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4 筆資料符合您搜尋的條件

MissC
2008-01-07 , 15:53
版面: 2.西醫報導
主題: 孕婦體內塑化劑 源自化妝品、塑膠容器
回覆: 3
觀看: 428

Re: 孕婦體內塑化劑 源自化妝品、塑膠容器

塑毒恐傷胎兒、也會殺死精子! 專家:少用塑膠袋裝熱食
東森
記者蔣文宜/台北報導



成大醫院最新研究發現,塑化劑會導致孕婦甲狀腺素分泌過低,影響胎兒的中樞神經和生長,研究顯示,孕婦體內的塑化劑鄰苯二甲酸酯類濃度偏高,是美國孕婦的4到13倍。避免塑化劑累積過多影響胎兒健康,國內毒物學專家林杰樑建議,孕婦應少化妝、少噴香水,內臟、高油脂的食物也應少吃,並切記不要用不耐熱的塑膠袋盛裝熱食。

林杰樑表示,鄰苯二甲酸酯類常用於塑膠軟化添加在塑膠容器,或讓香味持久的定香劑如添加在常見的洗髮精、指甲油等化妝品及香水之中,屬於環境荷爾蒙。

關於塑化劑對人體的害處,國外也曾有過相關研究。林杰樑指出,美國紐約曼徹斯特大學於2005年研究發現,孕婦尿液中鄰苯二甲酸酯類濃度愈高,肚裡男嬰生殖器官異常的機率愈高,這份研究也刊登於美國的國家環境研究所出版的《環境健康展望》的雜誌上;環境而國內的清大過去也研究發現,會導致孕婦甲狀腺不足,影響胎兒腦部發育,可能導致學習障礙。

現在成大醫院針對孕婦血液、尿液及羊水中檢測,也證實孕婦尿液中的鄰苯二甲酸酯類濃度愈高,甲狀腺素分泌就愈低,兩者明顯相關。當胎兒生長至第8周後便出現甲狀腺受體,直到24周大逐漸成熟,媽媽體內的甲狀腺素因為環境荷爾蒙造成的分泌過低,就會影響到胎兒的腦部發育,進而可能導致學習障礙。

不僅如此,塑化劑產生的環境荷爾蒙,不僅對於孕婦肚裡的胎兒造成可能的傷害,也有研究指出,如果男性尿液中鄰苯二甲酸酯類濃度愈高,精子的數量也呈現愈少的狀況。

日常生活中也許難以完全避免環境荷爾蒙的傷害,林杰樑建議,孕婦少化妝、少噴香水,內臟及高油脂的食物尤其少吃;避免用不耐熱的塑膠袋盛裝食物,以免釋放出毒性,另外,小朋友碰玩具後,最好養成洗完手再吃東西的好習慣。

io:
MissC
2008-01-07 , 15:51
版面: 2.西醫報導
主題: 孕婦體內塑化劑 源自化妝品、塑膠容器
回覆: 3
觀看: 428

Re: 孕婦體內塑化劑 源自化妝品、塑膠容器

塑毒無所不在?研究:台孕婦體內塑化劑高 比美多4-13倍
東森
記者陳園淳/台北報導



在我們的生活中,塑膠製品可以說是無所不在,不過,塑膠內的塑化劑,當心危害到我們的下一代!最新研究發現,塑化劑會導致孕婦甲狀腺素分泌過低,影響胎兒的中樞神經和生長。

塑膠盒塑膠杯,還有塑膠吸管,無所不在的塑膠,卻可能變成胎兒殺手?最新研究發現,國內孕婦體內的塑化劑代謝物超高,和美國孕婦相比,高出了四到十三倍。

可怕的殺手叫做鄰苯二甲酸酯類,其中的鄰苯二甲酸二丁酯,主要添加在指甲油內,台灣孕婦體內的濃度,比美國高了至少四倍。另一個更嚇人的是鄰苯二甲酸二酯,台灣孕婦體內的濃度,竟然高出十三倍!這種成分,幾乎所有塑膠容器都有,即使是裝冷飲的塑膠杯,也會釋出微量的塑化劑。

不止塑膠容器,就連化妝品和香水,部分也含有塑化劑,對幼兒的影響範圍到底有多大?學者目前還在持續追蹤,而環保署也打算進行跨部會協商,討論對於塑化劑的管制辦法。

io:
MissC
2008-01-07 , 15:51
版面: 2.西醫報導
主題: 孕婦體內塑化劑 源自化妝品、塑膠容器
回覆: 3
觀看: 428

Re: 孕婦體內塑化劑 源自化妝品、塑膠容器

顧健康 醫界:少用塑膠品
時報
黃庭郁/台北報導



 國內孕婦體內的鄰苯二甲酸酯類濃度過高,造成甲狀腺功能低下,可能影響胎兒中樞神經發育,醫界看法普遍趨保守。但一致認為鄰苯二甲酸酯類屬環境荷爾蒙,不論對人體危害多寡,少用塑膠用品總沒錯。

