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1 筆資料符合您搜尋的條件

MissC
2007-10-26 , 16:05
版面: 2.西醫報導
主題: 嗜吃生魚片 排便驚見2米絛蟲
回覆: 0
觀看: 3697

嗜吃生魚片 排便驚見2米絛蟲

嗜吃生魚片 排便驚見2米絛蟲
白麵條狀 長期寄生恐致惡性貧血

蘋果日報
【甯瑋瑜╱台北報導】



一名男子排便時排出一段如麵條的寄生蟲,就醫確認是絛蟲(絛音同掏),吃了抗寄生蟲藥物後,三天內又排出總長近兩公尺的寄生蟲屍體。因絛蟲幼蟲寄生在淡水魚體內,醫師詢問發現男子嗜吃生魚片,經常在賣場購買或在餐廳食用生魚片、一年至少吃三、四十回,推測是因吃下含蟲的生魚片而遭感染。

病從口入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腸胃肝膽科主治醫師羅鴻源說,該名三十歲工程師男子排便時,發現肛門有白色條狀物,用手去拉卻不慎拉斷,驚恐之餘帶著二十多公分條狀物就醫。羅鴻源將該物體與糞便檢體交給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寄生蟲科主任范家堃研究,確認是廿世紀歐美北部冷水湖魚類流行帶有的廣節裂頭絛蟲,俗稱魚肉絛蟲,糞便檢體清楚可見上百顆淡黃色、橢圓形絛蟲卵。

幼蟲疑藏魚肉中
羅鴻源指男子愛吃鮪魚、旗魚、鮭魚等生魚片,每月至少吃三次,持續好幾年,應是吃到有絛蟲幼蟲的生魚片而感染。范家堃指絛蟲幼蟲潛藏在魚肉中,肉眼看不到,可在人體小腸內吸收養分達數年。
范家堃說,廣節裂頭絛蟲是寄生在人體最大的寄生蟲,長度可達十公尺。過去感染多侷限在歐洲、北美,主因吃了醃製或烹煮不完全的鮭魚、鱸魚等淡水魚,隨生魚片、燻鮭魚等飲食擴展至各國,此病近年也在南韓、馬來西亞等地出現。

烹煮冷凍可殺淨
絛蟲會吸收維生素B12等紅血球生成必備營養素,若感染時間久或感染量多,恐致B12嚴重缺乏,紅血球不易成熟而惡性貧血;所幸男子並未貧血,僅輕微腹痛、間歇性腹瀉與便秘、有時覺得虛弱。
羅鴻源指攝氏五十六度烹煮逾五分鐘,或攝氏零下十八度冷凍廿四小時,可殺死絛蟲;范家堃建議老幼與免疫力差者避免吃生魚片,赴衛生不佳國家則勿生食。

圖檔

廣節裂頭絛蟲小檔案
特色:寄生人體最大的寄生蟲,蟲體由許多節片組成,最長達10公尺
寄生:屬腸道寄生蟲感染,吃了醃製或烹煮不完全的鮭魚、鱸魚等淡水魚,一併吃進絛蟲幼蟲,幼蟲在小腸生長可長達數年
危害:造成腹痛和維生素B12缺乏,嚴重導致紅血球不易成熟,引起惡性貧血
預防:
˙56℃烹煮逾5分鐘或-18℃冷凍24小時,可殺死絛蟲
˙老幼與免疫力差者避免吃生魚片或未煮熟的魚肉
˙前往衛生條件不佳的國家切勿生食
資料來源:北醫大醫學系寄生蟲科主任范家、北醫大附醫腸胃肝膽科主治醫師羅鴻源

io:

回到「嗜吃生魚片 排便驚見2米絛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