制目標。而糖化血色素代表的是過去3個月的平均血糖值,其濃度與平均血糖呈正相關,所以可看出飲食、藥物控制的成效,患者不只要固定在家自行用血糖機測量血糖,也應定期回診讓醫師抽血檢查糖化血色素值。
新藥少低血糖狀況
許多患者不願意遵醫囑服用藥物的原因是,藥物帶來的副作用大。像在此次調查中,就有1/3的患者抱怨使用口服降血糖藥曾發生1次或多次低血糖症狀,像是心悸、臉色蒼白、冒冷汗、頭暈、疲倦及無力等。不過,許惠恒醫師說明,現在有新作用機轉的糖尿病藥物DPP-4抑制劑,可減少低血糖情況,若是低血糖明顯者,可與醫師討論使用新藥物。
多數用1到2種藥
雖然新藥物可以降低副作用產生,不過許惠恒醫師提醒,傳統口服降血糖藥物在控制效果上仍然很好,可降糖化血色素約1.5到2%。再加上多數糖尿病患者可能需要同時使用1到2種藥,所以用藥上目前多以傳統口服藥物1種再加上新機轉的藥物,或者也可使用多種傳統藥物做搭配。
胰島素針
簡化手續方便施打
胰島素針要能以簡化繁雜手續為主,比起早期需自行抽取藥水、混合再施打的情況已方便很多。但現在仍有患者因施打時被嘲笑是在「打毒品」,心裡蒙上陰影而不願意打或偷偷躲在廁所施打。未注射胰島素會使控制情況變差;在不夠衛生、乾淨的地方施打也容易造成感染。若能先讓周遭親友和學校老師了解病情、同學幫忙,自己也坦然面對,控制情況才較好。
單手按壓需穩定度
胰島素針的設計有幾個原則,包括刻度要明顯易見,數字不能太小,否則會看不清楚;最好能夠單手施打、按壓要穩、方便施力。許惠恒醫師特別提醒,有些年紀較大的糖尿病患者,因手部肌肉較無力,按壓注射器時手容易不穩,再加上太怕痛,往往還沒把藥打進去就掉在地上了。最好能夠挑選自己操作起來較順手的產品。
*選擇適合自己的注射筆時要先按按看,方便按壓、拿起來夠穩比較好。
*施打部位以腹部、大腿外側上2/3、上臂等處較適合,施打前最好先用酒精將針頭消毒過。
*注射筆現在的最大劑量設計是80單位,用量較大或需使用較久的人比較方便,減少裝填藥物、更換的頻率。
醫師說 衛教經費今年減半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 許惠恒)
今年度國健局編列給全國糖尿病衛教團體的經費僅剩一半,目前還看不出太大的影響性,但可想而知,患者的衛教活動、諮詢、交流等機會可能變少,建議可多個醫療院所合併一起辦衛教活動,較節省經費。在醫院裡的科別可能要向總院申請經費,才能落實藥物、血糖機、胰島素針、飲食等日常生活控制目標。
蘋果日報
報導╱楊琇雯
內約有100多萬位糖尿病患,又分成胰島素依賴的第一型和非胰島素依賴第二型,後者佔大多數。根據國內一項最新調查顯示,平均約7成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未達標準;而近3成服用傳統藥物的病患,曾出現低血糖症狀,生活品質受到嚴重影響。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許惠?提醒,現在已有許多新藥物,可降低傳統藥物帶來的體重增加、低血糖副作用,患者可與醫師討論用藥選擇。另外,合併各種類別的口服藥物也是目前用藥新趨勢,但配合藥物治療外也不要忘了飲食、運動,提高控制率。
常誤解
定期回診考慮換藥
許惠恒醫師分析,糖尿病患者不願意服藥的原因之一是對藥物有錯誤認知,像是口服藥物服用一段時間後,會因為疾病惡化可能會讓體內β細胞慢慢變壞而失去功能,影響胰島素的分泌,所以在用藥過程中應在一段時間後與醫師討論是否有換藥的必要。不過大多數患者都誤以為是正在服用的藥物沒效了,所以就自動放棄,不知道其實換藥仍有機會提高控制效果。
只半數施打胰島素
常有許多糖尿病患誤以為打胰島素打久了,會使器官受損,所以不肯施打。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中約3成需施打胰島素,但目前統計看來,真正有在使用的只有1到2成,換句話說,在需要使用胰島素針的患者中,只有半數使用。
可考慮胰島素增敏劑
在應使用胰島素針卻未使用的情況下,也可能是因現在有胰島素增敏劑藥物,但仍應由醫師判定是否需使用。目前胰島素增敏劑有兩種產品,分別是梵帝雅和愛妥糖,使用前者要注意可能會增加心臟病急性發作的危險性。
要注意
抽血驗糖化血色素
許惠恒醫師表示,糖尿病患者的控制目標是糖化血色素百分比控制在7%以下,但經過調查後發現,國內約只有1/3達到,剩下的7成都未達控制目標。而糖化血色素代表的是過去3個月的平均血糖值,其濃度與平均血糖呈正相關,所以可看出飲食、藥物控制的成效,患者不只要固定在家自行用血糖機測量血糖,也應定期回診讓醫師抽血檢查糖化血色素值。
新藥少低血糖狀況
許多患者不願意遵醫囑服用藥物的原因是,藥物帶來的副作用大。像在此次調查中,就有1/3的患者抱怨使用口服降血糖藥曾發生1次或多次低血糖症狀,像是心悸、臉色蒼白、冒冷汗、頭暈、疲倦及無力等。不過,許惠恒醫師說明,現在有新作用機轉的糖尿病藥物DPP-4抑制劑,可減少低血糖情況,若是低血糖明顯者,可與醫師討論使用新藥物。
多數用1到2種藥
雖然新藥物可以降低副作用產生,不過許惠恒醫師提醒,傳統口服降血糖藥物在控制效果上仍然很好,可降糖化血色素約1.5到2%。再加上多數糖尿病患者可能需要同時使用1到2種藥,所以用藥上目前多以傳統口服藥物1種再加上新機轉的藥物,或者也可使用多種傳統藥物做搭配。
胰島素針
簡化手續方便施打
胰島素針要能以簡化繁雜手續為主,比起早期需自行抽取藥水、混合再施打的情況已方便很多。但現在仍有患者因施打時被嘲笑是在「打毒品」,心裡蒙上陰影而不願意打或偷偷躲在廁所施打。未注射胰島素會使控制情況變差;在不夠衛生、乾淨的地方施打也容易造成感染。若能先讓周遭親友和學校老師了解病情、同學幫忙,自己也坦然面對,控制情況才較好。
單手按壓需穩定度
胰島素針的設計有幾個原則,包括刻度要明顯易見,數字不能太小,否則會看不清楚;最好能夠單手施打、按壓要穩、方便施力。許惠恒醫師特別提醒,有些年紀較大的糖尿病患者,因手部肌肉較無力,按壓注射器時手容易不穩,再加上太怕痛,往往還沒把藥打進去就掉在地上了。最好能夠挑選自己操作起來較順手的產品。
*選擇適合自己的注射筆時要先按按看,方便按壓、拿起來夠穩比較好。
*施打部位以腹部、大腿外側上2/3、上臂等處較適合,施打前最好先用酒精將針頭消毒過。
*注射筆現在的最大劑量設計是80單位,用量較大或需使用較久的人比較方便,減少裝填藥物、更換的頻率。
醫師說 衛教經費今年減半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 許惠恒)
今年度國健局編列給全國糖尿病衛教團體的經費僅剩一半,目前還看不出太大的影響性,但可想而知,患者的衛教活動、諮詢、交流等機會可能變少,建議可多個醫療院所合併一起辦衛教活動,較節省經費。在醫院裡的科別可能要向總院申請經費,才能落實藥物、血糖機、胰島素針、飲食等日常生活控制目標。
Re: 糖尿病介紹
運動 服藥 飲食控制 可穩血糖
長期疲倦 腹痛要注意
蘋果日報
報導╱余孟芬
許多糖尿病患在獲知病情的那一刻,自己和家人都無法打從心裡接受。糖尿病分成兩型,第一型又稱胰島素依賴型,需終生施打胰島素,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多跟遺傳有關;第二型則是非胰島素依賴型,多半是「吃出來的」。無論是哪一型,透過飲食控制、運動、打胰島素針等都可獲得控制。
