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腸病毒為風熱感冒 清熱解毒為主治則

發表於 : 2019-04-17 , 15:57
懸壺子
腸病毒為風熱感冒 清熱解毒為主治則
台灣新生報

【記者周志祥/台中報導】
2019年4月17日 上午12:00
清明後穀雨前,氣候多變,氣溫上上下下,腸病毒也蠢蠢欲動。台中慈濟醫院中醫部主任陳建仲表示,腸病毒是中醫溫病疫癘的疾病,屬於風熱型感冒,小孩或大人都可透過中醫藥食、茶飲與運動提早預防,增加抵抗力對抗病毒。

溫病疫癘主要受天氣濕熱或氣候轉變引發,陳建仲表示,這類病人常見高燒不退、喉嚨腫痛、口瘡、手足皮膚起紅疹和脫皮等,通常會造成全身性症狀,若小孩有類似症狀應當立即就醫。

腸病毒治療上中醫會以風熱型感冒診治,主要在瀉脾清熱、解毒透疹。陳建仲表示,如果小孩怕吃中藥可嘗試食療,如桑菊飲、薄荷茶、魚腥草茶、白茅根茶,加點甜菊,兒童接度較高,搭配中藥可縮短療程,減輕小孩痛苦。

陳建仲補充,平時可觀察自己舌苔判斷是否為熱性體質,舌苔偏黃或舌頭偏乾、舌質顏色紅或是舌頭上有紅點,就屬熱性體質。陳主任建議熱性體質吃清涼食物,如西瓜、香瓜、哈密瓜、苦瓜、白蘿蔔、白菜等寒性瓜果類食物,也可用薄荷、菊花、桑葉、魚腥草、白茅根等香草植物泡成飲品,對於熱性體質有保健功效,燥熱食物如則要完全避免。

陳建仲提醒,按壓合谷、曲池穴可清熱袪風;八段錦雙手托天理三焦、左右開弓似射雕、攥拳怒目增氣力動作,能促進呼吸道免疫與肺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