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9 筆資料符合您搜尋的條件

MissC
2008-01-25 , 17:56
版面: 2.西醫報導
主題: iPod、MP3流行後遺症 少年耳背沒藥醫
回覆: 8
觀看: 744

Re: iPod、MP3流行後遺症 少年耳背沒藥醫

聽耳機嚼口香糖 醫界認能護聽力
時報
【黃庭郁/台北報導】



 醫界一項研究發現,一樣戴耳機聽音樂,想得到相同的振奮效果,胖子得把音量轉得比瘦子更大聲。而很多年輕人喜歡邊嚼口香糖、邊聽音樂,雖然看起來流里流氣,但咀嚼使顳顎關節拉扯耳朵,會形成「漏音」,反而有助保護聽力。

 但測試也發現,掀起旋風的iPod音樂播放器,因輸出音質、音量俱佳,即使音量調控顯示設定為「中等音量」,但實際上輸出音量已達一○○到一○五分貝,(一一○分貝等於火車開過去的音量,一二○到一三○分貝為飛機起降音量),音量偏高,提醒使用者要警惕,免得太大聲影響聽力。

 這項研究由振興醫院耳鼻喉部主任陳光超收集四十五名平均年齡廿三歲、聽力正常的年輕人,測試他們戴耳塞式耳機後的聽力。研究將特製的軟骨探針裝在受試者耳膜外○‧五公分處,偵測內耳聽覺。這是醫界第一次以軟骨探針實際偵測內耳接受的音波壓力,進行聽覺研究。

 研究顯示,比較胖的受試者要達到「振奮」音量,需要比較瘦的受試者高二到四分貝。陳光超說,原因還不清楚,可能因為較胖者耳朵比較厚,會把耳塞式耳機的出音孔「塞住」,所以音量要轉更大。

 另外發現,一邊戴耳機聽音樂、一邊咀嚼食物,內耳量測到的音波壓力會隨顳顎關節拉扯,降低一分貝左右,尤其女生的降音效果更明顯。陳光超說,每增減一分貝,對耳朵的壓力有卅倍音波壓力的差異,聽音樂時嚼東西,會讓耳塞式耳機送進耳朵的音量「外洩」,反而能保護聽力。

io:
MissC
2007-09-07 , 16:18
版面: 2.西醫報導
主題: iPod、MP3流行後遺症 少年耳背沒藥醫
回覆: 8
觀看: 744

Re: iPod、MP3流行後遺症 少年耳背沒藥醫

護耳技術 MP4不傷聽力
時報
記者:【陳大任/台北報導】



人因科技推出首款採用護耳技術的MP4,讓消費者不需擔心會聽力受損,能更加安心使用MP3/4音樂播放器。

人體所能承受的音量,一般是在80分貝以下,任何高於85分貝的聲音都能造成聽力損傷,如果每日8個小時處於90分貝的環境,對雙耳的傷害是很大的。

消費者戴耳機聽音樂,經常一聽就是好幾個小時,這將加速降底聽力的敏感度,在吵雜的環境中,消費者常會下意識將音量調大,這時音量的分貝往往超出耳部能接受的聽力範圍,使得長期處於高分貝的環境,導致聽力下降。

人因科技採用的是AEF(Action Ear Friendly)護耳技術,針對晶片端軟體的修改,在MP3/4播放器等產品上實現護耳功能,將收聽音量和時間納入人性化自動控制,能在不影響收聽體驗的前提下,提醒和輔助消費者保護聽力。

io:
MissC
2006-08-02 , 14:12
版面: 2.西醫報導
主題: iPod、MP3流行後遺症 少年耳背沒藥醫
回覆: 8
觀看: 744

Re: iPod、MP3流行後遺症 少年耳背沒藥醫

長時間大聲聽MP3 聽力衰退提早三十年


英國一個聽力研究團體再度警告說,年輕人長期大聲聽MP3隨身聽,很容易影響聽力,聽力衰退的時間可能提早三十年。可是年輕人似乎對這項警訊仍然充耳不聞。

這個叫「聽力保護機構」的組織,對全英國一千名年齡在十六歲到三十四歲之間的MP3隨身聽使用者,進行了一項聽力問卷研究,結果發現,在這一千個受訪者裡,有14%的人表示,他們一星期平均會用MP3隨身聽聽28個小時以上的音樂,而這其中又有超過三分之一的人說,他們現在已經出現了耳鳴的現象,這通常就是聽力出問題的前兆。而在所有受訪者中,將近四成的人表示,他們並不知道長時間、大聲地聽MP3隨身聽,對聽力會造成很大的傷害。