個案一
60歲,女性,第二型糖尿病 罹病後少肉多吃菜
張阿嬤有糖尿病家族史,爸爸、媽媽也同時患有糖尿病。過去張阿嬤有喝酒、熬夜和吃消夜的習慣,肉類也吃很多。12年前突然感覺疲倦、嗜睡,整個人沒有精神,到醫院檢查時被診斷出糖尿病。現在張阿嬤很努力做飲食控制,肉類吃的很少,每餐都以蔬菜為主,青菜也都是自己種的,烹調也以水煮的方式處理,沒有多餘的調味料。此外,她作息也很規律,每天早晚外出散步、晚上9點上床睡覺,若半夜肚子餓就喝水或麥片,不吃消夜。
1.張阿嬤(後方站立者)有糖尿病家族史,父親(左)血糖控制較差,還因此而截肢。
2.張阿嬤過去有飲酒、熬夜和吃消夜習慣,12年前突然感覺疲倦、嗜睡,整個人無精打采,檢查後才知道已罹患第二型糖尿病。
3.現在張阿嬤很努力做飲食控制,每餐都以青菜為主,且都以水煮的方式烹調,不會加油和調味料。
4.現在家裡吃的蔬菜水果,如地瓜葉和木瓜等,都是張阿嬤自己親手種的。
5.晚上如果肚子真的很餓,張阿嬤不會外出買消夜吃,改泡糙米粉來喝。
6.現在張阿嬤血糖控制良好,只需每2天量1次血糖,每天打1次胰島素針,每月回診即可。
罹病後
消夜以糙米粉代替
張阿嬤過去常飲酒、熬夜、吃消夜,也相當喜歡吃肉。現在張阿嬤努力控制飲食,降低肉類攝取,餐餐都以蔬菜為主,還自己種菜,烹調也多用水煮,不添加調味料。肚子餓就喝水或喝麥片,戒掉吃宵夜的習慣。
醫師說
定期做腹部超音波
若有第二型糖尿病家族史,或飯後或空腹血糖超過正常值,除了定期抽血檢查之外,在40歲之前可做腹部斷層掃描。
亞東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 王治元
個案二
13歲,男性,第一型糖尿病 體重突減輕需當心
葉小弟是第一型糖尿病,沒有家族病史,但愛喝飲料和汽水。去年9月時,葉小弟的體重突然在1個月內狂掉10公斤,出現食欲不佳、昏睡、全身無力和腹痛等徵兆,先帶到醫院照腹部超音波,但因為沒做抽血檢查,所以未驗出血糖值異常。由於情況一直沒有改善,家人還發現葉小弟的尿液爬滿螞蟻,再次到醫院抽血檢查,才發現血糖值已飆升到500mg/dl,並合併酮酸毒血症。葉小弟戒掉飲料和零食,並勤運動;葉媽媽也將炒菜用的油改為橄欖油,並常煮苦瓜湯給葉小弟喝,不僅做便當給葉小弟當午餐,更準備葉小弟專用的代糖和營養補充飲料。
1.就讀國一的葉小弟,短短1個月內,體重突然狂掉10公斤,同時出現食欲不佳、昏睡、全身無力和腹痛等徵兆。
2.抽血檢查驗出糖尿病後,葉小弟就必須學著在學校自己驗血糖和打胰島素針。
3.葉小弟人緣好,同學都很樂意幫忙,提醒他該補充熱量,至今幾乎沒有發生過低血糖的情況。
4.葉小弟(中)常打籃球,他說懂得控制血糖,就能像一般人一樣運動。
5.只要了解自身的狀況,也能自己騎腳踏車去學校上課。
6.葉小弟在吃東西前,會參考熱量代換表,以維持血糖平穩,避免血糖過高。
罹病後
提醒要做血糖檢查
葉小弟第一次就醫時只做腹部超音波,因未抽血檢查,沒有驗出血糖值異常。等第二次就醫到另一間醫院做抽血檢查時,才發現罹患糖尿病。家長若發現孩子頭昏、疲倦、體重狂掉等類似徵兆時,可提醒醫師做血糖值的檢查。
醫師說
吃飯前後量血糖
青少年正值發育期,荷爾蒙分泌旺盛,會和胰島素對抗,須注意胰島素多寡,吃飯前後各量1次血糖。
亞東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 王治元
個案三
17歲,男性,第一型糖尿病 體育健兒控血糖
陳同學在國小一年級時家人發現他體重減輕、尿液呈白色,且上完廁所後馬桶附近爬滿螞蟻,至醫院進行血液檢查後發現是糖尿病。一開始父親每天到校幫陳同學打胰島素針和量血糖,直到國小三年級參加糖尿病協會活動,他才學會自己打針。
目前就讀體育班的陳同學,每天固定游泳2到3小時,假日還會做重量訓練,他在運動前會先吃點麵包、餅乾,防止血糖過低,所以血糖值控制良好,幾乎沒有發生低血糖情形。剛發病時,奶奶特地為他準備低鈉少油的便當,現在陳同學自己也會節制和代換熱量,一般餐點都能吃,但不碰油炸、太甜、過鹹的食物。除了每天固定4次記錄血糖值和打胰島素針,陳同學每2個月也會定期回診,檢查血糖值和胰臟情況。陳同學更透過繪畫來表達自我想法,他認為,糖尿病患可以和正常人一樣做任何想做的事。
1.陳同學在國小一年級時被家人發現體重減輕、尿液呈現白色,且馬桶爬滿螞蟻,帶到醫院做血液檢查發現是糖尿病。
2.從小到大,量血糖已成為他每日必做的功課。每天驗完血糖會仔細記錄,給醫師當參考。
3.從國小三年級開始就學會自己打胰島素針,不曾有一天懈怠,也不假手他人,現在技術已很熟練。
4.熱愛繪畫的陳同學,常透過畫作表達內心想法。圖為陳同學拿下羅氏繪畫比賽全球冠軍作品-我最喜歡吃的食物,表達對美食的渴望。
5.就讀體育班的陳同學,會在運動前先吃麵包或餅乾,預防運動過程中血糖過低。
6.目前是游泳選手的陳同學,每天固定游5000公尺,也懂得保護自己,避免身體受到外傷。
罹病後
早睡早起勿熬夜
每天固定11點上床睡覺、6點起床的陳同學,沒有熬夜的習慣,有研究報告指出,糖尿病患若每天睡不到6個小時,危險機率是睡滿7、8小時者的2倍,所以要有規律的睡眠時間,避免熬夜、睡眠不足。
醫師說
自己算熱量運動量
運動是控制血糖的因素之一,每天運動30分鐘可幫助血糖控制,運動類型的選擇可依個人健康狀況而定,運動強度的計算是(200-年齡)×0.7,可以自己算算看。
和信醫院營養師 王麗民
個案四
19歲,女性,第一型糖尿病 胰島素幫浦較省事
曾同學是第一型糖尿病,9歲時突然出現體重下降、無力和嗜睡等情況,到了晚上卻睡不著覺,還一直想要喝水和甜飲,家人帶到小兒科檢查,當時卻沒有診斷出糖尿病。直到有一次外出戲水時,感覺到腹部絞痛,突然呈現半昏迷狀態,送醫急救後,才發現是糖尿病併發酮酸毒血症。
曾同學每天必須施打4次胰島素針,也固定做血糖監測,現在她改為使用胰島素幫浦,只需把偵測儀器帶在身上,3到4天更換1次藥劑即可,減少許多困擾。而同時也在飲食上做控制的曾同學,已經把食物代換表記在腦海中,但難免會嘴饞,若吃了不該吃的食物,曾同學也懂得代換熱量,避免讓自己的血糖過高。曾同學表示,只要血糖值控制平穩,糖尿病患也可以像正常人一樣運動、逛街、出遊,生活上不會受到什麼限制。
1.曾同學在9歲時突然出現體重下降、無力和嗜睡等情況,常趴著寫作業,但家人當時帶到小兒科檢查時,卻沒有被診斷出糖尿病。
2.有一次外出戲水時,突然呈現半昏迷狀態,送醫急救才發現是糖尿病。自此之後她每天須施打4次胰島素針,也固定做血糖監測。
3.曾同學改用胰島素幫浦後,只需把偵測儀器帶在身上,3到4天更換1次胰島素藥劑即可,減少許多困擾。
罹病後
應建立正確心態
曾同學到現在仍不敢讓同學知道自己罹患糖尿病,曾經在學校裡躲在廁所打胰島素針,被同學發現時取笑是在施打毒品,讓她非常害怕告訴別人自己的病情。曾同學認為大家應多認識糖尿病,明白這並不是什麼重病,給予病友幫助,讓患者有把病情勇敢說出來的一天。
醫師說
飲食調配有方法
若這一餐的碳水化合物超過200卡,那麼下一餐就要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取,不可一次攝取過量,容易使血糖飆高。
