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名稱相近中藥辨析 {轉貼}
發表於 : 2006-07-14 , 6:47
常用名稱相近中藥辨析 {轉貼}
--------------------------------------------------------------------------------
千百年來,中藥在維繫國人健康,民族繁衍偉大事業中發揮了不可磨滅的功績,同時為世界醫藥學發展也做出了應有的貢獻。然而中藥由於取材廣泛、種類繁多、同名異物、異物同名現象的存在,勢必造成藥品採購和應用上的混亂。
《GSP認證現場檢查項目》條款7708規定「飲片斗前應寫正名正字」,這是對藥房藥鬥飲片名稱標注規範化採取的管理內容之一。我們認為中醫處方實行並列藥品正名正字後,將有利於藥師審方、調劑人員照方調配工作的順利進行,對於確保藥品品種純正、質量可靠,實現人們用藥安全,提高療效將起到積極作用,同時也將有效地避免和降低醫師處方開列藥品更改,代用以及混抓,錯投現象的發生。為此,我們結合工作的實際,對常用的名稱相近的中藥從基源和功效等方面進行辨析,為臨床醫師和藥房藥師及飲片調劑人員提供參考。
1、南沙參VS北沙參
〔南沙參〕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輪葉沙參,杏葉沙參或其他幾種同屬植物的乾燥根。
功效:養陰潤肺,祛痰止咳。常用於熱病傷陰之咳嗽,咽干喉痛等。
〔北沙參〕為傘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珊瑚菜的根。
功效:潤肺止咳,養胃生津。常用於肺熱咳嗽,以及陰虛癆嗽,久病陰傷所致胃陰虧虛之口燥咽干,胃痛,呃逆,舌紅少津等。
沙參,古無南北之分,據考證,明代以前所用之沙參為桔梗科沙參屬植物的根,即今之南沙參,至清代後沙參始分南北。兩者均有清養肺胃之功,主要用於肺胃陰虛之證治。然北沙參滋陰作用較強,南沙參則兼有益氣、祛痰。《中國藥典》現已將南北沙參分條列出,故臨床醫師開具處方時,應寫明南沙參或北沙參,以提高臨床用藥的準確性。
2、黨參VS明黨參
〔黨參〕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黨參及同屬多種植物的根。野生者習稱野台黨,栽培者稱潞黨參。
功效:補中益氣、生津養血、扶正祛邪。為脾肺氣虛之證常用藥物,又適用於氣津兩虛及血虛症。實驗研究證明,本品能通過脾臟的作用,增加紅細胞及血紅蛋白。
〔明黨參〕為傘形科植物明黨參的根。又稱粉沙參、明沙參。
功效:潤肺生津、和胃止嘔、解毒。常用於燥熱咳嗽或胃熱津虧的嘔噦以及疔毒瘡瘍等。
3、墨旱蓮VS紅旱蓮
〔墨旱蓮〕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鱧腸的地上部分。處方用名為旱蓮草。
功效:補肝腎陰、涼血止血。常用於肝腎陰虛、鬚髮早白以及陰虛血熱或血熱所致多種出血病證。
〔紅旱蓮〕為金絲桃科的紅旱蓮全草,亦稱湖南連翹、黃海棠,華東地區尤為多用。
功效:涼血止血,解火解毒。常用於血熱出血征,熱毒瘡腫及肝火頭痛等證。
二者均有止血作用然紅旱蓮以涼血止血見長,而墨旱蓮以洋陰止血勘驗。
墨旱蓮、紅旱蓮在醫師處方中必須書寫正名正字,不得簡作「旱蓮」,旱蓮為抗癌藥物喜樹的異名,其藥效與墨旱蓮、紅旱蓮迥然不同。
4、紅花VS番紅花
〔紅花〕為菊科植物紅花的筒狀花冠。又稱紅藍花、草紅花。
