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1 筆資料符合您搜尋的條件

MissC
2009-12-24 , 20:41
版面: 1.中醫報導
主題: 巴金森氏症病因不明 中醫歸屬痺症
回覆: 0
觀看: 384

巴金森氏症病因不明 中醫歸屬痺症

巴金森氏症病因不明 中醫歸屬痺症
台灣新生報
【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巴金森氏症病因至今不明。台北縣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林寶華表示,巴金森氏症為老年人常見的神經學退化疾病之一,較類似傳統中醫的「痺症」;臨床上,巴金森氏症患者主要出現動作方面的症狀,包括行動緩慢、靜態時四肢顫抖、肌肉僵直、姿態平衡功能消失等。


林醫師指出,台灣的巴金森氏症之盛行率為十萬分之一百三十,多集中在五十五歲到六十歲發病,也就是說,年紀愈老,風險就愈高,老年人要小心預防。


從現代醫學角度來看,患者的腦部黑質紋狀體出現選擇性的多巴胺生成減少,病人的尾狀核、殼核及黑質的多巴胺含量下降,加上神經元細胞凋亡,進而影響到神經傳導物質分泌,以致於逐漸出現顫抖、僵硬及行動緩慢等運動性功能障礙,最後就會導致生活上的失能、無法行動。至於腦傷、中毒所引發者,則泛稱巴金森症候群。


林寶華醫師進一步指出,這種疾病古籍《醫宗金鑑‧痺症》就有詳細描述,尤其「痺入臟府證」的敘述很類似現代醫學描述巴金森氏症的各種神經、精神病變的情形,譬如患者出現呼吸困難、聲音軟弱、嗆到、肺炎等(痺入肺),或是頑固性便秘(痺入腸)及陽萎、排尿困難(痺入胞)。


此外,患者出現流口水、僵直、震顫、吞嚥困難、肌力減退、行動遲緩;體力或身體協調功能下降、肩背痛或腰痛、跛足、起身離椅困難、手臂旋轉不良等(痺入脾),以及自主神經危象發生時則心跳加快、臉部充血、大汗淋漓、情緒緊張等(痺入心)。


林醫師表示,還有些患者可能會出現水腫、下肢乏力、體重減輕;頭部前傾、軀幹俯屈、肘關節屈曲、前臂內收、髖關節膝關節屈曲;身體前傾,漸成C字型等(痺入腎),以及痴呆、幻覺、抑鬱、妄想、不安;睡眠障礙、有憂鬱傾向;身體上或心理上的壓力等(痺入肝)」。中醫和現代醫學描述其實很相似。


io:

回到「巴金森氏症病因不明 中醫歸屬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