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得「痔」可以自然產嗎?
發表於 : 2006-07-14 , 2:12
媽媽寶寶雜誌
孕期得「痔」可以自然產嗎?
文/新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潘恆新
執行/劉繼珩
痔瘡總讓人覺得難以啟齒,但是懷孕之後的準媽媽,卻很容易得「痔」,一旦有了痔瘡,該不該切除?自然產時,會不會因為用力而惡化?有「痔」一族的孕媽咪請看這裡!
痔瘡本身是一種男女共通的疾病,任何人在某些特定的情形下,例如便祕、長期腹瀉、長期排便習慣不良,甚至在食用刺激性食物或是失眠等情況下,都多少會導致痔瘡發作。然而在女性身上,卻有一種特殊的情形,特別導致痔瘡症狀加重,那就是懷孕!
什麼是「痔」?
痔是一種血管組織的增生。在肛門附近有一結締組織,其中佈滿了小動脈、小靜脈及微血管,這種組織因外在刺激會逐漸膨大,加上支持的組織退化,會逐漸隨著每次排便向外突出,即形成了所謂的痔。
孕期時易生痔瘡
痔瘡的症狀會在懷孕時期特別明顯,甚至加重。根據研究顯示,主要是因為胎兒在子宮中長大,造成骨盆腔中空間擠壓,導致肛門附近靜脈血液回流不順暢。同時為了供應胎兒足夠的養分以及氧氣,母體會提升骨盆腔中血液的供應量,也會加重痔瘡充血的程度。另外,平時肛門內的括約肌,在排便時本來應該要放鬆,但在懷孕時,肛門內的括約肌反而會不正常的收縮,增加排便的阻力。
視症狀輕重治療
在懷孕時所引發的痔瘡症狀,治療方式除了根據準媽媽當時的症狀之外,也必須考慮其在懷孕前的症狀。
【孕前無痔瘡】在懷孕前並沒有明顯症狀,而懷孕時的症狀,只有出血或是輕微的脫出,一般會教導準媽媽改善飲食及排便習慣,並指導其進行溫水坐浴。
【孕期排便困難】倘若準媽媽有嚴重的排便困難,也可處方一些安全的軟便劑幫助緩解症狀。因此建議懷孕的準媽媽們,維持均衡飲食、充足睡眠和適度運動,是降低懷孕痔瘡影響的不二法門。
孕前得「痔」須先治療
在生產年齡的婦女,懷孕是造成痔惡化的主要原因,原本症狀輕微或無症狀的痔,隨著懷孕週數增加,逐漸成長的胎兒壓迫到痔,使其更膨大、脫出。而隨著懷孕逐漸趨向生產期,很多準媽媽也逐漸有便秘的現象。一般婦女懷孕時若有痔,可說是一個極為頭痛的問題,因此懷孕前若發現有痔疾,最好先予以治療。懷孕中若有痔的症狀時,仍以高纖食物、溫水坐浴及軟便劑為主,局部的軟膏及栓劑也有作用,但在使用軟膏栓劑時,必須使用安全的藥物。
治療藥物避免類固醇
事實上很多含類固醇的藥物,製造廠商在使用須知上,都會標示懷孕婦女(尤其是懷孕初期婦女)應盡量避免使用。等到懷孕後期,隨著子宮體積逐漸變大,容易造成下半身血液循環變差,故可能會有下半身水腫、痔瘡等現象,此時可使用痔瘡藥膏、溫水坐浴方式加以改善。但並非一擦藥膏,痔瘡就會消失,藥膏只會減輕症狀,避免痔瘡繼續變大或更嚴重。所以大多數準媽媽在產後,經過藥物治療及溫水坐浴方式,痔瘡問題都能獲得改善。
準媽媽得「痔」可放心自然產
通常懷孕後期較會產生痔瘡的問題,尤其生產時,會陰部的傷口有時會裂到肛門,使得肛門的靜脈曲張,造成脫肛而產生疼痛,不過並不會因此而改用剖腹生產。孕期中子宮變大,會壓迫到血管、腸子等,促使便秘情形加遽,進而形成痔瘡;生產時也會形成痔瘡,往往因為用力過久,甚至造成脫肛的情形。但是一般而言,只要是沒有大量痔瘡出血,並不需要立即進行痔瘡手術,若此時發生痔瘡,但情形並不嚴重,通常都會自然痊癒。
孕期得「痔」不用怕!
