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名醫談養生】

發表於 : 2008-02-04 , 19:20
MissC
【名醫談養生】


名醫防中風 只吃7分飽 善用六味地黃丸
蘋果日報
報導╱楊琇雯 



天冷時往往是中風好發時節,想知道醫師自己如何預防中風嗎?曾為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國王看診的國醫董延齡善用六味地黃丸,還曾寫書指出不少中醫師每天都會吃六位地黃丸調節免疫、養生。鑽研中風的臺北醫學大學校長許重義則說,控制血壓、每餐吃7分飽就好,吃太多反而容易「死得早」。

常量血壓免生氣
中風的年齡層越來越低,許重義認為,預防中風的首要之務就是控制血壓。以他自己為例,他在家裡、辦公室,甚至旅行的時候都會帶著血壓計,定時量測,他笑說:「如果都只是在同一個地點量血壓,就不會知道心情起伏對血壓的影響,像在辦公室測量,就會知道罵人會讓自己血壓飆高,對身體不利,也會提醒自己少生氣。」

扛腳踏車上3樓
重視運動的許重義認為,每天運動可以維持血壓平穩,讓身體更健康。所以他經常是搭公車或騎腳踏車上下班,就連參加醫學會議時,從學校到位於北市基隆路上的國際會議中心,約15到20分鐘腳程,無論晴雨、他也堅持走路來回。而上班時若騎腳踏車,一到學校後,許重義也不搭電梯,直接走樓梯把腳踏車扛上位於3樓的校長室,他認為這樣不僅可以節能、又可增加運動量。

每餐只吃7分飽
許重義認為,人的一生所能吃進的食物總量是有限的,意思是人體能消耗代謝的份量在生下時就已經固定了,若每餐吃多了、過飽,會加速體內機能老化,就容易「死得早」。所以每餐最好只吃7分飽,而且要慢慢吃、不要吃太快。最重要的是,先戒菸對血管健康才有較大助益。

膽固醇太低易中風
挑食的許重義提到,現代人把膽固醇視為大敵,完全不碰膽固醇,但如果體內膽固醇太低、不夠,反而會增加出血型中風的機率。不過膽固醇太高也會引發心臟疾病,所以他每餐的菜色都很均衡,有魚、肉、青菜,什麼都吃一點,讓膽固醇指數維持在180到200mg/dL。

中藥加減方調理
董延齡說:「只用西藥或只吃中藥都是不對的,西醫可以救急,但有些症狀是從體質調理就可改善的,可以試試中醫的方法,而且體質是可以改變的,要依照當時身體的狀況。」像是西醫常用的阿斯匹靈,兼有治療和預防血栓、再次中風的作用,但不是人人可用,中藥複方裡也有許多好用的經常藥方,如六味地黃丸,可滋陰補腎、抗老化。

喝溫水不碰冷飲
董延齡表示,因為科技進步,現代人要喝冰涼的飲料太容易了,但身體如果正在釋放過多的熱能,像是運動後、發燒等,喝冰飲反而會導致體內「氣」不順,無法正常代謝。而平常喝太多冰涼飲料也容易使血壓升高,增加中風危機,所以董延齡一年四季喝的水都是溫的。

太累就不吃油膩
油膩食物本來就對身體是一種負擔,吃太多也易有心血管疾病。他每天晚上11點到凌晨1點這中間一定就寢,不熬夜也不暴飲暴食。不特別吃什麼補品,葷素不忌,但很重要的是「多樣性」,也就是每樣都吃一點。像他,有時看診看的很累,那天晚餐就不太吃飯,也不吃油膩的菜色。
另外,針對現代人常有的過敏病,董延齡特別提醒,體質調養好了才能準備懷孕,且在懷孕中不偏食,也不要吃太多蝦、蟹、魚、牛奶,才能降低生出過敏兒的機率。

每天做簡單運動
董延齡早上起來等太陽出來後,會先到自家頂樓做緩和運動,他最常做的就是「虛步陰陽掌」。雙腳站丁字步、把重心放在後腳,扭腰轉身後雙手上舉,好像在迎接陽光一樣,兩邊來回做108次後再換腳。他說:「這個動作很簡單,把自己想像成是一條被擰的毛巾,在辦公室也可做,幫助消除腰痠背痛。」


小檔案
臺北醫學大學校長 許重義
現任:臺北醫學大學校長
曾任: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國家復健醫療研究諮詢董事會董事、美國國家神經創傷學會會長、美國聖路易市華盛頓大學醫學院腦神經科教授

小檔案
國醫 董延齡
現任:董延齡診所院長
曾任:立法院特聘駐院中醫師、郵政總局主任中醫師

io:

Re: 【名醫談養生】

發表於 : 2008-02-20 , 16:47
MissC
甩手抗中風喝靜血茶養生


開業中醫師黃正昌,從不抽菸,且滴酒不沾,但因工作過度勞累,五年前突然中風昏迷,家屬一度準備捐贈遺體。緊急救治脫離險境後,他決定終生對抗病魔。除以特有的中藥方養生,只要有空閒時間,就站著甩手,原本癱麻的右手逐漸恢復功能。

名醫談養生

現年五十七歲的黃正昌,是國內中醫肝病醫學會與中醫兒科醫學會的創會理事長。本身很重視健康,但二○○二年十一月十八日晚上,突然感到半側肢體無力。再醒來時,已是十八天後,他才得知經歷嚴重的出血性腦中風。

