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超音波產檢 噱頭大於實用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11/05/08 16:48"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8日電)當準爸媽從3D或4D立體超音波看到娘胎裡的寶寶長相,難免會興奮脫口一聲「哇!」;然而,產檢專家說,就是這一聲,讓這種沒有特別必要的產檢噱頭,變成吸金機器。
做過產檢的媽媽都理解,超音波有很多種,政府補助黑白影像的2D超音波,媽媽要醫師指點,才能想像寶寶的樣子;彩色的3D或4D立體超音波,像是胎兒寫真照片或影片,寶寶長相一清二楚,代價是每次自費新台幣2000到3600元。
台大醫院產房主任徐明洸今天在台灣婦產科醫學會記者會上說,「立體超音波產檢才精密」,這是迷思,立體超音波僅在極少數情況下用於特殊醫療目的,絕大多數是滿足準爸媽的好奇興奮,看到胎兒長相、手腳及活動情形。
徐明洸說,高層次超音波並非專指儀器的影像解析度品質,而是判讀影像者的知識技術水準,立體超音波具備的醫療用途,2D超音波儀器都辦得到。
「執行立體超音波檢查的一定是醫檢技術員;執行2D超音波檢查與判讀的是婦產醫師」,徐明洸進一步解釋,立體超音波是高階影像但低階技術。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馬偕醫院婦產科醫師黃閔照說,以2D超音波檢查胎兒大小、胎盤位置、羊水量、胎位時,稱為初層次超音波(Level 1),即政府補助的超音波產檢。受過進一步訓練的醫師可檢查胎兒頭頸、胸廓、腸胃、腎臟、四肢的檢查,稱為高層次超音波(Level 2)。
除了政府補助超音波、高層次超音波、立體超音波,準媽媽還會聽到「妊娠初期超音波」、「初期/中期唐氏症篩檢超音波」、「胎兒心臟超音波」、「常規超音波」,主要是根據不同孕期、不同檢查目的而來的自費項目。
自費超音波單項最低800元,最高3600元。做上述除了立體超音波外5項自費項目,至少5000到6000元。若再加上羊膜穿刺、遺傳疾病基因篩檢、肌肉萎縮症篩檢等,合計產檢自費需要3萬到5萬元。
徐明洸和黃閔照說,在理想狀態下,建議超音波產檢可做5次,如果發現胎兒異常,可以轉進健保範圍,使用健保給付;立體超音波最昂貴,卻沒有絕對必要。1000508
立體超音波產檢 噱頭大於實用
版主: MissC
版面規則
有關西醫婦兒科,皆在此發表。
有關西醫婦兒科,皆在此發表。
Re: 立體超音波產檢 噱頭大於實用
產檢超音波太陽春 媽媽不放心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11/05/08 14:49"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8日電)政府補助產前檢查,只做1次超音波檢查胎兒大小、胎盤、胎位、羊水,台灣婦產科醫學會今天認為,這樣的檢查太陽春,看不出心臟病、水腦等問題,很難讓媽媽們放心。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今天指出,政府口口聲聲說要提高生育率,但是連產前檢查內容,和國人的期待差太多。
婦產科醫學會建議,孕程至少要有2次的超音波檢查,而且每次給付要從現行的新台幣350元提高到1400元以上,比照0到6歲嬰幼兒超音波檢查。
台大醫院產房主任徐明洸指出,政府僅補助孕期20週時1次350元的產前檢查,「只能看一個頭、肚子、腳」,頂多看看胎兒大小體重、心臟跳不跳、胎兒正常與否、羊水夠不夠而已。
