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3 筆資料符合您搜尋的條件

MissC
2008-05-16 , 17:04
版面: 2.西醫報導
主題: 96年國人十大死因公佈 壽命延長但癌症威脅大
回覆: 2
觀看: 442

Re: 96年國人十大死因公佈 壽命延長但癌症威脅大

統計96年平均每3分46秒1人死亡 癌症26年蟬聯榜首!
NOWnews
記者蔣文宜台北報導



衛生署今(16)天公布最新國人死亡統計顯示,去年平均每3分46秒就有一國人死亡,粗死亡率較95年微升,增加2.8%,與人口老化速度增加有關,而癌症連續26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事故傷害與自殺死亡人數明顯降低,其中又以機動車事故、運輸事故死亡人數減少最多,降幅1成。

衛生署今天公佈的96年國人十大死因,排行依序為: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事故傷害、肺炎、慢性肝病及肝硬化、腎炎與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自殺以及高血壓性疾病,其中除只有心臟疾病與腦血管疾病與上年順位對調外,其餘順序不變。

與過去國人十大死因的死亡人數相較,96年癌症死亡人數首度破4萬人、糖尿病超過1萬人,腎臟病變突破5000人,而在去年創新高的自殺死亡人術,則在今年少於4千人,男女比自殺比率2:1。

統計發現,我國標準化死亡率每10萬人口491.6人,較95年減少0.8%,為近20年最低,主要是因為人口平均壽命延長,根據內政部統計,96年國人零歲平均餘命,男性為75.1歲、女性為81.9歲,分別比上年增加0.23歲與0.49歲。96年兩性死亡人數、粗死亡率及標準化死亡率,均呈現男高於女的現象,男性約為女性的1.7倍左右。

至於各年齡層的主要死因分析,平均每9小時8分鐘就有一名嬰兒死亡,其中約5成是因為周產期的病態死亡,其次是先天性畸形、事故傷害;1至14歲的前2名為事故傷害及惡性腫瘤;值得留意的是,15至24歲的青年死因以事故傷害居冠,自殺升為第2名,增幅2.8%。

統計顯示,25至44歲的壯年人口前6名的主要死因為惡性腫瘤、事故傷害、自殺及慢性肝病及肝硬化、心臟疾病、腦血管病變;而45至64歲的中年人口主要死因依序為惡性腫瘤、心臟病、腦血管疾病及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等;65歲以上的老年人人口的主要死因依序則為惡性腫瘤、腦血管疾病、心臟病及糖尿病等。

國民健康局局長趙坤郁說,為加強國人提早做好健康的預防,今年勞委會已首度將納入三高+腰圍納入勞工健檢的項目之一,此外,由於好發於男性的食道癌、口腔癌,5年來呈攀升趨勢,未來也擬修法在勞工健檢中納入口腔黏膜檢查。

io:
MissC
2008-05-16 , 17:03
版面: 2.西醫報導
主題: 96年國人十大死因公佈 壽命延長但癌症威脅大
回覆: 2
觀看: 442

Re: 96年國人十大死因公佈 壽命延長但癌症威脅大

十大死因 中壯年心臟病死亡率升
聯合
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男性平均壽命75.1歲女性平均壽命81.9歲

台灣人越來越長壽!衛生署今天公布「國人96年十大死因」,結果發現,國人平均壽命越來越長,男性平均壽命為75.1 年,女性平均壽命更是高達了81.9歲,與95年相較,男女分別增加2個月、6個月的壽命。

衛生署統計室主任黃旭明表示,96年國人死亡人數總共13萬9376人,標準化死亡率為每10萬人口491.6人,比上一年減少了0.8%,為近20年來最低,也就是說,國人平均壽命也創下了紀錄。

台灣每3分46秒就有一個人死亡,96年10大死因依序為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事故傷害、肺炎、慢性肝硬化、腎炎及腎病變、自殺和高血壓疾病。

癌症居榜首26年之久

從民國71年起,惡性腫瘤位居國人10大死因之首已經長達26年之久,去年就有4萬306人死亡死於惡性腫瘤,占所有死亡人數的28.9%,平均將近每三人就有一人死於癌症,每13分2秒就有一人因癌症過世。

