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婦科
http://ejournal.nricm.edu.tw/nricm2/pag ... _dsnbr=398
(一)前言
世界上的人類可以大分為二種類型,就是男人和女人。婦女由於器官結構有它解剖上的特點,因而生理上也有月經、帶下、分娩、哺乳等各時期之特性;隨之而來又有月經病、帶下病、妊娠病、產後病、乳部疾病及與生殖系統有關的雜病……等;然而在處理這些疾病時,因婦女在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特殊性,早在二千多年前戰國秦漢時代的中醫典籍黃帝內經便體認到有另令設婦女專科的必要,其內容中就有關於婦女解剖、生理、病理、診斷、疾病以及方藥等方面之敘述,而這些敘述便形成了中醫婦科學的基本架構。
(二)婦女病致病機理
中醫認為婦女病致病機理可分為外因、內因、不內外因及體質因素四方面討論:
1.外因:如六邪(風、寒、暑、濕、燥、火)。
2.內因:如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
3.不內外因:如勞逸不均、飲食失調、房勞多產、跌仆閃挫。
4.體質因素:如痰瘀體質。
(三)中醫婦科門診常見之適應症
1.月經病
(1)月經異常
(A)月經先期
月經週期提前7天以上者稱之。
(B)月經後期
月經周期延後7天以上者稱之。
(C)月經先後不定期
月經不按周期來潮,時或提前時或延後七天以上者稱之。
(2)閉經
18歲以後尚未出現月經來潮現象,或月經已經來過,中途又停經三個月以上。前者稱原發性閉經,後者則稱為繼發性閉經。
(3)痛經
女子在經期中或行經前後,出現周期性的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部;則劇痛而引起昏厥的病症者稱痛經。常伴有頭暈、噁心、嘔吐、全身無力等症狀,且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又稱「經行腹痛」。痛經的病因多因氣血運行不暢所致,即所謂“不通則痛”或“不榮則痛”。
(4)崩漏(功能不良性子宮出血)
崩漏是指經血暴下不止或淋漓不淨,前者稱崩中,後者稱漏下,二者常相轉化,故概稱崩漏。此即西醫婦科學所稱的“功能不良性子宮出血”,係由內分泌失調所引起的子宮異常出血,診察無器質性病變。
(5)月經前後諸症(經前後緊張症後群)
月經前後諸症是統指婦女在月經前或月經期出現的一系列症狀,可概括為二大類。一類為由於水鈉貯留所引起的症狀如水腫、乳脹、頭痛、經行瀉泄等,另一類是精神、神經症狀如煩躁、抑郁等。
2.帶下病
“生理性帶下”在青春期月經初潮後明顯出現,每月月經前期、排卵期、及妊娠早期會稍微增加,這是正常現象,停經後則稍微減少。正常陰道分泌物主要來源是來自子宮頸黏液腺,分泌物呈透明粘稠的酸性黏液,這是生理上的需要。
“病理性帶下”是指帶下的量明顯增多,色、質發生異常,或有臭氣,或伴有其他症狀者,此乃我們中醫所稱帶下病之範圍。
最常見的西醫病因有黴菌性陰道炎和滴蟲性陰道炎兩種。
(1)黴菌性陰道炎:多見於幼女、孕婦、患糖尿病婦女及絕經後曾用較大劑量雌激素治療過的婦女。
(2)滴蟲性陰道炎:通過男女性交、共用浴盆或便桶、互穿內褲等途徑而傳染致病。
中醫認為帶下的形成,脾、腎受病或病邪直犯衝任、胞宮,使任脈失固,帶脈失約,以致帶下量明顯增加,色質發生異常或有臭氣而為帶下病;一般傳統中醫認定溼邪為患是最主要的病因。
3.妊娠病
妊娠期是指婦女從懷孕至胎兒娩出這一時期。在這段期間,有許多中藥屬於禁忌,如具有峻下滑利作用的大黃、芒硝、蘆薈、番瀉葉;具有辛香走竄功能的開竅藥如麝香、樟腦、冰片;寒涼平肝藥物如牛黃、代赭石、蜈蚣、全蝎;辛熱燥烈之品如附子、乾薑、肉桂、桂枝;具有活血袪瘀作用的藥物如牛膝、紅花、桃仁、穿山甲;抗腫瘤藥斑蝥、馬錢子;麻醉止痛藥如川烏、天仙子;具有破氣作用的藥物如枳實。以上這些藥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滑胎墮胎或毒性作用,服用後會對胎兒造成不利的影響,甚至會導致流產等嚴重後果。