自行在頭皮扎針

出院後,他告訴自己,一次中風,終生都要與此慢性病共存,除吃西藥控制血壓,也以中醫作為中風保養。由於腦部曾受傷,他自行在頭皮扎針,為避免腦部退化,並以能活血的川天麻、川芎、粉光參等中藥材燉煮豬腦,加酒去腥味,這個「以形補形」的養生湯,他只喝湯,不吃豬腦。

他和國內幾位治療肝病中醫師共同研發的「靜血茶」,也成為每日養生飲品。此中藥方將葛花、夏枯花、杭菊磨成粗末,封成紙包,每日飲用,幫助血液循環、促進代謝。

剛出院時,他右手、右腳常無知覺。為積極復健,他故意將左手放在口袋中,做任何事,都只用右手。不論看診空檔或看電視,都站著甩手,以刺激末稍血液循環。五年來持續進步,目前看診、寫字一如常人。記者甯瑋瑜報導

中風後養生注意事項

.以中藥材燉煮豬腦的養生湯,幫助腦部活血
.每天飲用「靜血茶」,幫助血液循環、促進代謝
.每天攝取大量蔬果,肉類只吃新鮮海鮮
.空閒時間站著甩手,以刺激末稍血液循環
資料來源:黃正昌醫師

io:

Re: 【名醫談養生】

發表於 : 2008-02-20 , 16:48
MissC
名醫談養生 日吃9蔬果 玩Wii抗氣喘


馬偕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主任徐世達本身也是嚴重的氣喘患者,因此為病患看病時,很有「同病相憐」的體會;治療患者時,對於分享養生之道更是不遺餘力。他每天打Wii遊戲機或散步至少三十分鐘,且三餐攝取至少九份蔬果,另食用魚油及益生菌,他的氣喘都控制得非常好。

徐世達說,他父親和祖父都有氣喘,「到現在都還記得父親坐在床邊喘不過氣的場景」。他從小就飽受氣喘折騰,父親為自醫、醫兒,帶他全台走透透拜訪名醫,「那種喘起來就吸不到空氣的感覺,真的很恐怖」,這讓他立志學醫,盼可助氣喘患者「喘口氣」,不要活在窒息壓力下。

補充魚油和益生菌

但命運開了徐世達一個小玩笑,他和太太交往後,發現對方也是氣喘患者,兩人如今育有二子,也都有氣喘困擾,這使得徐世達格外注意如何避免氣喘發作,除每天固定用藥,更貫徹所有防氣喘準則,包括每日讓室內通風至少兩小時、被單每周換洗、使用醫療級空氣清淨機等;他同時天天食用五c.c.的魚油及益生菌膠囊。

徐世達指出,蔬果富含抗氧化劑,學界推論可預防氣喘發作,要求自己每天攝取至少九份。雖然他左腿因小兒麻痺而行動困難,但仍堅持天天玩Wii、使用騎馬機或外出散步,努力和極難根治的氣喘共處。記者邱俊吉報導

預防氣喘發作之道

.定期整理居家環境,每天讓室內通風至少2小時
.均衡飲食,魚油能降低過敏反應,可多吃魚或補充魚油產品每天5 c.c.
.每天運動30分鐘,但勿過度劇烈,以免降低免疫功能,使氣喘惡化
.依醫囑按時服用抗氣喘藥物
資料來源:徐世達醫師
io:

Re: 【名醫談養生】

發表於 : 2008-02-20 , 16:48
MissC
日吃6蔬果走萬步 降血糖


高雄長庚醫院副院長陳順勝是國內腦神經內科權威,七年前他發現自己的血糖過高,自己設計一套健康管理法,日吃六種蔬果、日行萬步,血糖因而獲得控制。現在他的健康比七年前還要好!他說:「日行萬步對我來說不是運動,而是攸關生命。」

名醫談養生

陳順勝規定自己每天要走一萬五千步,早上五千步,下午五千步,晚上五千步,中午以前走不到五千步不能吃午飯;晚餐前走不到一萬步,不能吃晚飯;一天走不到一萬五千步,就不上床睡覺。

結合每天工作作息

陳順勝的走路養生法結合每天工作作息,例如一般醫師到病房看病人的「巡房」多是一次巡完,但陳則是分批,例如九個病人先看三個,走回辦公室,再走去看下三個。看門診也是,約看五個病人就出外走約四百步再回來看診。
當病人抱怨沒法運動時,他會當場在診間跑一、兩分鐘,還對病人說:「你看,運動很簡單。」

其實陳順勝是美食主義者,罹患糖尿病後他對飲食相當注意,每天一定要吃六種蔬果。但美食當前難免禁不起誘惑,前一陣子吃飯,甜點是他最愛的油條西米露,忍不住還是吃了,不過回家後他就趕快騎半小時腳踏車,將熱量消耗掉!
記者高麗玲報導

陳順勝糖尿病養生法

.日行1萬5000步,早上5000步、下午5000步、晚上5000步
.吃大餐、或吃了太多美食後,騎腳踏車消耗多餘熱量
.每天吃6種蔬果
.早餐、午餐吃得好,晚上吃得少,少吃醣類食物
資料來源:陳順勝
io:

