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一到 焦慮媽媽增2成
發表於 : 2011-07-29 , 16:15
暑假一到 焦慮媽媽增2成
三明治表達法溝通
2011年 07月23日
報導╱張雅淳 攝影╱李芃葳 部分圖片╱資料照片
暑假是孩童放鬆的時機,但卻是許多媽媽的壓力來源,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每到暑假有許多媽媽因焦慮而來求診,較平時增加約2成。家庭主婦是因管教子女而常發生衝突;上班族媽媽則是家庭、公司兩頭忙,建議應以肯定、提醒、鼓勵的三明治表達法,多和子女溝通。
楊聰財醫師表示,每到暑假就會出現許多焦慮媽媽,其中7成是上班族媽媽、3成是家庭主婦,許多媽媽甚至將暑假視為僅次於過年的惡夢。建議媽媽們應多尋求情緒支持,可和另一半、親友分享心情,同時和孩子建立良好溝通管道,以免原本快樂的暑假,反而傷害親子關係。
先了解
女性較易緊張
女性大腦杏仁核功能較男性弱,而杏仁核主掌擔心、焦慮、恐懼、提醒等情緒,因此女性天生較易緊張,加上傳統多認為照顧孩子屬於媽媽責任,更易使女性焦慮。
應要注意徵兆
若媽媽發現自己情緒糟、食欲差、做事效率變差,且持續超過2周,建議至精神科就診或諮詢心理師。若出現失眠更要注意,超過1周就要趕緊就醫。
這樣做
三明治表達法
家長和孩子溝通時可採三明治表達法,一開始先讚美、肯定孩子,然後再說出提醒的話,最後再鼓勵。比起一開口就責備,孩子會更容易接受三明治表達法的表達方式。
間接方式溝通
若老是跟孩子起衝突,建議媽媽可換個方式溝通,例如不要面對面,而是採用寫紙條、或寫e-mail的方式,透過文字的方式讓孩子更清楚媽媽的想法。
多多抒發情緒
建議媽媽們可多抒發情緒,例如和另一半分享心情,藉由情感支持釋放壓力,或請親友分擔照顧、管教孩子責任,不要凡事都自己一肩扛。
適度轉移焦點
媽媽應多培養休閒嗜好,例如騎腳踏車、唱歌等,不要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才不會讓自己跟孩子的壓力太大,且適度轉移焦點也可紓解壓力。
深呼吸緩焦慮
自律神經不穩定會引發焦慮等情緒,可用鼻子慢慢吸氣、再由嘴巴慢慢吐氣,每天早上、中午、晚上、睡前各做20次,可緩和自律神經。
提醒你
傷害自身健康
長期處於焦慮、壓力下,易傷害健康、降低身體免疫力,變得容易生病、肚子痛等,同時也會使人體的自由基增加,加速老化,建議要盡量降低心理壓力。
影響親子關係
如果媽媽始終處於焦慮情緒下,不但會影響親子關係,若時間一拉長,更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人格發展,因此更要和孩子好好溝通,找出問題點一起克服。
醫師說
有病史要注意
精神科醫師 楊聰財
如果有相關精神疾病的媽媽,且經由精神科醫師確診,更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而且要適度運動幫助放鬆,家人也要多關心媽媽情緒。
三明治表達法溝通
2011年 07月23日
報導╱張雅淳 攝影╱李芃葳 部分圖片╱資料照片
暑假是孩童放鬆的時機,但卻是許多媽媽的壓力來源,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每到暑假有許多媽媽因焦慮而來求診,較平時增加約2成。家庭主婦是因管教子女而常發生衝突;上班族媽媽則是家庭、公司兩頭忙,建議應以肯定、提醒、鼓勵的三明治表達法,多和子女溝通。
楊聰財醫師表示,每到暑假就會出現許多焦慮媽媽,其中7成是上班族媽媽、3成是家庭主婦,許多媽媽甚至將暑假視為僅次於過年的惡夢。建議媽媽們應多尋求情緒支持,可和另一半、親友分享心情,同時和孩子建立良好溝通管道,以免原本快樂的暑假,反而傷害親子關係。
先了解
女性較易緊張
女性大腦杏仁核功能較男性弱,而杏仁核主掌擔心、焦慮、恐懼、提醒等情緒,因此女性天生較易緊張,加上傳統多認為照顧孩子屬於媽媽責任,更易使女性焦慮。
應要注意徵兆
若媽媽發現自己情緒糟、食欲差、做事效率變差,且持續超過2周,建議至精神科就診或諮詢心理師。若出現失眠更要注意,超過1周就要趕緊就醫。
這樣做
三明治表達法
家長和孩子溝通時可採三明治表達法,一開始先讚美、肯定孩子,然後再說出提醒的話,最後再鼓勵。比起一開口就責備,孩子會更容易接受三明治表達法的表達方式。
間接方式溝通
若老是跟孩子起衝突,建議媽媽可換個方式溝通,例如不要面對面,而是採用寫紙條、或寫e-mail的方式,透過文字的方式讓孩子更清楚媽媽的想法。
多多抒發情緒
建議媽媽們可多抒發情緒,例如和另一半分享心情,藉由情感支持釋放壓力,或請親友分擔照顧、管教孩子責任,不要凡事都自己一肩扛。
適度轉移焦點
媽媽應多培養休閒嗜好,例如騎腳踏車、唱歌等,不要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才不會讓自己跟孩子的壓力太大,且適度轉移焦點也可紓解壓力。
深呼吸緩焦慮
自律神經不穩定會引發焦慮等情緒,可用鼻子慢慢吸氣、再由嘴巴慢慢吐氣,每天早上、中午、晚上、睡前各做20次,可緩和自律神經。
提醒你
傷害自身健康
長期處於焦慮、壓力下,易傷害健康、降低身體免疫力,變得容易生病、肚子痛等,同時也會使人體的自由基增加,加速老化,建議要盡量降低心理壓力。
影響親子關係
如果媽媽始終處於焦慮情緒下,不但會影響親子關係,若時間一拉長,更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人格發展,因此更要和孩子好好溝通,找出問題點一起克服。
醫師說
有病史要注意
精神科醫師 楊聰財
如果有相關精神疾病的媽媽,且經由精神科醫師確診,更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而且要適度運動幫助放鬆,家人也要多關心媽媽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