這個機構很感嘆地說,他們再三警告年輕人,這麼早就濫用自己的聽力,只是讓自己聽力衰退的時間提早三十年。


【中廣新聞網 】
io:
MissC
2006-08-02 , 14:11
版面: 2.西醫報導
主題: iPod、MP3流行後遺症 少年耳背沒藥醫
回覆: 8
觀看: 744

Re: iPod、MP3流行後遺症 少年耳背沒藥醫

護耳6大招


如果你非要聽iPod、MP3不可,那最好做好保護措施,讓你的耳朵或拇指不受傷。耳鼻喉科醫師及復健科醫師提供6招簡單方法,預防青少年未老先聾。

第1招:控制音量

耳鼻喉科醫師表示,要預防聽神經受損,聽隨身聽的音量最好在90分貝以下,建議每天聽iPod、MP3等隨身聽,最好不要超過1小時,並應隨音量增加遞減使用時間(每高5分貝,使用時間減半),否則聽太久會傷聽力。一般聽隨身聽80分貝音量,耳朵可連續聽4小時;90分貝聽2小時;100分貝聽半小時。但每聽1小時應休息30、40分鐘。

第2招:戴耳罩式耳機

聽iPod、MP3會造成聽力受損,主要是因為多數人用耳塞式耳機聽音樂,用耳塞聽iPod、MP3等隨身聽的音樂,聲音會直接灌入刺激耳膜,長期下來,聽力會受損。耳鼻喉科醫師表示,雖然用耳罩式耳機聽iPod、MP3等隨身聽有點矬,但它可以讓你的聽力不受損。

第3招:注意耳朵變化

長期使用隨身聽的年輕人,如果自我感覺有耳鳴、耳悶或耳痛,或看電視的聲音必須很大聲才聽得見,別人跟你講話必須一再重覆時,表示你的聽力可能受損了,最好趕快到耳鼻喉科做詳細檢查。針對聽力可能受損的病患,醫師會安排進一步的「純音聽力檢查」,以不同的頻率(每秒振動500、1000、2000次的頻率),播放音樂給患者聽,檢測患者聽力受損的程度。

第4招:用手機不宜過久

不只聽隨身聽會造成聽力損傷,用手機講電話講太久,也會造成聽神經受損。呂宜興表示,一般人說話的聲音約50、60分貝,小孩哭聲是70分貝,車水馬龍的街道80分貝,火車通過聲100分貝,飛機低空飛過聲110分貝,電鑽聲約100、110分貝,都是可接受的低頻背景噪音,較少發生聽力受損狀況。但透過行動電話講話,尤其在吵雜的環境中,很容易達100分貝以上,只要講半小時,耳朵就會受到受害。

第5招:不宜聽過久

聽隨身聽音量過大、聽太久,易造成高頻聽力受損、聽覺神經性傷害、內耳毛細胞傷害,因此,一旦耳朵感覺疼痛時,就是聽覺神經發出警告「不要再聽了」。在適度休息後,這種暫時性的聽力障礙可能會恢復,但若是不理會持續聽下去,聽力勢必遭受「不可逆」的受損,聽覺神經壞了就是壞了,聽力無法恢復,影響溝通,甚至耳聾,必須藉助助聽器才能聽得見。

第6招:不要同指操作鍵盤

iPod、MP3的使用方式,很像手機傳簡訊、打電動玩具般,固定用某一手指做重覆的事情,易使大拇指的曲指發生肌腱炎,俗稱「扳機指」;也易造成手指關節壓力變大發炎產生疼痛,出現「iPod指」。為避免罹患「iPod指」,建議盡可能使用iPod的時間縮短,更不要同指做同件事情。建議不妨左手拿機子、右手食指操控輪盤選曲,以防拇指肌腱炎發作。


<完>
io:
MissC
2006-08-02 , 14:11
版面: 2.西醫報導
主題: iPod、MP3流行後遺症 少年耳背沒藥醫
回覆: 8
觀看: 744