Re: 【名醫談養生】

發表於 : 2008-02-27 , 16:52
MissC
2008.02.27  中國時報
與糖尿病和平共處50載 老中醫張正懋的養生方
張翠芬/台北報導



 日前過世的90歲張正懋中醫師,生前對工作、飲食、睡眠、運動兼顧,還有一帖吃了30年的「防老丹」祕方,雖有糖尿病卻不為所困。

 張正懋醫師出生在醫生世家,他是家傳第五代中醫師,從小在耳濡目染下,走向中醫之路,懸壺濟世一甲子。為了保證思路清晰,多年來他非常重視養生保健,飲食盡量清淡,所以能夠健康長壽不是難事。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陳潮宗表示,雖然張醫師患有第1型糖尿病約50年,但難能可貴的是,他多年來無論工作、飲食、運動、生活,都力求規律,因此未出現任何糖尿病的併發症。

 飲食清淡7分飽 拍肚不便祕

 糖尿病人的飲食控制是第一要務,張醫師除了配合西醫早晚施打胰島素外,對於食物的質和量也有自己的一套看法;早餐一定要吃,通常是簡單的麥片加2湯匙黑芝麻,中午半碗飯加上2種水煮有機蔬菜,外加2兩的肉類,晚餐與中餐量同,一天2次有機水果,一切以清淡及吃7分飽為原則。

 運動方面,每天至少1小時,他時常做手部、腳部伸展,保持肢體的靈活,手部運動主要防止肩頸痠痛和五十肩。作法是:雙手自然向前平伸,手掌內外翻轉60到100下。陳潮宗說,這個動作也很適合電腦族,但千萬不要勉強,手痠就要休息以免韌帶受傷。

 睡覺前可用手掌外緣拍打肚臍左右250至300下,確保排便通暢不便祕,天天拍打連啤酒肚都可以消下去。另外,他也定期泡三溫暖,來增加身體代謝速度以排出廢物。

 睡不好容易老化 絕不熬夜

 張正懋醫師很注重睡眠質量,每天睡足8小時,大約晚上11時就寢,隔天早上7、8點才起床,因為睡不好容易老化,張醫師強調:「工作再忙,也絕不熬夜或睡不足」。

 張醫師還有一帖他吃了30年的祕方「防老丹」,組成為:西洋蔘、川七、琥珀,以上3味用上好藥材,等量磨成細粉,早晚各服3公克,搭配杞菊地黃丸服用。

 陳潮宗表示,這帖藥方經北京及華南醫學院長期試驗確認有效,40歲以上的人可長期服用,能疏通氣血、軟化血管、防止老化及防治心臟血管病變、糖尿病、攝護腺腫大及關節炎等老年人慢性病。但服用前最好先請教中醫師,診斷體質是否合適。

 想要健康長壽 從40歲起保養

 張正懋醫師常說:「養生最重要的就是保持愉悅的心境!」慢節奏的生活模式,別讓負面的情緒上身,想要活得健康長壽,從40歲開始就要自我保養,在人體走下坡前先把精氣神調養到最佳狀態,才是最佳的養生方。

io:

Re: 【名醫談養生】

發表於 : 2008-03-03 , 19:01
MissC
2008.03.03  中國時報
中研院院士 研究癌症數十年 彭汪嘉康 養生超輕鬆
張翠芬/台北報導



 75歲、50公斤,沒有高血壓、糖尿病。多攝取蔬果,吃些肉,是她基本的保健守則。

 「70%的癌症其實都可以預防,最重要是飲食、生活型態要調整。」投入癌症研究長達數十年的中央研究院院士彭汪嘉康,對於坊間許多防癌飲食的禁忌,例如:少吃肉、要吃有機蔬菜……,她一派輕鬆優雅的說:「我從來不刻意一定要如何,不用那麼刻苦自己,比較能享受人生!」

 今年75歲的彭汪嘉康,到現在還維持50公斤的標準體重,未施脂粉,皮膚仍相當細緻,問她如何養生?她露出蘇州美女淺淺的笑:「我沒有什麼特別的養生方法,到現在沒有高血壓、也沒有糖尿病,應該是家族基因好吧!」

 ★重視癌症預防

 目前擔任萬芳醫院癌症中心主任的彭汪嘉康,相當重視癌症預防,「不吸菸、不喝酒、不吃檳榔,少吃肥肉吃瘦肉,多攝取蔬果,避免暴飲暴食」是她最基本的防癌守則。

 她強調,飲食中一定要吃一點肉類,因為身上的荷爾蒙來自膽固醇,若完全不吃肉,身體會缺乏需要的荷爾蒙;多年來不斷推動「天天5蔬果」、「蔬果彩虹5.7.9」的防癌觀念,她坦承,每天要吃到7至9分蔬果確實有點難,不過會盡量吃到2分水果、3分蔬菜。

 她不特別吃有機食品,平日都在一般超市買菜,油則選擇從美國進口的corn oil,偶而也用一點豬油做蛋餃,早餐喝低脂牛奶,中午吃得很少,晚上就吃豐富些,但絕不吃消夜。面對蔬菜有農藥殘留、肉類有各種添加物的報導,她說:「不必太緊張,只要把食物處理乾淨就好,不能什麼都怕。」

