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森
記者蔣文宜/台北報導
睡覺時鼾聲如雷、夜尿頻繁、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如果出現這些症狀,就得小心可能罹患呼吸中止症候群,新店耕莘醫院牙科部主任黎達明就是一例,近10年來枕邊人抱怨忽大忽小,才決定尋求改善。
黎達明說,過去2、30年來,睡覺都會打鼾,但直到近10年來,常聽太太提起鼾聲突然很大聲,隨之又變無聲,經過醫師說明,他才發現自己半夜常跑廁所,多達2至3次,原來與睡眠呼吸中止症有關。他也回想,過去年輕時在參加牙科餐會、專題演講上,常常容易打瞌睡,而且感覺無法控制。
現在他晚上睡覺戴上新型的止鼾牙套後,至今約3、4個月,白天打瞌睡的情況也大為改善。黎達明說,夜尿次數也減為最多1次,甚至有時一覺到天亮,睡眠品質好,整個人白天的精神狀況就好很多。
耕莘醫院牙科部主治醫師陳靜慧表示,肥胖也是導致呼吸中止症候群的原因之一,因此他也會要求接受非手術治療的病患要先減重、側睡,並避免喝酒、服鎮靜劑或抽菸,並且持續使用輔助的器具,如止鼾器、正壓氧氣機等。國內也有研究指出,若2周不戴,就會回覆到原狀。
陳靜慧說,常常很多人覺得打鼾的人一倒頭就睡,其實他們的睡眠品質不佳,因為有時突然鼾聲如雷,下一秒間又安靜無聲,此時因為大腦正啟動神經肌肉系統,代表呼吸不夠,產生讓自己自然呼吸的動作。
陳靜慧指出,呼吸中中止症患者初期可能出現日間嗜睡、記憶力變差、夜間頻尿、甚至性功能障礙等,長期下來可能產生高血壓的機會為常人3倍、心臟病風險更是一般人的5倍。最好到醫院做監測檢查,若睡眠期間1小時內發生呼吸障礙,超過10秒以上的次數大於5次,即為呼吸中止症候群的患者,
在2006年美國睡眠醫學會最新發表的止鼾牙套,簡便、小巧,沒有侵襲性,適用於3、40歲以上的中壯年呼吸中止症候群患者,陳靜慧說,但老年人無牙、骨骼恐未發育完全的青少年,就不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