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產婦半年未減重成功 中年將增8.3公斤
央廣
張嘉芳
體重太胖不只很難懷孕,如果懷孕期間體重增加太多,或產後6個月內無法迅速瘦身,將來恐怕就很難再瘦下來!醫師表示,產婦坐月子後如果未能調整生活型態、改變飲食、積極運動,半年內瘦回懷孕前體重,中年發福體重將增加超過8公斤。
孕婦懷孕切記體重不要過重,產後6個月內如果無法成功甩肉,中年之後體重恐怕會直線上升。台灣肥胖醫學會常務理事蕭敦仁表示,台灣高達9成3產婦有產後肥胖問題,其中有一半的人超過標準體重的20%。此外,美國針對570位產後婦女進行長達10年的追蹤研究指出,產後如果無法在半年內瘦回懷孕前的體重,中年後就會出現肥胖問題。
蕭敦仁說:『假設她有瘦回到懷孕前的體重,她平均在10年後只胖了2.4公斤;但是假設妳沒有瘦回去懷孕前的體重的話,那麼在10年後,妳平均比懷孕前是胖了8.3公斤,由這樣的數據我們就可以很清楚看到說,事實上在半年內瘦回去很重要。』
蕭敦仁也指出,女性肥胖恐怕會導致荷爾蒙失調而造成不孕,在醫院婦產科臨床上也看到79%的人有排卵障礙,其中有39%的人屬於肥胖,身體質量指數BMI都超過25,醫師表示只要減輕原體重的5%就能受孕。另外,蕭敦仁指出,吃減肥藥減重也可能會影響胎兒安全;而懷孕期間一般正常的體重範圍為10到12公斤,但目前國內孕婦平均增加體重為15到20公斤,超過正常體重太多,不利產後減肥。醫師建議產婦做完月子後必須立刻開始減重計畫,透過生活型態、飲食控制與運動甩肉方式瘦身,一旦產後半年後的BMI值還是大於23,體重比懷孕前增加5公斤以上,最好找醫師做專業協助。
研究:產婦半年未減重成功 中年將增8.3公斤
版主: MissC
版面規則
有關西醫婦兒科,皆在此發表。
有關西醫婦兒科,皆在此發表。
Re: 研究:產婦半年未減重成功 中年將增8.3公斤
產後半年黃金減重期 過胖中年更易發福
中廣
徐韻翔報導
「肥胖」對於孕齡婦女在孕前與產後,都有不良影響,研究發現,孕前如果過度肥胖,容易引發荷爾蒙失調導致不孕,至於產後,如果沒有在所謂的「黃金減重期」,也就是「產後六個月內」瘦回標準體重,等到中年發福,比起產後很快瘦回來的婦女平均胖8.3公斤,因此醫師提醒,不論孕前或產後,都應該注意控制體重。
正值孕齡的婦女注意體重管控,研究發現,過度肥胖會引發荷爾蒙失調造成不孕,臨床發現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患者除了有肥胖,經期稀少等現象,即使成功受孕,也呈現較高流產率,但其實多數患者只要減輕原體重的至少5%,受孕機會提高。
台灣肥胖醫學會常務理事蕭敦仁醫師表示,美國一項針對國外570位生過寶寶的婦女,進行長達10年的研究發現,產後半年是黃金減重期,如果沒有瘦回孕前標準體重,10年後逐漸步入中年,平均會發福8.3公斤,而瘦回來的產婦平均只胖2.4公斤。
醫師也提醒,懷孕期間的體重控制也要注意,一般胖10~12公斤為正常,但台灣孕婦平均體重常超出建議體重的5到8公斤以上,這也將造成產後難以瘦身原因之一。
中廣
徐韻翔報導
「肥胖」對於孕齡婦女在孕前與產後,都有不良影響,研究發現,孕前如果過度肥胖,容易引發荷爾蒙失調導致不孕,至於產後,如果沒有在所謂的「黃金減重期」,也就是「產後六個月內」瘦回標準體重,等到中年發福,比起產後很快瘦回來的婦女平均胖8.3公斤,因此醫師提醒,不論孕前或產後,都應該注意控制體重。