和信醫院營養師 王麗民
長期疲倦 腹痛要注意
蘋果日報
報導╱余孟芬
許多糖尿病患在獲知病情的那一刻,自己和家人都無法打從心裡接受。糖尿病分成兩型,第一型又稱胰島素依賴型,需終生施打胰島素,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多跟遺傳有關;第二型則是非胰島素依賴型,多半是「吃出來的」。無論是哪一型,透過飲食控制、運動、打胰島素針等都可獲得控制。
個案一
60歲,女性,第二型糖尿病 罹病後少肉多吃菜
張阿嬤有糖尿病家族史,爸爸、媽媽也同時患有糖尿病。過去張阿嬤有喝酒、熬夜和吃消夜的習慣,肉類也吃很多。12年前突然感覺疲倦、嗜睡,整個人沒有精神,到醫院檢查時被診斷出糖尿病。現在張阿嬤很努力做飲食控制,肉類吃的很少,每餐都以蔬菜為主,青菜也都是自己種的,烹調也以水煮的方式處理,沒有多餘的調味料。此外,她作息也很規律,每天早晚外出散步、晚上9點上床睡覺,若半夜肚子餓就喝水或麥片,不吃消夜。
1.張阿嬤(後方站立者)有糖尿病家族史,父親(左)血糖控制較差,還因此而截肢。
2.張阿嬤過去有飲酒、熬夜和吃消夜習慣,12年前突然感覺疲倦、嗜睡,整個人無精打采,檢查後才知道已罹患第二型糖尿病。
3.現在張阿嬤很努力做飲食控制,每餐都以青菜為主,且都以水煮的方式烹調,不會加油和調味料。
4.現在家裡吃的蔬菜水果,如地瓜葉和木瓜等,都是張阿嬤自己親手種的。
5.晚上如果肚子真的很餓,張阿嬤不會外出買消夜吃,改泡糙米粉來喝。
6.現在張阿嬤血糖控制良好,只需每2天量1次血糖,每天打1次胰島素針,每月回診即可。
罹病後
消夜以糙米粉代替
張阿嬤過去常飲酒、熬夜、吃消夜,也相當喜歡吃肉。現在張阿嬤努力控制飲食,降低肉類攝取,餐餐都以蔬菜為主,還自己種菜,烹調也多用水煮,不添加調味料。肚子餓就喝水或喝麥片,戒掉吃宵夜的習慣。
醫師說
定期做腹部超音波
若有第二型糖尿病家族史,或飯後或空腹血糖超過正常值,除了定期抽血檢查之外,在40歲之前可做腹部斷層掃描。
亞東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 王治元
個案二
13歲,男性,第一型糖尿病 體重突減輕需當心
葉小弟是第一型糖尿病,沒有家族病史,但愛喝飲料和汽水。去年9月時,葉小弟的體重突然在1個月內狂掉10公斤,出現食欲不佳、昏睡、全身無力和腹痛等徵兆,先帶到醫院照腹部超音波,但因為沒做抽血檢查,所以未驗出血糖值異常。由於情況一直沒有改善,家人還發現葉小弟的尿液爬滿螞蟻,再次到醫院抽血檢查,才發現血糖值已飆升到500mg/dl,並合併酮酸毒血症。葉小弟戒掉飲料和零食,並勤運動;葉媽媽也將炒菜用的油改為橄欖油,並常煮苦瓜湯給葉小弟喝,不僅做便當給葉小弟當午餐,更準備葉小弟專用的代糖和營養補充飲料。
1.就讀國一的葉小弟,短短1個月內,體重突然狂掉10公斤,同時出現食欲不佳、昏睡、全身無力和腹痛等徵兆。
2.抽血檢查驗出糖尿病後,葉小弟就必須學著在學校自己驗血糖和打胰島素針。
3.葉小弟人緣好,同學都很樂意幫忙,提醒他該補充熱量,至今幾乎沒有發生過低血糖的情況。
4.葉小弟(中)常打籃球,他說懂得控制血糖,就能像一般人一樣運動。
5.只要了解自身的狀況,也能自己騎腳踏車去學校上課。
6.葉小弟在吃東西前,會參考熱量代換表,以維持血糖平穩,避免血糖過高。
罹病後
提醒要做血糖檢查
葉小弟第一次就醫時只做腹部超音波,因未抽血檢查,沒有驗出血糖值異常。等第二次就醫到另一間醫院做抽血檢查時,才發現罹患糖尿病。家長若發現孩子頭昏、疲倦、體重狂掉等類似徵兆時,可提醒醫師做血糖值的檢查。
醫師說
吃飯前後量血糖
青少年正值發育期,荷爾蒙分泌旺盛,會和胰島素對抗,須注意胰島素多寡,吃飯前後各量1次血糖。
亞東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 王治元
個案三
17歲,男性,第一型糖尿病 體育健兒控血糖
陳同學在國小一年級時家人發現他體重減輕、尿液呈白色,且上完廁所後馬桶附近爬滿螞蟻,至醫院進行血液檢查後發現是糖尿病。一開始父親每天到校幫陳同學打胰島素針和量血糖,直到國小三年級參加糖尿病協會活動,他才學會自己打針。
目前就讀體育班的陳同學,每天固定游泳2到3小時,假日還會做重量訓練,他在運動前會先吃點麵包、餅乾,防止血糖過低,所以血糖值控制良好,幾乎沒有發生低血糖情形。剛發病時,奶奶特地為他準備低鈉少油的便當,現在陳同學自己也會節制和代換熱量,一般餐點都能吃,但不碰油炸、太甜、過鹹的食物。除了每天固定4次記錄血糖值和打胰島素針,陳同學每2個月也會定期回診,檢查血糖值和胰臟情況。陳同學更透過繪畫來表達自我想法,他認為,糖尿病患可以和正常人一樣做任何想做的事。
1.陳同學在國小一年級時被家人發現體重減輕、尿液呈現白色,且馬桶爬滿螞蟻,帶到醫院做血液檢查發現是糖尿病。
2.從小到大,量血糖已成為他每日必做的功課。每天驗完血糖會仔細記錄,給醫師當參考。
3.從國小三年級開始就學會自己打胰島素針,不曾有一天懈怠,也不假手他人,現在技術已很熟練。
4.熱愛繪畫的陳同學,常透過畫作表達內心想法。圖為陳同學拿下羅氏繪畫比賽全球冠軍作品-我最喜歡吃的食物,表達對美食的渴望。
5.就讀體育班的陳同學,會在運動前先吃麵包或餅乾,預防運動過程中血糖過低。
6.目前是游泳選手的陳同學,每天固定游5000公尺,也懂得保護自己,避免身體受到外傷。
罹病後
早睡早起勿熬夜
每天固定11點上床睡覺、6點起床的陳同學,沒有熬夜的習慣,有研究報告指出,糖尿病患若每天睡不到6個小時,危險機率是睡滿7、8小時者的2倍,所以要有規律的睡眠時間,避免熬夜、睡眠不足。
醫師說
自己算熱量運動量
運動是控制血糖的因素之一,每天運動30分鐘可幫助血糖控制,運動類型的選擇可依個人健康狀況而定,運動強度的計算是(200-年齡)×0.7,可以自己算算看。
和信醫院營養師 王麗民
個案四
19歲,女性,第一型糖尿病 胰島素幫浦較省事
曾同學是第一型糖尿病,9歲時突然出現體重下降、無力和嗜睡等情況,到了晚上卻睡不著覺,還一直想要喝水和甜飲,家人帶到小兒科檢查,當時卻沒有診斷出糖尿病。直到有一次外出戲水時,感覺到腹部絞痛,突然呈現半昏迷狀態,送醫急救後,才發現是糖尿病併發酮酸毒血症。
曾同學每天必須施打4次胰島素針,也固定做血糖監測,現在她改為使用胰島素幫浦,只需把偵測儀器帶在身上,3到4天更換1次藥劑即可,減少許多困擾。而同時也在飲食上做控制的曾同學,已經把食物代換表記在腦海中,但難免會嘴饞,若吃了不該吃的食物,曾同學也懂得代換熱量,避免讓自己的血糖過高。曾同學表示,只要血糖值控制平穩,糖尿病患也可以像正常人一樣運動、逛街、出遊,生活上不會受到什麼限制。
1.曾同學在9歲時突然出現體重下降、無力和嗜睡等情況,常趴著寫作業,但家人當時帶到小兒科檢查時,卻沒有被診斷出糖尿病。
2.有一次外出戲水時,突然呈現半昏迷狀態,送醫急救才發現是糖尿病。自此之後她每天須施打4次胰島素針,也固定做血糖監測。
3.曾同學改用胰島素幫浦後,只需把偵測儀器帶在身上,3到4天更換1次胰島素藥劑即可,減少許多困擾。
罹病後
應建立正確心態
