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4 筆資料符合您搜尋的條件

MissC
2008-08-29 , 15:44
版面: 西醫婦兒科
主題: 首份研究 乳癌患者 僅3成有重建 8成選口服藥
回覆: 3
觀看: 456

Re: 首份研究 乳癌患者 僅3成有重建 8成選口服藥

歐巴桑走路歪斜 竟是乳癌晚期
自由
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



3年前,60歲的周媽媽突然走路傾斜,以為是神經系統失調,花了4個月時間在中醫、內科、神經外科、骨科,甚至復健科求診,直到全身劇烈疼痛、雙腳無法行走,改到台大醫院檢查,才發現竟是晚期乳癌,展開漫長的抗癌之路。

周媽媽說,切除右邊乳房後,醫師仍說她可能活不過2年,從發病到現在3年了,她仍然與死神在拔河,她說:「只要能多活一天,我都不放棄。」但她表示,長期接受化療的辛苦不是一般正常人能體會,直到改用新的口服化療藥後,副作用減少,身體狀況也好轉。

財團法人乳癌防治基金會與弘廬基金會昨天公佈網路調查顯示,除了關心治療結果外,乳癌病友最在意外觀改變。對於化學治療引發的掉髮、手腳發麻、四肢水腫最難接受,高達8成的乳癌患者認為,口服化療藥物是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據統計,台灣每年新增5000位乳癌患者,有逐年上升趨勢,其中有8成患者可透過手術與化療得到相當好的治療成效,但仍有1,000個家庭卻因病患的乳癌轉移,必須承受龐大壓力與負擔。

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台大外科教授張金堅表示,當轉移性乳癌發生時,多半無法開刀清除癌細胞,化療是唯一希望,但傳統化療主要是透過靜脈注射,病患每次都得專程到醫院來治療。 張金堅指出,轉移性乳癌患者的體能狀況本來就比一般病患更虛弱,家屬親友往往得請假陪同到院治療,往返的交通費用以及請假所損失的金額,相當可觀。針劑注射的化療藥,已紛紛朝副作用低的口服藥發展,有些藥物的效果也與傳統化療並駕齊驅。

io:
MissC
2008-08-29 , 15:43
版面: 西醫婦兒科
主題: 首份研究 乳癌患者 僅3成有重建 8成選口服藥
回覆: 3
觀看: 456

Re: 首份研究 乳癌患者 僅3成有重建 8成選口服藥

乳癌篩檢城鄉有差距 醫師提醒婦女注意
中央社
記者陳舜協台北二十八日電



務農為生、六十歲的周媽媽,日前因為走路傾斜、骨頭痠痛,花了四個月時間看中醫、骨科、神經外科找問題,最後因身體極為不適送急救才發現罹患末期乳癌,且已骨轉移。醫師提醒,婦女第一次乳房篩檢就已是末期乳癌比例約百分之十五,以鄉下婦女居多,應多加宣導。

醫師表示,周媽媽原本被醫師宣佈活不過兩年,積極接受手術、化療,與體內的癌細胞和平共處,至今抗癌已經三年多,精神、生活品質都不錯,但若能早期篩檢、早期發現,其實是可能治癒的。

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表示,乳癌治療越來越多元、多樣與全方位,但一旦發生癌細胞擴散、轉移,根除的可能性就大為降低。

他表示,乳癌治療可以使用包括抗荷爾蒙劑、口服、針劑化療藥物治療,即使是一檢查就是乳癌末期患者,國內統計治療後五年存活率還是有百分之十以上。不過,婦女若能在二十歲過後每年進行乳房檢查,零期、一期就發現乳癌腫瘤,動個小手術加上輔助治療,幾乎就保證能解決心頭大患。

張金堅表示,防治乳癌最好的方式是「三點不漏」,婦女除了每年要做子宮頸抹片檢查,年滿二十歲的婦女也不要忘了每年定期進行乳房自我檢查,三十歲以上婦女則要到醫院進行超音波、乳房攝影等檢查,以便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io:
MissC
2008-08-29 , 15:30
版面: 西醫婦兒科
主題: 首份研究 乳癌患者 僅3成有重建 8成選口服藥
回覆: 3
觀看: 456

Re: 首份研究 乳癌患者 僅3成有重建 8成選口服藥

乳癌患者不再掉髮 更有自信
中時健康
楊格非/台北報導



口服化療藥物 使用簡便

掉髮是許多人的痛,男人怕禿,罹患乳癌的患者更是擔心化療所引起的掉髮,會讓自己沒了頭髮,一項調查發現,除了治療效果之外,乳癌病友最在意的是外觀改變,而化療之後,最難以接受的就是掉髮。

為了解國內乳癌患者治療情形,並提供更多的醫療諮詢及服務,乳癌防治基金會、弘廬基金會進行國內首度網路問卷調查,對象分別為乳癌患者、家屬親友等。 大部分病友認為,掉髮光頭,就像對外宣告自己是乳癌患者,不只家人與朋友看到難過,每次看到鏡中的自己,就焦慮悲傷,如同二度傷害。

有些病友則是擔心經濟負擔,畢竟抗癌屬於漫漫長路,經濟不景氣,醫療費用是一筆沈重負擔,高達八成的乳癌患者認為,口服化療藥物是最適合的治療方式,所幸健保已經給付了口服化療藥物。

據統計,台灣每年約有超過五千名乳癌患者,且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其中八成可透過手術與化療,獲得相當好的治療成效,但是仍有超過一千人癌細胞轉移,承受著心理、生理以及治療壓力等負擔。

張金堅表示,口服式乳癌化療用藥「溫諾平」可以解決病友最在意原因的前三項,不僅治療效果好,而且幾乎不掉髮同時兼顧患者感受與便利性,加上健保列入給付,大大降低患者負擔。