 ★白米一定要洗乾淨

 她特別提出「米一定要洗乾淨」,因為許多米會加入一些化學成分來防蟲蛀,那些白色粉末,長期吃恐怕會引起胃癌,所以米至少清洗8、9次才下鍋。

 她認為,緊張雖然不會直接生病,但是情緒一緊張,腸胃就會不好、晚上覺也睡不好,免疫力當然也就跟著下降。

 從年輕就習慣喝黑咖啡的彭汪嘉康,每天至少喝3至4杯淡咖啡,雖然曾有研究指稱喝咖啡可能罹患胰臟癌或膀胱癌,她說:「這些說法都未經證實,不必怕!」而且,喝咖啡還可以預防老人癡呆症和巴金森症呢!只要不影響睡眠,喝喝無妨。

 另外,她每天固定補充一顆綜合維他命,晚上11、12點就寢,早上6、7點起床,白天不午睡,周末有需要會睡一整個早上補眠。

 ★拿大包練手力 防骨鬆

 年輕時愛跳踢踏舞的彭汪嘉康,總是精力充沛,後來因為老公不跳,就放棄跳舞的嗜好;現在的她,沒有刻意運動,有機會就多走路,隨身拿一只用了20年的超大LV包,放了各種報告和研究資料,她笑說,拿大包包可以順便鍛鍊手力腳力,所以,到現在她都沒有骨質疏鬆。

 由於癌症多位獨占國人十大死因榜首,她表示,70%的癌症都可以預防,另外,約10﹣20%是感染造成,如肝炎、EB病毒、人類乳突病毒等,真正原因不明的癌症約占5-10%。隨著年紀增加,罹患癌症的危險也跟著上升,但基因好壞影響只占5%,環境、飲食、生活作息、有無運動習慣才是主要影響關鍵。

 腫瘤研究傑出 感謝老公支持

 彭汪嘉康因為在腫瘤醫學的傑出成就,日前獲頒「第一屆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她是台灣第一位女性外科醫師,不但是第一位發現血癌染色體變異的研究員,也是首位獲得美國亞瑟.弗萊明獎(Arthur Flemming Award)的女性。

 育有2男、2女,13個孫子的彭汪嘉康,桌上擺著全家福合照,老公非常愛吃她的料理,每次返台都胖好幾公斤。她感謝自己嫁了一位好老公,因為先生工作時段較固定也不需要出差,所以孩子的功課都是老公在盯,因為有先生的體諒、容忍與支持,她才能全心研究,兼顧事業與家庭。

io:

Re: 【名醫談養生】

發表於 : 2008-03-03 , 19:04
MissC
健康到老 看看醫師們怎麼過生活
中廣
徐韻翔報導



生活中飲食不注意,一不小心就可能接觸到有毒物質,醫師醫病,對於自身的健康相對會更加關心注意,讓我們來一窺醫師們的家庭生活,如何驅毒避兇健康活?

只要健康不要毒 毒物科醫師食材挑當季

身為國內知名的毒物科名醫,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一家四口的生活,很簡單,運動多、吃肉少,喝有過濾過的好水,只有偶爾假日爬完山,才會全家帶著逛到百貨公司美食街吃東西,不過,點餐的可還是挑得很,不吃油炸,只吃煮食。

林杰樑說,病從口入,吃東西他會盡量選擇無毒有機的飲食,除了鮮少在外面吃東西,選購生鮮食材回家烹煮時,也會精挑細選,因此他和太太在買菜挑菜時,都會以當季盛產蔬果為主,小心安全採收期是否符合兩週標準,以免農藥殘留,避免買加工食品,肉類挑選有口碑的商家,以免買到含有藥物抗生素殘留的肉。林杰樑說,像最近他的住家附近,高麗菜與花菜等,價格相當便宜,代表正是盛產期,選購當季蔬菜,可以避免菜價高菜農搶採收不顧農藥殘留的風險。

煮菜時,林醫師家中的料理習慣大都是以低溫烹調為主,油炸食物在他家幾乎看不到,避開高溫大火碳烤等料理法,蔬菜魚肉大都是清蒸水煮,蔬菜多於肉類,他自己最愛小白菜,再配個青菜豆腐湯,清淡不油膩,豆類食品家人也很喜歡吃,喝有機原汁豆漿,咖啡頂多一天喝一杯,絕不貪杯。

休閒活動方面,林杰樑一家人最愛爬山,假日一爬就是約兩個小時,帶孩子接觸大自然,增進親子互動,近郊的山幾乎都已經被他們征服了,而他也推薦自己很喜愛的陽明山景點給民眾,鼓勵大家多去走走,至於林醫師家中的作息,則規律正常,大人孩子都會盡量在十一點前就寢,讓身體能有充足的睡眠,養精蓄銳。

曾經學過跆拳的林醫師,週一到週五工作之餘,也會前踢後踢活動一下筋骨,孩子則學劍道,一家人活動量十足,他也慶幸自己娶到一個好老婆,不辜負老婆煮的健康美食,他一定天天回家陪孩子太太一起吃晚餐。

防癌抗老 腫瘤科醫師少外食應酬愛有機

至於另一位醫師,振興醫院腫瘤外科主任兼營養治療科主任常傳訓,每天為形形色色癌症的病患看診,為他們開刀拿掉癌細胞,面對疾病,常傳訓說,更倍覺健康的重要。身為醫師,其實與許多上班族一樣忙碌,想要天天輕鬆過生活並不容易,醫師同事中,也不乏有因為過度忙碌而生病,甚至必須開刀救命,醫師變成病人的案例,這些都讓常醫師更加時時警惕。

