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類風濕性關節炎難纏 女比男多2至3倍

發表於 : 2009-08-14 , 18:38
MissC
類風濕性關節炎難纏 女比男多2至3倍
中時
文/羅淑芬 (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發炎性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可發生在任何年齡,但好發於40至60歲,最容易發生的年齡是在35到45歲之間。女性罹患率比男性多2到3倍。根據流行病學調查,中國人的盛行率約為0.4%,較白種人的1% 略少,若以此估計,台灣大約有十萬人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

什麼是類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的、全身性的、發炎性自體免疫疾病。正常的關節腔內有一層滑膜,可以分泌關節滑液,以潤滑及保護關節。但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時,滑膜產生炎症反應,關節因發炎細胞聚積而產生紅腫熱痛等現象,關節和關節四周的構造,逐漸被慢性增生性發炎所破壞,關節滑膜被肉芽組織更替,形成血管翳,會侵蝕軟骨及骨頭,患者不但關節疼痛,可能關節會逐漸變形,甚至引起失能,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類風濕性關節炎也會合併全身症狀及其他併發症,如骨質疏鬆或心血管疾病等等,病人平均壽命低於一般人口。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真正的病因仍不清楚,可能與遺傳因素(如HLA-DR4基因)及環境因素(如細菌、病毒及其他微生物)有關。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臨床症狀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主要臨床症狀為關節發炎,關節有紅腫熱痛,特徵為同時侵犯許多關節,而且是兩側對稱,通常持續六星期以上的慢性關節發炎。最常侵犯的部位為手的關節,例如腕關節、掌指關節、近端手指關節,但下肢關節的侵犯也很常見。關節的疼痛及僵硬在早晨會更明顯,往往晨間僵硬超過一個鐘頭,關節炎嚴重者則會造成關節的破壞與變形。

類風濕性關節炎除了侵犯關節,也會有全身其他器官病變,包括1.眼睛侵犯:常見的如乾燥症(修格蘭症候群)、角膜炎、鞏膜發炎。2.血管炎:如皮膚的紫斑或結節、肢體潰瘍。3.神經病變:如多發性單神經炎。4.肝脾腫大。 5.心包膜炎。 6.腎病變。 7.全身症狀:全身倦怠感、貧血、發燒、體重下降。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檢查

實驗室檢查可以測到類風濕因子(rhuamtoid fator) 或CCP抗體(anti-CCP),血中發炎指數(CRP和ESR)上升,貧血、白血球和血小板上升。X光攝影在早期可發現關節周圍軟組織腫脹,關節附近脫鈣變化,之後則軟骨受侵蝕,關節腔變窄,骨頭受侵蝕,有邊緣性侵蝕變化,進而關節脫位、變形或關節融合僵硬。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包括非藥物治療、藥物治療及手術治療:非藥物治療應該給予病患衛教,對疾病有正確的認識;日常生活要有適當的活動與充分的休息;物理治療可以減輕疼痛,改善關節活動及日常生活機能;日常生活輔助如旋轉式水龍頭改為把柄式水龍頭,椅子加高,各種輔具之設計,減輕關節負擔。

藥物治療:包括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NSAIDs)、病程修飾抗風濕藥物(DMARDs ,如胺基甲基葉酸、抗瘧疾藥物、青黴胺、Sulfasalazine、含金化合物)、全身性皮質類固醇、關節內皮質類固醇注射劑、免疫抑制劑(如Azathioprine、烷化基藥劑、環孢靈),以及近年來新開發的各種生物製劑,包括恩博Enbrel:復邁Humira、莫須瘤MabThera等,其中恩博是利用基因工程將人類免疫球蛋白分子IgG1 Fc區和p75腫瘤壞死因子受體組合而成一種可溶性受體 , 它可以結合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體內過多的腫瘤壞死因子, 進而抑制免疫細胞引發一連串發炎反應。使用方式,成人為25mg 皮下注射,一星期二次。小孩為0.4mg/kg 皮下注射,一星期二次。適應症有類風濕性關節炎、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乾癬、乾癬性關節炎,前兩項適應症,在符合規定條件下健保可以給付,其他適應症之健保給付,仍在審議中。

手術治療包括:腕隧舒緩術(carpal tunnel release)、關節內視鏡手術、肌腱修復術、切骨手術、合併關節固定術及關節造形術。

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