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
【潘杏惠、馮惠宜/綜合報導】
針對衛生署公告,單味中藥磨成粉末應依規定申請GMP藥品查驗登記,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中醫師卓雨青表示,除中藥行生意大受影響,傳統中藥文化也面臨前所未有的衝擊與挑戰。
根據衛生署統計,台灣約六十六%民眾經常性使用中藥,占門診健保使用頻率十五%。
卓雨青指出,民眾食用中藥還是喜歡「現買現磨」,一旦單味藥粉改採密封包裝,民眾無法看到原始藥材,純度將受質疑,對用藥習慣衝擊很大。
卓雨青認為,傳統藥草走入現代醫學,中藥行如果看到的只是冷冰冰的商品,店家、民眾失去互動機會,中藥文化將起重大變化。
卓雨青表示,衛生署的作法只能說是相對安全,不是絕對安全,因為按現行法規,僅能測出中藥有無重金屬、農藥汙染,對中藥成分好壞,如濃度標準、瑕疵皆付之闕如。
卓雨青說,常有民眾問她,到底該如何選用中藥食材,自己充其量也只敢回答盡量選擇有口碑、老字號的中藥行,暴露中藥法規的不足。衛生署的新規定立意良善,但執行有困難。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藥局主任蔡邱麟肯定衛生署此舉是保證消費者權益,由於醫院依法行政,過去使用的也多是GMP藥廠提供的單味粉劑,未來受影響不大,至於水煎藥部分,過去即要求必須有醫師處方才能代客煎藥,即便是中藥行要代客煎藥,也要有醫師處方,這方面沒有疑義,影響也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