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
【中國時報 馮惠宜、江昭青綜合報導】
台大醫院與台北榮總研究發現的心臟幹細胞,也是心臟科知名醫師的振興復健醫學中心心臟醫學中心主任魏崢指出,全球都寄望「幹細胞」能為心臟病患帶來生機,泰國也曾在動物實驗中,以骨髓幹細胞治療心臟病,但目前還未有具體成果;另有醫師則認為,心臟幹細胞已帶來心臟病患者的一線曙光。
魏崢表示,目前許多心臟病或心肌梗塞心肌炎患者,後來危及生命,常常是患者一開始並未注意到心臟有問題,也沒有進行治療,等到已嚴重影響心臟的收縮力而前來就醫,醫師多半只能施以循環的輔助治療,例如葉克膜等,有些人的心臟的確會因這些輔助儀器恢復功能,有些人則不會,最後就需要換心。
他指出,所謂的幹細胞,就是移植到身體的那個部位,就會長出那個部位的細胞,因此泰國曾以骨髓幹細胞,拿來治療心臟問題,希望心肌能再生,但這仍只在動物實驗階段。全球也有非常多研究單位,都在做幹細胞研究,期待能因其再生能力,幫助病患恢復健康。可是到目前為此,難有非常大的突破。泰國或台大的研究,能不能用到人體身上?還需要等待和觀察,成效也還不能確定。
台中澄清醫院血管外科主任林義鈜指出,目前治療心肌梗塞或冠心病患者,心臟內科主要以心導管進行氣球擴張術、或置入心臟支架為主,如無效,心臟外科則以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為血管另造通路。
署立台中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朱永譁表示,連結心臟的冠狀動脈主要是供應全身帶氧血液,它有三大分支,只要其中一分支阻塞,就可以造成心肌梗塞、心肌壞死。目前心臟內科治療,主要是在窄狹處置入心臟支架,支架又分為一般支架與塗藥支架,雖然在術後患者必須服用抗凝血的藥物持續治療,但血管再阻塞的機率是三○到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