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乳癌治療》乳癌的整合性治療

發表於 : 2010-07-10 , 20:10
MissC
《乳癌治療》乳癌的整合性治療
台灣新生報
記者萬博超/專題報導


前言︰

停經後肥胖、高熱量飲食、長期壓力沉重,長期使用荷爾蒙、有家族史的婦女罹患乳癌風險較高,但也有患者並無明顯的危險因子。另男性也可能罹患乳癌,佔了所有乳癌的百分之一。

醫界認為仍需定期利用超音波及乳房攝影交替篩檢,以利早期發現。對於確診者,目前治療以手術為主,必要時搭配化療及放射治療,為第一線療法。中醫則主要站在輔助治療的角色,不過傳統醫學文獻很早就提到乳癌病灶早期「不赤不痛」且認為乳癌「早治得生」,與現代醫學觀點不謀而合。

癌症治療除了開刀、放化療、標靶與荷爾蒙療法外,多面向的整合性治療有其正面作用。高雄榮總傳統醫學科主任,中西醫師吳景崇表示,中醫對乳癌的看法,部分與現代醫學不謀而合。例如中醫文獻提到乳癌早期「不赤不痛」且「早治得生」,認為到了後期已潰破或內潰肉爛則難治,與現代觀點接近。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師王惟德指出,中醫文獻稱乳癌為「乳岩」,治療上中醫目前扮演術後輔助治療及減少復發風險的角色。

吳景崇說,中醫說的「乳岩」主要是指某些患者的腫塊有如石頭般的硬度;中醫文獻中也有針對乳癌病灶橘皮樣水腫的觀察。

乳癌病因方面,吳景崇說,中醫較強調情緒及壓力因素,認為憂慮使經絡枯澀、氣血枯槁,痰氣鬱結是主要病因。王惟德表示,研究顯示,憂鬱、經常抑鬱寡歡的婦女,至少八成都會有乳腺相關疾病或不適的困擾。醫師指出,儘管中醫療法目前並非第一線選擇,但可以調節患者免疫功能,緩解手術、放射及化學治療產生的副作用。

吳景崇指出,臨床上常用的治療主方為仙方活命飲、散腫潰堅湯、加味逍遙散、補中益氣湯等,以固本、清熱、活血解鬱為主,依患者個別狀況給方。

隨著放射治療儀器的進步與標靶藥物的出現,吳景崇指出,現代醫學的癌症治療技術持續進展,故不放棄開刀、放療、化療與荷爾蒙治療的同時搭配其他的療法是可行的治療模式。

王惟德則提醒,中西醫搭配治療時,須留意藥物交互作用,如果不確定不良反應,中西醫的療程最好隔開。

醫師指出,惡性腫瘤長到零點二公分時,癌細胞就會誘生血管,以汲取充足的養分繼續壯大,癌細胞就會藉新生血管而到處轉移,癌症即便早期被發現,也可能已轉移。

正常細胞會因為受到病毒感染、輻射線、或致癌物而產生癌化。對於癌症病患的調理,中醫師指出,中藥與食療無毒副作用的部分中藥與食材大都是含有天然多種類成分很多癌症患者接受現代醫學開刀、放化療與荷爾蒙療法後容易出現頭暈、倦怠乏力、心悸、臉色蒼白等氣血兩虛的症狀,此時可考慮藥膳來調補身體。

捱過傳統癌症治療,對很多人的確困難,但傳統癌症治療的副作用程度因人而異,但確有不少人撐不過,常有乳癌患者,切除腫瘤後,捱不過化療造成的噁心、沒胃口、消瘦,口腔潰瘍、營養不良與大量掉髮等副作用,於是放棄化療,不久後就去世。事實上,若患者補充足夠營養,或許化療的不適感能減輕。

