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律在家備覽{舊版}手抄稿第三冊.17A~24B

南山律在家備覽--弘一大師著
上日下常老和尚開示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6
文章: 33370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南山律在家備覽{舊版}手抄稿第三冊.17A~24B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17A 17B 18A 18B 19A 19B 20A 20B
21A 21B 22A 22B 23A 23B 24A 24B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
舊版第十七卷.A面
  現在請大家翻開《南山律在家備覽》第十八頁,一八。在開始講之前有幾個問題,這
裡簡單地先講一講。有人這麼問說:「沒有聽戒之前,大家還覺得滿高興去求戒、受戒,
聽完了戒以後啊,發現:唉!這個戒還這麼個難哪!」那麼這個裡邊就引生兩個問題,一
個問題呢有人覺得:不聽,還覺得很樂意去學,聽完了就心裡面有這個害怕之感,說不想
學了!現在這個問題,事實戒的確不是那麼容易,這是絕對是一個事實,不過問題不在戒
的難易上頭。真正修學佛法,我們首先要了解,這個決定學不學不在它的難易,決定學不
學在它好處,以及這個反過來的壞處。換句話說,真正的重要的關鍵在損益─說不學
有什麼缺陷,學了有什麼好處。我們現在先不談佛法、不談戒律;目前我們在世間,每一
個人都戰戰兢兢忙很多事情,在忙之前你先要念書,這個念書想想看容易嗎?不容易喔!
古人說十年窗下,現在十年窗下還不夠,真正去學的要好好地學的話,少則十五年,多則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
二十年還不夠!大家並不覺得難,為什麼?因為它有對我們有價值、有利益。
  乃至於現在我們隨便說一樣東西,眼前這些東西,這些東西的確好不簡單哪!儘管我
們學起來好像學成功了,實際上集千百萬人的經歷,而且經過多少時候長遠,但是我們並
沒有退卻,為什麼?它有好處。同樣地,修學佛法真正的問題不在難易,在它的好處以及
不學的缺陷,這是我們應該了解的。世間好處最長一百年,完了!我們還肯花二、三十年
的時間去努力,現在佛法它得到的好處是無量無邊,教我們稍微花個三年、五年,在我的
感受太值得了!所以這個基本的問題不在是難、易,在你一定要了解這一點。
  所以前面所以講教,所以教理不明,佛法沒辦法真正深入的原因這樣。你如果理路很
清楚的話,以我現在的了解的話,你世間什麼可以不要,佛法非學不可!因為整個的好處
在這個地方提供我們。以前容或說,啊,佛法上面好像很迷信,現在我可以完全百分之百
地有力地證明,不管你科學、醫學任何一樣東西,我佛法提出來的量,你沒辦法推翻;反
過來說,不管你醫學、科學,我可以把你完全推翻,佛法的真正高明是在這個地方。所以
這個量是什麼?說明:大家講利害來說、你要的來說,佛法當中可以什麼都提供給你;但
是世間不一定,就算得到的話,短短的幾十年,而且這個好,有很多漏洞、很多缺陷。當
然要想深細地學,那倒是要多花一點時間。
舊版.第十七卷 A
  始終說一句話,這個還是比一方面的利、這個害,換句話說益損、損益,真正重要的
―損益之比,這個比才是真正重要的。哦!我們現在比如隨便做一件事情,你投資花
多少錢,賺回來多少錢,這個比是非常重要的,損益比非常重要的。世間說你投資了一百
萬,你可以賺回來一百萬,說:喔!這個利潤相當大,對本對利。佛法投資一百萬不夠
的,當然比喻啦,佛法實際上並沒辦法拿真正的數字來衡量,換句話,拿世間那個投資,
它要超過一點。可是它回報起來的話,哪裡說一比一,那是一塊錢的回報的話,絕對這個
回報最少最少的話都是多少百萬、千萬,而真正的好的回報是無量,這個是真正的重要的
概念!所以一開頭,重要的這種好的這種,經論上面,特別地它已經強調這一點─先告
訴說修學它的殊勝好處,不學它的缺陷;了解了這一點,所以推動我們的力量全心全意去
做,那去做的時候需要克服困難,這第一步。
  其次呢,說:啊!那個現在才了解,原來我們並不真實了解戒的內涵,不要說菩薩
戒,乃至於八關齋戒,乃至於五戒都不一定懂。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對呀!不懂,去求
了也並沒有得到戒體,那麼這個到底算將來持下去的效果怎麼樣呢,以及破了以後怎麼樣
呢?那麼這個原則我說一下。是!你沒有了解、沒有如法去做的話,並沒有得到這個戒
體,所以這個功德並沒有那麼大,但是並不是沒有喔!經上面就告訴我們的,《梵網經》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
上就說得很清楚。這個《梵網》,當然指―通常現在的這個《梵網》都是出家人,它是
說你這樣的並沒有真正得到這個戒,但是這可以增益受戒。換句話說,拿我們種的善根,
可以把那個善根慢慢地、慢慢增上,把善根種子加深,就這個力量漸次可以得到,這個好
處絕對有!反過來,你破了以後也不會像戒上面告訴這麼嚴重的禍害,但是同樣地,破了
以後,既然有好處,就有壞處。
  那麼這個也要分兩方面來說,一個對戒體來說,這個無形的看不見,另外一個對形
相來說。形相來說,這個分在家、出家兩方面,我簡單地說一下。比如說出了家,儘管你
戒體跟那個形相不一定相完全吻合,有很多他的確雖然有這個形式,可是沒有這個內容。
不過,這個三寶所謂清淨幢相,尤其是那個僧團最主要的,以這個形相作為一個表法的重
要的一個內涵。因此這個形相啊,會給人家帶給世間的影響,就是佛法的盛衰完全看它。
不管你內在有沒有得到戒體,可是這個形相留在世間,你如果作壞的話,對戒體的損失是
沒有,可是這個形相所產生惡劣的影響的話,這個罪報難逃,這個我們應該了解的,應該
了解的。但同樣地說,這個出家人並不因為他,比如以我來說,就算我沒有得到戒體,並
不因為我沒得到戒體,我就不能享受以現在來說一個出家人的這種很多好處,既然你要享
受,那你就要付出代價來。關於這個概念我們應該清楚,所以分兩方面來說。
舊版.第十七卷 A
  那麼在家人說:「我沒有這個形相。」是,可是雖然沒有這個形相,我們往往以這種
概念,我們覺得:啊!我是一個修學佛法或者什麼樣的人。所以人家從你身上去體驗、觀
察,以為這個佛法,同樣地,一個修學佛法的人,會影響那個佛法在世間的盛衰。這個法
的流傳在世間,不但要佛陀本身哦,而且要很多弟子。我只簡單地說一下,佛法流傳在世
間一定是因緣,單單佛一個人,佛法不可能流傳世間。有很多修學佛法的人,到那時候這
個因緣具足了,佛法才流傳在世間。所以平常我們講佛法總是說:「唉呀!佛無量阿僧祇
劫捨頭目腦髓,才能夠把佛法具體地能夠呈現在世間。」實際上,單單佛一個人嗎?不是
喔!要無量無邊的眾生。換句話說,這個三寶的流傳在世間,前人要花這麼大的心血擺在
這地方,如果我們後面的人因為認識不夠,行持不正確,對它損害了,豈不是這個業是我
們來負嗎?這是我們應該了解的。
  所以正面來說,不管你得不得體,一定有好處,得了體以後,那個好處是不得了地
大,不得體也有好處。反過來,做錯了,同樣的這裡有問題。那麼在這裡呢,我會下面緊
跟著在這個《在家備覽》上面告訴我們,我們在這個學的過程當中應該採取什麼態度,這
樣,這個下面會詳細地說。並不是等到你完全了解了以後,做到了以後,再去皈依、再去
求戒。不是的!你有了正確的了解那個時候,乃至於了解不一定太清楚,你可以皈依。皈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
依了以後應該下面怎麼一步一步地學上去。然後呢在這種情況之下,不太了解,那麼什麼
情況之下是不犯,什麼情況之下犯,那個都說得很清楚。說你作對了,就算不太清楚,並
沒有犯的罪過,而有持的功德,這個很有意思!反過來,如果你沒作對的話,就算你沒有
什麼犯好像是,對不起,這個功德不一定大,反而還有犯的這個罪過在。所以真正講到戒
的話,那個戒相是非常地嚴密。我一再說,就像你現在認真地要想造一個房子也好,造一
個機器也好,這不能說:啊,差不多,十九不離八。那就是要非常地細密,成分不能錯。
他那兩個問題,我簡單地這麼回答一下。
  現在看十八頁上頭,上面上一次已經講到第五項作法,就是皈依那一部分懺悔完了以
後,那去正式地開始如法行持去皈依了,那麼這個已經說過了。下面說「不解故不成」,
不過上次因為快完了,所以匆匆忙忙說了幾句,這個「不解不成」今天再簡單地說一下。
這個了解並不是我們現在坐在這個地方─欸,一個法師坐在上面講,我在下面聽,說我
懂了;乃至於自己去看文字怎麼解釋,懂了!不,不是這樣。了解要到什麼程度然後才算
呢?它文字所指的內涵,這個內涵真正地如實地領會到了。
  那麼它現在指的內涵是什麼呢?就是我們的心裡的行為相狀。所謂五蘊當中受、想、
行、識,就是那個行蘊,這個最重要的這個行蘊。受、想容易,行這個那要跟它相應了。
舊版.第十七卷 A
那麼跟它相應了有什麼樣的力量呢?我說一個簡單的比喻,這樣。比如說我們坐在這個
地方,大家今天嘻嘻哈哈地笑:欸,什麼、這麼萬一這個房子有什麼問題,你怎麼辦呢?
嗯!房子有問題嗎?如果說這個地方地震了,我們說我們趕快逃出去啊!就這樣。那麼這
種是一個狀態,實際上這個心裡面就是僅僅到了解為止。而這心裡的行相應該怎麼樣呢?
就是當那個房子真正產生這種情況之下的,你內心啊,這個「行」是什麼?役策心。這個
思心所的特徵就是,你了解了這個以後會決定做一件什麼事情。這個心裡有一種力量,策
勵你努力去做,那個下面身口跟著就會做的這種力量,這個才是行心所。所以假定你真的
了解了以後,它內心當中有一種推動你的力量說:「哎呀,我現在要這樣去做去了!」
  那麼這個了解,怎麼個了解法呢?就是一定是這樣─當你心對這個現實的境的時
候,然後你體會到:「嗯!對!現在我這個是貪相應法。啊!原來這個貪相應法,造了不
管什麼業,你可以找種種藉口說好聽話,但是這個業我很清楚。這樣的話,不能騙自己、
不能騙別人,我心裡面下次要發誓改過!」「那這個瞋相應法,我絕對不能這樣做!」你
要如實地了解這種心理狀態,這個才是真正的戒。否則的話文字了解了說:啊!生死的根
本在哪裡呀?貪瞋癡,你不要貪瞋癡就行了,我現在不是貪瞋癡。並沒有真的了解!那麼
前面這一段算什麼呢?就是達到了解過程當中必須要的次第,所以它並不是沒有用,絕對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0
有用!但是如果停在這裡的話,這個不行,這是我們應該正確如實認識的。
  說到這裡,今天有一個非常好的公案,剛才有一個人問我,是在座的一位同修,實際
上這個情況不但這裡,到很多地方都有這種。他說那一天他聽見了以後,聽見了就心裡非
常歡喜─啊,這個戒還這麼好啊!他當時在座的時候自己就心裡說:「啊!南無佛、南
無法、南無僧,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於是他立刻就產生一個特別的覺受。那麼這
位同學就問我這是什麼呢?那我就說沒錯!後面馬上就講了,說皈依要得皈依之體,什麼
叫皈依之體?這個就是證得皈依體的行相。不過這個同學他是宿生有善根,種種有很多的
條件。所以我們平常的時候,沒有這種行相生起的話,那前面種點善根是有用的。所以那
個時候自己體會到:喔!這個心裡是這樣的!然後你一說,他很清楚、很明白,以前什麼
狀態、現在什麼不同。這個一對比,以前是跟集諦相應的向下,現在就是了解了以後,正
是反方向行的,這個行相就很清楚,這個是了解。我是順便把道理以及實際上的事例,跟
大家簡單地說一下。再下面我們繼續下去,看文:
《事鈔》云:「《智論》云:互跪合掌。在比丘前。五眾
得作 當教言:我某甲,盡形
壽,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說
三  即發善法。 次結云:我某甲,盡形壽,歸依佛竟歸
依法竟歸依僧竟。 三
結 」

11 舊版.第十七卷 A
  那麼這個一段文,就是平常我們皈依的儀式,那個儀軌。這個儀軌它從哪裡來呢?
《智論》,《智論》是《大智度論》,龍樹菩薩造的,這是絕對可以作為繩準的,最簡單
的皈依。那麼前面叫作「三說」,前面這個「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這個主要的這
裡。叫「即發善法」,換句話說,如果照前面每一個次第弄對了,經過了懺悔,在這個師
長面前,這個師長是限於出家五眾,如果是這樣的話,三次說完的話就得皈依之體,就這
樣。那麼後面那個三結,它有一個特別的原因,看下面的解釋:
《資持》釋云:「一具儀,二對境,三作法。言某甲者稱己名也,盡形壽者述所期
也,歸三寶者是所投也。言發善者明非戒也。 後三結者重更囑累,不令忘失也。」

  先把這個《資持》的解釋簡單說一下,這個裡邊叫具儀、對境,那麼換句話說,它把
前面皈依的這個「互跪合掌,在比丘前」等等。那麼這個兩個第一個是「具儀」,就是說
具足這個受皈的時候、求皈依的時候這個儀式。實際上這個儀式,我們看得見的部分那就
是在佛堂,你非常整齊,然後至誠恭敬頂禮、跪拜,乃至於這個請師這一些。實際上,這
個裡邊除了行相以外,還有跟它相應的心理的準備,以及心裡的實際上的這個力量,那麼
這個力量通常我們稱為意業。現在實際上在這兒造什麼?善淨之業。善淨之業跟所有的業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2
一樣,就業來說完全一樣,就是意業是為主,身口是造業的工具,惡業是如此、善業也是
如此。所以這個儀是儀相,這個儀就是整個的法的法相,心裡是什麼樣的,那麼身口跟這
種相應的心理顯出來的行相這個才是。心裡至誠恭敬,所以這行為就顯得是戰戰兢兢,然
後心裡面一心要求這個皈依三寶,所以口稱名去求受,這個具儀的完整的內容是這個。那
麼實際上,這個就是要完成這件事情的自己部分,自己部分。
  「對境」呢?就是所對的,這個對的現在這個地方是什麼?比丘,而這個比丘―三
寶的代表,這個比丘所代表的是佛、法、僧。然後呢,前面不是說過嗎?上一次我們談過
了,這個現在我們要求皈依,大師外支已成,皈依三寶的佛早就成就了,那麼為什麼因緣
我們得不到好處呢?自己的內支不跟他相應,這樣。所以這個地方叫作具儀、對境的話,
就是自他兩支都具足。
  「作法」呢?還要自他當中怎麼樣使它產生相應。平常我們造業的時候,或者是作任
何事情,大家說三輪,淨業叫三輪空,然後染業的話三輪不空。哪三輪?能作的作者、這
件事情的對象、中間所作的事情,這個叫作三輪。現在那個善法亦復如此,以前自己所具
的是什麼?跟無明相應的造的種種業。現在不!正知見,了解了,一心一意要去求這個無
上菩提也好、歸仰三寶也好,這個從人天五乘,全部包含在裡頭―自。然後以前不了
13 舊版.第十七卷 A
解,那反正是一切境隨貪瞋癡轉,現在了解了,從這個地方從佛法僧求,這個是「他」。
然後在這個裡邊跟他相應,作的法。這個是三樣東西這個內涵,這是我們要了解的。
  那麼「說」,說些什麼呢?作法的過程當中,實際上這個作法還有很多其他的,比如
說請聖哪,然後懺悔啊,所有的都在這個作法當中,所有的都在作法當中。說:稱自己的
名字,「我某甲」─自己的名字。「盡形壽」,這個盡形壽裡邊包含了兩樣東西:形就
是我們的身體;壽─壽命。在我們所對的境界當中,所對的境界當中,境界、外面,廣
來說是無量的法界,小則說我們這個講堂、台北,然後中國、地球、太陽系,啊!到最後
法界,這個都是所對的境,形的部分。然後時間呢?過去、現在、未來。過去已經過去,
不管它,實際上過去並沒有停止喔,現在這個未來就是過去的延續。在我們所對的境,是
不是無量的時空?可是這個無量的時空我們簡直是不知如何是好。欸,妙極了!對我們每
個人真正重要的關鍵在哪裡?業!我們的苦樂就決定於這個業,因此我們現在要想修行的
就把握住這一點。這個時空是無限的,可是對每一個人的業的中心來說,對這個時空的每
一個人只有我,就是這個。可是我這個行相所展開的這個樣子是什麼?形、壽兩樣東西,
對不對?清楚不清楚?
  所以這個盡形壽這句話有它的很深遠的內涵喔!前面我們不是說戒的特徵是什麼?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4
「要期誓受、徧該生境。」什麼叫要期誓受?你有一定的時間,說現在這個地方,盡我一
生的壽命,這個是時間。然後徧該生境呢?所對的法界是廣闊無邊,所能對的這個我就是
什麼?哪!就是這個,就是這個。所以盡形、盡壽,這是我們要了解的。所以戒、歸戒的
真正的特徵就在這個地方,所以我們要了解的,「述所期也」。
  然後拿這個是歸向,以前照著我自己的無明相應、認識,這個造種種的惡業,流轉生
死。現在不!要照著佛菩薩告訴我們的內涵,以他提供的法則去行持,所以說歸投。你能夠
這樣去作的話,就能夠「發善」,以前都是惡的,都是染的;現在開始善的、淨的,這個善
就發了。但是這個不是戒,這不是戒,為什麼講不是戒呢?就是這個裡邊下面等一下會說
明。所以我們證得三歸之體的時候在什麼時候啊?就是前面這個「三說」圓滿的時候。
  我―假定說現在我的話,我跟老師,而且這個一定要老師前面說,我們後面跟,
表示什麼?自他相應!他是遞給你的,我是接受的。他遞給我們什麼?他遞給我們就是,
把法界相應之量遞給我們,這是我們應該了解的。儘管說法界是無限的,能對的我卻是當
下,可是我們由於無始以來所習慣、所認識的,就局限在這個我當中,把這個我困得死死
的,到底法界是什麼樣,對我們一點印象都沒有;儘管了解了,腦子是空空洞洞,所以一
定要一個具條件的人來遞給我們。
15 舊版.第十七卷 A
  我舉一個簡單的比喻,現在大家說,哎呀,美國如何、什麼好。大家說完了,沒有
用。他現在馬上拿一個照片給你看一看,或者拿一個東西給你看一看,或者拿一個他帶回
來的這個錄影帶。啊,原來這樣!他用種種的方式,這樣。實際上有形的東西拿這個,無
形的東西就是他的心力,就是他的心力。我這個地方也另外舉一個比喻,比如說我們常常
看見那個古人的公案,說尤其是禪宗的那種大德們,跑得去,跑到那地方去,被他那個老
師一拳、一腳、大喝一聲,他就開悟了,為什麼?他就是有他內在的相應的這種心量來遞
給你。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6
文章: 33370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南山律在家備覽{舊版}手抄稿第三冊.17B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17 舊版.第十七卷 B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
舊版第十七卷.B面
因此在佛世的時候,佛只要說:「善來比丘,鬚髮自落!」欸,為什麼?就是你善根也成
熟,然後他遞給你這個量具足,這是它特別的條件。所以沒有師授,不可能得。當然,後
面下面又開,在什麼情況之下可以自受,這個到後面再說。一般正規狀態非要自、他,然
後這個兩個當中所謂具儀、對境、作法,三者有一個缺掉不行,清楚不清楚?其實我們眼
前任何事情都是這樣的,說我們造那房子,鋼筋混凝土要模板釘起來,然後要弄好的水還
不能多、不能少,多了也不行、少了也不行,是與不是?所以天下所有的事情都是如此。
那麼現在這個地方也是如此,所以證得的時候,得是這個三樣東西。
  那麼後面說「三結」幹什麼呢?為什麼別的地方不要這地方要呢?這個大有道理!說
「後三結者重更囑累」,因為這個東西是無價之寶啊,所以告訴你:「某人哪!啊,現在
你是皈依啦,已經皈依啦!」說不但一次,兩次,而且再三地叮囑,一再地叮囑,不要讓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8
我們遺忘,就是這樣!單單這樣嗎?這個有它的一個特別的內涵,那麼這個內涵簡單地說
一說。
  上次我們還記得吧?就在十七頁上面,十七頁上面的第三行說,十七頁上面第三行,
哦,從第二行最後,「是故智人初受歸時,專心緣此,得名歸依。」一皈依了以後就「感
善神隨逐護助」。這個上面告訴我們善神隨逐護助,實際上這個好處是無量無邊。所以上
次說過「皈依這個福有色」,那這簡直是,如果說皈依所得到的福氣,像有顏色可以拿出
來的話,那三界,拿那個三界作為容器是裝不下;就像大海水,你要想去用手來捧,怎麼
捧得完哪?有這麼大的啊!豈只說善神擁護啊!但這個什麼?智人,有智慧之人哪,就專
心緣此。這個專心緣此下面是個大學問,後面講很多都在這裡,點出來了。
  這個「三結」,這個地方簡單地告訴你一個特別的名詞,真正將來持戒、受戒,它裡
邊有兩個東西:一個叫作願體,換句話說我們現在得到的這個戒體啊;得到了戒體以後下
面還有叫隨行─跟著而來的這個行為。那麼前面我們曾經說過了,講戒的話要法、體、
行、相;法就是說明這個道理,說明之後了解了依法去作、去懺悔等等;然後呢納法,把
這個外面的法,能夠真正領納在心當中得到戒體,這個體另外一個名字叫什麼?願體。下
面呢,下面還有一樣東西什麼?隨行,這個就是戒行。那麼這個隨行另外一個名叫「依體
19 舊版.第十七卷 B
起行」,你得到了這個體以後,它有一種力量推動你這樣去做。還有,法告訴我們到後面
你應該怎麼這樣去做,護這個體、滿這個願。
  所以說,得到了這個以後,再重新提的時候那個也告訴你:現在你得到啦!得到了戒
體以後,你下面那個行持是應該如何。這是裡邊有兩個特別的意義在。所以說不讓我們忘
失。那麼為什麼得到了以後還要忘失?這個道理後面會詳詳細細說明。關於這個後面的說
明,盡可能地我就想把那個法相指出來。這個法相不是文字噢!就是拿我們體驗得到的東
西,讓你當下去領會一下。雖然善法我們不一定領會得到,可是世間哪,我們在這個生死
輪迴當中,各式各樣的我們都內心當中有一種體驗、一種覺受。從這個體驗上面我們很明
確地了解說:噢!原來這個法相,換句話說這個心理狀態是什麼一個狀態。再下去:
《業疏》云:「《多論》曰:言三歸者以何為性?
  那麼這個是一個問答,這是個問答,它並沒有講一個「問」。說
有論者言,
  這個就是對前面的問題的解答。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20
教無教性。此就所發教之業,從體明性故。若淳重心,有無教也。 無教者。此明
業體一發續現,不假緣辦,無由教示方有成用,即體任運能酬來世,故云無教。 
今時經論多云無作,義例同也。」

  這個文字不大容易懂,但是這個絕端重要,絕端重要!所謂得的戒體也好、得皈依之體
也好,這個道理就是這個地方的說明。將來我們如果了解了以後,你去受皈也好,然後你去
受戒也好,這個內心上面一定應該跟它相應的覺受生起,那個是得到了!下面的解釋:
《濟緣》釋云:「引問中。性即是體。 解中三,初正定體。教無教性,彼論續
云:受三歸時胡跪合掌 也
身  口說三歸  口
也 是身口教,若淳重心有身口無教。此就等者疏
家斷也。教為能發,由教發得無教故云所發教之業,即以無教為性也。 無教者下
二釋名。一發謂初念,續現即第二念。教猶使也,謂非教使之然,任運自然酬因感
報故也。 今下三會異。即《善生》《成論》《雜心》等也。」

  那這一段這裡詳細地解釋一下,我要很認真地去解釋,你們不要怕難,聽完了我想至
少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會懂。那麼這個地方,就是特別地祖師引一段問答,因為這個東西非
常重要、非常重要!經過這個問答來辨清楚我們要受皈依,這個願體是什麼個內涵;那麼
21 舊版.第十七卷 B
有了這個內涵,去隨行是如何行持。對我們來說,在座的極大部分都皈依過了,也許沒得
到,不怕!它一定會增上的。你了解了慢慢地去懺悔或者增上的話,遲早一定會得到跟它
相應。
  那麼《多論》就是《薩婆多論》,他就問了:這個三歸,三歸的特點、特徵、體性是
什麼呢?「有論者言」,就是泛指,所以說,一般來說它的體性,拿什麼、什麼是它的體
性呢?「教無教性」。這個還沒有正式解釋這個教無教之前他先說明一下,這個教無教性
是什麼?就是下面這句話,就是「所發教之業」。那麼教是什麼叫教呢?就是教導。佛留
下來的這個教法,也就是在我們現在這個法、體、行、相當中所講的這個道理。這個道理
啊別人不講,不懂,一定要有人講那我們才懂。那我「喔,我懂了、懂了!喔,原來是這
個!」這個就是教。教完了以後呢,你懂了以後呢,你內心當中就會受它的影響,跟著它
就產生種種行為,就是這樣。
  現在這個是個善法,是能夠使我們離苦得樂種種的道理,因此我們一心一意地照著
去仰求這個。當我們聽完了這個道理以後,理路講過了以後,那個時候內心當中留下來一
種力量,所以一心追求這個。這個力量啊,這個力量啊,什麼呢?這個地方就是說業體。
前面換句話說,我們作任何事情,我們作任何事情啊,凡是任何一件事情,要嘛不作,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22
作了以後在我們內心一定留下來一個影響力量。這個影響力量我們叫它不同的名字:叫
「業」,叫作「業力」,叫作「業習氣」,不管什麼,叫作「種子」,它有推動我們的力
量,繼續去做這件事情的力量,這個叫作業。這個業本身什麼呢?就是受了前面這樣的一
個影響力量,而遺留下來的,遺留下來的。
  那麼現在呢,就是先告訴你這個道理,告訴你道理以後,你聽懂了內心策發這個好樂
之心,乃至於有前面的懺悔、作業什麼等等,於是內心當中產生這個力量。這個力量,不
要再講了、不要再教了,但是它確是個力量,所以說這個就「所發教之業」,這個就是教
無教,那個體性是什麼?就是這個!那麼在什麼情況之下才有呢?它需要一個條件,「若
淳重心有無教也」。現在這個無教就是說講完了以後,內心上面所產生的一種力量,這個
不要再教、再講的,這種力量它繼續地會推動你、策勵你,去追求前面告訴你這個道理,
就這樣,這個叫作無教。後來很多經論上面不叫它無教,叫「無作」,平常我們說無作戒
體、無作戒體,就是這個。
  戒容或我們不一定得到,但是對於這個無教的力量,這個業體是我們人人都有。我說
一個好簡單的一個比喻擺在這地方,今天眼前有一件事情,我們最簡單來說吧!「食色性
也」,這是人人所感受得到的。當今天你肚子很餓的時候,或者是什麼,反正是,或者對
23 舊版.第十七卷 B
你來說你很歡喜的,那麼他告訴你什麼。告訴你說了以後,啊,你心裡想:這個東西對我
們有這樣的好啊!你就想去追求它了。或者是說,你正在缺乏一樣什麼東西,比如營養不
好或者什麼生病,然後他告訴你,告訴你完了以後你聽見了:噢!這個樣!然後你內心當
中你就心心不忘地掛在這個地方。講過了─教早就教過了,可是內心當中會推動我們
的這種力量,這個我想我們人人都有。當這個推動力量或者是正現在前,或者儘管忘記掉
了,可是隨便什麼時候一提的話,它力量馬上現出來。
  我舉個好簡單的比喻,比如說飲食,今天這個時候大家都是剛吃飽肚子,即便吃飽
肚子,我不妨提一個很美味的東西,那一講的話,說不定大家口水就咕嚕咕嚕會流了。我
想你們都有這個經驗,為什麼?沒有東西,但是一提你立刻現起了,因為這個無始以來就
是這個無教的力量就留在這裡,換句話說業習氣的就留在這裡。現在這裡要留下來什麼無
教?告訴我們這個戒法,然後呢這個戒法的殊勝的好處,然後你如法地去求,得到了這個
戒體以後,然後這個戒體就會留下來―這個戒體就是一種力量啊,這個業體,這個叫
作業體。一遇見這個緣,以前遇見的話,反正好東西,抓起來放進袋裡邊;現在,欸!不
行、不行!看見這個東西的話,內心當中就說:嗯,不可以!所以好的東西你呀把貪擋住
了,壞的東西把瞋擋住了,而真正重要的,你明明白白地認識你現在心裡是什麼狀態。這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24
個是什麼?這個就是他無教!
  那麼這個無教是什麼樣才能夠發呢?前面說「淳重心」。這個「淳」就是樸直講,換
句話說,這個當初那個心裡面,真正去求皈依乃至求戒什麼等等,不是個雜亂狀態,不是
個雜亂狀態,全心全意貫注在這個上頭。所以第一個,這個淳也可以當另外那個「純」字
講;樸,樸直,換句話說,並沒有其他東西在裡頭。還有呢,還要「重」,就是這樣。要
這樣的兩種心情具足了,然後呢這個心情是自,然後呢他,兩個都具足了,作了法以後,
那個時候就會留下來這個無教。所謂皈依之體,所謂戒、戒體都是這個。
  下面說「無教」,這個無教是「業體」,這個業體本身哪,「一發」,要嘛不發,
不發也就罷了,它一發發了以後「續現」,來了!它會繼續地老在這個地方,所以說任運
「不假緣辦」,它後面哪,不再要這個緣。而這個什麼?「無由教示方有成用」,後面繼
續的時候不要再講了、不再要給他說了個半天來指示你,說不是經過了這個才有功效。只
要前面根據這個教,你能夠如理如量地以淳重心發了這個無教,換句話說,發了這個業體
以後的話,是「不假緣辦」,不要教示,它就有這個用場。所以「即體」,它這個體就是
業體,如果皈依的話就是皈依之體,如果說戒的話是戒體。「任運」,任運就是自然的,
「能酬來世」,來世什麼─果報。所以說你受了五戒、皈依了以後,一定不墮落,一定
25 舊版.第十七卷 B
不墮落。如果說你要回向的話,你要回向到哪裡,這力量強,回向生天就生天,然後回向
往生極樂世界就往生極樂世界,這個是真正它的功效,所以叫「無教」。那麼它下面最後
的,現在的經論上面,它不用這個無教兩個字,叫作「無作」,一般的通常叫無作戒體、
無作戒體,指這個。
  那麼下面這個解釋,我在這個地方,了解了前面,那個解釋也說一下。「引問中。
性」,「引」就是《多論》說,三歸以什麼為性呢?就是性就是體。「解」,下面的解
答,解答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有論者言」,這個「定體」就是說,確定正說明這個體、
體性是什麼。於是他在這上面說「教無教性」,換句話說,這個體本身由兩樣東西而產生
的,由教而產生的,所以教而得到這個無教,這樣;或者在別的地方叫作「作」,由於作
而得到這個無作。那麼為什麼要兩個名字兼用呢?「作」是就你自己聽懂了這個教法,如
理行持的結果,「教」是就他所講的內涵來說,正規地來說,一定要把這個教領會了─
不是前面說要解嗎?欸,你了解了如法行持,這個作是必定這樣的結果,必定經過這樣的
次第而來的。所以現在教跟無教、作跟無作一起拿起來說,內涵就很清楚。
  「彼論續云」,那麼它下面又一個一個地方說,「受三歸時胡跪合掌」,那個是什
麼?身受了教了,「口說三歸」是口受了教了;「是身口教」,這個是身口教。「若淳重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26
心」,那淳重心就是意跟它相應了,這個意受教,於是這個情況之下「有身口無教」。為
什麼不講意呢?因為《薩婆多論》,這個實法宗它是只講身口的,這是它的一個特點。
後面講那個戒體,三宗的戒體的時候,它也很有意思,實法宗講的戒體是講色法,都要看
得見的,所以這個心看不見,它不說,這個到後面再仔細說。正規來說,這個無教不在身
口,正規地來說,這個無教就在我們的所謂心體,領納在心體當中,這藏在我們八識田當
中的這個業種子,這個業種子。
  那麼「此就等者」,就是上面說「有論者言,教無教性。此就所發教之業」等等,
這個是「疏家斷」。疏家斷,換句話說,這句話是什麼?就是我們的南山道宣律祖把它說
明的內涵。「教為能發」,告訴我們了以後,才從告訴我們的道理當中啟發,所以它能啟
發我們的淵源在此,「由教」然後「發得無教」,剛才已經說過了。根據他所說的照著下
去做,相應了,所以才能夠啟發後面這個無作的功效。那麼這個無作的功效是什麼?一種
業。所以「所發教之業」,就是這個叫作「無教為性」,那麼現在這個心體本身就是無作
戒體,無作歸依之體。
  下面解釋的是「一發、續現」,這個「一發」就是初念,這個初念通常情況之下指什
麼?就是我們講的受體、願體,當時受的;「續現」就是後面的隨行,跟著而來的行為。
27 舊版.第十七卷 B
那麼這個後面不要再來教,而任運它會酬因感果,這個就是我們的因地行為噢!前面我們
說:「啊,那我懂了,一發續現!」實際上這裡大有文章、大有文章!整個的成就與否,
固然是看你得否願體來決定,可是得了願體以後產生的功效,依體起行,這個行才是戒的
業的根本;一生的行業、果報整個都從這上面開出來的。得到了這個願體以後,自然而然
對境了以後,你一看:噢!我現在了解了,喔唷,這個以前、以前專門做這種事情,輪迴
生死,現在不做了。而真正對我好處―這樣做的!就這樣。所以它叫「任運」,一遇見
了,任運地你就會這樣。
  現在我們是任運是什麼狀態呢?比如說任運地看見這個東西,喲!看見這個,眼睛
就瞪大了,看見這個就是心裡面就記得牢牢不忘了。比如說好色之徒,看見了這個很漂亮
的,他腦筋裡老想著:「欸!」他心裡面就鑽在這個上面。貪口味的,同樣地,看見了這
個東西:「啊,這個才好!」他心裡面就心心念念地記掛在這個上頭。儘管別的緣把它擋
掉了,他回頭又再想這個東西,回頭時時刻刻又再想這個東西。尤其是境界現起的時候,
他一定原來的這個念頭會現起。這種經驗我想我們人人都有。
  所以這個時候你們自己去想,你隨便可以找一個任何一件事情,只要以前留下來心
目當中產生非常深刻印象的。那麼這個深刻印象叫作什麼?就是當時使你產生的這個叫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28
「教」,深刻印象的這個叫「無教」。當這個印象留下來了,一旦遇到這個緣的話,你馬
上會記起來了:「噢!就是這個!」好的東西,這貪的是這樣。壞的東西,假定今天有一
個莫名其妙的人闖進來,把我們這個正熱鬧的一個法會衝散了;再不然,說過年的時候一
家團聚,正在那兒團聚的時候,忽然之間跑來一個強盜,來把我們弄得一塌糊塗。你這樣
的話,同樣地心裡面會記得,牢牢記住。前者是貪、瞋相應的;現在不,現在這是淨化
貪、瞋的另外一面相應的。
  不過前面這種情況對境的話,比如說這個強盜來了以後,雖然你馬上要去報告警察、
要去捉他什麼,說不定忙了,過兩天過了,忙過年啦,算了!算了!雖然你心裡面一下忘
不掉,可是正式去忙這種事情的話,過了幾天你就忘記掉了,通常狀態是如此。真的學戒
不是如此!真的學戒,戒它真正特別的好處是什麼?欸,它是叫徧該生境,這你所對的境
界,眼前的沒有一個不是!你要嘛不對境,要對境的話,對不起,就不會忘記。關於這一
點,後面繼續地一步一步地說下去。所以它這個真正的力量是這個樣的,所以凡是皈依、
受了戒的人,他這個心情的用心方法,有根本不一樣的地方,根本不一樣的地方,所以這
個我們要了解的。那麼這一段說完了以後,黑板上這個註解,就是今天等一下要講的。
《業疏》又云:「作法之時,知三說已,無作便生。故能所不昧於作業也。」 
29 舊版.第十七卷 B
《濟緣》釋云:「三說已者此據初念已前通名為作。無作便生即約次念徹至盡報
也。能授所受知業成處故不昧也。」

