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
〔記者邵心杰新營報導〕
針對膽結石自然療法,署立新營醫院加護病房主任蔡郁清說,每個患者症狀及體質不見得相同,最好經由專科醫師問診、確認後,再對症下藥,比較妥當。
身為中華民國內科及消化系內科專科醫師的蔡郁清表示,3/4的膽結石患者不會疼痛,1/4則有痛覺,甚至因為結石引發膽囊炎、膽管炎。
一旦發炎,處理方式可分膽囊切結,或是服藥,藉其藥物成分融化結石,這需長期服藥,依實務上經驗,約需1年以上。
蔡郁清表示,若是1公分以下結石,堆積在膽囊內,患者或許沒有知覺,不過,太多結石堆積在膽管內,恐怕必須緊急處理,須以內視鏡取出或吃藥。
但患者誤以為膽結石,就要切除膽管之類的,所以害怕來看病,其實症狀不同,也有不同處理方式,交由專業醫師判斷,比較適當。
蔡郁清認為,或許該自然療法服用東西的成分,與藥品內融石成分相類似,再加上喝的量比較大,可能因此排出結石,也說不一定,但不見得適合每個人,如結石還沒排出,因為飲用過量已先傷胃,那就得不償失,站在醫生的立場,並不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