曾同學到現在仍不敢讓同學知道自己罹患糖尿病,曾經在學校裡躲在廁所打胰島素針,被同學發現時取笑是在施打毒品,讓她非常害怕告訴別人自己的病情。曾同學認為大家應多認識糖尿病,明白這並不是什麼重病,給予病友幫助,讓患者有把病情勇敢說出來的一天。
醫師說
飲食調配有方法
若這一餐的碳水化合物超過200卡,那麼下一餐就要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取,不可一次攝取過量,容易使血糖飆高。
和信醫院營養師 王麗民
Re: 糖尿病介紹
八成五糖尿病患 血糖控制差
蘋果日報
【甯瑋瑜╱台北報導】
台灣每二十人就有一人罹患糖尿病,患者血糖普遍控制差。據國內最新研究,八成五第二型糖尿病患,在血糖長期控制指標的「糖化血色素(HbA1c)」,都超過國際建議的百分之六點五。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許惠?說,患者切勿輕忽,因為英國最新研究顯示,糖化血色素每增加一個百分點,中風、腎衰竭、失明等風險會增加一至三成。
許惠恒最近發表此調查。該調查由國內十七家醫院共同進行,去年一至六月為六百多位病患監測血糖。以標準較寬鬆的美國糖尿病學會建議,糖化血色素應小於百分之七,有六成八超出標準。若以國際糖尿病聯盟要求的百分之六點五,不合格患者高達八成五。
許惠恒說,血糖控制差,可能與傳統藥物低血糖的副作用有關。近三成受訪患者抱怨心悸、冒冷汗、頭暈等低血糖副作用,少數甚至偷偷減藥,不利病情控制。
新藥副作用少較佳
馬偕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李淳權說,去年底衛生署核准一種降血糖新藥「佳糖維」(Januvia),不同於傳統藥物作用在胰臟、肝臟、肌肉或脂肪組織,而是作用在小腸,患者沒有傳統藥物的低血糖、體重增加等副作用。曾有一位患者糖化血色素在服用佳糖維後,從極為嚴重的百分之十一點九,降為七點三。不過此藥尚未獲健保給付,每日服用一次,一顆約六十元。
糖尿病小檔案
◎國內狀況:120萬人罹患,約7成須治療,用藥者7成血糖控制不佳
症狀:三多(尿多、喝多、吃多),疲倦、體重減輕、手腳麻、傷口不易癒合,但也可能無症狀
◎危險因子:家族史、肥胖、高血壓、高血脂
◎併發症:失明、中風、心血管疾病、神經病變、腎衰竭、足部潰瘍甚至截肢
◎注意之道:飲食控制,監測空腹血糖、餐後血糖,每3~6個月回診測糖化血色素。控制血壓、運動、服藥規律、避免菸酒
◎治療方式:口服藥物、胰島素
註:查詢相關內容可上糖尿病關懷基金會網站(http://www.dmcare.org.tw/)
資料來源:許惠恒醫師、李淳權醫師
蘋果日報
【甯瑋瑜╱台北報導】
台灣每二十人就有一人罹患糖尿病,患者血糖普遍控制差。據國內最新研究,八成五第二型糖尿病患,在血糖長期控制指標的「糖化血色素(HbA1c)」,都超過國際建議的百分之六點五。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許惠?說,患者切勿輕忽,因為英國最新研究顯示,糖化血色素每增加一個百分點,中風、腎衰竭、失明等風險會增加一至三成。
許惠恒最近發表此調查。該調查由國內十七家醫院共同進行,去年一至六月為六百多位病患監測血糖。以標準較寬鬆的美國糖尿病學會建議,糖化血色素應小於百分之七,有六成八超出標準。若以國際糖尿病聯盟要求的百分之六點五,不合格患者高達八成五。
許惠恒說,血糖控制差,可能與傳統藥物低血糖的副作用有關。近三成受訪患者抱怨心悸、冒冷汗、頭暈等低血糖副作用,少數甚至偷偷減藥,不利病情控制。
新藥副作用少較佳
馬偕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李淳權說,去年底衛生署核准一種降血糖新藥「佳糖維」(Januvia),不同於傳統藥物作用在胰臟、肝臟、肌肉或脂肪組織,而是作用在小腸,患者沒有傳統藥物的低血糖、體重增加等副作用。曾有一位患者糖化血色素在服用佳糖維後,從極為嚴重的百分之十一點九,降為七點三。不過此藥尚未獲健保給付,每日服用一次,一顆約六十元。
糖尿病小檔案
◎國內狀況:120萬人罹患,約7成須治療,用藥者7成血糖控制不佳
症狀:三多(尿多、喝多、吃多),疲倦、體重減輕、手腳麻、傷口不易癒合,但也可能無症狀
◎危險因子:家族史、肥胖、高血壓、高血脂
◎併發症:失明、中風、心血管疾病、神經病變、腎衰竭、足部潰瘍甚至截肢
◎注意之道:飲食控制,監測空腹血糖、餐後血糖,每3~6個月回診測糖化血色素。控制血壓、運動、服藥規律、避免菸酒
◎治療方式:口服藥物、胰島素
註:查詢相關內容可上糖尿病關懷基金會網站(http://www.dmcare.org.tw/)
資料來源:許惠恒醫師、李淳權醫師
Re: 糖尿病介紹
血糖機 控制血糖好幫手
中央社
記者陳清芳台北十六日電
居家醫療器材在母親期檔期促銷,血糖機是其中之一,醫師及營養師指出,血糖機是幫助控制病情的好幫手,每天測量及紀錄飯前及飯後血糖,可以掌握食物以及運動對血糖的影響,進用採行「低升糖指數」的飲食,可保持病情穩定。
糖尿病衛教學會常務理事游能俊醫師指出,有些病患以為自己吃得少,應該不會對血糖影響,結果喝了一碗稀飯、一杯牛奶,血糖卻就升高,高雄還有個知名的神經外科醫師愛吃薯條,雖然忌口只吃兩根,吃完還是血糖高,只好多做運動來消耗。
吃得少不等於血糖不影響,諸如糊化的食物如稀飯、小米粥、白米、糯米、麵條、薯條、麵包等精製食品以及糖份高的水果、糖果、蛋糕等,所含的醣類能使血糖快速升高,這類食物就是高升糖指數的食物。
游能俊說,吃多了高升糖指數的食物,只要體內胰島素的分泌速度太慢,趕不上血糖增加的速度,就會造成飯後血糖值的急速上升;對糖尿病患而言,除了注意脂肪及熱量攝取外,採用高纖蔬果、全穀類食物等低升糖指數,飯前飯後血糖緩降緩升。
萬芳醫院糖尿病衛教護理師邱妃杏指出,市售的血糖機價差懸殊,不見得愈貴愈準,而是要注意是否有校正調碼、避免試紙受潮,除可供糖尿病患使用之外,家族病史、肥胖等高危險群也可以用來監測血糖,調整飲食。
邱妃杏也說,糖尿病患的空腹血糖值應控制在七十到一百三十之間,飯後在一百八十以下,飯前飯後應相差在三十到六十之間,患者常常不知道該怎麼吃才好,會變得神經緊張,臨床上發現,多測量血糖反而可以讓他們知道不同種類的食物及攝取量對血糖的影響。
另外附加的意義就是運動的效果,運動會讓血糖下降,病患如果運動前測量血糖值低於八十,適當補充一杯奶、一片吐司等升糖點心,可避免因運動而造成低血糖,也可間接減少低血糖的危險。針對不愛運動的患者,也因為運動讓血糖下降,為了實際感受這種效果,每天要更勤加努力做運動,以測量血糖來觀察血糖。
中央社
記者陳清芳台北十六日電
居家醫療器材在母親期檔期促銷,血糖機是其中之一,醫師及營養師指出,血糖機是幫助控制病情的好幫手,每天測量及紀錄飯前及飯後血糖,可以掌握食物以及運動對血糖的影響,進用採行「低升糖指數」的飲食,可保持病情穩定。
糖尿病衛教學會常務理事游能俊醫師指出,有些病患以為自己吃得少,應該不會對血糖影響,結果喝了一碗稀飯、一杯牛奶,血糖卻就升高,高雄還有個知名的神經外科醫師愛吃薯條,雖然忌口只吃兩根,吃完還是血糖高,只好多做運動來消耗。
吃得少不等於血糖不影響,諸如糊化的食物如稀飯、小米粥、白米、糯米、麵條、薯條、麵包等精製食品以及糖份高的水果、糖果、蛋糕等,所含的醣類能使血糖快速升高,這類食物就是高升糖指數的食物。