  這個解釋一下。「作法之時」,就是前面說具儀、對境,下面―作法,自他具足了
還要跟這個相應的作那個法。然後呢,「三說已」,這個三說已,「知」,不是說文字上
面的了解,不是說:噢!現在我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心裡面很清楚、明白的正知。
曉得以前我一切作法都在無明當中,因為無明,所以隨順著無明不管你怎麼做,就算做了
好事,對不起,還是輪迴生死。現在了解了:喔,這個不行!絕對不可以!所以這個知是
這樣知。
  那麼這個「知」,內涵應該以兩種心情去知:有一個你只了解業因果報應的關係,所
以前面無明哪―這個無明當中包含兩樣東西不清楚,一個對業感果的必然內涵不了解,
經論上面稱它為「業果愚」,對一切事情所以這樣一定有它的因。其次,它為什麼一定有
因果呢?因為說第一義諦,原來法性本身所謂如如空,或者說實相,並沒有什麼,只是
說什麼因感什麼果。所以我們真正不清楚的有兩個內涵:對於這個「空」來說我們稱它為
「真」,對它「有」來說稱為「俗」。說的時候是兩件事情,實際上是一個內涵,因為它
是空,所以都是緣起,因為它緣起,所以它本質並沒有它天生的。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30
  同樣地,我們戒法當中也是一樣,說「言有次第,行不前後」,大家還記得不記得?
「隨成一行,四義整足。」這個佛法,所以天台講那個三觀三止有它道理的;三諦(編者
按:指空、假、中三諦),說中諦統一切,實際上就是空的時候就是即假,假的時候就是
空;正因為是空所以假,正因為假所以空。換句話說,正因為它不是天生如此的,所以一
定是有什麼因緣才能夠感什麼果報,遇什麼因緣顯什麼行相。所以當這個顯什麼行相─
因緣,或者說有,世俗看得見那部分現起的時候,正是說明正是具有這個性空的特徵在這
個裡頭。
  因此我們現在了解應該「知」些什麼呢?說知,指的這個!以前無明現在了解,誰
告訴我的?佛告訴我的,告訴我的這個法,然後由僧傳。所以我因為這樣,弄不清楚枉造
生死輪迴之業,現在,嗯,不了!所以正式皈依的時候,內心當中很清楚、很明白地說:
啊!我是這樣地皈依呀!這樣。就算你不太清楚,至少理論上面了解的,我們所以受苦、
所以得不到快樂的根本原因在這裡,現在一心一意要歸投依靠他,總歸聽他的,照著他的
行為去做。所以你內心當中很清楚、很明白地這個樣,這個叫作「知」。
  那麼然後「三說」呢?這個「三說」指什麼?心裡的所謂心裡面的「審決思」以後,
不是前面曾經說過的思心所,對不對?你了解了以後決定這樣去做了,「啊!我一定要這
31 舊版.第十七卷 B
樣做,我一定要這樣做!我一定要這樣做!」嘴巴上面雖然這麼說,可是真正重要的,
曉得我內心當中這個堅決的誓願,所以它叫願體呀!說完了以後,啊!而當時一定有人遞
給我,這個,這樣的情況,那時「無作便生」。所以實際上,「故能所不昧於作業也」,
那個時候你心裡面很清楚、很明白,絕對不會模模糊糊:「啊,到底怎麼樣,不清楚!」
喏!就是你當時自己作的這個業,非常清楚、非常明白,這樣的!這樣的!所以它所應該
知道的內涵是這個。不是說文字解釋一下:「噢!我懂了、我懂了!原來這個樣,這個叫
願體、這個叫隨行。」對不起,不解!後面還會有詳細解釋。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6
文章: 33370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南山律在家備覽{舊版}手抄稿第三冊.第十八卷.A面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
舊版第十八卷.A面
  那麼下面,「三說已者,此據初念」,這個「念」就是現在的啊─我常常願意在
這個地方順便解釋中國文字─現在你的心。這個心包括什麼?受、想、行、識幾個心
所全部到。有一個不到,對不起,沒有用!受是因,想也具足,所以這個行蘊具足的時
候,受、想一定具足,識蘊就是心體的本體,這個全部到了那才是。否則你聽見了以後,
「嗯!」但是行心所不到,對不起,留下的印象沒有力量,這個不叫無作,這不是無作。
聽過了以後,過兩天忘記掉了,迷迷糊糊,就算是……噢,好像有這麼一回事情,對呀!
對了境以後,「嗯!好像看見過。」實際上呢,真正的留下深刻的印象的話,你不看見,
你一想就想得很清楚。以後在任何地方一看見你就會記得,「喔,就是這個!」是不是這
樣呢?這是我們通常體會得到的深刻的印象。所以他說這個初念一發的話就是這個,發這
個。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36
  「初念已前,通名為作」,實際上這個是一定什麼?「作」,造作的!這樣。所以內
心當中也是造作的這樣,非常強有的力量,還通過身、口。至於說為什麼一定還要身口?
以前曾經講過,尤其是《廣論》上面特別說過,我還寫了一個公式:如果A=B,而C又大於
0的話,那A+C一定大於B,大家還記得不記得這個公式?單單那個意念本身,這個力量一
定不如加上身口,原因是這個,這樣,這個是它的一個特別的原因。實際上這種情況,我
所以覺得現在的科學,對於學佛是太有幫助、太有幫助了!太多地方不管是深的、淺的,
那隨便一提喔!
  所以,那麼「無作便生」,於是續發呢─「即約次念」,換句話說,這個就是隨行
了。「徹至盡報」,一直繼續下去,一直到什麼?盡一生。這個盡一生還是就當宗而辨,
這個當宗的話真正說起來是什麼?就是實法宗。這個成實假名宗已經叫「過分小乘教」
了,現在我們南山道宣律祖開的圓教宗的話,那是已經超越了它了。實際上這個圓教宗才
是根本意趣,才是根本意趣。所以就它的真正的意趣來說的話,豈但是徹至報盡,盡未來
際!實際上那個《法華》、《涅槃》就是這個意思嘛!
  不過盡未來際,為什麼我們說那盡未來際,為什麼你看不出來啊?原因是這樣:就
是我們無量劫來,雖然中間說不定三生、兩生、五生、十生、八生皈依過,然後呢乃至於
37 舊版.第十八卷 A
受過戒;我們造的惡業是無量無邊,一經過染污的話,對不起,它這個力量又很小,所以
這個現不起來。儘管現不起來,可是再遇緣的話,那個行相就很清楚明白。有很多人你跟
他怎麼講他不相信,有很多人你一講,他就跟著你來了,為什麼?那就是宿生帶來的。這
是充分說明實際上你真正努力去做的話,這並不是徹至報盡,盡未來際!不過當宗來說的
話,我們一定要了解喔!所以這個不能相反、相混,後面以三宗來分別的時候,這個會告
訴我們。
  那麼「能授」─能遞給你的;「所受」─接受的人;那「知業成處」。這就說明
了任何一個業的話,三輪:一個傳者、受者、跟它相應的作法,那完完全全能夠了解得清
清楚楚。
  那麼關於這個正規地來說,上面有一段小字:「已上疏文二段及釋文,示三歸所
發之業體。初學難解。宜參觀〈戒體門〉。
」這個剛開始的時候,這個的確不大容易
懂,的確不大容易懂。那麼在這地方,我只是就是很粗淺地這麼說一下,我想大概有一個
基本的概念。
  黑板上有這個幾行字,本來這個要等到後面至少在五戒當中,可是等到講到那個戒體
的話,那個內涵是比較深廣,所以在這地方先講一下,先講一下。以後講到那地方,隨便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38
提到了,你們就清楚了。這個也出在那個《羯磨疏》上頭的,這個都是道宣律祖跟那個元
照律師詳細的說明。叫「毗尼立法,殷勤囑累,制令記憶,不使遺忘。所以常爾一
心,違皆制犯。故知常勤觀察,始號奉持。
」前面我們說願體、隨行、一發、續現,
任運它能夠這個感果,而這個感這個果本身就是我們真正希望的。那麼平常說受了戒以後
要持戒,要持戒,這個持戒不是那麼容易喔!皈依完了以後還是要它的……要皈依,怎麼
樣才能夠證得皈依之用,今天先說一下。
  這個「毗尼」,換句話說這個就是律藏裡邊的。本來佛說的法,當然各家開合不同,
以律來談的話,把它開成功兩類:化教、制教。化教的內涵就說明這個道理,可以從最淺
的地方說到最深。說是說了,行不行由你!行有好處,不行,如果原來什麼樣還是什麼
樣,性罪原來有罪,還是有罪,遮罪本來沒有什麼,也無所謂遮不遮。那麼制教呢?它一
定要制定一個法律,然後你願意接受了這個法律,訂了這個契約以後,那就產生了功效,
這個功效有絕大的無比的威力,可是違犯了以後有絕大的損害。所以談到那個制教,你們
不要誤解說:啊!講戒就是叫制教。叫是叫制教,可是正規地來說,犯、不犯是什麼?一
定等到你受戒以後,得到了這個戒體以後,那時候你的行為的話,一舉一動,如果你如法
去做就有無量功德,違背了就有很大損害。
39 舊版.第十八卷 A
  所以說,並不是說我們今天講戒了,那麼你就得到了制教的功德。聽懂了制教的內
涵,這是講的什麼?戒法。真正的功效要等到得到了戒體以後,然後呢行持的隨行當中,
才產生它圓滿的這個結果;照著去做,這無量無邊的功德就來了,不照著去做的話,無量
嚴重的禍害,禍害跟著來了。那麼現在這個上頭,他就告訴我們,這個毗尼(換句話說,
律),它正因為這是制教,這不是跟你可以開玩笑的!你可以隨便的話拿那玩具玩玩,說
這個是炸彈,往地上一丟,那沒關係呀!可是這個真的炸彈這個不能丟的啊!一丟的話,
馬上送命啊!這舉個比喻。當然你要克敵制勝的話,這功效馬上產生。
  所以說這個律,立那個法的時候,「殷勤囑累」,這個囑累還要殷勤喔!一而再、再
而三告訴你:「這個你要小心喔!你要努力喔!」這樣。所以《菩提道次第廣論》上面告
訴我們說,願心容或可以受,行心是絕對不能馬虎!大家還記得不記得這段話?那麼有的
人不太懂,這個地方簡單說一下。這個我剛才說的是啊,就是這個《菩提道次第廣論》上
面,它講到受那個菩薩戒;菩薩戒分成兩個,一個叫願心,一個叫行心。什麼叫願心?我
了解了,喔!這個叫大菩提心,然後我的願去受;那個時候你並沒有這個說,我一定要照
著戒上的一條一條的條文。行心,說照著規矩,一定要去照著條文去做。這個照著條文就
相當訂契約一樣,一下訂了以後,你違約的話,對不起,你就得要出毛病!這樣。所以它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40
那個「殷勤囑累」,告訴我們:「啊!你要記住啊,你要記住啊!」「不使遺忘」,不可
以忘記的!
  那麼剛才我們不是說三歸以後為什麼要三結呢?三結的話,是「重更囑累,不令忘
失」。看喲,這個祖師實在是告訴我們好清楚、好嚴密喔!不是說我們「啊!那三歸完了
以後來個三結,那麼來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就算完了!」不是那麼簡單!它
有無量深厚的意義在裡頭,無邊的功德這樣來的。
  下面說要「常爾一心」,如果說你不這樣的話,那就是犯了。那麼這個一心怎麼一心
法呢?並不是像我們現在的,喔唷,念佛要功夫成片,然後參禪要功夫落堂,不是這個!
下面有一個叫「常勤觀察」,你呀,經常地勤勤懇懇地去觀察,這樣的話呢才是叫作「奉
持」─照著佛告訴我們的去持守它,這功德就來了。
  那請問:觀察是什麼?觀察些什麼?兩樣東西。如何觀察呢?這是個大問題!說懂
了,也可以說懂了,文字懂了,內涵在這地方解釋一下。在整個的佛法當中,我們可以分
這樣,包含全部的內涵:四諦─苦、集、滅、道。是啊!所以生滅四諦、無生四諦、無
量四諦、無作四諦,這個就是藏、通、別、圓四教。到最後的話,圓教還是叫無作四諦,
不外這幾樣東西。指出世間一切苦,所以要「眾生無邊誓願度」,為什麼?他有苦嘛!這
41 舊版.第十八卷 A
樣。「煩惱無盡誓願斷」,為什麼苦啊?集諦!現在小乘只是解決自己的,大乘呢?說要
無邊的煩惱都要斷掉它,所以知苦、斷集呀!不是嗎?所以,然後證滅、修道,現在要想
跳出生死輪迴,反過來走,要走這個道,修行就是修這個道,我們叫修道、修道,就是修
這個!
  那麼然後修道過程當中告訴我們叫道品―三十七道品,把整個的修道的內涵列出這
樣的三十七個內涵來,把所有的道品都統統包括在裡頭。那麼三十七個道品大家都很容易
背得出來─四念處啊、四正勤哪、四如意足啊、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天
天念《阿彌陀經》的,天天在那兒念,不過《阿彌陀經》上面前面這個沒有加進去,從五
根、五力念起的。我想這裡不是講《阿彌陀經》,這個大家了解。因為阿彌陀佛這個極樂
國土並沒有苦啊!所以它前面這個東西不要念,就講也沒有用,那從五根、五力講起。但
世間正規地來說是從最前面的四念處講起。這個四念處是什麼?黑板上寫在這裡,他寫三
個字,上面各加一個就可以了─觀,「觀身不淨,觀受是苦(只要加這個上去就可以
了),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換句話說,佛開始的時候告訴我們就是:第一個,四念
處,那我們修行的時候,就是修最主要的就是從這地方。
  那麼下面有兩句話,哦,這個在前面的。蕅益大師曾經說,在《靈峰宗論》上面說: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42
不明念處慧,徒誦木叉篇。」現在我們說:喔唷,這個戒很重要,一切都在戒。但是
這個戒─這裡說「木叉」,波羅提木叉─如果說你並不了解這個「念處慧」的話,這
個慧就是知見,並沒有得到正確的正知見認識的話,對不起!然後你說要去忙那個戒,儘
管你說得很通,背得滾瓜爛熟,徒然!沒有什麼真正的功效!為什麼呢?見行相輔。那麼
見些什麼呢?喏!叫念處慧,什麼念處啊?四念處,就是這個,就是這個!所以說「常勤
觀察」是觀察些什麼呢?就是觀察這個。
  那麼,對呀!大家真的了解了嗎?也許大家條件夠的人,不用講,早就了解了;條件
不夠的人,講得容或還不清楚。那麼這個地方,今天晚上更仔細地申論一下。以後整個談
這個戒,這個關鍵是絕端重要!能不能在生死輪迴當中去惡從善,從三惡道跳出來,能夠
生到人天道中,乃至於超生淨土、圓成佛果,整個的概念就在這個裡邊。現在最淺近的,
後面一步一步地深入。我們世間忙的,豈不是要這個!離苦得樂,豈不是要這個!怎麼辦
呢?「常勤觀察」,就是觀察這個,這樣。什麼是苦的因,把它拿掉;什麼是樂的因,努
力把它種進去。現在這個戒法,是,做的時候、去持戒的時候是滿辛苦,但是這回報,剛
才說那個損益比啊,那不得了!那是個不得了的損益比!你投資任何一點點,只要是正面
的,它得出來的回報都是無量無邊的,這個是它的真正的特點。所以他前面也說過、後面
43 舊版.第十八卷 A
也說過,這個功益,說有的人把四天下滿中什麼羅漢等等,然後盡七年或者如何供養,不
如受三自歸。為什麼這個三自歸的功效這麼大呢?現在就在這個裡邊─常勤觀察!
  講到這地方,我想我要引用《廣論》上的內涵來說明,請你們翻到一百八十四頁。
《廣論》一百八十四頁這個地方說的什麼呢?說十二因緣,說十二因緣,在《廣論》當中
已經說過,不過今天在這地方簡單地說一下。講十二因緣往往大家說:欸,這個好像很
簡單,大家很容易呀!然後從無明開始,「無明、行、識」一支一支背起來非常輕鬆,
名色、六入、觸、受、愛」這樣,然後「取、有、生、老病死」十二支,好囉!可
是的的確確我們對這個內涵了解得不太清楚。至少以我來說,我出家頭上二十年,背是背
得出來,但是總覺得:欸,這個小乘的!好像這樣。實際上小乘的內涵,一竅不通!講大
乘,大乘之所以大,是小的基礎上面,現在小的這個不懂,你怎麼去說呢?整個的大乘如
果離開了這個四諦、離開了十二因緣,大乘就沒有根了。小的是什麼?要解決自己問題,
大─解決人家問題,問題是同樣欸!你自己不能解決,能解決旁人嗎?不行欸!只要是
任何人的問題都在這個裡頭。
  我們可以從四諦上面去觀察,說:欸,這個身是不淨,啊!不要去貪著;受是苦,
不要去貪著,這樣;然後呢心是無常,趕快努力,不要以為常的;法是無我,不要執著。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44
欸,好像懂了。是!文字懂了,內涵―至少我了解我不懂,因此我把我自己的經驗再告
訴大家。
  那麼十二因緣呢?同樣地說這個。那麼因為這地方不是細講十二因緣喔!我們現在要
翻到一百八十四頁看什麼呢?第五行,「四相當知」。哪個四相呀?他就把那個十二因
緣的十二支分成四個,這個前面哪,如果你們了解的話,前面叫「支分略攝」,這個在
一百八十三頁上面,順便也重新溫習一下;如果不了解的話,你們回去看一下就了解了。
這個十二支當中,他又把它再加以簡略,這個「攝」是歸納,歸納成功幾個,不再是十二
支,歸納成功四支。所以說「攝」是再簡略的,但是這個不是說隨隨便便地你要怎麼辦就
怎麼辦。那麼他這個十二支歸納成這四支,這個四支叫什麼?能引跟所引、能生跟所生。
然後引跟生,引當中又是能、所。它這個行相是怎麼一回事情呢?那我們應該了解的。
  現在實際上這個引、生是什麼意思?就是我們怎麼造業,造了業,這個業是怎麼感
果,那是我們應該了解的。為什麼我們要了解這個?因為你這個果,你要快樂的不要痛苦
的,既然要快樂的,你應該了解這個快樂的果怎麼來呀,怎麼引發的啊!然後你要去掉痛
苦,你要曉得這個苦的果怎麼來的,你怎麼避免它呀!你不了解你怎麼辦呢?所以說這個
應該了解這個四支,這樣。所以今天重新溫習是站在戒的立場,那時候你了解:喔!戒上
45 舊版.第十八卷 A
面告訴我們觀察,就是觀察這個。
  看,「一何為所引」,能、所,他不先說能而說所,這個有道理的喔!因果當中對
我們真正影響深的就是當下對這個,先從這個當下深的影響當中,讓我們看清楚。比如說
你要什麼東西,啊,這個。然後先告訴你:哎,你不是要吃好吃的東西嗎?哪!就是這
個。然後找這個東西哪來的,你再去找它這個原因呀!所以它所以這次序,都有它的一定
的很嚴密的這個內涵在。凡是真正聽過《廣論》的是都了解,平常我們不是含含糊糊、馬
馬虎虎隨便,啊,反正十九不離八啦!這是真正要去修行的話,那個次第是一點不能亂。
所以這個所以先說所引,這個什麼是所引呢?「果位識乃至其受」,十二支當中的識,
然後名色、六入、觸、受,一共是四支半。為什麼叫四支半哪?那個識是果位識,這個因
位識怎麼轉到果位識,這個半支也加進去。
  說「以何而引」?怎麼會從那個因怎麼會引發的呢?「謂依無明之行」,換句話說
無明、行、識兩支半;所以能引跟所引。那換句話說,從一個因到那個果怎麼產生的,第
一個。「如何?」說「謂於因位識中熏業習氣之理」,這個道理,怎麼引發的呢?就是
在因位識當中能夠,這個因位識熏習,熏業習氣。
  「所引之義,謂若遇愛等能生,堪能轉成如是諸果。」那麼這個地方簡單地,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46
不要照著這個次第來說,實際上我就把那個十二因緣,十二因緣在這裡也說過,《廣論》
上面也說過,所以在這裡只要聽過的人,現在那個概念就很清楚。現在我不從這個上面來
說,從哪裡呢?完全從另外眼前所對的境界,怎麼從眼前的境界而造業,如何從造的業、
感果這個次第上面來加以簡單地說明。下面說「所引之義」,說怎麼從能引這個因位─
換句話說這個因─因到果位的呢?要遇到「愛等」,然後這個愛是有這種力量─能
生,使得前面這個因,欸,能夠把它滋潤,產生生的力量,所以才會轉發成功「如是諸
果」。換句話說,從這個因轉到果,要前面的無明、行、識,然後這個識是因位識;經過
後面的遇了緣以後,要「愛」下面「等」,這個愛、取、有三樣東西,那麼於是這樣了以
後,才能夠感得。那麼生起的時候從哪裡生起呢?就是從果位識、名色、六入、觸、受這
樣。這個是能引、所引、能生、所生,這個從引開始。
  下面「三相當知能生、所生。一以何而生?」說什麼樣才能夠?「以愛緣的
取。
」整個地把我們所以感生死的,最直接的、最有力的這個原因點出來了─取,就
是這個!這個取是什麼?愛緣取,實際上愛、取本身哪,我們分大不清楚。儘管分大不清
楚,這個行相大家很明白。任何一個境界現起的時候,我們覺得:欸,這個滿好,或者這
個不好!滿好的你歡喜它,不好的討厭它;歡喜的貪相應法,不好的瞋相應法。可是雖然
47 舊版.第十八卷 A
有了這個歡喜或者不歡喜,是不是會決定採取行動?不一定!這個經驗是不是大家都有?
有!有的事情歡喜的、不歡喜的,你決定會採取行動,有的事情不一定採取行動,這個行
動本身叫「有」。那麼什麼因緣使得你決定採取行動的呢?這個「取」的力量!換句話
說,這個「愛」的因緣,因為你愛了,所以這個力量非常強盛地繼續增長,增長到你採取
行動,那麼這個增長愛的力量,使得你採取行動的這個中間媒介─取,這個是最重要的
一樣東西。
  所以能夠使得這個因位識感果的力量在這裡,所以叫「能生」哪!有了這個東西以
後,這個因一定要生。所以它叫能使得這個因產生結果的力量,叫作能生支,清楚不清
楚?清楚不清楚?所以到這地方它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在這裡喔!這個概念就不是以前
含含糊糊的喔!就是說,前面我們不是曾經說過了,造生死的、形成生死的直接的因是什
麼?業!但是如果這個業是沒有俱有緣(俱有緣是惑)的話,這個業不會感果。現在說明
了,這個俱有緣是什麼?俱有緣一定是惑,然後惑當中有強有弱,要到什麼情況之下?一
定要到取!這個地方告訴我們了。
  然後在這個地方我們講「取」哦!我們不妨回過頭來想一想看,在前面講業的時候,
業就是直接感果的功能,造業的時候要幾個條件:事、意樂、加行、究竟。而造業的真正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48
的主宰、主體,最重要的是什麼?意樂,對不對?意樂當中分三樣東西,哪三樣東西?
想、煩惱、等起。想本身─是、不是,這個次要的,雖然是。煩惱呢?就是貪瞋癡;
現在戒的話,無貪、無瞋、無癡。為什麼能產生無貪、無瞋、無癡啊?常勤觀察嘛!曉得
「這樣下去,對不起,哎喲,這個東西對我只有害處,不要、不要、不要上它當,它是個
大騙子!」看見這個。前面呢由於貪瞋癡相應的等起,由於這個力量引發的造作的這個力
量;現在呢,於正知見引發的造作力量,這個叫等起。所以前面是由於愛、取引發的等
起,現在呢正知見、勤精進引發的等起。告訴我們就是這個!名詞是不同,所指的內涵是
一個,清楚不清楚?
  下面我們再看:「何為所生?謂生老死。」就是這樣!「如何而生」,怎麼生呢?
謂由行於識,所熏業習潤此堪能令有大力之理。」這文字簡單地再解釋一下。就是
說,前面由於無明所以就有行,有了行的話,對不起!這個行就留下一個識種子來,換句
話說這個識種子留下來了。留下來了以後呢,它不一定生―就是會感得果。要什麼情況
之下呢?由於業習氣在滋潤,要由於熏習,熏習這個業。「潤此」,拿什麼來滋潤它呢?
前面說的愛緣取。由於愛緣取滋潤它了以後,就產生一種很大的力量,很大的力量,這個
力量有個特別的名詞叫作「有」,這個有的力量生起來了。然後這個就是把前面「無明、
49 舊版.第十八卷 A
行」所留下來這個識種子,這是種潛在的一種影響力量,經過了這個愛、取的滋潤以後的
話,這個影響力量就必然會產生結果。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6
文章: 33370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南山律在家備覽{舊版}手抄稿第三冊.第十八卷.B面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51 舊版.第十八卷 B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
舊版第十八卷.B面
  我們用一個比喻來說:種子,說這個是前面的宿生,或者今生以前的事情,反正對
當下來說都是以前過去的「無明、行」,所以留下了一個影響力量。然後呢,這個種子如
果擺在這個地方,前面講感果的集諦的時候說,沒有這個俱有緣,這個種子它不會感果。
現在呢,對感果的一種業,感果的這個叫作俱有緣、叫惑。在種子當中呢,比如說這粒種
子,有的稻也好、蘋果也好,你老擺在這裡,它會不會發芽?不會!怎麼辦呢?嘿,曬太
陽、擺在水裡;如果擺在水裡的話,就是沒有土,它也要發芽呀!是不是這樣啊?就是這
樣。然後當然有土的話,更長得很茂盛,沒有土的話,它發了芽不一定長得很好。實際上
現在這個地方引發的這個,引發的這個,使前面那個能引之因產生所生果的這個力量是什
麼?愛、取,對不對?清楚不清楚?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52
  那麼現在我們曉得了,喔!所以這樣。於是,它再下面有一件事情,一百八十五頁上
面,前面這個我們不要去看它了,第三行叫「幾世圓滿」,那整個的現在我們要學的就
是在這個地方。說這個前面從因感到果,要經過多少時候,那麼它完成了!「圓滿」就是
說,任何一件事情從開頭一直到最後的結果出現,好的也是如此、壞的也是如此。那麼他
下面,叫「能引所引支之中間,容有無量劫所間隔」,換句話說,無明、行留下那個
識種子,留下來這個種子留下來了,那這個種子是不是馬上感果?不一定!這個中間可能
經過的時間無量劫,這個無量劫就不曉得什麼時候了,可能非常長。所以他下面說:「
於二世即能生起,無餘世隔
」,還有也可能短到什麼?嘿!二世就馬上生起,這個是能
引跟所引。下面,「其能生支與所生支二無間隔」,只要這個能生一起來的話,這個所
生是一定會感果。
  那麼到這個地方還是我們迷迷糊糊,啊!說這個宿生哪、什麼東西。現在這個不談,
整個地很簡單地把這個十二因緣這一支,再重新整理一下,從我們當仁一念來去觀察這一
件事情,當仁一念去觀察這件事情。比如今天晚上我們在這兒聽這個課,啊!聽了很歡
喜,然後所以呀―這個當然不是無明相應了,為了使得這個無明相應起見,我們不妨說
吧!我今天在這個地方的話,「說書」,不是唱歌噢!說書你們曉得不曉得?這裡大概不
53 舊版.第十八卷 B
大有,我小的時候在那個什麼上海,乃至於北平天─他們說什麼天橋還是天壇哪,我也
弄不清楚,就是說書,說得……啊,什麼、什麼。比如說什麼薛仁貴征東,薛丁山征西,
什麼點……什麼唐伯虎、什麼三笑等等,啊!那聽得非常陶醉,就是這樣。
  欸,這個情況之下,就是這個是無明之行,然後你內心當中就記牢這個概念,回去
了!回去了以後,明天不一定再來,是不是這樣呢?所以別的事情如果忙的話,好、好、
好!完了以後,這樣。如果說你回去以後,雖然腦筋裡留下這個印象,你就想:「欸,
今天晚上這個真有味道啊!好啊!」你越想越美、越想越美!「白天我要上班,晚上非
聽不可!」就是這樣。也許你只是想到:「今天這個滿有味道!」這個是什麼?僅止於
「愛」。下面剛才「取」的行相大家清楚,對不對?取是什麼?就是說你不是僅僅說覺得
這樣,啊,覺得這個越想越有味道、越想越有味道!策動你這個力量來了話,以後你回去
想:「明天晚上這個可以不做、那個可以不做,還要去聽!」結果偏偏回去的時候,還有
其他的因緣促成你、促成你的話,你第二天非來不可!如果說它不促成還不一定來。
  這個就是集諦當中的「集、因、緣、生」當中,我這地方順便說一下。這個集一定感
果的話,它不僅僅是要集噢!因、集、緣、生,大家還記得不記得有四個,說集諦四個行
相,如果弄不清楚,今天晚上聽一下,大家就很清楚了。「因」就是剛才說的這個能引這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54
支,如果不經過集的話它不一定感果。「集」呢,就是經過了愛緣取所滋潤了以後強大的
力量,它一定會生的。可是一定會生還要什麼?還要一個「緣」,還要助成功它的緣。什
麼緣呢?比如說,我今天晚上聽了以後回去說:「我明天一定還要來聽!明天一定還要來
聽!」至少要等到明天晚上,對不對?萬一明天晚上忙得不可開交,你不行!所以前面這
個因緣沒有了的時候,對不起,這個果不會現起。
  對我們現在來說,儘管你造了一定要感果的力量,可是這一生有很多現世就可以;有
很多,比如說我造的這個惡業要投畜生,那這個身體非死不可,這一生不會立刻轉;當然
說絕端狀態當中,這一生轉都有可能。再不然,我造了善業,同樣地說造了生天之善業不
一定馬上去,造了往生之業不一定馬上去,一定要這一生的壽命完了以後才能去。這個也
都在所謂「緣」當中。這個集,這個「因集緣生」就是這樣。所以這個緣,因集緣生當中
「緣」哪,往往是有的時候捨掉前面這個什麼?捨掉什麼?就是前面這個以前往業所感的
這個,到此為止,然後你這一生所集的有,它再新現起。所以說這個情況是什麼呢?就是
說,假定說這個能引的這個概念,經過了這個愛緣取滋潤,一定感果!
  那麼到這個地方,我們曉得,那你只要不取那就不就行了嗎?但是這個愛、取之間
的行相很細微,所以真正重要的不是在這個取上面,真正重要的在愛上面。這個話怎麼講
55 舊版.第十八卷 B
呢?這個話怎麼講呢?現在我們不是「常勤觀察」嗎?所以現在它每個地方對我們持戒成
否,絕端重要喔!我們一生每一個人在什麼狀態當中?也可以說以各種不同的情況來說,
佛法當中來說就是有一個特別的名詞叫現行─現在的心理行為、心理狀態。分兩方面,
一個是每個人自己、自我,我的五官、心識,然後對這個境;或者說我們在這個我們所依
靠的這個說依、正,這個依、正互相交涉,產生我們的生命活動的內涵,對不對?這個依
報就是我們所對的境界,我們整個的都在這個境界當中。那麼為什麼有這個依、正?這個
就是說我們前面的果,這個是以往所感的果,這個果啊―果報。
  那麼在這個十二因緣當中叫作什麼?「識、名色、六入、觸、受」,到這個地方為
止,這個包括在生支當中。就是生、生些什麼?就是生這個嘛!生的過程當中,先是這個
結生相續的第一剎那,這個叫作入胎識,入胎識,然後這個入胎識盡一生一直永遠在喔!
永遠在,並不是單單入胎一剎那。然後下面叫名色,名色當初的時候,就是入胎的時候剛
開始的時候沒有東西,就是名色。所以這個十二因緣的圖上面,是名色啊,一條小船,然
後幾個人。這個意思是什麼?就是從這一生度到那一生去,它的意思就是這個樣。那個時
候,從前一生到那一生,已經從中陰而進到另外一個狀態去了。可是那個時候它本身也沒
有什麼能力活動,而且所對的境界只有兩樣東西,就是一個心理的、一個物質的,這樣。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56
而這個東西也同樣地對我們一生;如果當一念當中的話,當初接觸的時候,你就是說這個
心接觸那個物的時候產生的這一念,分不清楚仔細的東西。
  六入呢,也就是說在這個十二因緣就一生來講的話,慢慢地說這個胎兒成形了,六入
了;那麼對我們現在一念當中,就是你這個時候,你眼睛去看、耳朵想這件事,如果耳朵
聽的話,你其他的神經都跟著它,換句話說五根跟它相應。平常我們這個意識當中,不是
一個獨頭意識跟五俱意識嗎?換句話說,這個六入就是五俱意識都跟它,五俱的話一定跟
著第六意識相應的,那個叫作六入。
  然後觸,下面的感受─受就來了。所以拿我們這個正報去領受這個依報的一切,
是不是我們一生都在這個裡邊?我們一生都在這個地方。而這個受有幾種受法─樂受、
苦受、捨受。好的東西,哎,歡喜它!不好的東西,苦的!還有呢,說不上來。我們整個
的一生當中是不是全部都在這個上頭?這個是盡形壽,實際上盡未來際,盡形壽就在受當
中。現在怎麼辦呢?盡形壽不受。怎麼不受法?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如何不受呢?
所以叫「觀受是苦」,就是這個,佛法真正告訴我們的。
  那麼前面我們觀察,這樣觀!現在呢觀察,原來說當這個境界一現起的時候,你不是
要跳出痛苦嗎?要脫離痛苦嗎?那個痛苦的因在哪裡?你要去掉它,真正重要的─釜底
57 舊版.第十八卷 B
抽薪,從因地下手。所以當一對境的時候,你就應該察覺得到,對境的時候來不及了,所
以要先學。學了以後內心提持:「嗯,對!」然後你提持了以後當對境的時候:「這下我
了解清楚,啊!這一下我可不上你當了!現在我是正皈依法,這是皈投依靠,這是我所依
靠之處。」這個「皈」有意思了─白反!以前一片無明不懂得,現在反過地來,這個正
確的,這是我正確依靠之處,這個皈依是這樣。所以你證得皈依之後的話,內心當中應該
有的量。那麼這個要怎麼辦呢?常勤觀察!觀察是觀察這一個,清楚不清楚?這樣。
  所以如果說大家如果了解了這個,當然你心裡面很清楚,然後對境的時候就來了!前
面我們不是說,整個的修學佛法不外乎什麼?三學。哪三學?戒學、定學、慧學,它或者
叫增上戒學、增上定學、增上慧學。戒是捉賊,定是縛─綁住,慧殺;還有呢,論上面
就告訴說,戒是破煩惱,定是綁住它,慧把它消滅掉。怎麼綁啊、怎麼破啊?所以在以前
說起來很可笑,我自己現在想想,是越想越慚愧、越想越苦惱,但是也很高興。剛出家的
時候,總覺得:「唉呀!我定力不夠要學定。」我現在才發現真正修學佛法,戒最重要,
這個才是真正重要的根本哪!定之所以要學的話,就是把你的觀察的力量要能夠延續、增
長,這個才要學定。否則的話單單我學定,這個就算你得到了定,如果你沒有智慧的話,
那是共外道的。得了八萬四千大劫的非想非非想定,完了以後,還再掉落在生死輪迴當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58
中。你在定當中的八萬四千大劫等一剎那,一模一樣呀!你沒有破煩惱的力量啊!這是我
們並不了解。
  所以修學佛法真正重要的是戒,還是智慧,這個戒當中還非要正知見不可。有了這
個,然後定這是絕端重要。所以這個經上面說得很清楚,這個像什麼?燈籠一樣,你單單
這個燈在風中,風燭當中啊─我們在無始的無明這個強大的境風當中,你沒有定,對不
起,這個戒沒有用,所以要學定。現在我們不要正確的知見去學定,對不起,這個定很可
惜啊!得定非常難,結果忘記掉把那個定用在最好的地方去的話,這是個大浪費!你了解
了這一點,這個定是無價之寶;不了解這一點,這個定真是個大浪費。對不對?大家想想
看!所以這個叫定,是說共外道的,而這個戒跟慧,這個才是不共的佛法,這是我們應該
清楚的。
  所以現在這地方不管你用什麼,用四諦去觀察也可以,用十二因緣去觀察也可以,用
戒來說也可以,用三十七道品也可以,說來說去一件事情─你內心當中一起,曉得是
什麼。不過從戒上面說,它是從根本地方告訴你:哪!你要戒些什麼啊!這個是真正的觀
察啊!為什麼叫「違皆制犯」呢?他不是說嗎?化教只講一個道理聽懂了就算了;制教的
話,對不起欸,你照著去做有無量的功德,如果你不照著去做的話,你是不是隨順著無明
59 舊版.第十八卷 B
又走啦!隨順無明走嘛,當然嘛!你要曉得這個心體的一念本身,不是那樣、就是這樣。
所以他前面告訴我們幾世圓滿哪?就是這個樣呀!快則二世、慢則三世,整個的都在這個
上頭,一切法界一切有情一生都在什麼?受支當中,這個果報當中。
  那麼我們凡夫並不了解這個真實的內涵,所以一定是隨順著無明─集諦,就這樣去
做!所以當這個境界現起的時候,你一定不了解的話,以愛支相應。所謂愛支相應的產生
的就是什麼?不離愛、乖離愛,另外跟捨受相應的;不離愛─貪,乖離愛─瞋,捨受
相應的─癡,就是這個!現在學佛的人了解了這個,那所以這個正知見是知這一個、見
這一個,所以觀察是觀察這一個。所以前面不是說「智人初受歸時,專心緣此」,啊!原
來這樣,那我現在了解了!以前我上了這個大當,想不到這個專門騙我,現在不受它騙!
境界還是境界,可是這個境界現起的時候─到此為止。
  所以說,到受支為止它是前面一重因果,這是我們莫可奈何的;而現在的起心動念的
愛支,這個是將來之因,我們真正的努力從這個地方努力起的。所以他教我們四念處啊!
「受是苦」。那為什麼「身不淨」擺在第一呢?那我們最難放得下的就是這個,在你沒有
正確了解佛法之前,先告訴你這個,讓它放下來,主要的整個的中心就在那個受支上面。
那為什麼受支呢?它就告訴我們「法無常」,這個是它的根源。這個四念處這個地方不談。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60
  所以我們了解了這個以後的話,那了解了:喔,正知見是升沉樞紐,可是這個正知
見本身要怎麼?要如法行持,所以行才對。那為什麼要戒呢?你同樣的行,得了戒以後的
話,同樣的行,得到的功德是無量無邊,善法的話非常有限,這個是兩個的根本差別,這
是兩個絕對根本的差別!所以說快則是兩世圓滿。兩世圓滿為什麼?也就是你一直在這個
什麼?一直增長這個,增長染污之業,把這個增長嘛就兩世圓滿,圓滿這個染污的痛苦。
現在戒法,你把握住這一段話,就這個增長,這個是它最最重要的!
  這是我們在這個地方所應該的,如果大家了解了,真的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的話,天
下我相信沒有一個人例外的,要嘛他是白癡不懂,只要腦筋有腦筋的人哪,沒有一個人例
外的,他一定說只有修行好。當然實際上因為這個無始的無明的力量還很強盛,所以我有
一天跟大家說過,真正的能不能修行,關鍵在哪裡?在懺悔。你了解了以後,那個時候還
有一樣東西擋住─這個現行的力量非常強盛,如果這個現行不破的話,對不起,現在滿
好啊,回頭沒有用!原因是因為你現在的始終都在受、想兩支當中,那個行不相應;行是
無明相應的這個現行當中,整個地被它掩蓋住了。
  關於這個部分不細講,至少今天告訴我們說,現在我們應該的皈依、應該做的事情
是怎麼個做法,大家清楚不清楚?但願這個地方的話,每個人好好地認真地去,不是說我
61 舊版.第十八卷 B
們馬上得到它,至少你弄懂了以後,將來我們沒有一個人例外的,這一生絕對有希望!同
樣地,念佛,念佛為什麼說戒最穩呢?因為念佛的只得皈依之體,念佛來再加上那個五戒
的話,那當然決定、決定……你懂得了這個道理是念佛的話,得到皈依之體,皈依之體本
身的話它可以保證不墮落,但是不一定保證往生。你得到了戒以後的話,這個功德又不一
樣。所以皈依之體叫作有善而無戒,後面戒的話,戒跟善是有完全不一樣的內涵在,你立
刻就比出來。所以真正講到那個制教當中,換句話說如理如量出來的話,就像大家算錢一
樣,不是說很值錢,你那個值錢到底一萬還是一千萬、還是一百萬啊?他每個地方很清
楚、很明白地,這個質、量沒有一點含糊,這個今天晚上簡單介紹這個概念。下面還有一
些,慢慢、慢慢地要一步一步地來說的。
第六項 料簡
  那麼再看第六項料簡。這個料簡比較簡單,所以今天晚上就把那個三歸那一段講
完。料簡最後一個,就是說怕大家又混雜、弄不清楚,再簡單地重新地把它仔細地抉擇簡
別一下。
《羯磨》註云:「此但受歸法,無有戒法。故《母論》云:三歸下有所加得歸及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62
戒,若無加者,有歸無戒。」
  說前面講的,就是歸法─三皈依沒有戒。那麼這個《毗尼母論》上面就告訴我們:
三歸下面還「有所加」,那就得戒。比如說:「我某某,我弟子日常盡形壽皈依佛,為
『幾』分優婆塞。」你們如果受戒的人曉得,對不對?為少分,或者一分,什麼少分、多
分、滿分,大家記得不記得?這個「有所加」是加這一個。如果說加一分,那你就是一分
優婆塞,得了一戒,多分就是得了四戒,滿分得了五戒。如果沒有這個,那就是什麼?就
只有歸,沒有戒。下面說這個。
《業疏》云:「《多論》。問:稱於佛法不稱僧者,乃至互少,得成歸否?答:
不成受也。」 《濟緣》釋云:「乃至互少謂但稱佛而不稱法,或稱法僧而不稱
佛。」

