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2 筆資料符合您搜尋的條件

MissC
2008-05-28 , 16:04
版面: 2.西醫報導
主題: 癌症幫兇 第3號誘餌找到
回覆: 1
觀看: 394

Re: 癌症幫兇 第3號誘餌找到

腫瘤誘餌DCR3被發現 有助選擇癌症療法
中廣
徐韻翔報導



榮陽團隊研究發現的「腫瘤誘餌」DCR3第三號誘餌受體,會讓癌細胞擴散更快,在癌症研究具重要意義,未來有助於協助患者選擇正確的癌症療法;專家表示,DCR3第三號誘餌受體,是一種基因蛋白質,幾乎所有癌症包括腸胃道癌症、肝膽癌等,都與DCR3受體有關。

台北榮民總醫院血液腫瘤科與陽明大學微生物及免疫學合作,研究癌症患者免疫系統機制有重大突破,研究團隊針對大腸癌、膽囊癌以及肝癌與肺癌等患者進行研究,結果發現有部份癌症病友,血液中會表現「第三號誘餌受體(decoy receptor3, DcR3)」,受體是一種蛋白質基因,只存在於人體,幾乎和所有的癌症發生都有關連,是腫瘤壞死因子受體的一種,會大量表現在腫瘤細胞裡,抑制免疫系統,促進腫瘤生長。

台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血液腫瘤科研究員謝世良表示,DCR3第三號誘餌受體的發現,能夠有助未來藥物去中和誘餌的作用,減低擴散的風險。「臨床實驗藥物,可以阻止調控,將來改變病患對善對於化學藥物的反應,抑制誘餌的效果」

目前,抗癌藥物測試大都以老鼠為主,但由於老鼠體內沒有第三號誘餌受體基因存在,因此過去許多藥物測試研究並未著墨,研究團隊將計畫嘗試以第三號誘餌基因轉殖鼠作為實驗模式,以探討抗癌藥物的有效性。

一般來說,藥物的研發,必須完成動物實驗通過後,才會進入人體實驗,新藥上市,還需要經過好幾年。


io:
MissC
2008-05-28 , 16:03
版面: 2.西醫報導
主題: 癌症幫兇 第3號誘餌找到
回覆: 1
觀看: 394

癌症幫兇 第3號誘餌找到

癌症幫兇 第3號誘餌找到
蘋果日報
【許佳惠╱台北報導】



榮陽團隊昨發表獨步全球的發現,團隊找到癌細胞能躲過人體免疫辨識的原因,就是第三號誘餌受體(decoy receptor 3,DcR3)在搞鬼。這項發現將可作為未來癌症預測和新藥研發運用。
陽明大學微生物及免疫學研究所教授暨免疫學中心主任謝世良率領的榮陽團隊,昨發表DcR3會教壞巨噬細胞,使其成為癌細胞幫兇,降低人體免疫力並供給癌細胞養分,癌症患者身上若有DcR3,惡性度和死亡率就越高。

將可用來開發新藥
謝世良表示,當不好的物質進入人體會被樹突狀細胞包住,並啟動免疫機制、通知巨噬細胞清除,不過團隊在老鼠身上發現,癌細胞會分泌DcR3、引起樹突狀細胞死亡、改變巨噬細胞特性,躲過人體免疫並新生血管幫助腫瘤生長,此創新發現已刊登在《血液》(BLOOD)期刊上。
團隊在胰臟癌和大腸癌患者身上也發現,帶有DcR3者存活率遠低於沒有者,且 DcR3濃度越高,癌症惡化程度越高,未來可作為癌症標記以抽血方式篩檢,也可開發新藥;但無法估計何時可用於臨床。
台大醫院腫瘤醫學科醫師郭頌鑫表示,不只DcR3,很多基因都可作為癌症篩檢指標,但要取得可靠研究成果才能用於臨床。

第三號誘餌受體(DcR3)小檔案
來源:由腫瘤分泌,癌症、免疫疾病和腎臟病患體內會出現。
功用:可誘發人體樹突狀細胞死亡並讓巨噬細胞變壞,抑制免疫力且提供新生血管供腫瘤長大,並促進蝕骨細胞分化造成骨質流失。
未來發展:
.可利用DcR3作為追蹤癌細胞生長標記,濃度越高表示惡性度越高。
.目前有實驗藥物可降低DcR3分泌,癌患若有DcR3可用藥抑制。
.DcR3本身可用來抑制免疫,可望發展成藥物,供器官移植後抗排斥或自體免疫疾病患者使用。
資料來源:陽明大學微生物及免疫學研究所教授暨免疫學中心主任謝世良

io:

回到「癌症幫兇 第3號誘餌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