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
綜合二十九日外電報導
美國廣播公司廿八日報導,由國防先進研究計畫局(Darpa)資助的科學家,可能已經發現一種可以消除睡眠,比咖啡還管用的藥物。
對猴子進行的實驗顯示,含有天然產生的腦部荷爾蒙「食欲激素A」(orexin A)的噴鼻藥,可以扭轉睡眠不足的影響,使牠們在認知測驗中,表現不輸睡眠充足的猴子。食欲激素是一種在老鼠腦內發現的刺激食欲的荷爾蒙物質。
洛杉磯加大精神病學教授席格爾說,這是振作精神的新途徑,而且研究結果顯示其效用相當良好,可以減少睏倦,但不會產生急躁不安的副作用。
「食欲激素A」很有可能成為「替代睡眠」的藥物,取代幾十年來用來對抗睏倦的興奮劑。興奮劑可能讓人上癮,而且往往會有副作用,包括血壓上升或情緒不穩定。
美國軍方資助研發這一類新藥,以協助部隊保持清醒,又可以盡量減少副作用。
在進行這項新研究時,先剝奪猴子30至36小時睡眠,再分別使用食欲激素A或鹽水製造的安慰劑,然後進行標準認知測驗。使用含食欲激素A噴鼻劑的猴子,得分與睡眠充足的猴子大致相同,使用鹽水劑的對照組則認知能力嚴重降低。
發表在最新一期「神經科學期刊」的研究報告發現,食欲激素A不僅能恢復猴子的認知能力,正子斷層掃描也顯示牠們的腦部很清醒。
席格爾說,食欲激素A有個特點,就是只對睏倦的猴子起作用,對清醒的猴子沒有影響,而且它只會扭轉睏倦,對腦部不會有其他作用。
全國睡眠基金會估計,有七成以上美國人每天沒有睡足八小時,因此這種產品可能極受歡迎。
國家睡眠失調研究中心主任突沃利說,藥物雖或能暫時取代睡眠,長期睡眠不足的後果還不明確,這種替代睡眠藥物能否降低睡眠不足造成的其他問題也不清楚。
研究結果顯示,睡眠不足可能助長心血管疾病和新陳代謝失調。
食欲激素A要正式上市,還必須通過食品藥物管理局審查,而這個程序可能拖上十多年。
【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台大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黃國晉指出,「食欲激素A」目前在醫學研究中,主要是針對食欲不振的癌症病患或厭食症患者,期待透過補充食欲激素A來提振胃口。但現有研究僅止於動物實驗階段,還未進入臨床,它將來是否能作為替代睡眠的藥物,因資料有限,他無法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