一般人最常見的觀念就是想透過節食少吃,來「餓死」癌細胞,不過醫師表示,刻意節食只會害到自己;精準抑制癌細胞營養供給的其實是血管新生抑制劑這類標靶藥物。充足的營養幫助病人減緩癌症治療產生的副作用。平時補充一些蛋白質,像是蛋、奶、肉、魚等,來提供身體運作的能量,也可以促進身體更新、修復組織細胞。

Re: 《乳癌治療》乳癌的整合性治療

發表於 : 2010-07-10 , 20:11
MissC
《乳癌治療》危險因子有哪些?
台灣新生報
記者萬博超/專題報導


提高乳癌風險的危險因子有哪些?高雄榮總傳統醫學科主任,中西醫師吳景崇表示,停經後肥胖、長期高熱量飲食、壓力大及有乳癌家族史的婦女罹患風險較高。

吳景崇表示,如果乳癌患者有腫塊,早期與中期的腫塊,感覺起來易推動。乳癌是由乳房乳腺管細胞或腺泡細胞,經由不正常分裂繁殖所形成的惡性腫瘤,乳癌主要可能症狀包括無痛性乳房腫塊、乳頭凹陷、乳頭異樣分泌物、乳房外型改變、乳房皮膚有橘皮樣變化、紅腫或潰爛等。但這些症狀不一定同時出現,早期乳癌也不一定有症狀。

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師王惟德指出,乳房有腫塊或想避免乳癌復發的患者,中醫建議可增加牡蠣、海藻、浙貝,夏枯草等軟堅散結的食物或藥材的攝取。

受到國人飲食西化、攝取高熱量、高脂肪食物及晚婚(因未哺乳)等因素影響,乳癌不僅有逐年增加的趨勢,罹患年齡也有年輕化的趨勢,好發於四十至五十歲,比歐美國家約提早十歲,為有效對抗、預防乳癌,除自我檢查外,女性最好三十五歲起每年接受醫師乳房檢查一次,最慢四十歲就要開始乳房攝影檢查,隨後逐年進行超音波及乳房攝影交替檢查,才能有效的早期檢查出乳房病變。部分女性常因無法接受異性檢查時身心上的不適,捨棄乳房篩檢,不過醫師提醒還是不宜因為感覺麻煩而忽略篩檢。

民眾常誤認為胸部大者,罹患乳癌機率較高。醫師指出,根據醫學統計顯示,兩者無必然關聯。乳腺發達可能增加乳癌診斷的困難,但單純透過乳房大小的觀察,無法推測日後乳癌機率,或因為胸部罩杯小,就不去篩檢乳癌。治療乳癌,男女患者皆以手術為主,其次為化療、放射及荷爾蒙治療。少部分乳癌之形成與某些特殊基因之突變,有相當程度的關聯。至於避孕藥是否會增加乳癌風險目前並無定論,建議長期使用者需定期作乳房檢查。長期使用避孕藥可能會加速維生素B6、葉酸代謝,若有需要建議適量補充。


io:

Re: 《乳癌治療》乳癌的整合性治療

發表於 : 2010-07-10 , 20:12
MissC
《乳癌治療》使用抗凝血劑 須留意活血化瘀中藥
台灣新生報
記者萬博超/專題報導


腸胃道副作用是惡性腫瘤患者接受傳統放化療後的常見症狀。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師王惟德指出,門診中有一名中年乳癌患者在手術及化療後尋求中醫輔助治療,主訴食慾不振、噁心、心煩、恐慌,全身乏力等,上肢腫脹緊麻等不適。

王惟德表示,患者認為自己長期在工作上受氣,但等到發現癌症才下定決心靜養。治療針對腸胃道及情緒緊張、上肢問題問題,給予四君子湯、柴胡疏肝湯,搭配白花蛇舌草、蒲公英、忍冬藤、遠志、五味子,茯神等藥。

