泳不放棄 過動兒奧視群雄
發表於 : 2008-08-31 , 18:56
泳不放棄 過動兒奧視群雄
中時
黃天如/台北報導
美國新水怪菲爾普斯在今年的北京奧運游泳項目中包辦8面金牌,締造了前無古人,也很難後有來者的奧運新紀錄。更令人撼動的是,菲爾普斯曾是被老師嫌棄,甚至斷言他「做什麼都不可能成材」的過動兒。
根據相關研究推估,國內5至12歲學齡兒童罹患過動症(ADHD)的盛行率約5~7%,惟對照健保資料,其中進入正規醫療體系接受治療的患者大約只有1/10。換言之,因為未被發現診斷、或者父母不願面對孩子罹病的事實,你我身邊還有許多不為人知的「菲爾普斯」。
接受治療患者僅1成
台北三總精神醫學部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葉啟斌表示,過動症發生原因高達8成源自基因遺傳,導致患者大腦傳導物質多巴胺分泌不足,症狀包括注意力無法集中、衝動、自制力欠佳、情緒不穩、人際關係障礙等。
然而上述症狀看在家長眼裡,常被解讀為「活潑、有個性、有主見」,就算意識到情況有些不尋常,也常會自我安慰「等到孩子年紀稍長,應該就會好」。
葉啟斌說,多數過動兒都是在上了小學之後,因為學校對秩序、功課開始有要求,同儕間的互動愈來愈密切,「例如需要分組活動時,孩子總是落單的那一個」,家長才會漸漸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10歲前是治療黃金期
雖然過動症也跟其他疾病一樣理應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但基於醫學倫理及實際需要,《台灣精神科醫學會指引》仍建議,患者學齡前應以行為矯治、職能治療為主,6歲之後再開始併用過動症藥物。
葉啟斌強調,10歲以前是過動兒治療的黃金期,因為這時期兒童的可塑性較好,一旦建立良好的行為模式及慣性後,相當比例的患者持續用藥2年後就有機會評估停藥。
但兩年時間不算短,臨床經驗證實,能夠與醫師併肩長期抗戰的家長只是少數,國內過動兒平均用藥時間更只有4個月。至於患者擅自停藥的理由則不外乎短時間內不見藥效、自認已痊癒,甚至因誤信一些以訛傳訛的藥物副作用,以偏概全地排斥用藥。
一名張小弟小三時經老師通報轉介就醫,原因是他不僅常在課堂上左顧右盼、走來走去、岔話打斷老師授課,某次還被指控「故意」打翻熱水壼燙傷同學,引起其他家長反彈,甚至揚言要把他趕出班級。
葉啟斌說,經過半年的藥物、行為矯治,張小弟的病情原已大有起色,但關鍵時刻他卻失聯了。事隔3年他才因逃學、翹家、偷竊等變本加厲的偏差行為重新回來就診,但因進入叛逆的青春期,他變得不甩醫師,問什麼都說不知道,治療就事倍功半了。
擔心藥物副作用 多與醫師討論
過動症藥物真的有很大的副作用嗎?葉啟斌以國內7、8成患者服用的第一線藥物「利他能」(Ritalin)為例說,國內外大型研究都證實,其最大的副作用是約1到2成患者會胃口變差,若太晚吃藥可能會睡不著,但並未發現有藥物依賴甚至成癮的問題。
他透露,部分非正統宗教組織利用似是而非的理由,透過各種管道遊說家長讓過動兒停止服藥,甚至主動提供所謂的健康食品,但經化驗裡面的主成分是多巴胺前趨藥物,作用機轉與「利他能」大同小異。
所以,若對藥物或任何治療細節有疑問,應該提出來與醫師討論,必要時可考慮換藥,甚至在醫師同意下周末時適度放個「藥物假期」…,千萬不要自作聰明中斷治療。
回到菲爾普斯的話題,他也跟多數過動兒一樣,曾因無法符合制式教育的常規而被師長、同儕排斥,但媽媽不放棄他,除了接受正統醫療,還幫助他找到最愛的游泳運動,讓菲爾普斯不但得以發洩多餘的精力,如今更得以在奧運與人生的舞台上發光發熱,成為全世界過動兒的驕傲。
菲爾普斯能做到,你家的過動兒也一定行!
