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氣虛體質易染流感 多以補氣治療

發表於 : 2009-09-06 , 19:37
MissC
氣虛體質易染流感 多以補氣治療
台灣新生報
【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部分家長覺得自己孩子長得較瘦弱,擔心體質較差,容易感染新流感。北市聯合醫院中醫門診中心醫師申一中昨日指出,孩子看起來白淨瘦弱不見得特別容易感冒或罹患流感、新流感;也有人從外觀看起來精神、體力都不差,卻時常發生上呼吸道感染。


申一中表示,中醫門診常見家長帶著孩童來調體質,希望能減少孩童感冒,乃至於罹患流感或新流感的機會。不過,中醫仍需藉脈診、舌診,問診等綜合判斷患者體質,並非單從外觀斷定。他說,中醫認為較容易感染流感、新流感的體質主要是氣虛型的民眾,有時也可見其他兼症。臨床多以補氣藥治療或調理,搭配適合其體質的藥方。


中醫談的氣虛常指人體各器官的生理功能不足有關,尤其是指消化系統與呼吸系統居多;比較常見的氣虛問題是「脾氣虛」與「肺氣虛」。脾氣虛民眾會表現出全身倦怠、四肢乏力,不太想吃東西、感覺腹胃飽滿或胃腹隱痛,腸鳴拉肚子等。肺氣虛的患者多數在活動時氣顯得氣喘吁吁,講話聲音低微,面色淡白,無光澤,自汗等。若是幼兒,則多數體能不足,免疫力失調,鼻過敏,甚至胸悶。


北市聯合醫院中醫門診中心中醫科醫師申一中昨日表示,早期環境的人因為經濟因素,大多營養不佳,所以替發育前後的孩童進補都會選用較熱性藥材,很多是溫熱補性藥材;然而以現代的觀念來說,青春期發育前最好要注意孩童的胃口,而非一味熱補;胃口不佳恐怕會延遲生長發育的時間。


申一中強調,現代人營養情形普遍來說已達一定水準,如果還是沿襲使用溫熱補藥,很可能火上加火補過頭,輕則形成口乾舌躁喉嚨痛,重則易煩躁不安、失眠、不易專心等症。民眾常詢問一般市售宣傳有增高療效中成藥,由於是固定藥方內容,如此是否適合每個人體質,進而發揮藥效,值得再評估,建議最好諮詢合格中醫師,或經合格醫師診斷後,開立適合方藥。


申一中說,孩子如果胃口不佳應先服開脾健胃藥,例如六君子湯、參苓白朮散、山楂、神麴、麥芽等。是否經常腹瀉、腹脹、或便秘?因為這些狀況會影響到食物消化吸收以及胃口,應請醫師診治。


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