功效:活血通經、祛淤止痛。本品為應用廣泛的活血去淤藥。常用於血滯經閉、痛經、產後淤阻腹痛、症瘕、跌打損傷、淤血疼痛、瘡癰腫毒等。
〔番紅花〕為鳶尾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番紅花花柱的上部及柱頭。又稱藏紅花,處方用名又稱西紅花。
功效:活血化淤、散淤開結、涼血解毒。常用於氣血虛虧之月經不調、崩漏不止、赤白帶下、經閉,痛經、產後淤血、腰痛、胸膈痞悶以及驚恐恍惚等證。
二者比較,其活血化淤作用番紅花強於紅花,且番紅花散淤開結、涼血解毒亦紅花之所不備。
5、石菖蒲VS 節菖蒲
〔石菖蒲〕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石菖蒲的根莖。
功效:化濕和胃、開竅豁痰、寧神益智。常用於濕濁中阻之脘腹脹悶、胃痛、腹痛;濕熱毒盛之瀉痢以及痰濁壅閉或高熱引起的神昏、癲癇、健忘、耳鳴、耳聾等證。
〔節菖蒲〕為毛茛科植物阿爾泰銀蓮花的根莖。又稱九節菖蒲。
功效:開竅豁痰、祛風宣濕、解毒、健胃。常用於熱病昏迷、濕濁胸痞、嘔惡、風濕痺痛、外用疥癬等。
古代本草書籍中有九節菖蒲者,與石菖蒲實系一物,只不過因其一寸有九節故稱。但現今藥材中之「九節菖蒲」,系毛茛科植物阿爾泰銀蓮花的根,屬混充品,不得當石菖蒲用。
石菖蒲與節菖蒲均有豁談開竅功效。然以石菖蒲力著節菖蒲則偏於芳香化濕、祛風宣濁、且無寧神之功。目前,多數藥房投「菖蒲」多為節菖蒲。臨床中醫師應根據實際功用明確開具出「石菖蒲」或「節菖蒲」,對此,藥師及調劑人員在處方調配前也當詳細辨詢。
6、刺蒺藜VS沙蒺藜
〔刺蒺藜〕為蒺藜科植物蒺藜的果實。
功效:平肝、疏肝、祛風、明目。常用於頭痛眩暈、目赤多淚、風疹瘙癢或翳障不明等。
〔沙蒺藜〕為豆科植物扁莖黃芪的成熟種子。處方名為沙苑子。
功效:補腎強腰、固精止遺、養肝明目。常用於干腎不足引起的遺精早洩、頭暈目花、腰膝酸軟等證。
二者均有明目功用,然刺蒺藜長於因肝經實熱、肝陽上亢所致目疾;而沙蒺藜則療因肝腎陽經不足所致之目疾,一虛一實當慎之。
7、竹黃VS天竹黃
〔竹黃〕為肉座菌科真菌竹黃的子座。
功效:鎮咳祛痰、舒筋活絡、止痛、祛風利濕。常用於風濕痺痛、虛寒胃痛、小兒驚風、咳嗽等。
〔天竹黃〕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等因被寄生的竹黃蜂咬洞後,而於竹節間貯積的傷流液,經乾涸凝結而成的塊狀物質,又稱天竺黃。
功效:清熱化痰、清心定驚。常用於痰熱壅盛、小兒驚風癲疾、熱病神昏譫語。
竹黃、天竹黃均有祛痰作用。但竹黃以祛風濕、活絡止痛為主;天竹黃則優於清熱定驚、 熱,二者當區別使用,目前一些中藥書籍中有記載竹黃為天竹黃的簡稱是錯誤的。
8、破故紙VS雲故紙
〔破故紙〕為豆科植物補骨脂的果實。處方稱為補骨脂。
功效:補腎壯陽、故精縮尿、溫脾止瀉。常用於陽痿、遺尿、滑精以及脾腎陽痿之洩瀉、五更瀉等。
〔雲故紙〕為紫葳科植物木蝴蝶的成熟種子。處方用名為木蝴蝶。
功效:清肺利咽、疏肝和胃、生肌。常用於咳嗽、喉痺、音啞、肝胃氣痛及癰毒不斂等。
9、橘紅VS化橘紅
〔橘紅〕為芸香科植物橘的果皮外層紅色部分。
功效:消疾、利氣、寬中。常用於咳嗽、痰多、胸膈痞滿等證。
〔化橘紅〕為芸香科植物化洲橘柚的未成熟果實的外層果皮。又稱黃七爪、綠七爪等。
功效:下氣消疾、健胃化積。常用於咳嗽、氣喘、多疾、胸膈脹悶、噫氣、食積等。
二者均有化痰止咳功用,然橘紅化痰優為化橘紅,化橘紅理氣之功又優於橘紅。