正值孕齡的婦女注意體重管控,研究發現,過度肥胖會引發荷爾蒙失調造成不孕,臨床發現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患者除了有肥胖,經期稀少等現象,即使成功受孕,也呈現較高流產率,但其實多數患者只要減輕原體重的至少5%,受孕機會提高。
台灣肥胖醫學會常務理事蕭敦仁醫師表示,美國一項針對國外570位生過寶寶的婦女,進行長達10年的研究發現,產後半年是黃金減重期,如果沒有瘦回孕前標準體重,10年後逐漸步入中年,平均會發福8.3公斤,而瘦回來的產婦平均只胖2.4公斤。
醫師也提醒,懷孕期間的體重控制也要注意,一般胖10~12公斤為正常,但台灣孕婦平均體重常超出建議體重的5到8公斤以上,這也將造成產後難以瘦身原因之一。
Re: 研究:產婦半年未減重成功 中年將增8.3公斤
台灣孕婦體重 比理想值多1倍
產後6個月內為減重黃金期
蘋果日報
報導╱楊琇雯
台灣肥胖醫學會近日提出呼籲,認為台灣女性對於產前產後的體重管理知識不足,以一般孕婦懷孕期間理想體重以增加10到12公斤為標準來看,台灣孕婦平均增加15到20公斤,大多胖在媽媽本身,而不是胖在寶寶身上。建議產前、產後都要積極規劃體重控制,而不是只注意產後的瘦身,而且,產後6個月內最好盡快瘦下來,最晚不要拖過1年,否則更難瘦。
台灣肥胖醫學會常務理事蕭敦仁醫師說明,產後6周體重超過懷孕前的10%,即為產後肥胖,台灣女性中,有40%~50%是因懷孕生產而肥胖,在台灣產後肥胖問題盛行率高達93%,其中5成以上更超重20%,而有73%的婦女在產後仍胖了10公斤,不僅影響身材也提高自己高血壓或高血脂等慢性病風險,更可能導致下一胎難孕、不孕、畸胎等問題。
懷孕中
孕婦太胖阻胎兒發育
懷孕期間的體重控制很重要,蕭敦仁醫師在門診中經常發現,許多人懷孕後常怕吃得不夠營養,會影響胎兒生長發育,卻不知道如果吃得太營養導致發胖、血壓與血糖不穩,太嚴重時其實對胎兒的生長發育是有影響的。所以懷孕期間控制體重很重要,每周至少量1次並做紀錄。
懷孕初期要適當運動
有的人怕對身體有影響,所以懷孕初期都不運動,但除了攝取的多餘熱量無法消耗外,對於準備自然產的孕婦來說也不好。建議懷孕期間要做一些低衝擊的運動,像是走路、游泳,但不可做劇烈運動如打球等。
蕭敦仁醫師提醒,到了準備生產的前2、3個月,再慢慢開始減少運動量,但也不能完全不做,可以多做一些伸展操或體操類的緩和運動。
多攝取300大卡即可
以懷孕期間需重點加強的營養素蛋白質為例,蕭敦仁醫師表示,可比懷孕前增加10克即可,幾乎等於1顆蛋,所以不必大魚大肉,或過份滋補調養身體。而整體營養均衡的原則下,不需要特別補充其他食物,但從懷孕後的第4個月開始,每天攝取的總熱量要比平常多攝取300大卡,大約是半個便當,但最好能夠多吃一些新鮮的青菜水果,以免因為吃太多肉、蛋白質,又缺乏運動,而導致孕婦常見的便秘情況出現。
懷孕後期需補充鈣質
懷孕期間的奶類攝取很重要,不可偏廢,因為牛奶中的豐富鈣質,對胎兒和母體來說都有幫助。不能喝牛奶,有乳糖不耐症的人,可在日常飲食中增加攝取小魚乾、魩仔魚、莧菜等高鈣食物。懷孕後期約從第7個月開始,胎兒每日會從母體中獲得約250到300毫克的鈣質,所以媽媽更要特別注意鈣質攝取,建議1天可喝2杯牛奶。
