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3 筆資料符合您搜尋的條件

MissC
2008-04-24 , 16:26
版面: 2.西醫報導
主題: 標靶藥防肝癌術後復發 今年做全球臨床試驗
回覆: 2
觀看: 469

Re: 標靶藥防肝癌術後復發 今年做全球臨床試驗

肝癌罹患率男女有別 研究:可能與GNMT有關
中央社
記者何宏儒台北二十四日電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基因體國家型計畫對於肝癌研究有重大突破。國立陽明大學研究團隊發現一個新的肝癌相關基因「甘胺酸甲基轉移酵素(GNMT)」,可能是造成肝癌發生率男女有別的重要原因;未來可應用於藥物試驗、基因治療,以及預防肝癌藥物開發等方面。

這研究成果已發表於肝癌醫學領域頂尖期刊「肝臟學(Hepatology),正申請世界性專利中。

據行政院衛生署統計資料,肝癌分居台灣男性、女性癌症死因的第1及第4位;且男性發生率為女性的3至8倍。

陽明大學微生物及免疫學研究所教授陳宜民及其研究團隊發現,GNMT在肝癌病人組織中明顯被抑制,為一個肝癌易感受性基因;且GNMT在女性的表現量為男性8倍。

陳宜民指出,到目前為止,全球已發現三位先天性GNMT突變病人,皆有高甲硫胺酸血症、肝腫大,以及一些類似慢性肝炎的臨床症狀。

為研究在肝癌形成過程中GNMT所扮演角色,該研究團隊建立一GNMT基因剔除鼠動物模式;結果發現,在11週大時,GNMT基因剔除鼠有肝腫大、高甲硫胺酸血症情形,血清中丙酮轉胺酵素,以及肝臟之中S-腺 (艸+甘)甲硫胺酸(S-adenosylmethionine)顯著提高。

在肝臟病理方面,有57.1%的GNMT基因剔除鼠被發現有肝醣堆積情形;並有血糖降低、膽固醇增高,以及白血球,嗜中性白血球和單核球數量顯著降低症狀。

研究團隊並利用超音波追蹤,發現100%的GNMT基因剔除「母鼠」有自發性肝癌產生;但僅50%「公鼠」產生肝癌。

他說,從GNMT基因剔除鼠實驗證明,GNMT對於肝癌預防有非常重要功能;剔除之後,母鼠的肝癌罹患率反較公鼠高,顯示GNMT可能是男女肝癌發生率不同的重要調控基因。

這發現不僅可應用於藥物試驗、基因治療,以及預防肝癌藥物的開發上;更對肝癌男女比例不同,提供一個新的研究方向。

io:
MissC
2008-04-24 , 16:24
版面: 2.西醫報導
主題: 標靶藥防肝癌術後復發 今年做全球臨床試驗
回覆: 2
觀看: 469

Re: 標靶藥防肝癌術後復發 今年做全球臨床試驗

男服肝癌標靶藥 病情趨穩
國外研究「蕾莎瓦」可延壽6個月

蘋果日報
【許佳惠╱台北報導】



一名四十多歲富商,家族中包括他共六個兄弟姊妹都是B肝帶原者,其中有四人得了肝癌、三人已死,但他被發現患肝癌時,肝腫瘤已八公分大、無法開刀,曾到大陸花兩百萬元換肝,卻發現肝癌已轉移到肺臟,每次呼吸都很喘,經自費服半年標靶藥物「蕾莎瓦」(Nexavar)後,目前狀況穩定。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消化內科超音波室主任陳冠仰表示,台灣每年新增近萬名肝癌病患,其中僅一成五到兩成可用手術治療,但術後五年內幾乎都會再復發,上述這名富商即是他的病人,經由蕾莎瓦治療後,目前精神狀況極佳,還可以連打十二小時的麻將。

每月藥費需20萬
陳冠仰說,蕾莎瓦在國外研究發現,可讓末期肝癌患者延長四到六個月的生命,此藥物能抑制細胞生長和血液供應,可抑制腫瘤生長,也可望能預防早期肝癌復發,目前全球正計劃進行手術後肝癌患者的臨床試驗,預計將收案八百五十人,台灣也會納入計劃。
臨床上肝癌手術五年內復發率幾乎百分之百,過去一向缺乏預防藥物,歐美紐澳研究發現蕾莎瓦可能有預防復發的潛力,因此在全球進行早期肝癌患者手術後的預防研究。台灣肝癌醫學會秘書長王鐘貴表示,衛生署尚未核准蕾莎瓦用於治療肝癌,自費使用藥費每月約需十八萬到二十萬元,副作用包括腹瀉、手足紅腫和水泡等。

預防肝癌注意事項
.新生兒應接受B型肝炎疫苗預防注射
.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刮鬍刀、牙刷等不要共用
.勿共用針頭、針筒,並避免不必要的輸血
.避免酗酒及食用受黃麴毒素污染的食物,如存放過久或地下工廠製造的花生醬
.B型肝炎帶原者或家族中有肝癌病史者,應每3個月至半年進行腹部超音波等追蹤檢查
資料來源:台灣肝癌醫學會

io:
MissC
2008-04-24 , 16:24
版面: 2.西醫報導
主題: 標靶藥防肝癌術後復發 今年做全球臨床試驗
回覆: 2
觀看: 469

標靶藥防肝癌術後復發 今年做全球臨床試驗

標靶藥防肝癌術後復發 今年做全球臨床試驗


肝癌是國內男性十大癌症發生率的第一位,末期患者無法以手術治療,可考慮用標靶藥物,可提高無病存活期44%,對於治療棘手、癌細胞發展速度快的肝癌來說,抑制血管新生標靶藥物可說帶來新契機。也因可阻斷供應癌細胞養分的途徑,今年將有一項針對早期肝癌術後控制的全球臨床試驗展開,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超音波室主任陳冠仰說,低劑量的標靶藥物也許可以讓開完刀的肝癌患者預防再復發。
在實驗未展開前,現階段仍提醒高危險群,連續做篩檢才能提早發現,例如每3個月應做一次肝臟超音波的話,最好連續做,變成一種「習慣」,可提早發現3公分以下的微小癌細胞。

復發率超過5成
微小肝癌術後的5年存活率約7成,但末期則常只有3個月存活期。癌細胞的生長比正常細胞還快、血管新生速度也很快,而標靶藥物就是透過抑制血管內皮的細胞生長因子接受器VEFGR,以及抑制癌細胞生長所需的生化物質RAF。陳冠仰主任指出,目前國外已核准用於末期肝癌的標靶藥物Nexavar,控制效果良好,預計今年會針對早期肝癌患者術後預防復發,展開臨床試驗。

找固定醫師檢查
陳冠仰主任強調,與其等待藥物試驗結果,不如定期檢查,因為早期發現的治療效果遠比晚期來得好。而在檢查項目上,40歲以上的B肝帶原者最好每半年要做一次肝臟超音波;肝硬化患者每3個月更應做一次,且肝臟超音波能否看出3公分以下的微小肝癌細胞,全賴醫師技術與經驗,況且有時是曾發生的血管瘤,都會影響判讀結果,最好固定找一位醫師、找同樣的醫院做檢查,較能判斷出變化情況。
檢查確定為肝癌後,能接受手術的盡量以手術為主,國內有統計報告顯示,術後的平均存活期為59個月,若拖到沒有症狀的晚期肝癌,無法接受手術等治療法的話,存活時間很短,不到1年。

(Apple Daily)
io:

回到「標靶藥防肝癌術後復發 今年做全球臨床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