10、冬青VS毛冬青
〔冬青〕為冬青科植物冬青的果實。
功效:祛風、補虛。常用於風濕痺痛、潰瘍病出血、痔瘡等。
〔毛冬青〕為冬青科植物毛冬青的根。
功效:清熱解毒、活血通脈。常用於風熱外感、冠心病、心肌梗死、腦血管意外所致偏癱、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咽炎以及皮膚急性化膿性炎症等。
11、慈姑VS山慈姑
〔慈姑〕為澤瀉科植物慈姑的球莖。
功效:清熱止血、通淋、解毒。常用於砂石熱淋、胞衣不下、外用瘡癰。本品無毒。
〔山慈姑〕為蘭科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杜鵑蘭、獨蒜蘭的假球莖。
功效:消腫散結、化痰、解毒。常用於癰疽疔瘡、喉痺腫痛、瘰疬結核、蛇蟲咬傷等。本品有有小毒。近有以治食道癌、淋巴腫瘤及白血病等。
二者均有解毒之功,皆用於癰瘡腫毒。然慈姑以清熱涼血為主;山慈姑則以消腫散結見長。
12、鬱金VS鬱金香
〔鬱金〕為姜科植物鬱金、薑黃或莪術的塊根。
功效:活血行氣、去淤止痛、清心解鬱、利膽退黃。常用於胸肋脹悶諸痛、痛經、黃疸、膽囊炎、膽結石、熱病神昏、驚癇癲狂、吐血、鼻衄、尿血、淋血諸證 。
r
〔鬱金香〕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鬱金香的花。
功效:除臭化濁。常用於痘濁壅盛所致心腹痞滿諸疾。
二者皆可解郁除滿,但郁金有行氣祛淤,而鬱金香則以化濁除滿為主。
13、禹白附VS關白附
〔禹白附〕為天南星科植物獨角蓮的塊莖。
功效:祛風痰、定驚止痛。常用於中風失音、心痛、口眼歪斜、偏正頭痛、瘰疬等。
〔關白附〕為毛茛科植物黃花烏頭的塊根。
功效:祛風痰、逐寒濕、定驚癇。常用於風濕痺痛、皮膚瘙癢等。
二者相比,禹白附長於祛風痰;關白附專攻逐寒濕止痛。
14、苦丁香VS白丁香
〔苦丁香〕為葫蘆科植物甜瓜的果蒂。處方名為瓜蒂。
功效:吐風痰宿食、瀉水濕停飲。本品為湧吐藥,常用於痰涎、宿食壅滯,風痰癲癇,濕熱黃疸等。
〔白丁香〕為文鳥科植物麻雀的糞便。
功效:化積、消翳。常用於症瘕、目翳、雀斑、酒刺等。
15、海螵蛸VS桑螵蛸
〔海螵蛸〕為烏賊科動物天針烏賊或金烏賊的內殼,又稱烏賊骨。
功效:除濕、制酸、止血、斂瘡。常用於胃痛吞酸,瘡瘍經久不癒合、出血等。
〔桑螵蛸〕為螳螂科昆蟲大刀螂等同屬螳螂的卵鞘。
功效:補腎固精,常用於腎虛遺精、遺尿、白帶過多等證。
海螵蛸以收斂、制酸見長,而無補益之功;桑螵蛸雖為收斂固澀然以補腎助陽固下獨專。
16、木香VS青木香
〔木香〕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雲木香、越息木香、川木香的根。
功效:行氣止痛、溫中和胃。常用於中寒氣滯、嘔吐、下痢等。
〔青木香〕為馬兜鈴科植物馬兜鈴及北馬兜鈴的根。
功效:行氣、解毒、消腫。常用於胸腹脹痛、下痢、癰腫、皮膚瘙癢等。
木香辛散苦降而溫通,芳香性燥而為行氣止痛之要藥;青木香辛苦性寒有小毒,以解毒消腫並有催吐作用,臨床少用,二者決不可以互為代替。藥房調劑時一定要謹慎從事。
17、紫石英VS百石英
〔紫石英〕為鹵化類礦物英石的礦石。
功效:鎮心安神降逆氣暖子宮。常用於虛勞驚悸,咳逆止氣,婦女宮冷不孕等。
〔白石英〕為氧化物類礦物石的礦石。
功效:溫肺腎、安心神、利小便。常用於肺寒咳喘、陽痿、消渴、驚悸、心神不寧、小便不利等。