生產後
產後超過1年更難瘦
國外一項針對5百多位婦女長期追蹤產後體重變化的研究發現,懷孕時體重增加正常的情況下,產後8到10年的體重平均增加6.5公斤,但是懷孕時體重增加超過標準的女性,產後8到10年平均體重卻會增加8.4公斤,尤其是產後6個月內未瘦到懷孕前原本的體重者,體重增加更明顯。
因此國內外普偏將產後6個月訂為減重黃金期,最遲也不要超過產後1年才想要瘦下來,但瘦下來的標準是與懷孕前的體重一樣,蕭敦仁醫師表示,通常會在產後6周內體重快速減輕,但減下來後若發現仍與懷孕前體重有很大的差距,就表示懷孕期間增重太多了,要盡快在6個月內瘦下來,否則以後更難瘦。
產後飲食要均衡攝取
產後瘦身也必須注意營養均衡,否則無法哺餵母乳,對於剛生產完的身體來說也不適合。蕭敦仁醫師建議,產後的飲食仍以新鮮食物為主,千萬不要以為可以大補特補,台灣不少女性有傳統「坐月子」的觀念,但坐月子的意思是要讓身體好好休息,不可太勞累,但也不代表就要吃很多油膩肥厚的食物,或是燉補藥品,尤其剛生產後幾天還無法下床恣意活動,缺乏運動的情況下又加上吃過多滋補品,更容易胖。
吃麻油補品前先諮詢
麻油補品一直是坐月子不可少的滋補物。但從現代醫學的觀點,女性已少有營養缺乏的情況,不需要靠產後吃燥熱補品的方式來調養身體,而這些大部分屬於營養不均、吃太油的人,若坐月子期間還一直吃高熱量的補品,就會生一個胖一圈。但如果是原本身體就較虛,內分泌失調、氣血虛的人,產後卻是調整體質的最好時機,若要用麻油滋補品前最好先向中醫師諮詢,詢問適合個人的藥材份量、食用方法。
哺餵母乳1年才會瘦
哺餵母乳會有幫助瘦身的效果,但蕭敦仁醫師提醒,要至少餵全母乳滿3個月以上,開始吃副食品後也要繼續餵母乳至孩子1歲以後,瘦身效果才明顯!很多人因為怕過度減重會沒奶水,所以不敢不吃東西,但這不代表可以狂吃猛吃,而是要吃對食物。蕭敦仁醫師建議,可多喝一些湯湯水水的食物如魚湯促進乳汁分泌,或是像花生豬腳等發奶食物,但對餵全母乳的媽媽來說,每天總熱量只要比一般人多500大卡即可,控制體重要能哺餵母乳。
胃內水球適產後減重
若產後經飲食、運動控制仍無法瘦下來,生產完6個月後身體質量指數BMI值仍大於23,體重比懷孕前增加5公斤以上者,則建議至減肥門診尋求專業協助。蕭敦仁醫師說明,適合產後減重的手術技術目前以胃內置放水球,減少胃容積的方式較有效,「讓妳很快就感覺吃飽」,因吃的份量少,所以更要精細規畫均衡飲食菜單,才不致傷身,或為了減肥卻使得奶水分泌減少。
醫師說 做低衝擊運動較好
(台灣肥胖醫學會常務理事 蕭敦仁)
產前和產後都要頻做運動,但要少做高衝擊性運動,也就是2隻腳都要同時離地的運動如跑步等,這樣對心臟、膝蓋來說都不好。可做一些低衝擊運動,也就是2隻腳分別離地的運動如走路,若傷口復原或在醫師指導下,可以下水的情況下,游泳也是很好的運動。
產後6個月內為減重黃金期
蘋果日報
報導╱楊琇雯
台灣肥胖醫學會近日提出呼籲,認為台灣女性對於產前產後的體重管理知識不足,以一般孕婦懷孕期間理想體重以增加10到12公斤為標準來看,台灣孕婦平均增加15到20公斤,大多胖在媽媽本身,而不是胖在寶寶身上。建議產前、產後都要積極規劃體重控制,而不是只注意產後的瘦身,而且,產後6個月內最好盡快瘦下來,最晚不要拖過1年,否則更難瘦。