  那麼他又有個問答簡別,說:假定說我們單稱佛、法不稱僧,不一定說,「乃至互
少」,換句話說也許少了一個僧、也許少了一個法、也許少了一個佛,三者當中任少了一
個得不得呢?不得!
  這裡對我們有一個特別重要的概念。大家記得不記得蕅益大師說的一句話,也許你
63 舊版.第十八卷 B
們並不一定了解,因為到後來,這個佛法慢慢地衰頹了,所以往往在家人也好、出家人
也好,大家都做得不一定能夠如法。也許是這個出家的法師不如法,也許出家的法師很如
法,這個在家的那個居士不一定了解得清楚,乃至於有種種的誤解什麼等等;教也許也不
一定教清楚,學也不一定學得好。所以平常的時候,我們有一種情形─說要嘛全不懂,
懂了以後覺得「啊!佛很了不起;法也好;僧,嗯……」下面「嗯」是什麼,那就不去管
它。至少對我當年也是如此,自己究竟怎麼樣,自己不知道。我尤其是慚愧,因為我是個
專業人員都做不到,所以我在這裡不敢要求你們,但是這個道理我一定要說得清楚。
  所以往往覺得佛是要仰望的、尊敬的,法是要學的,僧嘛,嗯,慢慢再說。對不起,
這個不行,這個不可能!僧是什麼?僧團,是盡法界一切跟這個相應的這種行持者,乃至
於他那個形相都是。所以蕅益大師那時候說,你不可以這樣的話,你不能說:「哦!歸依
某人。」這個錯了!假如你歸依某人,倒不如說「歸依佛、皈依法、結交一大德可爾!」
結交一個大德,結交了某一位法師,不是皈依三寶。這個清楚不清楚?
  所以個人的緣是不盡相同,比如說,我是現在學戒的,那我覺得哪一個戒最了不起,
噢,說弘一大師、慈舟大師,那我皈依他。我念佛的,那我皈依印光大師;我參禪的,找
虛雲老和尚;學教的,太虛大師。那沒關係!可是他每一個所真正地皈依的僧是什麼?盡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64
法界統統包含在裡頭!我們要了解,由於這個法師─那一位特別相應的,指導你從這個
地方進去。進去的門是不同,你要學的內涵是圓滿的,我們絕對不能因地當中先把這個把
它弄壞,這個清楚不清楚?所以這個是我們眼前應該了解的一個事情。所以他下面,這個
所有說的都無非是這個。
《業疏》又云:「又問:得從三師各受一歸否?答:不得。」
  而且也不可以從三師,這哪有從三師,這不能分開的!尤其是在《涅槃》上面說得很
清楚,就像戒法一樣,言有次第,是行不前後的,隨成一行,四義整足。現在這個地方,
隨成一行,三義整足─佛、法、僧絕對整足。所以你不可能跑到這個地方皈依一個、那
個地方……這個不行!
《濟緣》釋云:「三師各受答不得者,人法俱異故。」
  既然分開來的話,當然不行。我這地方舉一個比喻來說,比如隨便說鋼筋混凝土,那
一定是鋼筋、混凝土、模板,然後水泥倒下去;現在呢鋼筋放在這裡,模板放在那地方,
水倒在那地方,這怎麼一回事情啊?當然不行啊!說那個米、水、火要擺在一塊兒,那這
個燒成飯哪!米在米店裡,水在水廠當中,柴火在炭行,三樣有了,行嗎?這是說笑話,
65 舊版.第十八卷 B
但是也是事實,我們要了解。所以前面說具儀、對境、作法,一點不能錯。再下面:
《業疏》又云:「又問:得一年半年受否?答:得隨日多少受三歸也。」 《濟
緣》釋云:「彼宗五八局時,三歸通故。」

  那麼又有一個人問,說:「它不是盡形壽?那我這麼不是這樣盡形壽,可以嗎?」
說:「可以!」這個可以,他下面有一個解釋:「彼宗五八局時,三歸通故。」這個有不
同的說法後面會……這個薩婆多宗(實法宗)一種說法,成實宗一種說法。《四分律》是
成實的,但是後面它兩樣東西都列在那裡。至於說為什麼這樣,那到後面我會詳細說明,
所以關於這個部分還留到後頭,留到後頭。否則的話,我們說:欸,那裡怎麼說的;那裡
萬一不這麼說,怎麼辦呢?後面了解了以後你「用捨任緣」,哪一個都好,只要用對!
《業疏》云:「五趣為言皆得受也。除報重者,自餘山間空遠輕繫地獄皆成三歸。
除不解者。」

  那麼說,這個受三歸啊,「五趣」,換句話說,這個我們六道當中把修羅除外,也可
以說把那個修羅加在天道當中,所以或者叫六道、或者叫五趣,整個三界之內都可以受。
不過有一類,「報重」,這個報重的不行!什麼是報重的呢?地獄當中那絕端痛苦,對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66
不起,他那心智非常地,在這個絕端的、絕大的苦受當中。還有呢,畜生牠那非常癡重,
其實人,每一道都是這樣的喔!同樣的畜生當中,如果說龍屬於畜生一道,可是龍絕對可
以,乃至於鬼趣當中有很多也可以。天趣,天趣的報重的就是無色天,啊!那個心識絕對
不可以;然後欲界天的,他那享樂享得太痛快的話也不一定。
  所以下面的「自餘山間空遠輕繫地獄皆成三歸」,那個是不同的地方,山間的話通常
指什麼?指鬼道,然後呢指乃至於畜生等等,這樣;空─天空當中、遠處;輕繫的話,
他只要並沒有很嚴重的,對這個對於前面說的報重來說,他那個繫縛比較輕一點,乃至於
地獄裡邊也可以。不過有一個─「不解」,如果不了解,不行。注意!這個地方的了解
前面已經說過,不是說,哦,說一些文字了解,是內涵,內在的這個內涵相應。
《濟緣》釋云:「修羅遍在五道故但云五趣。除報重者別簡下趣,以人天二趣自可
受故。文舉輕獄,鬼畜類知。除不解者通簡五趣,以人天不解亦不成故。」

  那這個很容易懂,就算人天道當中,如果你不了解還是不行!好,那麼到今天為止的
話,三歸部分講完。好,今天就到這裡。
67 舊版.第十八卷 B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6
文章: 33370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南山律在家備覽{舊版}手抄稿第三冊.第十九卷 A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71 舊版.第十九卷 A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
舊版第十九卷.A面
  今天我們再繼續下去。昨天講完了以後有一些問題,那麼這個問題我簡單說一下。說
得歸依之體怎麼守護不失―怎麼守護,使得它不失去?還有呢,說發了業體以後,一發
續現,不假緣辦;那麼前面說不假緣辦,為什麼還要勵力去防護?
  我想關於這個問題,因為昨天我引用《菩提道次第廣論》上頭,來說明這個歸依體的
內涵,不過在座的很多人容或對《廣論》的內涵不很清楚,因此聽了以後,不但沒有幫助
可能更模糊。所以今天重新再簡單地介紹一下,為什麼歸依有這麼大殊勝的功德,為什麼
歸依了以後能夠不墮惡道─小的,好的呢,乃至於生生增上,從此成佛,當然中間包括
可以往生。那麼這個今天仔細地再說一說。
  現在請大家翻開《南山律在家備覽》,翻到十八頁,同時《菩提道次第廣論》那個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72
書也放在旁邊,《菩提道次第廣論》是一百八十四頁。《南山在家備覽》我們繼續看這個
十八頁的最後一段倒數第四行。《業疏》云「《多論》曰:言三歸者以何為性?」那麼這
個就是說明三歸的體性,已經昨天說過了,所以我今天簡單一點。
  下面看《濟緣》解釋,「引問中。性即是體。」那麼這個《濟緣記》的解釋就是把這
個消一下文,「性」就是體性。這個話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三歸已,那個三歸依的特
徵,或者從它的行相來看叫特徵,它的本體、它的功效,換句話說我們應該了解這一個。
那麼他為什麼要提出這樣的問題來呢?我想這個是一個重要的關鍵,經論上面曾經說,是
佛弟子還是不是佛弟子,或者說內外道的差別,標準是得歸依與否,得了歸依就是佛弟
子,不得歸依是外道。這個得啊,很有意思,「得」歸依,說歸依是有一樣東西一樣,那
麼通常我們就說得歸依體,當然這是說明它有一個內涵。那麼到底這個內涵是什麼樣呢?
我們不大清楚,所以他這裡問啦,說以什麼為性?它的特徵、它的本體呢?這樣。
  至於它的功效我們前面已經說過,今天也重新溫習一下。說「歸依福有色,三界器猶
狹,如大海水藏,非握而能量」,說歸依這個內涵得到的福德果報,假定有形色可以看得
見的話,假定有形色可以裝得下的話,比如說那我們說這裡,你有多少鈔票放在那保險櫃
裡,然後呢你有多少金銀財寶放在這個首飾盒裡面,那麼有這個容器。說現在那個歸依所
73 舊版.第十九卷 A
得的福德,假定是有一個實質的東西,用一個容器來裝,那麼拿什麼容器呢?拿三界─
欲界、色界、無色界,換句話說,把我們這個三千大千世界作為一個容器,來裝我們歸依
所得到的這個福德果報的話,完全沒辦法裝。這個像什麼?像大海水這麼多。這個大海水
我們用什麼?用那個手捧起來去衡量它,換句話說這個簡直是多得不得了!既然這三歸有
這麼大的福報,那我們還要很認真地去追尋一下,到底它的內涵是什麼。所以這一段為什
麼用這個問答來解釋,就是讓我們要了解得清楚啊!那麼看下去。
  「有論者言」,這個有論者就是造論者,這種造論者不是菩薩、就是祖師,儘管他
因地當中顯出來的不一定是這麼─像印度當年很多都是聲聞乘的聖者,所以說這個裡
邊哪,密了這個菩薩,然後呢外現那個聲聞相這樣的這種大師,這個論者他並沒有確定指
哪一個。那麼下面這個解釋,這個裡邊「言教無教性。此就所發教之業,從體明性故。若
淳重心,有無教也。」一段。「無教者。此明業體一發續現,不假緣辦,無由教示方有成
用,即體任運能酬來世,故云無教。」這是第二段。「今時經論多云無作,義例同也。」
第三段。
  下面「《濟緣》釋云」,來解釋。「引問中。性即是體。」這個說過了,下面看「解
中三」,那麼這個「解」就是回答上面這個問題,《多論》三歸以什麼體性呢?來回答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74
它。分三部分,哪三部分呢?第一個「初正定體」,正式地來確定這個體的內涵,第一
段。那麼第二段我們看那十九頁,十九頁第一行中間斷掉的,「無教者下二」,這是第二
段,第二段什麼?「釋名」。第三段呢,這個十九頁第二行過去,「今下三會異」,分三
部分。
  那麼這個三部分什麼意思呢?再說一下。第一個回答這個問題來,換句話說就告訴
你、回答你、解答你這個問題分三部分。第一個你的問題是問什麼?三歸以什麼為體性
呢?他正確地、正式地確定三歸的體是什麼,這樣,所以這個提出這個名字。可是這個名
字的內涵我們不了解,所以第二個解釋這個名字,經過了解釋這個名字我們就了解,哦!
說這個三歸體這個名字所指的內涵是什麼;所謂指的內涵就是我們得到的東西。那麼第三
個呢,叫「會異」,就是在不同的經論上面它用不同的名字,名字雖然不同,內涵是一
個,現在這裡來會通它。以後你學經論,一看曉得它是什麼,你了解了可以照著經論上頭
的去行持,得到它的好處。所以分成三段。
  那麼三段第一個就是正定體來解,「初正定體」,正式地,「教無教性」。哪!就是
這句話,它這個三歸之體是什麼呢?「教、無教」就是它的特性。這個教無教昨天已經說過
了,教就是佛以及菩薩、祖師留下來的經教,經過這個僧伽按照著佛所說的內涵─這個按
75 舊版.第十九卷 A
照要兩點哦,這個我們要了解的。第一個文字所指的內涵,通常這一部分叫作教量;然後這
個文字所指的內涵經過他自己的修持體驗,確實有所領會悟證,這個叫證量,很重要!
  那麼這個教證二量我舉一個例子,譬如說我們中國很多禪宗的祖師,欸,同樣地你講
一句話,講完了就講完了,跑到他手上完全不一樣。我想我們大家都看過禪宗的公案吧!
講空,你講的是空,空了半天,空話;他講的空有一種驗證,這樣。然後念佛吧!你講說
念佛一心不亂、什麼信願具足,他不一定講,可是念的時候功夫就是到一心不亂,就是到
信願具足,臨終的時候先告訴你:啊!什麼時候我要去囉!然後坐得穩如泰山,燒出多少
舍利,那就是有教證二量具足,這是我們要了解的。
  所以這個教不是說文字通了就可以喔!因為他教,然後我們領會,領會了以後呢照
著去做,這個叫作「作」。對老師來告訴我們的叫「教」,那麼我們學生跟著他去學,
照著他如理如量地行的話叫作「作」,這昨天已經解釋過了。換句話說或者叫教、無教
性,或者叫作、無作,這個是它的性。那麼經過了前面的教以後,然後你如理地照著去
行持去作,這個造作了以後有一種業體留下來,這個業體本身這個叫無教,它有一個特
性。這個無教是什麼呢?這是一種特性。所以這個文字先解釋,也許還並不太了解,我
們繼續再下去。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76
  說「彼論續云」,這個論上面告訴我們,「受三歸時胡跪合掌,口說三歸,是身口
教」。有一個小註的註解,說什麼叫教呢?受三歸的時候,當然前面還要事先了解它的
內涵等等,在我們學《廣論》的時候,前面一定要講教法,了解了教法以後才講儀軌,是
吧?所以你不了解之前,講儀軌也沒有用。反過來下面,正受五戒的時候,他也說先也說
明這個道理,先要預先練習,然後還要懺悔,這個都要事先準備喲!準備好了,到那時
候再到壇上,然後再這個是具儀、對境、作法,還記得不記得?必須經過這種種種的條
件。那麼受三歸的時候跪在那裡,然後至誠恭敬地頂禮,那個是「身」;那麼然後跟著師
長,師長說―他傳給你,我們也跟著他說:「我弟子某某盡形壽歸依佛、歸依法、歸依
僧。」這是「口」說。從老師告訴弟子來說叫「教」,從弟子本身按照著這個僧伽師長如
法地去說,這個叫作「作」,這個叫作「身口教」或者身口作,所作性。
  然後呢作的時候「若淳重心」,作的時候並不是只是嘴巴上面跟他唸一遍,通常我
們說鸚鵡學語,那沒有什麼多大的意思。而現在呢,了解它的真實的內涵,於是一心一
意心裡想:啊!這個正是我要的啊!我是無始生死以來淪落在這個痛苦當中,就是不了解
呀!只能跟無明相應,現在了解了,我無論如何不再失去它呀!就像苦海當中已經吃盡了
苦頭,忽然有個救命圈,你全部精神去抓住它,這種心情。所以這個淳重!這個心情是什
77 舊版.第十九卷 A
麼?這個時候─無教,作這件事情,那麼這樣的話就是「有身口無教」。
  為什麼不說心無教而叫身口無教呢?因為這個論本身是什麼?《薩婆多論》上頭的,
《薩婆多論》是次第上來最基本、最基礎的,它講那個都講得不透徹、不究竟、不圓滿。
就像我們小學念書一樣,它學加減乘除,小學的加減乘除它的目標是幹什麼?要你深入中
學、大學,一步一步上去,然後呢學了這個數學,可以解決所有的世間各式各樣的問題。
小則說我們要造一個房子、要造一部汽車、作那個生意,乃至天文上面無所不能解決的這
些問題。但是在小學裡面,你告訴他學了這個數學這樣的話,他聽了暈頭腦脹不曉得這些
什麼。怎麼辦?老師就告訴你:「這個叫什麼?」「一。」「這個叫什麼?」「一。」
「兩個加起來多少?」「二。喔,我知道了!」也許他還糊裡糊塗弄不清楚,他說不定會
問:「欸,你看見你爸爸抽不抽菸?」「抽。」「那麼這個─一根香菸。」他假定不抽
菸,他問他:「欸,你哥哥吃不吃糖?」譬如這麼說啦!「對呀!那麼這個棒棒糖。」
  實際上這個真正的加減乘除的意義只限於這個嗎?當然不是!不過這個地方說明什麼
呢?說明就是初初開始的時候,他不能深入裡面的內涵,所以他說身口無教,實際上真正
的無教不在身口。那麼這一部分到下面辨別這個戒體的時候,他會說得非常清楚。現在這
個地方,我們不講戒體,叫無作之體,如果這個是歸依的話,歸依體,然後呢受戒的五戒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78
是五戒的戒體,八關齋戒,乃至於沙彌、比丘、菩薩,都是同樣的體,實際上就是我們的
心體。
  那麼關於這個體,容或我們在座的諸位大家並沒有體會到。所以說舉一個我們體會得
到的,好事體會不到,壞事卻人人體會得到。假定我們遇見一個不如理想的事情,譬如我們
今天大家很高高興興地在那裡聽經,有一個人跑得來,把我們這裡這整個的氣氛破壞掉了,
當然在聽經他們不會亂來。譬如今天過年我們正在這慶祝很盛大地,突然之間一個強盜跑進
來,啊!這時跑得來拿著個手槍,把我們身上所有的金銀財寶都搶走掉了,首飾等等的,每
一個人穿戴得盛裝。結果你心目當中幹什麼?你心裡面就想盡辦法要把他抓到他,對不對?
就是這種。於是你以後看見這個人,你想:欸!就是他。再不然碰見這種情況你會很警惕。
事情已經過去掉了,這個強盜跑到這個地方,說不定你到那時候起反抗,他要跟你打架,把
你弄傷了,諸如此類。於是你這個心裡面一心一意要抓到他,這樣的情況。
  反正我們做任何一件事情,都內心當中留下一個影響,但是這個影響有深、有淺。淺
的比如我們在這裡,外面有一個人經過了,你看了一眼,欸,對呀!好像有個人經過了,
但是你記不住,這個為什麼記不住呢?因為你心裡面是很輕浮地過去。現在這個人是這樣
的一個情況,使得你心目當中產生什麼?非常嚴重的一個激烈的狀態,對不對?所以這種
79 舊版.第十九卷 A
心理叫淳重心。如果說有這樣的心理的話,你內心當中會記得非常牢、非常牢。那麼現在
呢,我們如實地了解歸依對我們這樣的重大的好處,於是我們一心一意去求,這個淳重心
就能夠產生一個影響,這個留在我們的心裡面。這個留在心裡的影響,它自然而然遇緣它
會有一種作用,這個叫作無教,這個意思。
  「此就等者疏家斷也。」那麼換句話說,他正式地把那個體性說明,就這一句話─
教無教。前面這個《業疏》不是說:「有論者言,教無教性。」「此就所發教之業體」,
那是疏家,疏家是誰呢?就是現在這裡是南山道宣律祖。而這個裡邊的意思是什麼意思?
回答、解答這個問題的是那些印度的那些大祖師,那些大祖師啊,小乘的通常都是羅漢,
大乘的是菩薩,這樣,所以他們造的叫作論,那麼告訴我們是「教無教性」。這個我們還
是不清楚,所以再下面,那是祖師們,現在這個解釋的祖師這個地方叫疏家,他就是著疏
的那個,誰?南山道宣律祖。就說這是什麼?「所發教之業,從體明性故。」教是什麼?
就是「能發」,由於他告訴我們的道理所以啟發我們這個。「由教發得無教,故云所發教
之業」,由於前面的告訴我們這個道理,於是啟發我們內心當中留下來的這個影響力量,
這個叫所發教之業。這個業就是一種力量,我們做任何事情有一種力,有的業是非常強有
力的,有的業沒有力量。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80
  那剛才的比喻當中,有個人走過來你看他一眼,你做任何一個行為、任何一個動作這
是一個業。可是有的業是無記業,無記就是說不出是善是惡,很弱,有這麼一點影響,沒
有真實的深刻的影子。那麼現在這種呢,有很深刻的、深刻的影響這個叫作無教。這個特
徵、這個性就是這個特性。現在這個心裡的行為雖然無形的,這個我們人人感受得到。我
想這是不用解釋,如果說你們不了解,你們回去隨便舉一個例子就可以。
  在這個地方我為了使大家確實明白起見,昨天晚上也說過,今天晚上再說一遍。對我
們現在影響最深的─男女、飲食,現在金錢什麼等等。也許有很多年紀輕一點還在學校
裡面,好像我們並沒有做過事情,所以金錢容或影響不深,但是飲食這個影響最深。儘管
現在不吃,隨便我一講的話,大家口水咕嚕咕嚕就在那兒會……。如果說今天晚上到了個
吃晚飯的時間,我們沒有吃,現在偏偏還在那兒講,偏偏又講到一個很美味的東西,大家
是不是咕嚕咕嚕口水直流啊?並沒有告訴你什麼,你就會受這個影響。為什麼?因為無始
以來有這樣這個作,就是行為,所以留下來心裡這種影響。拿、拿不出來,但是人人很清
楚明白地會感受到,不但感受得到,它會推動一種力量就會讓你去─唉呀!你難受得坐
在那兒直坐不住,就想去找東西吃。所以現在這個地方說無教之前,由教告訴你,然後你
照著去做,剩下來的這個,再沒有告訴你什麼,可是它有這樣的一個內涵,留在我們的這
81 舊版.第十九卷 A
個認識的心識當中,這個就是!這一部分就是什麼?就是說第一個「正定體」,正式的。
  下面解釋「無教者」。無教者就是前面說,「無教者。此明業體一發續現,不假緣
辦,無由教示方有成用,即體任運能酬來世,故云無教。」這個解釋。前面這個其實我剛
才已經把那個教無教已經解釋了,那麼但是有一樣東西並沒有說明的―一發。什麼叫
一發呢?就是「初念」。「發」,這個是一個重要的關鍵,有很多沒有發,現在這個地方
發了。什麼是發?什麼是不發?發的是什麼?就發的這個無教之性,有很多不發的,那就
沒什麼話說了。怎麼才發?淳重心。換句話說,如果你有這種淳重心的話,淳就是樸,就
是專心貫注在這個上面,沒有一點雜念,沒有想其他的事情。這個念頭啊,非常認真、非
常殷切,所以這個心力非常地重大、厚重,這樣的心情。那麼這麼一來,於是內心當中全
部貫注在這個上頭,這個叫一發,所以說初念。「續現」呢?發了以後啊,它後面繼續地
來,繼續地來,就第二念。
  說「教猶使也」,教是告訴你;然後「非教使之然」,這個無教啊,不要再告訴你,
不要再告訴你,只要發了以後它後面繼續來的,不要再來告訴你,它自然而然任運,自然
而然是酬因感果。什麼叫酬因感果呢?這個也解釋一下。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82
  昨天我解釋兩個名字,一個叫願體,一個叫隨行。願就是願望的願,這個願望本身下
面有個體,就是體性的體;隨行呢,跟隨的隨,行為的行。那麼什麼叫願體、隨行呢?我
們不是聽見了:喔!有三歸這件事情,三歸這麼好啊!是不是大家都願望要得到它?要得
到它!那麼現在這個僧伽、僧寶就告訴我們,或者是我們的師父什麼,他告訴你這樣、這
樣。「喔,這樣啊!」於是我一心一意地願求,如法如量地這樣去願求,這個就是前面所
謂的作法等等。所以根據師長教來說叫作「教」,根據我自己的行為叫作「作」,然後呢
這個時候才發。一發,發了以後有了這個體了,有了這個體,換句話說剛才說的,這內心
當中就有一種影響力量,那麼這個影響力量,它自然而然遇緣它就─欸,起來了。起來
了以後根據這個願的行為,跟沒有願的行為不一樣,這個不一樣的行為自然感的果也就不
一樣,所以這個說「任運自然酬因感果」。我要詳細解釋的就這幾句話。
  那麼最後呢先說完了,因為「會異」這個很容易,所以不妨這裡先解釋一下。「今下
三」,今下就是前面說,「今時經論多云無作,義例同也。」現在的經論上面再不用這個
教無教,現在的經論上叫什麼?作無作。所以說「《善生》《成論》《雜心》等」,這些
經上面有另外的不同的名詞,普通一般我們現在說無作教體、無作教體。
  所以這個前面的文字解釋清楚了,那麼現在要說的就是任運能夠酬因感果,這個這裡
83 舊版.第十九卷 A
仔細地解釋一下。那麼昨天解釋的時候,我們引用《廣論》上面的十二因緣那個,今天同
樣地再把十二因緣重新溫習一下。其實不一定用十二因緣,我們可以用任何一個我們所了
解的,用業也可以,然後呢用四諦也可以,用十二因緣也可以,不過十二因緣說的這個內
涵最透徹、最清楚。那麼這個地方呢,今天黑板上面寫了十二因緣的各支,十二因緣是無
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那麼這個十二因緣實際上呢,我們
流轉生死的整個的怎麼從前一生,到這一生,到下一生,這個三世因果的關係。乃至於怎
麼從前一念,到現在一念,到下一念。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6
文章: 33370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南山律在家備覽{舊版}手抄稿第三冊.第十九卷 B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85 舊版.第十九卷 B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
舊版第十九卷.B面
從一念來說,從前念、此念、下一念;從一生來說前生、此生、下生;從一件事情上來
說,這件事情之前做些什麼,現在做這件事情,再這件事情完了以後要做些什麼,這樣。
整個地我們人、每一個有情,在輪迴相續當中,三世的流轉次第就是這個。
  他為什麼會在這地方流轉?有的人好、有的人壞,有的人不但好,好得還跳出輪迴,
有的人雖然好,跳不出輪迴,關鍵何在?現在我們這裡不講輪迴跳出跳不出,是講苦,為
什麼有的人我們能夠解脫苦,有的人不能解脫苦?前面我們了解的,一切都是業來決定,
你造了什麼業那麼感什麼果。那麼這個業有不同的名字叫作行業、果報,在十二因緣當
中,無明、行,「行」是業,然後愛、取、有,「有」是業,這樣,這個兩個是業。通常
為什麼會造業呢?因為有煩惱、有惑。那麼十二因緣當中什麼是煩惱、什麼是惑呢?無明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86
是煩惱、是惑,愛、取是煩惱、是惑。所以除了這個無明、愛、取的煩惱,跟行、跟有是
業以外,下面的其他的七支都是果報,都是果報。惑、業、果或者苦,那自然而然永遠在
流轉。
  那麼為什麼這樣流轉的呢?在這地方講一講。先了解了怎麼流轉,然後我們了解了歸
依,為什麼要歸依?歸依了以後為什麼能夠不流轉?或者就算流轉的時候,你能夠把握得
住,你可以自己主動地要選取你要走的路,實際上我們整個的佛法的內涵都在這裡。那麼
這個今天晚上把它重新解釋一下。無明是我們大家了解的,對事實的真相並不認識。那麼
事實的真相是什麼呢?凡是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它的因果關係:為什麼這樣,因為有它的這
樣的原因,所以產生這樣的結果。可是這個原因跟結果之間,真實的內涵我們並不清楚。
儘管現在我們大家信「啊!有因有果。」但是什麼因感什麼果你知道嗎?不知道!只有一
個人能夠究竟圓滿知道的─佛;菩薩能夠認識相當部分,可是究竟的不圓滿。這第一個
我們不了解的、不清楚的。
  其次為什麼是有這個因果呢?天下的很多事情為什麼有因果呢?因為我們以為天下有
實在的東西,這樣,所以執著,或者執著有個人有個實在的自體,或者法有一個,原來這
個並沒有,一切都是空,這樣。或者說它空性―說它空我們往往有誤解,或叫實相,或
87 舊版.第十九卷 B
者叫法界,名詞是各式各樣的。這個空性到底是什麼,那更是我們莫名其妙,或者叫第一
義諦,或者叫什麼,這一些各式各樣的名詞都不是我們了解的。
  其實就眼前的太多事情來說,我們的確並不了解,就像為什麼吃的飯會營養,就是這
樣,我們也不了解;醫生雖然告訴我們,我們只了解一部分,這樣,所以這個叫作無明。
無明真正地廣泛地來說,所有的現象都不了解。那麼歸納起來有兩類:第一個它的特徵是
什麼,我們不了解,特徵叫作實相、空性;因為它一切法內涵都是空的,所以現起,都是
看它什麼因緣,它就現起什麼果報。這兩點我們不知道。
  如果你了解了以後,我們的作法就不太一樣;不了解,我們的作法就不一樣。這個話
怎麼講?那麼我隨便舉一個例子,大家很容易。譬如平常我們說叫我們忍、忍、忍,這個
忍真不容易!往往說:「這個人太不合理,叫我忍,忍無可忍!」好像不應該的這樣。再
不然說你忍了,他跑到你頭上來更糟糕。假定你了解了業了以後─他為什麼不找別人來
找我?欸,如果說你前面宿生沒有跟他相關的業,他不會來找你。現在我們了解了以後,
就是發生這樣的一個關係,你有多少傷害他,他這一世就要來找你,就是這樣。如果了解
了這一點的話,他來了嘛還他的債,應該的嘛!你自然而然就不會發脾氣,你不但不發脾
氣還覺得對不起他咧!可是我們並不了解,我們並不是這樣做,世間的一切一切現象都是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88
這個樣。
  所以說因為無明,所以你這個後面就有種種的行,實際上這個無明、行並不那麼簡
單,我只是說讓我們易於了解起見,了解你無明就有行,有了行以後就留下了一個什麼?
一種心理上的影響力量,這個影響力量叫識種子,它就會引發以後的這個繼續向這個方向
去的。譬如說,我們隨便看見一個人,因為我們並不了解該怎麼處理這件事情,所以我跟
他之間彼此間或者是好的、壞的。因為有這個好壞的行為,所以下次自然而然雖然這件事
情過去了,可是我會記得:嗯!今天這個人啊罵了我一下,為什麼莫名其妙罵我?或者這
個人幫了我一下,哎,我覺得這個人很好;或者無關緊要地看見了這個人。不外乎貪瞋癡
三種狀態,造這個業,跟貪相應的是你喜好的業,跟瞋相應的反之,所以對你腦筋當中留
下一個影響,這個就是識留下來的種子,這是我們平常能體會得到的。
  雖然留下來這個影響力量以後,但是不是會……究竟這個影響力量究竟是什麼樣?
不一定。然後呢下面還要什麼?下一次如果再有因緣又遇見了以後,又遇見了以後,那個
時候第二次。譬如說第一次來了以後那碰見陌生人,他幫了一個忙,過去是過去了,我心
裡想:哎呀!這個人怎麼幫我忙,這個人我實在覺得心裡很感激他!感激,過去事情已經
過去掉,算了。下一次又遇緣哪,又遇見了,遇見了他或者又幫我忙,或者我主動地感謝
89 舊版.第十九卷 B
他。這是為什麼?都是基於……這個第二次的這個情緒產生,通常叫作愛、取。
  然後呢這個「愛」的形式就是,這個十二支當中是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
受,受就是這個感受,一境界又現起了以後啊,你對這個情況。我再解釋這個十二因緣,
重新再解釋一下,這個換句話說,無明、行之識怎麼樣才能夠感果的,你一定要了解這個
特徵,那麼其他的仔細的內容,我倒的確沒辦法在這個時間當中講。我再說一下,當這個
心裡面認識作用留下來了以後的話,下次又遇緣,下一次不一定什麼時候,說不定這個下
一次是下一剎那,我馬上記得:欸,這個人怎麼幫我忙,我會繼續努力。或者這件事情過
去了以後,嗯,第二次又碰到他,第二次碰到也許是偶然地碰到,也許你主動找他或者他
來找你,那都沒關係,不過這個我們都可以體會得到的。所以因為這個好的關係,或者他
加強他對你的這種幫助,使我引發,或者是我自己本身內心當中,總是這種都是跟這個
愛支相應。愛支意思,對你好的,你是不離愛,換句話說,對好的你不希望離開,這是貪
的;對你不好的,你就乖離愛,你希望排斥它,所以不外乎貪、瞋;還有呢,無所謂的
─癡,捨受相應的。
  然後這個「取」的行相,我想我們昨天已經解釋過了,今天不必再解釋。不僅僅說
心裡面有這樣的一個念頭,而且會很強烈地增強,於是你就有種種行為開始了。啊!這個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90
人又來了,所以我心裡面覺得:啊!這個交結個朋友。所以這個朋友就交成功了。第二次
就不是說,喔,就過去了,又想起了一件事情。一定是大家:啊!你貴姓啊?你怎麼幫
我忙。哦,那麼大家談起來了,於是變成功一個朋友。這個朋友,就是第二次經過了這個
愛、取,然後呢第二次再有一些行為,這個就「有」支。這個有支有了以後,下面這個朋
友就成功了,這是「生」。那麼既然有了朋友,對不起,到最後這個朋友大家要拜拜、分
分手,所以最後他必然也是「老、死」。這個永遠不會永遠,變的呀!那麼十二支的整個
過程的行相是如此。
  小的是一件事情,大的呢?我們整個的一生的行為,所有的事情都是這樣。當境界
現起的時候,隨便一件事情,隨便任何一件事情,你可以找出一個,找出任何我們經驗當
中的大小,都用在這個公式當中,是不是無非是這個樣?我們並不了解為什麼而這樣來的
─無明、行,然後呢有一個概念。譬如說今天跑到馬路上面看見一個電視機,看了一
下,看過了也就算了。欸,忽然第二次又遇見了,啊!我想起來了。
  或者平常我們在不同的場合之下,我舉個比喻吧!這個是大家可以體會得到的。到了
晚上吃過晚飯打開電視機―這是比喻哦,你們自己去體會―或者是打開這個收音機,
或者是早晨看一份報紙、晚上看一份,這樣。然後呢東看西看,看得滿起勁的時候,忽然
91 舊版.第十九卷 B
之間中間插一段廣告。你覺得:唉!很討厭,趕快,我要聽那個中東的戰爭,怎麼插段廣
告啊!你覺得很討厭它。或者正在那兒打什麼,哦,我們那個青少棒又在美國出戰了,它
忽然之間又一段廣告,你就是很排斥它。欸,妙咧!過去了以後啊,說不定有一天你要
買一樣東西,你就想到,欸,你以前討厭那個廣告,是不是腦筋當中又來啦?你就會想起
來,然後你去找,然後去找了以後,最後你就把這件事情成功了。
  第一次留下的影子─無明、行。你莫名其妙怎麼來的也不知道,反正是現起來了,
讓你腦筋當中有個影響力量。第二次呢這個影響力量慢慢地又觸緣受、愛等等,觸緣受又
緣起來了;第二次這個來了以後,這個就有很強烈的煩惱相應的,或者是希望這樣地獲得
它的,或者是要排拒它的這種心裡面這種狀態。而緊跟著來了以後,下面你說想到那個:
噢,我要這個東西!看了那個廣告以後你一定想辦法去買、去弄、去得到這個,這個就是
行為,就是有的業。然後得到了,得到了以後呢最後用用壞掉了、破掉了,是不是這樣?
事情這樣,人也是如此呀!所以我們整個地在這個地方,是不是在這個生死整個,小的是
一件事情,大的整個的生死輪迴。我們並沒有一個人,在世間能夠把握得住我們什麼時候
死,死了以後將來到哪裡去,誰都不知道。但是有一件事情可以確定的,就是你生前造了
什麼業,將來就要到哪裡去。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92
  現在懂得了佛法以後了解了,「啊!現在了解啦!」所以以前不了解,叫它無明,現
在了解了叫正確的智慧。智慧的特徵是什麼?就是正對以前,這是正對治;正對治兩個有
個特點哦,這個房間裡面的暗,正對治是什麼?光明。反正光明到的時候,你不要把那個
暗你把它趕出去,它光明,自然沒有了。你原來不了解,自然了解了,恰恰相反,敵體相
反,那麼這個叫正知見。那麼這個正知見我們另外一個名字叫智慧,你所以生死輪迴當中
這樣去轉的原因是這個樣。那麼現在佛─是從他老師那裡聽到,然後呢照著去做,於是
驗證了這件事情。驗證些什麼?欸,他要脫苦,了解苦的原因何在,照著他老師告訴他的
方法去修那個道。結果苦的原因整個消滅掉了,苦的結果不再有;樂的原因整個去修持,
圓滿了,圓滿的果報現起。於是這個佛來告訴我們這個法,於是我們了解了以後,這個法
靠僧傳。所以我們想:我們現在要的這個才是,不是以前的!這歸依正歸的是什麼?這個
才是我們歸依的。
  那麼現在呢,在這個了解了以後,於是心裡想:哎呀,對呀!我生死當中多痛苦啊!
我正要的不是這個東西嗎?所以說就像在大海當中,哎呀!眼看著死了,痛苦無比當中,
忽然有個救生圈。而經論上面也說,在這個地方,在一個國王,獲罪於王這個地方,或者
要關起來,或者要殺頭等等。欸,逃到別的地方去他告訴你:你到這地方來,只要照著我
93 舊版.第十九卷 B
的規矩去做的話,我能救護你噢!這個王就是佛,然後照著法,然後在這個地方按照著他
那個地方的─佛住持制的法,在這個地方就得到他的保護,所以歸依就是歸依這個。所
以歸依了以後心裡面就想:啊!這個才是我要的。
  那麼前面不是說「智人初受歸依」,記得不記得?於是啊「專心緣此」,一心一意
地就想這個,嗯,這個、這個!還有昨天我們也講的,講到一件什麼?講到說「是故常勤
觀察」才算是奉持,就是引那個《濟緣記》上面的一段話。世尊就告訴我們,要「常爾一
心,念除諸蓋」,戒的特徵,你要一直專心一意地,心心念念淨除蓋(蓋就是煩惱)。或
者叫作「常勤觀察,始號奉持」,常是恆常,勤呢?勤懇。因為無始以來這個力量非常強
啊,所以你不勤勤懇懇地精進的話,對不起!它那個力量很強,又把我們的心念拉掉了。
要觀察些什麼?就是觀察這個。喔!以前是生死輪迴的這樣轉,現在我了解囉!然後一心
一意地努力,緣念這個。
  於是現在腦筋當中,歸依了以後腦筋當中所產生的什麼?那個無教之體是什麼體啊?
就是說:啊!我現在歸依佛,要照著法─佛告訴我們的法─去行持,然後這個法的內
涵要靠僧傳,以及靠僧隨時在那裡保護、來指示我們,腦筋當中心心念念擺在這個上頭。
我所以要去掉痛苦就靠這個,我要得到的快樂全部在這個上面。所以內心當中發的這個無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94
教之體就是這個,而正歸依的時候一定也得到了這個。
  所以當你們正式歸依的時候,如果說真正相應的時候,它有一定的內涵。譬如懺悔的
時候,有的人懺悔就念它幾遍,覺得這個地方氣氛倒滿好的,他心目當中已經多多少少有
一點的相應的地方。有很多人不哦!他真正地懺悔的話,到後來內心相應的,他就會感覺
痛哭流涕。有很多人呢,懺悔的時候就汗毛直豎,個人有個人不同的境界。更好的情況乃
至於會見種種的吉相─見光、見花,這都不是說理論上的事情,你真正去做一定有!
  說起來這地方,這是我自己親身遇見的一件事情,離開現在十幾年我也記不住了。
那時候我住在紐約的鄉下一個毗盧寺,城裡面有一個人他想歸依,他已經接觸了佛法很長
一段時候,少說嘛總有十年左右。那麼後來那時候我去,談起來了,他聽見了以後,啊!
說聞所未聞,這樣,他有意啊要想學佛。我就告訴他:不要先談學佛啦,那個歸依都談不
到啦!他問我,我說我現在學歸依。他大為驚訝!「什麼?我十幾年以前歸依了,你做了
個和尚還在修歸依呀!這不是有一點荒唐嗎?」後來我一經過解釋了,欸,他倒是個有心
人,「啊,這樣啊!」所以我說:「這樣,你如果有意的話,你反正是自己的時間可以空
得出來,跟我到鄉下去,跟我去,準備一個禮拜。」然後就告訴他沒有別的就是懺悔。
欸,第一天摸了半天,一點消息都沒有,然後呢第二天,到了第三天上午懺悔真的現起來
95 舊版.第十九卷 B
了。哎呀!他一個人在那兒痛哭流涕,就是止不住,一哭哭了兩個鐘頭。我說好、好,你
這樣吧!完了以後,他的心情從來沒有這樣地舒暢過,他才曉得,哎呀,原來這個事情這
樣的!
  可惜的是,後來所謂這個世俗的染污很重,回來了沒多久就被整個地淹沒掉了,我
想你們很多在座的人,多少有這個經驗過。所以他那個時候剛一回去的時候,一看見那個
家,哎呀,他心裡面就厭惡得不得了,就是這樣。平常的時候,一天到晚就是在外面老想
這個家,現在到了廟裡就不想回去,萬一逼不得已就回去的時候,心裡面感覺得無比地
痛苦。嗯!這個力量,這個什麼力量啊?就是得到了這個無教性以後,無作體性就是這樣
的,歸依的體就是這個!他任運地一回家去他就覺得討厭,跑到廟裡就歡喜呀,就是這
個。我想這我們眼前的都有體會得到對不對?所以他歸依了以後,他心裡面專心,已經有
這個力量,再加上專心緣這個,所以一對境的時候覺得:啊!現在不可以!現在不可以!
  那麼現在我們就看那個十二因緣。前面你留下來這個無明、行,這個識擺在裡邊,
可是這個識感不感果還要什麼?下面的愛、取兩支。因為這個愛、取的這個強烈的這個貪
瞋,所以你就採取這個行為,這個行為叫作有,這個行為一來的話,那個一定感果!剛才
我們已經說過這個譬喻當中。那麼現在呢,你歸依了以後專心緣念,或者是說常勤觀察,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96
觀察些什麼呢?你痛苦的根本在這個上頭:無明之行。現在呢有了正知見:啊!這個才是
我要的,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我心心念念照著這個去做!
  這麼一來,前面由於這個心理狀態留下來的這個識種子,第二次再去滋潤它的時候,
第二次再滋潤的時候叫作「能生」,記得不記得?是為什麼?由於這個滋潤才能夠引發這
個識生起。所以平常的能生是愛、取來滋潤,現在呢什麼?正知見。這個煩惱當中一個叫
見煩惱、一個叫思煩惱,是不是?現在那個不叫見煩惱,叫正知見。同樣的見,所以這個
見當中叫邪見,現在呢叫正見;一樣的東西,同樣的是你內心觀照的力量,可是以前錯
的。以前呢?貪、欲望,現在這個欲另外一個名字叫善法欲,聽見過沒有?沒有善法欲你
根本不可能修學。所以以前要的是貪著世間的染污的事情,現在要的是要好的─善法
欲。所以現在的正知見跟善法欲,下面呢勤精進的行持,以取代愛、取、有。
  歸依了以後,真正的內心的現象是什麼?就是這個!所以說「智人初受歸依,專心緣
此」就是緣這個,他一心─噢!現在我是受了歸依了。以前內心當中引發他的是無明,
無始以來就是這種自己的概念當中想法、認識,而這個認識天生來的嗎?不是。天生來的
叫隨眠,這個隨眠還是經過這一世世間的很多的引發。世間怎麼引發的?那麼這個論上面
也告訴我們,《廣論》上面告訴我們這個怎麼引發的?自己的隨眠、所對的境;對境當中
97 舊版.第十九卷 B
猥雜、言教;非理作意、串習,還記得不記得這六樣東西?
  我也……這個不必去談它,主要的就是平常的時候我們內心是什麼?與無始的無明相
應的習性,加上這一世眼前的境界現起來,你自然覺得這樣想。然後人家告訴,言教就是
現在我們世俗上面所受的,從家裡的父母,然後呢尊長,到學校的老師,外面客觀環境,
告訴我們的很多概念,這個叫言教,就是這樣。如果你生在天主教家庭當中,他就說上帝
造了動物給你吃的,這個就是他的言教啊!這樣。如果生在中東地區的話,他就說他如果
打你一拳,你至少要把他打兩拳,否則把他弄死。如果在佛教家庭當中的話,他就說告訴
你忍辱,你前面欠了他,這一世還他,這就是言教。對不對?像我們人人都感受得到。所
以我們東方人到美國去,很多小孩子人家都讓、讓、讓!美國人覺得奇怪,怎麼可以讓!
他打你一拳,你至少要打他一拳半哪!那這個就是言教,我們整個的就是受這個。
  所以經上面告訴我們:最好的是善知識,最可怕的是莫過於惡知識,是這個道理!現
在呢,告訴我們的不是世間的言教,是佛真善知識告訴你這個。所以現在跟它相應的不再
是世間的愛、取,而是正知見,現在清楚不清楚?所以正歸依的歸依的法,現在懂不懂?
這個法一定要佛告訴我們的。雖然佛告訴我們的法,可是實際上現在我們領會從哪裡領會
的啊?僧。清楚不清楚?所以這個三個是一體的,這個三個是一體的。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98
  所以正式地歸依了以後,以淳重心說:啊!原來我生死痛苦當中這樣啊!我現在了解
了,心心念念把住它,然後呢這個內心當中啊,你會很體會。照理說,他的問題是說:一
發、續現的話,不假緣辦,自然而然就可以了。這個所謂的不假緣辦,就是內心當中自然
有一種力量,不再像前面那個作,或者前面的教一樣,還要什麼師長告訴你,跪下來拜幾
拜,我唸一句你跟我一句,這個不要了!他內心當中自然有這個影響的力量,這個叫不假
緣辦。所以這個無作是對前面那個作來說的。
  實際上呢在我們生活過程當中,是不是真的就是自然而然地任運地就起來呢?不一
定!因為真正的內心當中存下來這種影響力量是無量無邊,不僅僅是今天受那個歸依耶,
無始劫來留下來這種業體的有無量無邊,而且力量非常地強盛,對不對?遇見了這個境界
以後,一定是最強盛的先來,所以這個境界,欸,看見這個東西以後,雖然你想讓他一
下,對不起世間的習慣又起來了;雖然你想不貪,以前的這個習慣又起來了,是不是這樣
呢?雖然你想這一堂課好好地聽、好好地用功,那眼睛閉就睜不開了;再不然呢,該要睡
覺的時候你偏偏又睡不著了,這個力量就是在著。
  所以真正修行的時候還要什麼?還要努力!努力靠什麼呢?努力靠正確的認識,正確
的認識,然後呢啟發。正確的認識叫正知見,正知見要曉得它的殊勝的好處,啟發那個善
99 舊版.第十九卷 B
法欲,所以這個情況取代了愛、取。現在這個清楚不清楚?前面的不相應的這種叫惑、這
叫無明,現在呢正確的認識的叫正知見、叫智慧。不過這個地方呢,是因當中講的智慧,
這個智慧叫聞思相應之慧,真正修持得到的話,那個就是修相應的驗證的,這樣。
  這個不同的,現在我們重新把這個溫習一下。了解了這個,當我們對境的時候,然
後呢怎麼辦哪?說:哦,以前這樣做,錯了、錯了!我是從懺悔那方面說。真的懺悔你一
定照正確的去做,所以正知見、是勤精進,勤精進是個行為啦,於是造的什麼?造的都是
善業。這個善業兩種:如果說你這個善業只是從因果方面著眼去看的話,生天;如果你還
了解這個第一義諦,有出離心的話,這個淨業,小則是往生淨土,大則是成佛,然後呢作
祖。所以它歸依有這樣的大的力量啊!於是這個念頭一直擺在心上面、一直擺在心上面,
平常的時候起心動念對境的時候,欸,它馬上現起,不起心動念的時候怎麼辦哪?怎麼
辦?欸,昨天寫在黑板上,記得不記得?「常勤觀察,始號持奉」,那這個持戒這樣的,
歸依是這樣的啊!
  還有另外一種呢,「智人初受」是「專心緣此」,為什麼叫智人初受,專心緣此?他
真的有智慧了解了:噢,沒錯!我不是要去掉痛苦嗎?這個才是真正去掉痛苦的真實的內
涵。我不是要得到快樂嗎?這個才是!不是世間賺大錢。所以,哦,這個世間那些東西我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00
可以暫時不管,這個才是我要的。你全部精神擺在這裡,當你全部精神擺在這裡,觀想這
個了解得很透徹,對境的時候還會不會去貪了?看得很清楚,你這樣去作造的苦因,造的
苦因非苦果不可,不幹了!所以你一直在這個方面努力,於是你這個心裡面對這歸依的這
個影子、印象,越來越強盛、越來越強盛、越來越強盛!
  好的那一方面,我們不一定體會得到,但是壞的那一方面,我想我們大家都體會得
到。你們那個要個人想你們的去了,那我就沒辦法想,因為我並沒有跟你們有過共同的生
活經驗。如果有共同的生活經驗,那好!譬如說以我來說,我們在學校裡的時候我們就歡
喜什麼?出去跑、玩!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6
文章: 33370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南山律在家備覽{舊版}手抄稿第三冊.第二十卷 A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103 舊版.第二十卷 A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
舊版第二十卷.A面
譬如說現在年假了,年假還沒有放假之前你就想:欸,今年這個寒假怎麼辦?一定是又去
爬山、又是什麼,到哪一家、到什麼地方去。到春假哪怕只有一天、兩天,幾個禮拜之前
已經準備好了,就是這個樣。腦筋裡面去想,這就是平常我們經常有的一種心理狀態。
  所以平常的時候,正常狀態當中,我們緣念的就是這樣的緣念法。然後以後自然而
然順著這樣的情況,慢慢、慢慢地一步一步地去推展開去,這個是什麼?隨順著這個無明
這樣走的情況。當然你們個人有你們的,這個我比較……我無法把我的經驗告訴你們的
話,因為我念完了學校沒幾年就做了和尚了,我並沒有成家立業的經驗,所以我想成家立
業的人,不會有空了去遊山玩水吧!總歸是弄錢對不對?這個我的經驗就不太多了,這個
是很糟糕的一件事情。但是我想你們確定可以體會得到,在我們平常狀態當中是怎麼樣的
情形。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04
  那麼先不去管它這個,這個先不去管它。至少在這種情況之下,當你成了家也好,做
了什麼也好,剛開始你處理這件事情,對家庭有很多不一定真正做得很好,慢慢、慢慢、
慢慢、慢慢地有了經驗了,做生意也慢慢、慢慢做得有經驗了。然後一方面經驗增長越來
越純熟,一方面腦筋全部貫注在這裡被它牽去,這個是不是大家都是這樣啊?一定是越向
後這個力量越強,一方面力量越強,一方面你那個技巧越熟,是不是這樣?那我想既然大
家都有,好辦!把它轉過來,轉成好的。剛開始皈依的時候,的確像三腳貓一樣,你雖然
要皈依,它偏不聽你招呼。我們說希望念佛一心不亂吧!偏偏心心都亂,這樣。我們說我
們皈依了以後,希望無貪、無瞋、無癡吧,偏偏貪瞋癡強得不得了。假定說你全部精神努
力跑得去做,同樣像剛才說壞事情一樣,剛開始不行,慢慢地越來越好、越來越好、越來
越好!於是到後來你不要去想,任運地境界現起的時候,你自然而然就這樣去做。
  所以就像現在譬如說家庭當中,剛開始的時候,譬如說成了家了,家裡的事情很多事
情不曉得怎麼辦,做了多少三年、五年以後,大家從來不要操心,早晨幾點鐘起來,燒飯
的該燒飯,上班的上班、上學的上學。從來不要想:欸,我今天這一天日子怎麼過的啊?
不要!做生意亦復如是,是不是這樣啊?我們人人都有這個經驗,現在反過來用在好的上
面的話,它自然而然起心動念都是這樣,這個力量越來越強、越來越強。
105 舊版.第二十卷 A
  所以這個皈依本身並不僅僅是皈依完了以後,就是完了以後,它不斷地在操作當中。
這個操作,照著規定的話,晝三夜三,大家還記得不記得?這個很重要!早晨起來第一件
事情:「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他生活當中已經處處照這個去做了。然後家裡
面什麼弄飯弄好了以後,吃過了以後上班去之前,「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就這
樣!下班的時候又來一次,到了傍晚又來一次,睡覺又來一次,要六次。還要檢點自己:
是這樣、是這樣、是這樣!然後有了這個概念,生活當中處處地方拿這個擺在這個地方。
於是你養成功了習慣以後,任何一個境界現起的時候,你就很清楚:這個境界現起了,我
現在應該怎麼作離苦之因,怎麼作得樂之因,你很清楚、很明白!
  而這個離苦得樂之因,拿我們世間來比喻的話,你看見有錢可賺,你會不會不賺這個
錢哪?這錢本身並不快樂,可是這個是快樂之因對不對?當然你非賺不可啊!然後丟掉這
個錢,這個錢無所謂苦樂,可是這個錢丟掉了是痛苦之因,當然你不願意丟掉,是不是這
個樣啊?大家想想看,現在你很清楚明白地─正法這是快樂之因、去苦之因,對境的時
候你會不會不照著這個法去做?不會!所以說,它越到後來、越到後來,這個體呀,說依
體起行。這個叫什麼?隨行,隨後來了!它前面有這個力量,然後一直增長、一直增長。
於是到最後臨終了,有兩個方式:第一個方式,你一生積累的業,整個的業就是這個,那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06
是非去不可!還有一個,就算臨終的這個現那個惡劣的境界現起了,任何惡劣境界現起的
時候,你內心當中什麼反應,什麼反應哪?如法行的反應出來了,對不對?是不是?請問
如法行的反應下面呢?你會不會墮落惡道去啊?就這麼清楚耶!
  所以我們平常只是講皈依、皈依,皈依半天,皈依了半天為什麼沒有效?很抱歉昨天
晚上沒講清楚,今天清楚不清楚?我但願你們,我已經說過了,我這一次整個講的東西,
你一定要如實地了解,論、律上面的,那個時候這個律才真正有用。同樣地,五戒的真正
的特質,現在清楚不清楚為什麼用十二因緣,把它這樣地聯合起來講,了解了嗎?回過頭
來你看十二因緣也清楚,然後看戒也清楚,苦集滅道也清楚,不管是哪一個,講業也清
楚。這個就是皈依,皈依體是這樣的啊!
  請問在這種情況之下,皈依的福怎麼樣?有沒有限量?有沒有限量?你布施人家財,
這樣,後面也說得很清楚,然後布施財雖然說清楚了以後,你有兩個情況布施:一個不得
已,你心痛;再不然的話,你為了看功德,你忙這個功德,這個都是有漏,都是不相應
的。現在你皈依的話,一切如法行,這個如法行是無限的。假定你真……這個如法,法則
了解這個業果的話,你一定生天,如果你了解第一義諦的話,你就這樣的皈依本身,將來
最後的結果一定證涅槃。因!所以這個皈依,得到這個體以後有這麼無限的功效,因為得
107 舊版.第二十卷 A
到了體以後依體起行哪!
  那麼有人問:為什麼叫依體起行、依體起護呢?這個體就是願體。你為什麼要求皈
依?哦,要想得到這個。然後得到了這個體以後,下面這個體就有一種力量,引發後面的
行持,而這個行持是根據前面所得的體而引發的,所以從這個前面的願體引發後面的行為
來說,叫作「依體起行」。還有一個呢,就是你希望這樣,結果得到了體以後,你怕失掉
這個,保護你原來這個叫「依體起護」。名詞是不同,內涵是一個,清楚不清楚?
  所以前面這個叫作願體,後面這叫隨行。沒有這個願體沒有這個隨行,反過來說,沒有
這個隨行這個願體是也空受,又壞掉了!儘管你得到了無價之寶,你還沒用它已經壞掉了,
壞掉了嘛當然是白得。像那個聚寶盆一樣,得到了以後你天天去跑得去搖它呀,那麼這個搖
錢樹這個錢掉下來。得到了以後,第二天還沒搖,你把它一棒打破掉了,那好了,雖然你得
到了,沒有用啊!所以不能破壞它,還要保護它。就是你保護它,實際上那個心理就是不斷
的行為,這個行為就是我們的業行。這個業行,小則是善業,生天的果報,大則是往生以及
究竟成佛作祖,都從這地方,所以說這個皈依,有這麼大的無窮無盡的力量在!
  回過頭來,這個地方我們停一下,也想一想,上一次曾經說過,「成辦生死俱須惑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08
業」兩樣東西,我們不妨看那個論吧!這個上面的話,我們比較看得清楚一點哦!在思惟
集諦當中,在思惟集諦的一百七十頁,這個一百七十頁叫:「成辦生死之因,雖俱須惑
業,然以煩惱而為上首。
」這一段大家還記得哦!那麼生死因當中需要這個─惑跟
業,現在你皈依了以後,還是我們還在集諦當中,這個道理以前也說過。但是現在是不是
惑?不是。是什麼?正知見或者是聞思相應之慧,造的業呢,是善淨業。同樣地,你把它
套到這個公式當中去,你沒有善淨業而你有正知見的話,它無間能夠造作對不對?造了以
後它馬上感,所以一定感得的這個善淨之果。反過來,如果說你沒有正知見,雖然你有善
業,沒有這個正知見的俱有因,這個善業不能感果,是不是這樣?對不對?
  那麼現在這裡又來了哦!現在你皈依了以後,正式皈依的是法,皈依的法是什麼?正
知見。然後你從皈依開始,心心念念緣念的話,一直在這個力量推動它這個增長,實際上
這個增長向十方面增長的,看看這個有限量嗎?所以你真正地皈依了以後,這個得到的,
如果拿物質來形容的話,這個相當於什麼?像那個如意寶,就相當個聚寶盆耶!這個如意
寶跟聚寶盆,任何代價是買……你沒辦法來算價錢的東西耶,所以他說它有這樣無量無邊
的功德。
  那麼這個影響清楚了以後,下面再看十二因緣當中。十二因緣當中,一百八十五頁,他
109 舊版.第二十卷 A
不是說幾世圓滿嗎?現在把幾世圓滿看一看,如果了解了這一點哪,那這個皈依的整個內涵
就有了。你要想念佛往生,它;要想學自求解脫,它;要成佛作祖,它;下地獄還是它!
  怎麼二世圓滿呢?說能引、所引中間有無量劫,但是能生、所生無餘間隔,只要能
生有了,下面一定所生。那麼這個能生是什麼?就是愛、取、有三支,愛、取、有三支。
如果說我們沒有皈依,不了解佛法,什麼狀態?隨著無明相應的愛、取。那不管了,好壞
反正在輪迴當中,這裡我們根本不談它,好也是不要的,壞也是不要的。現在了解了佛法
以後,你採取的什麼態度?皈依。皈依的是什麼?三寶。佛是我們仰望的目標,我要達到
這個量,佛是告訴我們,你所以要得到這個量的大師;教導的方法,我們正皈依;照著去
做,那麼靠僧傳。所以你內心當中不再是以前的愛、取,而是正知見、善法欲、勤精進。
欲是什麼?一種強有力的取啊!勤精進就是你的行啊!所以前面這個能生是愛、取、有,
現在這個能生是什麼?正知見、善法欲、勤精進;只要能生有了,下面一定所生,造了這
個業,一定這個樣的,就這樣!
  所以我們現在修行了以後,剛才是說從皈依了以後,有了這個念頭,然後境界現起,
你不必說這一生造什麼業。就算是臨終的時候,感果的時候,你呀主要的感果的直接的原
因雖然是業,但是助成功的卻在惑。現在呢,你不是惑而是正知見,所以在任何情況之下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10
感果的,哪怕臨終的時候感果的,一定是正知見引導,這個說明你一定上昇。
  現在還是從十二因緣來講,十二因緣當中前面的能生是什麼?一定是這個善淨之業,
所以你真正的所生,一定是善淨之果,對不對?了解了這一點,我們才能夠確定說為什麼一
聲佛號能夠萬修萬去,這一聲佛號當中為什麼要具足信願,為什麼這一聲佛號當中要欣厭具
足,現在可以講了。平常告訴你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你念了半天,你的內心當中怎麼想
啊?不了解。不了解你信些什麼?就算是了解,了解不夠透徹,信心是非常虛浮的。現在這
個地方要告訴我們的,要發的是什麼?發的是無作。你嘴巴裡面唸了半天,無作有沒有?沒
有無作,這個不相應當然沒有用嘛!現在一想「喔唷!這個一點都沒有錯,這個世間實在一
無可取!」你信得過佛講,所以這個叫什麼?有信。有了信以後你就有願了─這個地方這
是願體啊!所以你下面的行,緊跟著「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不管你是嘴巴上面出不
出,內心當中全部精神擺在這上頭。在這種狀態當中你造的什麼業呀?那很清楚!是不是?
然後講戒,它下面的內涵還是同一個道理呀!現在這個概念清楚不清楚?
  所以說我們了解了這個,那二世、三世的根本原因;那麼他說慢的是三世,最快的
只有兩生、最慢的是三世。兩生就是這一生造了下面馬上感,造了惡一定是墮落,造了善
一定是上昇。好!這個我們已經了解了。那麼為什麼叫最慢三生呢?慢三生就是從能引這
111 舊版.第二十卷 A
個因,到所引這個果,這個因感得這個果,中間一定要經過愛、取去滋潤它。換句話說,
一定要能生這一支滋潤,萬一沒有能生這一支滋潤,這個不感果。不感果是什麼?別的因
在感果耶!所以對它來說,對它這個因哪,這個業因種下去的業因來說,它所以感果一定
經過能生一支,所以說前面造的因擱在那裡沒動,下面一定要經過能生這一支引發它,下
面馬上所生。所以它整個的過程還是啊,前面因擺在這裡,然後經過無量世沒有動它,不
算;動它的時候叫能生一支,下面馬上所生,所以叫三世。所以實際上這個慢則三生的包
括什麼?包括四生以下的所有的無量阿僧祇劫都叫三生,所以叫三生。
  那麼這個為什麼要這樣講呢?現在來了,我們希望得到快樂、希望去掉痛苦,請問:
你願意兩生就得,還是願意要這個三生中間經過無量阿僧祇劫啊?當然要二生就得!二生
就得怎麼辦呢?皈依嘛!你心心念念這樣去皈依。所以或者你用的量是「智人初受,專心
緣此」,或者呢「常勤觀察,一心奉持」。不要說「始號奉持」,始號奉持是祖師告訴我
們的,我們是一心觀察是專心奉持,那當然你非感果不可,佛法的內容是這樣啊!
  假如了解這一點,還有哪一個人說不想修學的?還有哪一個人說:哎,這個修學佛
法,啊,真是啊這個放不下、那個放不下?我只有一件事情放不下─修行!除了,別的
都放得下的,對不對?以我現在的了解來說就這個樣呀!我就是個修行放不下,因為我怕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12
苦啊!因為我要快樂啊!所以現在我們說起來好遺憾、好可惜!這個也牽涉到我們自己的
業,宿生沒有好好地積的業,所以沒有得到這個圓滿的教法。這個不是圓滿的,像我哪談
得到圓滿!我只是知道一點皮毛,真正的佛法那個皮毛你了解了,就有這樣的一個真實的
內涵。
  那麼這個解釋已經大概清楚了,下面有兩三句話,這個交代過去這件事情就清楚。聽
懂了以後,對不起,不一定做得到。我想今天大部分聽懂了,實際上很多人早就聽懂了,
做到了沒有?我想很多人跟我一樣,「唉!很有道理,可是做不到!」為什麼?這個這裡
要仔細地檢查一下。無量劫以來這個惡習氣,換句話這個就是業,因此重新再說一下─
懺悔!所以我們真實修行第一件事情固然是皈依,可是皈依之前必須要的是懺悔。我們往
往不了解這一點,剛開始學佛,說:「哎呀!我這個定力不夠,要學定。」「哎呀!我這
個什麼不行,要忙忙這個!」第一件事情:先要了解了,得正知見,正知見了以後去懺
悔、求皈依,你這個做到了,下面都有。關於這一點,今天就講到這個地方為止。
  那麼現在請翻過來,翻到第二十頁,翻到二十頁開始講五戒。正講五戒之前我們重新
看一看那個表,我第一天還是第二天發給你們一個科判,這個科判非常有用哦!如果你們
要學的話,要經常擺在這個地方,就是一路上面去學,一路上面就對照著去看。如果說你
113 舊版.第二十卷 A
們自己沒有時間做的話,就看那個《南山律在家備覽》一開頭的一個表,如果有這張表的
話你們就看。這個全篇分成功四大篇:宗體、持犯、懺悔、別行。那麼這個宗體當中,又
分成功戒法、戒體、戒行、戒相,這樣;換句話說,第一個一定是說明它整個的內涵,這
個叫作宗體,整個的內涵當中分法、體、行、相,這個我們也了解了。那個法體行相當中
第一個講「法」就是戒法,那麼戒法第一開始先要簡單地介紹一下、敘述一下,說「通敘
戒法」。這個通敘戒法什麼意思呢?就是說「通」,整個的;「敘」,敘說,這樣,那麼
整個地來敘說一下戒法的內涵。這個戒法的內涵了解了以後,然後就開始正式地去受。應
該分兩部分。
  現在看通敘戒法當中第一個叫「示相彰名」,先把這個戒法的名字、內涵是什麼說
一說。所謂示相就是把那個它戒法的這個特徵、行相讓你很清楚明白地了解,所以給我們
一種開示,使得戒法的這個名字的內涵很明顯,彰就是彰顯。了解了這個名字的內涵,說
「略辨教體」,那麼下面緊跟著就是所說的這個體,約略地把它說明一下。了解了以後,
再下面告訴你怎麼進去,所以「顯知由徑」,名字有了、內涵了解了,如何進去?
  了解了這個緊跟著下面要開始進去了,進去了有一定的規則,所以叫「歸戒儀軌」。
這個歸戒儀軌就是進去的法則,相當於我們說我們要造一個房子,那前面的大概了解了以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14
後,現在一張藍圖,這個藍圖對我們來說,就像我們受歸的這儀軌一樣。然後這個受歸當
中的次第又分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幼稚園、小學等等,所以第一個是「翻
邪三歸」,然後緊跟著「五戒」、「八戒」。下面應該完完整整的還有沙彌,然後具足,
乃至於菩薩等等,不過這個是《在家備覽》,所以沙彌、比丘不列,清楚不清楚這個內
涵?那麼現在我們已經講到翻邪三歸,內涵已經有了,下面是「五戒」正講,二十頁。
第二節 五戒
五戒中分為七項 一戒德高勝
          二簡人是非
          三預習發戒
          四歎功問相
          五懺悔清淨
          六作法差別
          七料簡雜相
  這個一開頭就講一個「戒德高勝」,為什麼這個地方又要說一下戒的功德?高、勝,
這個是兩個內涵,非常殊勝、非常高超,這樣。而這個地方特別的有一點,前兩天有一個
115 舊版.第二十卷 A
人問題說:「哎呀!這個戒這麼難學,不懂嘛得倒還滿好,懂得了以後真不敢學!」我想
很多人有這個經驗。是,不要說我們,歷代的祖師都是這個樣。我總記得蕅益大師,他
《靈峰宗論》上面有一段話。有一次蕅益大師在一個廟裡邊,看見一個和尚,那個和尚不
曉得談什麼,談《大寶積經》。那個和尚就說:「唉!我如果早看了《大寶積經》,我和
尚就作不成了!」為什麼?因為《大寶積經》上面說這個和尚的條件要如何如何,作僧如
何如何。那個時候他一片糊塗,覺得:欸這個出家好啊!他就莽莽撞撞地進來了。進來了
以後翻開經來一看,說:「哎喲,這麼難噢!哎喲、喲……」所以他說:「我早看見了,
我不敢出。」
  蕅益大師怎麼說啊?「恰恰相反!恰恰相反!我真正早看了以後,我出家才出得成;看
得晚,這個出家就出不成!」他為什麼這樣說?有兩個理由。第一個理由:看了經才曉得出
家怎麼樣才是個如法如理地去作,所以出成了;否則的話,形式雖然作了,沒有用!其次,
看了經以後才曉得─像我剛才說的,你了解了這個內涵以後,別的可以不作,對不起,修
行非修不可,自然……。為什麼這麼苦還要非修行不可?那好嘛!你要的東西全在裡頭,除
了這個裡邊沒有別的了,我請問你:你要不要?它真正的在這裡。所以真正的經、論上面,
重要的論尤其講行持的,第一個告訴你這個內涵的殊勝,不這樣做的缺陷,讓你去比吧!比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16
了半天,覺得:哎,對不起,再苦,我要走這個;這個再好,那大騙子,害我們的,不要
它!懂不懂這個道理?所以戒德的高勝,有它的這樣的一個特別的內涵在。
  反過來說,在世間上來說,他並不先講集而講苦的原因,大家懂不懂?先講原因,講
了原因,「我忙了半天你跟我講這個,我生活都解決不了。」他告訴你:「這是苦欸!」
「欸,這樣啊!對不起,那我得停下來,先聽聽看。真的苦,那、那、那我不幹了,我就
跟著你走!」所以世間的行相,一定告訴你世間的苦,然後出世的行相,告訴你它是好!
懂不懂這個道理?所以戒德高勝!
  為什麼要說這個呢?一方面固然是這個次第的為什麼安排,還有一方面,將來我們修
學過程當中的次第,是要這樣走進去的,這個我們應該清楚。你照著次第走進去你必定成
功,否則你立頓走錯一步的話,說有宿生善根不算,否則的話我們一定走出毛病。有宿生
善根,只要聽人家《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開悟了;再有宿生善根,抬起頭來
一看月亮就成佛囉,這個這樣的啊!所以在這個地方說了這個大家好笑啊!所以在這個地
方,我們也了解一下它這個特點何在。所以這個地方引經上面來說明,啟發我們的信心,
啟發我們的尊敬,啟發我們的仰望,這是第一個。
  然後這個地方的內涵要告訴我們的什麼呢?告訴我們「戒法清澄,絕惑淨業,功遍
117 舊版.第二十卷 A
法界」,不是普通的單單的善可以得得到的,它內涵特別說這個。你了解了這個不會說:
「哎呀,那我只要做做好事就行了,那何必去皈依,何必去求戒?」你了解了以後,啊!
你非要去皈依不可,非要去受戒不可!這兩個有絕端不一樣的內涵在,同樣做一件好事
情,受了戒以後這個回報是無量無邊,普通的善是有限,這個才是它真正戒的真正殊勝的
地方,下面會說。
  因為這個戒德高勝,第二項求戒的時候不像普通了,「簡人是非」,不是別的,不是
隨隨便便可以來作的噢!所以他還要看看你夠不夠條件哦,所以第二個叫簡人是非。第三
個「預習發戒」,因為這個是特別的,所以不是說,啊!到那時候進來就算,事先要預先
要了解,那這樣才能夠真正地引發這個戒的真正全部的功效。預發之後還有一個「歎功問
相」,妙不可言!噢,這個於是你預發了以後,下面了解了─就是了解了它那個高勝,
是非簡別了,然後正規地去練習了,要去求得之前―那麼特別地還要告訴你一些內涵,
再讚歎,然後再問,哦,受戒的什麼內涵。下面再懺悔,這個懺悔跟前面那個三歸當中懺
悔有不一樣的,前面的三歸當中單講懺悔,這個地方叫懺悔叫「懺悔清淨」。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6
文章: 33370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南山律在家備覽{舊版}手抄稿第三冊.第二十卷 B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119 舊版.第二十卷 B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
舊版第二十卷.B面
懺悔清淨,這個清淨有它的深厚的內涵在,所以同樣所得到的內涵也就不一樣了,單單
懺悔得到的是翻邪三歸,懺悔清淨得到五戒的戒體,功效就完全不一樣!下面再講「作
法」,「差別」就是要作哪些事情。最後「料簡雜相」,怕混淆,還要把它每一個地方細
細地分別說明一下。分七項。好!現在我們看第一項戒德高勝。
第一項 戒德高勝
《羯磨》註云:「經云:有善男女布施滿四天下眾生四事供養,盡於百年。不如一
日一夜持戒功德。以戒法類通情非情境故也。」 《業疏》釋云:「初受戒時,已
行三施盡眾生界。故財有量不及此也。 盡形不盜者,已施法界有情之財。言不殺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20
者,已施法界有情無畏。即用戒法行己化他,即名法施徧眾生界。 財為局狹。集
散之法,能開煩惑惱害之門。戒法清澄,故絕斯事。」

