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氣候高溫多濕,最易滋生細菌及黴菌,也可能導致皮膚發炎病變。
尤其紫外線指數偏高,如濕疹、皮膚發炎等,許多民眾常會忽略夏天裡的皮膚不適,自行處理而延遲就醫恐致皮膚癌,皮膚科醫師提醒,若是皮膚問題10至14天仍未獲得改善,就應求助專業。
r
書田診所整形美容科醫師黃季怡指出,皮膚癌主要和紫外線的過度曝曬有關,根據國內外統計資料顯示,皮膚癌好發於中老年族群,男女比例約為2~4:1。
不過,她特別說,皮膚病變是慢慢累積所致,不會突然惡化,因此年輕時就應多留意,勿照射過量紫外線。
黃季怡舉例,一位72歲女性耳後長出突出黑痣,表皮出現潰瘍,切片後確定為皮膚癌;另一位36歲男性前額長出一突出白痣,切片後同樣確定為細胞癌,這些均屬常見的基底細胞癌。
不過,她說,若是平滑的痣周圍出現不規則形狀時,也須特別留意是否為癌。
罹皮膚癌初期面積不大時,可以切除或採免開刀的液態氮冷凍療法,均可根除,晚期就必須移植、受化療之苦。
皮膚癌常見症狀千變萬化可能為皮膚表面小、平滑、發亮或帶蠟狀的硬塊,也可能是紅色硬塊,或出血結痂型,甚至有時只是扁平、粗糙、乾澀或鱗屑狀,一般情況下並不會疼痛,9成以上好發於臉、頸、上肢等部位。
該如何預防及檢查皮膚癌發生?黃季怡指出,常檢查皮膚有無不正常腫塊、黑痣有無不規則、顏色不均、快速長大或出血等變化、傷口是否長期不癒、若有家族史應更加留意。
夏天的紫外線毒辣,黃季怡提醒應隨時做好防曬,外出記得稱洋傘、戴帽、穿長袖,擦至少SPF30的防曬品,長時間在戶外,最好每2小時補擦一次。
【東森新聞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