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2 筆資料符合您搜尋的條件

MissC
2008-03-02 , 18:18
版面: 2.西醫報導
主題: 醫界:救身高有時效 長太慢太快都要檢查
回覆: 1
觀看: 406

Re: 醫界:救身高有時效 長太慢太快都要檢查

腦瘤致生長遲緩 現代醫學助少女亭亭玉立
中央社
記者陳舜協台北二日電



十六歲的瑋婷,身高一百六十五公分,外貌、活動與一般少女沒有兩樣,但她卻因沒有腦下垂體,需終生服用女性荷爾蒙、黃體素等內分泌激素,但無損她的樂觀、自信。中華民國兒童生長協會理事長牛道明表示,兒童生長遲緩有很多因素,但只要正確診治,現代醫學都能相當程度予以改善。

瑋婷表示,她在就讀國小之前,常常會走路失去平衡、頭昏,時常嘔吐,到醫院檢查查不出原因,一直到上國小後,經人介紹到北部某醫學中心檢查,才發現自己長了腦瘤,小學一年級第一次開腦、小學二年級腦瘤復發又開了一次刀,之後一直到現在,每月都要回醫院複診追蹤、拿藥。

她表示,上幼稚園前,她的身材特別矮小,腦瘤開刀後開始施打生長激素及補充各類內分泌激素,生長激素到國三長到一百五十幾公分後停止施打,至今已兩年,但她還是持續長高。她表示,未來希望自己能成為稱職的幼教老師。

牛道明表示,瑋婷罹患了難纏的顱咽管瘤,腦瘤壓迫、破壞主管內分泌激素的腦下垂體,不只是生長激素無法分泌,包括女性荷爾蒙、甲狀腺素、抗利尿激素等身體所需的各項內分泌激素都無法自然產生,所幸現代醫學進步,瑋婷成長所需的各項內分泌激素都可藉藥物補充,無礙生長,甚至未來瑋婷結婚想生產,雖然較困難,但因醫學進步,也不是不可能。

牛道明說,不是每個顱咽管瘤病友都像瑋婷這麼幸運,顱咽管瘤確定清除乾淨,雖然需終生服藥,但仍可重拾正常生活,大部分病友的瘤會復發,不能輕易使用生長激素,致生長遲緩,甚至會有其他問題,但健保卻未視為重大傷病,他建議應重新檢討。

io:
MissC
2008-03-02 , 18:17
版面: 2.西醫報導
主題: 醫界:救身高有時效 長太慢太快都要檢查
回覆: 1
觀看: 406

醫界:救身高有時效 長太慢太快都要檢查

醫界:救身高有時效 長太慢太快都要檢查
中央社
記者陳舜協台北二日電



讀國三的培清,身高只有一百三十六公分,她先天染色體異常,少了一個X染色體,使她成長遲緩,打了十幾年生長激素仍沒有顯著改善。醫界表示,除了因病生長激素缺乏致長不高,成長太快的「性早熟」,也是女性身材矮小的原因之一,女生九歲、男生十一歲前長太快,也應該檢查。

培清是典型的透納氏症患者,除了長不高,她在很小的時候心臟、腎臟都曾開過刀,打了十幾年生長激素,但每兩個月只能長高零點三到零點五公分,達不到健保要求每年至少長高四公分要求,每年都得為達到健保給付生長激素門檻而奮戰,培清希望未來自己能長到一百五十八公分。

培清的媽媽表示,培清現在的問題就是長不高,若跨不過健保門檻,自費施打生長激素的話,每個月就要新台幣五萬元左右,耗費相當驚人。

中華民國兒童生長協會理事長牛道明表示,培清是典型的透納氏症患者,除了生長遲緩,身體各方面可能還會有其他問題,照顧起來並不容易,但有部分非典型透納氏患者,除了長不高以外,容貌、身體機能都不會有變化,往往因為家長警覺性不夠,延遲治療時機。

牛道明說,協會有兩名雙胞胎病友,長得非常漂亮,但從小身材嬌小,一直到了該發育但仍未發育,父母才開始擔心,到醫院進一步做染色體檢查後,才發現兩人的染色體異常,但已延遲治療好多年。

他指出,以往醫界推估透納氏症的發生率約一萬分之一,因非典型病友被發現愈來愈多,發生率已修正為三千分之一。

除了長太慢要擔心,長太快其實也要擔心。牛道明表示,女童在九歲前、男童在十一歲前,每年平均以四到六公分速度長高,但部分兒童可能以一年八到十公分速度成長,應視為「性早熟」警訊。

牛道明說,「性早熟」代表兒童發育期提早,尤其是女童,月經初潮後,之後可能只會再長高四、五公分,臨床常有就讀國中的女生被家長帶來求診,往往十個當中有九個月經已經來了,就算花大錢打生長激素也不會看出顯著成效。

牛道明提醒家長,若發現家中幼童成長明顯比同齡幼童慢,女童就診時別忘了要檢查染色體有無異常;家中女童長太快,也要提早就診尋求醫生幫助,不要有「長得快是好事」錯誤觀念,否則一旦來經,要挽救身高就非常困難。

對部分家長迷信生長激素,願意花一、兩百萬元讓子女打生長激素,牛道明則持保留態度,指目前各項研究都大部分都認為生長激素分泌正常的人,再補充生長激素對身高的幫助有限。

io:

回到「醫界:救身高有時效 長太慢太快都要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