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黃
發表於 : 2008-09-25 , 7:47
生地黃
禁忌:多服損胃。
性味:甘苦大寒。
歸經:入心腎。
功能:瀉丙火,清燥金,消瘀通經,平諸血逆。
主治:治吐崩中,傷寒陽強,痘證大熱。
炮製:(1)生掘鮮者,搗汁飲之,或用酒製,則不傷胃。(2)生則寒,乾則涼,熟則溫。
備註:(1)「瀉丙火」:小腸為丙火,心與小腸相表裏,導赤散與木通同治。
(2)「痘證大熱」:痘症用之甚多本草未見。
◎乾地黃
性味:甘苦而寒,沉陰而降。
歸經:入手足少陰(心腎)厥陰(心包肝),及手太陽經(小腸)。
功能:(1)滋陰退陽,生血涼血。(2)填骨髓,長肌肉,利大小便,調經安胎。(3)又能殺
蟲,治心腹急痛。
主治:(1)治血虛發熱,勞傷欬嗽,痺痿驚悸。(2)吐衄尿血,血運崩中,足下熱痛,折跌
絕筋。
性狀:江浙生者,南方陽氣力微,北方生者,純陰力大,以懷慶肥大菊花心者良。
炮製:酒製則上行外行,薑製則不泥膈。
配伍:惡貝母,畏蕪荑,忌萊菔蒜,銅鐵器,得酒門冬丹皮當歸良。
備註:(1)「勞傷欬嗽」:欬嗽陰虛者,地黃丸為要藥,亦能除痰。丹溪曰:久病陰火上
升,津液生痰不生血,宜補血以制相火其痰自除。
(2)「驚悸」:有觸而心動曰驚,無驚而自動曰悸,即怔忡也,有因心虛火動者,
有因肝虛膽怯者,有因水停心下者,火畏水故悸也,地黃能交心悸而益肝膽,亦能
行水故治之。
(3)此近時所稱之生地也。
本草備要 清朝 汪昂
禁忌:多服損胃。
性味:甘苦大寒。
歸經:入心腎。
功能:瀉丙火,清燥金,消瘀通經,平諸血逆。
主治:治吐崩中,傷寒陽強,痘證大熱。
炮製:(1)生掘鮮者,搗汁飲之,或用酒製,則不傷胃。(2)生則寒,乾則涼,熟則溫。
備註:(1)「瀉丙火」:小腸為丙火,心與小腸相表裏,導赤散與木通同治。
(2)「痘證大熱」:痘症用之甚多本草未見。
◎乾地黃
性味:甘苦而寒,沉陰而降。
歸經:入手足少陰(心腎)厥陰(心包肝),及手太陽經(小腸)。
功能:(1)滋陰退陽,生血涼血。(2)填骨髓,長肌肉,利大小便,調經安胎。(3)又能殺
蟲,治心腹急痛。
主治:(1)治血虛發熱,勞傷欬嗽,痺痿驚悸。(2)吐衄尿血,血運崩中,足下熱痛,折跌
絕筋。
性狀:江浙生者,南方陽氣力微,北方生者,純陰力大,以懷慶肥大菊花心者良。
炮製:酒製則上行外行,薑製則不泥膈。
配伍:惡貝母,畏蕪荑,忌萊菔蒜,銅鐵器,得酒門冬丹皮當歸良。
備註:(1)「勞傷欬嗽」:欬嗽陰虛者,地黃丸為要藥,亦能除痰。丹溪曰:久病陰火上
升,津液生痰不生血,宜補血以制相火其痰自除。
(2)「驚悸」:有觸而心動曰驚,無驚而自動曰悸,即怔忡也,有因心虛火動者,
有因肝虛膽怯者,有因水停心下者,火畏水故悸也,地黃能交心悸而益肝膽,亦能
行水故治之。
(3)此近時所稱之生地也。
本草備要 清朝 汪昂
Edit註解: 生地是現採的,乾地是曬乾品,現在藥單上的生地,大多用乾地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