在懷孕期間所產生的各種身體不適,因為每一個人症狀不同,程度不同,每人每一胎也不同。
常見之妊娠期疾病有
(1)妊娠惡阻(嘔吐)
妊娠後一開始就出現嚴重的噁心嘔吐、頭暈厭食、或食入即吐,重則有人灼傷腸胃,有人造成身體電解質不平衡。
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妊娠期內分泌變化,尤其是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提高及孕婦精神緊張、維生素B缺乏有一定關係。
(2)妊娠腹痛
妊娠期間,因胞脈受阻,氣血運行不暢而發生以小腹疼痛為主證的疾病,稱為妊娠腹痛,亦名胞阻。要同飲食積滯消化不良或泌尿道感染所引起之腹痛鑒別。
4.產後病
產褥期,指胎兒娩出後至產婦生殖器官恢復正常的時間稱之,約需6~8週。產後在身體上變化最大的是生殖系統。妊娠期腹壁長期撐長,需要一定的營養與休息幫助鬆馳肌肉的恢復。在子宮恢復過程中,不斷有壞死脫落的蛻膜、瘀血、子宮腔面的滲出物排出,稱為惡露。中醫認為,由於分娩時損耗大量氣血,致陰血驟虛,營衛不固,故產後最易受病,所以此期的調攝特別重要。
此期常見病症如下
(1)產後缺乳
產後乳汁甚少或全無,稱為“缺乳”,亦稱“乳汁不足”,或“乳汁不行”。
(2)產後惡露不絕
產後惡露持續二十天以上仍淋瀝不斷者,稱為惡露不絕,又稱"血露不盡","惡露不盡","惡露不止"。惡露乃指產褥期(產後6-8週內)從陰道中排出的餘血濁液的統稱。大多在產後3-4天,量多,色鮮紅‧以後量漸少,色變淡,大約在10--14天後,變成黃白色或白色。在正常情況下,惡露不臭,有腥昧,產後一週內的量,大約250-350毫升。
(3)產後大便難
產後大便艱澀,或數日不解。
5.乳房疾病
由於乳房是分娩後哺育嬰兒的器官,上為乳汁,下為月水,因此一個女子氣血的強旺也關係著女性乳房的發育。
在此討論的乳房疾病大致上包括:乳癰(乳房紅腫熱痛)、乳僻(乳房出現異常腫塊)、乳岩(乳房惡性腫塊)。
(1)乳癰(乳房紅腫熱痛)
乳防患部有乳汁淤積不通,漸成硬腫塊,皮色不變,但有觸痛感,其後可見局部紅、腫、熱、痛,大部分病人都發生於產後哺乳期。
常因乳頭裂傷或乳汁瀦留後,由細菌侵入繼發感染而引起的急性化膿性炎症。
(2)乳僻(乳房出現異常腫塊)
以既非炎症,亦非腫瘤的小葉增生、囊性變為主要病理改變的常見乳房疾病。西醫稱為乳房囊性增生病或乳房纖維腺瘤;在30-45歲成年婦女中發病率最高。中醫認為肝郁是導致本病發生的主要始因。
(3)乳岩(乳房惡性腫塊)
初如豆大,漸若棋子,半年一年,二載三載,不疼不癢,漸漸而大,始生疼痛,痛則無解,漸漸潰爛,深者如岩穴。
6.經斷前後症候(更年期或停經症候群)
婦女由生育期到不能生育的生理性過渡階段,稱為更年期。部分婦女在更年期前後伴隨出現一系列的症狀和體徵,如月經紊亂,眩暈耳鳴,烘熱汗出,面紅潮熱,煩躁易怒,或水腫,尿失禁,頻尿,腰膝酸軟,肢冷便溏等各種症狀,稱為更年期綜合徵。有時遷延數月,有的延續幾年之久。
7.不孕
育齡期婦女,夫妻同居二年以上,男方生殖功能正常,無避孕而未懷孕;或曾妊娠後間隔二年以上,未避孕而不再受孕。
8、癥瘕(子宮腫瘤)
婦女子宮結塊,伴有或脹、或痛、或滿、或出血之症狀。
中醫婦科
版主: MissC
版面規則
有關婦女、嬰兒(小孩)的疾病,歡迎在此貼!中醫婦兒科
有關婦女、嬰兒(小孩)的疾病,歡迎在此貼!中醫婦兒科
- yehrussell
- 忍辱、精進、靜慮、般若波羅密
- 主題中的帖子: 2
- 文章: 1135
- 註冊時間: 2006-01-20 , 10:19
- 個人狀態: 非常忙碌中!
- 性別: 公仔
中醫婦科
六度梵行
- yehrussell
- 忍辱、精進、靜慮、般若波羅密
- 主題中的帖子: 2
- 文章: 1135
- 註冊時間: 2006-01-20 , 10:19
- 個人狀態: 非常忙碌中!
- 性別: 公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