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
甯瑋瑜╱台北報導
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日前宣布,現行抗憂鬱劑加註的「十八歲以下服用可能增加自殺想法與行為」警語,將擴大為二十四歲以下。衛生署最近公告,國內抗憂鬱劑今年九月底前也應加註相同警語。
易有自殺傾向
台灣每日消耗逾三十萬顆抗憂鬱劑,衛生署要求藥廠加註「重鬱症和其他精神障礙的短期研究發現,小孩、青少年和年輕人服用抗憂鬱劑相較於安慰劑,可能增加自殺意念及行為」。衛生署藥政處長廖繼洲說,警語目的在提醒醫師與家屬加強監控患者病情變化,尤其用藥初期及停藥階段。FDA指二十四歲以下服用抗憂鬱劑兩個月內,易出現自殺傾向,二十四歲以上則無科學證據。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李明濱指兩者關聯尚無定論,「FDA是在家屬強大壓力下做此決策」;他指抗憂鬱劑治療憂鬱症安全,有效降自殺率,「患者擅自停藥易復發,治療更困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