徐明洸說,1次超音波檢查看不出胎兒心臟構造是否正常、有無水腦、兔唇、手指缺損或多指;多做1次檢查發現異常,未必會導致中止妊娠提前結束小生命的道德危險,醫師卻能早點告知,讓爸爸媽媽有心理準備,了解寶寶出生後進行修補治療。
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閔照說,產科醫界已向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建議,至少要在32到36週加做1次產檢超音波,了解孕程末期的胎兒發展等。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目前補助孕婦在懷孕12週接受第1次產前檢查,接著在16、20、24、28週各1次,28週後每2週1次,直到36週,36週後則每週1次產檢直到分娩為止;在20到22週時有1次超音波檢查。
黃閔照說,其實在理想狀態下,產前超音波要有5次,其中包括高層超音波做較精密的檢查,有些醫師為了避免醫療糾紛,孕婦自費檢查附贈簡單的超音波。
徐明洸說,在少子化的台灣,許多媽媽往往自費2萬到3萬元做羊膜穿刺、基因晶片、肌肉萎縮症的產檢,篩檢先天遺傳疾病,另外再花2000到3000元加做超音波檢查,一切都是為了想生個健康的寶寶。1000508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11/05/08 14:49"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8日電)政府補助產前檢查,只做1次超音波檢查胎兒大小、胎盤、胎位、羊水,台灣婦產科醫學會今天認為,這樣的檢查太陽春,看不出心臟病、水腦等問題,很難讓媽媽們放心。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今天指出,政府口口聲聲說要提高生育率,但是連產前檢查內容,和國人的期待差太多。
婦產科醫學會建議,孕程至少要有2次的超音波檢查,而且每次給付要從現行的新台幣350元提高到1400元以上,比照0到6歲嬰幼兒超音波檢查。
台大醫院產房主任徐明洸指出,政府僅補助孕期20週時1次350元的產前檢查,「只能看一個頭、肚子、腳」,頂多看看胎兒大小體重、心臟跳不跳、胎兒正常與否、羊水夠不夠而已。
徐明洸說,1次超音波檢查看不出胎兒心臟構造是否正常、有無水腦、兔唇、手指缺損或多指;多做1次檢查發現異常,未必會導致中止妊娠提前結束小生命的道德危險,醫師卻能早點告知,讓爸爸媽媽有心理準備,了解寶寶出生後進行修補治療。
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閔照說,產科醫界已向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建議,至少要在32到36週加做1次產檢超音波,了解孕程末期的胎兒發展等。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目前補助孕婦在懷孕12週接受第1次產前檢查,接著在16、20、24、28週各1次,28週後每2週1次,直到36週,36週後則每週1次產檢直到分娩為止;在20到22週時有1次超音波檢查。
黃閔照說,其實在理想狀態下,產前超音波要有5次,其中包括高層超音波做較精密的檢查,有些醫師為了避免醫療糾紛,孕婦自費檢查附贈簡單的超音波。
徐明洸說,在少子化的台灣,許多媽媽往往自費2萬到3萬元做羊膜穿刺、基因晶片、肌肉萎縮症的產檢,篩檢先天遺傳疾病,另外再花2000到3000元加做超音波檢查,一切都是為了想生個健康的寶寶。1000508
Re: 立體超音波產檢 噱頭大於實用
立體超音波產檢 商業噱頭?
