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耆(黃芪、青岐、生芪)
發表於 : 2006-06-23 , 8:27
黃耆(黃芪、青岐、生芪)
來源http://www.100md.com/html/Dir/2005/01/15/51/68/93.htm
【藥 名】:黃耆
【拼 音】:HUANGQI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豆科植物黃耆或內蒙黃耆等的乾燥根。
【功 效】:補氣升陽,補氣攝血,補氣行滯,去瘀散結,益氣固表,補氣益陰,利水消腫,溫?奡眼H,托膿生肌,強體質,延年益壽。
【主 治】:治自汗,盜汗,血痺,浮腫,癰疽不潰或潰久不斂。炙用:補中益氣。治內傷勞倦,脾虛泄瀉,脫肛,氣虛血脫,崩帶,及一切氣衰血虛之證。
【性味歸經】:甘,微溫。《本經》: “味甘,微溫。”《別錄》:“無毒。生白水者,冷。”《藥性論》: “白水赤皮者,微寒。”《醫學啟源》: “氣溫,味甘,平。”
入肺、脾經。《湯液本草》: “入手少陽、足太陰經、足少陰命門。”《本草蒙筌》: “入手少陽,手足大陰。”《本草經疏》: “手陽陰、太陰經。”《本草新編》: “入手太陰、足太陰、手少陰經。”
【使用方式用量】:內服:煎湯,3~5錢(大劑 1~2兩);入丸、散,或熬膏。
【用藥忌宜】:實證及陰虛陽盛者忌服。《本草經集注》:“惡龜甲。”《藥對》:“茯苓為之使。”《日華子本草》:“惡白鮮皮。”《醫學入門》:“蒼黑氣盛者停用,表邪旺者亦無法使用,陰虛者亦宜少用。”“畏防風。”《本草經疏》:“胸膈氣悶,腸胃有積滯者勿用;陽盛陰虛者忌之;上焦熱甚,下焦虛寒者忌之;病人多怒,肝氣不和者勿服;痘瘡血分熱甚者忌之。”
【別 名】:戴糝(《本經》)、戴椹、獨椹、蜀脂、百本(《別錄》)、王孫(《藥性論》)、百藥錦(侯寧極《藥譜》)、綿黃耆(《本草圖經》)、黃芪(《綱目》)、箭芪(劉仕廉《醫學整合》)、土山爆張根(《新疆藥材》)、獨根(《甘肅中藥手冊》)、二人抬(《遼寧經濟植物志》)。 黃耆:又名:膜莢黃耆、東北黃耆
【處方名】:黃芪、綿芪、棉芪、口芪、生芪、北芪、北黃芪、生西芪、生黃芪、生北芪、炒黃芪、炙黃芪等
處方中寫黃芪、綿芪、棉芪、口芪、北芪均指生黃芪。為原藥材去雜質,潤透切片,生用入藥者。
炒黃芪為黃芪片用麩炒至深黃色,篩出晾涼入藥者。健脾和胃功效增強。
炙黃芪又名蜜炙黃芪蜜黃芪。為黃芪片用蜂蜜拌勻,炒至不粘手時取出攤晾,而後入藥者。補氣潤肺功效增強。
【商品名】:北黃芪:又名北芪、東北黃芪、卜奎芪、關卜奎芪、關芪、黑皮芪。大部分為植物膜莢黃芪的根,小部分為植物內蒙古黃芪的根。主產於黑龍江、內蒙古等地。質優。因產地不同又分為寧古塔芪、紅蘭芪、黑石灘芪、正口芪等標簽。
北口芪 :又名口芪、正口芪、正芪、口黃芪。為植物內蒙古黃芪的根。屬北黃芪。舊時多經獨石口進關集散,故得此名。
綿黃芪:又名綿芪、棉芪、西綿芪、原生芪、白皮芪、箭黃芪、箭芪。包括大嵐芪、渾源芪、武川芪、壯芪、西黃芪等。指產於山西綿山等地者。大部分為內蒙古黃芪的根,小部分為膜莢黃芪的根。質佳。因其根長,形似箭桿,故有箭芪和箭黃芪之稱。
西黃芪:又名西芪。指產於山西渾源、陽交、山陰、天填等地者。質佳。為一般的正品。
庫黃芪:又名庫倫黃芪、庫倫芪、庫芪。指產於內蒙古庫倫一帶者。屬北黃芪。