1.得痔初期可採多喝水或多吃高纖食物之改善法。
2.可採藥物治療,如擦藥或塞藥,但不建議使用瀉藥。
3.使用軟便劑,可以讓產婦排便,傷口較不嚴重。
4.可採取坐浴方式,促進血液循環,改變便秘情形。
5.若生產完後仍有痔瘡的情形,最好採用泡盆的方式。
方法:溫水加上消毒藥水(碘酒),早晚各泡1次,每次約泡10~15分鐘,連續浸泡3天。
6.若產後2個月,仍有痔瘡的情形,建議至肛門直腸科就醫。
便秘是痔瘡的來源
妊娠婦女體內的懷孕激素增高,容易導致水分滯留、血管擴張、靜脈淤血,這些都是準媽媽容易罹患痔瘡的重要因素。加上生產過程中,因為用力的關係,痔瘡則可能更為惡化。
【便秘成因】
1. 當準媽媽們患了痔瘡時,排便會感到疼痛,因而產生反射性排斥,影響排便功能,或因疼痛而強忍大便,如此長期累積下來,便會造成便秘。
2. 妊娠後期的準媽媽們,常會因為隨胎兒逐漸長大,子宮體也越來越大,使腹壓隨之增高,而發生便秘的情況。
3. 膈肌與腹肌的運動受到限制,排便能力就會受到影響,容易發生無力排便的困難,從而造成便秘。妊娠後期的媽媽,由於活動不方便,活動量大為減少,導致腸道蠕動減慢,又加上子宮體越來越大,壓迫到結腸,使其運動受阻,造成糞便在腸道內滯留的時間變長,水分被過分吸收,而形成乾燥的硬便。
孕前無痔孕後更要預防
孕前沒有痔瘡的準媽媽,懷孕後要加強預防。
1. 在養成良好飲食習慣的基礎上,每天早晚進行一組提肛運動,每組做30下,將有助於肛周組織的血液循環。
2. 保持肛周清潔,每晚進行10分鐘溫水坐浴。
3. 生活規律,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如廁時不要讀書看報。
只要準媽媽能夠時時注意自己本身生理變化,配合規律的飲食、良好的運動及充足的睡眠,就能成為無痔一身輕的快樂準媽媽!
潘恆新醫師
現任新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經歷天主教聖功醫院住院醫師
輔仁大學醫學系教學教師
學歷美國聖喬治大學醫院管理
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專業法律組
孕期得「痔」可以自然產嗎?
文/新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潘恆新
執行/劉繼珩
痔瘡總讓人覺得難以啟齒,但是懷孕之後的準媽媽,卻很容易得「痔」,一旦有了痔瘡,該不該切除?自然產時,會不會因為用力而惡化?有「痔」一族的孕媽咪請看這裡!
痔瘡本身是一種男女共通的疾病,任何人在某些特定的情形下,例如便祕、長期腹瀉、長期排便習慣不良,甚至在食用刺激性食物或是失眠等情況下,都多少會導致痔瘡發作。然而在女性身上,卻有一種特殊的情形,特別導致痔瘡症狀加重,那就是懷孕!
什麼是「痔」?
痔是一種血管組織的增生。在肛門附近有一結締組織,其中佈滿了小動脈、小靜脈及微血管,這種組織因外在刺激會逐漸膨大,加上支持的組織退化,會逐漸隨著每次排便向外突出,即形成了所謂的痔。
孕期時易生痔瘡
痔瘡的症狀會在懷孕時期特別明顯,甚至加重。根據研究顯示,主要是因為胎兒在子宮中長大,造成骨盆腔中空間擠壓,導致肛門附近靜脈血液回流不順暢。同時為了供應胎兒足夠的養分以及氧氣,母體會提升骨盆腔中血液的供應量,也會加重痔瘡充血的程度。另外,平時肛門內的括約肌,在排便時本來應該要放鬆,但在懷孕時,肛門內的括約肌反而會不正常的收縮,增加排便的阻力。
視症狀輕重治療
在懷孕時所引發的痔瘡症狀,治療方式除了根據準媽媽當時的症狀之外,也必須考慮其在懷孕前的症狀。
【孕前無痔瘡】在懷孕前並沒有明顯症狀,而懷孕時的症狀,只有出血或是輕微的脫出,一般會教導準媽媽改善飲食及排便習慣,並指導其進行溫水坐浴。
【孕期排便困難】倘若準媽媽有嚴重的排便困難,也可處方一些安全的軟便劑幫助緩解症狀。因此建議懷孕的準媽媽們,維持均衡飲食、充足睡眠和適度運動,是降低懷孕痔瘡影響的不二法門。