  那麼這個《業疏》就解釋《羯磨》註,這個《羯磨》本身就是律上面,這個律,換
句話這個三藏,這個三藏當中註解都是經律論當中。那麼《業疏》的解釋,那就是道宣律
祖,這個道宣律祖的文我們還是不懂,下面還要元照律師的《濟緣記》來解釋。這一段一
口氣唸完了再一一解釋。
戒德高勝 初總示
二別示 一財施
二無畏施
三法施
三通結 一財施局狹 一不具三施
二不徧生境
二財施生過

《濟緣》釋《疏》云(《疏》,還要來解釋它):「初總示。以初受時,立誓斷
惡徧生境故。財法無畏施為三施。 盡下二別列。不盜不妄取即是施財,不殺無侵

121 舊版.第二十卷 B
惱即施無畏,此二自行令他倣之即法施也。財施濟彼困窮,無畏令他安樂,此二即
慈悲也,法施使彼開悟即智慧也。三者既備,其勝可知。 財下三通結,初句示財
施局狹。一不具三施,二不徧生境。集下明財施生過。集則不免貪求,散則寧無取
捨,得者則喜,不得則瞋,能開煩惱,故不及戒。」

  這個是戒德的高勝,現在把它一步一步來解釋。那麼經當中告訴我們,我想這個容易
懂,說經當中說有善男人、善女啊布施─布施就是把自己的錢財幫助別人,說布施的
內涵「滿四天下眾生」。哇!這樣。拿我們現在來說的話,這四天下就算地球吧!地球上
面有多少?五十億人口。然後不但是送他一塊錢、一百塊錢哦,「四事供養」,古人說的
四事就是說他的生活的全部內容。這個五十億人口的生活的全部內容,統統你供養他,這
個布施不得了耶!的確不得了耶!何況現在我們的世界上面,以我們信佛的人來說,這個
五十億人口當中還有很多出家人對不對?我們說,欸,這個出家人功德很大喲!不是供養
一個哦,廟,你樣樣供養他,這麼大!說不定還有很多羅漢哦、還有菩薩哦!這樣。
  下面說,「不如一日一夜持戒功德」,喏,持戒的功德一天一夜噢!現在這裡講的什
麼戒?五戒哦,不是八關齋戒哦,這功德這麼大啊!為什麼呢?因為「以戒法類通情非情
境故」,別的都有限,它戒法包含的是什麼?情、非情境。實際上拿世間我們來分類,世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22
間是無量無邊的內涵,可是你可以分成功很簡單地歸納起來,不外乎依、正兩樣─依
就是無情,我們人所依靠的、滋養的;正就是情,對不對?這個戒法沒有一樣不包括在裡
頭,所以它這麼大。
  下面呢解釋,這個解釋說「初受戒時」,為什麼這麼大呢?當你受戒的時候,受戒有
個特徵,第一個「要期」,這個受是「誓受」,自己願意的哦,不是人家強逼你的哦!因
為你自己願意所以你才有淳重心,這個是有它的特點的。所以這個誓本身是非常強盛的願
望,所以要期誓受。第二,「遍該生境」。要期誓受這個是淳重心,還有呢,這個誓受的
話,一定盡形盡壽;這個盡形盡壽其實已經包括了遍該生境,可是我們為了更容易了解起
見,所以再加遍該生境。關於這一點今天再解釋一下。
  我們做任何一件事情,過程一定有三個內涵。我幫你,所以我、你、幫三樣東西,對
吧!我害你。怎麼幫法?給錢給你;怎麼害你?打你。是不是都是這樣啊?就是說,我這
是一個,你是一個,中間所行的法。所以造業過程當中:事,這個是你,這樣,意樂、加
行這個是法,究竟,好囉!這個重新說一下:事是你;意樂是我;加行、究竟─所行的
法,是不是這樣?對!
  現在我造任何業,對每一個人來說,是不是每一個人自我?自我一生過程當中,一
123 舊版.第二十卷 B
定對我們所現前的一切情、非情境。這個情、非情境是無量無邊,但是對這個無量無邊的
情、非情境,對任何一個人來說不外從你出發。你造的業是你的,我造的業是我的,我們
修行就修這個。所以不管在任何情況之下,境是無量無邊的,但是對他個人來說,能對
境的每一個人的「我」,這個是當下的當體一個。而這個當體本身呢,就在無限的時空當
中,造種種的業。現在我「盡形」,包括了什麼?我所對的境;「盡壽」,包括了所深遠
的時。所以盡形壽是不是已經包括了遍該生境在裡頭了?如果說你從它的內涵的深細去
看,對不對?有沒有一點遺漏啊?有沒有一點遺漏啊?盡形壽皈依佛,盡形壽照這個佛去
做,不管外面的境況是如何,總之你不管是,只要你這個生命存在,只要在這個時間當
中,你一定照著佛去做,所以它實際上這個盡形壽有這個內涵在。
  不過怕不清楚,還對外面的境界來說。所以我對外面的境叫「遍該生境」,不殺,不
是說「欸,蟑螂我可以不殺,螞蟻不行;那螞蟻可以不殺,蚊蟲不行。」這個不算!「這
個人對我有好處,我可以;這個人對我有害處,這個我放不下。」這個不可以!這樣,所
以這個特徵就在這裡。
  所以他說剛一受戒的時候怎麼辦哪?「已行三施」,已經布施了三施了。為什麼行三
施?下面再說。而且「盡眾生界」,就是盡眾生界!剛才說不管你從盡形壽來說,還有遍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24
該生境來說,是不是盡眾生界?那麼為什麼說盡三施,下面會解釋。財,有量的,財施永
遠有量的,現在那個盡眾生界這是個無量的喲,所以財絕對不能。下面「盡形不盜」,如
果盡形不盜的話,「已施法界有情之財」;不殺呢,「已施法界有情無畏」;然後用這個
戒法「行己化他」就是法施,是不是遍法界?所以這個三施就是財施、法施、無畏施。
  下面還有了,財―局狹,財是局限的、狹,而且這個財是「集散之法」。不但集散
之法還有什麼?開煩惱之門。財的的確確啊!這個錢擺在這地方,看看那個花花銀子人人
都好看,送出去的心裡有點痛心。布施不是這樣,你了解了:「哦,這個以前光貪,不相
應,所以我現在不可以,拿這個來做!」內心當中的認識完全不一樣。一個,財施也許為
了世間,「哎喲,這個有功德我就施一點!」這樣。所以你有功德所以施一點是什麼?還
是貪這個功德而去做。現在你皈依,由皈依而持戒,是了解:「這個是痛苦的根源,不可
以、捨離它!」所以由正知見而策發的,這個內涵也不一樣。正知見是正對治煩惱的,所
以它前面這個是開煩惱之門,「戒法清澄」,這兩個根本不一樣,跟前面這個開煩惱門不
相應,「絕斯事」。這個是用《業疏》來解釋《羯磨》。
  下面《濟緣》來解釋《業疏》,重說一遍。「初總示」,上面這個《業疏》分成功三
部分,哪三部分呢?第一個總,第二個別。為什麼叫總,為什麼別呢?「總」就是整個地
125 舊版.第二十卷 B
講戒,「別」就是講那麼戒什麼?五戒嘛,不殺、不盜、不婬、不妄、不酒,是分別地來
說明,這樣。第三個,再下面叫「通結」,整個地來一個結論,也不必把殺、盜、婬、妄
一個一個說,整個地共通地來結論,再說明一下,所以分三部分。
  那麼現在我們看「總示」,「以初受時,立誓斷惡遍生境故」,這個就是我們受戒的
時候,受戒的時候要期誓受、斷一切惡,而且所斷的這個對象並不限於某一個境、某一種
狀態,而遍法界一切生─小乘的話,遍三千大千世界,大乘的話,遍法界,所以「遍生
境故」。那麼財施、無畏施等等,這個就是都是三施,前面解釋已經解釋過了。
  「盡下」呢,就是「盡形不盜者,已施法界有情之財。言不殺者」等等,是「別
列」,分別地一個一個說明。「不盜、不妄取」,是財施;「不殺、無侵惱」,是施無
畏;那「此二自行令他倣之」,是法施。就是這樣,所以說明這個。上面不是說財施叫
「局」,怎麼局呢?財施是「濟彼困窮」,單單財施你把財幫忙人家,最多幫忙他解決窮
困,這樣,然後實際上這個叫局。現在我這個盡形不盜、不殺不是,什麼三施呢?「無畏
施令他安樂」,不殺不是無畏嗎?「此二即慈悲也。法施使彼開悟即智慧」,現在我這地
方是又是慈悲、又是智慧,「三者既備,其勝可知」,所以當然不是前面這個財可以比得
上的;所以財是局,而且有種種的……現在這個不一樣。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26
  再下面,「財下三通結,初句示財施局狹。一不具三施,二不徧生境。」這個是容
易了解的,財施既不具足三個,而且不會徧生境。「集下明財施生過」,那麼這個解釋一
下。前面怎麼說呢?「集散之法,能開煩惑惱害之門」,所以說它這個財施有種種過失。
集的時候─集是收集起來,收集起來「不免貪求」,那是我們賺錢,難免的,「喔唷,
這個賺錢生意!」做這個生意一定跟貪心相應,這樣。散的時候,啊!難免心痛,他怎麼
說?「寧無取捨」,對!就這個樣。然後就算不心痛,我們也想想:「欸,這個有功德,
多送他一點;這個沒有功德,可不行!」這是平常我們都是心裡面都在這個上面,反正這
種事情一定都是這個生死雜染之法。還有呢,「得者則喜,不得則瞋,能開煩惱,故不及
戒。」這是特別說明戒德高勝第一段。下面又來,
《羯磨》註續云:「論云:由戒故施得清淨也。」
  論上面告訴我們:布施啊,要由戒這個布施才真正清淨。沒有戒的話,這個布施一定
不清淨。這個不清淨的布施對我們來說─三世怨,三世怨往往比沒有還要可怕。做壞
事,腦筋不好、無錢無勢做不出大壞事來;有了三世怨,腦筋又好,然後又有勢力、又有
錢財,害了!害了!三世怨有兩種:有一種單單布施錢財的,來世很有錢;布施智慧的,
啊!講了很多道理什麼等等,那還有智慧。如果你沒有戒,不淨化布施的內涵,下面一世
127 舊版.第二十卷 B
來的時候這個雜染就會跟著來,到那時候的話,有錢、有勢、又聰明,造各式各樣的壞
事,那害了!現在我們看看世界上面太多這種人,唉!那好可怕,這個大獨裁者、大的什
麼這些人,不曉得害了多少人、傷天害理的事情,那個地獄裡面不曉得到何年何月出來!
一生受一點點好好的,談不了一百年很快過去,受無量無邊的痛苦,所以說這個布施是要
由戒才能清淨。下面解釋:
《業疏》釋云:「《智論》云:若不持戒得財施者,多貪不淨,以利求利,惡求多
求。故使來世受不淨果,如牛羊猪狗衣食粗惡。 若持戒者,既絕惡求,清淨行
絕,乃至佛果。」