中時
黃天如/台北報導
美國新水怪菲爾普斯在今年的北京奧運游泳項目中包辦8面金牌,締造了前無古人,也很難後有來者的奧運新紀錄。更令人撼動的是,菲爾普斯曾是被老師嫌棄,甚至斷言他「做什麼都不可能成材」的過動兒。
根據相關研究推估,國內5至12歲學齡兒童罹患過動症(ADHD)的盛行率約5~7%,惟對照健保資料,其中進入正規醫療體系接受治療的患者大約只有1/10。換言之,因為未被發現診斷、或者父母不願面對孩子罹病的事實,你我身邊還有許多不為人知的「菲爾普斯」。
接受治療患者僅1成
台北三總精神醫學部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葉啟斌表示,過動症發生原因高達8成源自基因遺傳,導致患者大腦傳導物質多巴胺分泌不足,症狀包括注意力無法集中、衝動、自制力欠佳、情緒不穩、人際關係障礙等。
然而上述症狀看在家長眼裡,常被解讀為「活潑、有個性、有主見」,就算意識到情況有些不尋常,也常會自我安慰「等到孩子年紀稍長,應該就會好」。
葉啟斌說,多數過動兒都是在上了小學之後,因為學校對秩序、功課開始有要求,同儕間的互動愈來愈密切,「例如需要分組活動時,孩子總是落單的那一個」,家長才會漸漸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10歲前是治療黃金期
雖然過動症也跟其他疾病一樣理應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但基於醫學倫理及實際需要,《台灣精神科醫學會指引》仍建議,患者學齡前應以行為矯治、職能治療為主,6歲之後再開始併用過動症藥物。
葉啟斌強調,10歲以前是過動兒治療的黃金期,因為這時期兒童的可塑性較好,一旦建立良好的行為模式及慣性後,相當比例的患者持續用藥2年後就有機會評估停藥。
但兩年時間不算短,臨床經驗證實,能夠與醫師併肩長期抗戰的家長只是少數,國內過動兒平均用藥時間更只有4個月。至於患者擅自停藥的理由則不外乎短時間內不見藥效、自認已痊癒,甚至因誤信一些以訛傳訛的藥物副作用,以偏概全地排斥用藥。
一名張小弟小三時經老師通報轉介就醫,原因是他不僅常在課堂上左顧右盼、走來走去、岔話打斷老師授課,某次還被指控「故意」打翻熱水壼燙傷同學,引起其他家長反彈,甚至揚言要把他趕出班級。
葉啟斌說,經過半年的藥物、行為矯治,張小弟的病情原已大有起色,但關鍵時刻他卻失聯了。事隔3年他才因逃學、翹家、偷竊等變本加厲的偏差行為重新回來就診,但因進入叛逆的青春期,他變得不甩醫師,問什麼都說不知道,治療就事倍功半了。
擔心藥物副作用 多與醫師討論
過動症藥物真的有很大的副作用嗎?葉啟斌以國內7、8成患者服用的第一線藥物「利他能」(Ritalin)為例說,國內外大型研究都證實,其最大的副作用是約1到2成患者會胃口變差,若太晚吃藥可能會睡不著,但並未發現有藥物依賴甚至成癮的問題。
他透露,部分非正統宗教組織利用似是而非的理由,透過各種管道遊說家長讓過動兒停止服藥,甚至主動提供所謂的健康食品,但經化驗裡面的主成分是多巴胺前趨藥物,作用機轉與「利他能」大同小異。
所以,若對藥物或任何治療細節有疑問,應該提出來與醫師討論,必要時可考慮換藥,甚至在醫師同意下周末時適度放個「藥物假期」…,千萬不要自作聰明中斷治療。
回到菲爾普斯的話題,他也跟多數過動兒一樣,曾因無法符合制式教育的常規而被師長、同儕排斥,但媽媽不放棄他,除了接受正統醫療,還幫助他找到最愛的游泳運動,讓菲爾普斯不但得以發洩多餘的精力,如今更得以在奧運與人生的舞台上發光發熱,成為全世界過動兒的驕傲。
菲爾普斯能做到,你家的過動兒也一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