游能俊說,吃多了高升糖指數的食物,只要體內胰島素的分泌速度太慢,趕不上血糖增加的速度,就會造成飯後血糖值的急速上升;對糖尿病患而言,除了注意脂肪及熱量攝取外,採用高纖蔬果、全穀類食物等低升糖指數,飯前飯後血糖緩降緩升。
萬芳醫院糖尿病衛教護理師邱妃杏指出,市售的血糖機價差懸殊,不見得愈貴愈準,而是要注意是否有校正調碼、避免試紙受潮,除可供糖尿病患使用之外,家族病史、肥胖等高危險群也可以用來監測血糖,調整飲食。
邱妃杏也說,糖尿病患的空腹血糖值應控制在七十到一百三十之間,飯後在一百八十以下,飯前飯後應相差在三十到六十之間,患者常常不知道該怎麼吃才好,會變得神經緊張,臨床上發現,多測量血糖反而可以讓他們知道不同種類的食物及攝取量對血糖的影響。
另外附加的意義就是運動的效果,運動會讓血糖下降,病患如果運動前測量血糖值低於八十,適當補充一杯奶、一片吐司等升糖點心,可避免因運動而造成低血糖,也可間接減少低血糖的危險。針對不愛運動的患者,也因為運動讓血糖下降,為了實際感受這種效果,每天要更勤加努力做運動,以測量血糖來觀察血糖。
Re: 糖尿病介紹
2008.04.30 中國時報
糖尿病患血糖失控 3成有低血糖困擾
朱立群/台北報導
「醫生,我明明是糖尿病患,怎麼還會血糖低下?」國內醫師大規模調查指出,國內總計約120萬糖尿病患,近半年接受口服藥物治療期間,大約3成患者血糖過低,出現心悸、臉色蒼白、冒冷汗、頭暈、疲倦等症狀。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台中榮總內科主任許惠恒率領17家國內醫學中心26位糖尿病醫師,近日完成〈真實醫療環境下糖尿病管理的效能及照護形態〉調查報告,採樣609例糖尿病患者中,病人回報受低血糖困擾比例高達3成,推算全國約40萬病患有類似困擾。
按血糖低下程度區分,推估國內40萬受低血糖之苦的糖尿病患裡面,7成患者屬「輕度」低下,2成2患者是「中重度」低下,「極重度」人數也逼近1成。
許惠恒最近於紐約舉行的「國際糖尿病聯盟」(IDF)會議上發表上述研究成果,且交換各國研究後發現,國內受低血糖困擾的糖尿病患比例,與世界各國不相上下。
許惠恒指出,研究結果顯示,糖尿病患接受傳統口服藥物治療期間,雖試圖控制血糖,但卻也得忍受服藥後血糖低下副作用的困擾。
此外,抽查病患的紅血球糖化程度(「糖化血色素」)也發現,國內有近7成病患超過美國糖尿病學會設定的標準(7%);若以門檻更高的國際糖尿病聯盟標準(6.5%)為指標,不及格比例更高達8成5。
許惠恒憂心表示,上述數據顯示國內約有7成糖尿病患,沒有達到理想的治療標準。
綜合血糖低下與血糖控制兩個面向,許惠恒建議糖尿病患飯後1至3小時內不要從事激烈運動,才能避免血糖值下降太快。
他也建議患者監測糖化血色素值,並提醒6%以內才是正常值。
糖尿病患血糖失控 3成有低血糖困擾
朱立群/台北報導
「醫生,我明明是糖尿病患,怎麼還會血糖低下?」國內醫師大規模調查指出,國內總計約120萬糖尿病患,近半年接受口服藥物治療期間,大約3成患者血糖過低,出現心悸、臉色蒼白、冒冷汗、頭暈、疲倦等症狀。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台中榮總內科主任許惠恒率領17家國內醫學中心26位糖尿病醫師,近日完成〈真實醫療環境下糖尿病管理的效能及照護形態〉調查報告,採樣609例糖尿病患者中,病人回報受低血糖困擾比例高達3成,推算全國約40萬病患有類似困擾。
按血糖低下程度區分,推估國內40萬受低血糖之苦的糖尿病患裡面,7成患者屬「輕度」低下,2成2患者是「中重度」低下,「極重度」人數也逼近1成。
許惠恒最近於紐約舉行的「國際糖尿病聯盟」(IDF)會議上發表上述研究成果,且交換各國研究後發現,國內受低血糖困擾的糖尿病患比例,與世界各國不相上下。
許惠恒指出,研究結果顯示,糖尿病患接受傳統口服藥物治療期間,雖試圖控制血糖,但卻也得忍受服藥後血糖低下副作用的困擾。
此外,抽查病患的紅血球糖化程度(「糖化血色素」)也發現,國內有近7成病患超過美國糖尿病學會設定的標準(7%);若以門檻更高的國際糖尿病聯盟標準(6.5%)為指標,不及格比例更高達8成5。
許惠恒憂心表示,上述數據顯示國內約有7成糖尿病患,沒有達到理想的治療標準。
綜合血糖低下與血糖控制兩個面向,許惠恒建議糖尿病患飯後1至3小時內不要從事激烈運動,才能避免血糖值下降太快。
他也建議患者監測糖化血色素值,並提醒6%以內才是正常值。
Re: 糖尿病介紹
2008.04.30 中國時報
遺傳機率 2型糖尿病高於1型
朱立群/台北報導
糖尿病分1、2兩型,一般人常認為「第1型糖尿病是天生的」。馬偕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醫師李淳權澄清指出,與第1型糖尿病相較,第2型與遺傳的關係其實更為接近。
第1型糖尿病又稱「胰島素依賴型」或「少年型」糖尿病,治療方式必須終身注射胰島素。第2型糖尿病又稱「非胰島素依賴型」或「成人型」糖尿病,患者胰臟仍能分泌胰島素,但有胰島素不足或胰島素抗組(敏感性不足)的問題。
按遺傳機率來看,李淳權指出,母親為第1型糖尿病患者,遺傳給子代的機會是3%;若患者為父親,機會升高到6%。第2型糖尿病方面,雙親之一若為患者,疾病遺傳給子代機會是25%;若雙親皆為患者,遺傳的機會最高更可達50%。
針對第2型糖尿病,一般都用口服藥物治療。李淳權表示,國內去年底首度出現可在腸胃道作用的藥物「DPP-4抑制劑」,有助於促進胰島素分泌。他說,人體內會分泌「腸泌素」,促進胰島素分泌;但人體小腸內的二月太基脢卻會破壞腸泌素,可說是胰島素的敵人。DPP-4抑制劑要幫助胰島素打擊敵人,增進胰島素的分泌。但目前「DPP-4」沒有健保給付,每顆自費費用高達台幣60元。
遺傳機率 2型糖尿病高於1型
朱立群/台北報導
糖尿病分1、2兩型,一般人常認為「第1型糖尿病是天生的」。馬偕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醫師李淳權澄清指出,與第1型糖尿病相較,第2型與遺傳的關係其實更為接近。
第1型糖尿病又稱「胰島素依賴型」或「少年型」糖尿病,治療方式必須終身注射胰島素。第2型糖尿病又稱「非胰島素依賴型」或「成人型」糖尿病,患者胰臟仍能分泌胰島素,但有胰島素不足或胰島素抗組(敏感性不足)的問題。
按遺傳機率來看,李淳權指出,母親為第1型糖尿病患者,遺傳給子代的機會是3%;若患者為父親,機會升高到6%。第2型糖尿病方面,雙親之一若為患者,疾病遺傳給子代機會是25%;若雙親皆為患者,遺傳的機會最高更可達50%。
針對第2型糖尿病,一般都用口服藥物治療。李淳權表示,國內去年底首度出現可在腸胃道作用的藥物「DPP-4抑制劑」,有助於促進胰島素分泌。他說,人體內會分泌「腸泌素」,促進胰島素分泌;但人體小腸內的二月太基脢卻會破壞腸泌素,可說是胰島素的敵人。DPP-4抑制劑要幫助胰島素打擊敵人,增進胰島素的分泌。但目前「DPP-4」沒有健保給付,每顆自費費用高達台幣60元。
Re: 糖尿病介紹
屁股大糖尿症風險低 研究:皮下脂肪會促進新陳代謝
NOWnews
國際中心編譯
