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2 筆資料符合您搜尋的條件

MissC
2008-01-07 , 16:30
版面: 2.西醫報導
主題: 成大:冷熱刺激有助中風恢復
回覆: 1
觀看: 388

Re: 成大:冷熱刺激有助中風恢復

冷熱交互刺激 急性中風可抬手
自由
〔記者孟慶慈/台南報導〕



成大認知科學研究所副教授蕭富仁研究發現,急性中風病患復健療程中增加手部熱、冷交互刺激,效果令人滿意,研究論文曾發表於國際期刊「中風」,○六年獲國際中風復健技巧評估小組報告肯定,認同溫度刺激是一種重要的感覺運動復健技巧。

蕭富仁實驗中,有廿九名急性中風(中風兩星期內)患者全程參與,實驗時,溫度刺激用的是一般熱敷包、冷敷包,刺激區域在手掌與手腕部分,但均外覆毛巾,以免肌膚受傷。

實驗共六週,每天冷、熱刺激約二、三十分鐘,一週五次,經巴氏量表、功能評鑑量表、肌肉張力、握力強度均明顯提升,一位參與實驗的病患,下垂的手最初只能微幅抬起,六週後竟可舉過頭部。

加強刺激 可促進大腦活動力

蕭富仁表示,透過腦部影像得知,手部溫度刺激對大腦區域的反應,與大腦執行手部運動復健活化的區域幾乎一樣,溫度刺激也比觸覺或震動刺激活化更多的大腦區域。

蕭富仁表示,手部溫度刺激可加速急性中風病患上肢復健,目前只知結果,但為何有如此大功效,還需再研究。哪一類中風病患不適合溫度刺激也不清楚,但可以確定的是,皮膚潰瘍者不宜。至於對長時間中風患者的復健功效,去年七月起與高雄醫學院合作,將進行為期三年的研究計畫。

對這項研究發現,台南市市立醫院中醫師楊麗滿表示,熱、冷敷交互刺激,提高急性中風病患的復健效果,應該是有用的,推測研究者是希望透過加強刺激,活化大腦、進而加強大腦活動力。而熱敷以及刺激向來是中醫傳統治療方式之一,例如藥燻、艾灸或針灸、熱水泡腳(腳療)等,至於冷敷中醫較少用到,多用於急性受傷期。

漢中中醫診所院長邱信榮表示,熱敷可以增加血液流量、增加氧氣供應、增加微血管壓力等,有助腦內啡的分泌,加強腦部活化;中醫有熱敷、冷敷,至於熱、冷交替刺激,中醫很少做這樣的治療。

io:
MissC
2008-01-07 , 16:16
版面: 2.西醫報導
主題: 成大:冷熱刺激有助中風恢復
回覆: 1
觀看: 388

成大:冷熱刺激有助中風恢復

成大:冷熱刺激有助中風恢復
中央社
記者張榮祥台南市三日電



中風病患有福了。國立成功大學認知科學所副教授蕭富仁研究發現,手部溫度刺激能在短時間內加速中風病人上肢感覺和運動功能的恢復,冷熱刺激器也完成研發,正準備量產中。

蕭富仁研究指出,手部溫度刺激會比觸覺、震動刺激,同時活化更多的大腦區域,溫度刺激所活化的大腦區域,和大腦執行手部運動功能時的活化區域,幾乎是一樣的。

蕭富仁2005年撰文「冷熱刺激加速中風病人上肢感覺和運動功能恢復」,當年獲得美國心臟學會遴選為十大頂尖論文;更重要的是,這項研究已進入成熟階段,冷熱刺激器正準備量產。

成大表示,蕭富仁使用的溫度刺激材料,是一種非常簡單且容易取得的工具,相對於其他臨床復健使用的刺激器具,溫度刺激真的是種很便宜的工具,蕭富仁也希望製作出低價位溫度刺激器,以便於中風病人居家復健使用。

io:

回到「成大:冷熱刺激有助中風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