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性貧血 東南亞通婚後遺症
中國時報
葉志雲台中報導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篩檢罹患地中海型貧血的國人血液,有驚人發現。經證實屬地中海型貧血之一的結合性貧血十個病例中,「新台灣之子」就占九例之多,其中媽媽來自越南六人最多,其次柬埔寨兩人、泰國一人。這是台灣人與東南亞通婚後,產生的新遺傳後遺症。
中國附醫檢驗醫學部副主任施木青表示,台灣與東南亞通婚後,導致結合性貧血病例大幅增加,滋生的遺傳問題,值得政府相關單位重視。
問題就出在血紅素E
中國附醫近十年收集二四五四個帶因者血液檢體,篩檢地中海型貧血及變異血紅素,發現四十三個案有血紅素E的問題,屬外籍配偶及新台灣之子共廿九個,以越南十九個最多,其次柬埔寨與泰國各五個;其中有十例產生結合性貧血問題。
台灣自一九九一年推動產前海洋性貧血優生保健篩檢,未包括在東南亞地區特別盛行的變異型血紅素項目,使得原先皆為輕型無貧血症狀的父母親,因通婚生下重症且需終生輸血的結合性貧血孩子。
施木青說,這十個結合性貧血病例,只有一個是正港的台灣人,其餘九個都是新台灣之子,他們因血紅素生成量不足,須定期輸血,問題出在血紅素E。他說,帶有血紅素E的基因,一旦與地中海型貧血基因結合,就可能產生中度到重度的貧血。
東南亞地區帶因率高
以往國內很少碰到這類問題,主要是人種不同。台灣的血紅素E帶因率不到萬分之三,但東南亞地區出奇的高,柬埔寨三二%到六三%、南越三二%、中越六%到四○%,泰國一三%到一七%,鄰近柬埔寨邊界又高到三○%到五○%。
施木青指出,東南亞血紅素E帶因率特別高的主因是,變異血紅素為遺傳因素,偏僻山區族群又鮮少流動,千百年來就近通婚的結果,盛行率自然高;中國大陸鄰近越南、柬埔寨的西南地區情況亦然。
近十年升高五到七倍
台灣居民血紅素E盛行率,近十年來由○.○三%上升為○.一五%到○.二%,升高了五到七倍,明顯是與東南亞通婚的結果。
中國附醫最近收治一名三歲男童,從小臉色蒼白,家裡一直以為是營養不良,但再怎麼補也不見起色,才開始認真求醫。
經初步檢查發現,男童的血紅素組成很特別,一半含有血紅素E,另一半是血紅素F,而國人以血紅素A居多。經過濾家族狀況,才知道母親是來自血紅素E高族群的東南亞,父親是帶有乙型地中海型貧血基因的台灣人。
篩檢才找出主要病因
他說,男童的姊姊只遺傳到母親的血紅素E基因,還不至導致貧血。但男童的兩條染色體中,一條遺傳到母親的血紅素E,另一條遺傳到父親的乙型地中海型貧血基因,產生血紅素F;兩條不正常的染色體結合後,導致血紅素產量不足而發生問題。
施木青說,血紅素E與地中海型貧血造成的結合性貧血,很像地中海型貧血的遺傳方式。如果夫妻都是地中海型貧血帶因者,每一胎都有四分之一機會完全正常;二分之一機會和父母一樣,成為輕型地中海型貧血帶因者;另有四分之一機會因同時遺傳到兩方的異常基因,成為重型地中海型貧血患者,須兩到四周輸血一次。台灣的地中海型貧血帶因率不算高,只有一%到三%。
結合性貧血 東南亞通婚後遺症
版主: MissC
版面規則
有關西醫婦兒科,皆在此發表。
有關西醫婦兒科,皆在此發表。
Re: 結合性貧血 東南亞通婚後遺症
外配入境多有喜 錯過優生篩檢
中國時報
黃天如台北報導
台大小兒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盧孟佑表示,每個種族都有各自的基因遺傳特性,不同種族通婚衍生新遺傳疾病,並不令人意外。問題出在許多外籍配偶入境時早已錯過了優生篩檢時間,就算發現胎兒罹患重度遺傳疾病的機率很高,也來不及處理。
