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峰說疫

有關內科方面,請在此貼!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28
文章: 33357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松峰說疫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松峰說疫》

作者:劉松峰朝代:清年份:公元1644年—1911年


自序
卷之一·述古
卷之二·論治
瘟疫名義論
疫病有三種論
用黨參宜求真者論
治瘟疫慎用古方大寒劑論
用大黃石膏芒硝論
立方用藥論
疫症繁多論
治疫症最宜變通論
抄复論
僅讀傷寒書不足以治瘟疫不讀傷寒書亦不足以治瘟疫論
讀傷寒書當先觀陽症論
舍病治因論
瘟疫統治八法
解毒
針刮
湧吐

熨法
助汗
除穢
宜忌
符咒
善後
瘟疫六經治法
太陽經
陽明經
少陽經
太陰經
少陰經
厥陰經
瘟症雜症治略
衄血
吐血
蓄血
斑疹
發黃
斑黃並發
善怒

循衣摸床
譫語語
二便不通
休息瀉
下利
頭汗
盜汗
自汗
無聲
囊縮
結胸
呃逆
搖頭


腹痛
短氣
瘟疫兼暑
瘟疫兼濕
瘟疫兼痢
瘟瘧
妊娠瘟疫
小兒瘟疫
瘟疫雜症簡方
鼻衄
齒衄
吐血
蓄血
發斑
發黃

結胸
呃逆

煩躁
浮腫
咽痛

腹脹
心悸脈結代
已汗不解
熱病生下部有瘡
天時熱毒攻手足腫痛欲斷
熱病餘毒
諸复
瘟瘧痰甚但熱不寒
目暗
瘟症挾驚
熱病口瘡成
熱瘴昏迷煩悶飲水不止
妊娠時疾赤斑變黑尿血
熱病胎死及下胎衣
寒疫
瘟疫應用藥
發表
攻裡
寒涼
利水
理氣
理血
化痰
逐邪
消導
溫補
卷之三·雜疫
葡萄疫
捻頸瘟
蝦蟆瘟
大頭瘟
瓜瓤瘟
楊梅瘟
疙瘩瘟
軟腳瘟
絞腸瘟
鸕瘟
龍鬚瘟
芋頭瘟
蟹子瘟
版腸瘟
脅痛瘟
刺蝥瘟痧
地葡瘟痧
手足麻瘟
扣頸瘟
野狼掐翻
蚰蜒翻
椅子翻
扁擔翻
王瓜翻
白眼翻
繞臍翻
疙瘩翻
麻雀掙
鴉子掙
烏沙掙
黃鷹掙
羊毛掙
鵓鴿掙
烏鴉掙
兔兒掙
長蛇掙
纏絲掙
啞叭掙
母豬掙
老鼠掙
蝦蟆掙
海青掙
眠羊掙
野雀掙
狐狸掙
猿猴掙
莽牛掙
鷹嘴掙
赤膈類傷寒
黃耳類傷寒
解類傷寒
痧病類傷寒
喉管傷寒
油痧瘴
烏痧瘴
啞瘴
鎖喉黃
HT脖子猴HT
谷眼
天行虜瘡
疫厥
羊毛疔
纏喉風
赤瞎
神鬼箭打
霧氣
化金疫
抱心疔
瘟痧
宜識痧筋
放痧十則
放痧法
刮痧法
新定刮痧法
治痧三法
治痧分經絡症候
用藥大法
痧前禁忌
痧後禁忌
撲鵝痧
青筋
痰疫
卷之四·辨疑
辨溫病陰暑
辨夏涼冬暖不足致疾
辨吳又可偏用大黃
辨用老君神明散東坡聖散子
辨賠賑散等方
辨張景岳言瘟疫
辨嘔吐噦呃逆欬逆噫氣
辨五疫治法
辨吳又可疫有九傳治法中先里後表
辨瘟邪止在三陽經
辨內傷寒認作瘟疫
內傷寒發斑
內傷寒發黃
辨汗無太早下無太晚
辨鄭聲
辨褚氏春瘟夏疫
卷之五·諸方
避瘟方
除瘟方
卷之六·運氣
五運詳註
天干陰陽配合化為五運
六氣詳註
陰陽配合五行運化五方位
陰陽剛柔對沖化為六氣
六氣分主客
司天在泉左右間氣
司天在泉解
五運天時民病
六氣天時民病
子午之歲
丑未之歲
寅申之歲
卯酉之歲
辰戌之歲
巳亥之歲
五運五鬱天時民病詳解
土鬱之發
金鬱之發
水鬱之發
木鬱之發
火鬱之發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28
文章: 33357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松峰說疫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憶餘自幼時,耳目之所睹記,鮮見醫而儒者也。乃轉而思焉,其凌替當不至是,使得克自振拔者出,而一起其衰,應必有可觀者焉。故餘極欲留心醫學。每為塾師所迫,俾專工舉子業,而未遑及之。第其所授之文,寓目即昏昏睡去,總不記憶。間嘗取唐宋八家,以及諸名公真稿讀之,一見輒能成誦。第期負過高,自維取法乎上者,僅得乎中。以此所為文詞,往往不能趨時。後鬆峰山人為人言餘所為帖括,乃傳世之作,似非利試之器,當變格以相從,庶幾其有合乎。或有告予者,予聞其言而是之,乃改弦易轍,始克幸博一第。第以揣摹入彀,終覺違心。隨仍浸淫於古,日取諸子百家縱觀之。又念人有七尺之軀,而不解岐黃術,終屬憾事。遂將《靈樞》、《素》、《難》,以及歷代各家醫書,羅列案頭,日日展玩。第醫理玄杳,又係中年學步,卒未能深造其室。唯論其文章好醜,除經論外,惟李士材、汪等筆墨稍覺可觀,餘者字句尚多有未能通順者,遑論其他乎。乙巳夏,山人出所著《說疫》一書,屬餘弁言。餘非知醫者,固不敢強作解事。第觀其全部文章,理法俱從《左》、《國》、《史》、《漢》得來,神而明之,又自成一子,真乃才人之筆,而詎可僅以醫書目之乎。能文之士,取而讀之,始信吾言之不謬也。是醫也,而進於儒矣,是為序。

時乾隆五十年乙巳榴月眷姻弟春圃王樹孝書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28
文章: 33357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松峰說疫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諺曰∶不為良相,則為良醫。明乎良醫之燮理陰陽,胥一世而登諸仁壽,與良相之贊元調鼐者侔也。餘自幼好讀岐黃書,壯而遠遊四方,欲求所謂良醫者,領其所謂卓識偉論,以正所學。歷四十年所,鬱乎吾懷,迄無所遇,而四方之志,終未少頹弛也。夙聞東武山川,奇秀不減雁宕,每神遊馬耳常山間,如東坡所謂隱君子者,庶忻然遇之。嗣聞邑紳士顯緒王君輩,談次間曾於諸城劉相國處,遇其胞侄松峰,溫文爾雅,善古文詩詞,更精岐黃術。餘耳其名,而未獲一共談論,蓄懷時悵悵也。因策蹇走七百餘里,訪松峰於東武之槎河山莊。一見相滂如平生歡。其子濯西,克紹家學,精核醫理,出所著《說疫》一書,屬餘弁言。餘受而讀之,見其三才融貫,而包括殆盡,古今畢舉而搜羅無遺。真足解千百年之疑團,開瘟疫門之覺路。其尤妙者,析瘟疫之名義,分疫證為各種,皆發前人所未發。如所載瓜瓤軟腳,赤膈黃耳,痧瘴諸掙等疫癘怪疾,各有簡便良方,針灸奇術,皆能回春於瞬息,奏效於目前,真可以參變陰陽,起回生死。則是有《傷寒論》於前,不可無《說疫》書於後,直與《金匱》名編表里相成,參互盡變,將胥天下後世而仁壽之。即云與良相之業並垂千古,亦奚不可之有,是為序。

