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更年期後易生心疾女性少警覺

發表於 : 2011-09-26 , 20:53
MissC
更年期後易生心疾女性少警覺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11/09/26 00:17" 【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不到五成的民眾瞭解女性更年期後容易發生心血管疾病,台灣女人連線昨(25)日表示,女性十大死因中,心臟病、腦血管疾病排名第二、三位,且2009年心臟病與腦血管疾病的女性死亡人數約為婦女癌症的3~4倍。

台大心臟內科張博淵醫師表示,心臟病無論是疾病風險因子、症狀、診斷治療上以及用藥上,都有性別差異,在美國醫界對女性心臟病的重視晚了將近20年,造成女性心臟病的五年存活率低於男性,近十年來,因為對女性心臟病的重視,才逐漸降低了女性心臟病的死亡率。張醫師表示,近幾年來台灣醫界也逐漸注意到性別差異的問題,希冀透過醫學教育及繼續教育加強醫師的性別敏感度,也能讓台灣女性受到良好的醫療照護。

高達七成八的女性沒有定期測量血壓的習慣;不到五成(47.3%)的女性知道血壓(收縮壓/舒張壓)的標準;在瞭解危險因子方面,不到七成的人知道心臟病家族史、高血壓、抽煙、體重過重、腰圍過粗等都算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台灣女人連線表示,不到六成(57.7%)的人知道女性腰圍大於80公分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可見近幾年來,政府在心血管疾病的衛教、宣導政策上成效不彰。

在心血管疾病的性別差異認知部分,僅有33.33%的女性認為男女會有不同的症狀,但仍無法正確說出女性可能出現的非典型症狀。多數女性仍對一般典型的心血管疾病症狀較熟悉,像是出現心律不整、胸口疼痛及呼吸急促等。但,其實只要出現背部疼痛、脖子或下顎與牙齒疼痛、昏眩或噁心、焦慮、疲憊或虛弱、消化不良、視力改變與頭痛等症狀時,就有可能是已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徵兆。

為了保障婦女健康,適值世界心臟日,台灣女人連線呼籲:一、重新擬定「女性健康」政策,擴大女性健康的照護,重視女性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二、加強女性心血管疾病的衛教及宣導,並強調心血管疾病的性別差異,提高女性對心血管疾病的警覺性。三、落實醫療體系的性別主流化,加強醫事人員、醫事學生「健康/醫學與性別」的教育與訓練,以提高醫事人員對於疾病的性別差異敏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