嫌自己屁股大?這可不見得是壞事!美國6日提出的研究發現,腰細、臀部大的梨形身材,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比較低。
研究指出,囤積在臀部的皮下脂肪有助於提高控制血糖的胰島素敏感度,實驗中將這種脂肪移植到老鼠腹部深層後,老鼠即使飲食和活動量都沒有改變,卻還是出現體重減少,脂肪細胞變小等現象。
負責這份研究的哈佛醫學院的康恩博士說:「這是很令人驚訝的結果。我們實際上發現這是有好處的,尤其是囤積在腹部時。」
康恩說,他的研究一開始是要了解為什麼脂肪囤積在部位不同,對新陳代謝疾病,例如糖尿病的風險也不同。過去研究已經了解,內臟脂肪會增加罹患糖尿病、心臟病風險;而臀部和髖部較大的梨形身材比較不容易罹患這類疾病,現在發現,這樣的效果可能就是因為皮下脂肪。
康恩說,「這是個重要的結果,不只因為這表示不是所有的肥胖都是不好的,也點出一個需要做更多研究的面向。」國內專家認為,這項研究還有待臨床實驗,但可能成為研發糖尿病新藥的方向。
哈佛的這份研究刊登在「細胞新陳代謝」期刊。
NOWnews
國際中心編譯
嫌自己屁股大?這可不見得是壞事!美國6日提出的研究發現,腰細、臀部大的梨形身材,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比較低。
研究指出,囤積在臀部的皮下脂肪有助於提高控制血糖的胰島素敏感度,實驗中將這種脂肪移植到老鼠腹部深層後,老鼠即使飲食和活動量都沒有改變,卻還是出現體重減少,脂肪細胞變小等現象。
負責這份研究的哈佛醫學院的康恩博士說:「這是很令人驚訝的結果。我們實際上發現這是有好處的,尤其是囤積在腹部時。」
康恩說,他的研究一開始是要了解為什麼脂肪囤積在部位不同,對新陳代謝疾病,例如糖尿病的風險也不同。過去研究已經了解,內臟脂肪會增加罹患糖尿病、心臟病風險;而臀部和髖部較大的梨形身材比較不容易罹患這類疾病,現在發現,這樣的效果可能就是因為皮下脂肪。
康恩說,「這是個重要的結果,不只因為這表示不是所有的肥胖都是不好的,也點出一個需要做更多研究的面向。」國內專家認為,這項研究還有待臨床實驗,但可能成為研發糖尿病新藥的方向。
哈佛的這份研究刊登在「細胞新陳代謝」期刊。
Re: 糖尿病介紹
糖尿病患 應格外留意足部健康
自由
文/葉俊廷(作者為林口長庚醫院整形外傷科主治醫師)
「我的阿嬤長期吃藥治療糖尿病,最近吃得較少,血糖也控制得還好。然而腳指頭卻一根、一根地黑掉,請問醫師怎麼辦?」這是急診室常可以聽到的開場白,甚至病人是以敗血症的嚴重情況急診,顯示糖尿病患的足部健康需要份外留心。
◎什麼原因會造成足部潰瘍?可簡單分為三大類:
●外傷引起的傷口感染。
●神經病變引起的足部麻木及感覺遲鈍造成的潰瘍。
●下肢末梢血液循環不良引起的足趾壞疽。
這些成因會彼此同時存在,使得治療更為複雜與棘手。
一旦發生糖尿病足,首先要先診視其末梢血液循環,並改善其狀況也是重建的基礎。
清創手術是在了解基本的末梢血液功能後,清除壞死與感染物的必要手術。然而血液循環不良者的傷口還是會持續惡化,因此要配合血管內膜的重建或血管繞道手術,才能遏止持續惡化的宿命。
◎常見的疑問是為何傷口越清越大洞?
這是因為糖尿病患的血液末梢循環不良,再加上之前損傷的組織無法復原,慢慢地出現壞死的組織。同時血液循環是一切癒合的根本,更是需要適當的血流至足部,傷口才有癒合的一天。
神經病變是足部潰瘍的隱形殺手,剛開始只是腳部反覆受傷,患者卻完全不知情。等到發現時,已經傷口潰瘍、流膿、發炎。
感染是糖尿病患最怕的問題,因為這些病友們的血糖常常控制不佳,足以造成本身的免疫機轉下降,白血球功能不彰,使得細菌能夠肆無忌憚的肆虐,逐步破壞組織。
因此預防重於治療,嚴格的控制血糖是治療糖尿病患目前最重要的基本概念。時時檢查自己的腳,或由家人輔助觀察腳部的情況。若有傷口,應儘早請醫師評估與治療。必要時,要轉至整形外科做傷口治療與評估。才能對患者的雙腳進行最好的照護。
自由
文/葉俊廷(作者為林口長庚醫院整形外傷科主治醫師)
「我的阿嬤長期吃藥治療糖尿病,最近吃得較少,血糖也控制得還好。然而腳指頭卻一根、一根地黑掉,請問醫師怎麼辦?」這是急診室常可以聽到的開場白,甚至病人是以敗血症的嚴重情況急診,顯示糖尿病患的足部健康需要份外留心。
◎什麼原因會造成足部潰瘍?可簡單分為三大類:
●外傷引起的傷口感染。
●神經病變引起的足部麻木及感覺遲鈍造成的潰瘍。
●下肢末梢血液循環不良引起的足趾壞疽。
這些成因會彼此同時存在,使得治療更為複雜與棘手。
一旦發生糖尿病足,首先要先診視其末梢血液循環,並改善其狀況也是重建的基礎。
清創手術是在了解基本的末梢血液功能後,清除壞死與感染物的必要手術。然而血液循環不良者的傷口還是會持續惡化,因此要配合血管內膜的重建或血管繞道手術,才能遏止持續惡化的宿命。
◎常見的疑問是為何傷口越清越大洞?
這是因為糖尿病患的血液末梢循環不良,再加上之前損傷的組織無法復原,慢慢地出現壞死的組織。同時血液循環是一切癒合的根本,更是需要適當的血流至足部,傷口才有癒合的一天。
神經病變是足部潰瘍的隱形殺手,剛開始只是腳部反覆受傷,患者卻完全不知情。等到發現時,已經傷口潰瘍、流膿、發炎。
感染是糖尿病患最怕的問題,因為這些病友們的血糖常常控制不佳,足以造成本身的免疫機轉下降,白血球功能不彰,使得細菌能夠肆無忌憚的肆虐,逐步破壞組織。
因此預防重於治療,嚴格的控制血糖是治療糖尿病患目前最重要的基本概念。時時檢查自己的腳,或由家人輔助觀察腳部的情況。若有傷口,應儘早請醫師評估與治療。必要時,要轉至整形外科做傷口治療與評估。才能對患者的雙腳進行最好的照護。
Re: 糖尿病介紹
糖尿病患少吃多汁低纖水果
蘋果日報
水果是許多人愛吃的飯後甜點,但對於糖尿病患來說,卻必須擔心水果中的葡萄糖、蔗糖和寡糖會加速血糖上升,使病情失去控制。亞東醫院新陳代謝科王治元主任表示,通常愈易消化和吸收的食物,升糖指數就愈高,易使血糖上升。所以糖尿病患應選纖維量多的水果,如柳橙、鳳梨或芭樂,因這些水果的升糖指數較低,能避免血糖上升過快而引起血糖不穩的情況。
避免榨成果汁喝
王治元醫師表示,纖維會和糖分鎖在一起,減少糖分在腸道被吸收的份量,所以糖尿病患在挑選水果時,不要選高水分、低纖維或入口即化的水果,如西瓜、木瓜、香瓜等,升糖指數較高,腸道吸收快,血糖就會出現劇烈起伏,容易引起血糖控制不穩的問題。糖尿病患可多挑選富含纖維且水分較少的水果,由於纖維在腸道吸收較慢,不會使血糖快速上升,只要每次控制在約2顆柳橙的份量,可較不用擔心血糖不穩的問題。但要提醒的是,水果一定要和果肉一起吃,不要榨成果汁來喝,因為1杯250c.c.的柳橙汁,約需要8顆柳橙的份量,會嚴重超出限制的攝取量,應盡量避免。
水果盡量隨餐吃
為了避免血糖在短時間內大起大落,建議水果應隨餐吃,在吃完正餐後立即接著吃水果,能減少糖分吸收量。不建議在一個時間點內單獨吃水果,因空腹時吸收完整、快速,應該避免。書田診所家醫科醫師何一成提醒,夏天盛產的水果如荔枝、芒果,甜度很高,2顆荔枝等於1顆柳橙的熱量,加上纖維少,腸胃道吸收速度快,就會影響血糖。提醒糖尿病患若要吃水果,應以簡單為主,種類不要太複雜,每次吃1種,才能清楚是哪一種水果影響血糖;最好列張清單,每2、3個月更換清單內容,以免影響血糖升降。若要吃甜度較高的水果,每次的份量要控制在1個拳頭大的數量,如5顆荔枝、半根香蕉等。
蘋果日報