時乾隆丁未清和月福山年眷世弟劉嗣宗撰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28
文章: 33357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松峰說疫 自序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自序
傷寒之不明也,以中寒亂之。瘟疫之不明也,以傷寒亂之。能於其中劃然分析,則其於治傷寒瘟疫也,思過半矣。傷寒自仲景而下,承承繼繼,各有專家。著書立說者,無慮數十種。獨至瘟疫,則略而不講焉。間有談及者,不過寥寥數語。核焉而不精,語焉而不詳。遂至瘟疫一症,靡所指歸,往往以治傷寒法治之。非大用溫散,即過投苦寒,欲病之愈也難矣。先大人引嵐公,一生精於醫理,南北宦遊,雖簿書鞅掌,間聞人疾苦,莫不竭力拯救。餘公聆庭訓,非伊芳朝夕。且齠年善病,因得於暇日,取家藏岐黃書縱觀之,故頗有會心處。因念瘟疫一門,非他症可比,不能遲之歲月,緩為調理。其見效在一二劑之內,其痊癒在三五日之間。不可不亟為講究,以共登寶筏。昔吳又可《瘟疫論》一書,較之諸傢俱見卓識,獨闢蠶業,業已盛行海內。故其方論,茲集一概不錄。第就自所經歷者,聊紓管見,以羽翼又可,當亦談疫者之所不斥也。夫疫病所包甚廣,而瘟疫特其一耳。又添雜疫、寒疫,各著方論,而症治始備,隨編輯酌定,分為六卷。曰述古,曰論治,曰雜疫,曰辨疑,曰諸方,曰運氣,亦庶幾成一家言焉。第是書之成,錦兒之力居多。其曰《松峰說疫》者,明乎其不敢擅為己有,以成善則歸親之意云爾。其中分傷寒與瘟疫,皎若列眉,而理路治法亦頗審慎,不敢掩古人所長而襲為己有。

亦不敢震前賢名望而為其所愚。第疫症千變萬化,治之不可膠執,亦不可師心所顧。同志君子,神明而變通之是,則餘之濃望也。夫是為序。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28
文章: 33357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松峰說疫 卷之一·述古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卷之一·述古
刺法論帝曰∶余聞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不施救療,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岐伯曰∶不相染者,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避其毒瓦斯,天牝(天牝,鼻也。老子謂玄牝之門。毒瓦斯從鼻來,可嚏之從鼻而出。)從來,復得其往,氣出於腦,即不幹邪。氣出於腦,即先想心如日。

欲將入疫室,先想青氣自肝而出,左行於東,化作林木。次想白氣自肺而出,右行於西,化作戈甲。

次想赤氣自心而出,南行於上,化作焰明。次想黑氣自腎而出,北行於下,化作水。次想黃氣自脾而出,存於中央,化作土。五氣護身之畢,以想頭上如北斗之煌煌,然後可入疫室。

陽明脈解篇帝曰∶病甚則棄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不食數日,踰垣上屋。所上之處,皆非其素所能也,病反能者,何也?岐伯曰∶四肢者,諸陽之本也,陽盛則四肢實,實則能登高也。帝曰∶棄衣而走者,何也?岐伯曰∶熱盛於身,故棄衣而走也。帝曰∶其妄言罵詈、不避親疏而歌者,何也?岐伯曰∶陽盛則使人妄言罵詈、不避親疏而不欲食,不欲食故妄走也。

(此言胃病皆邪氣之盛也。邪盛故熱盛,熱盛故陽盛,陽盛故三者之病由此矣。)

熱論篇帝曰∶熱病已愈,時有所遺者,何也?岐伯曰∶諸遺者,熱甚而強食之,故有所遺也。

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熱有所藏,因其穀氣相薄兩熱相合,故有所遺也。帝曰∶治遺奈何?岐伯曰∶視其虛實,調其逆從,可使必已也。帝曰∶病熱當何禁之?岐伯曰∶病熱少愈,食肉則復,多食則遺,此其禁也。(此言病之所以遺者,由於強食,而有治之之方,復有禁之之要也。遺者,病已愈而邪氣未盡衰,若有所遺而在也。禁者,禁於未遺之先也。肉性熱而難化,尤當禁也。)

評熱病論帝曰∶有病溫者,汗出輒复熱而脈躁疾,不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為何?岐伯曰∶病名陰陽交,(陰陽之氣不分別也。)交者死也。帝曰∶願聞其說。岐伯曰∶人所以汗出者,皆生於谷,谷生於精。今邪氣交爭於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卻而精勝也,精勝則當能食而不復熱。复熱者,邪氣也。汗者,精氣也。今汗出而輒复熱者,是邪盛也。不能食者,精無俾也。(精氣不能使之食也。)病而留者,其壽可立而傾也。且夫熱病曰∶汗出而脈尚躁盛者死。今脈不與汗相應,(脈躁疾,不為汗衰。)此不勝其病也,其死明矣。狂言者是失志,失志者死。今見三死,(身熱不能食,一也。脈躁盛者,二也。狂言者,三也。)不見一生,雖愈必死也。

《靈樞》熱病篇曰∶熱病已得汗出,而脈尚躁,喘且複熱,勿刺,喘甚者死。

又曰∶熱病已得汗,而脈尚躁盛,此陰脈之極也,死。

刺熱篇曰∶肝熱病者,小便先黃,腹痛多臥,(肝經之脈,環陰器,抵少腹而上,故有是症。)身熱。

熱爭(邪與正爭。)則狂言及驚,脅滿痛,手足躁,不得安臥。(肝經之脈,從少腹上挾胃貫膈,布脅肋,循喉嚨之後,絡舌本,故見此症。肝之病發為驚駭,故病則驚。胃不和,則臥不安,木來乘土,故不得安臥。)庚辛甚,(金克木也。)甲乙大汗,(本經氣旺之日。)氣逆則庚辛死。(以其氣逆甚也。上三句,總言其甚其死,必以克我之日;得汗而愈,必以自得其位之日。後四段放此。)刺足厥陰、少陽。其逆則頭痛員員,脈引沖頭也。(肝經脈,自舌本,循喉嚨之後,上出額,與督脈會於巔。故病氣逆則如是也。員員者,靡定也。)

松峰曰∶此專引經義,刺法不贅。

心熱病者,先不樂數日,(邪入經絡,則神不安,故不樂。)乃熱。熱爭則卒心痛。煩悶善嘔,頭痛面赤無汗。(心脈起於心中,其支別者,從心系上挾咽。小腸之脈,直行者,循嚥下膈抵胃。其支別者,從缺盆循頸上頰,至目外。故兼見諸症。心在液為汗,今病熱,故無汗以出耳。)

壬癸甚,(克。)丙丁大汗。(氣旺。)氣逆則壬癸死。刺手少陰、太陽。

脾熱病者,先頭重頰痛,煩心顏青欲嘔,(胃脈起於鼻交中,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挾口,環唇,下交承漿,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過客主人,循髮際,至額顱。故先頭重頰痛顏青也。脾之脈,其支別者,復從胃別上膈,注心中。其直行者,上膈挾咽。故煩心欲嘔也。)身熱。

熱爭則腰痛不可用俯仰,腹滿洩,兩頷痛。(胃脈支別者,起胃下口,循腹裡,下至氣街中而合,以下髀關。氣街者,腰之前,故腰痛也。脾脈入腹,屬脾絡胃,入胃之脈,自交承漿,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循頰車。故腹滿洩而兩頷痛也。)甲乙甚,戊己大汗。氣逆則甲乙死。刺足太陰、陽明。

肺熱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惡風寒,舌上黃,(肺主皮毛,熱中之,則先淅然惡風,起毫毛也。

肺脈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今肺熱入胃,胃熱上升,故舌上黃。)身熱。熱爭則喘咳,痛走胸膺背,不得太息,頭痛不堪,汗出而寒。(肺居膈上,氣主胸膺,在變動為咳,背為胸中之府,故喘咳,痛走胸膺不得太息。肺之絡脈,上會耳中,今熱氣上薰,故頭痛不堪,汗出而寒。)丙丁甚,庚辛大汗。

氣逆則丙丁死。刺手太陰、陽明,出血如豆,立已。

腎熱病者,先腰痛膀胱脈,循肩內,挾脊抵腰中,又腰為腎之府,故痛。( ,脊梁後骨。) ,苦渴數飲,( ,音行。 ,音酸,酸痛也。腎脈自循內踝之後,上內,出內廉。又直行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身熱。熱爭則項痛而強, 寒且酸,足下熱,不欲言。(膀胱脈,從腦出,別下項。腎脈起於小指之下,斜趨足心,出於然骨之下,循內踝之後,別入跟中,以上內。又其直行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故見諸症。)其逆則項痛員員澹澹然。

戊己甚,壬癸大汗。氣逆則戊己死。刺足少陰、太陽。(員員,靡定也。澹澹,無意味也。)

又曰∶肝熱病者,左頰先赤。心熱病者,顏先赤。脾熱病者,鼻先亦。肺熱病者,右頰先赤。腎熱病者,頤先赤。病雖未發,見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以面之部位應五臟。)

又曰∶治諸熱病,以飲之寒水乃刺之,必寒衣之,居止寒處,身寒(熱退身涼也。)而止也。(乃可以止針。)