對於腸胃道副作用,高雄榮總傳統醫學科主任,中西醫師吳景崇指出,八珍湯、歸脾湯、香砂六君子湯、半夏瀉心湯為常用治療方劑。

吳景崇表示,食慾不振可加山楂、神麴、麥芽,內金;腹脹加大腹皮、木香、陳皮、枳殼;便秘則加大黃、火麻仁等。

有些癌症病情嚴重的患者,即使服用太多藥物也難以吸收,甚至會引發嘔吐。吳景崇表示,噁心嘔吐可在方劑中酌加半夏、茯苓、生薑,竹茹。中醫認為此類似「胃不能納氣」的現象,若再加上疲勞乏力、頭暈目眩、面色慘白,中醫改善相關嘔吐症狀常用方有歸脾湯、附子理中湯、半夏瀉心湯、生薑桔皮湯、竹茹湯等,視患者病情與體質差異而定。

歸脾湯含人參、白朮、茯苓、黃耆、遠志、酸棗仁、龍眼肉、當歸、生薑、大棗、木香、炙甘草。此方能補氣健脾,養血安神。適用於治思慮過度,失眠多夢,健忘、盜汗、易疲勞、不思飲食,面色蒼白,舌苔白、脈細無力等症狀。現在多用於治貧血、營養不良。另有研究顯示,癌症患者從事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期間,搭配服用中藥可改善惡心嘔吐、食慾不振、精神不濟等副作用。

吳景崇表示,若出現骨髓抑制,也能用八珍湯、十全大補湯與歸脾湯改善;貧血者加丹參、黃耆,阿膠;白血球下降者加黃耆、西洋參、東洋參、丹參、雞血藤,黃精;血小板減少者可加女貞子、升麻、仙鶴草、旱蓮草,雞血藤。

若藥物能讓腫瘤對放射治療的敏感度增加,代表能讓治療效率提高,一些傳統中藥方如桃紅四物湯、血府逐瘀湯都有類似的效果。

研究顯示活血化瘀處方如桃紅四物湯、血府逐瘀湯等都有放射增敏的作用,可以提高部份腫瘤病患的五年存活率。

Re: 《乳癌治療》乳癌的整合性治療

發表於 : 2010-07-10 , 20:12
MissC
《乳癌治療》男乳癌常與荷爾蒙活動量掛鉤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10/07/10 00:07" 記者萬博超/專題報導

男性乳癌臨床雖然少見,但也約佔乳癌總數的百分之一。高雄榮總傳統醫學科主任,中、西醫師吳景崇表示,曾收治兩位接受過完整現代腫瘤治療的男性乳癌患者,搭配中醫療法,目前病患仍存活,維持不錯的生活品質。

吳景崇醫師在台北的一場研討會中表示,男性乳癌通常與荷爾蒙活動量異常有關,睪丸炎、睪丸損傷或隱睪,可能增加男性乳癌發病風險,另推測部分患者是因肝臟疾病,使肝臟對雌激素去活性功能減低,導致體內雌激素過多;不過上述兩位患者皆未罹患嚴重肝病。目前也有染色體紊亂引發男性乳癌風險升高之說,不過看法頗為分歧。放射線也被認為是引發乳癌的因素之一。

由於男性乳癌易遭忽略,吳景崇說,男性乳癌確診年齡通常很晚,例如美國約在六十五歲左右;至於男性女乳症與男性乳癌發生率是否有關,吳景崇指出,目前尚無確切流行病學及其他研究可證實。

不過,乳癌的確不是女性獨有的惡性腫瘤,男性也有可能罹患,雖然機率不高。外科醫師指出,臨床上,大部份男性乳房腫塊為良性,依據國際統計,男性乳癌的發生率約萬分之一,約占乳癌總數的百分之一,所有男性癌症的百分之零點二,相對而言,女性乳癌則占了所有女性癌症的約百分之二十六左右。男性乳癌荷爾蒙受體的陽性率不低,必要時可用對抗雌性激素的荷爾蒙治療。