張金堅指出,當轉移性乳癌發生時,多半已經無法透過開刀的手術方式清除癌細胞,所能依賴的就是化療,過去化療都半是針劑,透過靜脈注射,但往返醫院,舟車勞頓,得花上大半天的時間。

初期因為走路傾斜以為神經系統失調,60歲的周媽媽花了四個月時間四處求醫,看了中醫、內科、神經外科、骨科甚至復健科中,但還是找不出病因,最後連走路都沒有辦法,才在子女陪同下,到台大醫院做檢查,結果居然是晚期乳癌。

周媽媽在記者會上表示,宣布她活不過二年,開了兩次大刀切除右邊乳房,又在醫院住了將近一年,化療的辛苦絕非一般正常人所能體驗,從發病到現在三年了,仍與死神奮戰中,只要能多活一天,都不會放棄。

周媽媽說,服用口服化療用藥,讓她有更多時間可以陪陪家人,每天早上還可以騎著單車逛逛公園,甚至照顧年邁的母親,病友們應該在發現的第一時間接受正確醫療,莫因為擔心、害羞、恐懼,而延誤治療時機。

io:
MissC
2008-08-29 , 15:21
版面: 西醫婦兒科
主題: 首份研究 乳癌患者 僅3成有重建 8成選口服藥
回覆: 3
觀看: 456

首份研究 乳癌患者 僅3成有重建 8成選口服藥

首份研究 乳癌患者 僅3成有重建 8成選口服藥
再造乳房兼升級罩杯 費用高

蘋果日報
報導╱楊琇雯



乳癌在台灣是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名,每一年的新增患者超過5000人。根據2份國內最新的病友調查顯示,目前乳癌的治療方式仍以外科手術為主,化學療法次之,而針對曾做過乳癌治療外科手術的病友,卻只有近3成的人有做乳房重建,相較於歐美幾近100%的重建率,明顯少了許多。而針對接受化療的病友,其中8成的人認為口服藥物較好,因可減少掉髮副作用、也可省去往返醫院的時間。

三軍總醫院整形外科醫師陳錫根表示,乳癌患者最在意的除了治療副作用外,經濟負擔也是很重要的考量,例如重建手術至今未獲給付,再加上國內技術不若歐美成熟,導致許多患者不知道可以在手術切除病灶的同時,有機會做乳房重建。


手術調查

重建需8到20萬元
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秘書長林葳婕表示,今年4到6月時做過全台乳癌病友接受乳房重建的問卷調查,在有效樣本數510份的資料中發現,僅有近3成病友有做乳房重建。陳錫根醫師說明,完整的乳癌治療除手術切除病灶、化療或放射線療法外,應包括術後重建、荷爾蒙治療,但只有重建手術尚未獲健保給付,調查中有41%患者表示「健保不給付重建手術費用會影響重建意願」,動輒8到20萬元手術費是非常大的負擔。

希望擁有正常外觀
從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今年所做的調查可知,超過6成的病友在接受切乳手術後會感覺身體不平衡;5成患者覺得影響性生活;5成覺得自己不性感。若區分成有接受重建的患者、沒有接受重建的患者兩大族群來看,選擇接受重建的3大理由是:「方便穿衣服」、「擁有女性正常外觀」、「提升自信心」。沒接受重建的3大理由是:「害怕手術」、「費用太高」、「擔心手術併發症」。
bc1.JPG
不會提高復發率
患者常擔心重建手術會對病情有影響,但只要在接受乳癌治療前先與醫師充分諮詢,無論是選切除時立刻重建,或切除後完成化療、確定無復發再重建,經密切追蹤與檢查,都不會影響復發率。重建時大多會選移植自體腹部組織,包括脂肪、皮膚、肌肉,移植後可能壞死的機率也應考量。
bc2.JPG
可同時做隆乳術
乳房重建技術可分成3大類,分別是自體組織重建法、鹽水袋義乳以及將兩者合併使用法,其中約有近6成的重建患者選擇自體組織重建法。陳錫根醫師表示,重建時應考慮患者雙邊對稱性,所以有時不僅是重建接受手術的一邊乳房,另一邊也可同時進行隆乳手術,如下圖所示。
bc3.JPG
患者右側乳房罹患乳癌,切除病灶時同時進行鹽水袋義乳重建,從B罩杯變為C罩杯。


化療調查

口服藥可減少掉髮
財團法人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醫師表示,該會在今年4到6月間針對全台乳癌病患做網路問卷調查,有效樣本數414份,發現有8成患者希望使用口服化療,勝過注射藥物。而對化療副作用最難接受的前3名依序為掉髮、手腳發麻、及四肢水腫。

經濟因素影響意願
對照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所做的調查,張金堅醫師表示,無論是手術或化療,經濟負擔的考量都會影響患者接受治療的意願。陳錫根醫師更提醒,不應忽略患者的心理諮商層面,縱使有很好的治療技術諮詢,都應尋求專業心理諮商,對於自身外觀的心理做調適,並改善生活品質。
bc4.JPG

醫師說

每半年做乳房超音波

(三軍總醫院整形外科醫師 陳錫根)
做乳房重建技術前最好先跟醫師充分溝通,且術後建議每半年都要做一次乳房超音波追蹤。

依狀況選療法
(財團法人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 張金堅)
不是最新的藥物就是最好的治療方法,應與醫師充分討論。口服式乳癌化療用藥已有健保給付,若從便利性來說,可免去患者舟車勞頓,但更重要的是患者密切配合追蹤,才能減少復發與轉移機率。

io:

回到「首份研究 乳癌患者 僅3成有重建 8成選口服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