台灣肥胖醫學會常務理事蕭敦仁醫師說明,產後6周體重超過懷孕前的10%,即為產後肥胖,台灣女性中,有40%~50%是因懷孕生產而肥胖,在台灣產後肥胖問題盛行率高達93%,其中5成以上更超重20%,而有73%的婦女在產後仍胖了10公斤,不僅影響身材也提高自己高血壓或高血脂等慢性病風險,更可能導致下一胎難孕、不孕、畸胎等問題。
懷孕中
孕婦太胖阻胎兒發育
懷孕期間的體重控制很重要,蕭敦仁醫師在門診中經常發現,許多人懷孕後常怕吃得不夠營養,會影響胎兒生長發育,卻不知道如果吃得太營養導致發胖、血壓與血糖不穩,太嚴重時其實對胎兒的生長發育是有影響的。所以懷孕期間控制體重很重要,每周至少量1次並做紀錄。
懷孕初期要適當運動
有的人怕對身體有影響,所以懷孕初期都不運動,但除了攝取的多餘熱量無法消耗外,對於準備自然產的孕婦來說也不好。建議懷孕期間要做一些低衝擊的運動,像是走路、游泳,但不可做劇烈運動如打球等。
蕭敦仁醫師提醒,到了準備生產的前2、3個月,再慢慢開始減少運動量,但也不能完全不做,可以多做一些伸展操或體操類的緩和運動。
多攝取300大卡即可
以懷孕期間需重點加強的營養素蛋白質為例,蕭敦仁醫師表示,可比懷孕前增加10克即可,幾乎等於1顆蛋,所以不必大魚大肉,或過份滋補調養身體。而整體營養均衡的原則下,不需要特別補充其他食物,但從懷孕後的第4個月開始,每天攝取的總熱量要比平常多攝取300大卡,大約是半個便當,但最好能夠多吃一些新鮮的青菜水果,以免因為吃太多肉、蛋白質,又缺乏運動,而導致孕婦常見的便秘情況出現。
懷孕後期需補充鈣質
懷孕期間的奶類攝取很重要,不可偏廢,因為牛奶中的豐富鈣質,對胎兒和母體來說都有幫助。不能喝牛奶,有乳糖不耐症的人,可在日常飲食中增加攝取小魚乾、魩仔魚、莧菜等高鈣食物。懷孕後期約從第7個月開始,胎兒每日會從母體中獲得約250到300毫克的鈣質,所以媽媽更要特別注意鈣質攝取,建議1天可喝2杯牛奶。
生產後
產後超過1年更難瘦
國外一項針對5百多位婦女長期追蹤產後體重變化的研究發現,懷孕時體重增加正常的情況下,產後8到10年的體重平均增加6.5公斤,但是懷孕時體重增加超過標準的女性,產後8到10年平均體重卻會增加8.4公斤,尤其是產後6個月內未瘦到懷孕前原本的體重者,體重增加更明顯。
因此國內外普偏將產後6個月訂為減重黃金期,最遲也不要超過產後1年才想要瘦下來,但瘦下來的標準是與懷孕前的體重一樣,蕭敦仁醫師表示,通常會在產後6周內體重快速減輕,但減下來後若發現仍與懷孕前體重有很大的差距,就表示懷孕期間增重太多了,要盡快在6個月內瘦下來,否則以後更難瘦。
產後飲食要均衡攝取
產後瘦身也必須注意營養均衡,否則無法哺餵母乳,對於剛生產完的身體來說也不適合。蕭敦仁醫師建議,產後的飲食仍以新鮮食物為主,千萬不要以為可以大補特補,台灣不少女性有傳統「坐月子」的觀念,但坐月子的意思是要讓身體好好休息,不可太勞累,但也不代表就要吃很多油膩肥厚的食物,或是燉補藥品,尤其剛生產後幾天還無法下床恣意活動,缺乏運動的情況下又加上吃過多滋補品,更容易胖。
吃麻油補品前先諮詢
麻油補品一直是坐月子不可少的滋補物。但從現代醫學的觀點,女性已少有營養缺乏的情況,不需要靠產後吃燥熱補品的方式來調養身體,而這些大部分屬於營養不均、吃太油的人,若坐月子期間還一直吃高熱量的補品,就會生一個胖一圈。但如果是原本身體就較虛,內分泌失調、氣血虛的人,產後卻是調整體質的最好時機,若要用麻油滋補品前最好先向中醫師諮詢,詢問適合個人的藥材份量、食用方法。