水果是許多人愛吃的飯後甜點,但對於糖尿病患來說,卻必須擔心水果中的葡萄糖、蔗糖和寡糖會加速血糖上升,使病情失去控制。亞東醫院新陳代謝科王治元主任表示,通常愈易消化和吸收的食物,升糖指數就愈高,易使血糖上升。所以糖尿病患應選纖維量多的水果,如柳橙、鳳梨或芭樂,因這些水果的升糖指數較低,能避免血糖上升過快而引起血糖不穩的情況。
避免榨成果汁喝
王治元醫師表示,纖維會和糖分鎖在一起,減少糖分在腸道被吸收的份量,所以糖尿病患在挑選水果時,不要選高水分、低纖維或入口即化的水果,如西瓜、木瓜、香瓜等,升糖指數較高,腸道吸收快,血糖就會出現劇烈起伏,容易引起血糖控制不穩的問題。糖尿病患可多挑選富含纖維且水分較少的水果,由於纖維在腸道吸收較慢,不會使血糖快速上升,只要每次控制在約2顆柳橙的份量,可較不用擔心血糖不穩的問題。但要提醒的是,水果一定要和果肉一起吃,不要榨成果汁來喝,因為1杯250c.c.的柳橙汁,約需要8顆柳橙的份量,會嚴重超出限制的攝取量,應盡量避免。
水果盡量隨餐吃
為了避免血糖在短時間內大起大落,建議水果應隨餐吃,在吃完正餐後立即接著吃水果,能減少糖分吸收量。不建議在一個時間點內單獨吃水果,因空腹時吸收完整、快速,應該避免。書田診所家醫科醫師何一成提醒,夏天盛產的水果如荔枝、芒果,甜度很高,2顆荔枝等於1顆柳橙的熱量,加上纖維少,腸胃道吸收速度快,就會影響血糖。提醒糖尿病患若要吃水果,應以簡單為主,種類不要太複雜,每次吃1種,才能清楚是哪一種水果影響血糖;最好列張清單,每2、3個月更換清單內容,以免影響血糖升降。若要吃甜度較高的水果,每次的份量要控制在1個拳頭大的數量,如5顆荔枝、半根香蕉等。
Re: 糖尿病介紹
吃水果口乾 小心糖尿病
蘋果日報
記者陳柏因
注意症狀
一名四十歲女性愛吃水果,一年前發現吃完後常口乾舌燥、尿多、眼睛不適,甚至口腔黏膜發炎,當她吃到中醫認為較上火的水果如荔枝、芒果、龍眼時更嚴重,自認是燥熱體質而不以為意,直到近期做健檢,才發現早已罹患糖尿病卻不自知。
榮新診所副院長何一成說,甜度較高的水果通常是高升糖指數食物,會快速拉升血糖值,若吃完水果出現上述症狀,勿單純以為是燥熱體質而忽視病症。
過量恐使血糖飆高
糖尿病衛教協會秘書長、北醫附醫營養室主任蘇秀悅說,水果富含果糖、膳食纖維、維他命C等,與易致血糖飆高的蔗糖不同,正常人每天應吃二至三份水果,糖尿病患也適用,但更應注意控制份量。如香蕉水分少,每份約相當於半根,西瓜水分多,每份約三百公克,糖尿病患一餐吃一份水果並無問題,但要留意過量可能使血糖飆高,導致病情控制不佳。
蘋果日報
記者陳柏因
注意症狀
一名四十歲女性愛吃水果,一年前發現吃完後常口乾舌燥、尿多、眼睛不適,甚至口腔黏膜發炎,當她吃到中醫認為較上火的水果如荔枝、芒果、龍眼時更嚴重,自認是燥熱體質而不以為意,直到近期做健檢,才發現早已罹患糖尿病卻不自知。
榮新診所副院長何一成說,甜度較高的水果通常是高升糖指數食物,會快速拉升血糖值,若吃完水果出現上述症狀,勿單純以為是燥熱體質而忽視病症。
過量恐使血糖飆高
糖尿病衛教協會秘書長、北醫附醫營養室主任蘇秀悅說,水果富含果糖、膳食纖維、維他命C等,與易致血糖飆高的蔗糖不同,正常人每天應吃二至三份水果,糖尿病患也適用,但更應注意控制份量。如香蕉水分少,每份約相當於半根,西瓜水分多,每份約三百公克,糖尿病患一餐吃一份水果並無問題,但要留意過量可能使血糖飆高,導致病情控制不佳。
Re: 糖尿病介紹
肉毒桿菌素 減糖尿病神經痛
國內首度實驗 領先全球 藥效可達3個月
蘋果日報
【陳柏因╱台北報導】
糖尿病患常會手腳神經痛,甚至痛到半夜睡不著。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率國際之先,將用來治療皺紋、偏頭痛的肉毒桿菌素,注射在糖尿病患神經痛部位上,能減緩疼痛且藥效維持三個月。由於傳統止痛藥效果有限,此創新方式可望提供患者更多選擇。
更多選擇
北醫附醫神經內科醫師胡朝榮說,去年四月起收治十八名門診糖尿病患參與實驗,都是罹病逾三年且排除血管、腰椎疾病,神經傳導檢查證實確有神經痛者,其中一人還特地從高雄北上參加。
疼痛指數下降2分
胡朝榮說,此為雙盲交叉實驗,病患抽籤分組後,有些人先打肉毒桿菌素,三個月後改打安慰劑,先打安慰劑者則三個月後改打肉毒桿菌素,醫師和病患都不知抽籤結果。
為患者雙腳腳背注射肉毒桿菌素時,每腳約十二個皮下注射點、注射價值五千元的肉毒桿菌素,結果原本患者平均疼痛量表分數(最高十分,如生產時的疼痛,最低零分,即無痛)為七點二六分,注射後一個月即降至四點七分到五點二分,約下降二分,藥效維持三個月。
注射安慰劑者,三個月內疼痛分數仍維持約七點一五分。此實驗本身免費,由於效果不錯,實驗後仍有兩名病患願自掏腰包,要求繼續施打。
胡朝榮說,約三分之一糖尿病患有神經痛困擾,睡覺時手指、腳背會像觸電般麻麻的,以針灸、藥膏貼布治療效果有限,吃止痛藥又增加肝、腎負擔。他說,肉毒桿菌素常被用來除皺或治療偏頭痛,尚未核准用於治療糖尿病引起的神經痛,此國內首度進行、國際無人發表過的實驗,將可能做為藥廠申請新適應症的前驅研究,已投稿國際醫學期刊。
醫生:安全性較高
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執行長蔡世澤說,糖尿病患有神經病變或神經疼痛的比例不低,但痛到會影響生活作息者並沒那麼多;曾有病患向他形容痛到「痠麻辣痛」,這些嚴重疼痛者都以抗癲癇、抗憂鬱症藥物,當成適應症外使用,但治療糖尿病神經痛效果並不明確,新療法可提供多一種選擇。
北榮神經內科醫師王署君說,肉毒桿菌素除用於抑制偏頭痛,也曾有研究用於治療皰疹後疼痛,因肉毒桿菌素能有效抑制神經傳導物質,也只會影響注射部位的周邊神經傳導,不直接抑制中樞神經運作,安全性較高,但北醫附醫的實驗規模小,仍待更多實驗找出最佳施打方法。
糖尿病患注意事項
.勿吃高油脂食物,避免高血脂症
.注意飲食總熱量攝取,多吃蔬果等高纖食物
.盡量少吃荔枝、芒果、龍眼、葡萄等高甜度水果
.避免體重過重,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勿超過24
.男性腰圍勿超過90公分,女性勿超過80公分
.做適當體適能運動,每天維持固定30分鐘運動習慣
.戒菸,因吸菸是引發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
.每年至少接受一次血糖、尿蛋白、眼底檢查
.配合醫囑服藥控制血糖,勿擅自減藥、停藥
資料來源:糖尿病衛教學會、糖尿病關懷基金會、何一成醫師
國內首度實驗 領先全球 藥效可達3個月
蘋果日報
【陳柏因╱台北報導】
糖尿病患常會手腳神經痛,甚至痛到半夜睡不著。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率國際之先,將用來治療皺紋、偏頭痛的肉毒桿菌素,注射在糖尿病患神經痛部位上,能減緩疼痛且藥效維持三個月。由於傳統止痛藥效果有限,此創新方式可望提供患者更多選擇。
更多選擇
北醫附醫神經內科醫師胡朝榮說,去年四月起收治十八名門診糖尿病患參與實驗,都是罹病逾三年且排除血管、腰椎疾病,神經傳導檢查證實確有神經痛者,其中一人還特地從高雄北上參加。
疼痛指數下降2分