  這個上面說的論就是引那個《智論》,《智論》就是《大智度論》。《大智度論》
上說:「若不持戒而財施」,對不起!這個時候「多貪不淨,以利求利,惡求多求。」這
是容易了解的,平常我們往往這個樣,往往這個樣。所以在這裡我們先不談別的,有很多
人,包括我當年也是這樣想,還沒出家,要出家之前心裡想:「先賺一筆錢存在銀行裡,
然後我去出家去了。」這樣。乃至於出了家了以後:「我先造一個廟,造好了廟然後去修
行去了。」我幸好遇見善知識,告訴我這個行不通,這樣。當時我還不大相信,現在完全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28
了解了。你真正要想修行的話,正知見第一,不要忙這個;你有了正知見,一步跨出去不
要擔心!如果說你還在忙!說我先弄好了一筆錢存在銀行裡,你這個修行保證不成功!你
有大善根,例外。我們根本不了解修學佛法的真正的內涵,當你弄錢的時候,腦筋裡會不
會想到:啊,我為了修行、為了修行?那大家想想看,現在大家腦筋裡是、多少很多人是
這樣的?你幾時為了想修行去賺錢去的?恐怕很少吧!就這個樣。
  然後就算你說在事先準備,「我想來修行,所以要去賺錢。」等到你正賺錢的時候,
心裡想些什麼?哦,這個股票!眼睛瞪得這麼大,然後「喔,這個是!」是不是這樣?這
是什麼?這麼強盛的業力擺在這個心當中,你本來已經散亂,非常強盛的惡力,你就被那
個強盛的惡力,就能夠心情寧靜得下來嗎?那個時候叫你聽一點經,「哎喲,我忙都忙不
過來!要去賺錢,這個不去管它了!」結果賺了錢,賺到了擺在銀行裡又捨不得,虧掉了
還想再去撈回來。這是世間很膚淺的地方。
  實際上這個真正重要的始終在什麼?業,始終在業!所以如果你前面懂得了這個十二
因緣這個過程當中,現在你這一念當中已經引發了這種東西,它非常強盛。現在你了解了
你都擋不住,已經再更強盛了,你就有力量擋得住了嗎?這是我們平常的時候,應該正確
認識的一點。所以平常我們修行,總是覺得:啊,我怎麼弄到什麼情況才去修行了,這越
129 舊版.第二十卷 B
弄越差!下面再看:
《濟緣》釋疏云:「前明破戒行施之損。 若下次明持戒行施之益。」
  這個容易。就算你布施,但是如果說你破了戒,對不起,不大好;然後持戒而去行施
這就對,這就對!那麼關於這一點,在家人尚且如此,這個出家人以後就要小心。在座的
有很多我曉得準備出家,說萬一將來你們準備出家的話,注意噢!當然有的是大菩薩,那
個的確他是護持來,這個是我們無限地推崇,了不起!如果自己衡量衡量不是這樣的話,
那出了家以後再去弄錢,說要去供養別人,錯囉!出了家以後,拿戒法自己淨化自己內
涵、自己內心,這個是實際上的真正對佛法最有貢獻的是這個。
  你一定要照著經論上面,佛菩薩祖師告訴我們的,不要愁沒有吃,只愁不相應。這
個《佛藏經》上面,這一部經說得非常清楚:乃至於末法了,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眾生出
了家了,你只要如法行,如來白毫相當中百千萬分之一的功德,給你們統統吃,永遠吃不
完。實際上在我一生的過程當中,有很多經歷,你如法行持,絕對沒有餓的道理,到那時
候問題就會解決。就怕你不如法,不如法那沒有用!就像契約一樣嘛,訂好了,又是你自
己破了,這個不如法,那人家對方當然不能履行啊!法這東西是絕對清淨的。這第一個,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30
這地方說戒德高勝。
第二項 簡人是非
  第二個,簡人是非。這個簡人是非,把這個地方唸一下,這個比較容易懂。
《羯磨》註云:「當於受戒前,具問遮難。故《善生經》云:汝不盜現前僧物否?
於六親所比丘比丘尼所行不淨行否?父母師長有病棄去否?殺發菩提心眾生否?」

  這個雖然受戒這麼好,可是如果他自己有罪障的話,這一種人不能受,所以事前要
看一下,受戒之前「具問」,一定一一地去問。「難」就是犯了這種事情,那麼對他不
能受;這個遮止的遮,「遮」就是不行,行不通。引經上面說,第一個盜,盜有一樣東西
─現前僧物。同樣的盜,盜別人的東西跟盜僧物不一樣,這個以後將來在持犯當中會
說明。如果說一個人盜了現前僧,那這個罪過之大,不得了,以後不能受戒。還有「六親
所」,如果在家的是「六親」,對出家人「比丘、比丘尼所」,行不淨行,這個是男女的
事情。還有對尊長,父母、師長有病的時候你不管。還有呢,特別是殺菩提心眾生。犯了
這幾樣東西,那很糟糕!怎麼?下面看:
131 舊版.第二十卷 B
《濟緣》釋云:「註中四種乃性重中極重之者,
  這個性重當中最嚴重的。
白衣有犯,障戒不發。
  這個,在家人如果犯了這個,對不起,受戒決定不能發。本來還有一個叫大妄語,
不列大妄,非彼犯故。
  本來還有一個叫大妄語,什麼叫大妄語?就是說:欸,我證了果了,這樣。我證了什
麼果、我見了什麼,悟了道了或者什麼,這個叫大妄語。普通在家人這個談不到,可是實
際上,說不定現在有很多人還會犯這個毛病。我想這個對我們信佛的人大概不會,倒是從
外道,很多人莫名其妙地在搞這個,這是很可憐!
見病棄去可攝殺中。」
  那麼這個是註解。下面有一行小註:
若有遮難者,懺淨可受五戒。唯污尼或污比丘者,已後不許出家。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32
  前面有這遮難你可以懺悔,懺悔乾淨了以後還是可以受。但是如果你前面犯了罪,污
那個尼,男性是污尼,女性是污比丘,那這個以後絕不可以出家,非常嚴重!
《業疏》云:「如《成論》中。五逆罪,賊住,污尼,毗尼不許者,是人為惡所污,
能障聖道,故不許出家。若為白衣,得善律儀,不遮修行施慈等善,有世間戒。

初引文 初明制出家意
二明通在家意
二義決

  這個解釋一下。這個《成實論》上面說「五逆罪」,五逆罪就是殺父、殺母、出佛身
血、弒阿羅漢、破羯磨轉法輪僧。「賊住」,賊住也就是說在家人偷竊出家人法,或者跑
到僧團當中偷受利養,或者特別是看這個盜法等等,下面有個小註等一下講。這種情況之
下,戒律上面不准許,為什麼呀?因為這個人造的惡非常嚴重,「能障聖道」。不過雖然
出家是不可以,如果說他受五戒,可以;這個受五戒還要懺悔,前面的小註就是這一個。
所以說不遮、不影響他修行布施、慈悲等等,這個是世間戒,世間戒就是五戒。實際上這
個差別在哪裡呢?就是說出家一定可以得涅槃的,犯了這種他再怎麼弄,不可以證得涅槃
133 舊版.第二十卷 B
之果,五戒的話得人天果報,這個還可以。
準此有過,如文不合。必懺蕩已,二教無違。但業重障深,不發具戒也。」
  前面這個,準前面這個過,像那是不可以,那麼必須要懺悔乾淨。「二教無違」,下
面有個解釋,世教跟出世兩種並不障礙。不過這種情況之下還是什麼?他這個罪很重,所
以「業重障深」,不可能啟發他的具戒的戒體。
《濟緣》釋云:「初引文中二,(這個我想我唸下去就行了,不必一步一步地解釋。)
初明制出家意。若下明通在家意。且令誘接住善道故。施慈等者布施修慈皆世福
故。 準下次義決。雖通五戒必約懺淨為言,有過不懺如註所簡故云不合。二教即
世教與佛制也。恐疑懺淨容可出家,故約深重釋通教意。」

  這你們自己看一下,前面的解釋了解了,這就可以。下面有兩個小字,這個要說一說。
五逆,賊住,污尼或比丘,皆十三難攝。已後不許出家。 賊住者,未受具足戒
人,竊入僧中共受利養,或盜聽正作羯磨等,即成出家之障難。

  特別註明什麼是「賊住」,就是沒有受具足戒的人,「竊」,竊是不照允許地偷偷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34
「入僧中共受利養」,這是一種,這是一種。這個並不包括我們,譬如說現在在家人到廟
裡面去,大家是……這個不是,是偷偷地這樣來。還有「或盜聽正作羯磨等」,這個僧中
作法,一般的狀態當中這個羯磨,這樣。這我要告訴你們噢!我想有的人如果說你們看見
過的這樣,譬如說現在在國內幾個道場,我曉得他很如法去做的:淨律寺、圓通寺、南普
陀,那幾個地方都是很重要的。他們會做任何很多事情、僧團當中的事情,大家要決定的
話一定羯磨。羯磨的時候,通常一定是先大家聚集,「未受具戒者出」,那從沙彌開始統
統出去。跑到外頭可以看得見、聽不見的地方,不准聽;那裡面就如法去做這個內涵。關
於這個今天晚上講到這裡。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6
文章: 33370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南山律在家備覽{舊版}手抄稿第三冊.第二十一卷 A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139 舊版.第二十一卷 A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
舊版第二十一卷.A面
  請大家翻開《南山律在家備覽》第二十二頁,我們昨天已經把五戒當中「戒德高勝」
以及「簡人是非」簡單說一說,說過了。那麼第三項呢「預習發戒」,說事先先要預備,
這個預備怎麼預備法呢?要「習」,這樣才能夠發得我們要求的這個五戒之體。如果說事
前沒有預先準備,所謂準備―要了解,把了解的還要修習,修習了以後,臨時的時候
啊,如理如法地去行持,這樣才能夠證得五戒之體。那麼現在呢,看二十二頁講「預習發
戒」的這個內涵。
第三項 預習發戒
《業疏》云:「將欲受戒,初須說緣境寬狹。令受者志遠,見相明白。」 《濟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40
緣》釋云:「前四戒並徧有情上發,唯酒一戒亦徧無情發。並同具戒,先須開導。
志遠謂立誓要期。見相謂識知境量。」

  這一段,我們先講那個《濟緣》的解釋,回過頭來再看《業疏》,《業疏》是正文。
現在的受的是五戒:殺、盜、婬、妄,這個四個戒都是在有情上面―殺,一定是有情;
盜,同樣地雖然說盜是通人、非人、畜生跟無主,就是最主要的以有情上來說;婬當然
是;妄也是;只有酒也同樣地遍無情。而這個酒戒呢跟具戒的內涵是一樣―就是最完整
的比丘、比丘尼戒這個意思,「先須開導」,事先先要詳細地開示引導。為什麼呢?使得
大家產生這個效果。這個下面的效果說「志遠」,解釋是志趣,說「立誓要期」,這個就
是啊才是志遠、志向遠大。那麼為什麼會志向遠大呢?認識得清楚,所以「見相謂識知境
量」。這個境是說我們所對的境,以前無明相應的,現在呢,正知見相應的。無明相應的
行,使我們生死輪迴,一切痛苦的根源;現在正知見相應的行,這個是化制二種的制教當
中,那是戒行,這無量功德。所以在這個裡邊,所對的境是一樣的,但是產生的效果是完
全不同。這個境、量我們都應該知道,這樣才能夠立這個遠大的志趣。
  現在回過頭來看《業疏》。「將欲受戒」,要想受戒,那個時候第一步應該怎麼辦
141 舊版.第二十一卷 A
呢?說,說明白讓我們了解我們所緣的境界,這個境界的內涵,是「寬狹」,是從最小的
到最寬的。為什麼要說清楚呢?讓我們受的人,了解受的內涵是什麼。儘管受的人,心有
上中下三品,但是講這個內涵,一定應該很正確地、如理如量地,盡量都說在那裡,使得
受的人哪,曉得我現在從哪裡下手、該如何。就是最究竟、廣大圓滿的一下達不到,至少
我們眼前把達到的因應該種下去。究實說來,我們現在就是在因地上面作努力,你有這樣
的因,將來一定感這樣的果,這個是真實的。
  正因為如此,所以並不是說今天我們聽懂了,那究竟圓滿,乃至於一口氣做到了,
絕沒有這個可能!而是說現在我們聽見了:喔,原來這件事情這樣的啊!那我們怎麼下那
個究竟圓滿的因?只要把這個今天聽見了,擺在腦筋裡說:這我要去努力追尋的!今天就
沒白來。關於這一點,這一個內涵就太重要、太重要了!太重要、太重要了!這樣說清楚
了,那麼我們才了解這個內涵。所以這個「見相」,所謂見這個相,看見、見到這個相,
不是用我們的眼前、眼睛來看的,而是我們的心智、智慧去觀照的。這個形相也不是說長
短方圓,乃至於不一定是說徧法界的量。不要說法界的量你們緣不到哦,我絕對緣不到;
不要說我緣不到,據我所了解的,羅漢也緣不到。羅漢真正的是證的是慧解脫,而且他最
廣的,還只三千大千世界啊,我們怎麼可能?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42
  所以這個地方的「見相」,就是我們要了解的:噢!我們所以為凡夫痛苦輪迴之因是什
麼;現在既然了解了,我們要從這地方透脫出來,那麼這條路該怎麼走。所以把這個正確究
竟無誤圓滿的因,如果今天能夠把握住了,決心要走,這個就對!當然有了這個願,下面一
步一步地走下去,這個是決定你將來走得快慢、有沒有問題根本的因素,這樣,這是我們應
該要了解的。所以「志遠」―應該立什麼樣的志,應該明什麼樣的相。下面繼續:
《事鈔》云:「《薩婆多》云:凡受戒法,先與說法引導開解,令一切境上起慈愍
心。便得增上戒。」 《資持》釋(《資持記》的解釋)云:「引論明須師教。說法
語略,總下境心。言開解者解即是智,戒法深廣非智不剋。一切境者即情非情。識
境發心,納體正要,不可粗略。學者至此,必須深究。多見誦語,二俱墜陷。寧無
畏乎。」

  那麼,同樣地先把《資持》的解釋說一說。「引論」,現在引的是《薩婆多論》,
來讓我們了解,這個學戒、學佛法都需要師教導。這個師有它的一個確實的內涵,不像世
間說:啊!他通達了文字。佛法當中的師,有一個專門的名詞叫作「善知識」。不但了解
而且如他所了解的確實地認識;不但確實地認識,而且善巧整個圓滿內涵,如理、如量、
143 舊版.第二十一卷 A
次第無誤,要有三個條件這個才是真正的善知識。不管是小乘經典、是大乘經典,從《阿
含》到《華嚴》,同樣地告訴我們一句話─佛法沒有人說,不可能了解,「佛法無人
說,雖智不能了」,你再聰明,沒有用!
  然後呢要告訴我們的人要具足什麼情況,他有一定的詳細的內涵。不同的經論上面有
不同的說法,《華嚴》很詳細地說明,那麼《菩提道次第廣論》呢,把它濃縮總結有十個
行相,大家好好地仔細看一看,非常重要!所以《華嚴經》上面的最後〈入法界品〉有這
麼幾句話,說:善男子啊,你要想成就佛道─一切智智,最初的因緣,你跨進去第一
步,什麼?善知識!沒有這個根本不可能,所以在還沒有行的之前先告訴你。最後,有意
思!善財童子已經是信解行證了,到最後證,那個開始要行、證了,前面已經起了信、了
解了,然後去行、證之前,又告訴他:善男子,你現在要正式走進去了,又特別提醒他。
不是第一次喔,至少第四次!
  然後呢善財童子一步、一步、一步走,五十三參,百城煙水,經上說一百多員大善知
識。那個大善知識至少是初地的菩薩,都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到最後一個還是告訴他:
「善男子,你要的一切都要靠善知識!」所以到最後那位善知識,這個德生、有德童女兩
個人告訴他,列出那個善知識來,這個《四十華嚴》上面整整列了一卷多,都是講這個善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44
知識,可想這個善知識何等重要!我們現在修學佛法,之所以沒有辦法真正得到深刻的內
容,最糟糕的就是欠缺這一點。
  不過下面也許說:「唉呀,現在沒有善知識!」不是沒有善知識,是沒有具相的弟子。
至少對我自己來說,我深深地感覺到什麼叫具相弟子―學的人。佛菩薩有不救人的道理
嗎?佛菩薩有不慈悲的佛菩薩嗎?佛菩薩有沒有智慧的佛菩薩嗎?佛菩薩,佛最究竟具足圓
滿的悲智能力的;就像父母一樣,那個子女,哪有說一個父母說不要子女呢?問題在哪裡
呢?所以論上面告訴我們:有沒有善知識,看你呀!佛只有一件事情他要做的,世間的人被
煩惱所綁,佛被什麼?悲心所綁,就是這樣。他一天到晚只緣念一件事情,怎麼救我們。所
以前面說皈依的時候,皈依需要幾個條件;大師是外支,皈依的人是內支,如法三樣東西。
大師外支已成,就是自己有沒有正確的認識、想不想皈依,這個兩個條件。現在這裡真正重
要的還是這個,所以這個「師」,我們應該了解,怎麼樣了解這個師的內涵。
  那麼說明了這個,下面特別地引一個近代的一位大善知識,告訴我們警戒的話。蕅
益大師我想大家都了解,這是非常了不起,也是我最佩服推崇的祖師之一,淨土的九祖,
淨土的九祖。他在《靈峰宗論》上面說了幾句話,怎麼說呢?就是說「流俗知見」,流
俗知見,就是我們普通一般的人,拿我們世俗的這種概念去看,「不可入道」,這種見
145 舊版.第二十一卷 A
解你根本沒有辦法真正進到深的佛法的內涵去說;這個道並不是嘴巴上面談談的,這樣。
通常我們拿我們的想法去看這件事情,這個是最糟糕的一件事情!以我來說,我當年在這
個裡邊害了多少毛病。並不是說世間上面,學了佛了,然後呢自己把自己認以為的,所以
所謂「依文解義,三世佛寃」這種知見,覺得:啊!我自己這樣想法。實際上連它皮毛都
沒摸到。
  下面,「我慢習氣,不可求道」,這我慢習氣不感覺到的。通常我自己學到了,不
學還覺得不知道,學了以後,啊!覺得這樣。這個自己不大容易感覺得到,卻是自己的
弟弟妹妹告訴我了很多。怎麼說呢?當那個小孩子剛剛進幼稚園的話,進去了沒有幾天,
他回來的時候告訴自己的爸爸、媽媽、哥哥、姊姊:「欸!老師說的、老師說的、老師說
的。」就是這樣。他覺得他很懂,你不懂,因為老師告訴他這樣的。我想我們在座的極大
部分,這個都能夠體會到這件事情。
  人無始以來帶來就會這種習氣,我們懂得的實在是連它門都沒碰到,可是他自己覺
得:嗯,懂了!所以這種情況,說「我慢習氣,不可求道」,心裡已經覺得這樣了。所以
經論上面都告訴我們,「慢如高山,法水不入」,你一慢,對不起,就進不來了!而且慢
有種種不同的行相,所以現在一般來說,世間的人來說,愚夫愚婦是容易,有知識的人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46
你告訴他,他覺得他那個知識了解得很多,你這個迷信。其實進到我們佛門當中也是如此
啊!先學了這一個,他其他的法門往往有種種的知見障礙住,慢是其中之一。
  下面,「未會先會,不可語道」,沒有真正地體會到,以為自己了解到,那這個你跟
他談佛法沒有用。這一點呢對我們知識分子來說往往是一個大障礙,大家看了文字,懂了!
經過一解釋,了解了!以為懂了,真的嗎?不一定!至少對我來說,我現在才發現,啊!以
前不曉得錯到哪裡去了!諸位如果前幾天都在這兒聽的話,我想一一能夠體驗到這件事情。
這文字上解釋的,對不起!文字上跟它的內涵上面,就有很長差的距離在這個地方,我們並
沒有真的了解。譬如說,啊!「照見五蘊皆空」,《心經》上說的,什麼叫五蘊啊?說色、
受、想、行、識,這個本來空的嘛!說說大家都懂了,就以為真的懂了,這個是典型的「未
會先會」,這是我們應該了解的。所以我們要想真正找到師、找到善知識,問題還是反求諸
己。那麼現在講戒,正是說這個。在講戒之前,第一個應該了解明見些什麼。所以說,哪!
這個我們應該了解的,「須師」來如理如量地告訴我們如法的內涵。
  「說法語略」,他前面就是「先與說法」,這是簡單的。那麼下面,總共的下面這
些,就是他所說的法―境跟心,最主要的境上是什麼?心是什麼?「開解」的話呢,就
是要啟發我們認識,這個認識不是文字的認識,他特別地說明「解即是智」喔,這個了解
147 舊版.第二十一卷 A
是要智慧喔!換句話說,我們這個智慧相應了,那個,到這個時候才算是了解了。那麼這
個到底智慧是什麼呢?這個在這裡要簡單地說一下。我們現在文字的認識、世間的認識,
這個叫作見識、知識,不叫智慧。這個智慧的特徵以及智慧的內涵大家應該了解,是無明
的正對治。什麼叫正對治?就是這兩樣東西敵體相反的,有了你就沒我,有了我就一定沒
有你!像光、暗一樣,光亮的時候暗一定沒有,如果這個地方黑暗的話,那光一定沒有;
光是智慧,暗是無明。那麼大家說這個無明,到底什麼是無明?文字都懂,細的我們不了
解,粗的―煩惱,所謂見、思、塵沙、無明。當然各宗各派分類不同,通常說起來,在
我們修學初機第一步,應該了解的就是所謂十種煩惱,見、思二惑。
  那麼開解到什麼程度說有智慧呢?這裡簡單地說一下,以佛法說的智慧來說,上去有
四個步驟。第一個「親近善知識」,因為這個是非要有人講不可的,否則連它我們自己什
麼是煩惱都不知道,從他那個地方聽聞。然後呢,所謂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聽聞這
個正確的、真正的、無誤的這個佛法。「如理思惟」,像他所講的,你能夠把握住了,觀
察、思惟。「法隨法行」,最後照著你所了解的去修行;修行的最後結果,你小則解脫生
死的羅漢,大則究竟圓滿的佛果。
  那麼在這個上面,我們現在目前能夠做得到的兩件事情―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48
「聞」有兩個情況,這裡說一說。第一個呢聞,第二個呢聞慧,所以對我們自己要得到的
叫聞思修慧。在《遺教經》上面就告訴我們,我們應該怎麼辦?「當以聞思修慧而自增
益」,說你要想走這條路走上去的話,照著這個次第,先是親近善知識,然後呢從聞、
思、修這個慧啊,一步一步地增上,達到究竟圓滿。
  剛才說聞跟聞慧差在哪裡呢?聞就是文字的認識,親近善知識他跟我們講這個、講這
個、講那個。欸,剛開始的時候文字不大懂,後來文字懂了,文字懂了這個是知識有了,
智慧有沒有?不一定!而且究實說來,到那時候談不到智慧。什麼是智慧?它是講的內涵
說:「我們輪迴當中是痛苦的,以前不覺得,現在感覺到:哎呀!真是痛苦的。」你了解
了。那為什麼有痛苦呢?有它的真正的原因,所以這個集諦,「喔!原來是這個。」當你
聽法的時候,如果說,說的是正確無誤,那時候你內心上面如理如量地感覺到:「啊!一
點都沒錯,就是這個,以前我不懂還以為是我要這個,原來這個是我生死的怨家!」你如
理如量地聽懂了,那個時候就是聞慧相應的時候。並不是說今天文字聽得很美,「啊!覺
得我今天聽得很好。」不是!
  然後你根據這個才去觀察、思惟,這個才是思的開始。思慧呢?等到你內心當中這
個覺受生起來了:哎呀,一點都沒錯!不要他講。所以聞是別人的,思相應的慧那是自己
149 舊版.第二十一卷 A
的,有了這個就可以修行。這是我們應該了解的「解」的內涵,至少就是要到這個時候,
聞慧相應這個才是解。下面你根據這個解去思惟觀察,那才有機會談得上能不能得皈依,
能不能得戒體?否則你單單文字上面了解了以後,這個種善根是決定有,得戒體一定沒
有!這個要很清楚明白地了解。
  下面,說「戒法深廣」,戒法的內涵不是那麼簡單,不是說:「哎呀,不殺、不盜、
不婬就算哪!」那深廣無涯,我想前面多少已經簡單地介紹過,所以這個沒有智慧你不可
能了解它。就「一切境」呢,就是歸納情、非情。於是現在呢我們對這個境能夠了解了,
所謂「識境」,於是啟發我們一心向道之心,這樣。這個對這個境界正確地認識了,這個
時候才談得到「發心」,如果對這個境界不認識的話,談不到發心。
  那麼這個地方把那個「境」也簡單地再說一遍,我們平常說造任何一個業,境、意
樂,就是心對境,這個境包含的是一切。平常是什麼心呢?無明相應之心,或者說貪瞋癡
等等這種心情。現在了解了,不可以,自己告訴自己,不可以!就是求戒得到了戒體,啟
發正知見相應的,這個時候才是真正發心。而這個內涵是什麼?正是「納體正要」,我們
不是說把聖人所制的法領納在心嗎?這個成為我們的體嗎?當然你必須對這個法,有它正
確的認識才談得到「納」,否則你納的只是納些文字知見,納不到他要告訴你斷除煩惱、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50
解決生死根本,這個得不到。
  如果說你文字知見上納到了,產生什麼功效?三世怨。這個三世怨是什麼怨呢?喏,
就是腦筋很好,講說頭頭是道,說不定文章寫得很好,然後呢一代學者,偏偏不信佛、謗
佛,最後下地獄,這是典型的例子太多、太多了!再不然,你聽見了以後覺得:啊!很
好,要去求功德,喔,發大心,然後呢供養這個、供養這個。什麼?三世怨。什麼?大豪
富。腦筋不一定好,有了錢,造罪、墮地獄,這是我們要清楚明白的。這個發什麼心、納
什麼體,如理如量的心境相應,這樣地納,所以這個才是正宗的這個內涵,我們要了解。
所以不可以粗心大意、馬馬虎虎,因此學的人在這個地方「必須深究」。我在這裡只是很
簡單扼要的基本告訴大家,真正學的人必須花主要的精力放在這個裡邊去。
  而一般狀態是什麼呢?「多見誦語」,啊!大部分人怎麼辦哪?欸,跟著唸一遍、嘴
巴上面唸一唸。唸─誦語已經不錯了喔!聽完了,「欸,這個好是好,好是好……」這
個好是好這個話就有問題了,「但是我現在還忙不過來,等到我老了、等到我什麼,或者
是銀行裡存了一筆錢」等等,都是這種情況。所以多見誦語,比較好的─多見誦語。
結果呢,「二俱墜陷」,教的人也沒有什麼,學的人也同樣的。「寧無畏乎」,這個地方
啊,我們應該產生畏警之心,曉得如何學起啊!
151 舊版.第二十一卷 A
預習發戒中分為四支 一所受法體
             二發戒境量
             三依境發心
             四用心承仰
  前面這是警策我們,有了這個警策,下面才講預習些什麼呢?所以「預習發戒」當
中分四支,第一個「所受法體」,法體是什麼?「發戒境量」,那麼這個法體是怎麼樣來
的呢?它對的境,什麼,而包含的量,境界是直講,量是這個內涵。「依境發心」,了解
了;下面「用心承仰」,那個時候我才可以跟我的心去承受、來仰受,這個三世諸佛留給
我們的無上戒體之寶。看第一支「所受法體」。
第一支 所受法體
  那麼在下面正講之前我們要了解:戒法,道宣律祖把它以三宗分別,實法宗、假名
宗、圓教宗,前面已經介紹過;下面最主要的,現在這個地方講的都是圓教宗。至於說三
宗仔細的辨別,到戒體一章,它會詳細說明,也就是說從小學、中學、大學一步一步上去
的內涵。目前在戒法當中,就是我們有用的那一部分、實際用的那一部分―圓教宗,所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52
以究竟圓滿的!看文: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6
文章: 33370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南山律在家備覽{舊版}手抄稿第三冊.第二十一卷 B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153 舊版.第二十一卷 B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
舊版第二十一卷.B面
《芝苑》云:「標心期受,須識何法。謂佛出世制立戒法,禁防身口,調伏心行。
十方諸佛三乘賢聖並同修故,名為聖法。今者發心誓稟此法,作法而受。因緣和
集,心境相冥,發生無作領納在心,名為戒體。故知受時彌須用意。一生大事,不
可自輕。」

  這個裡邊簡單地分四個小段說一下,說從「標心期受」到「調伏心行」,第一個。
「標」就是我們的目標,就是我們期望的。以前沒有目標,為無明所使,不曉得怎麼來,
也不曉得怎麼去,境界現起跟著境轉,還以為,喔!很有知識、人類是萬物之靈。儘管話
這麼說,仔細看它的內容跟所有的有情一模一樣。怎麼講會一模一樣呢?喏,兩樣事情
―飲食、男女。不同的就是牠也許就是生吞、活活地這樣吞下去,你只是把它燒一燒,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54
一樣為了這個,這個是眼前為此;還有呢,把種族延下去,就這麼兩件事情。不管你多冠
冕堂皇,弄了半天,內涵就是這個!
  所以究實說來,我們談不到有什麼認識,都是被以前宿生、宿業,然後呢無明所使。
現在了解了:啊,原來這個樣的!這個就是我們心目所期的,這樣。「標心」,那麼於是
覺得一心我要受它―就是我們的戒。那麼你了解受些什麼法呀?好!現在告訴我們,這
個法是「佛出世制立」的,這個名字叫作「戒法」。
  我們在這個地方,不妨把那個佛陀用另外一個名詞來說―覺者,他覺悟了,覺悟些什
麼?你不是要快樂嗎?你不是不要痛苦嗎?對!他覺悟怎麼樣得到快樂,怎麼樣去掉痛苦。
他這個覺悟不是理念上的覺悟,而這個理念經過實際實證上的完全得到,所以他是一個真實
的究竟圓滿的大善知識。現在他把這個方法告訴我們,所以這個佛出世,目標就為這件事情
─先講道理,講完了道理告訴你怎麼行持,把所有他要告訴我們的,也就是說,怎麼樣把
你的苦拿掉、樂得到,兩者都究竟圓滿。苦毫無遺留,樂同樣地究竟圓滿,這個真實的內
涵,那麼在見解上面講,叫作見聞思修這個次第,行持上叫戒定慧這個內涵。所以在戒的裡
邊,我們就說有六和僧團,六和僧團第一個是見和,見解啊見和同解,這個見解你同樣的了
解才去修啊!你如果見解不認識,你修些什麼呢?這是我們要了解的。
155 舊版.第二十一卷 B
  那麼這個戒法幹什麼呀?「禁防身口,調伏心行」,欸,防備、禁止我們的身口的行
為。因為成一個業,到究竟圓滿的時候一定透過身口,可是主宰、策動的是什麼?是個心
理,心去調伏它,這個是戒的真正內涵,真正的內涵。以前我們不了解,所以心隨煩惱,
因此有種種的加行,造種種惡業;現在了解了,要調伏心使它不隨煩惱,而以正知見防止
以前身口的習氣。防止的反面,也就是說我們作種種善,所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
淨其意」,就是這個。所以整個的內涵,這個是所受的。
  那麼下面呢就告訴我們這個「法」呀,欸,不但是你要喔,「十方諸佛三乘賢聖」。
這個容易懂的。他為什麼要舉出這段話來呢?告訴我們:喏,凡是已經解決問題的人,
最起碼的解決―羅漢,解決了痛苦;最究竟的圓滿―佛陀。而現在這個羅漢不是某
一個、哪裡的,十方所有的,沒有一個例外。要嘛你不想,如果要想、要走,就這麼一條
路。這個有它一個特別的內涵,我們現在學很多方法,你這樣也可以、那樣也可以。我們
要到台南去,你可以自己慢慢地,願意揹了一個旅行包,一路一路地自己跑過去,你可以
火車、你可以汽車、可以飛機,你可以選。現在他告訴你:欸,你選可以三乘聖賢,但是
路線就這麼一個。
  現在這個路線,下去第一步,不管是三乘的聖賢、十方諸佛,從認識方面來說―聞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56
思修,從行持方面來說―戒定慧。你這樣一來話的,好!曉得,無賸闕,就這樣,整個
包含,沒有一點缺。同樣呢,這樣一來,我們真正走的時候,心裡面也穩如泰山;否則的
話自己總覺得:還有什麼路好走啊?這個就有毛病來了,這是我們應該了解的一點。而這
個方法叫作「聖法」,真正能夠把我們救脫出來的。那麼這是第二段。
  現在呢說我們「發心誓稟此法」,這個誓字,有它一個特別內涵,願心的強盛,一定
要做到這個願心叫誓;也就是說,你真正要想得到這個,那不是馬馬虎虎、軟趴趴的可以
得到,打起全部的精神,一定要去做!這樣,來稟受這個法門。心裡有了這樣的願望然後
呢「作法」,如理如法地像他這樣去受。因此你對的境上面說,具儀―他是一個具條件
的師長;你內心當中有「誓稟此法」的這個願望跟認識;然後如理如量地作那個法。這個
因緣都湊合了,然後呢相應了,好,這個時候發生那個無作戒體。這個無作戒體就是我們
內心上面所留下來的,這裡說「領納在心」,這個叫作戒體。那麼現在把這個戒體的內涵
正式交代出來。
  下面最後,還特別地又叮嚀再三:所以要曉得啊,這個受的時候,那實在是要好好地
注意啊!這個一生的大事全部在上頭,不可以馬虎啊!這個「一生」,從小的地方來看,
就是從現在開始到這一生壽盡;究實來說,既然依圓教的話,這一生是盡未來際一直到
157 舊版.第二十一卷 B
成佛。所以昨天、前天我們曾經談過,以十二因緣來說,這個因感果,快則兩生、慢則三
生,現在我們學這個法,就是要把它兩生成就之法。這個兩生並不是說這一生死了,到此
為止,不是。這一生雖然死了,可是這個法下一世還是這一生的延續,再下一世還是這一
生的延續,生生增上。一直到延續到什麼時候?到究竟決定勝―到成佛,好了,就是這
樣!始終是你以正知見,然後呢勤精進、善法欲,策發這個正確的因,一直使它增長、使
它增長。在不了解之前,對這個境是以無明相應的愛、取、有,所以永遠在輪轉。現在同
樣所對的境,以正確的認識,正知見、善法欲、勤精進這個三個東西,這一生完了還有下
一生,下一生完了還有下一生,一直到究竟成佛。這個「一生」這樣,這一件事情可真了
不起啊!
  我們也不必一定看說這樣下去的話,哇!那個佛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不一定。你
真的做對了以後,絕不要三大阿僧祇劫!不是我講的,《華嚴》,我們既然奉它為王中之
王,他善財童子不是一生成?經上說得很清楚,「圓曠劫之因」,我們就算一生不一定行
嘛,是兩生、三生,數說它十生吧!也太划得來了!十生能夠換來一個天文數字的話,多
好!何況這個修行過程當中,你真正了解了,不是件苦事耶!
  今天下午在那邊討論的時候談起,大家也是感覺到,啊!你真正心境相應了以後,你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58
就會內在的感覺一種無比的快樂,我想在座的極大部分人都體會到這個,就是這樣。所以
不是說等到了成了佛才快樂,在你增上過程當中,一直增上的這個快樂,這個快樂絕對不
是金錢買得來,絕對不是地位換得來。金錢跟地位給我們的只有痛苦,它三分的快樂必須
付出三千分的痛苦,這個是金錢跟地位給我們的。爬得越高,一天到晚想:唉呀!我怎麼
樣想辦法再爬上去,唯恐被人家拉下來;有了鈔票一天到晚想著:擺在銀行裡,銀行倒了
怎麼辦?擺在家裡,強盜搶了怎麼辦?你就會想這種事情。中東戰爭了,現在我想這個,
什麼都不管,戰爭、戰爭也好,強盜、強盜也好!就是這個樣,這是我們應該了解這個它
的特別的內涵。所以這裡呢,所受的法體。
  那麼下面所謂發戒的境量,實際上也就是說這個體有了以後,這個體的內涵從哪裡來
的?如何發法?這樣。所以「發戒境量」,看:
第二支 發戒境量
《芝苑》云:「所緣境,即法界眾生依正等法。戒依境制,體從境發。境既無量,
體亦無邊。」

