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線屬侵入療法 避免交叉感染

一針二灸三用藥,『針』為極大功能效用!有關穴道,皆可在此貼!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穴位埋線屬侵入療法 避免交叉感染

未閱讀文章 MissC »

穴位埋線屬侵入療法 避免交叉感染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10/11/26 00:27" 【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穴位埋線屬於侵入性療法,中醫師林朝慶提醒,有出血傾向、肺結核活動期、骨結核、蟹足腫、嚴重心臟病、特殊免疫功能疾病、局部尚有感染、潰瘍的患者通通不適合。

中醫師林朝慶指出,穴位埋線後多數會出現痠麻脹與微痛的針感得氣感覺,但如果是紅腫熱痛,或硬結腫大者,必須立刻就醫,如果發現是感染,需按照感染傷口進行抗菌治療處理。

除了不適用的患者外,中醫師林朝慶表示,穴位埋線由於是長時間刺激的穴位治療法,能輔助調節臟腑經絡的平衡。針後局部的刺激會透過神經系統,通過大腦,發揮作用,但仍要注意侵入性穴位治療的可能併發症。

一般如針刺等侵入性穴位治療可能併發症則包含彎針、患者暈針、瘀青腫疼等風險;一般針刺如果在胸背、鎖骨等處刺得太深,則難保不導致氣胸;如果刺中大動脈,則可能造成大出血。其他可能的併發症還有皮膚細菌性的感染等。

醫師提醒,如果身體過餓、過飽、或太過虛弱、以及皮膚過敏及發炎,感染發作時,不建議進行這類治療,以免造成進一步不適。

穴位埋線是指利用可被吸收的載體蛋白線,利用針具置入治療穴位,達到長時間刺激穴位的效果,中醫師林朝慶指出,穴位埋線必須一穴用一針,每根針扎完一穴拔出後即按照醫療廢棄物銷毀,絕不能反覆使用,或多穴共用一針,以免交叉感染。

林朝慶表示,早年曾聽聞部分大陸地區重複使用針具,甚至針具盒標上患者名字,下次回診時,經消毒後再次使用,但這類作法與現今感染管控的標準相差甚遠。

林朝慶進一步表示,穴位埋線主要是利用埋入線體需要15天左右才會被吸收的特性,持續刺激穴位,原理與針灸類似,只是刺激時間更長。

部分民眾擔憂針灸的安全性,深怕針扎進皮膚易造成感染,但中醫師表示,合格醫療院所的針具經由紫外線滅菌、密封,訂有保存期限,且採拋棄式,針具本身不傳染任何病毒或細菌。醫師指出,合格醫院醫師施針前只要徹底消毒洗手,先以酒精或碘酒擦拭扎針處,可以杜絕感染風險。

免疫力極度低下或非常虛弱的人,不見得適合施針,需由醫師評估。至於糖尿病、傷口癒合慢者,針刺前醫師也會詳細評估。

此外,針灸捻針是中醫針刺入穴位後,予以刺激的手法,但對身體較差、體質虛弱的患者,中醫師捻針會較謹慎,避免刺激過重、過快。

扎針時,需要留意的是穴位選擇與刺入深度,中醫師會避免容易扎到臟器的穴位;而飽食、疲累的人也盡量避免施針。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1.針灸(穴道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