外科醫師則指出,良性腫瘤通常比較平滑對稱,具彈性,無分泌物;反之在惡性腫塊,相對較不規則,無彈性,後期乳癌也可能會出現皮膚潰爛及分泌物流出。

現代治療的原則以手術切除為主,包括乳房及腋下淋巴腺廓清,若有淋巴腺轉移則會建議加上化療;若腫瘤侵犯到胸大肌,則會加上局部的放射治療。若病理切片的荷爾蒙受體為陽性,則醫師會建議使用荷爾蒙療法。

醫師建議,尤期超過五十歲以上的男性,若有乳房的腫塊最好找一般外科專科醫師求診,以鑑別診斷,早期治療的效果較佳。

北市聯合醫院婦幼院區外科主任陳火木指出,早期篩檢有其意義,即便確診為乳癌,早期發現的零期原位癌可以不用化學治療、標靶治療,減少病患痛苦與金錢支出。

Re: 《乳癌治療》乳癌的整合性治療

發表於 : 2010-07-10 , 20:12
MissC
《乳癌治療》零期 存活率百分百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10/07/10 00:07" 記者萬博超/專題報導

「醫師,胸部摸出一個硬塊,它是良性還是惡性?」民眾因乳房有硬塊,前往醫院求診。醫師觸診後,如果認為有必要,會再安排接受乳房攝影及超音波檢查。患者常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如果經檢查,確定硬塊為良性纖維囊腫,才會暫時放心。

北市聯合醫院婦幼院區外科主任陳火木指出,每篩檢出一位早期乳癌,至少可省下一百多萬元的醫藥費支出,扣除乳房攝影與診斷支出,推估每執行一千個乳房攝影篩檢,即可節省至少約四百萬元醫療成本支出。

統計顯示,經由適當的治療,乳癌整體五年存活率已提昇至八成五以上,十年存活率也平均達到百分之六十。其中,第一期乳癌的存活率高達百分八十,零期乳癌甚至接近百分之百。

很多人摸到自己的乳房有硬塊時,驚慌失措,或陷入愁雲慘霧,其實九成的乳房硬塊都是良性腫瘤。但只要有發現異常,還是建議尋求外科醫師的診斷。婦女乳房一旦長了腫瘤,如果能即時診斷,確定其為良性或惡性,將可立即進行必要治療,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防止疾病惡化,減少婦女身心的痛苦。

外科、放射科與病理科配合,一旦醫師在門診認為婦女乳房腫瘤有問題,即可安排至放射線科作乳房攝影及超音波檢查,並由醫師判讀,如有需要可安排作乳房腫瘤細針穿刺採取細胞進行染色,再由病理科及乳房外科醫師判讀,一旦確定為惡性腫瘤,馬上就可安排進一步治療,避免因時間延誤喪失治療最佳時期。

西方國家藉由乳房攝影篩檢來發現早期的乳癌,而降低乳癌死亡率已經有明顯的效果。但東方女性保守者多,且東方女性乳腺組織較西方女性緻密。許多研究已提出配合乳房超音波檢查,才能提升早期篩檢乳癌的效果。

即便一至二期之乳癌患者通常會連同乳頭乳暈一併切除,整形外科醫師表示,這時可以利用皮膚移植來重建乳暈,或利用對側乳頭移植,將附近局部皮膚轉成皮瓣來進行乳頭重建。

傳統的乳房重建手術有傳統組織擴張器重建和自體組織乳房重建,傳統組織擴張器重建術每二周需定期回診將鹽水袋注水,整個時程需耗時至少三個月以上。

傳統組織擴張器重建術,因剝離範圍有限故需進行多次手術,較新技術則將擴張袋一次注水完成並於日後取出植入義乳。術後三天內須避免碰水,一星期後須拆線,一個月內避免劇烈運動及需定期接受追蹤檢查。經過化療、乳房切除後,很多婦女自信心盡失,難以調適心理與情緒,醫師表示,此時可考慮採用乳房重建手術來重新找回乳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