中時 更新日期:"2011/05/09 03:10" 張翠芬/台北報導
婦產科醫學會指立體超音波檢查只是商業噱頭,對產檢無實質幫助。(本報資料照片)
中國時報【張翠芬/台北報導】
坊間相當流行拍攝「胎兒寫真集」,婦產科醫學會八日直斥,以三D、四D的立體超音波,讓準爸媽知道胎兒的長相,純粹就是「噱頭」,而且很好賺,因為每次自費至少二千至三千六百元,卻對產檢沒有任何幫助,孕婦根本沒必要額外花錢做這項檢查。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昨天召開記者會,台大醫院產科病房主任徐明洸指出,台灣少子化,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寶貝,近年不少婦產科醫療院所大力宣傳三D、四D立體超音波,號稱可搶先看到胎兒長相,但婦產科醫學會並不建議產婦接受立體超音波,他甚至認為,立體超音波完全只是商業噱頭。
徐明洸表示,並不是越多「D」的超音波就越好,一般來說,二D超音波是平面影像,三D呈現的是立體圖像,四D就是模擬成動畫影片,其實只要二D超音波,就能篩檢出六至八成構造異常的胎兒,三D超音波唯一的優點,就是滿足父母搶先看到寶寶的長相、生殖器官,娛樂效果大於實質。
徐明洸強調,超音波不是包山包海什麼問題都看得到,傳統超音波、立體超音波等儀器都有侷限性,因為有些疾病在懷孕較後期,才被診斷出來,即使超音波檢查報告沒有異狀,也不代表胎兒是百分之百正常或沒有疾病。
中華民國生育醫學會理事長楊再興也表示,胎兒除了結構上異常,也須注意染色體和代謝上的問題,有經驗的醫師以一般二D超音波,就能看大部分的結構異常問題,三D四D只是組合影像,沒有什麼檢查非得三D四D不行。
楊再興也感慨,影像醫學發達,已經讓民眾陷入做得「太過」的迷思,例如利用正子掃描、核磁共振做健康檢查,其實偽陽性很高,反而徒增民眾恐慌,消費者實在應深思,是否有必要花很多錢追求高階檢查。
不過,即將在六月生產的黃媽媽表示,已經做過三D超音波,雖然自費二千多元,但覺得能替寶寶留下珍貴的畫面,她認為很有「紀念價值」,並不覺得是花了冤枉錢。
中時 更新日期:"2011/05/09 03:10" 張翠芬/台北報導
婦產科醫學會指立體超音波檢查只是商業噱頭,對產檢無實質幫助。(本報資料照片)
中國時報【張翠芬/台北報導】
坊間相當流行拍攝「胎兒寫真集」,婦產科醫學會八日直斥,以三D、四D的立體超音波,讓準爸媽知道胎兒的長相,純粹就是「噱頭」,而且很好賺,因為每次自費至少二千至三千六百元,卻對產檢沒有任何幫助,孕婦根本沒必要額外花錢做這項檢查。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昨天召開記者會,台大醫院產科病房主任徐明洸指出,台灣少子化,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寶貝,近年不少婦產科醫療院所大力宣傳三D、四D立體超音波,號稱可搶先看到胎兒長相,但婦產科醫學會並不建議產婦接受立體超音波,他甚至認為,立體超音波完全只是商業噱頭。
徐明洸表示,並不是越多「D」的超音波就越好,一般來說,二D超音波是平面影像,三D呈現的是立體圖像,四D就是模擬成動畫影片,其實只要二D超音波,就能篩檢出六至八成構造異常的胎兒,三D超音波唯一的優點,就是滿足父母搶先看到寶寶的長相、生殖器官,娛樂效果大於實質。
徐明洸強調,超音波不是包山包海什麼問題都看得到,傳統超音波、立體超音波等儀器都有侷限性,因為有些疾病在懷孕較後期,才被診斷出來,即使超音波檢查報告沒有異狀,也不代表胎兒是百分之百正常或沒有疾病。
中華民國生育醫學會理事長楊再興也表示,胎兒除了結構上異常,也須注意染色體和代謝上的問題,有經驗的醫師以一般二D超音波,就能看大部分的結構異常問題,三D四D只是組合影像,沒有什麼檢查非得三D四D不行。
楊再興也感慨,影像醫學發達,已經讓民眾陷入做得「太過」的迷思,例如利用正子掃描、核磁共振做健康檢查,其實偽陽性很高,反而徒增民眾恐慌,消費者實在應深思,是否有必要花很多錢追求高階檢查。
不過,即將在六月生產的黃媽媽表示,已經做過三D超音波,雖然自費二千多元,但覺得能替寶寶留下珍貴的畫面,她認為很有「紀念價值」,並不覺得是花了冤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