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擊的白髮!常按4智慧穴頭髮反黑
發表於 : 2013-09-24 , 23:00
進擊的白髮!常按4智慧穴頭髮反黑
華人健康網作者: 華人健康網 記者駱慧雯/台北報導 | 華人健康網 – 2013年9月23日 下午5:18
增長智慧一定要靠白頭髮嗎?許多人發現頭上冒出一根根白髮時,總被戲謔為「有智慧」,甚至以半威脅的口氣說「拔了會變笨」。其實,白頭髮與智慧增長無關,中醫師也認為拔了不會有大礙,但為避免上班族年紀輕輕就出現壓力型白髮,看起來顯老又憔悴,建議沒事多按摩穴位,調養肝腎功能,預防人未老卻髮先白。
日前就有一名約30歲的電子工程師,為求表現,三天兩頭熬夜寫程式,在龐大壓力和睡眠困擾的雙重干擾下,精神委靡不振,情緒變得有點憂鬱,且頭頂上的白髮一根根出現,增長速度比別人快好幾倍,經中醫師診斷才發現是壓力引發體質改變,最後經疏肝補腎的藥物調理,才使病症獲得控制,避免一頭黑髮變白髮。
肝腎失調 滿頭白髮提早報到
中醫理論強調「腎藏精,其華在髮」、「肝藏血,髮為血之餘」,意思是說頭髮的健康和烏黑與否,與肝腎功能有很大關係。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內科主治醫師葛正航表示,最重要的是「腎氣」,一旦像老年人一樣腎氣不足,頭髮就會漸漸失去光澤,顏色轉灰為白。而肝的造血功能不好,形成血虛體質,養分無法順利傳遞至頭髮,也會加速白髮生成。
現代人工作壓力大、常熬夜,更容易加速消耗腎氣,損及肝臟,引發各種身體不適。此外,壓力會導致全身氣血往上衝,在頭部形成阻滯的現象,導致頭髮因營養吸收不良而顯得灰白、沒光澤,嚴重時甚至出現小說描述的「一夜白頭」現象。
實現黑髮的願望 梳頭+穴位調氣血
葛正航中醫師表示,對於壓力型白髮的治療,中醫會先從體質調理著手,疏肝理氣,滋補腎氣,但除了藥物調理之外,民眾平常也可用梳齒間距寬、末端鈍圓的木梳,從前額往後梳頭,不僅可疏整髮絲,也能藉梳理的動作按摩頭皮,刺激頭部的氣血循環,進而預防黑髮變白。
梳頭之外,穴位按摩也有不錯的養髮效果,常見穴位包括太衝穴、合谷穴、百會穴和風池穴。
1.太衝穴:位於腳部大拇趾和第二趾中間,向上約1指寬度的凹陷處。此穴具有調理肝氣的作用。
2.合谷穴:位於手背虎口部位,第二掌骨中點,向食指骨側按壓痠脹處。此穴常與太衝穴合併使用,可舒壓、鎮靜神經。
3.百會穴:位於頭頂的正中央偏後處,是所有陽經的交會之處,經常按摩可促進氣血循環,維持頭髮所需營養的供給正常,也能減輕頭脹、貧血、疲勞等症狀。
4.風池穴:位於頭部後方枕骨下方,靠近髮際線上方的凹陷處,左右各一。常按此穴可疏通經絡,促進行血,平衡陰陽氣血。
華人健康網作者: 華人健康網 記者駱慧雯/台北報導 | 華人健康網 – 2013年9月23日 下午5:18
增長智慧一定要靠白頭髮嗎?許多人發現頭上冒出一根根白髮時,總被戲謔為「有智慧」,甚至以半威脅的口氣說「拔了會變笨」。其實,白頭髮與智慧增長無關,中醫師也認為拔了不會有大礙,但為避免上班族年紀輕輕就出現壓力型白髮,看起來顯老又憔悴,建議沒事多按摩穴位,調養肝腎功能,預防人未老卻髮先白。
日前就有一名約30歲的電子工程師,為求表現,三天兩頭熬夜寫程式,在龐大壓力和睡眠困擾的雙重干擾下,精神委靡不振,情緒變得有點憂鬱,且頭頂上的白髮一根根出現,增長速度比別人快好幾倍,經中醫師診斷才發現是壓力引發體質改變,最後經疏肝補腎的藥物調理,才使病症獲得控制,避免一頭黑髮變白髮。
肝腎失調 滿頭白髮提早報到
中醫理論強調「腎藏精,其華在髮」、「肝藏血,髮為血之餘」,意思是說頭髮的健康和烏黑與否,與肝腎功能有很大關係。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內科主治醫師葛正航表示,最重要的是「腎氣」,一旦像老年人一樣腎氣不足,頭髮就會漸漸失去光澤,顏色轉灰為白。而肝的造血功能不好,形成血虛體質,養分無法順利傳遞至頭髮,也會加速白髮生成。
現代人工作壓力大、常熬夜,更容易加速消耗腎氣,損及肝臟,引發各種身體不適。此外,壓力會導致全身氣血往上衝,在頭部形成阻滯的現象,導致頭髮因營養吸收不良而顯得灰白、沒光澤,嚴重時甚至出現小說描述的「一夜白頭」現象。
實現黑髮的願望 梳頭+穴位調氣血
葛正航中醫師表示,對於壓力型白髮的治療,中醫會先從體質調理著手,疏肝理氣,滋補腎氣,但除了藥物調理之外,民眾平常也可用梳齒間距寬、末端鈍圓的木梳,從前額往後梳頭,不僅可疏整髮絲,也能藉梳理的動作按摩頭皮,刺激頭部的氣血循環,進而預防黑髮變白。
梳頭之外,穴位按摩也有不錯的養髮效果,常見穴位包括太衝穴、合谷穴、百會穴和風池穴。
1.太衝穴:位於腳部大拇趾和第二趾中間,向上約1指寬度的凹陷處。此穴具有調理肝氣的作用。
2.合谷穴:位於手背虎口部位,第二掌骨中點,向食指骨側按壓痠脹處。此穴常與太衝穴合併使用,可舒壓、鎮靜神經。
3.百會穴:位於頭頂的正中央偏後處,是所有陽經的交會之處,經常按摩可促進氣血循環,維持頭髮所需營養的供給正常,也能減輕頭脹、貧血、疲勞等症狀。
4.風池穴:位於頭部後方枕骨下方,靠近髮際線上方的凹陷處,左右各一。常按此穴可疏通經絡,促進行血,平衡陰陽氣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