紅芪:又名晉芪、岩黃芪。為豆科植物岩黃芪Hedysavum polybotrys Hand.-Mazz.的乾燥根。主產於甘肅。多為野生。為黃芪副品。按加工方法又可分為衝正芪、正炮台芪、副炮台芪等。
均以根條粗長、皺紋少、粉性足、堅實綿韌、味甘、無空心及黑心者為佳。
【動植物資源分佈】:黃耆分佈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東、山西、陝西、甘肅、內蒙古、青海、四川、西藏等地。內蒙黃耆分佈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河北、山西、新疆等地。金翼黃耆分佈河北、山西、陝西、四川、甘肅、青海等地。多花黃耆分佈四川、青海、西藏等地。塘谷耳黃耆分佈甘肅、四川、青海、西藏等地。藥材主產山西、甘肅、黑龍江、內蒙古。遼寧、吉林、河北等地亦產。
【藥材的採收與儲藏】:秋季採挖。除淨泥土,切去根頭部及支根,曬乾後分別打捆。或曬至六、七成乾,捆成小捆,再曬乾。
【拉丁名】:黃耆Astragalus membranaeus (Fisch.)Bge.內蒙黃耆Astragalus mongholicus Bge 金翼黃耆Astra-galus chrysopterusBge.多花黃耆Astragalus floridus Benth
【炮製方法】:黃耆:揀淨雜質,除去殘留的根頭和空心較大者,用水浸泡,撈出,潤透後及時切片,曬乾。蜜炙黃耆:取黃耆片,加煉熟蜂蜜與開水少許,拌勻,稍悶,置鍋內用文火炒至變為黃色、不粘手為度,取出,放涼。(每黃耆片100斤,用煉熟蜂蜜25~30斤)《綱目》:“黃耆,今人但捶扁,以蜜水塗炙數次,以熟為度。亦有以鹽湯潤透,器盛,於湯瓶蒸熟切用者。”
【考 證】:出自《神農本草經》 《別錄》:“黃耆,生蜀郡山谷、白水、漢中。二月、十月採,陰乾。”陶弘景:“黃耆第一出隴西洮陽,色黃自,甜美,今亦難得。次用黑水宕昌者,色自,肌膚粗,新者亦甘,溫補。又有蠶陵白水者,色理勝蜀中者而冷補。又有色赤者,可作膏貼,用消廱腫。”《本草圖經》:“黃耆,今河東、陝西外郡多有之。根長二、三尺巳來,獨莖作叢生,枝幹去地二、三寸,其葉扶疏作羊齒狀,又如蒺藜苗,七月中開黃紫花,其實作莢子,長寸許,八月中採根用其皮,折之如綿,謂之綿黃耆。然有數種,有白水耆,有赤水管,有木耆,功用並同而力不及。白水耆、木耆短而理橫。”《本草別說》:“黃耆,本出綿上為良,故名綿黃耆。今《圖經》所繪憲水者,即綿上地相鄰爾。若以謂柔韌如綿即謂之綿黃耆,然黃耆本皆柔韌,若偽者,但以乾脆為別爾。” 《綱目》:“黃耆,葉似槐葉而微尖小,又似蒺藜葉而微闊大,青白色,開黃紫花,大如槐花,結小尖角,長寸許,根長二、三尺,以緊實如箭簳者為良。嫩苗亦可渫淘茹食,其子收之,十月下種,如種菜法亦可。”《得配本草》:“黃耆補虛,蜜炒;嘈雜病,乳炒;解毒,鹽水炒;胃虛,米泔炒;暖胃、除潟痢,酒拌炒;潟心火、退虛熱、托瘡瘍,生用。恐滯氣,加桑白皮數分。”
【生藥材鑒定】:乾燥的根裏圓柱形,極少有分枝,上端較粗,下端較細,兩端平坦,長20~70厘米,粗 1~3厘米。一般在頂端常帶有較粗大的根頭,並有莖基殘留。表面灰黃色或淡棕褐色,全體有不整齊的縱皺紋或縱溝。皮也橫印,細長,略突起。質硬略韌,堅實有粉性,折斷面纖維性甚強,呈毛狀:皮部黃白色,有放射狀彎曲的裂隙,較疏鬆;木質部淡黃色至棕黃色,有多少不等的放射狀彎曲的裂隙;老根斷面木質部有時枯朽而呈黑褐色,甚至脫落而成空洞。氣微弱而特異,味微甜,嚼之有豆腥氣。以根條粗長、皺紋少、質堅而綿、粉性足、味甜者為佳。