哺餵母乳1年才會瘦
哺餵母乳會有幫助瘦身的效果,但蕭敦仁醫師提醒,要至少餵全母乳滿3個月以上,開始吃副食品後也要繼續餵母乳至孩子1歲以後,瘦身效果才明顯!很多人因為怕過度減重會沒奶水,所以不敢不吃東西,但這不代表可以狂吃猛吃,而是要吃對食物。蕭敦仁醫師建議,可多喝一些湯湯水水的食物如魚湯促進乳汁分泌,或是像花生豬腳等發奶食物,但對餵全母乳的媽媽來說,每天總熱量只要比一般人多500大卡即可,控制體重要能哺餵母乳。
胃內水球適產後減重
若產後經飲食、運動控制仍無法瘦下來,生產完6個月後身體質量指數BMI值仍大於23,體重比懷孕前增加5公斤以上者,則建議至減肥門診尋求專業協助。蕭敦仁醫師說明,適合產後減重的手術技術目前以胃內置放水球,減少胃容積的方式較有效,「讓妳很快就感覺吃飽」,因吃的份量少,所以更要精細規畫均衡飲食菜單,才不致傷身,或為了減肥卻使得奶水分泌減少。
醫師說 做低衝擊運動較好
(台灣肥胖醫學會常務理事 蕭敦仁)
產前和產後都要頻做運動,但要少做高衝擊性運動,也就是2隻腳都要同時離地的運動如跑步等,這樣對心臟、膝蓋來說都不好。可做一些低衝擊運動,也就是2隻腳分別離地的運動如走路,若傷口復原或在醫師指導下,可以下水的情況下,游泳也是很好的運動。
您沒有權限檢視這篇文章所附加的檔案。
Re: 研究:產婦半年未減重成功 中年將增8.3公斤
產後甩肉把握黃金6個月
中時
張翠芬/台北報導
如果妳是剛生完寶寶的新手媽媽,千萬要掌握產後六個月的「減重黃金期」,因為醫學研究發現,如果懷孕期所增加的體重,無法在這段時間內減輕,將讓身上的肥肉由「活存」變「定存」,造成長期肥胖,日後要瘦下來就更難了!
產前肥胖易造成不孕問題、產後肥胖又是女性身材走樣的夢魘,肥胖讓女性無論在孕前或產後都蒙上一大陰影。台灣肥胖醫學會常務理事蕭敦仁醫師最近在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年會上呼籲,女性懷孕前應控制理想體重,降低不孕風險、懷孕時注意體重的上升幅度、生產後則應掌握六個月黃金減重期,避免造成長期肥胖。
產後肥胖盛行率 台灣高達93%
「懷孕、生產其實不必然與身材變形劃上等號」,蕭敦仁指出,產後肥胖問題主要在於孕期體重失控增加過多。一般孕婦懷孕期間理想體重增加以10-12公斤為標準,但台灣孕婦平均增加15-20公斤,足足比標準多了5-8公斤,這些多出來的重量並非全長在胎兒身上,大多胖在媽媽。
醫學上定義,產後六周體重,超過懷孕前體重的10%,就是「產後肥胖」,根據統計,台灣產後肥胖問題盛行率高達93%,也就是生完小孩,每個媽媽一定都胖一圈,其中五成以上的媽媽超重達20%。
國外一項針對五百多位婦女,長期追蹤產後體重變化的研究發現,懷孕時體重增加正常的情況下,產後8-10年的體重平均增加6.5公斤,但是懷孕時體重增加超過標準的女性,平均體重增加8.4公斤,相差近2公斤,若能在產後六個月內即減去孕期增加體重的女性,十年後體重增加比例更低。
做完月子 每周減半公斤為目標
造成產後肥胖的主要原因是,懷孕期間體重增加過多、懷孕前體重已過重、加上運動量太少;依照美國醫學會公布理想的孕期體重上升幅度,BMI小於19.8的人,懷孕期可增加12.5-18公斤,BMI在19.8-26,體重可增加11.5-16公斤,BMI在26-29,體重可增加7-11.5公斤,但BMI若大於29,孕期須嚴格控制體重,只能增加6公斤。
