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
【黃天如台北報導】
一名年僅十七歲的高中女生經醫師診斷罹患乳癌,為了保命,雖正值花樣年華,但除了化療,也只好接受單側乳房部分切除手術。根據國健局最新公布的報告,威脅青壯年女性癌症的首位與整體女性癌症排名第一名都是乳癌,值得年輕女性警惕。
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陳訓徹表示,其實,國人女性乳癌好發年齡為四十四至五十五歲,小於四十歲患者比率僅一六%,小於卅五歲者更只有六%,因此,年輕女性對乳癌或可小心提防,但無須過度恐慌。
在乳癌防治方面,目前政府僅對五十至六十九歲中老年婦女,補助每兩年一次乳房X光檢查。國健局癌症防治組長孔憲蘭表示,年輕女性的乳房組織較為緻密,僅靠X光篩檢腫瘤常有漏網之魚,因此,該局正著手一項四十至四十九歲女性交替接受乳房X光及乳房超音波篩檢的研究,報告預計明年底至後年初出爐,結果將作為乳房篩檢政策「加碼」的重要參考。
至於年輕男性的癌症殺手,第一名為則為口腔癌。國健局副局長趙坤郁說,平均十個口腔癌患者就有九個嚼食檳榔,顯示口腔癌發生率與嚼檳榔關係密切。
有專家學者呼籲政府應比照菸品徵收檳榔健康捐,趙坤郁強調,檳榔不像菸品有很健全的產銷制度,而農委會已著手檳榔產銷登記制度的建立,未來除了希望開徵檳榔捐,另如比照菸品在檳榔盒外加註警示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