根條細小、質較松、粉性小及頂端空心大者質次。甘肅、河北、青海所產的小白耆 (又稱小黃耆),為植物金翼黃耆的根;甘肅、青海所產的白大耆,為植物塘谷耳黃耆的根;四川所產的川耆,主要為塘谷耳黃耆及多花黃耆的根。此等商品外形與上述相近,但較細小,品質亦較差,產量也少。黃耆除上述品種外,尚有一種紅耆。為豆科植物多序岩黃耆 Hedysarum polybotrys Hand.-Mazz.的根,產量較大。藥材呈長圓柱形,少分枝,上粗下細,長10~ 25~50厘米,粗6~10~20公釐。表面棕黃色或近於棕紅色,有縱皺及少數支根痕;皮孔橫印,棧黃色或暗黃色,略凸出;栓皮易剝落。質柔韌,斷面纖維性且富粉質,皮部棕白色,形成層成棕色的環,木質部淡黃棕色,中心色彩較淺,有細緻的類白色放射狀紋理。氣微弱而特異,味微甜。產甘肅南部。此外, 尚有多種黃耆屬植物在各產地亦同供藥用。如春黃耆(又名藏黃耆) Astragalus tibe-tanus Benth. Ex Bge.(西藏)、雲南黃耆 A.yunnanensisFranch.(西藏、雲南)、彎齒黃耆A. Comptodontus Franch.(雲南)、阿克蘇黃耆A.Aksuensis Bge.(新疆)等。
【中藥化學成分】:黃耆含蔗糖、葡萄糖醛酸、粘液質、數種氨基酸、苦味素、膽堿(Choline)、甜菜堿 (Betaine)、葉酸(65微克/100克乾根),又分出2’,4’-二羥基-5,6-二甲氧基異黃烷(2’, 4’-Dihydroxy-5,6-dimethoxyisoflavane)和熊竹素(Kumatakenin)。內蒙黃耆脂質的皂化產物中分出亞油酸、亞麻酸;非皂化部分中有 β-谷甾醇(β-Sitosterol)。此外,朝鮮產黃耆,曾分離出一種似皂甙的結晶。
來源http://www.100md.com/html/Dir/2005/01/15/51/68/93.htm
【藥 名】:黃耆
【拼 音】:HUANGQI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豆科植物黃耆或內蒙黃耆等的乾燥根。
【功 效】:補氣升陽,補氣攝血,補氣行滯,去瘀散結,益氣固表,補氣益陰,利水消腫,溫?奡眼H,托膿生肌,強體質,延年益壽。
【主 治】:治自汗,盜汗,血痺,浮腫,癰疽不潰或潰久不斂。炙用:補中益氣。治內傷勞倦,脾虛泄瀉,脫肛,氣虛血脫,崩帶,及一切氣衰血虛之證。
【性味歸經】:甘,微溫。《本經》: “味甘,微溫。”《別錄》:“無毒。生白水者,冷。”《藥性論》: “白水赤皮者,微寒。”《醫學啟源》: “氣溫,味甘,平。”
入肺、脾經。《湯液本草》: “入手少陽、足太陰經、足少陰命門。”《本草蒙筌》: “入手少陽,手足大陰。”《本草經疏》: “手陽陰、太陰經。”《本草新編》: “入手太陰、足太陰、手少陰經。”
【使用方式用量】:內服:煎湯,3~5錢(大劑 1~2兩);入丸、散,或熬膏。
【用藥忌宜】:實證及陰虛陽盛者忌服。《本草經集注》:“惡龜甲。”《藥對》:“茯苓為之使。”《日華子本草》:“惡白鮮皮。”《醫學入門》:“蒼黑氣盛者停用,表邪旺者亦無法使用,陰虛者亦宜少用。”“畏防風。”《本草經疏》:“胸膈氣悶,腸胃有積滯者勿用;陽盛陰虛者忌之;上焦熱甚,下焦虛寒者忌之;病人多怒,肝氣不和者勿服;痘瘡血分熱甚者忌之。”