紫石英能溫營血通潤養,為鎮怯潤枯溫經之藥;白石英功偏潤肺,善治肺痿吐膿,咳逆上氣等。
--------------------------------------------------------------------------------
千百年來,中藥在維繫國人健康,民族繁衍偉大事業中發揮了不可磨滅的功績,同時為世界醫藥學發展也做出了應有的貢獻。然而中藥由於取材廣泛、種類繁多、同名異物、異物同名現象的存在,勢必造成藥品採購和應用上的混亂。
《GSP認證現場檢查項目》條款7708規定「飲片斗前應寫正名正字」,這是對藥房藥鬥飲片名稱標注規範化採取的管理內容之一。我們認為中醫處方實行並列藥品正名正字後,將有利於藥師審方、調劑人員照方調配工作的順利進行,對於確保藥品品種純正、質量可靠,實現人們用藥安全,提高療效將起到積極作用,同時也將有效地避免和降低醫師處方開列藥品更改,代用以及混抓,錯投現象的發生。為此,我們結合工作的實際,對常用的名稱相近的中藥從基源和功效等方面進行辨析,為臨床醫師和藥房藥師及飲片調劑人員提供參考。
1、南沙參VS北沙參
〔南沙參〕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輪葉沙參,杏葉沙參或其他幾種同屬植物的乾燥根。
功效:養陰潤肺,祛痰止咳。常用於熱病傷陰之咳嗽,咽干喉痛等。
〔北沙參〕為傘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珊瑚菜的根。
功效:潤肺止咳,養胃生津。常用於肺熱咳嗽,以及陰虛癆嗽,久病陰傷所致胃陰虧虛之口燥咽干,胃痛,呃逆,舌紅少津等。
沙參,古無南北之分,據考證,明代以前所用之沙參為桔梗科沙參屬植物的根,即今之南沙參,至清代後沙參始分南北。兩者均有清養肺胃之功,主要用於肺胃陰虛之證治。然北沙參滋陰作用較強,南沙參則兼有益氣、祛痰。《中國藥典》現已將南北沙參分條列出,故臨床醫師開具處方時,應寫明南沙參或北沙參,以提高臨床用藥的準確性。
2、黨參VS明黨參
〔黨參〕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黨參及同屬多種植物的根。野生者習稱野台黨,栽培者稱潞黨參。
功效:補中益氣、生津養血、扶正祛邪。為脾肺氣虛之證常用藥物,又適用於氣津兩虛及血虛症。實驗研究證明,本品能通過脾臟的作用,增加紅細胞及血紅蛋白。
〔明黨參〕為傘形科植物明黨參的根。又稱粉沙參、明沙參。
功效:潤肺生津、和胃止嘔、解毒。常用於燥熱咳嗽或胃熱津虧的嘔噦以及疔毒瘡瘍等。
3、墨旱蓮VS紅旱蓮
〔墨旱蓮〕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鱧腸的地上部分。處方用名為旱蓮草。
功效:補肝腎陰、涼血止血。常用於肝腎陰虛、鬚髮早白以及陰虛血熱或血熱所致多種出血病證。
〔紅旱蓮〕為金絲桃科的紅旱蓮全草,亦稱湖南連翹、黃海棠,華東地區尤為多用。
功效:涼血止血,解火解毒。常用於血熱出血征,熱毒瘡腫及肝火頭痛等證。
二者均有止血作用然紅旱蓮以涼血止血見長,而墨旱蓮以洋陰止血勘驗。
墨旱蓮、紅旱蓮在醫師處方中必須書寫正名正字,不得簡作「旱蓮」,旱蓮為抗癌藥物喜樹的異名,其藥效與墨旱蓮、紅旱蓮迥然不同。
4、紅花VS番紅花
〔紅花〕為菊科植物紅花的筒狀花冠。又稱紅藍花、草紅花。
功效:活血通經、祛淤止痛。本品為應用廣泛的活血去淤藥。常用於血滯經閉、痛經、產後淤阻腹痛、症瘕、跌打損傷、淤血疼痛、瘡癰腫毒等。
