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早產兒器官功能不成熟 易病

發表於 : 2010-07-20 , 17:41
MissC
早產兒器官功能不成熟 易病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10/07/20 00:07" 【記者蔡清欽/台南報導】

早產兒是指懷孕周數未滿37周,體重小於2500公克出生之嬰兒,發生率約維持在5%至10%,奇美醫學中心兒科部醫師黃宣蓉指出,造成早產兒的因素,母親年齡小於16歲或大於40歲、藥物或酒精暴露、糖尿病、高血壓、出血性疾患、性病、多胎妊娠及太多或太少的羊水。

黃宣蓉醫師表示,早產兒因器官功能及結構上較不成熟,比足月兒有較高的罹病與死亡率;常見疾病包括呼吸窘迫症候群、呼吸暫停、慢性肺部疾病、開放性動脈導管、腦室內出血、腦室白質軟化症、壞死性腸炎及早產兒視網膜等症。

黃宣蓉醫師表示,早產兒常需要氧氣及呼吸器之幫助,包括經鼻連續正壓呼吸器、插氣管內管合併呼吸器、甚至需使用高頻震盪型呼吸器,以維持適當的血液酸鹼值、動脈氧氣和二氧化碳分壓。對於有呼吸窘迫症候的早產兒,出生後會立即插管給予人工合成的表面張力素。

黃宣蓉醫師說,目前醫療機構對早產兒的照護及疾病篩檢都相當重視,使早產兒存活率提高不少;但部分需接受氧氣及呼吸器幫助的早產兒,日後容易面對慢性肺部疾病、或視網膜相關疾病。

慢性肺部疾病,是指有呼吸窘迫症候群的早產兒在出生7天內需接受輔助呼吸的治療,出生後28天或懷孕週數滿36周時,仍需使用呼吸器或氧氣,且在胸部X光上可見典型的變化。

視網膜血管病變,屬於一種增生性的視網膜病變,因早產和氧氣自由基傷害會導致眼底視網膜發生扭曲、膨脹、走向異常,常發生在受孕35~45周,很難由臨床表徵觀察出來。早產兒不論是否有視網膜病變,至少每年定期追蹤檢查眼睛一次,直至入學為止,應注意有無近視、斜視、視網膜退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