【別 名】:戴糝(《本經》)、戴椹、獨椹、蜀脂、百本(《別錄》)、王孫(《藥性論》)、百藥錦(侯寧極《藥譜》)、綿黃耆(《本草圖經》)、黃芪(《綱目》)、箭芪(劉仕廉《醫學整合》)、土山爆張根(《新疆藥材》)、獨根(《甘肅中藥手冊》)、二人抬(《遼寧經濟植物志》)。 黃耆:又名:膜莢黃耆、東北黃耆
【處方名】:黃芪、綿芪、棉芪、口芪、生芪、北芪、北黃芪、生西芪、生黃芪、生北芪、炒黃芪、炙黃芪等
處方中寫黃芪、綿芪、棉芪、口芪、北芪均指生黃芪。為原藥材去雜質,潤透切片,生用入藥者。
炒黃芪為黃芪片用麩炒至深黃色,篩出晾涼入藥者。健脾和胃功效增強。
炙黃芪又名蜜炙黃芪蜜黃芪。為黃芪片用蜂蜜拌勻,炒至不粘手時取出攤晾,而後入藥者。補氣潤肺功效增強。
【商品名】:北黃芪:又名北芪、東北黃芪、卜奎芪、關卜奎芪、關芪、黑皮芪。大部分為植物膜莢黃芪的根,小部分為植物內蒙古黃芪的根。主產於黑龍江、內蒙古等地。質優。因產地不同又分為寧古塔芪、紅蘭芪、黑石灘芪、正口芪等標簽。
北口芪 :又名口芪、正口芪、正芪、口黃芪。為植物內蒙古黃芪的根。屬北黃芪。舊時多經獨石口進關集散,故得此名。
綿黃芪:又名綿芪、棉芪、西綿芪、原生芪、白皮芪、箭黃芪、箭芪。包括大嵐芪、渾源芪、武川芪、壯芪、西黃芪等。指產於山西綿山等地者。大部分為內蒙古黃芪的根,小部分為膜莢黃芪的根。質佳。因其根長,形似箭桿,故有箭芪和箭黃芪之稱。
西黃芪:又名西芪。指產於山西渾源、陽交、山陰、天填等地者。質佳。為一般的正品。
庫黃芪:又名庫倫黃芪、庫倫芪、庫芪。指產於內蒙古庫倫一帶者。屬北黃芪。
紅芪:又名晉芪、岩黃芪。為豆科植物岩黃芪Hedysavum polybotrys Hand.-Mazz.的乾燥根。主產於甘肅。多為野生。為黃芪副品。按加工方法又可分為衝正芪、正炮台芪、副炮台芪等。
均以根條粗長、皺紋少、粉性足、堅實綿韌、味甘、無空心及黑心者為佳。
【動植物資源分佈】:黃耆分佈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東、山西、陝西、甘肅、內蒙古、青海、四川、西藏等地。內蒙黃耆分佈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河北、山西、新疆等地。金翼黃耆分佈河北、山西、陝西、四川、甘肅、青海等地。多花黃耆分佈四川、青海、西藏等地。塘谷耳黃耆分佈甘肅、四川、青海、西藏等地。藥材主產山西、甘肅、黑龍江、內蒙古。遼寧、吉林、河北等地亦產。
【藥材的採收與儲藏】:秋季採挖。除淨泥土,切去根頭部及支根,曬乾後分別打捆。或曬至六、七成乾,捆成小捆,再曬乾。
【拉丁名】:黃耆Astragalus membranaeus (Fisch.)Bge.內蒙黃耆Astragalus mongholicus Bge 金翼黃耆Astra-galus chrysopterusBge.多花黃耆Astragalus floridus Benth
【炮製方法】:黃耆:揀淨雜質,除去殘留的根頭和空心較大者,用水浸泡,撈出,潤透後及時切片,曬乾。蜜炙黃耆:取黃耆片,加煉熟蜂蜜與開水少許,拌勻,稍悶,置鍋內用文火炒至變為黃色、不粘手為度,取出,放涼。(每黃耆片100斤,用煉熟蜂蜜25~30斤)《綱目》:“黃耆,今人但捶扁,以蜜水塗炙數次,以熟為度。亦有以鹽湯潤透,器盛,於湯瓶蒸熟切用者。”