胡朝榮說,此為雙盲交叉實驗,病患抽籤分組後,有些人先打肉毒桿菌素,三個月後改打安慰劑,先打安慰劑者則三個月後改打肉毒桿菌素,醫師和病患都不知抽籤結果。
為患者雙腳腳背注射肉毒桿菌素時,每腳約十二個皮下注射點、注射價值五千元的肉毒桿菌素,結果原本患者平均疼痛量表分數(最高十分,如生產時的疼痛,最低零分,即無痛)為七點二六分,注射後一個月即降至四點七分到五點二分,約下降二分,藥效維持三個月。
注射安慰劑者,三個月內疼痛分數仍維持約七點一五分。此實驗本身免費,由於效果不錯,實驗後仍有兩名病患願自掏腰包,要求繼續施打。
胡朝榮說,約三分之一糖尿病患有神經痛困擾,睡覺時手指、腳背會像觸電般麻麻的,以針灸、藥膏貼布治療效果有限,吃止痛藥又增加肝、腎負擔。他說,肉毒桿菌素常被用來除皺或治療偏頭痛,尚未核准用於治療糖尿病引起的神經痛,此國內首度進行、國際無人發表過的實驗,將可能做為藥廠申請新適應症的前驅研究,已投稿國際醫學期刊。
醫生:安全性較高
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執行長蔡世澤說,糖尿病患有神經病變或神經疼痛的比例不低,但痛到會影響生活作息者並沒那麼多;曾有病患向他形容痛到「痠麻辣痛」,這些嚴重疼痛者都以抗癲癇、抗憂鬱症藥物,當成適應症外使用,但治療糖尿病神經痛效果並不明確,新療法可提供多一種選擇。
北榮神經內科醫師王署君說,肉毒桿菌素除用於抑制偏頭痛,也曾有研究用於治療皰疹後疼痛,因肉毒桿菌素能有效抑制神經傳導物質,也只會影響注射部位的周邊神經傳導,不直接抑制中樞神經運作,安全性較高,但北醫附醫的實驗規模小,仍待更多實驗找出最佳施打方法。
糖尿病患注意事項
.勿吃高油脂食物,避免高血脂症
.注意飲食總熱量攝取,多吃蔬果等高纖食物
.盡量少吃荔枝、芒果、龍眼、葡萄等高甜度水果
.避免體重過重,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勿超過24
.男性腰圍勿超過90公分,女性勿超過80公分
.做適當體適能運動,每天維持固定30分鐘運動習慣
.戒菸,因吸菸是引發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
.每年至少接受一次血糖、尿蛋白、眼底檢查
.配合醫囑服藥控制血糖,勿擅自減藥、停藥
資料來源:糖尿病衛教學會、糖尿病關懷基金會、何一成醫師
Re: 糖尿病介紹
2008.05.13 中國時報
多吃高糖低纖水果 小心糖尿病
朱立群/台北報導
有位40歲愛吃水果女子,連吃3天水果冰淇淋下午茶後,嘴角破皮,喉頭有發炎跡象。她問醫生是否夏天「上火」?醫生診斷後發現,根源是甜水果吃太多,更糟的是,病人罹患糖尿病卻不自知。
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何一成表示,一般人吃水果後,血糖會些微上升;糖尿病患者若1次吃大量水果,血糖更會急速飆升。他建議民眾不管體質為何,1餐1次吃水果量不要超過2個橘子大小,才不會讓血糖不穩、糖尿病惡化。
至於如何判斷何種水果較適合糖尿病患者,何一成建議參考「升糖指數」(GI值);也就是說,與吃葡萄糖相較,吃下食物後,體內血糖上升的情形。
何一成表示,升糖指數較高者,具有以下缺點:
飢餓感快速來臨:千萬不要以為多吃水果可以充飢!
過度刺激胰島素分泌:胰臟操勞過度,恐會加速糖尿病提早來臨。
糖尿病患者容易血糖急速上升,導致糖尿病惡化。
水果怎麼吃才健康?何一成指出,升糖值較高的食物有纖維少、甜度高等特色,香蕉、鳳梨、荔枝、木瓜、芒果、龍眼等,傳統認為容易「上火」水果皆屬此類。升糖值較低食物具高纖維、低甜度特徵,例如番茄、櫻桃、葡萄柚等。至於水梨及蘋果雖是高纖高甜的水果,但內含的山梨醇不易被腸胃道吸收,因此雖然口感甜,但不易影響果糖波動。
何一成提醒,水果要照3餐吃,萬萬不可「3餐做1餐吃」;水果食用量也必須適當,才能吃出健康。
較高升糖指數水果:榴槤、荔枝、龍眼、木瓜、葡萄、奇異果、香蕉、鳳梨、西瓜
較低升糖指數水果:柑橘、桃子、水梨、蘋果、葡萄柚、櫻桃、番茄、草莓、芭樂
醫師釋疑 水果飯後吃較好
近來關於吃水果時機的討論紛亂,一說飯前吃水果營養吸收較好,且能飽足食慾;另一說則認為應按照傳統「先飯後果」,才能有助消化。看到這裡,水果下口前,您迷惑了嗎?
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何一成解答說:水果還是飯後吃較好,雖然進入腸道後水果營養吸收會減少20%至25%,但可避免空腹吃較酸的水果傷胃。再者,正餐與水果若能限量節制,也不會有「吃太飽」的問題。
柿子、番茄,及檸檬(汁)等較酸的水果,不宜飯前空腹吃。他說,柿子、番茄含單寧酸,與胃酸交互作用會變成硬塊。而柳丁、草莓、鳳梨、等水果較酸,飯前空腹下肚,對胃並不友善。
多吃高糖低纖水果 小心糖尿病
朱立群/台北報導
有位40歲愛吃水果女子,連吃3天水果冰淇淋下午茶後,嘴角破皮,喉頭有發炎跡象。她問醫生是否夏天「上火」?醫生診斷後發現,根源是甜水果吃太多,更糟的是,病人罹患糖尿病卻不自知。
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何一成表示,一般人吃水果後,血糖會些微上升;糖尿病患者若1次吃大量水果,血糖更會急速飆升。他建議民眾不管體質為何,1餐1次吃水果量不要超過2個橘子大小,才不會讓血糖不穩、糖尿病惡化。
至於如何判斷何種水果較適合糖尿病患者,何一成建議參考「升糖指數」(GI值);也就是說,與吃葡萄糖相較,吃下食物後,體內血糖上升的情形。
何一成表示,升糖指數較高者,具有以下缺點:
飢餓感快速來臨:千萬不要以為多吃水果可以充飢!
過度刺激胰島素分泌:胰臟操勞過度,恐會加速糖尿病提早來臨。
糖尿病患者容易血糖急速上升,導致糖尿病惡化。
水果怎麼吃才健康?何一成指出,升糖值較高的食物有纖維少、甜度高等特色,香蕉、鳳梨、荔枝、木瓜、芒果、龍眼等,傳統認為容易「上火」水果皆屬此類。升糖值較低食物具高纖維、低甜度特徵,例如番茄、櫻桃、葡萄柚等。至於水梨及蘋果雖是高纖高甜的水果,但內含的山梨醇不易被腸胃道吸收,因此雖然口感甜,但不易影響果糖波動。
何一成提醒,水果要照3餐吃,萬萬不可「3餐做1餐吃」;水果食用量也必須適當,才能吃出健康。
較高升糖指數水果:榴槤、荔枝、龍眼、木瓜、葡萄、奇異果、香蕉、鳳梨、西瓜
較低升糖指數水果:柑橘、桃子、水梨、蘋果、葡萄柚、櫻桃、番茄、草莓、芭樂
醫師釋疑 水果飯後吃較好
近來關於吃水果時機的討論紛亂,一說飯前吃水果營養吸收較好,且能飽足食慾;另一說則認為應按照傳統「先飯後果」,才能有助消化。看到這裡,水果下口前,您迷惑了嗎?
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何一成解答說:水果還是飯後吃較好,雖然進入腸道後水果營養吸收會減少20%至25%,但可避免空腹吃較酸的水果傷胃。再者,正餐與水果若能限量節制,也不會有「吃太飽」的問題。
柿子、番茄,及檸檬(汁)等較酸的水果,不宜飯前空腹吃。他說,柿子、番茄含單寧酸,與胃酸交互作用會變成硬塊。而柳丁、草莓、鳳梨、等水果較酸,飯前空腹下肚,對胃並不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