餘曾見一小兒患瘟熱邪深重,棄衣而走,晝夜靡寧,手足不閒,翻動器皿,掏撥什物,尋得涼水一甕,且浴且飲,一日後,隨熱退身涼而愈。松峰記。

刺法自有專門,以此數段中義蘊有關於瘟疫,故採錄之,非講刺法也。

熱論篇帝曰∶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間,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岐伯曰∶巨陽者,諸陽之屬也,(太陽六經之長,總攝諸陽。)其脈連於風府,故為諸陽主氣也。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熱雖盛不死。其兩感於寒而病者,必不免於死。一日巨陽受之,(巨陽,太陽也。)故頭項痛,腰脊強。二日陽明受之,陽明主肉,其脈挾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痛而鼻乾不得臥也。三日少陽受之,少陽主膽,其脈循脅絡於耳,故胸脅痛而耳聾。三陽經絡皆受病,而未入於臟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陰受之,太陰脈循布胃中,絡於嗌,故腹滿而嗌幹。五日少陰受之,少陰脈貫腎絡於肺,系舌本,故口燥舌乾而渴。六日厥陰受之,厥陰脈循陰器而絡於肝,故煩滿而囊縮。三陰三陽五臟六腑皆受病,榮衛不行,五臟不通則死矣。其未滿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滿三日者,可下而已。

松峰曰∶此《內經》、《傷寒》傳經之正例也。瘟疫雖與傷寒不同,但邪在膜原,正當經胃交關之所,半表半里。其熱淫之氣,浮越於某經即顯某經之症,專門瘟疫者,又不可不知也。(汗下又不可泥定三日。)

經曰∶其冬有非節之暖者,名曰冬溫。冬溫之毒與傷寒大異。冬溫復有先後,更相重沓,亦有輕重,為治不同。

松峰曰∶冬暖,來年入夏必病,當時病者卻少。

陰陽應像大論曰∶冬傷於寒,春必溫病。

松峰曰∶《雲笈七簽》中引作冬傷於汗,甚妙。蓋言冬時過暖,以致汗出,則來年必病溫。

餘細體驗之,良然。冬日嚴寒,來春並無瘟疫,以其應寒而寒,得時令之正故耳。且人傷於寒豈能稽留在身,俟逾年而後病耶?

金匱真言論曰∶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於精者,春不病溫。

松峰曰∶藏精者,百病不生,豈第不病溫而已哉。

論疾診尺篇曰∶尺膚熱甚,脈盛躁者,病溫也。其脈盛而滑者,病且出也。

松峰曰∶出字謂邪不入裡,將解散也。

張仲景溫病篇曰∶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發汗已,身灼熱者,名風溫。風溫為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音旱。鼻息如雷。)語言難出。(自發汗已至此,言大發其汗之害。)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視失溲。

(臟氣不固,故失溲。此四句言誤下之害。)若被火者,微發黃色,劇則如驚癇,時螈。(癇,音閒。俗云羊羔風,其聲如羊。螈,音熾縱,抽拉發搐。此四句言用火逼汗,劫取之害。)若火薰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表熱無寒,故不宜汗。裡熱無實,故不宜下。表裡俱熱,尤不宜火。

若誤汗、下、火劫則逆,一逆尚可延引時日,再逆第二次,則陰立亡而死。)

經曰∶春應暖而復大寒,夏應熱而反大涼,秋應涼而反大熱,冬應寒而反大溫,此非其時而有其氣,是以一歲之中,長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則時行之氣也。

劉南瑛曰∶四時氣候不正為病,謂之時症,與傷寒、溫、暑、寒疫等症不同,唯秋從未見有病者。

《素問》∶四時不節,則生大疫。

《傷寒論》曰∶陽脈洪數,陰脈實大,遇溫熱變為溫毒。(陽主表,陰主裡,洪數實大皆熱也。兩熱相合,變為溫毒。)

又曰∶溫病之脈,行在諸經,不知何經之動也,各隨其經所在而取之。(瘟病由不正之氣散行諸經,難別何經所受,必審其病之屬於何經,而後可以施治。)

熱病須得脈浮洪,細小徒自費神功,(陽病當得陽脈。細小,陰脈也。屬死症,不治。)汗後脈靜當便瘥,喘熱脈亂命應終。(汗後邪退即生,邪盛即死。)

松峰曰∶熱病而脈細小,雖云不治,然有脈厥者,不在此例。

陽毒健亂四肢煩,面赤生花作點斑。狂言妄語見神鬼,下痢頻多喉不安。汗出遍身應大瘥,魚口開張命欲翻。有藥不辜(負也。)但與服,能過七日始能安。(陽症宜汗解,如失汗則邪傳入臟,故有健亂等危症。病傳在裡不當汗,又加之遍身自汗,口如魚口開張者死。能過七日乃過經,陽熱退,方有可救之理。)

松峰曰∶七日能安之說,不過言方有可救之理,非雲愈也,總不可泥。

熱病未汗,脈須浮洪;既汗,脈當安靜。倘有散漫之脈或不汗而愈,(不汗而愈,謂之幹瘥。)其平復未可全許也。

瘟疫,眾人一般病者是。又謂之天行時疫。治法有三,宜補、宜散、宜降。熱甚者,宜服童便。

松峰曰∶補者,如四損不可正治及老幼與本來虛弱者是也。(四損解,見諸論中。)散者,清涼解散是也。(瘟症不宜溫散。)降者,從大小便驅逐其邪是也。

瘟家之脈散難名,隨其脈狀分諸經。若浮而大按無力,補中帶錶隨時寧。

松峰曰∶浮大無力,本虛怯脈,何以知其為瘟疫乎?必應以瘟脈、(洪數而浮。)瘟症參之,方為無弊。脈狀狀字,指病症與色、與聲而言。

疫症關係,全在虛實二字。實者易治,虛者難治,以元氣本虛,邪不易解。若治挾虛者,而不知托散,但知攻邪,愈攻則愈虛,愈虛則斷無有不死者。

松峰曰∶虛實二字,三種疫病皆有之,即瘟中亦有虛實,但熱多而無寒耳。

瘟疫之來無方,然召之亦有其故,或人事之錯亂,天時之乖違,屍氣之纏染,毒瓦斯之變蒸,皆能成病。症既不同,治難畫一。瘟疫多火熱之氣,蘊蓄於房戶,則一傢俱病;蘊蓄於村落,則一鄉俱病;蘊蓄於市廛,則一城俱病;蘊蓄於道路,則千里皆病。故症雖多,但去其火熱之氣,而少加祛邪逐穢之品,未有不可奏效者也。

凡治瘟疫宜清利者,非只一端,蓋火實者宜清,氣實者宜行,食滯者宜消,痰甚者宜化,皆所謂清利也。凡此數者,滯去則氣行,而表邪自解,然宜用於實邪等證,而本非虛證之所宜。其有虛中挾實者,不妨少為清解。

凡瘟疫宜下者,必陽明邪實於腑,而秘結腹滿,或元氣素強,胃氣素實者,方可下,若大便雖數日不行,而腹無脹滿,及大便無壅滯不通之狀,或連日不食而臍腹坦然,軟而無礙,此陽明胃腑本無實邪,切不可妄下以洩中氣。蓋諸誤之害,下為尤甚,不可忽也。

週翰光曰∶與急症急攻,並註意逐邪等論,當合看,務要因時制宜,變通不拘也。

雖古法雲瘟病在三陽者多,三陰者少,然亦不可拘泥。

瘟疫六七日不解,以致熱入血室,發黃,身如煙熏,目如金色,口燥熱結,以砭針刺曲池,出惡血,仍以通聖散,兼散兼下,得汗如黃水,糞如黑膏即愈。此即北方之所謂打寒也。其法用手捋兩膊,使血聚於臂,以帛縛定,乃用箸夾瓷鋒,擊刺肘中曲澤旁之大絡,使邪毒隨惡血而出,亦最捷之法,窮人用之極效​​,然非曲池穴也。

松峰曰∶瘟症傳裡者,熱毒深重,其症譫語發狂,循衣摸床,撮空理線,目赤如火,如醉如痴,或登高而歌,棄衣而走,齊俗謂之猴兒病。用小棗蘸燒酒遍身刮痧,痧出,其色紫赤,其高起者,狀如棗栗,遂用針出惡血,往往取效,此亦一刺法也。

治瘟疫大抵不宜發汗。經曰∶不惡寒而反渴者,溫病也。明其熱自內達外也。疫有傷氣、傷血、傷胃之殊,故見證不同,治亦稍異。若入臟者,則不知人而死矣。大法以症為則,毋專以脈為據也。

