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漢堡不運動 肝苦
朱立群/台北報導
按常理判斷,對老鼠有害的食物,對人體更加有害。研究指出,實驗室小鼠餵食人類速食4周後的下場是:肝臟受損且罹患糖尿病。
美國聖路易斯大學肝臟中心內科教授迪特里(Brent Tetri)去年完成這研究。他說,「更糟的是,日常活中,我們在兒童身上看到不少肝病案例,這對經常吃速食的大人、小孩而言,敲響了健康受到威脅的警鐘。」
他拿小鼠做實驗,仿造人類速食的成分製作鼠食,40%成分是脂肪,並含高果糖玉米糖漿。此外,他還限制老鼠生活環境,才能模擬人類不愛運動的真實情況。
「懶鼠」餵食4周仿速食食品後,結果發現,每隻小鼠都顯示肝酵素(liver enzyme)指數飆升,表示鼠肝已經受損。此外,老鼠體內葡萄糖不容許值也超出標準,表示代謝功能失常,罹患第2型糖尿病。
迪特里做完小鼠實驗後,今年2月瑞典科學家也發表類似研究,這次是以18位身材標準的成年人為速食飲食研究對象,吃速食加限制運動4個月後,每人平均增重12磅(約6公斤),並在短短1周內,肝酵素指數狂飆上升。
這兩個實驗都顯示「速食+不運動」對肝臟有害。但迪特里更切中要害,他說,「速食本身並非罪魁禍首,端看你怎麼吃,過多的卡路里、脂肪、糖份才是禍害,漢堡、薯條、汽水都有這些成分。」
迪特里表示,一不動,過剩的卡路里就積在體內,成為健康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