常傳訓醫師說,自己能夠維持健康,不是幸運,很大一部份的原因,同樣是在家吃飯,很少外食或是吃便當,少應酬,為什麼現代人文明病這麼多?外食其實是很大的原因,「錦衣玉食要人命」,外食總是美味,卻可能暗藏高油高膽固醇與高鹽,才可口,不過,越可口的食物,越要小心是健康的無形殺手,能夠在家吃飯,他說,他一定回家吃,即使是假日,一家人去教會後,也不會在外面覓食,回家料理一些簡單輕食,勝過大魚大肉。

因為接觸癌症病人多,家中會盡量食用生機有機飲食,常傳訓說,一家五口的飲食原則,就是多蔬果,三個孩子跟著爸爸媽媽吃,也養成了健康飲食的習慣,烹飪方式多以汆燙為主。

健康吃,也要健康動,常醫師假日最愛帶著家人騎腳踏車運動,週日下午,北市步道可以騎上兩到三個小時,或是在天母社區繞一繞,有時也會乾脆騎遠一點,騎向河岸,往八里淡水去。

由於,工作是在治療癌症病患,他常常在開刀房手術一站就是好幾個小時,有時後時間甚至長達七小時到十多個小時都有,一整天下來維持同一個姿勢久了,醫師也會有職業病,就是筋骨肌肉酸痛,因此,平常週一到五的晚上,等到家裡三個孩子都睡了,他會帶著妻子在家附近散步運動約一個小時左右,盡量讓自己一週的運動量維持一定標準,常傳訓說,散步很好,晚上散步完之後,肌肉酸痛的感覺很快就會消除。

常醫師家中有三個孩子,分別是國三、小學四年級和二年級,他鼓勵孩子們游泳,像是小四的孩子,參加晨泳隊,天天游泳,早上五六點就起床,到學校游泳,不但訓練毅力和耐力,他們家的孩子,也很少感冒,身體很健康。

醫師們鼓勵民眾減少外食,戒菸酒,多運動之外,也推薦民眾假日多往戶外走走,令人放鬆的郊外美景,能夠抒壓解勞,也是抗老的好方法。

io:

Re: 【名醫談養生】

發表於 : 2008-03-18 , 20:24
MissC
每天喝6大杯牛奶+好立克 99歲中醫師姜通照樣看診
東森
記者林仙怡、王鴻年台北報導



全國最老的中醫師姜通,今年高齡99歲,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儘管年紀一大把,但走起路來健步如飛,精神看起來很好,他透露已經50多年都沒有吃過米,還說他養生的秘訣除了多吃菜多運動,每天要喝下3000CC的牛奶加上好立克。

走起路來健步如飛,今年已經是99歲的高齡,姜通不但是全國最老的中醫師,還曾經替不少名人診斷,牆上掛著宋楚瑜的匾額,陳水扁的感謝狀,還有人說他長的像經營之神王永慶。

姜通說:「有人說這個耳朵好像王永慶,是真的有一點像啦,蔣經國時代,我們(和王永慶)都很熟,都在一起。」

為什麼能和王永慶一樣長壽?姜通獨特的養生之道就是這一杯──牛奶加上好立克,而且每天至少要喝上6大杯。

姜通說:「我是不吃飯的,我在美國沒有飯吃,自己也不會煮,同時我就吃牛奶,吃好立克吃習慣了,所以一下回來,就吃牛奶、好立克,我認為這個對身體營養很夠。」

除了喝牛奶之外,姜通已經50多年都不吃白米飯,因為年輕時在美國求學,吃不到米飯,久而久之反而養成了習慣,也許是鈣質補充得夠,姜通沒有駝背,關節更是好得很,他透露養生秘訣,平常不吃肉,只吃蔬果和深海魚類,每天早睡早起,起床前還要做運動,他說養生其實沒什麼大學問,注重飲食保持愉快心情,自然就能活得健康。

io:

Re: 【名醫談養生】

發表於 : 2008-07-24 , 17:29
MissC
林仁混 防癌專家 三句不離茶
自由
記者陳宣瑜專訪



只要一提到茶,現年七十三歲的中研院新科院士林仁混,眼睛就亮了起來,只見他眉飛色舞地解釋說:「『茶多酚』可防癌、瘦身、降低血脂肪外,還有減少糖尿病和預防神經退化的保健功效,重點是茶葉沒有毒、便宜且隨處可得。」以前人不知道喝茶養生的原理,但他說只要「喝」就對了。

林仁混專長生化腫瘤學,也就是所謂「癌症」,但他認為癌症預防重於治療,因此致力研究癌症化學預防,熱愛喝茶的他,從研究中發現茶與茶多酚的保健效果。

紅茶、普洱、包種、烏龍,林仁混統統都喝,也不一定要喝頂級的茶葉,他說:「喝茶主要是解渴,同時還可保健,功能多多。」他認為真正的好茶評選,除了色、香、味外,也應該加入健康指標。

除了專業權威,他的文學造詣也極深,關鍵在於:「我求學時,到圖書館把歷代古文都看過一遍。」有一次新來的國文老師懷疑他的作文抄襲別人,於是他當場再寫一次,以行動告訴老師:「真的是我寫的。」

高職生考上台大醫學院

林仁混在嘉義六腳鄉下長大,從小給姨母當養子,家境並不寬裕,只好選擇去念高職電機科,靠著對國文深厚的興趣和去補習班旁聽數學及勤作題目,自動自發的拚鬥精神,讓他順利考上台大醫學院,開啟了研究之路。