松峰曰∶入臟不知人,亦不必即死。不過較在經者難施治耳,此兼三疫而言。

人在氣交之中,如魚在水,一毫渣滓混雜不得,設川澤潑灰,池溏入油,魚鮮有得生者,人受疫氣,何以異此。

疫者,民皆病也。癘鬼為災,斯名疫耳。

松峰曰∶疫如徭役之役,沿門闔戶皆病之謂。齊俗謂小兒生痘為當差,亦即徭役之義。

天地以生物為心,寒熱溫涼,四氣遞運,萬古不易,人生其間,觸之而病者,皆因起居無時,飲食不節,氣虛體弱,自行犯之,非寒暑之過。若以寒暑為殺厲之氣,觸之即病,則人無類久矣,豈天地生物之心哉。至於非其時而有其氣,謂之不正之氣則可,謂之疫氣則非也。何者?不正之氣,人感之者,有病有不病,未可一概論也。若夫疫氣,則不論貴賤貧富,老幼男女,強弱虛實,沿門闔境,傳染相同,人無得免者。此唯兵荒饑饉之年有之。

瘟病之治,宜從涼散固也。然必表裡俱有熱症方可用,若表邪未解,雖外熱如火而內無熱症可據者,不得概用涼藥。

松峰曰∶誤投熱藥猶或可解,若誤投涼藥,殺人等於操刃。語曰∶薑桂投之不瘥,芩連用之必當。其不曰芩連投之不瘥,薑桂用之必當者,明乎傷寒妄投涼藥則不可救矣。瘟疫雖屬邪熱,其有不宜用涼藥之時,投劑仍當審慎。

冬有非時之暖,或君相客熱之令而病熱者,名曰冬溫,與冬月正傷寒大異。法宜涼解,此舍時從症也。若夏有寒者,其宜溫亦然。

松峰曰∶冬溫之說,吳又可曾非之,然謂冬時絕無溫熱則又不然,故宜舍時從症。

寒疫乃天時之暴寒,較冬時之嚴寒,又有輕重之異。時氣自是天行疫癘之氣,又非寒比也。瘟病多山澤蒸氣。

松峰曰∶冬時亦有熱疫,餘子秉錦,於深冬時,忽患四肢走注疼痛,餘以治週痺之法治之不應,遂自用銀花、草節、羌、防、荊芥、薄荷、桑枝,黃芩、梔子、生地,涼散敗毒之品加減出入,服三四十帖始愈。後聞其時患此症者甚多,始知此亦疫症也。

時氣者,乃天行暴癘之氣,不因寒而得,治法當闢散疫氣,扶正氣為主,若多日不解,邪熱傳變雜症,宜從傷寒變症條內採擇用之。

經曰∶冬不藏精者,春必病瘟。十月屬亥,十一月屬子,火氣潛伏,當養其真,而為來春發生之本,此時若恣意戕賊,至春陽氣輕浮,必有瘟疫,此兩個月為一年之虛。若上弦前、下弦後,月廓月空為一月之虛。風霾霆電,大寒熱,日月蝕,愁怒驚悲,醉飽勞倦,為一日之虛,當此時,可不養天和遠房室哉!

溫熱病因外感內傷,觸動鬱火,自內而發之於外,初則表裡俱熱,宜用涼散之劑,兩除表里之熱,久則表熱微而裡熱甚,又宜承氣苦寒之劑以瀉之,則熱退身涼而病自已。(倘認作即病傷寒之症,用麻黃辛溫之劑以發表,則內熱愈甚而斑黃、狂亂之症起矣。或未用辛涼之劑以解表,便用承氣苦寒之劑以攻裡,則表熱未去而結胸虛痞之症見矣。)

松峰曰∶瘟疫不可認作即病之傷寒,便用麻黃固已,餘曾經瘟症盛行之時,眾人所病略同,大概宜用涼散攻下之劑。中有一人得病,詢其症,不過身熱、身痛、頭痛、拘急等症,診其脈卻遲而緊,竟與冬月正傷寒無異。因投麻黃發表之劑,乃得汗解。始悟治病最宜變通,不可拘執,瘟疫固爾,雜病亦然。

凡傷寒瘟疫其不可治及難治者,必屬下元虛症。(松峰按∶間亦有之,亦不必然。)如家中傳染者,緣家有病患,旦夕憂患,飲食少進則氣餒,感其病氣,從口鼻入,故宜清陽明,舒鬱結,兼理勞傷為要。(松峰按∶此句不可泥。兼字宜重讀。)

松峰雲∶餘家曾有患瘟症者十餘人,互相傳染。餘日與病患伍,飲食少進,旦夕憂患所不待言,而竟免傳染。偶一日,一入疫家,實時而病,求其故不得,因憶伊芳時舉家患病,餘忙亂終日,夜來獨居一室,閉門焚降真香一塊,想以此得力耶。

瘟疫不可先定方,瘟疫之來無方也。

傷寒瘟疫三陽症中,往往多帶陽明者。手陽明經屬大腸,與肺為表裡,同開竅於鼻。足陽明經屬胃,與脾為表裡,同開竅於口。凡邪氣之入,必從口鼻,故兼陽明症者獨多。邪在三陽,法宜速逐,遲則胃爛發斑。或傳入裡,則屬三陰,邪熱熾者,令陰水枯竭,於法不治,此治之後時之過也。

陰陽失位,寒暑錯時,故生疫。

瘟疫之來,多因人事之相召,而天時之氣運適相感也。故氣機相侵,而地氣又復相應,合天地人之毒瓦斯而瘟疫成焉。

治溫熱疫癘不可用辛熱藥,宜清涼辛甘苦寒。

仲景書,王叔和得散亡之餘,詮次間有穿鑿,成氏因註釋,致將冬時傷寒之方,通解溫暑,遺禍至今。溫暑別自有方,今失無徵,宋龍門所以嘆《傷寒》無全書也。

夫病瘟而強之食,病而飲之寒,此眾人之所以為養也,而良醫之所以為病也。

時疫感之,必先入胃,故多用陽明胃藥。

濕熱時毒感於口鼻,傳入陽明,邪正交爭。陰勝則憎寒,陽勝則壯熱,流入百節則一身盡痛,上行頭面則為腫大,名大頭瘟。

暑濕熱三氣門中,推人參敗毒散方為第一。三氣合邪,豈易當哉,其氣互傳則為疫矣。方中所用皆辛平,更有人參大力者,荷正以祛邪。病者日服二三劑,使疫邪不復留,詎不快哉。奈何俗醫減去人參,曾與他方有別耶?

疫,癘也。病氣流行,中人如磨礪傷物也。疫,役也。有鬼行役,役不住也。

凡治瘟疫,須先觀病患兩目,次看口舌,以後以兩手按其心胸至小腹有無痛處,再問其大小便通否,渴與不渴,服過何藥,或久或新,並察其脈之端的,脈症相同方可以言吉凶,庶用藥無差。此數者最為緊要,醫家之心法。

治暑月溫病、熱病、疫癘病,不可用辛溫熱藥,宜辛涼、清甘、苦寒,升麻、柴胡、葛根、薄荷、石膏、芩、連、梔、柏、甘草、芍藥之類。

癘疫、痘疹、發斑、熱毒等症,但臥陰土濕地,則解涼拔毒,能減其半。土之妙用如此,智者類而推之。

疫病當分天時寒暑燥濕,因時制宜。如久旱而熱疫,忌用燥劑;久雨而寒疫,脾土受濕,忌用潤藥。

疫邪自外而入,唯虛人感之必深,如用祛邪藥汗下,必先顧元氣,則溫散、溫補、反治、從治諸法,何可不知。

每見治溫熱病,誤攻其里尚無大害,誤發其表變不可言,此足明其熱自內達外矣。

衛遜亭曰∶此足見瘟病斷無發散之理,至雲攻裡尚無大害,當重看大字。

天地疫癘之氣,俗人謂之橫病,多不解治,皆曰日滿則瘥,致夭枉者多矣。凡覺病即治,折其毒瓦斯自瘥,切莫令其病氣自在,恣意攻人,拱手待斃。

世人誤認瘟疫為傷寒,雲傷寒是雅士之詞,天行瘟疫是田舍間俗語,誤亦甚矣。

疫氣邪正混合,倘邪勝正衰則危。藥之苦寒者傷胃,溫補者助邪。如人中黃之類,最為合法。

瘟疫乃天地之邪氣,人身正氣固,則邪不能幹,故避之在節欲節勞,仍毋忍飢以受其氣。至於卻邪之法,如經所云∶天牝從來,復得其往,氣出於腦,即不干邪是也。蓋天牝者,鼻也。鼻受天之氣,故曰天牝。瘟邪之氣,自空虛而來,亦欲其由空虛而去,即下句氣出於腦之謂也。蓋邪氣自鼻通於腦,則流布諸經,令人病瘟。氣出於腦謂嚏之,或張鼻以洩之,或受氣於室,速洩於外,而大吸清氣以易之,則邪從鼻出,而毒瓦斯自散,此卻邪於外之法也。又想心如日等法。(見前。)蓋膽屬少陽,中正之官,其氣壯,則臟氣賴以俱壯,而邪不能入,此強中禦邪之法也。凡探病診疾,知此諸法,雖入穢地,可保無虞。男病邪氣出於口,女病邪氣出於前陰,其相對坐立之間,必須知其向背,行動從容,察位而入方妙。