159 舊版.第二十一卷 B
  這個地方說發戒的境,那換句話說我們所緣的境,發戒的境就是我們所緣的境。那
個所緣的境,不一定是要發戒才緣,我們在任何情況之下,你別的可以沒有,這個我們任
何一個人所緣的境永遠在。眼前我們緣的什麼境?你們就瞪大了眼看書、看這裡、看我。
我們在任何情況之下,瞪大眼也看,閉上眼還是看,醒來的時候有境,睡著的時候還是有
境。這個就是,生的時候有境,死的時候還是有境。不過以前以什麼來對這個境的啊?無
明,對!因此永遠跟著它轉;現在呢,了解了:唔,不對、不對!這是我們要了解的。
  所以從現在開始,曉得同樣的所緣的境就是什麼?「法界眾生依正等法」,一切無不
是。不過以前呢都是無明相應的,現在了解了以後,要啟發那個正知見、依聞思修,然後
真正走上去的次第呢?是戒定慧。所以說現在從現在開始要整個地改變過來。而這個戒,
就同樣地在這個上面制。也可以說以境來制這個戒,也可以說對了境,以前造的―惡
業,現在造的―善淨之業。並不離開那個境,也並不離開自己能對境的這個心。不同
的,就是我們心以前是依無明,現在了解了轉過來,以智慧同樣對這個境。這個是所緣的
境,而這個境界是無量無邊的,因此這個戒體本身同樣無量無邊。
  所以這個地方停一下,大家想想看,平常我們說:「啊!那我們只要做好事就好了,
何必皈依?我們只要做好事就好了,那不一定要去受戒、持戒。」不!差得太大、太大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60
了。你做同樣的一件好事,但是所產生的功效,法界相應!這個是它絕對不一樣的地方。
就算你現在做好事,你做了一件小小的好事,可是這個無量劫來的這個惡的影響力量,一
直在這個地方潛流當中。這一點大家想一想看,平常我們一般的現行,就算你偶然做一點
好事,可是內心當中深處的這個主力在哪裡呀?都是雜染之法。所以這個雜染的這麼大的
內涵,碰到一點點小小的好處,又產生多大的功效啊?產生不了多大的功效,就是你很強
有力,難免三世怨。
  現在呢,你發了這個戒體以後,就算沒有對境、沒有努力,你心裡面就是緣著:
「欸,我是受了戒的人!」你只要仔細地憶念這件事情,睡覺之前想一想:「嗯!我是皈
依三寶,我是受了五戒的人。」乃至於忘記掉了,前面的這個心還在,睡下去了,可是這
個心本身永遠在滋潤這個戒體在增長。在任何一時、一刻、一剎那,你增長的善法都是法
界相應,就算有的時候境界稍微現起讓你一點點惡法,法界相應的善法,一點惡法有什麼
關係!像說你一口氣賺了十億,然後呢這個地方的被人家東去補掉三塊、西去偷掉五塊,
你簡直是動都沒有動,這是我們應該了解戒的特徵。下面繼續:
《芝苑》又云:「緣境雖多,不出有二。一者情境。即十方三世恆沙諸佛及諸菩薩
緣覺聲聞,諸天世人修羅地獄餓鬼畜生,下至蚊虻蚤蝨微細蠢動,六趣之外中陰眾

161 舊版.第二十一卷 B
生。如是等類皆徧十方,並通三世,無量無邊不可稱數,皆發得戒。
  第一個。那麼這個文比較長,就這樣解釋一下。所緣的境界無量無邊,但是我們歸納
起來,可以把這兩類完全包括在裡頭,沒有一點遺漏。第一個「有情境」,有情境通常我
們把它看成叫十法界,四聖法界、六凡法界。這個十方三世無所不包,恆沙諸佛、菩薩、
緣覺、聲聞,這個是四聖界;然後六凡,這是天、人、修羅―善道;地獄、餓鬼、畜生
―惡道。下面舉這個例,也就是那這個六道當中,乃至再細微的,像蚊虻,小的一點
點,跳蚤、蝨子,小得不能再小的很多的微生物,微細的那些有情。
  除了這個六趣以外,他還列了一樣東西―六趣之外的中陰眾生。這個有他的一點,
我們不要說:「啊!他隨便說。」換句話說,祖師立法的嚴謹,他在說的過程當中絕沒有
一點遺漏。萬一你說:「喔,這個六道當中,那麼中陰呢?通常這個中陰不在六道當中,
你不是漏掉了嗎?既然漏掉的話,你說遍法界你就有問題嗎?」當然,在我們現在一般來
說,我們不會有這種問題,實際上這個問題我要簡單地說一下。
  對我們來說,我們已經信了佛了,我們當然不會這樣去做,可是這個佛法建立起來,
它並不是對佛弟子建立的,對一般的凡夫,怎麼告訴你。這是第一種情況我們要了解。到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62
了目前我們這種狀態,通常信佛的人,往往都是人家覺得你是迷信,好像愚夫愚婦的事
情,實際不是。我們看,佛出世的時候,一定是什麼?是印度六師外道最盛的時候,不盛
沒辦法接受這個佛法。因為佛法是非常高深。在這個六師外道當中,居然你能夠把他說
服,你必定有它的深厚的理論基礎,有它究竟圓滿的、相應的這個修證內涵。因此你這個
理論上面不能有一點漏洞,對他來說可以說服他,對修證來說才能夠保證無誤,所以不允
許有任何漏洞。
  從這個地方順便我們就看看,這個也可以說明將來我們判別他講的是否善知識,就
從這個地方你就可以看得出來。普通人講的話一定是啊,你仔細去看,這個漏洞百出;凡
是這種大祖師、大菩薩的經論上面,要嘛他特別地偏重哪一個,如果說正規地完整地講的
話,他所說的內涵不會東漏一點、西漏一點。所以一句話之微,這個裡邊有這種意思在裡
頭,這個順便一說。
  「如是等類皆偏十方」,對空間來說,是沒有一點點遺漏;對時間來說,也同樣地整
個包含。所以十方跟三世,它根本沒辦法「稱數」,這個都發得戒。反過來,以前的都是
引發我們生死之緣。那麼第一有情境,二非情境,就是無情。
163 舊版.第二十一卷 B
二者非情境。謂一切世間微塵國土山河大地,草木花果,乃至一花一葉一物一塵。
隨其數量,亦皆發戒。

  這個無情就是依報,我們有情必定要有所依,這個所依的就是我們的滋養的來源。實
際上這兩樣東西,有有情一定有這個無情,有了依一定有正,這個依、正兩個是因緣對待
而現。所以這個唯識法相上面說,這個兩分―見、相二分,是像蝸牛兩個角,一伸就兩
個一起出來。你可以說用唯識來解釋,然後中觀來解釋呢,因緣之法,一定是因緣相待而
成立。不管你用哪一宗、哪一派,這個理論都非常清楚明白。文字容易懂,所以那一段就
不解釋了。第三段:
初別舉二寶 初化相法
二理體法
三住持二寶
  二別舉六大

至於空有二諦,滅理涅槃,聖教經卷形像塔廟。 地水火風虛空識等。」
  那麼,乃至於,換句話說,情、非情應該包含了,為什麼他下面又加一個「乃至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64
於」,那就是這些也都包含在裡頭。為什麼還要把這個列進去呢?我們看下面的《資持》
的解釋那就清楚。
《資持》釋云:「空有下四句
  就是我們剛才的「至於空有二諦」等等。
別舉二寶。據情非情攝境斯盡,為遮疑濫故須別示。
  這個一句一句來解釋它。上面所緣的境,從情、非情這個兩類,已經把所有的境界一
攬無餘,「攝境斯盡」,已經盡了。可是有一些問題!有的人也許有懷疑,說:「欸,這
個聖人境界我們還要戒嗎?」所以他下面說怕這個,所以特別來說一說,個別地來提示一
下。那麼下面怎麼提示法呢?
上句明化相法也。
  所謂「空有二諦」,那個是什麼?是化相法,化相就是佛在世的時候。
佛說四諦即攝世及出世凡聖因果,
  佛說的四諦法門就是苦、集、滅、道,那麼這個苦集滅道當中,
165 舊版.第二十一卷 B
苦集道三名有諦,
  這個三個叫有諦。
滅即空諦。
  滅諦是空諦。所以前面說「空有二諦」,同時「亦名真俗二諦。」喔!原來這個上
句是指這一個。次句呢?
次句理即理體法也。
  第二句不是說「滅理涅槃」嗎?就是這一句話。那麼這個
異上空諦是教攝故。
  前面一個「空有二諦」,這個是教量;「滅理涅槃」是證量。佛整個說的法門,一
代時教,包括了全部。我們如果分類可以用不同的方法,現在這個地方用因果兩類來分,
因是講的道理叫教量,照著這個教量如理地行持、修證的結果叫證量。前面說的「空有二
諦」是教量之因,照著這個因,了解了去行持的話,那麼這是證得的內涵。所以說這個叫
「理體」,那才能夠真正地體會到,它那個本來理上面所說的本體是什麼。所以下面一句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66
「滅理涅槃」跟上面那個說「空有二諦」教量不一樣,所以他又特別提出來。那麼這兩句
是指什麼?化相三寶,化相三寶是佛世的時候在,怕人家:「欸,這個持戒跟佛、這些聖
人還有關係嗎?」有關係!下面等一下有說的。
下二句即住持二寶。
  那麼下兩句是什麼呢?就是「聖教經卷、形像塔廟」,那個是「住持二寶」。就是
說這個法是聖教經卷,形像塔廟是佛,是住持,住持三寶當中佛寶跟法寶。下面有一個
「問」,他這個問就告訴我們啊,為避免懷疑這些。
問:此並非情,何須重舉?答:恐謂聖境非戒緣故。
  喏,告訴我們了。那為什麼要另外特別地說明呢?是說:恐怕有人以為這個聖人境界
啊,不是我們講戒應該講的地方。
問:化理二法云何發戒?答:疏云俱有損壞毀謗義故,如提婆破法之類。
  那麼進一步問:那戒怎麼緣法?所以他就說了:化相、理體這個怎麼樣對我們戒有關
係呢?怎麼發得我們的戒呢?他就說《戒疏》上面說:不管什麼,這兩個東西你可以說毀
167 舊版.第二十一卷 B
謗它,結果毀謗它了使我們墮落,既然有墮落的可能,那我們了解了以後,不再墮落,這
第一個―止惡;然後不但不毀謗,恭敬它行善。這個就是我們戒的內涵哪!我們現在的
戒,要斷一切惡,行一切善,不是嗎?對!既然如此,所以要說明,怕你弄不清楚!
  「問:化相不明佛」,他又進一步,「住持不言僧者。」前面我們說「化相二
寶」,不是化相三寶,又「住持二寶」,那麼為什麼化相當中佛寶不說,又住持當中僧寶
不說呢?這個原因,「答:並情收故。」那個情、非情已經有了,這個「情」我們容易
了解,所以不說了。「理中佛僧俱無別體,所以可知。」這個說明。
  那麼再下面「地水」,這個就是「地水火風虛空識等」,「別舉六大。上五非
」,地、水、火、風、空,這個五樣東西是非情;「後一是情」,「識」就是情。
風空及識境相難見,故復示之」,這些東西不大容易,特別地說明,也包括在裡頭。
如盜戒說」,盜戒裡邊也都有說明這個,乃至於這些東西,同樣地可以作為我們盜所緣
念的一個對象。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6
文章: 33370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南山律在家備覽{舊版}手抄稿第三冊.第二十二卷 A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171 舊版.第二十二卷 A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
舊版第二十二卷.A面
又復須知隨戒多別。如婬殺等單情境也。如酒等唯非情也。如盜妄等則兼二種,謂
盜分四主物兼六大,妄對所誑復規利養。

  那麼這個那一段話的話,就是說受了戒以後,得到了戒體,後面繼續地要依體起行,
或者是依體起護,這樣才能夠圓滿這個受戒的因果。後面這個行為我們叫它隨行─隨著
得到的願體以後的行為,這個行為不同以前無明相應的。
  那麼這個裡邊的話,比如說婬跟殺,是單單對有情來說;酒是單單對無情;就盜戒
跟妄戒的話,也可以對有情,也可以對無情,這樣。為什麼?這個下面說明。說「盜分四
主」,盜從哪裡去盜?哪四個主說一說:人、非人、畜生,還有是叫無主之物。那無主之
物你怎麼盜法?欸!無主之物,你想:這個有主沒有主啊?後面說境想開合,這個盜相非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72
常細微。
  在不懂得業的道理之前,容或我們有誤解,了解了這個業的特徵以後,這個誤解就不
會產生。業是怎麼講的?主要的造的善惡業是並不單單對著境來說,而你能對的心。所謂
境,能對的心叫意樂,這個意樂什麼?有三樣─想、煩惱以及等起。你想:欸,這個
是有主的、沒主的?沒主的,嘖!這樣;就是有主的,沒看見!你實際上知道不知道?可
能它的確沒有主,可是你動了這個念頭這樣去做的話,對不起,你就犯了,犯了盜戒了。
所以這個地方他說,「盜分四主」;物呢?「兼六大」,那個物,當然是地水火風空。我
們現在想想看,虛空的的確確是佔了人家的,嗯!我們這個房子造上去把那人家陽光遮住
了,或者怎麼等等,心裡面就會有這樣的情況。哪怕起這麼一點點侵犯人家,那就這個內
心當中已經污染了,這個我們容易理解。
  「妄對所誑,復規利養」,妄語儘管是對這個有情來說,可是他的為什麼要騙人的
話,那牽涉到利害,這個利害的話同樣地牽涉到非情之境。所以這個細微的詳細的內涵,
到後面〈持犯〉那一章才告訴我們。這個叫「發戒境量」,以前不了解現在了解了,以前
跟無明相應造種種的惡業,現在正知見相應,得無邊的功德。下面,
173 舊版.第二十二卷 A
《芝苑》又云:「且現前色心,無量劫來,今生之中,造生死業不可窮數,惡心徧
布充塞法界。經云:若有體相,盡虛空界不能容受。 若得戒者,則翻無量惡業,
悉為清淨戒體,為善種子,作成佛本基。南山祖師云:未受已前,惡徧法界。今欲
進受,翻前惡境並起善心,故戒發所因還徧法界。

  這個容易懂,但是我也說一下。說我們現前的色心,這個色心也就是什麼?就是我
們,或者說五蘊,簡單一點說色心,最簡單─我!我、五蘊,然後呢十二入、十八界,
只是開合不同。從無量劫一直到現在,都是造生死業,那根本沒辦法數。而這個惡心是
「遍布」,「充塞法界」,就是這樣。所以經上面說,假定這個有形相可以看得出來的
話,「盡虛空界不能容受」。
  在正講戒之前,前面不是講皈依,講皈依的時候,談到皈依的功德的時候,有一個偈
子,這個《攝論》上面不知道哪裡,我記不住了。「皈依福有色」,大家還記得不得?如
果皈依了以後,這個得到的福報有形相可以看得出來―啊!「三界器猶狹」,把這個
三千大千世界裝,還覺得這個三千大千世界這個容器太小、太小了!就像什麼?就像那大
海水藏,你用那個手來握,根本不可能。為什麼呢?現在了解了,昨天已經講過了,沒有
皈依之前一直造惡,一皈依了以後,那個時候開始就停止了,轉過來,何況受戒!所以你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74
看這個歸戒的功德是何等地了不起啊!
  我們現在想求、要想得到的好處,最好的好處就不去求!所以人真是近視啊,啊!人
真可憐哪!就這樣。乃至進入佛門了,進入佛門當中了,我們要求的還是最好的東西,就
是沒有人去理它,說起來我們真可憐。所以我一直說往生不難,你真正持戒,一日一夜的
功德,可以保證中品中生,我們偏偏苦苦惱惱地念了一輩子都不一定去。那個是最起碼的
喔!實際上你真正走上去的話,成佛是絕對有分。這個地方呢,我們真正應該停下來,好
好地思量觀察一下。
  所以下面就告訴我們「若得戒」―就三個字,「翻無量惡業,悉為清淨戒體」。在
你受戒得到的願體,得到了願體,你隨行圓滿的時候,這個叫什麼?佛的五分法身。佛的
五分法身第一個是戒,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這不是成佛的根嗎?成佛都可以做
得到的,何況是往生,何況是人天果報!而成佛也並不離開往生、人天果報。增上生,所
以一步一步慢慢地上來,這絕對不是一口氣成功的。你了解了這樣地一口氣上去的話,成
佛遠一點不怕。壞事情哪,短都受不了,好事情再長也不嫌多呀,對不對?所以既然一步
一步走上去,這無量阿僧祇劫、三大阿僧祇劫我還嫌它少,為什麼?那個享受嘛!這個享
受越來越高、越來越高,身、心、內、外一直在增上,那不怕它!所以我們真正怕的,怕
175 舊版.第二十二卷 A
不了解、怕不得戒,這個是真正重要的。
  所以在今天這地方儘管聽,還沒得到,可是今天聽、研究正是得到的因啊!所以對我
來說,我非常高興―聽也高興、講也高興。平常就沒精神,一講到聽,眼睛瞪大了,聽
完了我睡不著覺,講完了同樣的。所以在別的情況之下,我會打瞌睡;一聽講、讓一講,
那好了,不要說瞌睡不會打,晚上回去的話,至少兩個小時以後,有的時候會這樣,現在
比較好一點。為什麼原因?就是你內心當中自然而然相應了以後,你了解。
  所以下面說「為善種子」,為什麼叫善種子呢?後面會解釋。所以這個叫作什麼?願
體。依體起行,然後呢,這個種子慢慢地長,所以旁邊那個……所以隨行就是你好好地把
那個種子把它培養,啊!要是長出來,一粒種子可以長出很多內涵來喔!現在這個種子可
以長出遍法界量的佛果來。
  下面又引南山祖師的話說:「未受已前,惡遍法界。今欲進受,翻前惡境並起善
心」。喏!說「戒發所因」,因待的是什麼?「還遍法界」啊!下面有一個解釋,這個解
釋容易了。
《資持》云:「言法界者,若就教限則局三千大千,今從圓意須論十方法界。無作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76
之體稱境而發,等法界量。」
  「教限」的話,就是四分的當宗。現在這個地方我們要了解,我們儘管是宗的是《四
分律》,實際上我們學的是圓教宗喔!這個要很清楚。所以弘一大師這個人真了不起!他
剛開始學的時候,學一切有部,因為這個一切有部律內涵最完整。傳到我們中國來的,不
管是《戒經》也好,什麼論典也好,最完整,而且這個內涵是非常地精細。一直等到看了
這個南山三大部講那個戒體部分,喔,才發現這麼好!「好!」不但這一生改過,他還說
生生世世誓願學、弘南山一宗,道理就在此。所以前面所有告訴我們的,都是根據圓教宗
來說,但是我們不要忘掉,它那個當體本身是這個樣的。所以有人問起來的時候,我們源
源本本了解這個內涵。
《資持》云:「森然萬境,何事非持。若不先發,行自何生。故知受前預須委學。
今時昧教,誰復知之。」

  「森然萬境」就是形容這個一切境界,啊!這一切境界內涵簡直是「森然」,哪一件
事情不是我們持戒的對象呀!如果是這樣的,哪一個事情不是增長我們功德的資糧啊!不
過要一樣,要什麼?「先發」。如果說沒有先發這個願體、這個戒體的話,那個隨行你從
177 舊版.第二十二卷 A
什麼地方隨起呢?所以叫依體起行。就像我們現在說,現在樣樣都方便―出門交通,裡
邊這個樣。那麼你要交通工具得力的話,你先要有汽車,有了這部汽車你就可以開,就是
這樣;現在我們要想得到戒的功效,要得到這個願體呀!要想得到願體的話,那麼要去如
理了解,如法領納。所以說受前一定要預先「委學」,一定要預備,好好地、仔細─委
是很仔細地學。而現在啊,「昧教」,對真正的教所說的內涵一片模糊。唉,誰曉得呀!
誰懂得呀!
  現在我經常為了這個事情,深深感到最難受的,就是以前真是愚癡!不過我自己總算
幸運。比起你們來我真羨慕你們,我今年已經六十多歲了,現在才那地方啊,體會到。看
看在座的極大部分年紀都輕哪!你們畢竟有大善根。所以我一方面固然高興,一方面也在
恭喜你們、隨喜你們。就算是你年紀大了,不要怕,今天體會到了,好好地努力,這個善
種子一種下去的話,盡未來際!何況這個盡未來際是生生增上,生生增上的道理在下面講
下去的,我繼續地會一個一個地方告訴你們。繼續,
《資持》云:「攬無邊戒法,歸無盡識藏。成善種子,作聖道基。翻無始惡緣俱為戒
善,變有漏苦報即成法身。我等云何不自珍敬。佛恩深重,粉骨難酬。苦海導師,朽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78
宅慈父。願從今日,盡於未來,竭力亡身常贊三寶,廣度群品,少答聖慈。」
  《資持記》上面這麼幾句話。這文字滿容易懂,但是這個文字對我們的警策卻是很重
要,這個警策產生的功效一定是無量無邊。「攬無邊戒法」,現在對了,有了這個正確的
認識以後,受了這個戒,跟法界相應,這個都是歸到我們的識藏,這個識藏就是我們通常
說的阿賴耶識。阿賴耶識這個內涵很有意思,說它小,小得找都找不到,說它大,大得盡
法界虛空界都在裡頭,這樣,所以這個識藏是無窮無盡的。以前無窮無盡的惡種子,現在
呢善種子,而且當下就把它翻轉過來,有這樣的了不起的功效。這是什麼?聖道的基,聖
道的基礎。
  所以「翻無始惡緣」,以前所有外面的境界,對我們都是惡緣,現在都是變成功什
麼?戒善。你沒有這個境,對不起!你還沒有辦法增長你的功德耶!一定要靠那個境。同
樣的境,以前是造成我們生死輪迴、無窮無盡的痛苦根源,現在變成功我們一切福德大
河,所以有漏的苦報馬上變成功是法身的根本,我們為什麼不自己珍重呀!第一個要自己
珍重,還有呢,要感佛恩哪!這個珍重,自己的珍重喔,感佛恩,這個地方是說自、他。
實際上這個自我珍重當中還有一個內涵:當你真正了解了自我珍重的話,所有的眾生也同
樣受用。這個話怎麼講?你戒法所緣的,緣些什麼?所緣的境。所緣的境當中包括了一
179 舊版.第二十二卷 A
切,以前看到那些人以後,對你增長的是煩惱,現在正因為那個所對的境,是增長你的功
德。這樣!
  所以《華嚴》上面,十大願王第九─前面當然我們都是,都是持戒的、一切的功德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等等─他說,我們現在要成就圓滿菩提大樹王,菩提大樹王要
那個慈悲水去灌溉,沒有這個悲水灌溉不行。那個慈悲水怎麼個來法?沒有苦眾生,有沒
有慈悲水呀?沒有耶!你到了極樂世界去,還要你去慈悲啊?阿彌陀佛要我們來慈悲?那
不顛倒!阿彌陀佛要我們去布施?那真正開玩笑!我跑得去,是最窮的一個人、最苦的一
個人。所以就眼前啟發我們的智慧、引發我們的六度布施之心,都在這個世界上頭,我們
一下馬上轉過來。所以當你自己珍重這個戒法的時候,眾生、法界眾生都受用的時候,這
是我們應該了解的。所以上一次我們就講那個《金光明經》,記得四句偈子嗎?上面、下
面─上面「起一切智心」,對你高的,「一切智心」;下面的,「慈心」;然後無非是
「護三業」,這個真正持戒的功夫就在這裡喲!
  真正內涵還不僅如此喔!我們想:對這樣的你怎麼個持法啊?你從外面去看,覺得
很難持;從裡邊去看的,還非持不可!比如說,現在有一個人侵犯了你了,然後呢這個人
跑掉了。通常情況之下我們心裡怎麼想?「這個人真豈有此理!」然後一直想這個事情。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80
想了半天,這個人他根本不知道,說不定他回家去呼呼大睡,你在這裡暴跳如雷,痛苦
不堪,是不是這樣呀?你的目的,既然……就算是拿世間來說,這個真顛倒!他傷害了
你,你想報復他,結果弄了半天,他沒有被報復到;如果報復他了,他一晚睡不著覺,對
不對?結果他在睡得很好,結果不是報復他,傷害你自己耶!現在你持了戒以後覺得:
「哎,以前真顛倒,錯了、錯了!這個人不但沒有傷害我,還成就我的忍辱,我就越想越
高興。」是不是這樣呢?你如果真的了解了以後,哪有不持戒的事情?你眼前高興,將來
成佛作祖。就算他真的傷害你了,他下地獄去了,把你送到天上,送到極樂世界去,你還
能不感激他嗎?這個都在戒裡邊啊!
  所以真正重要的,都是我們知見上面。說起來真可笑!哪,就我這樣的一個凡夫簡單
一說,這個道理是不是很明白?所以現在很多人學佛,就這個道理不去學,那我自己實在
覺得奇怪,你這個道理不學你怎麼學法啊?所以這個三學叫作戒學、定學、慧學―要學
的啊!所以說「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了」,那我們自己看看書,就看得見嗎?看要忍,
忍了半天,忍無可忍!就是這樣。實際上你真正了解了,哪有不能忍的道理?叫你不忍還
作不到咧!有這麼多的好處送上門來,你願意嗎?你願意放掉這個好處嗎?這是我們應該
了解的,所以說我們要自己珍重啊!
181 舊版.第二十二卷 A
  那「佛恩深重」,還有粉身碎骨難酬,你感激了半天,真正受用的同樣是你的,不
是佛的。佛還要你來感激啊?佛在究竟的圓滿當中,他來度我們,是相當於什麼?脫掉了
個珍玉華服跟我們小孩子辦家家酒。小孩子辦家家酒說是好聽一點,實際上他真是跳到糞
坑裡來撈我們哪!不要說佛啊,這個拿天的境界來說,一到了四天王天,回過頭來看我們
人世間,啊,那個臭得簡直不得了!四十萬里上熏,那個人間的這個味道啊,上熏四十萬
里,這個天人實在是怕得要命,何況是佛的境界!所以佛還要我們來感激他?我感激是同
樣地對我自己有好處。你了解了以後,自然上面的人「起一切智心」地尊重他,下面的人
「慈心護三業」。這個持戒並不難哪!所以我們想像當中這麼難哪,你不懂道理是難比登
天,懂了道理以後的話,容易得俯拾即是!
  所以在這個地方大家要了解,怎麼從聞思步步深入。就怕自己弄了半天,老用自己的
想法去想,那就害了,那就害了!最怕的就是這個─未會先會、依文解義,自己覺得懂
了,還慢心很盛,總覺得:「這個不對,我覺得應該怎麼樣……」那就完了!所以剛才說
蕅益大師說「流俗知見」等等,這個是我們應該注意的。
  至於說「苦海導師,朽宅慈父」,那都是平常我們常用的,「朽宅慈父」特別是
《法華》上面。所以了解了,「願從今日,盡於未來」,盡我們最大努力這樣去做,「亡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82
身」,這個身體可以亡掉,那沒關係呀,我再去增長啊!「常贊三寶,廣度群品」,才能
「少答慈恩」,這樣。
  所以在以前我們不了解之前,隨著無明對著境;現在了解了以後呢,反過來,得
戒的時候成善種子,隨行呢把那善種一直啟發。為了對於這個內涵我們更確實地把握得
住,今天這個地方重新溫習一下《廣論》上面。請你們翻開「思惟集諦,生煩惱因」。
一百七十二頁,生煩惱的因是六個,這個隨時會用得上,到以後我就不再翻《廣論》了,
我這唸一下。那麼現在容或有很多不太清楚,乃至於《廣論》沒有聽過的人。說生煩惱的
六個原因:第一個「所依」─隨眠,換句話說,這個我們無始以來內在的;然後呢,
所緣」。內心透過我們的根,緣那個境的時候,第一個是自己的隨眠,第二個所緣的
境;反正心境相應的時候,那麼問題就產生了。以前心是跟煩惱相應的、無明相應的,境
是這個;現在呢,正知見相應的,境還是這個,可是內涵不一樣。以前的境是什麼?看下
面的。
  這個境當中又開出來:猥雜、言教、串習、非理作意。「猥雜」,實際上下面有個解
釋:「謂隨學惡友及非善士夫」。為什麼用猥雜兩個字來代表呢?「猥」,通常我們說
下、貧、賤、劣這一類,猥穢、髒垢;「雜」是雜染,這樣。我們平常周圍的那些人,都
183 舊版.第二十二卷 A
是增長我們這個的。告訴我們的「言教」,他說的道理呢,是錯誤的,所以這個是主要的
是外面的情況來說。或者這個猥雜,我們把它用另外一個名字來說─惡知識;然後言教
呢,就告訴我們的邪教法。裡邊自己呢,自己的習慣,以及「非理作意」。對著境界,以
前自己的隨眠習氣,加上這些東西,輾轉增上。現在所對的境還是老樣子沒有動,可是新
種下去的這個願體完全不一樣。所以新種下去的願體,我們預習要發的就是發這個,要啟
發這個!啟發了這個以後,那麼然後呢增長的就不一樣了。
  不過這裡要注意一個問題:如果說我這一生說要求往生,到了極樂世界當然沒問
題。不一定往生,怎麼辦?或者有的人說:「欸,我現在要學菩薩道,求增上生,那怎麼
辦?」那麼這裡告訴你辦法,告訴你怎麼辦法。我們造了任何一個業以後,業感果的時
候,一共有三樣東西。第一個,說感果的時候,所獲得的這個,現在那個報體是什麼?這
個名字叫什麼?「異熟果」。在六道當中,或者作了淨法的話,四聖法界當中,這個叫異
熟體。異熟體的同時,裡邊還有一個什麼?「等流果」。這個異熟跟等流是自己方面的。
我們這個自己正報所依靠的依報是什麼?「增上果」。實際上那個依報,除了自己以外的
其他的有情,也是同樣的,就是這樣。所以現在你沒有受戒之前造種種業,就算你造的善
業,這個異熟還在人道當中,但是三世怨,這樣。因為你的等流認識當中,始終是雜染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84
的;外面跟你的關係─猥雜,就是說非善士夫。然後呢,這個猥雜外面的就是前面說
的,造了業以後感果的那個增上果。
  關於這一點如果說對《廣論》有認識的,我想你們不必再細看,內容非常清楚、非
常明白。那麼總之一句話,總之一句話,我們任何一個人生活在我們的這個眼前狀態當
中,主要的就是這個,以及這個裡邊主導的支配我們的心識作用,然後存在這個依報世界
當中;於是在這個裡邊輾轉地怎麼升、降輪迴,或者了解了佛法增上。裡邊的主要的靠隨
眠,外面的就是啟發我們的「人」,以及告訴我們的「法」。告訴我們法以後,裡邊的串
習跟非理作意,容或是這一生他告訴我的,這一生所感受到的,容或是宿生帶來的,是不
是這樣?由於這個,然後自己動腦筋去想。
  哪!其實我們任何一個人都是如此。我們現在的起心動念,張開眼睛所看見的,是不
是都是這個?它外面會對我們有影響,潛移默化之間受周圍的人影響,這個是「猥雜」;
然後他告訴我們的種種知見,這個是「言教」;由於這個受了影響,或者自己內在的宿生
帶來的喜好,所以叫「串習」,以及「非理作意」。我們一生是不是都在這個當中?現在
受了戒,然後照著前面所說的這個感果的兩世感果的這個―記住喔!前面所以講的這
個基礎都非常重要的―所以你現在這一生造的什麼業?都是善淨之業。都是造的善淨
185 舊版.第二十二卷 A
之業,將來你下一生感得的這個果報報體是什麼?要嘛你到了極樂世界去,極樂世界還是
人天身繼續增長;就算你留在人間,一定還是人天身。以我來說,我不要到天上,天上不
能修行,要嘛到極樂世界,要嘛留在人間,好增上啊!當然我成了菩薩以後,那天上也可
以、地獄也可以,哪裡都可以,我可以自己作得了主啊!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6
文章: 33370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南山律在家備覽{舊版}手抄稿第三冊.第二十二卷 B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187 舊版.第二十二卷 B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
舊版第二十二卷.B面
  總之,我要得到的,這個靠什麼力量?就靠你以前的業呀!現在呢依戒產生的功效,
你要什麼就得到什麼,所以這個戒的威力實在大呀!「異熟」一定得人身,換句話說一定
是修行。「等流」呢?喏,以前不了解之前,這個持戒是持一個行相;現在持戒,對不
起,「隨成一行」是「四義整足」,一定有一個行相的。實際上最重要的就是你正知見認
識,然後這個認識透過了身口的行為。既然造的業是如此,所以你現在這一生等流什麼?
還是這個。因為你造的業是這個,所以遇見的客觀的環境,對我們的「增上」,什麼情況
啊?也是這個。
  這是為什麼我們平常修行非常重視這個善知識,說這個善知識最重要,說「當知善
知識,如命不可捨
」,善知識像我們的命一樣啊,在任何情況之下你不能捨離他。反過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88
來告訴我說,這個惡知識如毒樹。喔!這個惡知識可怕得像毒樹一樣,你不碰到它,它一
陣風吹過來的話,那吹到那個毒樹的氣味,你聞到了就死,所以老遠曉得這個毒樹趕快躲
開。你有了力量去救他,那是你有了力量的事情。既然因地當中我能夠這樣去做的話,而
實際上這個因是我們把握住的,而且這個因是一定生生增上而且二世圓滿,繼續不斷圓滿
的。請問:下一世來的時候,你是不是都在這個圈子裡邊?你還愁嗎?還愁不愁?這個概
念我們應該清楚的。
  所以平常我們動不動說,哎喲!好像很怕。應該有!有了這個怕是警惕我們。可是
同樣地這個怕了以後,會教我們趕快、趕快!於是欲速不達,有很多完整的法我們都不要
了。「唉呀,這個戒很麻煩,哎,不要了!」實際上這個戒有這麼大的好處,你不認真如
理去學,得不到。急的結果呢,欲速不達!所以要急是希望得到,結果急了半天得不到,
那豈不是損失嗎?所以在這地方簡單明瞭說一下,想想看是不是?
  於是你真正重要的急的是什麼?就是因地當中是一步不能錯呀!了解是非常正確,然
後行持一步一步地踏實。行持不可能非常正確,一定要慢慢地來的。所以我常常舉這個比
喻,像寫字一樣,剛開始不妨狗扒,而且剛開始一定狗扒!如果是剛開始就寫出來一筆像
王羲之一樣的字的話,那你不是個怪物,那算什麼呢?就是佛菩薩再來的─佛菩薩來也
189 舊版.第二十二卷 B
不會示現這樣,天下沒有一個事情這樣的,對不對?所以這我們應該了解。何況我們扒的
開始,已經現在這樣。說起來怕、怕、怕!我們每一個人對我們的現實並不真的怕耶!講
起來滿怕,心裡面並不怕,對不對?換句話說它還滿可以耶!可是既然這樣地從眼前這個
基礎繼續增上的,的確你不要怕耶!但是有一個要怕的,就是增上才不怕呀,下去的話那
很嚴重!所以你怕,怕對了,那就是這樣,你可以不急。
  於是以我現在來說,我一直想:「嗯,我是要念佛的,怎麼念?要學善財童子一生圓
曠劫之因,這樣!」那這個就對了。我不一定能夠像他一生成就,三生、五生也可以呀!
從哪裡開始?戒。所以在這地方特別大家記住:不了解之前,煩惱的生因是這樣的;了解
了以後的功德的生因還是這個。所以現在成功翻成善種子,這個善種子真正增長功德所對
的境―現在是善知識易代以前的猥雜,現在是正法教易代以前的邪知見;然後把眼前的
這個養成功努力地思惟―正思惟,以及串習這個習慣。好了!沒有一點漏洞,你所有的
因都是增上的,都是圓滿的,因既然都是,不必忙果啊!這是我們應該了解的。所以這個
地方我們應該了解,那這個「攬無邊戒法」怎麼個攬法。下面看,繼續下去:
《事鈔》云:「如是隨機廣略,令其悟解。若不知者,心則浮昧。受戒不得,徒苦
自他。 《薩婆多》云:若淳重心則發無教,輕則不發。豈可虛濫,理當殷重。」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90
  下面《資持》解釋:
《資持》釋云:「隨機者須觀利鈍所宜廣略,大論示導取解為期。浮謂不重,昧即
不明。 《薩》下引示得否由心重輕。誡令策進,必使開解。」