Re: iPod、MP3流行後遺症 少年耳背沒藥醫

聽聲辨音左右耳有別


在一般人觀念裡認為,左耳和右耳功能相同,事實不然。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對嬰兒所做的一項研究發現,人類的左耳和右耳對聲音的處理有別,右耳聽話的能力較強,左耳則是聽音樂的能力較強。

主持研究的加州大學研究員席寧兒表示,過去大家以為左右耳的聽覺有異,源自於人類左腦和右腦不同細胞特性使然;但研究後發現,原來左右耳聽覺差異始於耳朵,先從耳朵開始,然後再傳到腦部,即使是剛出生的嬰兒,耳朵的結構也是用來分辨不同類型的聲音,然後再把訊息傳送到腦部正確的位置。

席寧兒說,該研究係針對對3,000多名新生兒所做的聽力研究,把小型揚聲器放在內耳的外髮胞,這些細胞會收縮和擴展,放大聲音的震動,把震動傳埤e到神經細胞,再傳送到腦部。研究人員把可以傳送兩種聲音類型的小型探針放進嬰兒的耳朵,測量放大後的震動。

結果發現,說話似的聲音,會在右耳引起較大的放大作用,而音樂似的聲音,則是在左耳產生較大的放大作用。這個情形符合腦部處理說話和音樂的方式,只不過對應側是相反的。席寧兒說,該研究發現將有助醫師提高聽力受損的新生兒在語言上的發育,同時促進聽力受損的復健。


io:
MissC
2006-08-02 , 14:10
版面: 2.西醫報導
主題: iPod、MP3流行後遺症 少年耳背沒藥醫
回覆: 8
觀看: 744

Re: iPod、MP3流行後遺症 少年耳背沒藥醫

耳鼻喉科醫師不聽MP3


馬偕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呂宜興

聽神經跟脊椎神經一樣,一旦受損無法修復,所以幾乎所有耳鼻喉科醫師絕不會聽MP3,以免聽神經受到傷害。呂宜興表示,連小孩跟他要求買iPod或MP3,他都不淮,並會告訴小孩,耳鼻喉科醫師都沒有人戴,你敢戴嗎?他說,這不是恐嚇小孩,而是聽神經一旦受損,真的很麻煩。

他說,許多青少年喜歡邊走邊聽MP3,但大馬路上的背景噪音差不多有50、60分貝,為了聽得更清楚,必須開得更大聲,所以經常都在80、90分貝以上。他建議,常聽MP3或iPod的民眾,最好改用全罩式的耳機,儘管看起來有點「矬」,但它可以有效阻絕外面背景聲音,音樂就不用開太大聲。

振興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陳光超

最近也才剛買一台iPod的陳光超覺得,聽力受損很難恢復,所以他聽iPod時都會把音量降至耳膜可以承受的範圍,或是外接揚聲器聽也是一種享受。問到是否會讓兒子聽iPod,他馬上斬釘鐵截地說:「我才不會讓他聽,萬一聽力受損怎麼辨?」

陳光超說,長期使用內塞式的耳機聽音樂,將對聽神經帶來不可逆的永久性傷害,因為耳機幾乎貼在耳膜上,儘管音量不大,長期下來還是會對聽神經造成傷害,一旦耳神經受損,就無法挽救。

國泰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王仁鵬

王仁鴻表示,耳鼻喉科醫師知道MP3對聽神經造成的傷害,想聽MP3也會選擇全罩式耳機;他強調,全罩式耳機雖然戴起來較「矬」,但它比內塞式來得健康。長期佩戴內塞式耳機,可能造成永久性的聽力損傷,產生噪音性神經傷害;即使使用全罩式耳機,他每聽兩個小時,也會休息一下,絕不會讓自己的耳朵一直處於高分貝環境中。


io:
MissC
2006-08-02 , 14:09
版面: 2.西醫報導
主題: iPod、MP3流行後遺症 少年耳背沒藥醫
回覆: 8
觀看: 744

Re: iPod、MP3流行後遺症 少年耳背沒藥醫

戴全罩式耳機較安全


國泰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王仁鴻則建議民眾,聽隨身聽應改用全罩式耳機或耳掛式耳機,聽力較安全;隨身聽也可以外接揚聲器,享受另一種聽音樂的樂趣。他說,用耳塞聽iPod等隨身聽的音樂,聲音會直接灌入,刺激耳膜,長期下來,聽力會受損。