治瘟疫須分上、中、下三焦。蓋人之鼻氣通於天,故中霧露之邪為清邪。從鼻息而上入於陽,入則發熱、頭痛、項強、頸攣,正與俗稱大頭瘟、蝦蟆瘟之說符也。口氣通於地,故中水土之邪者,為飲食濁味,從口舌而下入於陰,入則必先內栗,足膝逆冷,便溺妄出,清便下重,(疑即後重。)

臍築(向外掙築。)湫痛,正如俗稱絞腸瘟、軟腳瘟之說符也。然口鼻所入之邪,必先註中焦,以次分佈上下,不治則胃中為濁,營衛阻而血凝,其釀變即現中焦,俗稱瓜瓤瘟。疙瘩瘟等症,則又陽毒癰膿,陰毒遍身青紫之類也。此三焦定位之邪也。若三焦邪混為一,內外不通,臟氣熏蒸,上焦怫鬱,則口爛食齦矣。若衛氣前通者,因熱作使,遊行經絡臟腑,則為癰膿。營氣前通者,因召客邪,嚏出聲咽塞,熱壅不行則下血如豚肝。然此幸而營衛漸通,故非危侯。若上焦之陽,下焦之陰兩不相接,則脾氣於中難以獨運,斯五液注下,下焦不闔而命難全矣。治法於未病前,預飲芳香正氣藥則邪不能入,倘邪入,則以逐邪為要。上焦如霧,升而逐之,兼以解毒。中焦如漚,疏而逐之,兼以解毒。下焦如瀆,決而逐之,兼以解毒。營衛既通,乘勢追拔,勿使潛滋,方為盡善。

瘟邪直行中道,流布三焦,上焦為清陽,故清邪從之上入。下焦為濁陰,故濁邪從之下入。

中焦為陰陽交界,凡清濁之邪,必從此分區,甚者三焦相混,上行極而下,下行極而上,故聲咽塞,口爛食齦者,(上焦之症。)亦復下血如豚肝,(下焦之症。是上下焦症齊見矣。)非定中上不及下,中下不及上也。

臧盧溪曰∶二節當參看。

夫寒中所以清火,亦能解表,蓋陽亢陰衰則火盛水虧,水涸於經,安得作汗?譬之干鍋赤裂,潤自何來。但加以水,則鬱蒸沛然,而熱氣上騰矣。汗自水生,亦復如是。用涼藥以救水,水生而汗有不出者乎。

補中亦能散表。夫氣虛於內,安能達表,非補其氣,肌能解乎,凡脈之微弱無力或兩寸短小者,即其症也。血虛於里,焉能化液,非補其精,汗能生乎,凡脈之浮芤不實或兩尺無根者,即其症也。然補則補矣,更當斟酌盡善,用得其宜,妄補住邪,則大害矣。

瘟疫來路兩條,去路三條,治法五條,盡矣。何為來路兩條?有在天者,如春應暖而反寒云云。

此非其時而有其氣,人受之,從經絡入則為頭痛發熱,咳嗽發頤大頭之類。其在人有互相傳染者,其邪則從口鼻入,憎寒壯熱,胸膈滿悶,口吐黃涎之類,所謂來路兩條者此也。何如去路三條?在天之疫,從經絡而入者,宜分寒熱,用辛溫辛涼之藥以散邪,如香蘇散,普濟消毒飲之類,俾其仍從經絡而出也。在人之疫,從口鼻而入者,宜芳香之藥以解穢,如神術正氣等散之類,俾其仍從口鼻而出也。至於經絡口鼻所受之邪,傳入臟腑漸至潮熱譫語,腹滿脹痛,是毒瓦斯歸內,疏通腸胃,始解其毒,法當下之,其大便行者則清之,下後而餘熱不盡者亦清之,所謂去路三條者此也。

何為治法五條?曰發散,曰解穢,曰清中,曰攻下,曰酌補,所謂治法五條者此也。

松峰曰∶此段亦頗為近理,故錄之。唯於補法中而改一酌字,以瘟疫用補法,必如吳又可所謂四損不可正治者方議補。倘不應補,而冒然用之,補住其邪,其害不可勝言矣。

又曰∶餘凡閱書並有所見聞,關於疫症者,率皆採錄,久而成帙,然其出處,當時亦或不載,故除引經論外,皆不著其書名姓字,以免漏之誚,且只圖有俾醫學,非欲博古也。以上記精言,以下載故實。

桐鄉醫生趙某,偶赴病家,請歸已暝,又將雨,中途見矮屋,有燈明滅,時已下雨,遂叩門求宿。內有婦人應曰∶男子不在,不便相留。醫懇棲簷下,許之。將更餘,婦開門延入,醫謝不敢,婦引之甚力,且求合,醫視其燈青黯,且手冷如冰,知遇鬼,亟欲奔避,婦雙手挽其頸,以口就醫之口,既而大噦曰∶此人食燒酒生蒜,臭穢何可近也。遂入。醫复冒雨而走,抵家十餘日後,經矮屋,則一孤也。

松峰曰∶足見燒酒大蒜於疫癘盛行所不可闕。

陳宜中夢神人語曰∶天災流行,人多死於疫癘,唯服大黃得生,因遍以示人時果疫,因服大黃得生者甚眾。

松峰曰∶大黃,瘟疫症尚在表,總不宜服,唯入裡宜服。

蘇耽最孝,謂母曰∶後三年郴人大疫,宜穿井植橘,病患食橘葉水一盞自愈。

黃德環家烹鱉,用箬笠蓋其釜,揭見一鱉,仰把其笠,背皆蒸爛,然頭足猶能伸縮,家人憫之,潛放河中,後此人患熱病垂危,因徙於河邊將養。夜有一物,徐徐上身,其人頓覺涼爽,及曉,視胸臆間悉塗淤泥,其鱉在身上,三曳三顧而去,即日病瘥。

臧盧溪曰∶熱病者胸腹煩熱,用井底泥塗之,亦此意也。又足見放生之報。

範文正公所居之宅,浚井先必納青術數斤於中以避瘟。

張鳳逵司空著《傷暑全書》,力辨仲景《傷寒論》中寒毒藏於肌膚,至春變為瘟病,至夏變為暑病,與《內經》溫根於寒之說,以為此屬上古之論,與今風氣不合。太古時,洪水懷山,草木閉塞,天地蒙昧,陰靄拂鬱,陽明未舒,以故寒氣盛行,元和令少,即當盛夏亦無燥金之患。後世衣冠文物漸開,五行分佈,水火之氣各司其權,以此隨定暑為火氣,一以涼劑投之。

卓哉司空之見,不唯醫理入微,亦可謂善讀古人書者矣。

趙逵好吹笛為戲,是年,瘟疫盛行,一日吹笛至茶肆,有老嫗與逵言∶近有五人來店喫茶,見吹笛者過,各迴避,自後疫遂止,人疑即五瘟使者。後一秀士貌類炳靈公入茶店,囑老嫗雲∶趙逵有濟貧之心,必獲善果,言訖不見。後老嫗以語逵,逵赴廟謝神,聞空中云∶來年必魁天下,三年後當入相。後果為獄府尚書。

一說部載岷俗畏疫,一人病闔家避之,病者多死。刺史辛公義命皆輿置廳事,暑月,病患填廊廡,公義晝夜處其間,省問施治,病者愈,乃召其親戚,諭遣之歸,皆慚謝而去,風俗隨變。

松峰曰∶辛公之不染疫,乃清正仁愛,存心得報,世之作吏者,不可不知也。

昔時,山東一家有五百餘口,從無傷寒疫症。因每歲三伏日,取葶藶一束,陰乾,至冬至日,為末收貯,俟元旦五更,蜜調,人各一匙,黃酒和服。飲時,先從少始。

呂复,字符膺,號滄洲,呂東萊之後,河東人。治一人患三陽合病,脈長弦,以方涉海受驚,遂吐血升許,兩脅痛,煩渴,譫語,遂投小柴胡,去參加生地。半劑後,俟其胃實,以承氣下之,得利而愈。又治一人,時症踰月,既下而熱不已,脅及小腹偏左滿,肌肉色不變,俚醫以為風,浹四旬,其毒循宗筋流入睾丸,赤腫若瓠,瘍醫刺潰之,兩脅腫痛如故。呂診其尺中皆數滑,乃以雲母膏作丸,衣以乳香,硝黃煎湯送下,下膿五碗,明日再下餘膿而愈。