盧孟佑表示,結合性貧血亦屬重度地中海型貧血的一種,患者必須終生仰賴輸血並施打排鐵劑才能存活,想要完全治癒,唯有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
他說,結合性貧血是乙型地中海型貧血及血紅素E型兩種血紅素蛋白質變異的「結合體」,研究證實,國人罹患乙型地中海型貧血的盛行率約一~三%,較東南亞民族比例高。國人血紅素E型變異盛行率則只有萬分之三,近十年雖略有提升,但與東南亞國家動輒三○~五○%高盛行率仍相當懸殊。
換言之,站在遺傳的觀點來看,若要「埋怨」東南亞籍配偶血紅素E型變異帶因比例過高,國人帶有乙型地中海型貧血基因比例不低的事實,也要負一半責任。
盧孟佑強調,據他瞭解,國內現有針對孕婦進行的地中海型貧血優生保健篩檢,也涵蓋血紅素E型變異的項目。
問題出在許多東南亞外配入境台灣時,常已懷孕三、四個月以上,加上基因篩檢需要時間,等到發現胎兒極可能是結合性貧血患者,或罹患其他重度遺傳性疾病時,早已錯過了法令規定因優生原因施行人工流產的時間(懷孕廿四周前)。
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醫學會理事長、台北榮總血液腫瘤科主治邱宗傑表示,國內過去並無類似大型研究可比較,但初步看來,中國附醫收案對象似都是血紅素蛋白質變異帶因個案,故「問題」發生率可能偏高。
他說,無論如何,國人與東南亞籍配偶通婚比率逐年攀升是事實,中國附醫的研究結果還是很值得作為中央修訂公共衛生政策的參考。
中國時報
黃天如台北報導
台大小兒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盧孟佑表示,每個種族都有各自的基因遺傳特性,不同種族通婚衍生新遺傳疾病,並不令人意外。問題出在許多外籍配偶入境時早已錯過了優生篩檢時間,就算發現胎兒罹患重度遺傳疾病的機率很高,也來不及處理。
盧孟佑表示,結合性貧血亦屬重度地中海型貧血的一種,患者必須終生仰賴輸血並施打排鐵劑才能存活,想要完全治癒,唯有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
他說,結合性貧血是乙型地中海型貧血及血紅素E型兩種血紅素蛋白質變異的「結合體」,研究證實,國人罹患乙型地中海型貧血的盛行率約一~三%,較東南亞民族比例高。國人血紅素E型變異盛行率則只有萬分之三,近十年雖略有提升,但與東南亞國家動輒三○~五○%高盛行率仍相當懸殊。
換言之,站在遺傳的觀點來看,若要「埋怨」東南亞籍配偶血紅素E型變異帶因比例過高,國人帶有乙型地中海型貧血基因比例不低的事實,也要負一半責任。
盧孟佑強調,據他瞭解,國內現有針對孕婦進行的地中海型貧血優生保健篩檢,也涵蓋血紅素E型變異的項目。
問題出在許多東南亞外配入境台灣時,常已懷孕三、四個月以上,加上基因篩檢需要時間,等到發現胎兒極可能是結合性貧血患者,或罹患其他重度遺傳性疾病時,早已錯過了法令規定因優生原因施行人工流產的時間(懷孕廿四周前)。
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醫學會理事長、台北榮總血液腫瘤科主治邱宗傑表示,國內過去並無類似大型研究可比較,但初步看來,中國附醫收案對象似都是血紅素蛋白質變異帶因個案,故「問題」發生率可能偏高。
他說,無論如何,國人與東南亞籍配偶通婚比率逐年攀升是事實,中國附醫的研究結果還是很值得作為中央修訂公共衛生政策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