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2 筆資料符合您搜尋的條件

MissC
2008-05-20 , 16:22
版面: 2.西醫報導
主題: 喝水多不如喝得巧
回覆: 1
觀看: 401

Re: 喝水多不如喝得巧

大量流汗30分 光喝水不夠 需補鈉
蘋果日報



近來在超商隨處可見的機能性運動飲料,宣稱低卡路里、無鈉。台大醫院家醫科醫師姚建安表示,運動後除了補充水分的流失外,也需要增加電解質的攝取,才能夠維持體內滲透壓的平衡,而一般多是補充鈉離子。姚建安醫師指出,如果標榜是運動飲料卻沒有鈉成分,恐怕無法滿足大量運動後對於電解質的訴求,一般建議劇烈運動30分鐘以上者,可以選擇運動飲料來補充隨著汗水所流失的電解質,但也應同時增加水分的攝取,才不會導致腎臟負擔過重。

運動飲料和水稀釋1:1
姚建安醫師指出,夏季每個人平均1天的流汗量約在600c.c.,如果平常沒有特別大的運動量,就算感覺流汗或是身體黏黏的,也不需要特別喝運動飲料。一般來說,從事劇烈運動與活動量大的工作超過30分鐘以上者,會因為流汗而導致電解質大量流失,為了要讓體內滲透壓平衡,建議可以透過喝運動飲料來補充所需的電解質。姚建安醫師提醒,因為運動飲料的主要成分為鈉,所以應搭配白開水或是礦泉水以1:1的比例來稀釋,才可以降低濃度過高的電解質對腎臟的負擔。

零鈉飲料效果差
姚建安醫師表示,強調低卡路里與無鈉的運動飲料的出現,可能是因現代人多外食、導致口味重、鹽分攝取多,所以才會以無鈉當作主訴求。不過,這個產品的作用其實就和開水差不多,與其他運動飲料相比,因為少了鈉,反而無法達到補充電解質的目的。

io:
MissC
2008-01-11 , 20:47
版面: 2.西醫報導
主題: 喝水多不如喝得巧
回覆: 1
觀看: 401

喝水多不如喝得巧

喝水多不如喝得巧
中廣



「多喝水」成為一種健康口號,不過喝水喝過量對健康反而有害,甚至產生所謂「水中毒」現象。

醫師表示,不少人運動中和運動後喜歡大量喝水,還有人乾脆以啤酒解渴。營養專家提醒,這些不正確的飲水方式都很糟糕。

專家提出,劇烈運動後如果因口渴而大量喝水,會使血液中鹽的含量降低,運動後出汗多,鹽分本來就容易喪失,進而導致細胞滲透壓降低、鈉代謝平衡失調,發生肌肉抽筋等現象。過多的水滲入到細胞和細胞間質中,造成腦細胞腫脹會引起腦血壓升高,容易出現頭疼、嗜睡、心律緩慢等水中毒症狀。

如果把啤酒當水大口大口地喝,則容易使血液中尿酸急劇增加導致痛風。

運動後正確的喝水方法是「分次飲用」,一次不應超過200毫升,至少間隔15分鐘再喝水。另外飲水速度要慢,不可猛灌牛飲。

另外補充水分最好以溫淡鹽水為主;也可以喝鹼性運動飲料,以補充體內因出汗而丟失的鈉,緩解身體疲勞。


io:

回到「喝水多不如喝得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