松峰雲∶餘用小柴胡往往減參,且瘟疫原不宜於參,參之價又貴,權作世間原無此藥何如。

餘見一人患瘟疫甫愈,外腎忽腫若瓠,想系瘟毒未盡,循宗筋流入睾丸,若急服清熱解毒之劑或可潛消,且其人尚能動履,亦被瘍醫刺潰,數日而沒。

葛幹孫,字可久,平江吳人。治時症不得汗,發狂循河而走,公就控置水中,使禁不得出,良久出之,裹以濃被,得汗而解。

劉南瑛曰∶系實法。

昔有一重囚,於獄中患疫而沒,獄卒報明病故。時方薄暮,出屍委棄溝壑,適值天氣暴寒,裸凍一夜而蘇,匍匐覓道返裡,隨免刑戮之難。

孫鳳亨曰∶與水浸汗解,其理略同。蓋瘟疫無非熱症,火盛悶絕,遇寒而解。此囚想必有陰德。

劉從周,韶州曲江人。言痢疾以手足和暖為熱,嚴冷為寒,又言盛夏發熱有進退者為傷暑,熱不止者為傷寒瘟疫。

松峰曰∶此論痢疾不確,論暑與瘟疫發熱至當不易。

衡州南靈鷓鴣,解嶺南野葛諸菌毒及避瘟瘴。又名KT ,多對啼,其鳴雲∶但南不北。又云∶鉤格磔。

松峰曰∶此鳥是處皆有,亦隨其方言而命名各殊。齊魯間則聽其鳴雲∶光棍奪鋤。蓋因其鳴於孟夏,伊芳時正鋤田也。餘至燕趙,聞此鳥鳴,詢之土人,則云∶打公罵婆。昔有一婦不孝翁姑,隨死變此鳥,自鳴其惡,以警眾也。又有云燒香拜佛者,餘至南中,則有云上山看火者,有云脫卻硬者,並見蘇東坡高青邱詩。

昔耶律文正公下靈武,諸將爭掠子女玉帛,公獨取書數部,大黃兩駝而已。既而軍中大疫,惟得大黃可愈,所活幾萬人。

晉陵城東遭大疫,傳染病者,人不敢過問。有熊禮妻錢氏,歸寧後聞翁姑疫,欲趨視,父母不許,婦曰∶娶妻原為奉事翁姑,今病篤不歸,與禽獸何異?隨隻身就道,既抵舍,其翁姑見鬼相語曰∶諸神皆衛孝婦至矣,吾等不速避,被譴不小。自是翁姑皆愈,闔門俱不傳染。

松峰曰∶邪不侵正,孝可格天,真祛疫之良方也。

吳中秀才劉永清病疫死,復甦雲∶死時見冥卒二人持帖來攝,因設飯噉之,不異生人。食畢便拘清行,至一公署,令清跪伏階下,見堂上坐者冕旒,侍從儼如玄妙觀、東嶽廟中之儀。有冥吏按簿唱名,言此人無大罪惡,發疾疫司聽勘,冥卒即押至一曹司,見堂上二大僚偶坐,搜視冥簿謂曰∶汝雖無大惡,時有小口孽,量罰瘡瘍三年。右坐者曰∶太輕。左曰∶念其祖簿分,恕之。叱二卒押放回家。恍如夢覺,清後果患瘡三年。

宋紹白曰∶常見一好造口孽者,後長對口而死。又一人好作詩輕薄罵人,亦長舌疔早夭,報應不爽如此。

黃生嘉玉,吳縣人,患疫復甦雲∶死後至一城,繁華與世無異,但黑暗無光,忽聞官至,儀從甚盛,是顧文康公,公與玉父有舊,玉少時曾識其面,便於輿旁呼之,文康命之行,既達公暑,宮殿壯麗,見文康與一大僚並坐堂上,階前罪犯膝行哀啼,大僚閱籍注罪,諭雲某某合與作牛犬等畜,冥吏即取諸皮分覆其身,悉化畜類。玉私詢冥吏,雲系生前作孽之報。大僚忽問,堂下安得有生人氣?敕獄卒牽玉,文康雲∶吾查渠雖盡,但近行善事,可放還陽,令吏送出,隨冷汗如雨而蘇。

蜀遭獻忠之亂後,瘟疫流行,有大頭瘟,頭髮腫,赤大幾如斗。又有馬眼睛瘟,雙眸黃大,森然挺露。又有馬蹄瘟,自膝至脛,青腫如一,狀似馬蹄,三病患者皆不救。

松峰曰∶大頭瘟方書各有治法。至於馬眼瘟似肝脾濕熱所致。蓋肝開竅於目,而黃色屬脾,為濕熱所鬱蒸也。馬蹄瘟之青腫,似肝腎流毒所致。根據此立方施治,或不甚瘥,再正高明。

休寧趙朝奉泛海回,忽熱病死。同伴棄之海岸,徑返。趙某被海風一吹,復甦。見海天浩蕩無人,乃撥榛莽,歷盤曲,上至山椒。見一大寺,入拜眾僧,懇求收卹。數月,趙問僧曰∶止見眾師早餐,至午不見,何也?僧曰∶赴施主齋去。趙求一攜往觀,僧乃令入偏衫大袖中,立即騰空,移時聞雞犬人煙。有一家道場,聚眾僧宣疏,為已故趙某修齋、禮懺,乃其子為父週忌追場薦也。

趙動念,欲傳信厥家,知其尚在,僧已默知,因語趙曰∶我等皆羅漢,因汝素積善,故帶汝來,隨出趙袖中,置屋脊上,僧忽不見。趙家睹屋上有人,梯視,乃朝奉也。舉家驚喜,實出意外。趙乃根據海中寺形,創建大廟,額曰建初,現下休寧城內。

松峰曰∶海風寒勁,砭人肌骨,熱病之清涼散也,況與積善湯同服,宜其瘳矣。

杭州鳳仙橋,一人以炮鱉為業。買鱉生投沸湯中,慘死之狀,見者無不惻然。既熟刮腸剔骨,煎和五味,香及數家。由此獲利多年。後忽染瘟疫,初則縮頸,攢手足,​​伏於床上,數日後,伸手爬娑,宛如鱉形,後又爬於房內,漸出堂中,家人禁之,輒欲囓人。將死爬至街市,盤旋宛轉,曲盡鱉態,往來觀者,皆知炮鱉之報。七日身體臭爛而死。

崑山唐順泉,其父已死十三年矣。一夕,魂忽歸家,附其第三媳雲∶餘今已為金神寧濟候從者,頗知冥間事。吾家無大罪,止以汝母及童男少女,或傾溺器,或大小便,不洗手輒即上灶,灶神上告天曹,故特降茲合家疫症,猶幸修醮,少解其愆,然污灶之罪,俱系汝母承當,止有兩月在世矣。

至期重感疫而沒。

崑山諸生郟鼎,歲饑施粥,全活甚眾。其夏疫癘大作,鼎病劇氣絕,恍在萬傾波濤中,沉溺下墜,忽聞風雨雷電,見甲士萬騎擁一神人,人首龍形。鼎哀懇救援。神曰∶子生平無大罪,無恐。餘當救汝。乃振動鱗甲,水勢分開,鼎少蘇,因請問施粥一事,神曰∶俱有案卷,已達帝所。隨有侍從開卷呈閱,神曰∶子名在內。命將士送至新大石橋,曰∶從此去即歸家矣。及歸,聞眷屬悲號,言氣絕一晝夜矣。病尋愈。時妻與子亦垂危而皆瘳。

昔,城中大疫,有白髮老人,教一富室合藥施城中,病者皆愈,而富室舉家卒免於疫。後有人見二疫鬼過富室之門而相謂曰∶此人陰德無量,吉神擁護,我輩何敢入哉。

松峰曰∶陰德無量,誠祛疫之良方,世人所當著眼。

江西□府泰和縣瘟疫大作,有醫者視病,中夜而歸,忽遇神人,騎馬導從而來,醫拜伏於地,神至前叱雲∶汝何人也?對曰∶醫士。神曰∶汝今治病用何藥?對曰∶隨病寒熱輕重,用藥治之。

神曰∶不然,天一類,(三字疑有錯誤。)用香蘇散好。醫如其言,試之皆效。

神授香蘇散

香附(去皮,炒) 紫蘇(各四兩) 陳皮甘草(各一兩,生)

