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黃微芬卅南市報導 《2006/07/30 18:10》
一名懷孕 4個月的婦女作產前檢查時,尿液檢測發現有細菌存在,且白血球稍微增加,但婦人沒有症狀,亦不想服用藥物;由於無症狀的菌尿症容易尿道感染和引發早產,因此醫師便建議她每天飲用 300㏄市售蔓越莓果汁,一個月後,小便檢查一切正常, 40週時產下一健康男嬰。
郭綜合醫院婦產科主任李耀泰指出,蔓越莓是一種植物的果子, 90%成分為水,但亦含有其它有機物質,包括兒茶素、類黃鹼素、前花青素和其它有機酸等;許多研究顯示,長期住在安養中心或使用呼吸器、裝置導尿管、以及性活躍等婦女,如常常尿道感染,不論是每日飲用 240-300㏄蔓越莓果汁,或濃縮的蔓越莓果汁丸,都可以有效的減少尿道感染的機會,可以作為預防尿道感染的一種方法,並減少抗生素發生抗藥性的比率。
他說,以蔓越莓來預防和治療尿道炎的真正機轉尚不清楚,但認為有阻止細菌,特別是大腸桿菌附著在尿道表皮層的能力,因此可減少感染;實驗室中顯示,蔓越莓中的兩種成分有壓抑細菌的附著黏膜的功用,一是前花青素,可以壓抑大腸桿菌纖毛的附著力,二是果糖,可以壓抑第一型大腸桿菌纖毛的附著力,其它可能機轉尚有使尿酸鹼值酸化及所含馬尿酸有殺菌作用。
李耀泰表示,近年來,研究中證明蔓越莓中的 A型鍵前花青素,在尿液中有抗菌黏附的作用,使尿液中大腸桿菌無法黏附在尿道黏膜上,其它飲用的葡萄汁、蘋果汁、綠茶、熱巧克力,因只含 B型鍵前花青素,則沒有抗菌黏附的作用,不能預防尿道感染。
李耀泰指出,女性的尿道較短,如有陰道炎、頻尿、喝水少、或懷孕時,因荷爾蒙的改變使輸尿管蠕動變差、以及子宮壓逼膀胱等,常產生尿道炎,且多為大腸桿菌感染,如多喝蔓越莓果汁,可以減少尿道炎發生率,但在男性或因脊髓受傷後神經性膀胱炎,常要導尿病患,因尿道感染菌種複雜,大腸桿菌所占比率較少,使用蔓越莓預防尿道炎,便未見功效,另外,糖尿病患者應避免蔓越莓果汁混合飲料,因其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易產生高血糖。
李耀泰表示,蔓越莓在商店、藥房和健康食品店皆可買到,有濃縮萃取物的膠丸,亦有錠劑或粉狀製品;飲用蔓越莓具酸味和澀味,故常加果糖、合成糖、水分、維他命等,製成雞尾酒飲料,此時,純蔓越莓汁僅占 25%,藍莓亦有壓抑大腸桿菌附著黏膜的功能,但葡萄汁、柳橙汁、奇異果汁、芒果汁和鳳梨汁則無此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