國外研究顯示,一般市售iPod或MP3所配備的、可塞進耳朵內的耳機,在開到相同的音量刻度時,會比包住整個外耳的大耳機輸出音量高出六至九分貝;且耳塞式耳機隔絕外界噪音的功能比較差,因此,使用者在嘈雜環境中使用時,容易把音量調得更高。

雖然耳塞式耳機對聽力易造成傷害,但大多數年輕人或上班族寧願選擇具有時尚造型的耳掛式耳機,也不想使用戴起來很「矬」的全罩式耳機。美國西北大學通信科學與疾病系主任葛斯泰齊建議民眾,聽MP3時最好把握「百分之六十,三十分鐘」的原則,即把音量開到百分之六十大,每天聽的時間不要超過三十分鐘,以免聽力受損;但如使用大的耳罩式耳機,且音量不超過百分之六十時,每天可以聽一小時。

如果民眾無法掌握分貝,只要記住一個原則,「音量開得比較大時,使用時間就必須縮短。」王仁鴻指出,耳朵聽神經只要八十五分貝以上的音量,就足以造成暫時性的聽力損失;發育中的青少年又比成年人更易受害,一旦產生噪音性重聽,會連旁人講話的聲音都聽不到,且永遠無法恢復,造成終身遺憾。

耳鼻喉科醫師表示,音量會造成累積性傷害,不管是短暫聽、音量開很大,或者是長時間聽、音量開很小,這兩種狀況都會造成耳朵的傷害。他們建議民眾,戴耳機聽音樂不可超過四十分鐘,且每次休息起碼三十分鐘;而且最好少使用耳塞式耳機,因為這類耳機是將聲音直接傳導入耳內,易增加耳內壓力,長時間不當使用,易造成噪音性傷害。

哪些聲音影響聽力?

聲音 / 分貝數
吹風機 / 60﹣90
除草機 / 65﹣95
擴音設備 / 90
營建工地 / 100
一般製造工廠 / 110
汽車喇叭 / 110
交響樂音樂會 / 110
健身房 / 110﹣120
飛機引擎聲 / 140


資料來源:
林口長庚耳鼻喉科主任吳哲民
馬偕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呂宜興
振興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陳光超


io:
MissC
2006-08-02 , 14:09
版面: 2.西醫報導
主題: iPod、MP3流行後遺症 少年耳背沒藥醫
回覆: 8
觀看: 744

Re: iPod、MP3流行後遺症 少年耳背沒藥醫

二十八秒就造成傷害


不只國內有類似的情形,在歐美國家許多年輕耳背的情況也愈來愈嚴重。美國最近的一項調查發現,六到十九歲的青少年中,平均已有百分之十五出現聽力受損情況,大部分人都是因使用耳機收聽MP3所致。這種危險不限於iPod之類的MP3隨身聽使用者,CD和錄音帶隨身聽也一樣使用小型耳塞,使得愈來愈多年輕人提早耳背。

根據英國的皇家聾人協會研究也顯示,十八至二十四歲的年輕人中,有高達百分之三十九的人每天聽MP3在一小時以上;百分之四十二坦承聽音樂的音量「應該太高了」。該協會認為,用耳機聽MP3的安全音量應在八十分貝以下,但一般MP3的最大音量卻達一百分貝以上。

「音量超過一百分貝就會對耳朵造成傷害了。」呂宜興強調,iPod或MP3會對聽神經造成傷害,主要是因為iPod或MP3隨身聽使用的耳機是直接塞入耳朵內,如此一來音量最高可提高九分貝。大家別以為九分貝很少,它相當於鬧鐘和除草機音量的差異。有時候耳機未必緊貼著耳朵,這時就會聽到四周的噪音,使用者也因此會把音量開得更大,完全不知道這麼做會使自己的聽力受損。

一般人如果聽隨身聽的音量在五十至六十分貝間,似乎感覺只是聽得見卻不過癮,非要到八十分貝的音量才會具有震撼感;但多數人的iPod往往是聽超過九十、一百分貝的音量,造成聽力受損而就醫。研究發現,聽iPod音量到最大聲一百零五分貝時,只要幾分鐘,高頻聽力就會受損;聽覺神經壞了,嚴重者會失聰。

「若發現耳朵忽然一邊聽得到,一邊感覺不到聲音,應馬上停止使用耳機,盡快就醫。若超過三天,想要聽不到的那隻耳朵恢復原有聽力,難上加難。」呂宜興解釋,耳朵的聽神經跟人體裡的脊椎神經一樣,一旦受到傷害很難復原,目前沒有任何方法可以治療。他說,戴耳機聽音樂,時間和傷害是成正比,因為隨身音響的音量難以標準化,釋放出的音量有大有小,很難控制音壓。