 馬偕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徐金源說,一般來說,有甲狀腺功能低下的婦女不容易懷孕,並有月經流血量較多、容易疲倦、脫髮、肌肉容易疼痛與免疫水腫等症狀。懷孕後流產與胎兒死亡風險比一般孕婦高二倍,但現在已有藥物可有效補充,危險性已降低。

 臨床遇到甲狀腺低下的孕婦,較常見是因為懷孕前因甲狀腺功能亢進而切除、或曾接受放射碘治療的患者。

 母親甲狀腺功能低下對胎兒的影響,徐金源說,胎兒與母親有各自獨立的甲狀腺,且透過胎盤提供給胎兒的量也有限,應不至影響胎兒發育或出生後的甲狀腺功能。

 台北榮總臨床毒物科主治醫師楊振昌說,動物實驗認為環境荷爾蒙會影響內分泌功能,並可能增加卵巢、甲狀腺、乳房等相關癌症風險,最為人討論的就是可能導致男性不孕。

 上述爭議已討論多年,環境荷爾蒙的健康風險相關性也越來越獲證實,但直接的健康危害迄今沒定論,主因是這些疾病成因牽涉層面太廣。例如若某位成人體內塑化劑濃度高,顯示可能因生活條件相對較差,以致須較常使用塑膠品,要探討的可能是整體生活形態,不能只看塑化劑。

 長庚醫院產科主任徐振傑認為,台灣孕婦體內塑化劑濃度比外國高的事實不讓人意外,因為國內各式塑膠製品太普遍,這項研究對所有懷孕中婦女都是很好的提醒。但不需要因此恐慌,期待研究後續繼續提供寶寶出生後的健康狀況,讓大家更瞭解到底是否影響胎兒發育。


io:
MissC
2008-01-07 , 15:50
版面: 2.西醫報導
主題: 孕婦體內塑化劑 源自化妝品、塑膠容器
回覆: 3
觀看: 428

孕婦體內塑化劑 源自化妝品、塑膠容器

孕婦體內塑化劑 源自化妝品、塑膠容器
時報
林倖妃/台北報導



 成大和台大研究發現,孕婦體內塑化劑(鄰苯二甲酸酯類)濃度偏高,學者指出,部分塑化劑用做化妝品和香水的「定香劑」,指甲油中也有類似的成分,加上國人常用塑膠容器盛裝食物,這都是造成孕婦體內塑化劑濃度過高的主要原因。

 成大和台大聯手進行孕婦體內環境荷爾蒙塑化劑濃度研究,成大環境醫學研究所教授李俊璋表示,研究七十六位孕婦體內鄰苯二甲酸酯類中的鄰苯二甲酸二甲酯和鄰苯二甲酸二乙酯都低於美國孕婦,但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鄰苯二甲酸二酯(DEHP)高出許多。

 化妝品銷售員濃度也較高

 李俊璋說明,鄰苯二甲酸酯類化合物主要用在軟化塑膠,增加塑膠製品韌性和延展性;也用作化妝品、香水和髮膠、沐浴乳等含香味製劑的「定香劑」,以避免添加香料快速釋出。歐美的研究發現,七成左右化妝品都含鄰苯二甲酸酯類,化妝品銷售員體內的濃度更遠高於一般人。

 李俊璋說明,從成大及台大的研究,鄰苯二甲酸二甲酯和鄰苯二甲酸二乙酯兩種化合物,主要用在化妝品和香水類等製品,美國女性使用化妝品比例高,孕婦體內濃度高於台灣孕婦的結果不令人意外。

 至於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李俊璋說,目前所知主要添加在指甲油內,鄰苯二甲酸二酯(DEHP)則大量用在和食物有關的容器,如盛裝熱湯、熱食的塑膠袋及塑膠碗。

 冷飲塑膠杯也會微量釋出

 即使不是熱食,裝冷飲泡沫紅茶的塑膠杯也會微量釋出塑化劑,而超商販售的便當多以塑膠盒盛裝,只要進入微波爐微波,更會大量釋出融入食物內,再進入人體。相對於美國微波食物相當興盛,卻不會動輒以塑膠製品盛裝,因此台灣孕婦體內DEHP濃度才會高出美國孕婦十二到十三倍之多。

 塑膠容器微波後大量溶出

 李俊璋說,目前正針對二歲到八歲已出現第二性徵的早熟女童進行研究,初步研判塑膠容器微波後,鄰苯二甲酸二酯會大量溶出,並釋出空氣中和灰塵結合。目前檢測到國人室內灰塵的鄰苯二甲酸二酯(DEHP)含量確實偏高,其次為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孩童對灰塵較無抵抗力,易讓含環境荷爾蒙的灰塵進入體內。但確實結果尚需進一步證實。


io:

回到「孕婦體內塑化劑 源自化妝品、塑膠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