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1 筆資料符合您搜尋的條件

Enmo
2006-04-25 , 23:31
版面: 1.針灸(穴道按摩)
主題: 穴位自療 常保健康
回覆: 1
觀看: 1745

Re: 穴位自療 常保健康



【記者林進修卅報導】

對年逾五、六十歲的婆婆媽媽來說,五十肩是個惱人的毛病,常讓她們在操持家事時,痛得哇哇叫。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臨床研究顯示,針灸條口透承山穴,可緩解五十肩所帶來的疼痛,提供西醫復健及治療外的另一選擇。

中醫院區中醫外科醫師吳建隆表示,五十肩的原因仍不明確,西醫認為太過勞累使然,也可能是肌肉拉傷所引起;中醫則認為,五十肩屬於痺症,和風寒邪氣進入肩膀、關節脫不了關係。

在風痺、寒痺及濕痺三種痺症中,五十肩屬於痛點固定且很痛的寒痺,除以中藥治療,及中醫傷科的整骨手法外,針灸也是治療的選擇之一。採用的是從一穴穿到另一穴的透穴手法,從條口穴入針,直接抵達對側的承山穴。

吳建隆目前已完成8例個案研究,這些病患均接受每個療程6次的治療,每周針灸一至兩次,每次針灸20分鐘。針灸時,病患平躺,他以三寸針從小腿中間、脛骨外側一個指幅處的條口穴下針,直接穿抵小腿肚中央、腓腸肌凹陷處的承山穴。

第一次針灸前後及第六次針灸後,吳建隆分別為病患做關節活動度、視覺疼痛量表及肌肉力量的測試。統計發現,接受六次針灸治療後,這些病患的疼痛大都獲得緩解,關節活動度也明顯改善,可見條口透承山穴的針灸治療,確實有助於緩解五十肩所引起的不適。

根據中醫巨刺論,針灸治療以患部的對側為主,亦即左側出現五十肩時,針灸右側穴道,反之亦然。為了加強效果,吳建隆建議另加肩三針及後溪穴的針灸;如果合併脖子痠痛,可加風池穴;如果還有肩胛骨疼痛,可再另加天宗穴。

\n儘管針灸可快速緩解五十肩不適,但吳建隆認為預防勝於治療,並建議婆婆媽媽們避免維持同一姿勢太久,避免在不正確的姿勢下勉強出力,並避免熬夜,免得因氣血循環不好而加重症狀。

【2006/04/25 民生報】

回到「穴位自療 常保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