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敗醬草

發表於 : 2006-12-15 , 20:09
懸壺子
敗醬草
  Herba Patriniae
  (英)Whiteflower Patrinia Herb
  【別名】 敗醬。

  【來源】 為敗醬科植物白花敗醬Patrinia villosa Juss. 的全草。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達1m。地下莖細長,地上莖直立,密被白色倒生粗生或僅兩側各有1列倒生粗毛。基生葉簇生,卵圓形,邊緣有粗齒,葉柄長;莖生葉對生,卵形或長卵形,長4~10cm,寬2~5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1~2對羽狀分裂,基部裂片小;上部不裂,邊緣有粗齒,兩面有粗毛,近無柄。傘房狀圓錐聚傘花序,花序分枝及梗上密生或僅2列粗毛;花萼不明顯;花冠白色,直徑4~6mm。瘦果倒卵形,基部貼生在增大的圓翅狀膜質苞片上,苞片近圓形。花期5~6月。
  生於山坡草地、路旁。除西北外,全國均有分佈。

  【採制】 夏季開花前採挖,曬至半乾,紮成束,再陰乾。

  【化學成分】 含白花敗醬甙(villoside)、莫洛忍冬甙(morroniside)、番木鱉甙(loganin) 等。

  【性味】 性涼,味辛、苦。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祛瘀排膿。用於闌尾炎、痢疾、腸炎、肝炎、眼結膜炎、產後瘀血腹痛、廱腫疔瘡。

  【附註】 同屬植物黃花敗醬P.scabiosaefolia Fisch.同作敗醬草使用。

Re: 敗醬草

發表於 : 2006-12-15 , 20:15
懸壺子
敗醬草
【別名】黃花敗醬、龍芽敗醬、黃花龍牙

【來源】本品為敗醬草科植物黃花龍芽Patrinia scabiosaefolia Fisch. ex Link.,白花敗醬(苦齋)P. villosa (Thunb.) Juss.,以根狀莖和根、全草入藥。根春秋季節採挖,去掉莖葉洗淨,曬乾。全草夏秋採割,洗淨曬乾。

【製法】洗淨,曬乾,切碎用。

【性味歸經】辛、苦,涼。入胃、大腸、肝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廱排膿,活血行瘀。用於腸廱、肺廱及瘡廱腫毒,實熱瘀滯所致的胸腹疼痛,產後瘀滯腹痛等症。

【使用方式用量】 0.5~1兩,鮮全草2~4兩;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

【附記】

(1)臨床上常與紅藤、苡仁、桃仁、丹皮、大黃等配伍,用治腸廱(急性闌尾炎);與魚腥草、桔梗、苡仁、冬瓜子、蘆根等配伍,用治肺廱(肺膿瘍);與銀花、連翹等配伍,用治瘡廱腫毒,同時用本品鮮草搗爛外敷。配紅花、山楂等藥,治產後瘀血,腹中刺痛等症。配蒲公英、金銀花,用治急性結膜炎、結膜充血腫痛;配茵陳、梔子等治急性黃疸性肝炎。

(2)本品藥材來源較複雜,屬於敗醬科的敗醬草,僅在民間套用,不見市售。據《中藥志》說:「今市售敗醬草主要有兩種:北方習慣使用菊科植物苣蒔菜的帶根全草;南方習慣使用十字花科植物菥蓂的帶草全果。」又說:「北方多數地區作敗醬草用的苣蒔菜,在《植物名實圖考》中即稱作苣蒔菜,並非作為敗醬草的別名,但未述及其效用;南方多數地區作敗醬草用的菥蓂,亦為另一種藥物,《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主治明目、目痛、淚出等病;敗醬草主治暴熱火瘡、赤氣、疥、瘙、疽、痔等病,二者效用不同。」這敘述現在市上出售的敗醬草恐非古代所用的敗醬草,原植物即為菥蓂,一般用量為三錢至一兩,煎服。菥蓂一藥在臨床上套用時常與清熱解毒藥與活血祛瘀藥配伍同用,不作單味藥使用,故菥蓂是否具消廱排膿的功效,有待進一步研究。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敗醬草

發表於 : 2007-02-01 , 21:49
懸壺子
敗醬
 性味:苦平。
 功能:解毒排膿,行經破血。
 主治:治癰腫,及內癰。

in>:  本草備要 清朝  汪昂

敗醬草

發表於 : 2007-02-01 , 21:51
懸壺子
敗醬草    

【藥用】本品為敗醬草科植物白花敗醬的全草。其同屬植物黃花敗醬、狹葉敗醬及岩敗醬,也可作同類品入藥。
【性味與歸經】辛、苦,微寒。入胃、大腸、肝經。
【功效】清熱解毒,消癰排膿,活血行瘀。
【臨床應用】
1.用於腸癰、肺癰及瘡癰腫毒。本品辛能散結,寒可泄熱。臨床上常與紅藤、苡仁、桃仁、丹皮、大黃等配伍,用治腸癰(急性闌尾炎);與魚腥草、桔梗、苡仁、冬瓜子、蘆根等配伍,用治肺癰(肺膿瘍);與銀花、連翹等配伍,用治瘡癰腫毒,同時用本品鮮草搗爛外敷。
2.用於實熱瘀滯所致的胸腹疼痛,產後瘀滯腹痛等症。敗醬草又有活血行瘀的功效,配紅花、山楂等藥,治產後瘀血,腹中刺痛等症。近年來本品在臨床上又常配蒲公英、金銀花,用治急性結膜炎、結膜充血腫痛;配茵陳、梔子等治急性黃疸性肝炎。
【處方用名】敗醬草(洗淨,曬乾,切碎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一錢至三錢,煎服。
【按語】本品藥材來源較複雜,屬於敗醬科的敗醬草,僅在民間應用,不見市售。據《中藥誌》說:「今市售敗醬草主要有兩種:北方習慣使用菊科植物苣蒔菜的帶根全草;南方習慣使用十字花科植物菥蓂的帶草全果。」又說:「北方多數地區作敗醬草用的苣蒔菜,在《植物名實圖考》中即稱作苣蒔菜,並非作為敗醬草的別名,但未述及其效用;南方多數地區作敗醬草用的菥蓂,亦為另一種藥物,《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主治明目、目痛、淚出等病;敗醬草主治暴熱火瘡、赤氣、疥、瘙、疽、痔等病,二者效用不同。」這說明現在市上出售的敗醬草恐非古代所用的敗醬草,原植物即為菥蓂,一般用量為三錢至一兩,煎服。菥蓂一藥在臨床上應用時常與清熱解毒藥與活血祛瘀藥配伍同用,不作單味藥使用,故菥蓂是否具消癰排膿的功效,有待進一步研究。
【方劑舉例】薏苡附子敗醬散《金匱要略》:薏苡仁、附子、敗醬草。治腸癰有膿。



in>: 中草藥入門學

敗醬草

發表於 : 2007-02-01 , 21:52
懸壺子
敗醬
釋名苦菜、澤敗、鹿腸、鹿首、馬草。
  氣味(根)苦、平、無毒。
  主治1、腹癰有膿。用薏苡仁十分、附子二分、敗醬五分,共搗為末。每取一匙,加水二升,煎成一升,一次服下。
  2、產後惡露。用敗醬、當歸各六分,續斷、芍葯八分,芎窮、竹茹各四分,生地黃(炒)十二分,加水二升煮成八合,空心服下。
  3、產後腹痛。用敗醬五兩,加水四升,煮成二升,每服二合,一天服三次。
  4、蠷螋尿瘡。用敗醬煎汁塗搽,有效。



in>: 本草綱目(明-李時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