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化劑干擾內分泌 男童女性化

有關西醫婦兒科,皆在此發表。

版主: MissC

版面規則
有關西醫婦兒科,皆在此發表。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塑化劑干擾內分泌 男童女性化

未閱讀文章 MissC »

塑化劑干擾內分泌 男童女性化
自由 更新日期:"2010/08/10 04:11"

〔記者王昶閔、林嘉琪、陳永吉/台北報導〕國內最新研究發現,塑膠中常添加的「塑化劑」屬「環境荷爾蒙」,若長期暴露過量,不但會干擾內分泌,還可能使男童容易出現女性化行為傾向,女童亦會出現性早熟症狀,衛生署將對塑膠容器中的塑化劑進行管制。

塑膠容器餐具勿加熱

生活環境中塑膠製品幾乎無所不在,除了塑膠容器、餐具、日用品、玩具外,連香水、化妝品都有添加做為「定香劑」,衛生署雖禁用於化妝品,但去年有學者仍在指甲油中大量檢出,成大環境微量毒物研究中心主任李俊璋因此疾呼:「所有塑膠容器、餐具,最好不要微波、不要加熱、不要裝熱食。」根據成大研究,外食族常吃的塑膠餐盒經過微波後,塑化劑的溶出量會增加三到五倍。

國衛院環境衛生與職業醫學研究組研究員王淑麗主導的研究團隊,自二○○一年起,針對兩百多對母子檔進行長期追蹤,檢驗母親懷孕期與寶寶在零歲、二歲、五歲時的血液與尿液,比對體內「「鄰苯二甲酸二酯(DEHP)」、「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等五種主要塑化劑與男性荷爾蒙的濃度變化。

結果發現,孕婦體內塑化劑濃度越高,則胎兒體內塑化劑濃度越高,且男性荷爾蒙濃度會降低。若是持續接觸塑化劑,到五歲時,經行為評估量表測定,塑化劑暴露量較高的男童,行為易有女性化傾向,包括喜歡玩洋娃娃、珠寶等女性玩具,偏愛扮演公主等女性角色。

塑化劑具有生殖毒性

歐盟認定塑化劑具生殖毒性,民眾打從娘胎中就得慎防其危害。李俊璋指出,體內塑化劑濃度高的孕婦,甲狀腺素容易下降,間接影響胎兒中樞神經發育,台灣孕婦體內塑化劑濃度更在全球名列前茅。

成大最新研究也發現,若體內塑化劑暴露量過高,女嬰容易出現尿道口到肛門距離縮短的「去雄性化」跡象,八歲以下女童更可能出現乳房提早發育、月經早來的性早熟症狀。

此外,不少民眾以為塑膠袋、保鮮膜、塑膠碗盤,只要別裝熱湯、熱食就不會溶出有害物質,但李俊璋提醒,塑化劑屬於「親脂性」的物質,不需高溫,只要碰到油脂就容易溶出,因此塑膠容器也應避免裝含油的食物。

塑化劑遇油脂易溶出

陽明大學環境衛生研究所教授陳美蓮去年抽測上百件市售塑膠餐具,發現以模仿油脂的「正庚烷」測試,在二十五度常溫下,就會溶出較多塑化劑,其中又以PVC材質保鮮膜最嚴重,她建議最好能禁用。其他材質保鮮膜也應避免直接接觸食物,更別用來微波食物。另外,家戶灰塵中也易含塑化劑,幼童接觸地板頻率較高,較易因接觸灰塵而攝入塑化劑,家中應定期打掃。

衛生署已預告「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修正草案,針對塑膠食品容器中的DEHP以及DBP,訂在「正庚烷」中溶出的限量標準,必須分別在1.5ppm與0.3ppm以下。

消基會董事長謝天仁批評,塑化劑傷人是老問題,但政府始終不當一回事。

謝天仁指出,不同材質的塑膠瓶裝水、裝果汁,耐熱、耐酸的程度不同,以塑膠隨身杯或是塑膠盒為例,僅在瓶身標示塑膠容器「編號一到七」,根本是「標給專家看的」,民眾怎麼會懂編號的意義,業者應該清楚標示「適合裝盛的食品」以及「正確使用方法」。

塑膠業者表示,塑化劑對人體的影響在國際間都還沒有定論,目前的研究也只是「疑似」會干擾內分泌,政府在做決策之前應先聆聽業者聲音,如果「真的」會傷害人體,業者也會放棄。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西醫婦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