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型乳癌患者佔9% 抗癌懷孕左右為難
發表於 : 2008-01-24 , 20:37
年輕型乳癌患者佔9% 抗癌懷孕左右為難
中央社
記者陳清芳台北二十四日電
醫界發現,台灣婦女罹患乳癌的平均年齡比歐美早十歲,而且每十一個就有一人小於三十五歲,加上婦女晚生育的趨勢,以致於愈來愈多婦女在抗癌路上又要考慮懷孕,使得治療計畫充滿了彈性與變數。
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台大醫學院外科教授張金堅今天指出,台灣小於四十歲以下的乳癌患者比例為百分之十六點六,美國是百分之八,小於三十五歲的年輕型乳癌病患比例,台灣為百分之九,是美國的四點五倍,乳癌早就不是中老年婦女的疾病。
張金堅說,年輕型乳癌患者的特徵是由於年輕而容易疏忽乳房健康,以致於發現時腫瘤通常都很大;而且,癌細胞惡性度較高,在相同的癌症分期下,年輕型乳癌的預後較差,再發率高於平均約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推測可能與乳房保留手術有關。
由於乳癌手術後,病患面臨女性性徵殘缺、害怕影響伴侶親密關係、怕療程影響生育、擔心復發及幼小子女養育問題,根據乳癌防治基金會對二百七十位乳癌患者的調查發現,年輕型乳癌患者有四成有憂鬱傾向,普通的則是為三成。
今天在「乳房照護診治全書」新書發表會上,四位年輕型乳癌患者現身說法,其中兩位在四十歲以下,二十九歲已婚的徐小姐在哺乳時乳頭搔癢長濕疹,看過婦產科、皮膚科都沒有起色,以為是哺乳常見的問題,拖了快兩年,直到乳房檢查才發現惡性腫瘤。
台大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郭文宏指出,有些乳癌病患在開刀後、化療、荷爾蒙治療期間,意外懷孕,沒人能保證藥物不會引起畸胎,不得不忍痛放棄胎兒,或是荷爾蒙治療未做滿五年,即中途停藥想要懷孕。
郭文宏說,年輕型乳癌面臨懷孕生產,生過孩子者還可以放棄再生,沒生育者就要根據乳癌細胞的病理檢查結果、癌細胞轉移到淋巴結的顆數,決定是否加重化療放棄荷爾蒙療法,或是另請婦產科醫師執刀取下卵巢組織待治療結束再計劃懷孕;至於使用標靶物治療中對懷孕的影響,目前尚未有研究報告。
乳癌基金會提醒所有的婦女,一旦發現乳房有異狀,不需要害怕檢查,更不需要對治療卻步,正因為乳癌可以選擇的治療方式很多元,病友也會有更多的機會。因此,最好還是養成定期檢查的習慣,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能得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中央社
記者陳清芳台北二十四日電
醫界發現,台灣婦女罹患乳癌的平均年齡比歐美早十歲,而且每十一個就有一人小於三十五歲,加上婦女晚生育的趨勢,以致於愈來愈多婦女在抗癌路上又要考慮懷孕,使得治療計畫充滿了彈性與變數。
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台大醫學院外科教授張金堅今天指出,台灣小於四十歲以下的乳癌患者比例為百分之十六點六,美國是百分之八,小於三十五歲的年輕型乳癌病患比例,台灣為百分之九,是美國的四點五倍,乳癌早就不是中老年婦女的疾病。
張金堅說,年輕型乳癌患者的特徵是由於年輕而容易疏忽乳房健康,以致於發現時腫瘤通常都很大;而且,癌細胞惡性度較高,在相同的癌症分期下,年輕型乳癌的預後較差,再發率高於平均約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推測可能與乳房保留手術有關。
由於乳癌手術後,病患面臨女性性徵殘缺、害怕影響伴侶親密關係、怕療程影響生育、擔心復發及幼小子女養育問題,根據乳癌防治基金會對二百七十位乳癌患者的調查發現,年輕型乳癌患者有四成有憂鬱傾向,普通的則是為三成。
今天在「乳房照護診治全書」新書發表會上,四位年輕型乳癌患者現身說法,其中兩位在四十歲以下,二十九歲已婚的徐小姐在哺乳時乳頭搔癢長濕疹,看過婦產科、皮膚科都沒有起色,以為是哺乳常見的問題,拖了快兩年,直到乳房檢查才發現惡性腫瘤。
台大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郭文宏指出,有些乳癌病患在開刀後、化療、荷爾蒙治療期間,意外懷孕,沒人能保證藥物不會引起畸胎,不得不忍痛放棄胎兒,或是荷爾蒙治療未做滿五年,即中途停藥想要懷孕。
郭文宏說,年輕型乳癌面臨懷孕生產,生過孩子者還可以放棄再生,沒生育者就要根據乳癌細胞的病理檢查結果、癌細胞轉移到淋巴結的顆數,決定是否加重化療放棄荷爾蒙療法,或是另請婦產科醫師執刀取下卵巢組織待治療結束再計劃懷孕;至於使用標靶物治療中對懷孕的影響,目前尚未有研究報告。
乳癌基金會提醒所有的婦女,一旦發現乳房有異狀,不需要害怕檢查,更不需要對治療卻步,正因為乳癌可以選擇的治療方式很多元,病友也會有更多的機會。因此,最好還是養成定期檢查的習慣,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能得到較好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