孕前得「痔」須先治療
在生產年齡的婦女,懷孕是造成痔惡化的主要原因,原本症狀輕微或無症狀的痔,隨著懷孕週數增加,逐漸成長的胎兒壓迫到痔,使其更膨大、脫出。而隨著懷孕逐漸趨向生產期,很多準媽媽也逐漸有便秘的現象。一般婦女懷孕時若有痔,可說是一個極為頭痛的問題,因此懷孕前若發現有痔疾,最好先予以治療。懷孕中若有痔的症狀時,仍以高纖食物、溫水坐浴及軟便劑為主,局部的軟膏及栓劑也有作用,但在使用軟膏栓劑時,必須使用安全的藥物。
治療藥物避免類固醇
事實上很多含類固醇的藥物,製造廠商在使用須知上,都會標示懷孕婦女(尤其是懷孕初期婦女)應盡量避免使用。等到懷孕後期,隨著子宮體積逐漸變大,容易造成下半身血液循環變差,故可能會有下半身水腫、痔瘡等現象,此時可使用痔瘡藥膏、溫水坐浴方式加以改善。但並非一擦藥膏,痔瘡就會消失,藥膏只會減輕症狀,避免痔瘡繼續變大或更嚴重。所以大多數準媽媽在產後,經過藥物治療及溫水坐浴方式,痔瘡問題都能獲得改善。
準媽媽得「痔」可放心自然產
通常懷孕後期較會產生痔瘡的問題,尤其生產時,會陰部的傷口有時會裂到肛門,使得肛門的靜脈曲張,造成脫肛而產生疼痛,不過並不會因此而改用剖腹生產。孕期中子宮變大,會壓迫到血管、腸子等,促使便秘情形加遽,進而形成痔瘡;生產時也會形成痔瘡,往往因為用力過久,甚至造成脫肛的情形。但是一般而言,只要是沒有大量痔瘡出血,並不需要立即進行痔瘡手術,若此時發生痔瘡,但情形並不嚴重,通常都會自然痊癒。
孕期得「痔」不用怕!
1.得痔初期可採多喝水或多吃高纖食物之改善法。
2.可採藥物治療,如擦藥或塞藥,但不建議使用瀉藥。
3.使用軟便劑,可以讓產婦排便,傷口較不嚴重。
4.可採取坐浴方式,促進血液循環,改變便秘情形。
5.若生產完後仍有痔瘡的情形,最好採用泡盆的方式。
方法:溫水加上消毒藥水(碘酒),早晚各泡1次,每次約泡10~15分鐘,連續浸泡3天。
6.若產後2個月,仍有痔瘡的情形,建議至肛門直腸科就醫。
便秘是痔瘡的來源
妊娠婦女體內的懷孕激素增高,容易導致水分滯留、血管擴張、靜脈淤血,這些都是準媽媽容易罹患痔瘡的重要因素。加上生產過程中,因為用力的關係,痔瘡則可能更為惡化。
【便秘成因】
1. 當準媽媽們患了痔瘡時,排便會感到疼痛,因而產生反射性排斥,影響排便功能,或因疼痛而強忍大便,如此長期累積下來,便會造成便秘。
2. 妊娠後期的準媽媽們,常會因為隨胎兒逐漸長大,子宮體也越來越大,使腹壓隨之增高,而發生便秘的情況。
3. 膈肌與腹肌的運動受到限制,排便能力就會受到影響,容易發生無力排便的困難,從而造成便秘。妊娠後期的媽媽,由於活動不方便,活動量大為減少,導致腸道蠕動減慢,又加上子宮體越來越大,壓迫到結腸,使其運動受阻,造成糞便在腸道內滯留的時間變長,水分被過分吸收,而形成乾燥的硬便。
孕前無痔孕後更要預防
孕前沒有痔瘡的準媽媽,懷孕後要加強預防。
1. 在養成良好飲食習慣的基礎上,每天早晚進行一組提肛運動,每組做30下,將有助於肛周組織的血液循環。
2. 保持肛周清潔,每晚進行10分鐘溫水坐浴。
3. 生活規律,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如廁時不要讀書看報。
只要準媽媽能夠時時注意自己本身生理變化,配合規律的飲食、良好的運動及充足的睡眠,就能成為無痔一身輕的快樂準媽媽!
潘恆新醫師
現任新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經歷天主教聖功醫院住院醫師
輔仁大學醫學系教學教師
學歷美國聖喬治大學醫院管理
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專業法律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