共為末。每用三錢,水一盞,煎七分,去渣熱服,日三服。戒葷腥酒肉,神效。

松峰曰∶隨病寒熱輕重用藥,誡醫家之要訣,不但治瘟疫已也。至於此方,乃溫中達表,解散風寒之劑,瘟疫門從無用處,但神授如此,或更有義蘊耶。

庾袞,字叔褒。咸寧中大疫,二兄俱亡,次兄毗,复病癘氣方盛,父母諸弟皆出於外,袞獨不去,父母強之不可。親自扶持,晝夜不眠,其間又扶柩哀號弗輟,十餘旬,疫漸消歇,家人乃返,毗疾瘥,袞終不染。

松峰曰∶孝弟之人,天之所以佑之者如此。

臨川人入山得猿子,持歸,猿母自後隨至家。此人縛猿子於樹上,猿母便搏頰向人,欲乞哀,此人竟不能放,將猿子擊殺之,老猿悲鳴自擲而死。此人破老猿腹視之,腸皆斷裂矣。未半年,其人家疫,一時死盡滅門。

直隸省南皮縣弓手張德平,以健勇擒捕有獲,然多誣平人,因瘟疫死。半歲,墓中忽有聲,人報其子往視,則墓已穴露其面,破墓欲出之,則身變白蛇。子驚問曰∶何為異類?父曰∶我以枉殺平人,故獲此報。

宋·縉雲未達時,元旦​​出門遇惡鬼數輩,問之曰∶我輩疫鬼,散疫人間。雲曰∶吾家有乎?鬼曰∶無。曰∶何也?曰∶君家三世隱惡揚善,後當貴顯,予輩何敢入。

言訖不見。

太湖居人皆事屠,獨沈文寶舉家好善,且買物放生。遇瘟疫時行,有人見眾瘟鬼執旗一束,相語曰∶除沈家放生行善外,餘俱插旗。未幾,一村盡瘟死,獨沈闔家獲免。

江北有五人南渡,其舟子素奉關帝甚虔,夢帝諭雲∶明晚有五人過江,莫渡之,我今書三字於汝手心,若必欲渡,等彼下船時,付之一覽。舟子如其言,將手中三字捻緊。向晚果有五人趁船,舟子隨將手放開一照,五人忽不見,遺竹箱一,啟視,盡往江南行疫冊籍,舟子至吳下,傳寫其手中三字∶HT 、HT 、HT ,識者知是符。凡粘三字於門者,皆不染瘟疫。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28
文章: 33357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松峰說疫>>卷之二·論治>>瘟疫名義論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卷之二·論治>>瘟疫名義論
瘟疫名義論
古人言諸瘟病者,多作溫熱之溫。夫言溫而不言瘟,似為二症,第所言與瘟病相同,則溫瘟為一病也明矣。後人加以字,變溫為瘟,是就病之名目而言,豈可以溫瘟為兩症乎。其曰春溫、夏溫、秋溫、冬溫,總屬強立名色,其實皆因四時感瘟氣而成病耳。其曰風溫、濕溫、溫瘧、溫暑者,即瘟病而兼風、濕、暑、瘧也。

其曰瘟毒者,言瘟病之甚者也。曰熱病者,就瘟病之發於夏者而言耳。至於晚發之說,更屬不經。夫冬月寒癘之氣,感之即病,那容藏於肌膚半年無恙,至來歲春夏而始發者乎?此必無之理也,而顧可習而不察歟!至於疫字,傳以民皆疾解之,以其為病,延門闔戶皆同,如徭役然。去彳而加,不過取其與疾字相關耳。是則瘟疫二字,乃串講之辭,若曰瘟病之為癘疫,如是也,須知疫病所該甚廣。瘟字原對疫字不過。瘟疫者,不過疫中之一症耳,始終感溫熱之癘氣而發,故以瘟疫別之。此外尚有寒疫、雜疫之殊,而瘟疫書中,卻遺此二條,竟將瘟疫二字平看,故強分瘟病、疫病,又各立方施冶,及細按之,其方論又謾無差別,殊少情理,斷不可從也。

籲!瘟疫二字尚不明其義意。又奚以治瘟疫哉。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28
文章: 33357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卷之二·論治>>疫病有三種論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卷之二·論治>>疫病有三種論
傳曰∶疫者民皆疾也。又曰∶疫,癘也,中(去聲。)人如磨礪傷物也。夫曰民皆疾而不言何疾,則疾之所該也廣矣。蓋受天地之癘氣,城市、鄉井以及山陬海所患皆同,如徭役之役,故以疫名耳。其病千變萬化,約言之則有三焉。一曰瘟疫。

夫瘟者,熱之始,熱者,溫之終,始終屬熱症。初得之即發熱,自汗而渴,不惡寒。

其表里分傳也,在表則現三陽經症,入裡則現三陰經症,入腑則有應下之症。其愈也,總以汗解,而患者多在熱時。其與傷寒不同者,初不因感寒而得,癘氣自口鼻入,始終一於為熱。熱者,溫之終,故名之曰瘟疫耳。二曰寒疫。不論春夏秋冬,天氣忽熱,眾人毛竅方開,倏而暴寒,被冷氣所逼即頭痛、身熱、脊強。感於風者有汗,感於寒者無汗,此病亦與太陽傷寒傷風相似,但係天作之孽,眾人所病皆同,且間有冬月而發疹者,故亦得以疫稱焉。其治法則有發散、解肌之殊,其輕者或喘嗽氣壅,或鼻塞聲重,雖不治,亦自愈。又有病發於夏秋之間,其症亦與瘟疫相似,而不受涼藥,未能一汗即解,纏綿多日而始癒者,此皆所謂寒疫也。三曰雜疫。

其症則千奇百怪,其病則寒熱皆有,除諸瘟、諸掙、諸痧瘴等暴怪之病外,如瘧痢、泄瀉、脹滿、嘔吐、喘嗽、厥痙、諸痛、諸見血、諸癰腫​​、淋濁、霍亂等疾,眾人所患皆同者,皆有癘氣以行乎其間,故往往有以平素治法治之不應,必洞悉三才之蘊而深究脈症之微者,細心入理,一一體察,方能奏效,較之瘟疫更難揣摩。蓋治瘟疫尚有一定之法,而治雜疫竟無一定之方也。且其病有寒者,有熱者,有上寒而下熱者,有上熱而下寒者,有表寒而裡熱者,有表熱而裡寒者,種種變態,不可枚舉。世有瘟疫之名,而未解其義,亦知寒疫之說,而未得其情,至於雜疫,往往皆視為本病,而不知為疫者多矣。故特表而出之。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28
文章: 33357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卷之二·論治>>用黨參宜求真者論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卷之二·論治>>用黨參宜求真者論

用黨參宜求真者論
疫病所用補藥,總以人參為最,以其能大補元氣。加入解表藥中而汗易出,加入攻裡藥中而陰不亡,而、術不能也。則年高虛怯而患疫者,有賴於人參為孔亟矣。第參非素豐家莫能致,無已則以黨參代之。夫古之所謂人參,即今之所謂黨參也。故古有上黨人參之號。上黨者何?即山西之潞安府也。今日上黨所出者,力雖薄弱而參性自在,其質堅硬而不甚粗大,味之甘與苦俱而頗有參意,第較之遼參色白耳。憶四十年前,此物盛行,價亦不昂,一兩不過價銀二錢。厥後,有防黨、把黨者出,止二錢一斤,而藥肆利於其價之賤,隨專一售此,而真黨參總格而不行,久之且並不知真者為何物,而直以把黨、防黨為黨參矣。豈知今之所謂把黨、防黨者□□□□□□□□□以其捆作把,故以把名,以其形類防風,故以防名也。將此物加入瘟疫藥中,又焉能扶正而除邪也哉。用黨參者,必當向潞安求其真者而用之,方能奏效。但真者不行已久,聞之濟寧藥肆中尚有,而他處則鮮矣。此外又有明黨、洋參二種,明黨形類天冬而兩頭俱銳,洋參形似白芨而其性頗涼,總不知其為何物,皆不敢用。至於藥肆中,又有所謂廣黨者,雲出自廣東。夫黨者,地名也。不曰廣參,而曰廣黨,其命名先已不通,又安敢服食歟!真可發一笑也。餘閱本草雲葳蕤可代人參,又閱醫書云少用無濟。吾鄉山中頗有此物,因掘取如法炮製而重用之,冀其補益,不意竟為其所誤。服之頭痛、噁心,尚意其偶然,非藥之故,後竟屢用皆然,因知可代人參之說斷不足信也。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28
文章: 33357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卷之二·論治>>治瘟疫慎用古方大寒劑論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卷之二·論治>>治瘟疫慎用古方大寒劑論