目前正針對二十幾位大學進行MP3音量測試的陳光超強調,市面上許多MP3的最大輸出音量達一百三十至一百五十分貝,比飛機起降的噪音還大;以此超大音量聽音樂,只要二十八秒聽力就會受損。他建議民眾,聽音樂的音量最好在九十分貝以下,每天使用iPod不超過一小時,且聽一小時就要讓耳朵休息三十到四十分鐘。


io:
MissC
2006-08-02 , 14:08
版面: 2.西醫報導
主題: iPod、MP3流行後遺症 少年耳背沒藥醫
回覆: 8
觀看: 744

iPod、MP3流行後遺症 少年耳背沒藥醫

iPod、MP3流行後遺症 少年耳背沒藥醫
時報周刊No.1482
報導/邱玉珍 攝影/叢皓日

<table border="2" bordercolor="blue" width="300" height="225"><tr><td>圖檔</td></tr><tr><td>當有人叫你兩、三次都聽不見時,最好到醫院做聽力檢查。</td></tr></table>


耳背是老年人的疾病,現在愈來愈多年輕人也有耳背的情況。國內各大醫院耳鼻喉科門診發現,許多使用iPod、MP3等隨身聽的年輕人聽力已受損,等到出現重聽的症狀,被父母強迫到醫院做聽力檢查才發現,聽神經己經受損。

振興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陳光超表示,無論是早年流行的walk man或是時下最流行的iPod、MP3等隨身聽,雖然可以讓人方便、隨意聽自己想聽的音樂,但音量常達一百分貝以上,長期下來耳朵可能會陷入「無聲」的危機,年輕人不可不慎。

今年三月美國語言聽力協會公布一項調查發現,一半以上高中生及三成七成年人有聽覺受損症狀;更有人指控生產iPod的蘋果電腦公司必須為其聽力受損負責;歐盟甚至要求iPod加裝軟體,限制最大音量不能超過100分貝,並提供能防止聽力受損的耳機。

但光是限制音量仍無法預防未老先聾,耳鼻喉科醫師認為,現代年輕人或上班族每天花在iPod或MP3等隨身聽的時間都過長,也會對聽力造成影響;尤其是搭乘大眾捷運系統時聽MP3,及每天聽MP3超過一小時的人,更被認為是聽力受損的高危險群。醫師建議最好每天使用耳機時間不能超過三十分鐘,避免聽力造成永久受損。

很多人以為只有飛機場、鐵工廠的噪音聽久了,會讓耳朵失靈;事實上,在國外或在國內臨床上發現,有愈來愈多年輕人,因為每天聽超酷、超炫的iPod、MP3,而造成聽力受損的情形。陳光超說,對很多年輕人、上班族來說,聽iPod、MP3可以沉浸在自已的世界裡,阻隔外界所有的干擾,如爸媽的啐啐唸、上司的無聊冷笑話、公車或捷運裡的打鼾聲……。

殊不知,整天沉浸在音樂的世界裡,可能引發耳朵健康危機。在陳光超門診裡就有碰過好幾個案例,因爸媽叫好幾次都沒回應,看電視音量也愈開愈大,父母發覺不對勁,強拉小孩到醫院做聽力檢測,才發現耳朵聽神經已受損,開始出現重聽等症狀,再持續聽高分貝音樂,將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看到年輕人到耳鼻喉科求診,我第一個一定會問他,有沒有在聽iPod或MP3。」馬偕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呂宜興表示,以前到門診檢測聽力的大都是老年人或是職業造成的聽力損傷;最近則有愈來愈多年輕人因為耳朵出現耳悶、耳鳴等症狀,到醫院檢查聽力。

這些到醫院檢查聽力的族群以學生、上班族居多,求診時多半有耳鳴、耳朵悶脹感,或聽到嗡嗡叫等症狀。他們每天聽iPod或MP3的時間達三小時以上,而且音量至少在九十分貝;由於他們多屬暫時性的聽力障礙,因此只要適度休息,注意聽音樂的時間及強度,就可讓聽力恢復。


io:

回到「iPod、MP3流行後遺症 少年耳背沒藥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