林仁混在大學時認識了小他三屆的北一女高材生蕭水銀,兩人志同道合,在研究路上互相砥礪,夫妻鶼鰈情深。林仁混說蕭水銀的偶像是居禮夫人,傳記看了兩、三遍,還做上記號,有一次到巴黎開會,偶然發現居禮夫人的實驗室,看到居禮夫人的生活點滴完全保留,兩人都相當開心。林仁混說:「因為她也是我的偶像。」

林仁混相信「研究不進則退」,即使退休兩年,研究和教學仍不間斷,他強調做研究要有恆心,不要半途而廢,先要認清自己能力,勿眼高手低,盡力最重要,他感嘆現在學子自視甚高,不懂得虛心學習,實在可惜。

io:

Re: 【名醫談養生】

發表於 : 2008-08-03 , 14:30
MissC
2008.08.03  中國時報
多動、喝茶、吃魚 7旬教授壯壯
張翠芬/專訪



 多年來鑽研茶多酚而被尊稱為「茶博士」的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林仁混,今年當選中研院新科院士,從小就愛喝茶的他,除了喝茶養生,更是運動高手,到現在還沒人打破他當年在台大醫學院教職員運動會中,百米賽跑和跳遠的記錄。

 今年73歲的林仁混,20年前即是中研院院士候選人,今年第9度提名,終於以其在國際知名的「茶多酚」研究獲得院士殊榮;原本研究生化腫瘤、癌症預防,發現茶葉中的茶多酚有防癌功效,而一頭栽入「茶的科學」,迄今他發表過3百多篇論文,被引用次數達8千多次,連重視茶道的日本人,也邀他赴日指導。

 在嘉義六腳鄉下長大的林仁混,課餘時須下田幫忙,農忙後喝下一大碗冷茶水,讓他覺得茶真是人間美味極品,因此也觸發日後研究茶科學的靈感。從小就愛喝茶的他表示,喝茶真的好處多多,除了防癌、瘦身,最近研究發現,茶多酚對糖尿病的控制和預防腦神經退化也都有幫助。

 幾乎把茶當開水喝的林仁混說,他不太重視茶的色香味,真正該注意的是茶的保健功能,很多商業廣告一再宣稱只有綠茶有保健功效,其實烏龍茶、紅茶、普洱任何一種都好,因為「只要是茶都含有茶多酚」!

 林仁混也是位運動高手,他超人的體能是在台南高工念電機科時打下基礎,每天摸黑從嘉義通車到台南,再走路半小時到校,天天利用午睡時間到操場練習單雙槓。上了大學,他接觸各種球類,為了追求大學時小三屆的北一女高材生蕭水銀,他悄悄練乒乓球,故意和擔任校隊的她對打,終於贏得美人心,兩人研究路上相互扶持,伉儷情深。

 「只要是圓的球,我都可以打!」林仁混學習力超強,而且打得嚇嚇叫,自創網球旋轉殺球,厲害到在校園內找不到敵手,而且每次比賽一定得獎,當年曾一舉囊括台大教職員跳遠、4百公尺接力、百米賽跑「三冠王」迄今仍是跳遠和百米紀錄保持人。

 「從當兵之後,我的體重就沒怎麼變!」林仁混自豪的說,雖然現在體型不像年輕時倒三角形的運動員身材,但體力球技還是一級棒。

 育有1女2男已有6個內外孫的林仁混,在子女眼中可是個「萬事通」老爸,假日在家上市場下廚房,洗衣修理家具樣樣行;林仁混不太忌口,但他從小就愛吃魚,特別是魚皮和魚眼睛,近年來飲食盡量少肉多蔬果,到現在他耳聰目明,童顏鶴髮,臉上幾乎沒什麼皺紋或老人斑,或許是多運動、常吃魚愛喝茶發揮的養生功效!

io:

Re: 【名醫談養生】

發表於 : 2008-08-06 , 17:31
MissC
名人抗老化有學問 內外兼具 延緩老化
中時健康
林志遠/台北報導



「長生不老」這件事,從秦始皇時代,就汲汲營營的找尋這樣的良方,長生或許現今科技還做不到,不過不老這件事情,卻是可以努力的。不僅光是外表,也要從體內排除毒物,正所謂內外兼修,才能讓老化趨緩,包括遠雄集團董事長趙藤雄,藝人羅璧玲、傅娟等,都是遵循抗老化處方,讓自己保持青春活力。

所謂抗老化的觀念,應該就是先排毒,從內部進行調整,必須從飲食著手,像是排毒餐、美白餐等等,慢慢讓身體狀況回春之後,身體斑點自然會減少,再利用醫美雷射的器材,掃除其他的斑點,利用內外的努力,讓身體可以達到減緩老化的目的。

為什麼要排毒?因為這些是身體循環後所產生的廢物,這些代謝產物就是自由基,所以必須靠抗自由基像是維他命C,把自由基從身體排掉,然後再加上促進血液循環的營養元素,促進代謝循環,最後再上一些硒、鐵等微量元素,才算是一個完整的排毒療程。

潘世斌醫師建議,一般人可以從增加維他命C下手,因為維他命C可以製造膠原蛋白的,這是保持肌膚狀況最重要的元素,膠原蛋白多皮膚彈性自然就好,膚質也會比較白。

還有內分泌的調整這可以從許多現象判斷,像是皮膚的膚質、顏色,或是荷爾蒙的改變像是月經不正常等,當身體因為內分泌不正常時,皮膚就會變得乾燥或是沒有光彩,身型也變得肥胖,甚至還會掉頭髮,更嚴重的話還會性慾降低,所以當身體出現這些訊息時,千萬不要掉以輕心。