〔番紅花〕為鳶尾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番紅花花柱的上部及柱頭。又稱藏紅花,處方用名又稱西紅花。
功效:活血化淤、散淤開結、涼血解毒。常用於氣血虛虧之月經不調、崩漏不止、赤白帶下、經閉,痛經、產後淤血、腰痛、胸膈痞悶以及驚恐恍惚等證。
二者比較,其活血化淤作用番紅花強於紅花,且番紅花散淤開結、涼血解毒亦紅花之所不備。
5、石菖蒲VS 節菖蒲
〔石菖蒲〕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石菖蒲的根莖。
功效:化濕和胃、開竅豁痰、寧神益智。常用於濕濁中阻之脘腹脹悶、胃痛、腹痛;濕熱毒盛之瀉痢以及痰濁壅閉或高熱引起的神昏、癲癇、健忘、耳鳴、耳聾等證。
〔節菖蒲〕為毛茛科植物阿爾泰銀蓮花的根莖。又稱九節菖蒲。
功效:開竅豁痰、祛風宣濕、解毒、健胃。常用於熱病昏迷、濕濁胸痞、嘔惡、風濕痺痛、外用疥癬等。
古代本草書籍中有九節菖蒲者,與石菖蒲實系一物,只不過因其一寸有九節故稱。但現今藥材中之「九節菖蒲」,系毛茛科植物阿爾泰銀蓮花的根,屬混充品,不得當石菖蒲用。
石菖蒲與節菖蒲均有豁談開竅功效。然以石菖蒲力著節菖蒲則偏於芳香化濕、祛風宣濁、且無寧神之功。目前,多數藥房投「菖蒲」多為節菖蒲。臨床中醫師應根據實際功用明確開具出「石菖蒲」或「節菖蒲」,對此,藥師及調劑人員在處方調配前也當詳細辨詢。
6、刺蒺藜VS沙蒺藜
〔刺蒺藜〕為蒺藜科植物蒺藜的果實。
功效:平肝、疏肝、祛風、明目。常用於頭痛眩暈、目赤多淚、風疹瘙癢或翳障不明等。
〔沙蒺藜〕為豆科植物扁莖黃芪的成熟種子。處方名為沙苑子。
功效:補腎強腰、固精止遺、養肝明目。常用於干腎不足引起的遺精早洩、頭暈目花、腰膝酸軟等證。
二者均有明目功用,然刺蒺藜長於因肝經實熱、肝陽上亢所致目疾;而沙蒺藜則療因肝腎陽經不足所致之目疾,一虛一實當慎之。
7、竹黃VS天竹黃
〔竹黃〕為肉座菌科真菌竹黃的子座。
功效:鎮咳祛痰、舒筋活絡、止痛、祛風利濕。常用於風濕痺痛、虛寒胃痛、小兒驚風、咳嗽等。
〔天竹黃〕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等因被寄生的竹黃蜂咬洞後,而於竹節間貯積的傷流液,經乾涸凝結而成的塊狀物質,又稱天竺黃。
功效:清熱化痰、清心定驚。常用於痰熱壅盛、小兒驚風癲疾、熱病神昏譫語。
竹黃、天竹黃均有祛痰作用。但竹黃以祛風濕、活絡止痛為主;天竹黃則優於清熱定驚、 熱,二者當區別使用,目前一些中藥書籍中有記載竹黃為天竹黃的簡稱是錯誤的。
8、破故紙VS雲故紙
〔破故紙〕為豆科植物補骨脂的果實。處方稱為補骨脂。
功效:補腎壯陽、故精縮尿、溫脾止瀉。常用於陽痿、遺尿、滑精以及脾腎陽痿之洩瀉、五更瀉等。
〔雲故紙〕為紫葳科植物木蝴蝶的成熟種子。處方用名為木蝴蝶。
功效:清肺利咽、疏肝和胃、生肌。常用於咳嗽、喉痺、音啞、肝胃氣痛及癰毒不斂等。
9、橘紅VS化橘紅
〔橘紅〕為芸香科植物橘的果皮外層紅色部分。
功效:消疾、利氣、寬中。常用於咳嗽、痰多、胸膈痞滿等證。
〔化橘紅〕為芸香科植物化洲橘柚的未成熟果實的外層果皮。又稱黃七爪、綠七爪等。
功效:下氣消疾、健胃化積。常用於咳嗽、氣喘、多疾、胸膈脹悶、噫氣、食積等。
二者均有化痰止咳功用,然橘紅化痰優為化橘紅,化橘紅理氣之功又優於橘紅。
10、冬青VS毛冬青
〔冬青〕為冬青科植物冬青的果實。
功效:祛風、補虛。常用於風濕痺痛、潰瘍病出血、痔瘡等。
〔毛冬青〕為冬青科植物毛冬青的根。