  「隨機者須觀利鈍所宜廣略」,隨他的根機,「利」就說得詳細一點,「鈍」就說
得簡略一點。「大論示導取解為期」,那麼這個真正的主要的經論上面告訴我們的這個
「解」,已經剛才說過了,一直要達到這個程度那才可以,那並不是說文字上面的認識
啊!這個文字上的認識不夠。對我們自己來說,同樣地,今天聽懂了以後,不是說本子一
合就算。仔細地去思惟、觀察,把聽見了以後,觸到這個地方。
  今天我們在湖山精舍,就討論的時候,討論完了以後,就有一個同學在讚:「哎
呀!」他說:「真好!今天我才感覺得,原來這一生成佛有望。」不是這一生成佛有望
喔!以前我們總想的成佛啊,三大阿僧祇劫,一想到的話:「哎!算了、算了!那、那、
那、那……這個。」這理論上是如此,心裡上總永遠感受不到這個。因為討論完了以後,
他這覺得:「啊,真是成佛有望!」為什麼?因!他內心上面感受到了:哦,原來就是這
個!是我們人人可以做得到的,這都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啊!就像今天晚上這樣的解釋,大
191 舊版.第二十二卷 B
家不很清楚嗎?這個都是眼前的事實,並不是個文字耶!文字留給我們的都是聽是聽得滿
好,回去的時候啊,「對不起,現實問題。」現在談的是現實問題啊!這個現實問題就是
你轉過來,那就是成佛的基礎,這個因就在當下嘛!自然我們了解了以後,你因既然把握
住,當然成佛有望嘛!這個是很清楚明白,這是我們應該了解的。所以說「解」應該這
樣,你真正了解了那就對!
  下面說「浮」,浮是浮在面上、「不重」;「昧」是不明白。那麼「《薩》」就是前
面的「《薩婆多》云」,「引示得否由心重輕」,他特別說你得不得戒,要看心裡面的重
輕喔!這個是警策我們,使我們了解,了解了以後引發那個重心。這個《資持》的解釋。
  回過頭來再看《事鈔》,說像前面說的像這個樣,如是隨根機的不同,如果他
「利」,那麼你就說得廣一點,如果是「鈍」,那麼說得略一點,最主要的一定要讓他
「悟解」。這個「解」,說明了,你要心裡邊如你所說的:「嗯、嗯!我懂得!」並不是
文字。反之,如果不能夠這樣,「心則浮昧」,這樣。浮,並不重;昧,迷迷糊糊。這樣
做的話是「受戒不得,徒苦自他」,受了半天得不到,別人也辛苦,你也辛苦。
  所以下面再警策我們,要怎麼樣的「淳重心」哪,那麼才能夠發這個無作戒體。所以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92
不能淳重是不了解,了解了以後,下面如法去作一定淳重。了解了以後,還要怎麼叫如法
去作?再說一遍:懺悔!所以並不是了解了馬上可以得到的哦,了解了,我們的現行非常
地強盛。那麼講到將來這個懺悔的時候,我這地方還要特別解釋應該如何懺法。這個如果
說能夠真正地懺,懺到真正相應的時候,那個心本身就是淳重心。所以你拿這樣的心去求
戒的話是一定必得,除非這個內涵當中,或者作的時候不如法,或者戒師等等不相應,這
個還是有。只要其他的都相應了,這一部分相應一定成!所以說輕就不發,是不可以馬馬
虎虎呀,所以應該很認真殷重。那麼下面:
《資持》云:「問:所以須示境者?
  那,他又問一下,為什麼這個境界要這麼說明呢?「答」,這個特別設這個問答,實
際上處處地方,讓我們內涵有很正確的認識。
答:眾生造惡由迷前境。惡業既因境起,善戒還從境生。是制法之所依,為發戒之
正本。若不明境,將何用心。特此廣張,深有遠致。」

  說「眾生造惡」都是由於對前面的境界不了解,用個「迷」―現在這個地方不用
迷,是叫無明,不明白前面所對的境―所以不明白造了惡業。「惡業既因境起」,善戒
193 舊版.第二十二卷 B
還是從境界上面生起的,所以這個戒就從這個上面說起的。所以戒是依境而制,這個是發
善戒的真正的根本。所以如果不明了,那請問你怎麼用心?所以這個地方特別地詳細地說
明白,它有很重要的意義。
  說到這裡,那明什麼境呢?前面不是說過了,啊!這個是法界依正等境,我們說懂
了!這個裡面還有問題,還有問題。現在就算法界的境都看見了以後,你怎麼用心法?也
許已經懂,也許不懂。我下面引一段經文,你們自己檢查一下,就會了解懂是不懂?佛的
《遺教經》大家都聽說過至少,或者乃至於自己念、背過。《遺教經》是什麼?佛最後走
的時候,已經臨走了,已經躺在那裡了,教誡弟子的。教誡弟子的,說:「我走了以後,
怎麼辦哪?依戒!」大家記得不記得?喏!這是第一個重要的。
  然後他下面整個地說完了以後,後面有這麼一段公案,佛就說:「你們還有問題嗎?
你趕快問啊,我馬上要走啦!」阿㝹樓馱就起來說了:「世尊哪!這地方的大眾再沒有什
麼懷疑了,我們大家都了解了。」這個是特別要說明的,他阿㝹樓馱怎麼說呢?說:「
尊,月可令熱,日可令冷,佛說四諦,不可令異。
」這樣,就主要的說這句話。說這
個月亮以傳統的看法是冷的,實際上月亮是冷的,你可以想辦法把它變成熱,你不想辦法
它也可能變成熱;日可令冷,它是可以轉變的。佛說的這個道理,絕對沒有一點點能夠動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94
搖的地方。
  那麼佛說的什麼內容呢?「佛說苦諦實苦,不可令樂」,說佛說的苦諦就是苦,
絕不可能是樂,第一個這是我們應該明境的時候。現在境界現起的時候,我們真的看見這
是苦嗎?我曉得並沒有真的了解,所以我們現在因地上面要去觀察這件事情。為什麼是苦
呢?它有它原因,「集真是因,更無異因」。喔!原來這個有它的原因的,真正的原因
在哪裡?「集」上頭,這個「真是因,更無異因」,再沒有其他的因了。
  下面呢?下面呢?是「滅」,「因滅故果滅」。下面告訴我們就是說苦集滅道,
苦若滅者,即是因滅,因滅故果滅。」你不是要去掉苦嗎?所以苦如果滅的話,怎麼
滅法?果上面你沒辦法滅的,所以是什麼?因滅,因如果滅掉了,果一定滅。那麼因怎麼
滅法呢?「滅苦之道,實是真道,更無餘道。」你要想真正地滅掉這個苦的因,只有一
個―道諦,再沒有其他的了。請問道諦說些什麼?戒定慧三學,所以叫……戒、定、慧
叫作戒學、定學、慧學,叫增上戒學、增上定學、增上慧學。我們不是要去掉苦嗎?你該
怎麼辦?學佛,你就得學這個;學我,那沒關係,你怎麼辦都可以。
  關於學佛、學我這個話,我在《廣論》上面一開頭曾經提過很多遍。什麼叫學我?就
是「未會先會」,叫作「流俗知見」;同樣地還是去看佛經、還是看論,然後把自己的解
195 舊版.第二十二卷 B
釋依文解義,佛在那兒叫冤枉!這個就是典型的學我。你不能說他不懂喔!懂了─自己
覺得這個樣!錯了!我以前錯了十幾年,所以在這地方,我把我自己的醜史拿出來,但願
你們好好地,少走這個冤枉路。
  真正要想修學佛法,沒有善知識的引導、沒有大經大論的說明,不可能!我們文字
上面隨便看一點點,往往自己陷在這個裡面。沒有看之前還有個佛法來救我們,看了以後
以為懂了,自己把唯一的正確的內涵看扭掉了,你不會再去找。結果唯一救我們的方法變
成功害我們的,所以這個「未會先會」是多麼地嚴重啊!這是我們應該了解的。所以說談
到這個地方,好像前面講得很清楚了,我特別再引一段,後面我不停地這樣引,你們自己
去衡量。真的懂了就是懂了,我但願你真懂了,我了解了,我明天一定到你這裡磕頭,但
願、求,我自己還在不懂啊!可是如果不懂的話,看我這個榜樣,不要停在那裡,一一上
去,它有它深遠的內涵哪!眼前我們稍微花一點點的功夫,將來得到這個果報,那真是無
量無邊!
  所以這個地方說「若不明境」,是明些什麼境啊,這樣!真正受的時要「見境明
白」,是這樣見的呀!不是說,哦,我可以現在緣到這個法界了,實際上法界是緣不到,
乃至於我是緣到這個境界了,並不僅僅如此。所以這個「見境」,見是這個腦筋,自己的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96
意念、理路,認識這個實際上的意根所對的這個境界,當然這個境界並不離開外面的物質
啦;換句話說,正確地認識了這個。
第三支 依境發心
  那麼前面就是說「發戒境量」,這個境界是這樣。下面第三支,「依境發心」。境認
識了那麼發心,發些什麼心?如何發法?前面心所對的境了解了,這個地方就對境的心怎
麼發。看文:
《事鈔》云:「次令發戒。 應語言:當發上品心,得上品戒。」
  那個《事鈔》上面,這發心的時候,這句話好簡單:喔!教你發心了,那麼這個師長告
訴你,要發上品心,你才能夠得到上品戒。怎麼樣上品心,什麼樣上品心,看下面的解釋。
《資持》釋云:「如諸律論多言上品。前引《多論》但云增上。彼論又於五十具中
各分上中下心,則為九品。然是通論心之濃薄,亦不明示三品之相。此中欲令受者
知心限量,故約文義次第明之。獨此精詳,餘皆不述。 勸發唯言上品,故知中下
非是正意,為顯上品令知優劣。」

197 舊版.第二十二卷 B
  這個就是前面解釋應該發上品心,這裡解釋一下。說諸律、諸論都說上品,前面已
經說,引了這個《薩婆多論》,《薩婆多論》上面叫「增上」,實際上也就是上品。那麼
同樣地,這個裡邊又說「五、十、具」,這個八戒沒有包括在裡頭,實際上五、八、十、
具。這個裡邊各分上、中、下,於是三樣,每一個上、中、下是九品。我們念佛也有九
品,這個地方也有九品,這個九品都有它的特別的涵義哦!等一下要說一說。這個都是
「通論心之濃薄」,換句話說,或者是很厚重、很深廣,反之那就是薄。他那裡並沒有明
確地說明三品的行相,為什麼呀?主要的目標要令受者了解了我們內心的這個齊限、程
度,所以他一步一步地告訴我們這個不同,告訴我們不同。他最主要的目的要讓我們什麼
呢?要我們發上品,這中、下不是他的正確的原意。
  所以說,這麼一來也許我們說:「那我們只要上品就夠了。」這裡有問題,上品怎
麼來?要透過中品。中品怎麼來?要透過下品,這是必然的次第。當你對看的時候,好像
上、中下是對立的;如果以上品來看的話,下、中適足以引導你向上。所以《法華》上面
說得很清楚,諸佛世尊說法的常規都是說三乘道─次第,這麼一來的話佛法就圓滿,這
樣。說上,一定包括下面;下,一定是通達上頭,這個是我們應該必須了解的一個內涵。
  了解了這個內涵以後,我們這個時候就可以談那個九品的內涵了。九品的內涵,這個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198
裡邊實際上正說起來十二品,為什麼?五、八、十、具─五戒、八戒、十戒、具戒,每
一個有上、中、下三品。那麼為什麼八戒不說?這個地方簡單地說一下。在我們從下中上
了解了次第步步上去的過程當中,一定第一個―先在家了解了,這樣,然後去開始學。
因為現在是講的行教、制教,跟化教不一樣喔!化教懂得了道理,用不用沒關係;行教用
的話,馬上無邊功德,可是萬一犯了話,對不起,同樣地受到絕大損害,所以這個不能馬
虎的呀!你在練習的時候,拿一個竹棍子隨便地動動打打,真正上仗的時候,拿了這個刀
槍的話,這個機關一撥的話,馬上要有人倒地的。現在這件事情是就是我們自己受害,所
以它那個次第過程當中自然先五戒。
  前面所以……在後面還有,現在前面也講、後面也講,後面特別地講啊,他那個「歎
功問相」當中,說薩婆多部要具受,《成實論》可以分受,時間也可以不同啊,乃至於這
個戒的五樣也可以分受,它有它道理的。了解了好處以後,如果說心志強盛,宿生有善根
─我不怕,自己曉得怎麼樣,有了一定可以做得到;極大部分,的的確確不太容易呀!
那怎麼辦呢?好了,你先翻邪三歸,然後受一分,什麼一分哪?酒戒。弘一大師就是當時
這個態度,這個比較容易。酒戒總是容易嘛!以我來說,不要說我本來就不吃酒,叫我吃
了酒就是受不了!那好了,你受個戒;同樣地不吃酒,受了一個戒以後功德就無量無邊。
199 舊版.第二十二卷 B
  那行了第二步應該受的什麼戒?這四個當中,大家想想看,比較容易持的─婬,因
為這個男女是邪,這個夫婦並不限制,這樣;第三個呢,殺;最難持的盜、妄兩戒,其中
尤其是盜戒很難,這個盜、妄兩個比較難。所以因為它有這樣的特別的好處,所以這麼次
第而來。不過這個次第而來,這個五戒它的真正內涵是引導你成佛作祖的,可是剛開始作
的時候,的的確確是就像練字的狗扒開始。所以你自己覺得有力量了以後,那個時候就試
這個出家戒。
  因為你是個在家人,所以這個八關齋戒實在了不起,決定你只有一天一夜,就是這
樣。你一天一夜試試看總歸行,就算你熬不過,關在廟裡面硬關一天也可以嘛!如果你心
裡面很煩,你在關了一天,你一天如果關對了,心裡面雖然煩,只要得戒體─生天,我
可以告訴你,確定有這個效果!八關齋戒的威力這麼大喔!如果你心裡面真的清淨的話,
這個一天關在那裡的話,你這個成佛的因就下去了,確定下去!要往生的話就是這個力
量,這個是八關齋戒的威力呀!
  所以它的一天一夜這樣,然後你試了一天滿好,第二天再來。你多了幾天,覺得這個
這樣的話,我也要出家了。那個時候出家的十戒跟八關齋戒可以說一樣,不同的呢,在家
人你一定要捉金銀,出了家本來就不需要嘛,所以這條戒的沒有什麼太多關係。不過不同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200
的呢,在家是試驗出家,只要一天一夜;出家的話你本來進去,所以這個十戒―沙彌戒
是終身戒,這個試驗了一段時候,然後再來具戒。
  這個是從他的那個「法」來說這個五、八、十、具。「心」,來了!平常我們剛開
始的心是什麼?只是這樣,覺得這個好,要這個功德。有的人說:「哎呀,既然這個心的
話,我心裡面不相應!」對不起,就怕你不要這個功德,佛法就是這個樣。而且佛法非常
實在,拿世間來說就是個功利,不過現在的功利都用在壞事情上面,所以說功利不好。佛
法就是完全講功利的,你做一分就得到一分功勞,得到一分利益;不做就沒有,作壞了就
是損害。這樣啊!這麼嚴密啊!
  那麼然後我們去求。所以剛開始求的時候,當然就像說寫字這個狗扒一樣,那沒關係
呀!你來,所以那個時候自然而然─下品。然後由於這個心多多少少調了、寧靜一點,
然後你能夠深入,那個心再增上,這樣的話才有你增上的機會嘛!而且你能夠這樣增上過
程當中,你才會感覺到:「哎呀,成佛有分!」要不然你永遠是―要嘛不,一有嘛就是
上品,永遠「叭!跳!」這個不是三級跳,這個是一步登天哪!一步登天那不可能哪!所
以真正的修學佛法,我們了解了這個次第以後,那麼這個時候就開始了。在五戒受的時候
先是下品,再來增入中品、上品,然後八關齋戒亦復如是,乃至於出家,一步一步上去,
201 舊版.第二十二卷 B
次第井然。
  不過我們這個次第,真正的佛法的次第是一個無限長的次第,我們感受到的是短短的
一生。有很多人宿生已經跑到那裡,所以他一開頭的時候就有上品,有很多人跑到那裡,
一開頭的時候你只有下品,這個我們應該清楚的。你了解了這個道理內涵以後,你不會看
人家:哦,他高,羨慕他,我做不到;他低,我輕視他。不會!我只看見我自己,我現在
在哪裡,只要走我相應的。如果他比我高,尊重他,一切智心;他對我低,慈心。結果都
是幫忙我,這是我們應該了解的。
  所以這個地方說的上下的九品,我們要這樣去了解它。於是這麼一來,因地當中我們
曉得要求上品;行為當中的話,不妨從最下面的地方去開始,這個是我們應該把握得住的
這個特點,你能夠這樣去做下去的話,那十拿九穩!這個基本的概念這裡不細說,這個基
本的概念《菩提道次第廣論》上面說得非常詳細。所以說《菩提道次第廣論》真正重要,
在它「次第」!大家清楚不清楚?同樣地你了解了這個《廣論》的這個次第,回過頭來看
那個《在家備覽》的話,這個次第也完全能夠把握得住,本來《備覽》上面這個次第並沒
有這麼明確。那麼今天就到這個地方。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6
文章: 33370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南山律在家備覽{舊版}手抄稿第三冊.第二十三卷 A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205 舊版.205 舊版.第二十三卷 A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
舊版第二十三卷.A面
  請大家翻開《南山律在家備覽.宗體篇.戒法門》,翻到二十四頁。那麼,這個關於
上一次這個講的,上次講的那個,尤其是禮拜六、禮拜天講的這個概念,對我們是絕端重
要。容或在這個裡邊還沒說清楚,你們必須要仔細地再思惟、觀察,說禮拜六、禮拜天講
―歸戒為什麼會有這樣大的威力。如果這個不清楚的話,那所有的戒法就無從講起;你
這個清楚了以後才懂得戒法的意義,乃至於我們整個的修行為什麼一定從戒開始,這樣。
所以後面還會把那個問題更深細地把它說明。
  那麼今天呢,我們再看第三支,第三支,「依境發心」。現在我們曉得所受的法體是
什麼;然後這個法體啊,說為什麼要還要從境上面,發戒的境是什麼、量是什麼;了解了
這個,進一步才可以依這個境來發那個心。那麼,最後一行,上次講到倒數第二行。最後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206
一行:
《事鈔》云:「《毗跋律》曰:發心我今求道。當救一切眾生,眾生皆惜壽命。以
此事受,是下品輭心,雖得佛戒猶非上勝。」

  這個《資持記》的解釋我們看一下:
《資持》釋云:「下品中。言求道者所期果也。救眾生者所修行也。 然雖救生,
行有深淺。一不害彼命,二以法開導,三令得究竟度。前不得後,後必兼前。 約
義推之。初但護命,不令得脫,即二乘心,前云求道正據小果。中品所修,以法開
解自他兩利,度非究竟,即小菩薩,雖期佛果,行處中間,望前雖勝比後猶劣。上
品引導令至涅槃,同歸佛道,即大菩薩行。準〈沙彌篇〉三位配之,恰然符合。學
者至此,宜須明辨三心所期行果分齊。」

  那麼現在呢,我們把這個文來消一消,這個內涵說一說。《毗跋律》是律當中的一
本律,說這個求道的人這樣說:我現在發心求道。那麼真實來說的話,這個道啊就是,我
們中國人習慣叫求道,佛法來說應該說求滅諦的涅槃之果,涅槃之果。因為要求這個涅槃
的這個果,所以現在呢我照著如理去行,這個叫修道。所以四諦當中叫滅諦,我們要去證
207 舊版.第二十三卷 A
得、要去求得。然後呢,怎麼樣才能夠得到這個滅諦的果呢?要了解了行持,這個是道諦
所攝。
  那麼他發這個心怎麼辦呢?要救一切眾生。為什麼?因為眾生都愛惜壽命。所以這個裡
邊說,救眾生那是所修的行,然後呢所期的道果;究竟那個道果如何,要看他修的行、所發
的心。像這種情況所發的心,那個是「下品軟心」,這個情況之下,他是可以得到佛戒,但
是並不是最上的,並不是殊勝的。究實說來,佛的真正的本意不在此地,佛的真正的本意在
上品心。那麼上一次說過,下面我們還會繼續地談,這個上中下三品彼此間的關係。
  看這個二十五頁《資持》的解釋,第一行已經說過了。「然雖救生,行有深淺」,
同樣地講救生,這個救生有很大的差別。第一呢不害他的性命,這樣,只是不傷害他;第
二「以法開導」,開導他、還幫忙他;第三個「令得究竟」,這個是究竟圓滿了。所以說
「前不得後,後必兼前」,單單救他、不害生命那麼只是如此,如果你要以法開導的話,
當然你一定不會害,害他還要開導嗎?如果要令他究竟的話,是這樣。一方面固然是說
「後必兼前」,還有這個裡邊說明一個什麼?必然的次第。這個必然的次第啊,對我們實
際上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現在修學佛法一個最大的缺陷,往往是不了解次第,不依循次
第,如果真正了解的是必然依循著次第去做。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208
  那麼下面呢「約義推之」,為什麼叫約義呢?因為在文上面並沒有很明白地說明。這
個祖師來教導我們佛法的時候―這個地方也看得出來,他是非常慎重―這個裡邊內涵
確實如此,但是文上面並沒有說明,他就不會就是說應該怎麼、怎麼,他就說:「以義推
之。」這個對我們來說,認真想學的人很重要的一個意義。所以他上面這種地方啊,乃至
於這個地方圈幾圈,它有它的特點,一方面表示我們慎重,一方面我們要深入它的內涵,
就這樣,這有兩重特別意義。
  第一個呢「護命」,是保護他,並沒有讓他得到解脫,這個只是二乘心,二乘之心。
二乘要什麼?自己急著去求道,急著自己去解脫,不會忙別人的,這個是他的個特例。
「前云求道正據小果」,所以前面所說的那個以義來推的話是小果。中品呢?這「以法開
解自他二利」,但是這個並不究竟,是小菩薩。所以說「雖期佛果」啊,在中間,比之前
面是好一點,那比之後面的還不行。「上品引導令至涅槃,同歸佛道」,那是大菩薩,這
個文字容易懂。
  那麼後面〈沙彌篇〉這個在最後,雖然是在家律儀,它是在家律本身……不是!現
在這個律不是在家律,可是我們弘一大師引的是引在家律,他也就是一步一步引到上面。
就是在家的做好了,希望你將來有這個因緣,能出家固然好,不出家,種下來一個出家之
209 舊版.第二十三卷 A
因,所以在後面把這個沙彌律儀放在裡頭,這第一個。第二個呢,沙彌律儀講的真正的
內涵,實際上就大比丘的事情,因此這麼一來,我們能夠把整個的教法的全貌有一個比較
完整的認識。那麼〈沙彌篇〉部分擺在最後,所以我們這裡暫時不提。所以這個說,這個
上面所說的三種類型─下、中、上,喏!它是有它的根據的。所以說正是向後面〈沙
彌篇〉,沙彌是正式開始要進入這個佛門當中認真修持了,那麼這詳細地說明這個三類,
所以這裡暫時不說。所以到這裡告訴我們,要明辨這個三種不同的心相,那麼它行為―
因,以及所證的果,彼此間有不同。繼續看下去:
下品
中品 初明期果須約佛乘
  二期行明兼兩利
上品
《事鈔》續云:「餘二就義明之。云何中品?若言我今正心向道。解眾生疑,
我為一切作津梁,亦能自利復利他人受持正戒。」 《資持》釋云:「中品中,初
明期果須約佛乘,解下期行明兼兩利。津梁是喻。眾生墮疑故受生死,能為開解令
彼得度。生死如津,我身如梁,法喻可見。」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210
  上面那個《毗跋律》當中,只說這個下品的,其他的沒有說。因此我們的祖師啊,還
是同樣地「就義」─這個意義,它雖然沒明白地說出來,那麼舉他所了解的義,來一一
加以說明。所以下面是說就是啊,這是祖師告訴我們的。什麼是中品呢?說「我今正心向
道」,他這個向道是什麼?解眾生的疑,不僅僅是我要求道,要解決眾生的疑。如果不疑
了是什麼呢?覺,換句話說使一切眾生能夠達到最圓滿的究竟的狀態,我要作他的津梁。
這樣又可以自利、又是利人,這樣而受戒的,這樣而受戒的。
  那麼下面這個《資持》的解釋容易,說初明所期的果是約佛乘;那麼為了達到這個
果,然後呢因行―這個「因行」啊,就是說自己修的行,這個作為因地當中,啊!也可
以自利也可以利人。那麼「津梁」呢,這是解釋前面「我為一切眾生作津梁」。這個也簡
單地說一下,是個比喻:那麼眾生呢在生死,「如津」就是河啦,所以呢現在「梁」就是
渡過那個生死大河的那個橋樑,所以這個喻就是說明這個法。
  這裡有人容或會問:「欸,我自利也要利他人,為什麼這個是小菩薩不是大菩薩
呢?」這我想簡單地說一下。真正的大菩提的行者,他並不是說「我也要自利也要利
他」,真正的大菩提行者,只傾整個地想到利他,整個地只想到利他,這樣,這個才是!
實際上呢,你全部能夠想到利他的話,結果是才真正究竟圓滿的自利。這個道理這裡不細
211 舊版.第二十三卷 A
說,在《廣論》上面有非常詳細的說明。
  關於這一點,真正重要不在哪一個難易,在我們了解的深淺。如果我們真的了解了以
後,我相信沒有一個人例外的,一定都只想走最大的。在我們現在看起來覺得最難走的,
實際上不一定是難走,你從特別的角度去看的話,說不定這個反而是最好走的路。我說特
別的角度,這有不同的、不同的這個角度喔!這裡暫時不去細談它,不去細談它,如果大
家想正式了解的話呢,那麼《廣論》上面有簡單的介紹。再下面:
下品
  中品
  上品 初明自利行
       二明利他行
       三明護法行
《事鈔》續云:「云何上品?
  什麼是上品呢?
若言我今發心受戒。為成三聚戒故,趣三解脫門。正求泥洹果。 又以此法引導眾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212
生令至涅槃。 令法久住。」
  分成這個三段。那麼通常啊,在《廣論》上面它特別說,大菩提心這個願是什麼?為
利有情願成佛。剛才我們不是說過的,為求自己解決問題,這個不好;那麼為什麼你還要
說―為利有情罷了,你為什麼還要為利有情「願成佛」呢?這個地方簡單地也說一下。
真正的最上乘的行者,他發了這個大菩提心以後,一心一意想救別人。現在問題來了:你
有救人之心,單單這個心夠不夠?答案是肯定的,不夠!
  我說一個很簡單的比喻:現在看見那些人都是文盲,看見那些人都是病人,說:啊!
我要發心救他們!結果呢,你自己也是個文盲,你自己也同樣地對醫學是一點常識都沒
有,你能夠把他們能夠教成功一個學者嗎?你能夠治他們的病苦嗎?當然不行!如果說你
真的想解決他這個文字上的障礙、知見上的障礙,那你要救他的時候,發了這個心以後,
並不是馬上教他去。你不認識,好,你要得念書啊!解決他的生病,你要解決他的病苦,
發了這個心以後,你同樣得去念書啊!所以說你要想解決一切眾生究竟成佛,你還非成佛
不可!所以你的心目當中是在滿足成佛之願,可是你的心目當中只有一個想法─要幫他
忙、要幫他忙!你沒想到這個自己,這個才是真的究竟圓滿的。
  那麼這個為什麼這樣呢?當然這個理由很深細,我在這裡說一個最簡單的原則,大家
213 舊版.第二十三卷 A
這個是容易體會得到的,深細的地方我們先不談。真正講修行來說,對我們最大的障礙是
什麼?妙不可言─我!大家以前在前面或者是已經有認識,或者至少在我們前面也介
紹過,特別是《廣論》上面。生死的根本什麼?是煩惱,是惑,而惑除了這個惑的行相我
們認識以外,惑的根本在什麼地方?惑的根本在「我」這樣東西上頭,這個是根本問題。
這裡《廣論》上面不叫我,叫什麼?叫薩迦耶見,這個是個根本,這樣。現在呢你要去救
人、也要救我自己,當你想到我的話,欸,毛病就來了,不知不覺會受這個我的影響,它
會減低真正地去修行的這個推動的力量。所以當你把我完全忘掉,全部精神想著別人的
話,這個發揮的功效發揮到最極致,這是我們應該了解的,應該了解的。
  但是它一定有它的方法,你如果沒有方法的話,對不起,這條路也絕對行不通!所
以說雖然想學佛,學了半天學我的,是沒有用!因此在這個情況之下,環境許可、條件許
可,絕對要走這個路,否則的話寧願念佛,這個是它的真正的重心所在,重心所在。就是
至少這兩條路你都是很安全,否則的話,中間的話不上不下,弄了半天這個很麻煩,這個
我們要了解的。
  然後不管是上、下也好,固然你要走後者,那非戒不可!沒有戒根本不談。上一次
已經說過了,上兩堂就是告訴我們,真正我們要求增上生的,唯一的、也是最佳的保任就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214
是這個戒。什麼理由?後面有機會我還會仔細地,到講到那個內涵的時候,相關部分我會
說明。其次我們說,哎,既然這條路走不上,最好念佛,而要想念佛保證得去的話,最好
的、最佳的,什麼?保險―戒,這是我們應該了解的。而這個理由也是上一次,就是禮
拜六、禮拜天,從皈依到戒為什麼產生這個威力,這是我們簡單地我說一下。哪!同樣地
說中品也利他,然後呢上品同樣地利他,加進去了「我」,就會有這樣大的影響。那麼現
在我們繼續看那個文啊,這個《資持》來解釋。
《資持》釋云:「上品中三,
  上品中分三,分三段。那麼這個三段當中分哪個呢?第一個是自利,第二個是利他,
然後第三個呢,令正法久住,這個大綱是這個樣。那麼自利我們了解,也可以說求自利,
實際上呢你真正要想幫人家,自己如果沒有這個幫人的能耐,不行!所以這個求大菩提是
完全為了幫別人,你非要使你達到這樣的量;當你達到這量,因為你願心如此,自然而然
到那時候你專門幫忙,全部精神去幫助別人。那麼這樣的話,第二個幫助別人就可以了?
欸,第二個這是就廣度,這是就廣度來說;還有下面令正法久住呢,是深度。實際上,真
正就我們所對的世間來說,這個深廣分不開的,深廣根本分不開的!你要想廣也要深,要
想深還非廣不可,所以我們來這個談這個問題的時候,分這個三點。比如我們先看:
215 舊版.第二十三卷 A
初明自利行,又下明利他行,令法下明護法行。
  「護法行」實際上,就是使得這個廣度無窮無盡地,盡未來際延續下去,那麼這個廣
是真的廣。
初中。為成下明遠期也。(我想先把這個文字唸完了再解釋喔!)上二句大乘三學即
因行也。下句求大涅槃即圓果也。 三聚戒者出《瓔珞經》。聚即總攝為義。菩薩
三聚,攝行斯盡。一攝律儀戒
 律儀禁惡,結業煩惱
究竟斷故,即止行也
 二攝善法戒 世出世間大小修證 
究竟修故,即作行也
 三攝眾生戒
 一切含識究竟度故,即四攝行。亦名饒益有情戒。 三解脫者雖是觀慧,非定不發,即定慧二學。絕縛證真由此得
入,故號三解脫門。然名通小教,今對三聚須局大乘。一空解脫門 
即性
空也
 二無相解脫
即相空也 三無作解脫門。即唯識也 亦名無願〈懺篇〉三觀別配三位,此明大行須約圓修。 泥洹
果者名亦通小,取大可知。 問:今此所受,為即三聚,為非三聚?若云即者,後
須更受菩薩戒否,又復大小混亂如何分別?若云非者,戒從心發,既發此心那非此
戒?大見錯解。故特提示,使自求之。 次明利他。此法即上因行。涅槃即上果
德。 三護法中。自利利人傳傳相續佛種不斷故得久住。 深慮詞繁,略示梗概。
所謂書不盡言,言不盡意。自非經遠,優柔積習淺識粗心何由可解。餘廣如疏。」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216
  那麼這裡解釋一下,分三部分,上面已經說這個是自利、利他、護法。那麼現在我們
說「為成下」,就是「我今發心受戒,為成」下面這些,這個是自利,這個就是說,說明
什麼?所期遠大,所期遠大。那麼上面兩句呢,是說「大乘三學,即因行也」;「下句」
呢,是「求大涅槃即圓果也」。上面哪兩句呢?「三聚戒故」,他發心受戒為什麼呀?要
受這個三聚戒,要「趣三解脫門」,這個是因;然後呢所求的是什麼?「正求泥洹」是大
涅槃,就是究竟圓滿的。
  那麼下面是解釋,三聚戒這個有它……平常我們說三聚、三聚,這個地方就告訴我們
典故出在什麼?《瓔珞經》上面。「聚」是種類,聚在一塊兒的。這個「菩薩三聚」啊,
把所有我們該作的,「攝行斯盡」,這個行就是說菩薩修行要作的內涵,全部包含了。
哪三聚?這個三聚就是三個大綱,第一個呢叫「攝律儀戒」,這個攝律儀戒主要的呢止
惡,就是「止行」,換句話這個基礎,這個基礎整個地要建立得非常穩固。然後「攝善法
戒」,有了這個基礎才廣行善法。第三個呢,「攝眾生戒」,廣行了善法,然後再廣度眾
生,廣度眾生。這是它所謂「三聚」的這個內涵,平常我想我們也大家都了解了。
  「三解脫」呢,這個解脫是觀慧、觀慧,這個就是正破煩惱的這個元勳。但是這個慧
217 舊版.第二十三卷 A
一定要定才發,所以說三解脫就是「定慧二學」。那麼這個定慧二學才是真正重要的「絕
縛」─把我們煩惱、業死死捆住的,透過這個來解開,能夠真正地證入那個真實的狀
態,都從這個地方進去,這個叫作三解脫,有這樣的才能夠得到解脫門。那麼這個名字
呢,通常這個是小乘,實際上,雖然是小乘可是通大,看你發什麼心、用什麼行。那麼這
個下面是解脫,三解脫,一個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作解脫門。那麼下面又說在〈懺
悔〉裡邊,它又「別配三位」,那這個是以後再說。所以說這個現在所以用小乘的名通大
的話,因為大行是約圓滿的,就是「圓修」就是這個。「泥洹果」亦是通小,同樣地這個
泥洹果三乘都是,現在呢這是指大的。
  下面有一個問,說:現在我們受的這個三聚戒,是就是三聚還是非三聚?這個問題很
有意思!「若云即者」,既然說這個三聚淨戒,我們現在就是圓滿的因行,那麼當然這個
就是一個菩薩心囉!如果既然這樣的話,那麼後面還要不要受菩薩戒呢?就是這樣。假定
說不要受了,那麼不是大小混亂了嗎?而現在這個是說小,可是又通大的,假定說……這
個兩個東西,不是混亂了,怎麼辦呢?說它是,不對!說它不對的話呢,那麼既然戒從心
裡發,現在我發大心,那到那個時候你怎麼又可以說不是呢?這個不管橫說也不好,或豎
說也不好,所以這個地方啊特別「提示」。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218
  提示是提示了,下面有句話很有意思:「使自求之」,欸,讓你自己去找,這個答
案不給我們,不給我們。這個裡邊有它的一個特別的條件,有它的一個特別的原因。實際
上給不給?給了!但這個地方就偏說:先提示給你,讓你自己去求。什麼原因要這樣去作
呢?就是讓我們遇見這種問題,好好地思惟、觀察一下。否則的話,我們聽過去的,囫
圇吞棗,結果弄得不好的話,往往說一片模糊;被人一提的話,或者是到那時候執在那一
邊、執在那一邊,都產生了種種的誤會。現在不直說,讓我們自己去求,於是我們用盡腦
筋去想,想了半天然後後面繼續下去的,他隨便一提示、一撥,我們就恍然大悟、恍然大
悟,這是它很重要的一個特點。
  那麼關於這一段,就解釋這個所謂「自利行」。三品當中說什麼是上品呢?我發
心為成就三聚,趣三解脫門,所以求泥洹果,求這個大果,那是名相的解釋。其次第二
段,「明利他行」,那麼利他行呢,就是上面我們看的,說「又以此法引導眾生,令至涅
槃」,就是這個。那麼這個裡邊呢引導眾生,這個是因行;引導一切眾生,使得大家到涅
槃果,這是希望所達到的一個果。
  最後令正法久住呢?「護法」,說「自利利人傳傳相續佛種不斷」,能夠這樣的話
219 舊版.第二十三卷 A
呢,能夠正法的久住。現在這裡同樣地說自利利人,為什麼你這個自利利人是上品,前面
這個自利利人是中品呢?這個道理剛才已經說過了,前面那個自利利人說,啊,我自己要
解決也幫忙別人,在這種情況之下往往受「我」的影響;現在呢,全部精神只為幫忙別
人,因為要幫忙別人你是必須要透澈幫忙,於是自己努力去學。結果學了半天,自己受
用!實際上呢,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沒有一個例外,他都是要幫一切眾生解決,結果幫了半
天哪,眾生還是眾生,他成了佛了!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6
文章: 33370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南山律在家備覽{舊版}手抄稿第三冊.第二十三卷 B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221 舊版.第二十三卷 B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
舊版第二十三卷.B面
這個是最明白的一個典型的例子。所以理路清楚了固然好,理路如果不清楚的話,喏!你
看看這實際上面我期望的佛果,要很清楚明白告訴我們該如何走法。
  儘管是說現在我們說,剛才已經提過說現在目前條件不具足,念佛。念佛絕對好,
那時候不要說:「喔唷!我要去得了就算了。」這個心本身一開頭就已經錯了。要怎麼辦
呢?「我學阿彌陀佛所以要去!」始終要這樣去想。但如果嘴巴上面這麼說,那是狂,不
可以!要腳踏實地去作,「我能作多少就算多少,如果萬一不行,我至少一句佛號把它念
好,非去不可!」就是這樣。到了時候你一去的話,自然而然你全部精神去繼續向上,同
樣地這個因地當中我們要很明確地了解。那麼下面繼續:
《事鈔》云:「如此自知心之分齊,得佛淨戒亦有分齊。」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222
  就像上面我們了解說用心,你怎麼用呢?這個有差別,有差別。分不同的成分,每一
個這種達到什麼狀態。因此如果說你了解了以後,自然而然你發這樣的心、求這樣的戒;
這個佛的淨戒,戒本身也有上中下的不同。我們先看一下文字的解釋,這一段在下面消一
下文,細說一下。
《資持》釋云:「良以無作假作而生。既非色心無由表示,必約能領顯戒優劣。前
明上品所期遠大,所納之體定知增上,故云有分齊也。」