潘世斌強調,老化不是必然的,世界上絕對沒有不會老化的人,但也不用因此任其發展,因為我們抵擋不了老化,但卻可以「延緩」老化,經過專業醫師的建議與訓練,我們可以學習延緩老化速度,然後依據專業的規劃,一步一步施行,絕對可以延緩身體老化狀況。

io:

Re: 【名醫談養生】

發表於 : 2008-08-31 , 19:10
MissC
名醫抗老》慢走每天半小時 年逾70一條龍
聯合
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



「我媽媽今年已經90歲了,不僅能走能跑,腦筋還好得很。有她當榜樣,我當然也要活超過90歲才行囉!」花蓮門諾醫院暨相關機構總執行長黃勝雄生性樂觀,雖已年過七旬,他卻從不覺得自己老,每天仍像個年輕小伙子般,活得很帶勁。

黃勝雄早年在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院任教,是享譽美國的腦神科外科專家,更是美國雷根總統當年指定的隨行醫師,年薪超過百萬美元,可說功成名就。15年前,他深受花蓮門諾醫院前院長薄柔纜「美國很近,花蓮卻很遠」這句話感動,毅然放棄一切,像條迴游的鮭魚,返回故鄉台灣,到後山接掌門諾醫院。

身體好沒秘訣 只要一直走

這些年來,他既要為醫院的長遠發展而四處奔走募款,也要為腦部創傷病患施術。他往往在手術檯旁一站就十幾個小時,沒有過人體力,根本就辦不到。問他保持充沛體力的方法時,他笑得燦爛,「很簡單,只要一直走、一直走就行了。」

這些年來,他每天清晨起床後,就到附近校園的操場「慢走」三、四十分鐘,回家沖個澡,吃過早餐後,再出門上班。顧名思義,「慢走」就是慢慢地走,不求速度,也不在意距離,能走多遠,就走多遠。

長期走下來,黃勝雄也走出了心得,每次出門走路都走到微微冒汗的程度,心跳則高出正常值三成左右,也就是說若正常心跳為每分鐘70下的話,就走到每分鐘心跳90下上下,既可達到運動效果,也不至於對身體造成太大負擔。

如果覺得早上走得不過癮,晚上下班回家,吃過晚飯後,換上輕便服裝,他還會再出門走幾圈。碰到下雨天,那裡也去不了,他就跳上走路機,把一天的運動量補齊。

運動量不大 堅持下去就見效

黃勝雄曾算過,每次出門慢走一趟回來,大約可消耗2百大卡熱量,雖不多,長久下來卻相當可觀。為了檢視運動成果,每次回家沖過澡後,他就站上磅秤,只要體重超過BMI(身體質量指數)的正常標準,接下來的幾天裡,他就從日常飲食中變花樣,少吃高熱量食物,務必將體重拉回正常範圍內才行。

「這真是斤斤計較!」黃勝雄認為,美食當前,大多數人都把持不住,結果飽餐一頓下來,往往也帶給健康一些負面影響,唯有堅持正確且健康的飲食原則,才能永保安康。結果他逐漸偏向素食,但在台灣吃素容易缺鐵,因此他選擇「方便素」,只吃一點點的紅肉,多吃魚類及蔬果。

黃勝雄說,這幾十年來,他接觸過的中風病人不知凡幾,深知中風對個人及家庭、社會的傷害。所以他特別在意血壓及血脂的升降,加上每天慢走及盡量素食,不讓中風等急重症有可乘之機。

常保樂觀心 趕走自由基

黃勝雄認為,還要常保一顆樂觀的心,因為唯有敞開心胸,才可以減少自由基對健康的威脅,「不要說90歲,長命百歲也沒問題。」

黃勝雄表示,自由基無所不在,看似難以應付,但只要生活規律,不暴飲暴食,不抽菸,不酗酒,加上養成規律運動,自然能將這個危害健康的因子壓到最低。但他強調,健康不可能不勞而獲,一定要有實際行動,再配合堅強的意志力才行。


io:

Re: 【名醫談養生】

發表於 : 2008-08-31 , 19:11
MissC
專家觀點》慢走有技巧 化整為零也有效
聯合
黃薰隆(中華民國健身運動協會秘書長)




如果要把走路當成一種運動,一定要達到某種強度才行,而運動強度又和年齡和體能有關,黃勝雄醫師年近七旬,體能無法和年輕人比擬,慢走其實就夠了。

不管是慢走,還是近年來逐漸熱門的健走,都不是運動比賽,而是體適能的有氧運動,沒必要把自己搞得上氣不接下氣,只要心跳速度加快,或是讓自己有點喘,就可以達到運動效果。不過,慢走或健走都很講究技巧,如此才能發揮最大的運動效果。

就技巧來說,可分上半身及下半身兩大部分。走路時,上半應往上拉,而不是往前傾,更不可彎腰駝背;手肘彎曲呈90 度,方便前後擺動;半握拳頭,往前擺到胸前,往後擺到腰際,讓胸肌及背肌也一起運動到。