蕭敦仁提醒,媽媽們在做完月子後應即刻開始減重計畫,從改變生活型態做起,透過飲食控制與運動,逐步甩肉;若是體重一直停滯、無法往下減,或是生產完六個月後BMI仍大於23,體重比懷孕前增加5公斤以上者,則建議盡速尋求專業協助。
台灣肥胖醫學會理事、成大家醫科吳至行醫師表示, 要告別體重過重的第一步,就是買個磅秤,每天早晚量體重,一天四次,以決心、專心、恆心看待肥胖,原則上以一周減少半公斤為目標,除了增加運動、調整飲食,還須詳細做每日飲食記錄,以評估自己攝取的熱量,才能有效減重。
中時
張翠芬/台北報導
如果妳是剛生完寶寶的新手媽媽,千萬要掌握產後六個月的「減重黃金期」,因為醫學研究發現,如果懷孕期所增加的體重,無法在這段時間內減輕,將讓身上的肥肉由「活存」變「定存」,造成長期肥胖,日後要瘦下來就更難了!
產前肥胖易造成不孕問題、產後肥胖又是女性身材走樣的夢魘,肥胖讓女性無論在孕前或產後都蒙上一大陰影。台灣肥胖醫學會常務理事蕭敦仁醫師最近在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年會上呼籲,女性懷孕前應控制理想體重,降低不孕風險、懷孕時注意體重的上升幅度、生產後則應掌握六個月黃金減重期,避免造成長期肥胖。
產後肥胖盛行率 台灣高達93%
「懷孕、生產其實不必然與身材變形劃上等號」,蕭敦仁指出,產後肥胖問題主要在於孕期體重失控增加過多。一般孕婦懷孕期間理想體重增加以10-12公斤為標準,但台灣孕婦平均增加15-20公斤,足足比標準多了5-8公斤,這些多出來的重量並非全長在胎兒身上,大多胖在媽媽。
醫學上定義,產後六周體重,超過懷孕前體重的10%,就是「產後肥胖」,根據統計,台灣產後肥胖問題盛行率高達93%,也就是生完小孩,每個媽媽一定都胖一圈,其中五成以上的媽媽超重達20%。
國外一項針對五百多位婦女,長期追蹤產後體重變化的研究發現,懷孕時體重增加正常的情況下,產後8-10年的體重平均增加6.5公斤,但是懷孕時體重增加超過標準的女性,平均體重增加8.4公斤,相差近2公斤,若能在產後六個月內即減去孕期增加體重的女性,十年後體重增加比例更低。
做完月子 每周減半公斤為目標
造成產後肥胖的主要原因是,懷孕期間體重增加過多、懷孕前體重已過重、加上運動量太少;依照美國醫學會公布理想的孕期體重上升幅度,BMI小於19.8的人,懷孕期可增加12.5-18公斤,BMI在19.8-26,體重可增加11.5-16公斤,BMI在26-29,體重可增加7-11.5公斤,但BMI若大於29,孕期須嚴格控制體重,只能增加6公斤。
蕭敦仁提醒,媽媽們在做完月子後應即刻開始減重計畫,從改變生活型態做起,透過飲食控制與運動,逐步甩肉;若是體重一直停滯、無法往下減,或是生產完六個月後BMI仍大於23,體重比懷孕前增加5公斤以上者,則建議盡速尋求專業協助。
台灣肥胖醫學會理事、成大家醫科吳至行醫師表示, 要告別體重過重的第一步,就是買個磅秤,每天早晚量體重,一天四次,以決心、專心、恆心看待肥胖,原則上以一周減少半公斤為目標,除了增加運動、調整飲食,還須詳細做每日飲食記錄,以評估自己攝取的熱量,才能有效減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