【考 證】:出自《神農本草經》 《別錄》:“黃耆,生蜀郡山谷、白水、漢中。二月、十月採,陰乾。”陶弘景:“黃耆第一出隴西洮陽,色黃自,甜美,今亦難得。次用黑水宕昌者,色自,肌膚粗,新者亦甘,溫補。又有蠶陵白水者,色理勝蜀中者而冷補。又有色赤者,可作膏貼,用消廱腫。”《本草圖經》:“黃耆,今河東、陝西外郡多有之。根長二、三尺巳來,獨莖作叢生,枝幹去地二、三寸,其葉扶疏作羊齒狀,又如蒺藜苗,七月中開黃紫花,其實作莢子,長寸許,八月中採根用其皮,折之如綿,謂之綿黃耆。然有數種,有白水耆,有赤水管,有木耆,功用並同而力不及。白水耆、木耆短而理橫。”《本草別說》:“黃耆,本出綿上為良,故名綿黃耆。今《圖經》所繪憲水者,即綿上地相鄰爾。若以謂柔韌如綿即謂之綿黃耆,然黃耆本皆柔韌,若偽者,但以乾脆為別爾。” 《綱目》:“黃耆,葉似槐葉而微尖小,又似蒺藜葉而微闊大,青白色,開黃紫花,大如槐花,結小尖角,長寸許,根長二、三尺,以緊實如箭簳者為良。嫩苗亦可渫淘茹食,其子收之,十月下種,如種菜法亦可。”《得配本草》:“黃耆補虛,蜜炒;嘈雜病,乳炒;解毒,鹽水炒;胃虛,米泔炒;暖胃、除潟痢,酒拌炒;潟心火、退虛熱、托瘡瘍,生用。恐滯氣,加桑白皮數分。”
【生藥材鑒定】:乾燥的根裏圓柱形,極少有分枝,上端較粗,下端較細,兩端平坦,長20~70厘米,粗 1~3厘米。一般在頂端常帶有較粗大的根頭,並有莖基殘留。表面灰黃色或淡棕褐色,全體有不整齊的縱皺紋或縱溝。皮也橫印,細長,略突起。質硬略韌,堅實有粉性,折斷面纖維性甚強,呈毛狀:皮部黃白色,有放射狀彎曲的裂隙,較疏鬆;木質部淡黃色至棕黃色,有多少不等的放射狀彎曲的裂隙;老根斷面木質部有時枯朽而呈黑褐色,甚至脫落而成空洞。氣微弱而特異,味微甜,嚼之有豆腥氣。以根條粗長、皺紋少、質堅而綿、粉性足、味甜者為佳。根條細小、質較松、粉性小及頂端空心大者質次。甘肅、河北、青海所產的小白耆 (又稱小黃耆),為植物金翼黃耆的根;甘肅、青海所產的白大耆,為植物塘谷耳黃耆的根;四川所產的川耆,主要為塘谷耳黃耆及多花黃耆的根。此等商品外形與上述相近,但較細小,品質亦較差,產量也少。黃耆除上述品種外,尚有一種紅耆。為豆科植物多序岩黃耆 Hedysarum polybotrys Hand.-Mazz.的根,產量較大。藥材呈長圓柱形,少分枝,上粗下細,長10~ 25~50厘米,粗6~10~20公釐。表面棕黃色或近於棕紅色,有縱皺及少數支根痕;皮孔橫印,棧黃色或暗黃色,略凸出;栓皮易剝落。質柔韌,斷面纖維性且富粉質,皮部棕白色,形成層成棕色的環,木質部淡黃棕色,中心色彩較淺,有細緻的類白色放射狀紋理。氣微弱而特異,味微甜。產甘肅南部。此外, 尚有多種黃耆屬植物在各產地亦同供藥用。如春黃耆(又名藏黃耆) Astragalus tibe-tanus Benth. Ex Bge.(西藏)、雲南黃耆 A.yunnanensisFranch.(西藏、雲南)、彎齒黃耆A. Comptodontus Franch.(雲南)、阿克蘇黃耆A.Aksuensis Bge.(新疆)等。
【中藥化學成分】:黃耆含蔗糖、葡萄糖醛酸、粘液質、數種氨基酸、苦味素、膽堿(Choline)、甜菜堿 (Betaine)、葉酸(65微克/100克乾根),又分出2’,4’-二羥基-5,6-二甲氧基異黃烷(2’, 4’-Dihydroxy-5,6-dimethoxyisoflavane)和熊竹素(Kumatakenin)。內蒙黃耆脂質的皂化產物中分出亞油酸、亞麻酸;非皂化部分中有 β-谷甾醇(β-Sitosterol)。此外,朝鮮產黃耆,曾分離出一種似皂甙的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