下半身的走路技巧,腳跟要先著地,接下來重心往前移,再以腳尖離地,可減少地面衝擊對全身關節的壓力;雙腳膝蓋保持放鬆不鎖死,除可保護膝蓋,也可避免運動傷害;走路時,應遵照快步走,而不是大步走的大原則,減少受傷的機率。

走路是件快樂的事,如果時間不夠,可化整為零,分次完成,比如說每天設定的30分鐘走路中,如果一次走不完,可以分早、中、晚三次走完,效果一樣。

io:

Re: 【名醫談養生】

發表於 : 2008-10-13 , 16:11
MissC
《名人養生》陳文哲:多運動培養骨氣
中國時報 
張翠芬/專訪




 奧運落幕,台灣本屆奪金失利,部分選手還成了傷兵,看在喜愛運動的骨科醫學會理事長陳文哲眼中,不禁頗為感慨,他認為「人活著就要動」,大家都須培養運動的習慣,尤其應從年輕開始注意骨骼的保養。

 每周要幫十五到廿多名病患開刀、門診都爆滿的林口長庚醫院骨科部部長陳文哲,即使工作忙碌不堪,還是堅持要運動,網球、高爾夫球、快走,只要能讓身體動起來的活動,他都愛。

 出生在嘉義縣朴子市的陳文哲,從小就熱愛運動,經常在田裡奔跑;網球、籃球到高爾夫球,都能打上手,甚至與院內的醫師組成長庚高球社,假日只要有空,他都會去打個十八洞。

 陳文哲對運動熱愛的程度,甚至手骨、肌腱斷裂或得到高爾夫球肘,都無法使他中斷。有一次,他和朋友打高爾夫球,打到一半因揮桿過猛,右手掌肌腱因使力不當斷裂,他為了不掃大家玩興,還是堅持到打完十八洞。這種對運動的狂熱,連家人朋友都嘆為觀止。

 每天早上六點之前起床,七點趕到醫院,一忙就是一整天,直到晚上十點下班,雖然已一身疲憊,陳文哲還堅持去打網球,每周大約一次,他說,醫生的工作很忙,更需要培養體力,動一動反而精神更好,回家十二點之前就寢,馬上呼呼大睡。

 由於工作繁忙,陳文哲也把在醫院內「巡房」當成快走運動,巡房一次大2~3個鐘頭,也等於快走了2~3個小時。

 身為骨科醫師的陳文哲認為,運動不但可以強身健體,還能預防疾病,尤其是時下流行的骨質疏鬆症。因為,骨鬆症總是來的無聲無息,往往骨折就醫時才發現。尤其是經常坐著、不運動的人,更是骨鬆症的危險群。

 所以,他鼓勵大家多運動來強健骨骼,什麼運動都可,只要自己方便就好,同時多喝牛奶、飲食均衡,遠離骨鬆。他個人沒有特別的飲食養生法,但謹守「什麼都吃,但什麼都不過量」的原則。

 忙碌之餘,陳文哲喜歡唱歌放鬆自己,不管是國語流行歌、台語流行歌老歌,還是西洋音樂Pop、Rock、Jazz、Soul,他通通能哼上幾曲,台語老歌更是他的最愛,開刀時絕不會少了音樂,每每總趁著開刀空檔,隨著音樂哼唱抒壓也自娛。

 不過,熱愛運動的他,特別提醒大家也要注意運動傷害問題,他本身受過傷,也是經過細心診治和休養,停止打球好長一段時間,等傷勢完全復原才開始打;他認為,職業運動員更應該如此,好好休息養好傷再上場。

 陳文哲看診時,常不厭其煩的叮嚀患者,要小心這小心那,就像個好爸爸一樣。他最常叮嚀病患的一句話就是:「要做運動哦!」因為常運動可以固骨本,並常保身體健康。


io:

Re: 【名醫談養生】

發表於 : 2010-02-28 , 17:47
MissC
中山醫大創辦人94歲周汝川 踮腳跳也能養生
自由
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



高齡94歲的中山醫學大學創辦人周汝川博士,昨日獲頒第十三屆全球熱愛生命獎章。周汝川除了熱心興學外,年逾 90仍跑跳自如,也是健康達人。

主辦單位特地請他分享養生秘方,他呼籲民眾做好營養、保養、修養的「三養神功」,並示範每日必做的踮腳跳。

「活跳跳,跳跳跳,跳長生,跳不老……」, 周汝川一邊口念歌訣,一邊踮著腳尖往後跳。

他說,他每天早上起床後就跳,已經跳了40多年,本來跳的時候只有邊數數,但跳著跳著無聊,乾脆編了歌訣。反覆念3次,剛好跳完108下。

他說,小孩總是蹦蹦跳跳,老人也一樣要活跳跳,就不會死翹翹。

跟父親同樣是牙科醫師的周汝川小兒子周明智則說,父親自認如此高齡尿尿都還沒有問題,就是因為每天跳能保護攝護腺,所以他也決定跟著跳。

除了天天活跳跳,周汝川還有健康十誡,其中之一是「少菜多肉」。 他表示,人的牙齒只有4顆犬齒用來撕肉,其餘的臼齒跟門牙分別用來磨碎食物跟切斷食物,可見多吃蔬果、穀物才符合齒科解剖學。

他並認為現代人很多疾病都跟壓力有關,而他教民眾對付壓力(stress)的方式,也剛好與壓力的英文字母組成一樣。分別是運動(sports)、旅行(travle)、休閒(recreation)、飲食(eat)、睡眠(sleep)以及微笑(smile)。

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