功效:清熱解毒、活血通脈。常用於風熱外感、冠心病、心肌梗死、腦血管意外所致偏癱、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咽炎以及皮膚急性化膿性炎症等。
11、慈姑VS山慈姑
〔慈姑〕為澤瀉科植物慈姑的球莖。
功效:清熱止血、通淋、解毒。常用於砂石熱淋、胞衣不下、外用瘡癰。本品無毒。
〔山慈姑〕為蘭科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杜鵑蘭、獨蒜蘭的假球莖。
功效:消腫散結、化痰、解毒。常用於癰疽疔瘡、喉痺腫痛、瘰疬結核、蛇蟲咬傷等。本品有有小毒。近有以治食道癌、淋巴腫瘤及白血病等。
二者均有解毒之功,皆用於癰瘡腫毒。然慈姑以清熱涼血為主;山慈姑則以消腫散結見長。
12、鬱金VS鬱金香
〔鬱金〕為姜科植物鬱金、薑黃或莪術的塊根。
功效:活血行氣、去淤止痛、清心解鬱、利膽退黃。常用於胸肋脹悶諸痛、痛經、黃疸、膽囊炎、膽結石、熱病神昏、驚癇癲狂、吐血、鼻衄、尿血、淋血諸證 。
r
〔鬱金香〕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鬱金香的花。
功效:除臭化濁。常用於痘濁壅盛所致心腹痞滿諸疾。
二者皆可解郁除滿,但郁金有行氣祛淤,而鬱金香則以化濁除滿為主。
13、禹白附VS關白附
〔禹白附〕為天南星科植物獨角蓮的塊莖。
功效:祛風痰、定驚止痛。常用於中風失音、心痛、口眼歪斜、偏正頭痛、瘰疬等。
〔關白附〕為毛茛科植物黃花烏頭的塊根。
功效:祛風痰、逐寒濕、定驚癇。常用於風濕痺痛、皮膚瘙癢等。
二者相比,禹白附長於祛風痰;關白附專攻逐寒濕止痛。
14、苦丁香VS白丁香
〔苦丁香〕為葫蘆科植物甜瓜的果蒂。處方名為瓜蒂。
功效:吐風痰宿食、瀉水濕停飲。本品為湧吐藥,常用於痰涎、宿食壅滯,風痰癲癇,濕熱黃疸等。
〔白丁香〕為文鳥科植物麻雀的糞便。
功效:化積、消翳。常用於症瘕、目翳、雀斑、酒刺等。
15、海螵蛸VS桑螵蛸
〔海螵蛸〕為烏賊科動物天針烏賊或金烏賊的內殼,又稱烏賊骨。
功效:除濕、制酸、止血、斂瘡。常用於胃痛吞酸,瘡瘍經久不癒合、出血等。
〔桑螵蛸〕為螳螂科昆蟲大刀螂等同屬螳螂的卵鞘。
功效:補腎固精,常用於腎虛遺精、遺尿、白帶過多等證。
海螵蛸以收斂、制酸見長,而無補益之功;桑螵蛸雖為收斂固澀然以補腎助陽固下獨專。
16、木香VS青木香
〔木香〕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雲木香、越息木香、川木香的根。
功效:行氣止痛、溫中和胃。常用於中寒氣滯、嘔吐、下痢等。
〔青木香〕為馬兜鈴科植物馬兜鈴及北馬兜鈴的根。
功效:行氣、解毒、消腫。常用於胸腹脹痛、下痢、癰腫、皮膚瘙癢等。
木香辛散苦降而溫通,芳香性燥而為行氣止痛之要藥;青木香辛苦性寒有小毒,以解毒消腫並有催吐作用,臨床少用,二者決不可以互為代替。藥房調劑時一定要謹慎從事。
17、紫石英VS百石英
〔紫石英〕為鹵化類礦物英石的礦石。
功效:鎮心安神降逆氣暖子宮。常用於虛勞驚悸,咳逆止氣,婦女宮冷不孕等。
〔白石英〕為氧化物類礦物石的礦石。
功效:溫肺腎、安心神、利小便。常用於肺寒咳喘、陽痿、消渴、驚悸、心神不寧、小便不利等。
紫石英能溫營血通潤養,為鎮怯潤枯溫經之藥;白石英功偏潤肺,善治肺痿吐膿,咳逆上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