  說實際上呢,這個「無作」本身,是都借重於這個「作」才能發生的。無作只是作完
了以後,留在我們業識田當中的一個影響力量,一個影響力量。那麼這個影響力量呢,不
僅僅是個種子,種子的話你任何事情都有這個種子;這個種子而且作完了以後,它馬上有
力的這個現行,這樣的才是這個無作的力量―是現行,它現在就是!繼續地推展下去的
話,所以將來必然感果的,這個道理在這個地方。
  所以不是作完了以後那就算,這個要作完了以後,要在什麼情況之下無作乃生,否
則不生,所以經論上面告訴我們「淳重心,有無教也」,大家還記得吧!《薩婆多論》上
面的,這個無教就是無作。反過來呢,如果說你那個心很輕、輕微的話,那下面怎麼說?
223 舊版.第二十三卷 B
有教,沒有無教;這教你的人有的,當時你也作過的,但是呢無作這個戒體,對不起!這
個沒有。所以同樣你作過了以後,有個影子留在心裡面,有個種子留在心裡面,可是這個
種子並不是「生現行」;無作這個不僅僅是個種子而且生現行,因為生現行所以繼續地一
直在那現行當中。現在這個現行什麼現行啊?喏,跟戒法相應,當然一定感圓滿果報。這
個戒法相應絕對正確的善淨之法,而且這個善淨之法一剎那、一剎那不間斷地都跟法界相
應。集了這樣的功德,當然這個是無量無邊,這我們應該了解的。
  所以在這個地方啊,說這個「無作」是「假作而生」。那麼這個作的是什麼?那既然
是這樣的話,那「既非色心無由表示」,這個作一定要是―色是所對的境,心是你能領
的、能緣的、能想的,這個。而這個心實際上呢跟境是分不開的,由於我們的心對了境,
所以內心當中有這樣的認識。這個心當然包括各式各樣的,普通是引發我們,無量劫來
引發我們的無非是癡相,癡當中貪、瞋等等;現在由於自己的認識、善知識的開導,那都
是什麼?正知見、善法欲、勤精進,這樣,那是兩者當中根本差別。所以這個都是心境交
涉,然後呢就產生這個結果,所以說一定要用這個來說明。
  那麼這個時候,就是看你「必約能領」的,就是指我們的心,指我們的心,指我們
的心。那個時候才看出來,啊!你那個戒。換句話說,當時你的心情是上中下,乃至於上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224
中下當中,重、輕等等,那麼就顯出這個戒的,顯出戒的勝或者劣。那麼,因此下面這個
文字我們容易了解,「前明上品所期遠大」,那麼所以所納的這個體一定增上,這個所謂
「分齊」就在這地方來說。
  實際上呢,在這地方前面說了幾種―上中下三品,這個地方我把上中下三品,再簡
單扼要地再說一說、再說一說。這個前面說這個下品,那是只是求自利行,那麼中品是小菩
薩,上品呢是大菩薩,已經說過了。現在那個上中下,我換另外一個角度,什麼呢?《瑜伽
師地論》上面說這個,還有呢《廣論》上面說這個下中上。那麼這個下中上是什麼呢?下
呀,求人天果報者、求人天果報者,五乘當中的人天果,但是我們不叫它下,叫它共下;中
呢,就是求解脫者,聲聞、緣覺,這個聲緣乘者,我們也不單單說它中,說它共中;上品
呢,就是發無上大菩提者,這樣。這個差別不同在這個地方,差別不同在這地方。
  那麼這個關鍵在什麼地方呢?這個真正的關鍵在什麼地方?本來佛說這個戒,它的旨
趣本身都是在最上,可是實際上呢,從最上也要次第一步一步地深入,一步一步地深入。
那麼這個深入過程當中,就是才分出這個內涵來,分出這個真正的內涵來。求人天果報,
這個我們所了解認識的這個是業果愚,只認識到這一點為止。所以這個裡邊又分出這個差
別來,並不是說我想就算,就是跟我們的認識、跟我們的知見相關。我們了解了說,啊!
225 舊版.第二十三卷 B
樣樣東西一切都是因果關係,那你有什麼因果,什麼因那麼感什麼果,這樣。所以這一
點,從這個角度去看,這是非常現實,非常現實!
  實際上呢,佛整個說教法也一定從這個上面說。所以正規的教法當中,一定是先說
增上生後說決定勝。增上生是指什麼?就是我們生生增上,拿現在的來說,我們一直在改
善、一直在改善。可是增上有個特點哦!這個改善不是改到那裡掉下來,這個不可以,這
個叫三世怨;你一直在改善、改善,這個是增上生。那麼對極大部分人來說,實際上你究
實來說的話,我們從一個最起碼的凡夫到成佛,有很多人中間已經修了多少世我們不談,
正規的從這個地方,任何人來說,剛開始的時候一定告訴他這個增上生,你給他深遠的,
他的確不了解,就是這樣。再說就是了解了,他自己感覺得到:「哈!現在這個時候生活
這麼忙碌,不管你說的多大道理,我這個嘴巴要顧全了再說!」這是個現實問題。所以他
真正告訴我們的,的確是談這個問題。
  然後呢增上生,你真正的增上生,然後一步一步上去了以後,下面的問題來了:增上
生增到後來怎麼辦呢?你不能永遠地向上啊!到了時候,上面這個結果是怎麼辦呢?它有
個極限哪!你怎麼樣想辦法把那個極限維持到,說到了最高的境界就好了,就到此為止,
不再下去了。那這個叫什麼呢?真正的所謂決定勝是指這個而言。所以如果我們不了解的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226
情況來說,增上生好像只求人天的,是這樣。實際上呢,這個增上生的究竟意趣在哪裡?
增上生的究竟意趣還是圓成佛果。
  佛跟二乘聖者的不同,二乘聖者證的所謂我們通常說「我空真如」,先不談這個名
詞的內涵如何,就是說證得空性了,安住在空性當中,不究竟;佛,究竟的,圓滿三身。
哪三身哪?法身,報身,化身。或者我們說兩身,這樣,法身跟報身,化身是對濟渡眾生
來說的。那麼這個報身跟報土是什麼?豈不是增上生,豈不是增上生!所以真正究竟圓滿
的,的確也就是這樣。你一直增上、增上,欸,到了最究竟圓滿的時候,這就對!這是我
們要了解的。
  不過對剛開始的時候,那接引你,所以我們是這樣來的。所以說過程當中,一定是
先什麼,先讓我們了解這個因果的必然關係。然後了解了以後,必然關係,為什麼有因果
呢?乃至於為什麼你在這個人天當中,沒辦法真正地解決呢?最後要想徹底解決這個問
題,那時候自然而然你一步一步走上去,會認識到說這個決定勝的關鍵何在。那麼決定勝
的裡邊,又開出兩點來:一個是只求自利的二乘,一個呢究竟圓滿的佛果。同樣地我們可
以用這個角度去看,說為了使得你這個決定勝究竟圓滿起見,最後還在那裡。不過現在那
個角度是跟平常有點不太一樣,實際上呢這個卻是一個非常正規的、正常狀態的一個方
227 舊版.第二十三卷 B
法,一個方法。那麼在這裡如果我們真正了解了這樣的情況以後,這個還有另外一點:這
樣一來呢,下中上這是步步走上去必然的次第。一則對走上去的次第是必然如此,還有
呢,引導眾生最正確的方法也是這樣。
  除了這個理由以外,還有的確對我們整個地來說,是沒錯,哦,從百分之一百的,
十足的生死的輪迴當中的凡夫,到究竟圓滿的佛果。可是這個時間是個無限的時間,那我
們一般普通的修學都是短短的,短則乃至於剛出娘胎就走,這個不談;三十年、五十年、
一百歲等等。這個我們從單單的一生當中去看,你沒辦法看見這個整個的。所以很多人在
這個一生當中,他個人的根性的不一樣,所求的確有差別。你告訴他佛果,他一下:「哎
喲!這個無量阿僧祇劫,佛到底是什麼樣,誰曉得啊?哎,這個不行!」不管你怎麼說,
他就是不能接受。那你告訴他:「欸,眼前的,這個要。」「欸!這個要,好!」那麼對
這類人來說,這個人天乘的法,派上用場了。還有比較深遠一點的,他就中間那個要自己
解決那條路,也派上用場了。不管怎麼樣,這個佛法能夠運用到所有各類的人當中。
  所以你說現在這個究竟圓滿,你圓在哪裡?就理論這麼圓滿,而且含攝的內涵毫無
遺漏,這是我們應該分清楚的。所以他前面一再說,雖然處處地方說要發上品,而且只說
上品,這個地方也說明了佛的本意,的的確確引導你這個。可是他並不說,欸,就叫你成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228
佛,說一個上品的原因,表示告訴你:「哪,還有中、下耶!」就是你走上去要這樣的。
而且兼得含攝,兼具適應一切眾生的這個內涵在,這個是就是上中下三品的這個次第。
  那麼對我們現在了解了以後的話,我們就不會再像以前這樣不認識的時候―以前
我自己就犯這個毛病,學了大乘嘛,說:「啊!我們是大乘的。」就毀謗小乘的。回過頭
來,發現要從基礎上去講的話嘛,學了小乘嘛,大乘好像「哎,我們不去管它!」這個都
是一個絕大的錯誤。所以在這裡呢簡單明瞭地,用這樣的上中下這個次第,來簡單地說一
說。我們繼續下去:
《事鈔》云:「問:此教宗是何乘,而發大乘志耶? 答:此四分宗,義當大乘。
 光師亦判入大乘律限。」

  這裡就有一個問題來了!平常因為在我們中國比較幸運,大小乘之間沒有什麼諍論,
在印度,哇!這個彼此間那個諍論是非常嚴重。雖然我們不一定能夠看見印度的情況,可
是如果說我們遇見泰國的話,你立刻,遇見泰國人的話,這個問題馬上就很明顯地發生出
來。所以這個祖師關於這一點,他也是有多重的因緣,實際上呢對這個教的分限,交代得
清清楚楚,也是一個主要的理由。而我們了解了也可以針對著眼前的狀態,了解該如何修
229 舊版.第二十三卷 B
學。先看那《資持》的解釋:
《資持》釋云:「前明上品,越教乖宗,故須問釋。
  這第一個。說就真實的內涵來說,這個戒,尤其是我們現在這時候,不要說五戒、八
戒、沙彌戒,乃至於具戒,具戒就是究竟圓滿的戒法,這個都是當分的小乘教。像《四分
律》,宗《成實》,已經說是過分小乘教,雖然小乘已經過了分了。現在你居然說這樣,
那不是「越教乖宗」─教就是說的教法,那、那根本跟那個教法不相應,所以這有了越
分,對於這個宗旨來說那根本違背,所以他這地方呢,問一下。經過這個問答以後,那麼
這個內涵我們有正確的認識。「答」,就是解答這個問題:
答中,初二句標示。言義當者則顯教宗本非是大,有義相當。疏云分通,意亦同此。
  這個回答,「初二句」―就是前面「此教宗是何乘,而發大乘志耶」,這樣,所以
他問這個―那麼「言義當者」,那是回答,回答當中,「答:此四分宗,義當大乘」,
這個兩句話來回答這個問題。也就是說,我們現在這個《四分律》,它並不是說「教」而
是「義」,欸,這個教本身毫無疑問的啊,這是小乘教,可是就它的內涵的意義來說,這
個這是「當大乘」。所以說這個教跟宗在這地方,它本來不是大的,但是就意義來說它是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230
「相當」而已。所以「疏云分通」,那麼其他地方,這個就是《南山律》整個的這個《戒
疏》、《羯磨疏》上面說得很清楚,說這個「分通大乘」,意義就在這裡。我剛才用不同
的下、中、上三品來說明,主要的就說明,哪!這個分通的真正意趣,真正分通的意趣,
那麼從這個觀點去看,前面就容易了解。
光師下攀古例。
  他前面說「光師亦判入大乘律限」,那個就是慧光律師,古代的,這是律教的一位非
常大德,非常重要的,《四分律》的宗主,就是這個是北齊的慧光律師。
然彼所判,
  雖然是慧光律師那時候就判它是大乘,但是所判哪,
太成通漫。文雖引據,意不全取。四分是大,將何為小。即應《梵網》體行全同,
菩薩聲聞二戒無別。定知不爾。是以祖師所立,語意從容。義當分通,深符教旨。

  這段話簡單地說一下。說古來啊雖然那個慧光律師,他直截了當地就說,嗯,這
個《四分律》就是大乘,這樣的分判好像是「太成通漫」。「漫」就是漫無標準,那個
231 舊版.第二十三卷 B
「通」的話,就是大略的、大概的、大要的,不是很細緻的。所以這地方說:雖然呢這個
文是引光師所判,但是意義、它的內涵,並不完全取慧光律師。如果取慧光律師,就我們
的南山祖師不必再來作這麼多,所以南山的三大部就不會出現。出現的原因,就是把古人
還不究竟圓滿、不周到的地方,一一加以修正,這是我們應該了解的內涵。
  那麼這個地方我也特別願意提醒大家的,經過南山祖師這麼修正了以後,除了理論上
面我們看起來又是更周到、更圓滿;還有最好的一個證據,什麼?就是《律相感通記》,
那個四天王天那麼多人,最後那個韋將軍也來,以韋將軍以下很多天人來親自證成,說:
「這個律法到了這裡來了以後,你是第一個這麼圓滿。雖然還有小小的一點點不太相應
的,那個都是戒相上面的問題。」這個話大有意義喔!換句話說,我們南山道宣律祖對這
個法體的說明,那的的確確那是也可以說,到了最究竟圓滿的狀態。這一點我們應該深深
地慶幸,而尤其是學的每一位,這個將來大家同學們,應該注意的一個問題。
  那麼現在呢,他下面又說「意不全取」,為什麼意不全取呢?這是說,假定像慧光律
師這麼說,把那個《四分》看成大的,那麼什麼是小的呢?再說,假定《四分》是大的,
那麼請問將來《梵網經》到底怎麼說呢?《梵網經》是大的啊!你已經有了大的,《梵網
經》還有大的,你豈不重複了呢?而且如果它是大的,豈不是應該「體行」―體就是法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232
體,行是行持的方法,也就是戒相,豈不是應該全部同呢?實際上我們翻開《梵網經》看
看,跟《四分律》,那差得很大一截,所以是不同啊!同時在受戒的時候也是一樣,《四
分律》儘管通大,可是受起來就是聲聞戒,《梵網經》是菩薩戒。那麼假定是同的話,這
兩個應該、應該沒有什麼差別囉!所以說從這個上面看,確定說這個義是通大乘的,但是
這個裡邊有它的不同的地方。
  所以下面「祖師」,祖師就是我們南山祖師所立,「語意從容」,現在南山祖師來說
的,啊!那這個裡邊,就內涵包含得非常圓滿,每一個地方都介紹得周周到到,這樣。所
以不是很浮漫匆忙,而是從從容容地有圓滿的內容。所以「義當分通」,就它的教相來說
是小乘,就它的意義來說是分通。「深符教旨」,這個才深深地能夠相契、相符這個設教
的宗旨。下面又有個問答,這個不斷地問答,就是把這個內涵一步一步地深細地辨明白。
問:上品心者,為全是大,為分通耶?答:扶成本宗,分通義耳。
  那麼同樣地,前面的上品心哪,還是全部就是大,還是分通呢?他回答,說「扶成本
宗,分通義」,這個也是同樣地分通喔!假定不是分通的話,那同樣犯前面這個毛病,說
菩薩戒就可以不要受了,就是這樣!正因為它是分通大乘,所以你受完了這個,欸,到那
233 舊版.第二十三卷 B
個時候可以受大乘戒。
問:分通之義,出自何人?(他又要問了!)答:如來立教,被此機緣。部主深
知,還符佛意別立成宗。是以前後律序,法正所安,多伸此意。豈不明乎。」

  這麼,這個文也消一下、說一下。說這個「分通」誰講的呢?欸,他回答,說要曉
得這個我們如來啊,如來所以說一代時教,那就是由於不同的根機,那麼才說不同的法,
就這樣。不過這個說的話,要有條件的人,所謂大菩薩們,然後呢才能夠認得它;說現在
呢我們的部主,實際上就是外現聲聞相、內祕菩薩行的,那就是曇無德部。曇無德就是個
部主,翻成功我們中文叫法正,他後面,喔,不是,叫法密。因為這位了不起的大師,他
深深地了解說這個佛的真正的意義在這裡,所以他自己從當時所說的戒法當中,特別把這
個意義引申、引廣,因此別成一宗、別成一宗,這就是我們的曇無德部。那麼以前傳統的
呢,都是引那個最基本的,那個就是所謂這個薩婆多部─實法宗,同樣地實法宗引的論
是這個《薩婆多論》;那麼現在引的是《成實論》,所以說「別立成宗」,就把那個原來
的意思,把它更深、更廣,使得他慢慢、慢慢地引導他分通大乘。
  你怎麼知道呢?他說「前後律序」,這個諸位在家居士就不一定了解了,那麼出家的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234
同學大家都知道。我們每半月半月誦戒的時候,那《戒經》前面有個序,《戒經》前面那
個曇無德部第一句話,「稽首禮諸佛」,這我們第一開始,我們叫禮佛;如果是小乘的
話,小乘只有一個佛,小乘只有一個三千大千世界,只有一個佛。他第一句話禮是「禮諸
佛」,既然諸佛的話表示不是一個佛。為什麼要這樣說?假定你是小乘的話,他一個「諸
佛」這個話就說不通了。但是他並不明指,為什麼不明指?因為條件還不具足,所以「分
通之義」。所以對於諸位出家同修,你可以很多地方看得見。所以前面、後面這律序啊,
這個律序是誰安的呢?「法正」,那就是曇無德那位大德,翻成功我們中文叫曇無德部。
他在那個戒序的時候就用這個序,已經說明瞭了。啊,「多伸此意」,他多方面就說明這
個分通大乘,這不是很明白嗎?那麼這段文字也簡單地說明了一下,說明了一下。
  說完了前面這個分通以後,大小乘了以後,我們不妨再回過頭去看一看,前面二十四
頁「依境發心」上頭,他就說「次令發戒。 應語言:當發上品心,得上品戒」,這樣,
乃至於前面很多。這一段的解釋當中,他尤其是解釋薩婆多部,在這個上面特別說明這一
個。他其他的不講了,他為什麼原因呢?最主要的就是就算薩婆多部―那是實法宗的,
但是最主要的還是說上品心,還是上品心。換句話,這個處處地方說明佛的本意,真正的
目標在此。所以說下、中,目標也無非是引導你走上去必然的次第,有的時候我們說「權
235 舊版.第二十三卷 B
說」,究實說來,你要想引導上去還必經過這個次第,這是我們應該了解的它真實的內
涵。同樣地,這句話對我們來說,我們也不是說有這個大就算,要看看我們實際的能力、
實際的條件。儘管我們發的心本身說:喔!乃至於念佛,我要學阿彌陀佛而去;可是行持
過程當中,的的確確還是要仔細檢查一下,我們現在在什麼地方,這樣的話,才能夠行、
實相符。再下面看文,二十六頁倒數第三行。
《芝苑》云:「問:此與菩薩戒體為同為異?答:體同緣異。言緣異者,大則三歸
四弘請師問遮三番羯磨諸餘法式,與今小宗兩途迥別。言體同者,以緣為旁助,心
是正因,緣疏因親,體從因發,前既心發上品,故知今體即大乘。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6
文章: 33370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南山律在家備覽{舊版}手抄稿第三冊.第二十四卷 A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239 舊版.第二十四卷 A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
舊版第二十四卷.A面
《芝苑》云:「問:此與菩薩戒體為同為異?答:體同緣異。言緣異者,大則三歸
四弘請師問遮三番羯磨諸餘法式,與今小宗兩途迥別。言體同者,以緣為旁助,心
是正因,緣疏因親,體從因發,前既心發上品,故知今體即大乘。

  這個一段一段地來解釋、來說明。他又問一下,前面儘管已經說過了,但是對這個
問題我們還是要善巧明白,弄得非常清楚。所以說那麼義通,既然義通的話,這個戒體
本來,戒體本身應該是內涵來說,所以說,那麼這個現在我們發的戒跟菩薩戒的戒體是同
異呢?他這個回答很有意思─體是同,緣是異。說明了這個文,我來再來解釋一下為
什麼。「體同」,不必解釋了;「緣異」的話,看看啊,大乘那個作法,大乘的作法跟小
乘的作法很不一樣,不要說到了發大菩提心差別,三歸依的時候已經不一樣了。所以「大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240
則」,這大乘的作法,「三歸」,三歸依的時候就跟小乘的這個三歸依不太一樣,那麼所
以「三歸、四弘、請師、問遮、三番羯磨、諸餘法式」,與現在的小宗完全不一樣。它那
個三歸當中講一個四弘,這個有它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在。
  那我想這個是我們平常極大部分的在座的,大家都歸依過,歸依過。第一個請師,
然後所謂迎聖這樣,那麼完了以後懺悔,懺悔了以後的歸依,三歸、三結,三歸三結了下
面有一個發願,發願的發什麼願呢?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等等,就是這樣。那
麼實際上那個四弘誓願也就是四諦,苦、集、滅、道這個四諦,就這樣。欸,但是它不一
樣,這是現在我們用的儀軌,究實如果說你真正地去檢查當年印度用的儀軌的話,那個儀
軌本身就很不一樣、很不一樣。不僅僅是如此,一開頭的時候那個三歸的儀軌,大小乘就
有絕大的差別。不過這個大乘的儀軌在這裡因為平常我們並沒有用,所以我這裡不介紹。
如果將來有因緣,我很樂意地跟大家介紹一下,喏,這個大乘的這個三歸依,是有它的很
大的差別在。尤其是我們前面說,得到這個三歸體的功效,如果真的從這一方面去看的
話,那這個大乘的三歸不僅僅是說,說一說那個四弘誓願就罷了。
  不過至少這個地方我們明白,為什麼上次說的,三歸了以後有這樣的這個殊勝的功
德在。因為從三歸開始,發了這個無作以後,這個無作不僅僅是個種子,而且這個種子必
241 舊版.第二十四卷 A
然現行,這個才叫無作喔!這個才叫體呀!那麼這個體的必然的行相是什麼呢?就是隨便
對境的時候,它在現行作用當中。所以任何一個境對,然後呢這個內心當中一看:哎!我
是歸依了三寶的人。既然歸依了三寶,你的行為應該怎麼辦哪?一切行為一定依法而行。
依法而行,好的境界現起的時候,你貪不貪哪?不會貪!就算現在這個緣非常強,又引動
了,你馬上感覺到;馬上雖然不感覺到,回來覺得了,啊!馬上去懺悔,懺悔了又得清
淨。好的境界不貪,壞的境界不瞋,而能夠一切時處這麼明白,正知見現起─不癡。
哪!歸依了以後就有這樣的大的力量在,所以自然你得到了歸依以後,保證不失人天的根
本原因。
  那麼為什麼只是不失人天,而不能超出輪迴呢?這個裡邊就是剛才講過的,這個三品
─下、中、上,因為下品他只見到因果的這個業果愚,所以他只看見這個業果方面,而
並不了解。而佛的真正的原意不在這個上頭,佛的真正的原意什麼?哪,要看到另外的更
深遠的地方去,更深遠的地方去。那麼這個是就要談到什麼?就要談到智慧,說業果愚,
還有第一義愚。
  那這裡我們不用這個來解釋,用另外一個方式。我們不妨說:小乘,我們大小二乘
的判別,小乘是什麼?三法印,大家聽說過嗎?大乘一實相。你究實說來的話,三法印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242
的深遠的內涵就是一實相,這個我們暫時先不談。那麼三法印是什麼?第一個說「諸行
無常」,第二個「諸法無我」,第三個「涅槃寂靜」。有的這個裡邊再加一個「有為皆
苦」,變成四法印。這個三、四就是部派的不同,究實說來這個內涵是一樣,就是分得深
細一點,如此而已。對我們來說,好像那個三法印只是些名詞,實際上不然,我們真正地
能不能認識佛法,真正地能不能發出離心都在這個上頭。這個今天晚上簡單地也跟大家介
紹一下,了解了這個,那個戒的真正的內涵才能夠顯出來。
  涅槃寂靜─這是求的結果,求的結果。換句話說,四諦當中不是苦、集、滅、道
嗎?就是前面呢,一個是世俗的因果,後面這是出世的因果;世俗的因果是苦,出世的因
果才是究竟圓滿的樂。所以那涅槃寂靜就表示你只有前面的,對不起,你注定非苦!你不
是要把苦都徹底地去掉,要樂究竟圓滿嗎?哪!那麼這後面的─滅、道二諦。這個滅、
道二諦的真實的內涵是涅槃寂靜,達到了這個,那一切問題都解決了。那麼所以這個當你
了解了前面這個苦、集,你必然會走到後面的,所以這是引發我們這兩個的對比。
  那麼前面這個裡邊就說兩樣東西─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平常我們真正的問題根
本在哪裡?都不了解這「我」的特徵,所以都把它看成功「我」,有個執,實際上說沒有
你這個東西耶!這是這樣。那麼但是對一般人來說,他要忙這個,你不大可能,所以特別
243 舊版.第二十四卷 A
地告訴我們一個特點,什麼呢?就是無常,無常所以是苦,既然無常的話,眼前你不能保
任它呀!萬一不夠怎麼辦呢?更深地告訴我們「有為皆苦」,你凡是有作為都苦。這一點
哪,我們到這裡為止,還是不一定很清楚,那麼再下面我更比較仔細一點地解釋。
  在我們修學了佛法以後,漸漸地了解,所有的一切事情不離因果,不離因果。說這
個苦樂,凡夫只看見已現起的果報現象上面,所以凡夫為凡夫也。他雖然想解決痛苦得到
快樂,因為不認識苦樂的真相,永遠沒辦法解決。這個是可憐哪!無明。實際上真正的問
題,你了解了以後,從因地上解決,那就對!
  那麼,於是這個時候告訴我們什麼?凡是有為的這個是苦因,所以有的地方我們真正
要去觀察這個,不是從有為觀察,叫作什麼?「有漏皆苦」。這個因是一個漏之因,你怎
麼可能得到這個樂的果呢?那麼什麼是「漏」呢?這個漏的另外一個叫作煩惱。所以假定
說,我們能夠很正確地了解了這個苦樂之因,那麼在這種狀態當中,你不想解決這個苦樂
問題罷了,你要想解決那個苦樂問題,你必然找到苦樂之因何在。而苦樂之因在哪裡呢?
在「漏」,這個漏的另外一個名字叫作煩惱,那麼這個以前在業裡邊說得很清楚。所以上
個禮拜六、禮拜天兩天的解釋這個,清楚不清楚,大家記得不記得?如果不太清楚,回過
頭去再去觀察一下。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244
  當你真正地把這個概念,在這地方能夠了解了以後,欸,那這個就很清楚了,自然而
然到那時候,你會策發厭離心。修行真正重要的─厭離心,等到一有這個厭離心的話,
那個就佛法的真正的意趣就出來了。平常我們說只求人天果報,到那時候從厭離心開始的
話,那個得出的一定是聲、緣果報;換句話是個究竟勝,不一定是圓滿,但是一定是究
竟勝;圓滿的是佛果。那麼從這個地方啊,我們再進一步,進一步說,嗯,既然要這樣的
話,然後再進一步去觀察,然後呢把那個四諦就推廣到極限,這個就是它四弘。所以這個
三歸的四弘,就是從三歸開始。看看喔!這個並不是要說得很高深,到了菩薩戒才談那個
問題喔!這個在哪裡呀?在三歸開始的時候就談這個問題。所以換句話說,這是我們因地
當中,下腳第一步就應該了解這個特徵。
  把上面這些話,重新再簡單扼要地說一說。說你要解決苦嗎?對!要找到苦的因。
你要得到樂嗎?你要找到樂的因。那麼苦的因是什麼呢?有漏之因必然感苦果。也許你覺
得,哎呀,這個道理是懂,可是你忙不過來。告訴你,你所以忙不過來的原因是什麼?因
為你要解決苦樂問題,結果你忙了半天,問題不但不能解決,是越纏越死、越纏越緊。想
了,最後必然會產生─正因為現在要找這個問題,你會走到只有修行一途。所以現在我
常常說,所以現在這個時候教法不行,教法不行的根本原因,並不是因為我們忙,並不是
245 舊版.第二十四卷 A
因為我們事情多。假定我們正確地了解了這個事實真相的話,我們現在真正要忙的就這麼
一件事情,除了修行沒有第二件事情好忙了。說起來這是很有趣的事情,大家想想對是不
對?所以在這地方呢,我簡單地再重新說一下。不過這個地方現在這最主要的就是講大小
的差別。那麼所以說,這個「緣」哪,換句話說外面的這兩個是完全不一樣。
  那麼「言體同」呢,下面說緣是旁邊的旁助,心才是正因,緣是疏,因是親,這個體
是從因發,所以前面心既然發上品了,說體是大乘。這個,像關於這個發體什麼等等,大
家容或不太清楚,等到我說完了以後,我想多舉幾個比喻,讓大家更正確定地了解一下,
現在我們先看文。
問:體若同者,持犯立懺諸餘行相如何分別?答:體雖約圓,行必依受。既受從當
教,故行相無差。

  那又問了:既然你那個體同了,那麼對不起,後面的持啊、犯呢?持犯就是說,得到
了這個戒體以後,下面真正的隨行,隨行本身主要的就是持戒,萬一做得不對就是犯,那
麼犯了以後要懺悔,那麼下面有一大堆的事情,那到底怎麼辦?他之所以問這個的話,因
為大小二乘,持犯講的戒相,以及懺悔的方式等等也不一樣。所以他的回答,說:體雖然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246
是圓,這個行還是根據你所受的。既然你受的時候從當分,當分就是小乘教,所以這個行
相還是根據那個當分的小乘。那麼他又問:
若爾,持犯既依教限,出體何必約圓?
  既然你現在行持的時候依著當分的小乘,那你講那個體的時候,你又何必講那個圓
教呢?
答:體既多途故須圓會,律儀不異故得就宗。
  說:要曉得這個體可以從不同的立場、不同的角度去看,所以原則上面,你一定要把
這最究竟圓滿的給你。可是呢,在儀軌的行持當中那就不能錯,所以還是用當宗所限。
又依教奉持則受隨相應,約圓開解使域心於處。既開顯大解,依小律儀即成大行。
豈須棄捨方曰大乎。故疏云:常思此行即攝律儀等。」

  把文先消一下。說這個如果是依著教,慢慢地下面去認真去持,說「受隨相應」,
「受」就是受戒的時候,前面是作,發的無作戒體,這個受就是指得到戒體而言;「隨」
呢,就是得到了戒體以後,依體起行的隨行,這個隨行一定根據我們所受的體,所以依體
247 舊版.第二十四卷 A
起行啊,這個兩個一定相應的。所以說,在這個時候你的行持約圓教,為什麼呢?欸,
「使域心於處」,那個時候我們曉得這個心情應該怎麼,意樂如何。在前面呢,曾經說過
一切苦樂的原因決定於什麼?決定於業,而業最重要的關鍵在哪裡?意樂。這個前面已經
交代得很清楚,就這樣。所以在這個體上面,他為什麼要這樣說明的原因是這樣。
  同樣地,在我們看那個大乘的經論上面,說行六波羅蜜,做任何一件事情,緣─所
緣的對象,實際上就你所緣的境來說,也許在這個地方看見個螞蟻,一腳踩下去了,馬上
「哎喲,小心!不要踩死它。」就對境來說,小得像一個螞蟻一樣;可是就你能緣的心來
說,學大乘行者是怎麼樣的心情啊?他不管對任何境,他覺得所對的是法界眾生,以跟法
界眾生相應之量,來處理任何一件微小的事情。因此這個意樂這麼廣大,所以不管這境的
大小如何,產生的功效都是無邊地廣大。
  在《廣論》上面大家還記得不記得?說我們求增上生的時候,這個增上生有八個殊勝
的條件。那麼要達到這個八個殊勝的條件,因地當中要八種因,這個八因後面還有一個三
緣。關於這個「三緣」,今天這裡要大家重新溫習一下,八因不細講,八因不細講。那個
在哪裡呢?在業果的最後那一部分,在一四一,一百四十一頁。這個三緣對我們非常有價
值,非常重要、非常重要!那看一百四十一頁倒數第五行,「如是八因」,這個八因就是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248
得到這個增上生,換句話說我們現在人身當中最好的,最好的、修行最好的這個異熟體,
需要這樣的八個因。那麼這個八個因,說「若具三緣,能感最勝諸異熟果」,你具足這
個三個條件以後,將來我們一切時處可以得到最好的異熟。
  這個三緣這裡看一下喔,很有意思!一個叫心清淨,這個三緣的名字我先說一下,第
二呢加行清淨,第三個呢境清淨。實際上這個三個清淨,就是《金剛經》說三輪體空,就
這樣。那麼這個三輪呢,通常第一個是能對的─我,現在不是講我,講意樂、講心;然
後呢,所對的境是任何一個境,這個無限的;然後當我對這個境的時候,採取種種行為叫
加行。這個三樣東西,他現在談的這個問題。
  那麼看:第一個呢,是自己的心要清淨,這個清淨當中,說要分出兩個來,「待自
有二,待他有二
」。這裡我不想細講,換句話說你做任何一件事情,最主要的是你自己
內在的意樂,非常重要,非常重要!這樣做的話,心就清淨,心就清淨。那麼其次呢,加
行,就是由於這種心裡面,你採取行為的時候,同樣地要跟它相應清淨。
  最後一個─境,妙極了!這個最後一行叫田清淨,這個田清淨就是三輪當中所謂
境。「田清淨者」,今天主要的解釋這幾句話,「謂由彼二意樂加行,能與眾多微妙
果故,等同妙田。
」這個田哪,不談了!這個田清淨是要外境清淨,如果要田清淨的
249 舊版.第二十四卷 A
話,我們所有一切一定要菩薩都不找,找佛,唯一佛才是清淨的。但是實際上呢?不!我
們要布施、要持戒的話,偏偏要對眾生而不是對佛。對了佛還要你布施啊、還要你去持戒
啊、還要你忍辱啊?那不是糟糕嗎?欸,他這裡講不談。為什麼不談哪?說由於前面這兩
樣東西─意樂清淨了、加行清淨了,這個清淨的話,能夠給你各式各樣的最圓滿、微
妙的果,就等於遇見了清淨的妙田一樣。所以真正說來,真正重要的,這個三輪當中,它
對方面,這個說境清淨,不談。實際上呢,的的確確也無從談起,你如果心清淨了自然清
淨,加行清淨了自然清淨。否則的話,你就是對了佛,我說:「哎呀!這個佛有功德我去
拜拜他、供養他。」對不起!你這個佛雖然是佛,你得到的功德就是個有限的。清楚不清
楚?這個概念就很清楚、很明白地告訴我們。
  因此儘管他現在的行持的方式,所當教奉持的形式,這個儀軌、境界、什麼等等,
是,看起來是小的,可是他為什麼要告訴我們這個圓體?後面有一句話,如果開了個圓解
的話,「使域心於處」,換句話說,我們的用心該如何用法,曉得怎麼用。哪!這個祖師
的這用意是良深哪,我們要了解啊!這真正的重點在這個地方,重點在這地方。
  所以他下面告訴我們,這個體是因,這個因是親,緣是疏;那麼在這個三緣當中告訴
我們,最重要的就是心。由於這個心相應的這個行,這個心是什麼?就是戒體;隨行呢?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250
又因為有了這個心,所以自然而然身口相應,這個叫作加行。否則我說:欸,我心可是好
的呀!但是呢對不起,一有了這個好東西的話往自己袋裡面揣,你說這個心好不好啊?真
正要心好的話,伸出手去幫別人哪!這樣。所以真正地如果心相應的話,心跟加行一定是
相應的,田就不管它了。這個所謂「域心於處」,真正的重要的內涵,我們要從這個地方
去理解。
  而更進一步來說,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沒有一個例外的,都是這樣的,因為他的心
清淨、加行清淨,是等同妙田。所以這個《藏經》裡面有這麼一段公案,我現在忘記掉了
這個在哪一個經典,可是確定這樣。有一次佛去布施,那個是佛在菩薩因地當中,他已經
非常高了,所以他非常清淨。然後呢去布施的對象是婆羅門,那個婆羅門現出來的形相是
非常清淨,可是內在實際上是非常地染污。所以這個護法諸天覺得:「嗯!你佛陀這麼清
淨,那些婆羅門不夠條件,不應該來受你這個供養。」
  所以以佛這樣的這個清淨的心去的話,去供養。結果這個印度人的習慣,第一件事情
一定要拿著這個淨水瓶,叫軍持瓶,給他洗洗乾淨,然後下面再供養他東西。結果他倒水
的時候,那個諸天的護法覺得:「嗯!這個菩薩行布施那些人,布施那些人的外面裝的,
裡面像穢螺一樣。」所以不讓他,倒了半天倒不出來!倒了半天就倒不出來!佛自己曉
251 舊版.第二十四卷 A
得,所以說:「現在這個並不是因為他們清淨不清淨,是我目標要供養一切!」然後呢,
他心裡面這麼一個祝願,諸天說,喔,既然佛陀這主要的是你那一邊,它那個水就馬上出
來了。喏!就是這個樣。
  所以對好的人,反過來呢,不管是上至諸佛下至提婆達多。我們要了解喔!佛之所以
成佛,佛只告訴他方法,真正滿他願的不是佛,佛沒辦法滿他願的,是提婆達多。否則的
話,一個道理就是一個道理,行持非要靠這個,這是我們應該了解的。
  所以這個地方讓我們這個開圓解,曉得怎麼用功,真正的內涵在這裡。所以講理論的
話一定要「開顯大解」,你了解了,「依小律儀即成大行」,一點都沒錯!不管你做最細
微的事情,哪怕一隻螞蟻,你所緣的是遍法界,這樣。不管對方的垢、淨如何,你內心當
中的心、加行一定是如此。所以他說「豈須棄捨方曰大乎」,絕對不在那個行相上面。但
是行相有沒有關係?有!那後面再講。所以這個疏啊,《羯磨疏》上面說「常思此行」,
你呀,經常思惟這個行的話,那就是同樣的大小都包含在裡頭。
  所以這個「常思此行」,注意喔!就是上一次說的,這個戒律上面告訴我們的,叫要
「常勤觀察」。真正受了戒以後,一方面固然它自己任運能夠酬果,一方面我們還要常勤
觀察。這任運酬果是指說你受戒的時候,經過前面這個如理如量的作法以後,生的這個無
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252
作,這個無作之體本身它是一個現行。但是呢,雖然是現行,所對的境本身,以及我們無
始以來的習性,這個習性非常地強烈,不小心的話又被境牽去了。所以儘管這個無作是任
運能酬果,可是被境牽去的時候你會破戒,所以我們內在還是要常勤觀察,這樣的話,裡
應外合才能夠得到這個戒的圓滿的功德。繼續下去:
《事鈔》云:「如是發戒緣境及心有增上。此之二途,必受前時,智者提授。使心
心相續,見境明淨。不得臨時方言發心。 若約臨時師授,法相尚自虛浮,豈能令
受者得上品耶。或全不發,豈非大事。」

  這個是我們應該很仔細、仔細來檢查的,來仔細檢查的。下面看那解釋:
《資持》釋云:「牒上二科誡令早示。使下二句即上心境。心須念念無間,境必法
法無昧。毫差即失,可不慎乎。今時昧教,但知學語。豈非宿業所追,致使此生虛
喪。深須責己,期遂將來。 虛浮者以臨事倉卒,多容舛謬故。」

  解釋,說先看那個《資持》的解釋,看完了以後再解釋這個文的內涵,因為這個內涵對
我們很重要。「牒上」就是緊跟著,上面的緊跟著是來。上面的這兩段要警誡我們,警誡我
們,這樣,所以使得我們早一點先了解。上面「使下二句」是,就是在這個前面「使心心相
253 舊版.第二十四卷 A
續,見境明淨」這一段話。這個就是說,這個兩句當中,上面的話,說「二句即上心境」,
心是怎麼辦呢?「心心相續」,境呢?要「見境明白」。所以「心須念念無間,境必法法無
昧」,這樣才行,稍微錯一點點的話,那就不行。所以,啊!要好好地謹慎啊!
  而現在的一般是什麼?「昧教」,對於所講的道理,我們根本不了解。「但知學
語」,哦,反正人家怎麼說,也跟著他唸一遍,到臨時受歸依,乃至於受戒,老師下面說
一遍就跟著他唸一遍。「豈非宿業」啊!這兩句話很有意思喔,不要指責怪人家。通常我
們聽見了以後往往不自己反省,我們說:「是嘛!現在你看,那些師父們不給我好好地開
導。」錯了!錯了!碰到這種地方自己要反省─為什麼我感得這個?這個祖師的用意
啊,真深遠哪!這是我們宿生沒有造善淨之業,所以今天被宿業所追,現在感那個果報。
所以啊「此生虛喪」,固然不信佛法,沒有進入佛門的,固然是空空地浪費掉。
圖檔
發表主題 主題已鎖定

回到「南山律在家備覽」