治瘟疫慎用古方大寒劑論
夫古之黃連解毒、三黃、涼膈、瀉心等劑,非古人之好用涼藥也,以其所秉者濃,故用之無寒中之患,而獲敗火之功。今人所秉者薄,既不逮古,而又兼之以鑿喪,若用大苦大寒之劑,其何以當之。況瘟疫之火,因邪而生,邪散而火自退矣。若用大寒之劑,直折其火,未有驅邪之能,而先受寒涼之禍。受寒則表裡凝滯,欲求其邪之解也難矣。總之如黃連、黃柏、龍膽草、苦參大苦大寒等藥,皆當慎用。以有生地、二冬、元參、丹皮、梔子、黃芩、銀花、犀角、茅根、竹瀝、童便、葛根、石膏、人中黃輩加減出入,足以瀉火而有餘矣。

如果有真知灼見,非黃連等藥不可,少者分計,多者錢計而止,不可多用。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28
文章: 33357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松峰說疫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卷之二·論治>>用大黃石膏芒硝論

用大黃石膏芒硝論
或曰大苦大寒之劑既在禁例,而治瘟疫顧用三承氣、白虎何也?答曰∶石膏雖大寒,但陰中有陽,其性雖涼而能散,辛能出汗解肌,最逐溫暑煩熱,生津止渴,甘能緩脾,善祛肺與三焦之火,而尤為陽明經之要藥。凡陽狂、斑黃、火逼血升、熱深、便秘等症,皆其所宜。唯當或或生,視病之輕重而用之耳。大黃雖大寒有毒,然能推陳致新,走而不守。瘟疫陽狂、斑黃、譫語、燥結、血鬱,非此不除。生恐峻猛,熟用為佳。至於芒硝,雖屬劫劑,但本草尚稱其有卻熱疫之長,而軟堅破結非此不可,但較諸石膏、大黃,用之盒飯審慎矣。夫以大黃、石膏之功能,彰彰若是,較之只有寒涼凝滯之性者,其宜否不大相徑庭也哉!此治瘟疫者之所不可闕也歟。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28
文章: 33357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卷之二·論治>>立方用藥論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卷之二·論治>>立方用藥論

立方用藥論
雜病用藥品過多或無大害,即如健脾者多用白朮固已,再加山藥可也,再加扁豆亦可也,再加蓮肉、棗肉亦無不可也。即如補腎者多用熟地固已,再加枸杞可也,再加菟絲亦可也,再加蓯蓉、首烏、芡實、杜仲亦無不可也。補藥固不厭多,即雜症藥品過繁亦為害尚​​淺,覺其不善,速為減去或可挽回,而瘟疫不能也。即如葛根治瘟疫藥中至和平之品,若邪在太陽,加之太早反足以引邪入陽明矣。又如葛根與白芷均屬陽明散劑,而白芷溫散,葛根涼散。白芷散陽明風寒之邪,葛根散陽明瘟熱之邪。若瘟邪之在陽明,用葛根而再用白芷,必然掣肘,恐不似他症用藥繁多之帖然無事矣。所以瘟疫用藥,按其脈症,真知其邪在某經,或表或裡,並病合病,單刀直入,批隙導,多不過五六味而止。至於分兩之重輕則在臨時,看其人之老少虛實,病之淺深進退,而酌用之,所以書內記載之方,大半止有炮製而無分兩,欲以變通者,俟諸人耳。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28
文章: 33357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卷之二·論治>>疫症繁多論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卷之二·論治>>疫症繁多論

疫症繁多論
餘於疫症,既分三種,曰瘟疫,曰寒疫,曰雜疫,三者俱而疫症全矣。然猶未也。憶某年,一冬無雪,天氣溫和,至□□春不雨,入夏大旱,春杪即疫癘盛行。正瘟疫殊少,而雜疫頗多,有小兒發疹者,有大人發疹者,有小兒疹後而患痢患泄瀉者,有大人患痢患泄瀉者,有先瀉而後痢者,有先痢而後瀉者,有瀉痢而兼腹脹痛者,有脹痛而不瀉痢者,有瀉痢既愈,遲之又久而復作者,有瘟症既愈,遲之又久而復作者,有復作而與前不同者,有腹脹而不痛者,有痛而不脹者,有不思飲食者,有單發熱者,有先瘟症而後不語者,有腫頭面者,有周身長癤者,有長疥者,有霍亂者,有身癢者,有患瘟症而兼泄瀉者,城市鄉井,緣門闔戶皆同。此豈達原飲一方所能療歟!其治法亦與平常患瀉痢、脹痛等疾亦異。此皆雜疫之類也。要之,雜疫無病不有,惟無咽膈夢遺之為疫病者耳。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28
文章: 33357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卷之二·論治>>治疫症最宜變通論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卷之二·論治>>治疫症最宜變通論

治疫症最宜變通論
世之重疾,無逾風、勞、臌、膈。而四者之治,總有蹊徑可尋。如風症止真中、類中二條,真中殊少,治法無多,止有類中亦不過氣血虧損而已。故張景岳恐人認作風治,特立非風一門。

究其治法,惟大補氣血而止。勞症即云難治,亦不過陰陽、水火、氣血、先天、後天,視其何者虧損而補益之。臌脹有驅水理氣之殊,噎膈止潤燥養血之法。惟至於疫,變化莫測,為症多端,如神龍之不可方物。臨症施治者,最不宜忽也。瘟疫尚好治療,識其表裡,已得大綱,即有變現雜症,如斑汗、發黃之類,皆易捉摸。即雜疫如所謂諸瘟、諸痧、諸掙等症,各具療法,亦易施治。唯乙巳年,民之所患並非奇疾怪症,不過痢疾、泄瀉,肚腹脹痛等病,有何難療?孰意用平日治此疾法治之,半皆不應。或二三人同患一症而治法各異者,施之此人而效,施之彼人而又不效矣。或有一人患是症而愈,而復作者,其治法又異,施之前次而效,施之後此而又不效矣。若非具慧眼卓識,而窺見垣一方者,豈能人人而濟之乎!蓋必深明乎司天在泉之歲,正氣客氣之殊,五運六氣之微,陰陽四時之異,或亢旱而燥熱煩灼,或霖雨而寒濕鬱蒸,或忽寒而忽暖,或倏晴而倏陰,或七情之有偏注,或六欲之有慝情,或老少強弱之異質,或富貴貧賤之殊途,細心入理,再加以望聞問切,一一詳參,庶病無遁情,而矢無妄發。至於治法,千變萬化,隨宜用藥,莫可名言。故仲景曰∶瘟疫不可先定方,瘟疫之來無方也,旨哉斯言。疫病一門,又豈一百一十三方所能盡哉!

是在留心此道者,神而明之可耳。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28
文章: 33357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卷之二·論治>>抄复論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卷之二·論治>>抄复論

抄复論
凡治傷寒、瘟疫,醫者最重初次得疾,至於抄复,謂死者蓋寡,每視為最輕而謾不經意焉。蓋謂抄復之病,人身之經絡、臟腑皆前次瘟邪所曾經傳遍之所,則此番不過由熟路而行,故邪氣易出也。古人原有此論,豈知此第語其常也。獨瘟疫盛行之時則不然,蓋是時疫氣所積者濃,即無氣食勞損之因,尚有重感癘氣而復者,更有前番餘邪稍有未淨,再醞釀滋蔓而抖然自複者,是天地之邪與人之氣血膠固充塞,鬱勃糾紛,故復至三四次尚有隕命者矣。慎毋以其複也而忽之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28
文章: 33357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卷之二·論治>>僅讀傷寒書不足以治瘟疫不讀傷寒書亦不足以治瘟疫論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卷之二·論治>>僅讀傷寒書不足以治瘟疫不讀傷寒書亦不足以治瘟疫論

僅讀傷寒書不足以治瘟疫不讀傷寒書亦不足以治瘟疫論
傷寒者,為寒所傷,其來也有因,故初感總以汗散為主。若瘟疫並作因寒而得,不可以治傷寒之法治之。非惟麻、桂不用,即羌活、十神等湯亦非對症之藥。所謂讀傷寒書不足以治瘟疫者此也。至於瘟疫變現雜症之多,幾與傷寒等。吳又可《瘟疫論》中,僅有斑、黃汗、狂等數條,至於《傷寒》中之諸汗、諸痛、諸血症,以及譫狂、渴煩、惕、螈、不語、搖頭、大小便等症之方論,瘟疫中可以裁取而用之者,正復不少也。然必斟酌盡善而後,可是總在人之學力見解,而非口說之所能盡矣。所謂不讀傷寒書,不足以治瘟疫者如此。
圖檔
發表主題 主題已鎖定

回到「5.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