前10大主要癌症順位分別為肺癌、肝癌、結腸直腸癌、女性乳癌、胃癌、口腔癌、攝護腺癌、子宮頸癌、食道癌以及胰臟癌,排名順序與前一年相同。

國民健康局副局長趙坤郁表示,人口結構的老化,造成了癌症死亡人數逐漸增加,民眾在年輕時就算罹患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但持續用藥,所以並未死於慢性疾病,直到老年時,罹患了惡性腫瘤,生命才走向終點。

男性生活習慣差較短命

至於男性為何比女性短命,平均壽命差距從以前的6歲,變成今年7歲?趙坤郁解釋,與女性相較,男性生活習慣確實較差,比較愛吃檳榔、愛抽菸喝酒,長期下來,當然壽命較短。

生活習慣較差,也導致男性罹癌機率偏高。據統計,96年台灣男性死於癌症人數是女性的1.7倍,其中又以肝癌、口腔癌、食道癌最為明顯,由於這些癌症治療效果欠佳,最後也反映到男性死亡率的增加。

除了性別之外,在惡性腫瘤、心臟病,慢性肝病與糖尿病等主要疾病方面,中壯年就診人數明顯增加,甚至不比老年人少,趙坤郁分析,這顯示了中壯年人的健康出現警訊。

進一步分析,中壯年的主要死因前三名分別為惡性腫瘤、事故傷害、自殺,而慢性肝病、肝硬化以及心臟病的死亡率呈現上升趨勢,值得中壯年民眾注意。

有鑑於三高疾病已明顯威脅國人健康,趙坤郁強調,勞工安全衛生法已確定將腰圍以及口腔黏膜篩等項目,檢列為勞工保險健檢項目,希望中壯年民眾能夠提高警覺,注意自身健康。

io:
MissC
2008-05-16 , 16:54
版面: 2.西醫報導
主題: 96年國人十大死因公佈 壽命延長但癌症威脅大
回覆: 2
觀看: 442

96年國人十大死因公佈 壽命延長但癌症威脅大

96年國人十大死因公佈 壽命延長但癌症威脅大
中廣
徐韻翔報導



衛生署今天公佈96年國人主要死因統計,國人整體平均壽命持續延長,男性達75歲、女性82歲,比起去年又延長的3~6個月,不過卻要小心癌症威脅,惡性腫瘤仍居十大死因之首,幾乎每三個人就有一人死於癌症,至於事故傷害死亡人數及死亡率則有改善,是近20年來最低。

衛生署公佈國人主要死因統計,前十大死因依序為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事故傷害,排名第六位開始為,肺炎、慢性肝病肝硬化、腎炎、自殺與高血壓疾病。

96年十大死因內容與前一年相同,惡性腫瘤繼續居十大死因之首,去年共計有四萬多人死亡,平均將近每三個人就有一人死於癌症,每13分2秒就有一人過世,癌症順位以肺癌和肝癌繼續蟬聯死因前兩位。

值得注意的是,衛生署統計室統計長黃旭明表示,雖然人口老化,死亡老年人多,不過,從健保就診資料卻發現,中壯年人的健康,正逐漸受到慢性病與癌症的威脅,「一些主要疾病包括惡性腫瘤以及心臟病,慢性肝病與糖尿病,這些疾病中壯年就診人數,是明顯增加的,甚至不比老年人少,顯示中壯年人的健康出現警訊,這個族群的民眾,應該多加維護健康生活與養成良好就醫習慣」。以地區來分,花東、屏東地區的慢性病死亡率最高。

而自殺死亡率是男性高於女性,男性比女性多了2倍,在青少年的部份,事故傷害、自殺、惡性腫瘤是前三名主要死因。國人整體平均壽命持續延長,男性達75歲、女性82歲,比起去年男性壽命延長了約3個月,女性增加了6個月。

io:

回到「96年國人十大死因公佈 壽命延長但癌症威脅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