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甜苦辣」吃出健康

診斷猶如兵法!方能用兵如神!很多診斷根據中醫理,來治療!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酸甜苦辣」吃出健康

未閱讀文章 MissC »

「酸甜苦辣」吃出健康
吃得健康吃得好
作者﹕胡乃文醫師



【五味:多食、偏食、雜食好嗎?】

現在,許多年輕人的確很有創意,尤其在食物方面,為了好吃、為了新奇,改變了許多我們以前想都沒想過的事情。

這種混合冰冷、高蛋白、高鹽份的吃法,是否會把人的腸胃搞亂了套?對腸胃的生理有無影響?從臨床方面看,雜亂的藥物配方絕對有問題;那麼,雜亂的食物配方呢?

高平王熙說:「食不欲雜,雜則或有所犯。」意思是,吃的東西不要雜亂。食物與食物之間,有一定的互相衝撞;例如常見一面吃冰,一面吃火鍋,水、火,冰、炭本就不相容的,現在醫院中看病的,兼有鬧消化問題的特別多,不是嗎?

藥物和藥物間也一樣,有藥效互相之間的不相容問題。現在上醫院看病,最常見的是,病人一天掛號好幾科,有高血壓就開降血壓藥,胃不好又多開個胃藥,另外一科的醫生又開個什麼藥。許多人在一餐之中,一口氣要吃五、六種甚或更多種藥的,藥物互相之間的相加、相乘、干擾、牴觸或衝撞等作用都是大問題。

食物雜了,就可能「當時無災苦,積久則為人作患」。孫思邈說,魚、肉、蛋、菜,是不可以隨便混雜在一塊吃的。

過去在物資缺乏的時代,我們的正餐食物中,就是兩三樣菜,過年過節才增多一些,那時鬧腸胃病的人反而不多。

現在,一個中餐或晚餐,尤其上館子用餐,常常都是八、九上十幾樣菜,這樣會不會發生食物與食物之間的不合呢?

吃的東西不應該太雜,曾經聽過,古人有「食不兼味」的說法,也許很有道理吧。

【藥物和食物的五味】

《黃帝內經》中說藥物或食物,都有它一定的性質;食物和藥物都分別有酸、苦、甘、辛、鹹五味,如果適當的吃,可能治病;但若吃得不恰當,就可能傷人。中醫用藥講究五味的配合,五味各走身體不同的經絡臟腑,用對了,有所幫助,但若用偏了,就是傷害。

《內經》:「五味入於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苦、甘、辛、鹹五味,當吃到胃中,就都會自行分配到它應該去的五臟六腑,或臟腑所管的形體位置中,當然,也因為五味中有所偏食,就會致病。

多吃酸,會使人小便不通,《黃帝內經》云:「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原因是,酸有收濇作用,會走上、中二焦,因此上中二焦的氣道阻濇,出入受困,於是不能流到膀胱,就發生小便的問題。

鹹會入血,多吃鹹食,就會「鹹走血,多食之,令人渴」。鹹能走入中焦,注於諸脈;而脈,是血之所走的管道,與鹹相得,因此,多吃鹹,血液就可能凝結,覺得口渴、乾燥。

辛味,辣味,是走氣的,多吃了,就有《內經》所云:「辛走氣,多食之,令人洞心」,意思是,它走上焦,會讓人有嗢嗢的、不舒服的感覺。

味苦的,會走入骨,多吃苦味,就有《內經》形容的:「苦走骨,多食之,令人變嘔」的現象,還會令人「齒黧疏」,牙齒變黑、變壞,脫落而疏稀。依現代的看法,那就是琺瑯質漸漸脫落,齒質也變的不好、變黑了,而且牙齒也容易掉落。其實啊,就是讓人變老了的意思。

味甘的食物、甜食,多吃會有:「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悗心」。為甚麼呢?甘之氣有緩滯作用,不能入到上焦,而會和穀物等,一同都留在胃中,於是令人的胃柔且緩,緩則蠱動(一種胃腸中蚘蟲騷動狀),蠱動了就使得人有「悗心」的感覺。

【食物的五味和五臟的病】

食物的各種顏色或味道,都和五臟有契合之處:「肝合於筋,心合於脈,脾合於肉,肺合於皮,腎合於骨」。所以,吃了食物就會有以下狀況,例如:酸走肝,肝主筋,因此多吃酸,會使筋骨發生問題;而苦會走心,心主火、主血脈,多吃會發生血脈的問題。也就因為這樣,人吃食物就有一定的宜和忌。因此有:「肝木青色,宜酸,心火赤色,宜脾」的說法。

再看五臟不可食的東西,例如,說吃酸太多,皮毛會變得枯燥,「多食酸則皮槁而毛夭」。多吃苦的筋骨容易發生問題,「筋急而爪枯」。多吃甜、常吃甜的,又有骨痛而髮落現象。多吃辛辣,就有「肉胝而唇寒」現象,意思是,肌肉萎縮、口唇發寒。多食鹹則會發生血液凝滯而且顏色變暗,「脈凝濇而色變」。

人有五臟的病情,也有宜於進食的食物。例如肝病,應該以麻、犬肉、李子或韭菜等作為常吃的食物。每一種病,宜於吃不同的東西,而能有所幫助;它們各有屬於自己的五味、五色,也各自進入身體各自的臟腑,以至於能治療那種因為五臟不調和的病情。

【食風.食氣.食穀.食草.食肉】

閱讀《黃帝內經》中的一段,黃帝問:「穀之五味,可得聞乎?」伯高的答案卻說,有些修煉的人,他們「食風、食氣」,身體會很輕而靈巧、和平安靜,且壽命長。云:「夫『食風』者,則有靈而輕舉,『食氣』者,則和靜而延壽。」

一般的人以五榖為主食,但那些修道者,卻是「食風、食氣」,不一樣的。

吃五穀雜糧的、吃草的、吃肉的,在體力和智慧等各個方面都有不同。

「食榖則有智而勞神」,以穀物為食的,有智慧,但是勞心勞神;而「食草者,愚癡而多力」,吃草的動物,比起吃穀物的動物,則較愚而癡,但卻有力,像牛、馬等動物;像老虎、狗、貓等這些「食肉者,則勇猛而多嗔」,卻容易發怒。

想想,如果一個人,總是以吃菜蔬類為主,或總以肉類食品為主,是否就如以上《內經》所云?

中國古人的智慧應該是很高超的,在那麼早期,就已經觀察到人和動物,有「食風、食氣、食榖、食草、食肉」的不同,偏吃某種五味的各種不同情況。而且,他們也清楚的瞭解各種食物和五味的好壞優缺點。

從吃的這個角度上看,上古《內經》中的敘述,它的目的,應該是希望人們在身體方面能免於病痛,可它最終的目的,卻更可能是:希望人能走上修煉的路,那樣可以延壽、可以輕而靈巧,還可以得到智慧。

io: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4.診斷、醫理、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